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位一体的标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

四位一体的标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

四位一体的标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
四位一体的标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

四位一体的标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

(大唐国际张家口发电厂)

一、企业概况

张家口发电厂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所属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发电企业,1987年6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共安装了8台国产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通过两条500千伏线路向北京供电,通过220千伏线路兼顾张家口地方用电,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电源点和京津唐电网主网上的重要枢纽变电站,被誉为“首都供电大本营”。

二、标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提出的背景

(一)电力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

电力行业一贯重视标准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电力标准化工作更是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电力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促进电力工业规划和建设的科学合理、电力工程质量的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标准化建设为电力行业和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是其有效支撑手段之一。第一,做好电力标准化工作,将促进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第二,做好电力标准化工作,有助于电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第三,做好电力标准化工作,有助于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张家口发电厂长期依托标准化有序管理,倡导规范化持续发展,推行精益化优化创新。从1991年1月首次发布实施企业标准,到2010年3月正式启动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建立健全了以基础标准为指导,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实现了全面覆盖,纵横有序、持续改进。2012年,张家口发电厂获得了“电力企业标准化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于12月24日以全国发电企业最高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电力企业的确认,成为河北省首家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电力企业确认的发电企业。

(二)发电企业设备可靠性管理情况

设备可靠性改进就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系统性实效的原因和(或)降低其他实效的发生概率,使原件或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的过程。2007年以来,全国1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4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年非计划停运次数降到1次以下。

由于在电网中的特殊地位和位臵,确保首都北京安全用电是张家口发电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该厂历来十分重视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发电部设有专门的可靠性管理岗位,主要从事可靠性管理专业技术及培训工作。

张家口发电厂早期筹建的1、2号机组,由于首次采用全套国产300MW 机组,许多设备技术不够成熟,初期投产的机组不能长期稳定发电。为提升发电机组设备可靠性,张电人一手抓基建及机组稳定,一手抓设备技术改造,先后完成了锅炉吸风机、一次风机、磨煤机、电除尘器,1、2号汽轮机等设备改造。近年来,又对8台机组进行了通流、DCS等重大改造,使设备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管理水平,保证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仍然是各发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设备可靠性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

(三)四位一体标准化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标准化建设如何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如何确保标准化工作切实有效的落实实施,是所有发电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一直以来,制定的标准无人问津,标准化建设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较为突出。张家口发电厂就其中设备可靠性管理和企业标准化建设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

张家口发电厂借助近几年全厂范围开展标准化工作形成的良好氛围,通过强化设备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检修、标准化运行和标准化安全管理,有效治理和消除设备各类潜在隐患,确保机组各设备长周期健康运行。

三、四位一体的标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的内涵和作用

这项管理的基本内涵是:在点检定修全面铺开,点检专业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以设备危险点管控为核心的设备标准化管理理念,深化了点检定修这一设备管理的有效方法,即所谓的设备标准化管理;在检修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以质量管控为核心的标准化检修管理理念,即所谓的检修标准化管理;在集控运行较为成熟的基础上,对“两票三制”(两票:工作票及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设备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维护及轮换制)的管理进行了流程再造,即运行标准化管理;在充分理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以“安全点检”为核心的标准化安全管理理念,即所谓的安全标准化管理。

运用标准化体系来系统思维如何提高设备可靠性,一是能够提升设备可靠性的总体把握能力,二是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标准,流程清晰,责任明确,在执行落实过程中可操作性极强。这样既做到了总揽全局,又做到了庖丁解牛。

1.标准化体系提升设备可靠性管理总揽全局的能力

张家口发电厂在20多年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印发了大量的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由于标准化工作的普及,所有人员在处理设备问题时均能站在系统全局考虑问题,大大提高了人员的统筹协调能力,避免了因规章制度、标准法规不熟悉导致的设备管理隐患。

2.标准化体系提升设备可靠性四大管理工作水平

对于设备可靠性四大管理工作,相应的设备部、检修公司、发电部、安全监察部均制定了各类繁复的规章制度,管理标准,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四个部门均对本部门制度标准进行了梳理筛选,归纳整合。设备部围绕点检定修,以点检员成为设备真正主人为切入点,完善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检修公司围绕质量控制管理,以本单位做实做强为契机,完善了制度标准;发电部围绕“两票三制”,在完善已有标准的基础上,强化集控值班员业务素质,并加强制度落实和责任落实;安监部以生产现场打非治违为着力点,从“人机料法环”几方面入手,制定了相应制度标准,并加强工作督察力度。所有与设备可靠性有关的工作均有相关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确保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检查考核”。

3.可靠性管理的成功保证了企业标准化的落地生根

截至2013年3月19日,1号机组连续三次获得金牌机组称号,并实现在网连续运行1006天,刷新了我国火力发电机组在网连续运行的全国记录。2013年张家口发电厂有3台机组可同时获得2012年度全国金牌机组。设备可靠性管理的提升得益于设备、检修、运行、安全的标准化开展,确保了企业标准化的落地生根。

四、四位一体的标准化可靠性管理体系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对设备可靠性管理相关方的标准宣贯

张家口发电厂不仅加强了在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制度的宣贯,而是对所有制度标准都进行了宣贯,并将PDCA循环模式充分应用到标准体系的建设中,确保了每项标准的实用、有效、落地。

(二)做精四位一体,掌控设备命运

1.危险点管控,设备健康水平的超前控制

3大类41项设备管理标准和45项设备管理制度组成了张家口发电厂保证设备可靠性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设备非停管理、点检管理和消缺管理流程也很好地保证了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1)机组非停管理。

根据各专业检修规程、二十五项反措、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机组大修,制定“降非停”设备危险点评估标准及管理办法,设备部每年1月份组织各专业

