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稻病虫草害

水稻病虫草害

水稻病虫草害
水稻病虫草害

水稻病虫草害简介

水稻病害及其防治

一水稻传染性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二)细菌性病害

(三)病毒病

(四)线虫病

二水稻非传染性病害

(一)生理性病害

(二)农业药害及环境污染

水稻害虫及其防治

一食叶类害虫

(一)结苞为害类

(二)不结苞为害类

二钻蛀性害虫

三吸汁类害虫

四食根类害虫

稻田杂草及其防除

一稻田常见杂草

二秧田除草

三大田除草

附录1 两大类型病害的田间判断依据对照表

附录2 四大传染性病害的田间判断依据表

附录3 浙江省无公害稻米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

附录4 浙江省无公害稻米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附录5 与水稻有关化学药剂的同物异名

随着农业生产不断追求高产再高产,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风险也在加大。而农药使用不当,又会造成作物药害或病虫草危害而影响产量。因此,2009年水稻高产创建和作物产量提升活动中,植保工作更应做到:加大综合防治力度,标准化作业水平要继续加强,正确选择农药,坚持合理用药。

一、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防治

水稻秧田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和青枯病。恶苗病为种传真菌病害,立枯病为土传真菌病害,幼苗期发病,是本地区旱育秧田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对幼苗为害严重,

应作为常规措施防治。

栽培措施防治:采用床土调酸PH值调至4.5-5.5、适期播种、严防过密播种、及时透风、合理灌水、合理施肥、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保证秧苗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抵抗力,降低病害发生。

药剂防治:种衣剂拌种包衣。

使用水稻种衣剂,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立枯病、青枯病和恶苗病;对作物安全,提高秧苗素质,根量多,苗齐苗壮。

注意:水稻种衣剂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严重损失。

水稻种衣剂使用及秧田配套栽培技术

(说明:做的试验均是选用护苗种衣剂,下面介绍的水稻种衣剂使用及秧田配套栽培技术均是针对护苗种衣剂的,其它种衣剂因其产品成膜剂和药剂成分不同是否适用有待于试验验证。)

(一)种子加工除芒、机械精选和晒种。包衣前种子,要用脱芒机脱芒,否则影响包衣效果。要采用小线加工等机械进行精选,质量要达到标准。最好进行晒种。注意:包衣前种子可晒种,包衣后种子切不可晒种。因为种衣剂在阳光直射处日晒会明显降低药效,所以种衣剂产品的贮存、运输、包衣以及包衣后的种子成膜固化、浸种等各个环节均要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处操作或放置。

(二)盐水或硫酸铵选种

试验结果表明: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比不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发芽率和防病效果无差异,但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比不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秧苗素质高,说明种衣剂可与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配合使用。为确保秧苗素质,采用机械选种后的种子最好再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再与种衣剂包衣配合使用。

包衣后的种子不能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前的种子可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采用盐水比重法选种的种子,必须再用清水冲洗、并完全控干表面水分后才可包衣,否则会严重影响包衣质量和防病效果。采用硫酸铵比重法选种的种子,可不用清水冲洗,直接控干表面水分后进行包衣。

(三)拌种包衣

用量与加水量:干稻种包衣,护苗种衣剂2公斤加清水0.8—1.4公斤稀释后,拌稻种100公斤;

盐水或硫酸铵选种后的种子包衣,护苗种衣剂2公斤加清水量应视种子表面水分控干程度酌情减量,以能均匀包衣且不流淌剩余药液为准。

包衣方法,①手工包衣:塑料布过豆腐包式人工包衣(一能包均匀;二塑料布沾附药量少)。不要在水泥地面上倒堆拌种包衣(一不易包均匀;二水泥地面沾附药量大)。②机械包衣:手揺拌种器包衣(一次加入25公斤种子);种子包衣机包衣;混凝土搅拌机包衣(一次加入350公斤种子)。

拌种包衣环节要做到:用量要足量,加水要适量,包衣要均匀(方法得当,包衣时间适当延长)。

(四)药膜固化

刚包衣好的稻种不能立即浸种,应直接灌入编织袋中待药膜固化后才可浸种。此环节必须进行。要做到:放置环境条件要适宜;成膜固化时间要够。成膜固化条件,5—10℃温度条件下贮存3天。

(五)贮存

盐水选种后进行包衣的种子:因种子水分增加较多,应在药膜完全成膜牢固后立即浸种,不宜贮存。

干种包衣后的种子:包衣好的稻种,待药膜固化后可立即浸种,也可贮存。如果贮存应注意贮存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条件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若降至安全水分,可在低温下长期贮存。

