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兴起于亚洲东北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鞑靼文化对地处欧洲东部基督教世界边缘地区的俄罗斯文化的积极影响

论兴起于亚洲东北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鞑靼文化对地处欧洲东部基督教世界边缘地区的俄罗斯文化的积极影响

第24卷第2期

VOI.24NO.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I Of Chang Chun Teachers COIIege (Humanities &SOciaI Sciences )2005年3月!!!!!!!!!!!!!!!!!!!!!!!!!!!!!!!!!!!!!!!!!!!!!!!!!!!!!!!!!!!!!

Mar 2005论蒙古—鞑靼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积极影响

管银凤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13世纪蒙古—鞑靼对俄罗斯的入侵和统治无疑给俄罗斯文化带来了灾难,但从另一个角度

来看,它促进了俄罗斯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形成、国家的统一、赋税制度的完善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促

使爱国主义文学繁荣等等,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文化。

[关键词]蒙古—鞑靼文化;俄罗斯文化;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K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5)02-0043-03

[收稿日期]2004-10-24

[作者简介]管银凤(1980-)

,女,安徽宣城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从事中国与亚太地区关系史研究。13世纪中期,俄罗斯受到蒙古—鞑靼的入侵,自此至15世纪,蒙古统治俄罗斯达240年之久。当谈到蒙古—鞑靼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时,史学界几乎都认为这场入侵给俄罗斯的文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城市急剧衰落;大量手工业人被杀或沦为俘虏从而降低了作为物质文化基础的手工业生产的水平;许多技术方法和技能被埋没,某些种类的手艺完全失传;许多建筑杰作和文字杰作被毁;编年史走向衰落,绘画、实用艺术及其它部门也经历衰退,使它终止了与西欧基督教列国文化的并进,导致了俄罗斯文化的停滞。诚然我们并不否认蒙古—鞑靼的入侵给俄罗斯文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冲击,但同时不能过于绝对化,也应看到它对俄罗斯文化所起的积极影响。本文试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蒙古—鞑靼入侵前罗斯的形势

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外族入侵,统一的俄罗斯国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开始分裂。至十二世纪末,基辅俄罗斯国家已彻底瓦解。在它的广大领土上形成了一些独立的封建王国,其中每一个公国又分成相互间没有巩固联系的各有其政治中心的更小部分。分裂后形成的各公国或诸侯自己主宰一切,亲自处理国家的军事、政治、司法、经济等各种事务,由于各封建公国矛盾利益的冲突,战争连年不

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如摩诺马赫的孙子波格留布斯基获王位时(1157—1174)

,发动战争,进攻基辅城,大肆杀戮。据编年史载,他们“占领和焚烧村镇,屠杀居民,抢掠妇女、儿童和

财物,夺走牲畜”

[1]。当他在1174年被刺后,为争夺王位又引起了战端,使基辅城几乎被毁,内战持续达两年之久。各诸侯王公“夺取贵族的村落、马匹和牲畜”[2],有时将“全城付之一炬”,或者焚毁

大贵族的庄园、宅地,俘获妇女、儿童,掠夺各种贵物品,这种记载,史书上俯拾即是。封建割据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各公国都把战争的开端转嫁到农民身上,广大自由民的处境日益恶化,封建农奴化过程也日趋加强,虽然有的基辅罗斯大公曾极力恢复军威、保持国家统一,如摩诺马赫(1113—1125)就曾为此视察旅行八十三次,考察民情。但分裂的局面无法避免。不久,俄罗斯全境四分五裂,原来的大公只存在名义,各地王公、诸侯不再听命大公,各行其是。

由于诸侯混战、割据一方,使国家分裂,无力抵御外族侵扰,在蒙古—鞑靼入侵之前,东方游牧民族波洛伏齐人、佩彻涅格人等多次入侵,干扰了东斯拉夫人的社会生活,造成土地荒芜,当时记载,南方地区大部分土地荒废,人们纷纷向东北放逃亡,形成十室九空的局面,从而加速了俄罗斯分裂和衰亡的进程,使它成为邻近敌国和游牧民族汗国的猎物,蒙古统治者正是利用俄罗斯这种分裂的局面和内忧外患的形势征服了俄罗斯。

二、蒙古—鞑靼的入侵及其积极影响

公元1237年蒙古军开始大举进攻俄罗斯,进入梁赞公国境内,接着攻陷弗拉基米尔,控制整个东北罗斯。1240年攻入基辅,后又进占加里奇—沃伦功过、波兰、匈牙利。1242年在捷克受挫,折回伏尔加河,建立金帐汗国。从此,原来基辅罗斯的东北部(后来的俄罗斯)处在蒙古统治下,西南?