总结上年度本厂和其他单位通报的非停情况以及我厂设备运行、检修和改造情况,结合厂内的“降缺陷”“降异常”“降非停”三项行动计划对危险点评估标准进行修编。根据当年的检修计划和机组创金牌计划制定本年度的危险点防控动态评估计划。动态评估工作分为日常运行状态评估和检修过程评估两大部分。日常运行状态评估是组织各专业点检员对照评估标准深入现场进行检查,检查后编写各专业查评小结,并根据查出的问题编制降非停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检查表,同时确认设备责任人、检修责任人以及整改完成时间。检修过程评估是组织厂内技术、技能专家成立专家组,深入现场对检修过程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控制,建立三级验收。

机组启动过程评估是结合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各专业的自查工作,在机组热态验收前进行,集中检查检修中危险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机组启动过程中发现的新的危险点,编写评估总结。

(2)设备点检管理。

严格落实《点检定修管理标准》,对点检定修的涉及的设备管理标准和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对流程中不合理、不完善的标准和制度进行流程再造,使之更符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别是影响可靠性的重点设备方面,我

们提高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在点检

员巡检基础上,每周开展专业联查

或专项检查,做到多层把关。加强

设备点检和可靠性分析,及时发现

设备问题及时消除。建立SIS系统

点检管理制度,利用SIS系统的机

组过程指标信息,检索设备过程控

制量的数值和异常点,及时诊断设

备异常,将设备隐患消除在萌芽状

态。在机组运行中,对易造成机组

非停的重点设备及薄弱环节进行

重点监控。

(3)设备消缺管理。

加大标准化作业的力度,在日

常维护保养、消缺等工作,增加消

缺质量控制手段,提高日常维保、

消缺质量。继续坚持设备定期维护

保养计划工作开展,加强月度设备

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力度,每月开展

维保分析与总结,找出维保规律,

做到维护及时、保养到位,确保设

备运行在健康状态下。

2.检修标准化管理

在检修标准化管理方面,我们

主要围绕检修质量控制开展了各项工作。

检修管理由四级管理机构组成,分别为发

电厂检修领导小组、检修各职能小组、监

理公司、检修

单位。建立管

理机制依据公

司安全生产

“四个责任”

划分,即:领

导责任、技术

责任、监督责

任和现场管理责任。同时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并开展机组检修工作。“发电企业标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解决了机组检修质量管理最基础、最重要技术环节,为发电厂检修管理工作提升提供了的平台。总之,通过现场管理方法的应用,借助于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使我厂检修质量控制达到要求变为了现实,使技术量化分析自动化、专家化成为可能。实现了检修标准、检修项目、检修经验、检修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共享了技术知识积累,方便历史检修技术数据资料查阅和统计分析,促进了点检工作的深化开展,为设备定修管理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标准化作业工作走在前列。

(1)成立机组检修质量验收组织机构。下设质量管理组、质量保证组(QA)、检修项目质量控制组(QC)、试验项目质量控制组(QC)、质量监理组(第三方组织QC)。

(2)落实质量控制管理机制。质量控制和监督方面,我们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系统机组标准化A级检修管理标准、作业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改进检修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检修质量管理按系统、分层次、程序化、责任制,加强全过程管理。对直接影响检修质量的H点、W点进行检查和签证。强化检修技术数据的监督与测量,在设备检修前后都要进行完善的数据记录。

(3)采取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从标准化层面开展质量检修工作。负责工程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提供或审定施工方的工程作业三措一案或作业指导书,负责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运作等。

(4)强化目标管理考评机制。施工单位在未发生“发包工程项目负责人业绩管理机制”中各项指标的前提下,保质保量提前至少一天工程期限完成工程技改项目可获得奖励,按“过程管理宏观考核办法”中检修工程进度管理机制奖惩办法执行。监理单位按检修整体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文明生产、6S管理完成情况,机组运行状况给予奖励。甲方组织按检修整体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文明生产、6S管理完成情况,机组运行状况给予奖励。

(5)加强设备分部试运行。根据设备相关检验试验标准,制定、核定、审批设备试运行大纲。由运行部门负责人主持。分部试运行应在检修工期结束前三分之一时开展工作。设备检修后须启动设备才能鉴定设备检修动态质量时,事先应终结工作票或将工作票交给运行人员,由运行人员进行检查和启停操作。若需继续检修时,应重新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否则不得继续进行检修工作。

(6)强化验收及检修后评价管理。根据相关验收评价标准,组织对机组的冷态验收。根据冷态验收结果,确定机组整体启动时间。机组整体启动后,对机组甩负荷试验结果和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机组重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冷态验收合格后,开展整体试运行工作。经过整体试运行合格,并经现场全面检查,各项指标与状况正常后,向当地电网公司报备用。机组服役后,由总指挥及时组织对检修中的安全、质量、项目、工时、材料和备品备件、技术监控、费用以及机组试运行情况等进行总结并作出全面技术经济评价。

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对标准化检修管理应用系统的研发。

3.运行标准化管理

运行标准包含11项生产运行管理标准和12项生产运行技术标准,主要围绕“两票三制”开展运行管理工作。一是做实运行基础管理工作。加强运行交、接班的管理,做到交、接班“五清楚”。机组运行中重大操作一律提高监护等级,电气重要操作值长要现场监护。重要设备定期试验(抗燃油泵、内冷水泵、探头冷却风机)时,运行人员必须通知专工进行现场监督。加强巡回检查管理,保证巡回检查次数和质量。严格执行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制度,机组所有运行操作必须使用标准操作票,机组所有检修工作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对于主、辅设备退出备用的检修工作,必须履行申请票审批制度。二是加强缺陷管理工作,开展缺陷危险点分析。对于影响辅机设备正常运行或备用的缺陷,要及时与各专业专工沟通。对于影响重要辅机和主机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要及时汇报领导。三是开展专工点检工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四是做好事故预想,有针对性开展事故演习。