第二种情况:若不降至安全水分,室内:温度1—10℃条件下可贮存20天以内;温度过高也不宜长期贮存。室外:2003年试验结果:日最低气温为间断性零度以下,其中最冷天的日最低气温在-5℃、日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条件下可贮存15天以内。2004年试验结果:日最低气温多为间断性零度以下(占70~80%)其中最冷天的日最低气温在-7.5℃、日平均气温90%以上在0℃以上条件下可贮存10天以内。

两年安全贮存时间不同,温度高可适当长时间贮存,温度低贮存时间要短,应视当年气象条件来定贮存时间,不能死套。如果温度太低应采取增温措施。更低的低温贮存时间应做好试验再实施,确保安全。

(六)清水浸种

清水浸种操作方法:将包衣好的种子先置入容器中。再按每100公斤包衣种子,加清水100—120升比例缓慢加入浸种水(浸种水刚好淹没稻种即可)。

由于种衣剂包衣的种子不能在阳光直射处日晒,所以应在浸种容器上遮阴,以防日晒。

在浸种过程中,水量因蒸发或种子吸收减少,种子露出水面,可酌情补水至刚没过稻种为止。水温保持10—12℃,静态浸种6—7天。如水温略低或吸水慢品种(如垦稻12)的种子,浸种时间应酌情延长,以浸种达到标准为止。

清水浸种注意事项:

静态浸种(不先加水后投种、不搅拌、不换水、不流水浸种);不加过量浸种水;不混浸;不加任何药剂。

(七)破胸催芽播种

为保证苗齐、苗壮,包衣后的种子应进行破胸催芽后再播种。催芽方法:可采用大棚内三膜催芽和恒温蒸汽催芽机催芽。推荐恒温蒸汽催芽机催芽,严禁使用水循环式催芽泵催芽。(八)床土调酸

为确保秧苗素质,PH值高的碱性土壤要适当调酸;PH值偏低的酸性土壤若使用化肥或没有调酸作用的苗床肥也应进行适当调酸,若使用有调酸作用的苗床肥可不进行调酸处理。

苗床肥:1、不能使用普通壮秧剂,秧苗易产生药害。2、应使用安全性好、效果好的苗床配套复合肥。3、不能使用拌有苗床肥的营养土盖种,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

(九)管理措施

播种、苗床除草及秧田其它栽培管理仍按寒地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技术要求进行,要安全用药。注意:种衣剂在正确使用条件下,能够保证整个水稻育苗期间的立枯病、青枯病、恶苗病防病效果,苗期可不再喷施其它药剂进行防病。但如果未按要求去操作,也会发生立枯病,一旦发生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恶霉灵或育苗灵等苗床防病药剂进行补救,保证秧苗正常生长。

立枯病苗期药剂防治:

1、15%恶霉灵6—8毫升/m2加水3升用喷壶反复均匀浇洒。

2、3%育苗灵或育苗青(恶霉灵+甲霜灵)水剂每平方米15—20毫升,加水3升用喷壶反复均匀浇洒。要及时洗苗。

二、秧田除草

淘汰:丁草胺、扑草净(药害重:低温丁草胺、高温扑草净)。

推荐:

(1)10%千金每100平方米7.5—9毫升兑水于稗草2—3叶期叶面喷雾,可防治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安全性好、见效慢)。

(2)每100平方米用20%敌稗80毫升+96%禾大壮15毫升兑水5.5公斤于水稻一叶一心期(稗草1—2叶期前)茎叶喷雾。注意:水量要大;施药时棚温不能超过25℃;当水稻超过一叶一心期,不能用。如果防治阔叶杂草可单用48%排草丹(苯达松、灭草松)每100平方米25—30毫升兑水叶面喷雾。

三、移栽前秧苗带药

移栽前秧苗带药主要是带杀虫剂防治本田发生的潜叶蝇、负泥虫。

防治技术:在秧苗移栽出棚前3—5天,用25%阿克泰每100平方米6—8克兑水叶面喷雾;或70%艾美乐每100平方米6克兑水叶面喷雾。

四、本田负泥虫防治

(1)清除排灌渠堤及田埂上杂草,减少虫源;

(2)适时插秧;