34?

罗斯和西部罗斯(后来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则归并立陶宛,此后240年的蒙古统治,使得俄罗斯文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长期的与蒙古—鞑靼文化相接触,而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民族形成与统一的进程中,因而蒙古—鞑靼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正如俄国院士弗楞在1832年所说的:“……我们称为金帐汗国、伊斯兰教徒称为术赤鲁思的蒙古王朝的统治……曾在将近两个半世纪中成为俄罗斯的灾难和痛苦……这一蒙古王朝的统治对我们祖国的命运、制度、法令、教育、习惯和语言,当然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3]。关于蒙古—鞑靼对俄罗斯文化的破坏作用暂且不论,下文将着重探讨其对俄罗斯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促进了俄罗斯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形成。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是当时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俄罗斯疆土广袤,气候寒冷恶劣,客观上需要强大的、集中的国家进行治理,而且大平原、黑土地使农业成为俄罗斯人的经济命脉,也决定着俄罗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自然是社会构成的绝大多数,农村公社和封建庄园一直是俄罗斯的基本经济单位。这种遵循着宗法原则的农民村社制,为东方式集权、专制制度提供了经济基础。它使俄罗斯的“道德、理想、教育、直到自由一一都带有奴隶制的标记。”而蒙古—鞑靼是一个典型的亚洲“封建军事牧奴制”专制国家,大汗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于一身。蒙古—鞑靼征服罗斯后,运用这种绝对权威的专制制度统治罗斯,使罗斯大公获得了关于专制统治的示范,并在其后国家发展中模仿、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蒙古人的入侵与统治使俄罗斯还在胚胎时期就注入了东方文化的血液,俄罗斯国的中央集权制,类似于东方的政治制度。在沙皇专制制度对俄国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中,“集权”、“专制”积定下来的观念、意识、思想影响了俄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当时俄罗斯国家分裂、诸侯混战,蒙古统治者正是利用罗斯四分裂局面征服了罗斯,但是分裂的局面又不利于他们的统治,所以蒙古—鞑靼统治者也需要罗斯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政权,以便他们管理。1243年,弗拉基米尔大公—苏兹达尔的新王公雅罗斯拉夫?弗塞沃洛维奇(1243—1246)奉召到萨莱,被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全罗斯。后他儿子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利用蒙古军队的力量打败了企图投靠罗马教皇的加利奇王公达尼尔?罗曼诺维奇,使加利奇公国一蹶不振,无力与弗拉基米尔大公相抗衡。他还率兵打败了诺夫哥罗德波雅尔集团的反抗。使俄罗斯各公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促进了俄罗斯的中央集权。

第二、有利于制止内讧、促进俄罗斯国家的统一。俄罗斯国家是围绕莫斯科建立起来的。1328年,莫斯科大公被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几全俄罗斯大公”,这使其在政治和经济上获得很大的特权。1326年东正教俄罗斯区总主教从弗拉基米尔迁到莫斯科,从宗教上莫斯科也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再加上莫斯科公国本身的财富,就逐渐成为俄罗斯所有诸侯的首领和其他部落的中心。随着莫斯科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确立,俄罗斯经济文化的发展,莫斯科公国越来越强大,它为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俄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围绕着莫斯科的统一,至少有一半是鞑靼的功劳”。[4]而且随着莫斯科自身经济、政治的发展,摆脱鞑靼蒙古征服、奴役的愿望成为全罗斯共同的愿望。与异族统治斗争的思想逐渐和俄罗斯国家统一的思想相融合,它一根红线贯穿在13—15世纪罗斯的政治生活中。莫斯科大公经过长期的努力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团结,最终由瓦西里三世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俄罗斯分裂割据的局面。正如俄国著名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所说:“……王公们把自己的罗斯分裂成没有联系的相互间永远敌对的碎块,……汗政权使彼疏远的罗斯王公的世袭领地统一起来,即使这种统一只是一星半点的统一迹象”。“汗政权是一把大刀,它吧弗谢沃洛德三世的后裔在自己国事上紊乱的结子切断了”[5]。因而可以说:没有鞑靼人的统治,便没有莫斯科的强大,没有莫斯科的强大,便没有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国家的统一。