4.安全标准化管理

为强化落实各级安全监督人员、点检人员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深化“安全点检”理念,不断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点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张电制定实施了安全点检及设备可靠性绩效管理。具体做法是:一是依托“两全”管理,设立专项绩效奖金,奖金由安全奖励基金、个人30%月度动态工资以及上月绩效奖金余额组成。二是确定六项具体条款实行一票否决制,发生安全事故或设备事故,按照责任分别扣除相关人员3个月、2个月和1个月绩效奖金。三是确定各级安全人员及设备点检人员的绩效任务,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确定考核指标评分标准。四是每月采取个人自评、二级单位工作小组复评、领导小组抽查审核确认的形式确定绩效得分,并根据绩效得分进行奖金落实。

五、标准化设备可靠性管理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全国率先实施的自动化专业点检其专业缺陷数量由2010年的2261条降至2011年的520条。在大机组竞赛方面2008年4号机组荣获二等奖,5号、8号机组荣获三等奖。2009年1号机组荣获二等奖,7号、4号、8号机组荣获三等奖。2010年1号、2号机组荣获二等奖,8号机组荣获三等奖。2011年2号机组荣获一等奖,4号、5号机组荣获二等奖,8号、1号、6号机组荣获三等奖。2012 年2号机组荣获二等奖。在全国可靠性金牌机组方面,3台机组6台次获得全国可靠性金牌机组,1号机组以在网连续运行1006天的成绩刷新了火力发电机组在网连续运行全国记录。2012年圆满完成十八大保电工作,被国家电监会评为“十八大保电先进单位”。

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2

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2)— 项目管理规范 项目管理的规范,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一套规矩,执行项目和管理项目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3.1 制定项目管理规范的要点 项目管理的规范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和制度,但作为项目管理的规范,无论哪种体制框架下,项目的“头、尾、中间的执行和变更”都应当是制定项目管理规范的要点。 3.2 立项和启动 要上项目,必然要动用资源,批准了一个项目就如同批准了一项投资。从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投资都是需要经过论证、审批的,不同的投资规模需要不同权限的管理者的批准。这就是立项的本质。 不夸张得说,在建立项目管理体系中,有许许多多的管理思想和要求,都会在立项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所以,制定一项立项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既然是“投资”,就会有很多种投资法,期望的回报也各不相同。反映到项目管理中,就会将项目分成很多类型,有按照层级划分的,如公司级项目、部门级项目等;有按照产品划分的, 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有按照特性来分的,如预研、开发、实施等等。这些都应当在立项规范中定义出来。 此外,对任何一个申请立项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对项目的风险分析和项目经济效益测算。 很多企业不重视立项和启动过程,立项时马马虎虎,不界定清楚项目范围,对项目的投资回报也稀里糊涂。却指望在后面的执行中降低成本,取得好的收益,但这种不现实的愿望我却屡屡在企业高层中见到。 项目的启动也许只是一个形式,但却是必须的形式。一般都会有 个“Kick off meeting ”,项目的启动规范里一定要定义出“Kick off meeting ”怎么个开法:会前准备、参加人员、会议议题等等。不管什么样的形式,其作用都是将项目的目标、范围、预算、要求等等让项目团队,尤其是主要成员及干系人都了解,也便于提前给“各路人马”打招呼,为将来需要配合和协调的事情打个良好的基础。 3.3 变更控制 我不想赘述关于项目计划的制定,因为只要执行了立项和启动规范,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可行的项目计划,但是,编制项目计划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做好准备重新计划!”,因为总会有预想不到的问题出现,所以,指望计划不变是不现实的,这也符合项目本身一次性、独特性的特点。但是重要的是不能没有章法得变,要遵循一个标准的变更控制程序,使得变化有序起来。 如果不进行变更控制,那么,项目就不能得到及时的警告,常常会因为进度超期、预算超支而陷入泥潭,成为“烂尾”工程。 但是既然变更在所难免,不可能只要有变更就执行严格的变更控制程序,这个过程也是有成本的,所以,制定一个好的变更控制程序并非那么容易。

风场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24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风场设备可靠性管理制 度标准版本

风场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总则 1、为规范公司风场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根据电监会《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试行)》,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可靠性数据的统计和报送要及时、准确、完整,客观地反映设备健康状况和运行维护检修水平。 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运营风场可靠性管理 二、可靠性管理机构与职责 1、安全生产部是可靠性管理的职能机构,负责运营风场的可靠性日常管理工作,内部设可靠性管理

专责一名,各风场设置可靠性专责人一名。 2、安全生产部的职责 1)宣贯国家有关电力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上级公司的可靠性管理办法,完善本公司的可靠性管理办法。 2)负责制定年度可靠性指标,对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每月开展可靠性分析工作,每年向总工程师提交可靠性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4)开展可靠性管理培训,普及可靠性管理知识,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 3、可靠性管理专责职责 1)熟练掌握电力可靠性评价规程,参加可靠性专业培训。 2)深入现场了解生产和设备情况,积极参与生

产和经营活动,提出可靠性管理及分析的建议; 3)负责采集、存储、统计、核实、分析、报送各项可靠性数据,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每月5日前将上月风场可靠性数据及分析报告报总工程师。 4)指导各风场可靠性专责人开展工作并对其进行考核。 4、各风场可靠性专责人职责 1)负责对本风场设备可靠性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每月3日前(见附件:可靠性数据统计表)将可靠性数据及分析结果经风场负责人审定后按规定格式报送给安全生产部可靠性管理专责。 2)针对风场生产和设备实际情况,提出可靠性管理及分析的建议。 3)积极参加可靠性管理培训,提高可靠性管理