(3)在幼虫孵化盛期,于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田水中。

(4)药剂防治:A、防治时期:发现有成虫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或成虫为害不重,幼虫开始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要进行防治。B、防治药剂:2.5%功夫乳油或2.5%敌杀死乳油20—25毫升/亩,或其它菊酯类农药加水喷雾。喷药前将稻田水排出,喷药一天后再灌水。

五、本田水稻潜叶蝇防治

(1)清除排灌渠堤及田埂上杂草,减少虫源;

(2)在栽培上要采取土地整平,浅水管理,培育壮苗,可减轻虫害;

(3)药剂防治:在发生期采用40%乐果乳油每公顷1.2—1.5升或70%吡虫啉每公顷15-30克兑水叶面喷雾,喷药前应将稻田水排出,喷药1天后再灌水。

六、本田化除

我地区水稻田发生的主要杂草有:稗草、稻稗、慈姑、泽泻、雨久花、异型莎草、扁杆藨草、碎米莎草、葡茎剪股颖、牛毛毡、四叶萍、眼子菜、千金子等。

(-)2008年慈姑、泽泻等杂草难防的原因

1、气候条件变化,早春温度升高,致使杂草出土早。

2、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拉长,在2008年早春高温条件下,田间大龄杂草量增多,插前5-7天施药时草龄已超过药剂防治时期,造成防效差。

3、长期使用单一农药,杂草对药剂产生抗性,药剂防治稍大龄杂草效果明显降低。

4、标准化作业不到位,降低药剂防治效果。

第一次用药未把杂草有效防除,杂草再生长,后期药剂防治杂草均大大超过药剂防治适期,更难防除。而慈姑据资料介绍:开花前破坏地上部分,残茬还可再生出新的植株,由此,慈姑更难防除。

(二)药剂防治

1、2009年防治对策: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长,三次用药;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短,二次用药。

2、药剂选择:

(1)二次用药: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2~3天可选用以下药剂:恶草酮(农思它)(正常用量;防治稗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5~7天防除稗草可选用以下药剂:莎稗磷(阿罗津);或丙草胺(瑞飞特);或稻思达(快恶草酮)、或苯噻草胺等。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5~7天防除稗草和阔叶杂草可选用以下药剂配方:①莎稗磷(阿罗津)+加草克星或威农;②丙草胺(瑞飞特)+加草克星或威农;③苯噻草胺+加草克星或威农;稻思达(快恶草酮)+加草克星或威农。

第二次施药, 移栽后15~20天防除稗草和阔叶杂草可选用以下药剂配方:①莎稗磷(阿罗津)+吡嘧磺隆(草克星);②莎稗磷(阿罗津)+太阳星(乙氧磺隆);③莎稗磷(阿罗津)+金秋(环胺磺隆);④莎稗磷(阿罗津)+莎多伏(醚磺隆);⑤四唑草胺(拜田净)+吡嘧磺隆(草克星);

⑥丙草胺(瑞飞特)+吡嘧磺隆(草克星);⑦丙草胺(瑞飞特)+莎多伏(醚磺隆);⑧苯噻草胺+吡嘧磺隆(草克星)等。

(2)三次用药:

第一次施药:12%恶草酮(农思它)(半量);

第二次施药:同二次用药的第一次施药(除农思它外),如阔叶杂草基数大加草克星或威农);第三次施药:同二次用药的第二次用药。

3、各施药时期施用方法

农思它使用方法:水整地趁泥浆混浊状态时进行瓶甩或甩喷法,不可在水整地车上进行瓶甩。插前5~7天:水整地后,水面静止,3-5cm水层,用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保水5-7天,等水自然渗降花达水进行插秧。

插秧后15~20天第二次灭草:用毒土法施药,3-5cm水层,保水5-7天。

4、药剂施用方法:

甩喷法施药:喷雾器药桶中按每亩药量兑水15升比例加药和水,搅拌均匀。把喷雾器的雾头中的雾片拿掉,甩喷,喷液量15升/亩水。

毒土法:将药剂兑水稀释搅拌均匀,喷洒到载体(细土或细砂)上,混拌均匀。毒土或毒砂用量每亩15—20千克。

毒土法配制毒土时,要按各个田块面积单独混拌撒施,或将一块地的药与土混拌均匀后,用秤称取各小田块毒土后再撒施,确保施量准确。

(三)、合理用药和标准化作业:

1、要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的药剂。注意选择生产厂家。

2、地要平;

3、不要冷水进田;

4、要保证药剂按要求时间用药;一块田中(整地---用药---插秧)顺序一致;