第三、促进了爱国主义文学的兴起。俄罗斯在蒙古人入侵之际,遭受兵灾的严重洗劫,民族矛盾极为尖锐。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民间口头创作是最流行的文学形式。随着农奴制的发展和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在民间口头创作中出现了关于人民和国家的新观念。民间文学最重要形式的英雄壮士史诗达到最高潮。壮士歌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题材同反对蒙古人进犯、保卫祖国的才斗争结合起来。如在关于多勃雷亚在金帐汗国同鞑靼人进行象棋、弓射、摔交的比赛,而且他总是取胜,另外在俄罗斯涌现了许多反抗民族压迫的历史:军事纪事小说。最著名的作品有《卡尔卡之战纪市实》、《拔都毁灭梁赞纪实》、《拔都入侵纪实》、《米哈伊尔?契尔尼哥夫传》、《涅瓦王亚历山大传》等。在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一种新的口头民间创作体裁—历史歌曲。与壮士史诗不同,在历史歌曲中,对主人公和事件的描写更贴近现实,情节的时间不是史诗般假定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

?

?

4

4

虽然内容和人物也可能是假想的。歌曲的中心不是国家的命运,而是个人的命运,通过个人的命运展示了民族命运中一个悲剧性的时刻。

第四、促进了东正教在俄罗斯的普及和巩固。988年,俄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史称“罗斯受洗”。自此东正教成为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核心。蒙古—鞑靼入侵罗斯后,其统治者力图把僧俗封建主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他们知道靠武力是维持不住的,而且他们信奉异教,因而给予教会种种特权,免除他们的赋税,并明文规定:“不干涉修道院长、修道士、牧师以及崇拜圣母神像和圣僧的人”还赐给罗斯大主教以“封册”,使其领地置于蒙古军队的保护之下。东正教在蒙古—鞑靼政权保护之下,利用人们当时苦难得到境地加强了对民众的传教活动,使东正教成为俄罗斯人精神的家园。后东正教回积极同王公谋事,主教通过布道和祈祷号召人们团结起来,把爱国主义、反对入侵同宗教信仰紧密结合起来。东正教的活动极大加强了封邑王公、俄罗斯各阶层的凝聚力,并逐渐成为俄罗斯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

第五、促进了俄罗斯赋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十三世纪五十年代,蒙古统治者决定加强对罗斯的控制。1257年,蒙古大汗派宗室乞“镇守翰罗思”[6]授权乞全权进行人口调查和人口登记,设立户口调查员(执行登记的人)征收赋税。他们把登记的人口编造成表册,表册上规定了捐税的数量,征税单位有“索哈”、“普鲁格”、“拉洛”等,后“拉洛”成为各公国的课税单位。城乡居民都要交税。与前相比,不仅完善了俄罗斯的赋税,开始按人头统计进行征税,而且促使了社会关系上的变化。对此,M?H波克罗夫斯基说:“它建立了比鞑靼人本身存在的长久得多的正确分摊赋役的制度,鞑靼人是社会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城乡居民平等地担负贡税。”[7]别斯图热夫?留明也说:“鞑靼人对形成中的莫斯科国家,尤其是行政和财政方面其了很大作用”。[8]

第六、促进了俄罗斯交通事业的发展。蒙古—鞑靼政权为了便于统治和管理,非常关心被征服国家的交通,在交通组织方面实施一些自己的制度:在罗斯境内设立许多驿站,实施“驿役”。驿站即养一些马供鞑靼官吏行程中的换用的站。这种“驿站转运制”对于当时的俄罗斯来说可谓是一种创举,后俄罗斯效仿蒙古—鞑靼在全罗斯设立驿站,一直延续到19世纪,大大促进了罗斯的交通事业。