企业级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实行项目化管理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其组织结构就是项目化的组织结构,企业仍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只是在企业的各种行为当中,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当中,随处渗透着项目管理的方法和过程。当企业希望进一步将项目管理的方法作为企业级的一种基本管理方法时,企业就会逐渐建立起企业级的项目管理体系,提供企业内一致的项目管理流程和标准。 1 企业项目化管理新趋势 项目管理是面向目标的,是面向客户的,项目管理关注资源整合、强调团队合作,每次的项目计划都成为针对具体项目目标的流程设计。项目管理的这种特点,对于面临内外压力的传统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突破旧有体制流程,直接面对客户个性化需求,重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流程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当企业在进行流程再造时,整个企业将以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流程中各个阶段工作的实现,都能够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组织,项目的组织过程成为企业中基本的行为方式,这就是项目化管理。 以手机制造业为例,近几年手机行业可以说是飞速发展,从奢侈品已经变成普通人的消费品,融入了时尚元素后更加是个性飞扬,这些都使得手机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单批生产量变小,手机的设计、制造周期越来越短,使得手机的生产过程越来越像项目,每一批次的生产都具有临时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因此,许多手机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已经具有典型的按订单生产的项目式管理,需要针对每个订单组织不同资源进行生产和交付,甚至在有的企业中已经将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变成了单元式的生产组织方式,一组工人围聚在一起,完成手机全部的加工、组装过程。对于经常处于变动当中的生产企业来说,以较高的成本建立流水线是不合算的,这种单元式的组织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这种生产单元就可以看作是制造业中的“项目组”。 另外,企业中有许多任务通常都不是作为项目来管理的,但是由于其独特性的特点,也可以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企业的售后服务部门,对于客户的服务请求进行处理,可能要安排支持人员在现场和非现场协助解决问题,并要得到客户的认可。这样一个一

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规定

凌源小城子光伏电站管理制度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规定

凌源小城子光伏电站电力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凌源小城子光伏电站(以下简称“电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使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的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规定,结合本电站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凌源小城子光伏电站各部门以及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和统计工作。 第二章电厂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三条坚决贯彻可靠性准则和统计评价规程,使可靠性管理理念被电厂职工所认知。依据可靠性准则和统计评价规程,对电站范围内的电力设备进行可靠性数据的采集、统计。 第四条用可靠性指标对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检修、维护以及设备改造等工作进行指导。为电站提供设备大小修、临检、运行、维护、消缺以及技改等各个环节的可靠性数据。 第五条用可靠性指标分析和评价电力生产过程的可靠性水平。并为上级提供电站可靠性管理的各类报表、总结。 第六条结合电站情况,拟订和实施可靠性目标管理。 第七条建立符合电站特点的可靠性效益评价系统,开展项目的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价,并积极摸索综合效益最佳的可靠性目标,目的旨在完成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职能。 第三章管理结构 第八条为加强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电站设立可靠性管理工作小组直接受电站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管理,全面负责电站可靠性管理工作的一切事务,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九条可靠性管理工作小组设置,由项目公司运维主管担任组长,管理成员主要包括电站运维

人员及其它相关负责人 第十条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电站、部门和班组三级网络管理,并建立电站可靠性三级管理网络。电站可靠性管理网络成员由电站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电站文件形式签发确定。 第四章工作职能 第十一条电站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能 (一)负责贯彻上级方针政策、执行原电力部及网省局颁布的各项可靠性管理规定和落实下达可靠性管理的文件、规定、通知、细则等,制定电站可靠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二)负责电站可靠性管理的目标控制,并通过承包合同形式分解到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保证完成所实施的必要细则、考核惩奖条例。 (三)负责主、辅设备可靠性数据报表的审批,以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四)负责电站可靠性管理设备检修三年滚动计划、进度与当年度大小修计划的审批工作。 (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网络的活动情况,对可靠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提出提高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六)负责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以可靠性指标指导全电站检修和运行工作,确保电站全年可靠性指标的完成。 (七)负责对电站可靠性指标计划的分解、下达及检查考核工作。 (八)对采集的各项数据,进行定期分析主辅设备可靠性指标的完成状况,制定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定期组织可靠性网络活动,并进行专题分析。 (九)重大技措项目的立项、重要设备的更新改造等用可靠性指标进行评估和论证。对电站的重大技改项目进行可靠性管理的论证和目标管理,以便提高设备的可靠运行水平。 第十二条电站可靠性专职职能 (一)在电站可靠性管理小组组长领导下,电站可靠性管理小组成员做好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负责电站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及上报广核集团、省公司工作。负责采集统计、保送各项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三)负责组织参加网、省局开展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专业竞赛报表的报送。 (四)负责电站的主、辅设备检修的三年滚动计划、进度与当年度大小修计划汇总编制工作,并

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

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试行)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可靠性管理在数据录入、汇总、分析、发布和考核、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 1.2 本制度适用于******* 公司对设备可靠工作的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规程、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制度中引用而构成本制度的条文。本制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下述所有规程、规范都会被修订,以最新有效版本为准。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4 号令《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火力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电力行业标准DL/T793-2001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电力行业标准DL/T837-2003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3 管理内容和要求 3.1 职责分工 3.1.1 技术部是公司可靠性管理的归口部门,其职责是: (1)贯彻执行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国家规定、技术标准,制定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标准及要求; (2)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岗位责任; (3)建立并维护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并分析电力可靠性信息; (4)按有关规定准确、及时、完整地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 (5)开展电力可靠性成果应用,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施可靠性水平; (6)开展电力可靠性技术培训。 (7)定期召开可靠性指标分析会,分析指标完成情况,研究原因、制定措施。 3.1.2 在技术部设置可靠性管理工程师,负责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1)具体负责可靠性指标的制定,经部门经理审定, 报公司领导批准后下达,并