5、按要求保持水层深度和药层保持时间,水深3-5厘米,保水5-7天;

6、保证用量准确:老稻田改造;

7、茎叶处理注意天气条件:气温大于28℃;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风速大于4米/秒--不能用药。

8、茎叶喷雾要加助剂。

植物油型喷雾助剂:药效宝(喷液量的0.5—1%)

有机硅喷雾助剂:展透、杰效利、丝润(喷液量的0.05—0.1%)。

此项技术在正常气象条件下可降低药量的10—20%,在干旱条件或难防治杂草的防治上农药药量不减,这是一项增加农药安全性,提高药效的有效措施。

七、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

目前发生的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病害: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细菌性褐斑病、纹枯病等。虫害:稻螟蛉、稻飞虱等。

(一)、水稻生育中后期病害发生与防治特点

1、种类多,年际间发生种类不一致。

2、发生程度均表现较重,但不同病害危害程度不同

3、各种病害发生时间长,初侵染源多,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不一致,难控制;并且发生均与天气密切相关。天气变化无常,无法准确预报出病害发生种类和发生时间,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药剂,防治不及时,危害重。

4、发生与水稻密度、施肥、灌水等栽培措施均有密切关系:密度高发病重;施肥不合理发生重;秧苗弱,抵抗力下降,发病重;水层管理不当发生重;其它能使作物长势弱的措施均发病重。

(二)、水稻中后期病害防治

水稻中后期病害单靠药剂难防,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培育壮苗

2、合理施肥

3、合理密植(水流、伤口)

4、合理灌水

5、治虫防病

6、清除杂草(细菌性褐斑病)

7、安全用药

8、适时药剂防治:种子消毒要彻底,防治药剂要广谱、持效期长、最好两种药复配,扩大防治范围。

⑴稻瘟病

防治时期:

生长期叶片出现病斑初期,且气候利于病害流行时用药防治;

防治孕穗末期剑叶和倒二倒三叶的叶瘟,尽最大可能地压低穗瘟的菌源;

随着农业生产不断追求高产再高产,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风险也在加大。而农药使用不当,又会造成作物药害或病虫草危害而影响产量。因此,2009年水稻高产创建和作物产量提升活动中,植保工作更应做到:加大综合防治力度,标准化作业水平要继续加强,正确选择农药,坚持合理用药。

一、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防治

水稻秧田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和青枯病。恶苗病为种传真菌病害,立枯病为土传真菌病害,幼苗期发病,是本地区旱育秧田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对幼苗为害严重,应作为常规措施防治。

栽培措施防治:采用床土调酸PH值调至4.5-5.5、适期播种、严防过密播种、及时透风、合理灌水、合理施肥、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保证秧苗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抵抗力,降低病害发生。

药剂防治:种衣剂拌种包衣。

使用水稻种衣剂,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立枯病、青枯病和恶苗病;对作物安全,提高秧苗素质,根量多,苗齐苗壮。

注意:水稻种衣剂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严重损失。

水稻种衣剂使用及秧田配套栽培技术

(说明:做的试验均是选用护苗种衣剂,下面介绍的水稻种衣剂使用及秧田配套栽培技术均是针对护苗种衣剂的,其它种衣剂因其产品成膜剂和药剂成分不同是否适用有待于试验验证。)

(一)种子加工除芒、机械精选和晒种。包衣前种子,要用脱芒机脱芒,否则影响包衣效果。要采用小线加工等机械进行精选,质量要达到标准。最好进行晒种。注意:包衣前种子可晒种,包衣后种子切不可晒种。因为种衣剂在阳光直射处日晒会明显降低药效,所以种衣剂产品的贮存、运输、包衣以及包衣后的种子成膜固化、浸种等各个环节均要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处操作或放置。

(二)盐水或硫酸铵选种

试验结果表明: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比不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发芽率和防

病效果无差异,但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比不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秧苗素质高,说明种衣剂可与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配合使用。为确保秧苗素质,采用机械选种后的种子最好再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再与种衣剂包衣配合使用。

包衣后的种子不能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前的种子可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采用盐水比重法选种的种子,必须再用清水冲洗、并完全控干表面水分后才可包衣,否则会严重影响包衣质量和防病效果。采用硫酸铵比重法选种的种子,可不用清水冲洗,直接控干表面水分后进行包衣。

(三)拌种包衣

用量与加水量:干稻种包衣,护苗种衣剂2公斤加清水0.8—1.4公斤稀释后,拌稻种100公斤;