第七、有利于商品交换和中俄文化的交流。金帐汗国的首都是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赖(即宫殿)。城里有一个大市集,罗斯、波斯、甚至西欧各地的商人都到这里赶集,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推广了商业资本,而且根据圣彼得堡艾尔米达什博物馆里的一件发现于兀维克(萨拉托夫对面)的中国花缎长衫几大量经装饰加工的青铜镜,可以证明中国的手工艺品已输入俄罗斯,当时的元大都里有不少俄罗斯人,他们把中国的文化带到了俄罗斯,从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第八、对俄罗斯风俗、语言、建筑等方面的影响。在与鞑靼蒙古的长期交往中,俄罗斯深受东方习俗的影响。如俄罗斯封建主采用鞑靼人的东方式的服装(俄罗斯人长袍、圆帽、筒靴都来自蒙古服装)、武器和器皿。贵族们还借鉴了蒙古人的放鹰打猎、狩猎、战斗技巧、部队军事调动、驻扎形式以及聚集方式等。特别是军团埋伏、拉瓦战法被顿河哥萨克所借鉴。另外,在俄语中有许多政治、社会及日常生活方面的东方词汇。譬如M araSIH(商店)、Y e P I aK(顶楼)、Y e P I aK(宫殿)、Ta P H I(税率)、Ta P a(包装材料)、KaIH P(规尺)、SeHI T(天顶)、Oa M aK(靴)、Ka I TaH(长衫)、K Y aK(宽腰带)等。在建筑风格上,俄罗斯东正教堂那些洋葱式的园顶,就是哥特式建筑与蒙古特征的艺术结合。

总而言之,虽然蒙古—鞑靼的入侵和统治给俄罗斯文化带来巨大创伤是即定的事实,但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其对俄罗斯发展的应有的贡献。蒙古-鞑靼文化经过240年的军事封建统治,对俄罗斯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它不仅影响了俄罗斯人的风俗习惯活方式、语言建筑,还影响了俄罗斯人的国家制度、社会组织、对外交流。蒙古—鞑靼文化为俄罗斯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原本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文化深深地打上了东方文化的烙印。这不仅仅促使了俄罗斯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形成,也确立了俄罗斯在世界上独特的文化类型的地位。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2]徐景学.俄国史讲义[M].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1984,(23).

[3]B?Z格列科夫A?O?雅库博夫斯基.余大钧译.金帐汗国兴衰史[M],商务印书馆,1985,(6).

[4]]?H波克罗夫斯基.贝璋衡、叶林、葆煦译.俄国历史概要[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

[5]克留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M].莫斯科,1906,(51).

[6]元史?宪宗记[M].

[7]M?H波克罗夫斯基.俄罗斯史(1)[M].莫斯科,1920,(105).

[8]别斯图热夫?留明.俄罗斯史[M].(1)278-279.

?

?

5

4

论蒙古-鞑靼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积极影响

作者:管银凤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川,南充,637002

刊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TEACHERS COLLEGE(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5,24(2)

参考文献(7条)

1.徐景学俄国史讲义 1984

2.В·Д格列科夫А·Ю·雅库博夫斯基;余大钧金帐汗国兴衰史 1985

3.М·Н波克罗夫斯基;贝璋衡;叶林俄国历史概要 1978

4.克留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 1906

5.元史·宪宗记

6.M·H波克罗夫斯基俄罗斯史(1) 1920(105)

7.别斯图热夫·留明俄罗斯史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黄秋迪.HUANG Qiudi金帐汗国统治时期蒙古文化对俄罗斯文化影响之我见[期刊论文]-西伯利亚研究2006,33(2)

2.王庆峰.王哲.WANG Qing-feng.WANG Zhe"蒙古汗国"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期刊论文]-焦作大学学报2003,17(3)

3.富丽平关于俄罗斯文化"转型"几个问题的再认识[期刊论文]-东北亚论坛2003(5)

4.管银凤浅析蒙古-鞑靼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积极影响[期刊论文]-巢湖学院学报2005,7(1)

5.黄秋迪蒙古统治时期俄罗斯文化的特征[期刊论文]-西伯利亚研究2004(6)

6.张龄茁浅谈俄罗斯文化梗概[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8)

7.林精华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民族主义--20-21世纪之交俄罗斯文化思潮研究[期刊论文]-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5)

8.王亚民.WANG Ya-min后巴赫金时代——近二十年俄罗斯文化理论发展概述[期刊论文]-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5)

9.王润华19世纪俄罗斯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期刊论文]-西伯利亚研究2009,36(5)

10.М.Л.季塔连科.刘涧南欧亚主义与俄罗斯文化和文明[期刊论文]-西伯利亚研究2009,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620726.html,/Periodical_ccsfxyxb200502015.aspx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