对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考核建议; (2)负责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对可靠性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汇 总; (3)按规定负责设备可靠性数据的发布和上报; (4)负责对可靠性数据录入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3.1.3设备注册数据的录入由技术部各专业负责,各专业指定1名专业工程师具体 负责。其分工如下: 3.1.3.1发电主机设备(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注册数据的录入由技术部可靠性管理工程师负责; 3.1.3.2发电辅机设备注册数据的录入由技术部各专业按分管范围分别负责; 3.1.3.3输变电设备(按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下同)注册数据的录入由技术部电气专业负责。 3.1.4发电主机设备运行事件的录入由发电市场部总值长负责,发电辅机设备运行事件的录入由发电市场部各专业工程师按分管范围分别负责,输变电设备运行事件的录入由发电市场部电气专工负责; 3.1.5技术部计算机专业协助可靠性管理工程师对可靠性管理系统数据库的维护,并负责系统网络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确保可靠性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统计评价范围 3.2.1发电设备分发电主机设备(以下简称机组)和主要辅助设备,其统计评价范围 是: 3.2.1.1机组的统计范围包括锅炉、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包括高压出线 套管)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3.2.1.2 主要辅助设备为磨煤机、给水泵组、送风机、引风机、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循环水泵、凝结水泵、一次风机、给煤机、空气压缩机、捞渣机、启动锅炉、除氧器、电除尘、脱硫系统等,其中: 32121 磨煤机(含电动机):磨煤机进出口门之间的所有部件及装置(含润滑油系统、减速装置、监测和保护装置等)。 32122 给水泵组(含前置泵、液力偶合器、电动机或辅助汽轮机):给水入口阀至出

项目管理体系(完整版)

1项目管理方法 1.1 项目管理原则 项目管理是指在执行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在人力资源和组织、计划、质量控制、资源协调、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科学地管理,确保该项目如期、高质量地完成。 我公司在多年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吸取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形成了标准、规范、受控的配套文档体系。 根据我公司的软件工程的管理规范要求,软件项目根据适用的生命周期模型分为开发项目和维护项目,根据项目所面对客户,分为产品研发和合同项目开发。对于本项目而言,属合同项目开发,我们进一步按照本章开始时划分的阶段将之分解为两个子项目:第一阶段以研发为主,属开发项目,第二阶段以推广、升级、维护为主,属维护项目。下面我们从项目组织架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项目管理关键阶段、项目管理关键活动等方面细述对本项目的项目管理计划。 1.2 组织架构 在一个大型系统集成项目中,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相应的开发和管理机构,其典型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中,各小组的职责如下: ?工程领导组 是XX项目实施中双方协同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由参与工程的双方领导组成,对项目的重大事件进行决策并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及协调,保障项目人、财、物力等基础资源,凡由双方人员参与的各组织机构均在其领导下工作并对其负责。 ?项目经理 负责项目的实施,组织、协调并监督各工程组的工作情况及进度,对工程领导组负责,对具体方案具有决定权,并负责计划与控制、人员配置管理和工程进度等工作。 ?项目评议组 由业务、运行维护以及各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对项目的可行性、成本收益、进度、质量等进行评议作业。 ?质量控制组 由用户主要负责部门的工作人员与承建方人员组成,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对应用程序编制及测试过程、内容、结果进行审查和评估,具有质量否决权。 ?系统需求组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建议

集团运营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工作建议 一、背景 当前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数量逐渐增多,并逐步实现集团化改造,公司发展已经受到了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公司必须实现管理变革,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等运行体系进行梳理,建立新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模式,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提升公司整体管理的运行效率,从而推进公司平稳、快速发展。 二、目标 此次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强力改革,逐步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的资源共享、工作协同、管理规范、运营顺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写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三年发展规划,为公司经营与项目建设制定发展方向,真正发挥公司发展与战略规划的协同效应,确保公司业务开展与项目投资在战略框架下开展工作,以防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任意发展。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理顺董事会、经营班子、职能部门及项目部的工作关系,实现上中下三级的层级协同发展,防止多头指挥、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局面出现。 3、建立扁平化的公司管理架构,明确经营班子、各职能部门、项目部的职能职责,理顺体制,整合公司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优势资源,实现专业管理和集中管控,搭建起新的支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集团化运营管理模式,形成各部门、各业务板块围绕公司总体部署分头工作、协同作战、运行高效的协调统一体。 4、按照精简高效原则确定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并编写岗位说明书,采用“定编制、定人员、定职责、定指标、定激励”等五定管理方法对每个员工进行有效的人文激励和管理,并赋予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共同发展、权责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员工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形成金岸公司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人人想做事的工作作风。 5、整章建制、梳理流程,编写具有金岸特色的《金岸集团工作制度与业务流程汇编》,使公司各项工作和业务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序进行。(具体制度与流程见附件) 三、工作循序推进计划表

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办法200901201

WUJING THERMAL POWER PLANT OF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办法控制表

WUJING THERMAL POWER PLANT OF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办法 SEPWJ-YW—07—3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办法规定了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吴泾热电厂与上海吴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考核目的、组织机构、内容、考核标准,以及未尽事宜的处理原则。 1.2 本办法适用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吴泾热电厂与上海吴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管辖的所有设备。 2 引用标准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并结合本厂生产管理有关要求、现场具体情况编订。 3 总则 3.1 考核目的和要求: 3.1.1 为了适应电力市场的严峻形势,落实厂部提出的管理上实现外圆 内方的工作策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 3.1.2 设备可靠性管理是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 理方法之一,为了促进可靠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考核 办法,目的是确保设备可靠性工作成为人人看得见,人人挂上钩,人人能出力的工作。 3.1.3 考核办法体现“三”公原则,即公平、公正、公开。 3.2 考核的原则: 3.2.1 由于一台设备涉及到许多专业、部门,因而,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因素很多,要确保设备的可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考 核既体现了针对性,也体现了全面性。针对性是指谁引起降低设 备可靠性就考核谁;全面性是指只要该台设备在全年中未发生一 次非计划停运,将给予相关部门奖励。

设备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

设备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加强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生产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分析、预测系统,提高公司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水平,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计划经营部、发电部、检修部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3. 引用标准 3.1引用标准 3.1.1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电力[2000]970号“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 3.1.2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电可[2003]81号“关于印发《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3.1.3《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2004年9月试行 3.1.4《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837-2003) 3.1.5《电力可靠性管理代码》(2003年) 3.1.6《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DL/T861-2004) 4.专用术语 4.1发电设备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4.2可靠性管理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控制,即对设备全寿命周期中各项可靠性工程技术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以实现确定的可靠性目标,使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 4.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统计分析范围包括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系统,公用系统和设施。 4.4辅机设备统计分析范围包括启动锅炉、柴油发电机组、空压机组、调压站设备、循环水系统、闭式水泵、凝结水泵、高、中、低压给水泵、综合泵房设备、工业废水设备、化学制水区域设备、生产污水设备等。 4.5输变电设施统计分析范围包括高压备用变压器、全封闭组合电器、架空线路、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 5. 执行程序 5.1可靠性年度目标的制定 根据年度检修计划的安排,结合机组特性状况及历年可靠性指标完成值,参照同类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 一、ISO14000环境标准管理体系标准 1.什么是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指某个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所有为了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该组织的环境方针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以及程序、过程和所需要的资源。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不同类型的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可将将内部的环境管理信息汇集成网络的方式,一方面供组织内部了解环境管理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供管理层审查本组织是否达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承诺。具体地来看,也就是能够达到如下的目的: ─识别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 ─识别组织内部重要的环境因素,确定并控制有关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规定具体的权责任务,确定改善环境所需的资源; ─根据以前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评价该组织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并对整个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改善。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方式 按照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理论,组织内部的任何一个活动都可分为PDCA四个阶段,也即“计划”(PLAN)、“计划”(DO)、“检查”(CHECK)、“改进”(ACT),其核心是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持续改进的观念引导内部的工作过程,以建立一个动态的有效的管理网络。 与此类似,环境管理体系也有系列的动作,即: ─建立环境方针; ─制定行动计划; ─实施与运行; ─检查与纠正; ─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 图1-1说明了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闭环系统。

当今时代,人类在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严重地污染甚至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世界各国早已把环境保护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这是ISO继推出ISO9000系列标准后的一大突出贡献,其特点是:─ISO14000系列标准对改善环境和每个组织的环境行为强调持续改善的精神; ─ISO14000系列标准的使用者是全球工业、商业、政府、非盈利性组织和其他“用户”,尤其定位于占世界总数80%的中、小型组织; ─ISO14000系列将对优化国际贸易、消除贸易壁垒起到积极的作用; 图1-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闭环系统 ─一个组织实施ISO14000标准,至少应达到节能降耗,

华为的项目管理体系-WPS Office

华为的项目管理体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以项目为中心运作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含组织、规则、流程/平台/工具、运营与度量四个方面。 NO.1 建组织 要发挥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实现以项目为中心的运作,华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组织架构调整,围绕项目的权力进行再分配。也就是打破传统的功能型组织结构,从弱矩阵向强矩阵转变。 在这一系列的变革过程中,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牵头负责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的能力建设,其下成立多个变革子项目,包括“项目型组织变革项目”“通用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管理流程建设项目”等,确保华为从弱矩阵一步步走向强矩阵。 华为在实施以项目为中心转变的初期,就明确了必须在公司层面设立项目管理专委会。同时,成立PMCoE作为公司级PMO,统筹管理华为的项目管理政策、规则、流程、工具等,并在公司内部进行项目管理文化建设和项目管理能力提升。 各领域设立自己领域层面的项目管理能力中心或PMO,承接公司层面的政策和要求,依据领域的业务和项目管理特色进行适配、解释、监督和执行。由此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层次分明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便于后续具体工作的落实和持续改进。 在项目层面的组织运作上,华为对项目型组织结构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必须围绕项目进行建设和调整,每个项目必须有HRBP,而且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必须有独立的HRBP,监督并落实这一系列的系统要求;项目必须有正式的任命,并在立项审批时有明确的目标、范围和价值;要做好推动资源的公正评价机制建设。

NO.2 定规则 规则主要用来统一语言、规范运作。华为主要从项目管理通用原则、项目经营、项目资源、项目预算、项目型组织这5个方面加强“以项目为中心”的运作,颁布了一系列的公司政策、公司标准和业务规定。 具体规则包括:华为公司项目、项目群定义、华为公司项目分类标准、华为公司项目等级标准、华为公司项目基本信息定义和构成、项目经营管理政策、项目概算管理规则、项目预算管理规则、资源买卖规则、技能管理指导白皮书、项目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规定、项目管理任职标准等30多份具体的规则和白皮书。 在不否认各领域业务差异性的同时,在项目管理的认知和语言上进行了大范围的统一,为跨领域的项目管理沟通、协作、互助提供了土壤。 NO.3 建流程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建议

金岸集团运营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工作建议 一、背景 当前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数量逐渐增多,并逐步实现集团化改造,公司发展已经受到了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公司必须实现管理变革,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等运行体系进行梳理,建立新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模式,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提升公司整体管理的运行效率,从而推进公司平稳、快速发展。 二、目标 此次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强力改革,逐步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的资源共享、工作协同、管理规范、运营顺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写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三年发展规划,为公司经营与项目建设制定发展方向,真正发挥公司发展与战略规划的协同效应,确保公司业务开展与项目投资在战略框架下开展工作,以防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任意发展。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理顺董事会、经营班子、职能部门及项目部的工作关系,实现上中下三级的层级协同发展,防止多头指挥、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的局面出现。 3、建立扁平化的公司管理架构,明确经营班子、各职能部门、项目部的职能职责,理顺体制,整合公司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优势资源,实现专业管理和集中管控,搭建起新的支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集团化运营管理模式,形成各部门、各业务板块围绕公司总体部署分头工作、协同作战、运行高效的协调统一体。 4、按照精简高效原则确定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并编写岗位说明书,采用“定编制、定人员、定职责、定指标、定激励”等五定管理方法对每个员工进行有效的人文激励和管理,并赋予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共同发展、权责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员工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成功的企业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成功的企业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有组织的放弃昨天、有计划的实施今天、有策略的规划明天的有效手段,它是企业积累成功经验、系统化管理创新的有效方法。如何认识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对企业变革的意义,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如何确保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可操作性等问题,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为项目成功奠定基础 随着人们对项目及项目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了项目管理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项目管理的学习,但我们还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套方法确实很好,但在我们单位也仅仅限于局部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什么?“缺少项目管理的环境!”……。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必须拥有一套适合的项目管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ology),一套可以让项目经理执行工作的项目管理机制(proj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就是在企业建立一套项目管理的标准方法,并与企业的业

务流程集成在一起,形成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它是企业有组织地放弃、有组织地持续改进(包括产品、服务、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等方面),有计划地挖掘成功经验和系统化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它用系统化的思维方式,综合企业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多项目管理、项目群管理和单项目管理的不同课题,融入企业项目管理策略和方法,规范项目的工作流程、操作规则及操作方法,为项目考核评价奠定了基础。 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就是要建立支持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和企业环境。因此项目管理体系不仅要为企业带来体系化的项目管理理念,而且要为企业带来可视化的项目管理工具、动态化的过程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化的项目作业流程。它不仅能够解决企业多项目如何决策控制、多项目如何考核评价等等问题,而且可以指导项目经理制定高效的项目计划(Why?Who? Where?When?What? )、有效地进行项目监控,以最终确保项目目标的有效实现。同时,明晰的过程规范可以作为项目成员的工作指导依据、明晰的操作模板,可以作为项目成员的工作实施准则、明晰的责任权利,可以作为项目成员工作考核基础。这所有的一切,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促进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提高公司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指导、分析、预测系统,努力提到电力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水平。 第三条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执行以下标准标准: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03 《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能 第五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公司成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天津石化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协调工作。 第六条可靠性数据和信息的统计及上报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的规定,维护可靠性指标的公正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第七条,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电力可靠性归口管理,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中国石化有关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

(二) 分解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并实施监督和考核。将可靠性指标作为考评电力生产单位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按照电力可靠性管理有关规程及规章制度,统计、分析本企业各类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按规定上报。 (四)运用可靠性管理方法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并将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评估检修质量及技术改造效果的主要依据。 (五)运用可靠性分析评价理论,定期对本企业设备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本企业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定期召开本企业电力可靠性分析会,全面评价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并制订年度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七)定期进行可靠性业务培训,确保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设备可靠性状况,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 第三章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评价 第七条电力可靠性的设备状态、术语和评价指标的定义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执行。 (一)发电设备 1、在使用:指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2、可用:指机组处于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容量。可用状态还分为运行和备用两种状态。 3、不可用:指机组因故不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由什么原因造成。不可用状态还可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两种状态。 4、停用机组:指机组经企业批准封存停用或长期改造停用者。处于该状态的机组不参加统计评价。

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设备管理的可靠性 设备是现代企业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也是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企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可以说,没有机器设备就没有现代化的生产,也就没有现代化的企业。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充满了各种各样设备,与此同时,与设备管理有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设备的可靠性管理便是其中之一。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基本要求,对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靠性管理一词来源于二战之后,当时在对日战争中,发生了向前线输送的电子设备半数以上发生了故障,美军向远东运送的兵器中,60%的航空机不能使用,于是战后航空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问题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五十年代,美国的可靠性研究开始进入正规化,并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层次,可以说发达国家可靠性管理起步比较早。 可靠性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无故障的充分执行其预期功 能的概率。可靠性是设备的系统或是元器件,在规定或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包括可靠度、故障概率、累积故障概率、故障频率等。 一、现代化设备可靠性管理的局限性 现代化设备可靠性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 提高设备经济运行水平。杜绝设备原因造成装置的非计划停工、杜绝设备事故、杜绝直接作业层的安全事故、合理控制设备维修费用等是

设备可靠性管理的根本标志,同时也体现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然而,在以往的设备可靠性与维修管理方面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在以往的设备可靠性与维修管理上主要是以经验管理的理念为依托,所能发挥的管理效应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不够充分,企业实行的设备点检管理、故障缺陷管理和检修维修管理等自成一派,缺乏系统性,执行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脱节现象,导致管理的整体功能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比如,设备点检、巡检和联检发现的问题甚至是造成设备非计划停机的问题在故障报告中反映不详尽,设备维修决策并没有全面做到以设备状态分析为指导依据。(三)在传统的设备可靠性与维修管理中,业务流程不尽完整和规范,管理过程经常依赖于个人经验,管理和技术分析多以定性方式为主,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未尽完善,缺乏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四)传统的设备可靠性与维修管理中,工作过程文档化程度不够,知识和经验得不到有效沉淀,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共享,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需要依据的相关信息不足,管理的持续改进不能更好地实现。(五)传统的设备可靠性与维修管理中,对ERP的系统资源开发应用深度不够,对设备的可靠性管理,线上采用通知单的形式进行各类情况报告,线下仍需要做各项维护记录、台帐和报表,形成了线下、线上双轨运行的格局,存在数据、记录重复维护等问题。同时,由于对ERP系统的标准分析功能开发应用深度不够,在辅助设备可靠性管理和维修决策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更好地发挥。(六)在传统的ERP系统运用中,由于设备故障代码目录配置不尽完善,未能实现对各类设备技术对象的零部件、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 第1章绪论 1.1概述 1.2工期计划与控制 1.3财务计划与成本控制体系 1.4质量及性能 1.5健康与安全条例及其实施 1.6环境评价与控制 1.7信息技术和通讯系统 1.8管理体系对企业和人力资源的影响 第2章工期计划及控制体系 2.1概述 2.2计划及控制的必要性 2.3计划人员的作用 2.4计划阶段 2.5编制进度计划的方法 2.6进度监测和控制 2.7资源管理 2.8时间/成本优化 2.9多项目计划 2.10计划和控制软件 第3章财务计划及成本控制体系 3.1概述 3.2边际成本计算及盈亏平衡分析 3.3现金流分析与预算控制系统 3.4资本投资评估 3.5投资评估示例 第4章质量体系及性能 4.1概述 4.2建筑质量保证的价值 4.3质量保证体系 4.4BS/EN/ISO 9000质量保证体系 4.5认证过程的成本 4.6BS/EN/ISO 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4.7BS/EN/ISO 9000质量保证体系实况 4.8对实施中的理论优势的测试 4.9与实施相关的问题 4.10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假设的简单比较4.11质量保证体系中员工的地位和作用 4.12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点 4.13全面质量管理 第5章健康与安全规范及实施体系 5.1概述 5.2健康与安全法案

5.31994版建设(设计与管理)条例 5.4项目健康与安全文件 5.5健康与安全管理 5.6设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5.7总承包商的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5.8健康与安全管理案例 第6章环境评估与控制体系 6.1概述 6.2环境管理与建设 6.3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6.4环境管理体系和标准 6.5环境管理和企业组织 6.6环境管理和建设项目组织 6.7环境管理体系清单和总体框架 第7章信息技术与通讯系统 7.1概述 7.2建设过程中的信息 7.3建筑业中的信息技术 7.4信息技术的战略问题 7.5信息技术的成本和收益 7.6信息系统的分析和开发 7.7通讯与网络 7.8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 7.9人-机关系思考 7.10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7.11有效的信息系统管理 7.12未来发展趋势 第8章管理体系对企业与人力资源的影响8.1概述 8.2管理体系 8.3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影响 8.4作为提供管理服务的子体系 8.5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8.6管理体系中的委托

公司行政管理体系构建运营提案完整篇.doc

公司行政管理体系构建运营提案1 公司行政管理体系构建运营提案 : 一、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功能 一个好的企业,首先要有一个坚实、高效的团队。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它以总经理为最高领导,由行政总监分工负责, 由行政各个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操作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企业管理的具体工作的广度涉及到企业的全部运作过程,其深度设计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 方方面面以及局外人难以想象的细微末节。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担负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中除行政管理之外的工作,都是某个方面的“业务” 、发展(营销)几大块业务的、资金(财务)、工程(服务)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技术(设计) 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企业行政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 不起眼的事务。但是,这些事务只不过是行政管理这颗大树上的枝枝叶叶而已。

概括起来说,行政管理的企业中主要有管理、协调、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管理是主干,协调是核心, 服务是根本。究而言之,行政管理的实质是服务。 二、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职能 行政部门应该兢兢业业、认真细致地做好种种行政事务工作,把领导和员工从繁重、琐碎的行政事务 和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轻装上阵,研究市场形势,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探讨公司的组 织架构,任用公司的各级干部,实施公司的经营方针,解决公司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专心做好每一笔 重要业务等等。 岗位责任制度、就必须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 制度、为了做好纷繁复杂的行政工作, 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 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人员队伍:同时要搞好科学分工、管理层次和合理授权。一旦行政系统的一系 、人员队伍、分工协作和管理层次等等、软件(如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列硬件(如办公设施、生活设施)

【管理制度】设备可靠性管理规定

可靠性管理办法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3) 5 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 (5) 6 检查与考核 (11)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标准体系工作的需要而编制,是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个性管理标准,目的是为了应用量化评估的方法,评价设备的制造质量、安装质量、运行质量、检修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分析和解决设备问题;应用历年积累的可靠性数据,指导设备选型;探索机组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机组的最佳经济效益,保障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公司设备健康水平和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并明确可靠性管理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从而规范并加快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适应国家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的需要 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替代《可靠性管理办法》-215.06-04-2013 本标准起草单位:生产技术部

设备可靠性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热电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电监会第24号令《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办安全[2012]114 号《火力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实施办法》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可[2010] 《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工作规范》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实施细则DL/T 793—2012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DL/T 837—2012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DL/T861-2004 《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H-217.10-02-2013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H-216.09-23-2013 《可靠性管理办法》 H-216.09-22-2013 《机组非计划停运考核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3.2 标准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