盐水或硫酸铵选种后的种子包衣,护苗种衣剂2公斤加清水量应视种子表面水分控干程度酌情减量,以能均匀包衣且不流淌剩余药液为准。

包衣方法,①手工包衣:塑料布过豆腐包式人工包衣(一能包均匀;二塑料布沾附药量少)。不要在水泥地面上倒堆拌种包衣(一不易包均匀;二水泥地面沾附药量大)。②机械包衣:手揺拌种器包衣(一次加入25公斤种子);种子包衣机包衣;混凝土搅拌机包衣(一次加入350公斤种子)。

拌种包衣环节要做到:用量要足量,加水要适量,包衣要均匀(方法得当,包衣时间适当延长)。

(四)药膜固化

刚包衣好的稻种不能立即浸种,应直接灌入编织袋中待药膜固化后才可浸种。此环节必须进行。要做到:放置环境条件要适宜;成膜固化时间要够。成膜固化条件,5—10℃温度条件下贮存3天。

(五)贮存

盐水选种后进行包衣的种子:因种子水分增加较多,应在药膜完全成膜牢固后立即浸种,不宜贮存。

干种包衣后的种子:包衣好的稻种,待药膜固化后可立即浸种,也可贮存。如果贮存应注意贮存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条件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若降至安全水分,可在低温下长期贮存。

第二种情况:若不降至安全水分,室内:温度1—10℃条件下可贮存20天以内;温度过高也不宜长期贮存。室外:2003年试验结果:日最低气温为间断性零度以下,其中最冷天的日最低气温在-5℃、日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条件下可贮存15天以内。2004年试验结果:日最低气温多为间断性零度以下(占70~80%)其中最冷天的日最低气温在-7.5℃、日平均气温90%以上在0℃以上条件下可贮存10天以内。

两年安全贮存时间不同,温度高可适当长时间贮存,温度低贮存时间要短,应视当年气象条件来定贮存时间,不能死套。如果温度太低应采取增温措施。更低的低温贮存时间应做好试验再实施,确保安全。

(六)清水浸种

清水浸种操作方法:将包衣好的种子先置入容器中。再按每100公斤包衣种子,加清水100—120升比例缓慢加入浸种水(浸种水刚好淹没稻种即可)。

由于种衣剂包衣的种子不能在阳光直射处日晒,所以应在浸种容器上遮阴,以防日晒。

在浸种过程中,水量因蒸发或种子吸收减少,种子露出水面,可酌情补水至刚没过稻种为止。水温保持10—12℃,静态浸种6—7天。如水温略低或吸水慢品种(如垦稻12)的种子,浸种时间应酌情延长,以浸种达到标准为止。

清水浸种注意事项:

静态浸种(不先加水后投种、不搅拌、不换水、不流水浸种);不加过量浸种水;不混浸;不加任何药剂。

(七)破胸催芽播种

为保证苗齐、苗壮,包衣后的种子应进行破胸催芽后再播种。催芽方法:可采用大棚内三膜催芽和恒温蒸汽催芽机催芽。推荐恒温蒸汽催芽机催芽,严禁使用水循环式催芽泵催芽。(八)床土调酸

为确保秧苗素质,PH值高的碱性土壤要适当调酸;PH值偏低的酸性土壤若使用化肥或没有调酸作用的苗床肥也应进行适当调酸,若使用有调酸作用的苗床肥可不进行调酸处理。

苗床肥:1、不能使用普通壮秧剂,秧苗易产生药害。2、应使用安全性好、效果好的苗床配套复合肥。3、不能使用拌有苗床肥的营养土盖种,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

(九)管理措施

播种、苗床除草及秧田其它栽培管理仍按寒地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技术要求进行,要安全用药。注意:种衣剂在正确使用条件下,能够保证整个水稻育苗期间的立枯病、青枯病、恶苗病防病效果,苗期可不再喷施其它药剂进行防病。但如果未按要求去操作,也会发生立枯病,一旦发生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恶霉灵或育苗灵等苗床防病药剂进行补救,保证秧苗正常生长。

立枯病苗期药剂防治:

1、15%恶霉灵6—8毫升/m2加水3升用喷壶反复均匀浇洒。

2、3%育苗灵或育苗青(恶霉灵+甲霜灵)水剂每平方米15—20毫升,加水3升用喷壶反复均匀浇洒。要及时洗苗。

二、秧田除草

淘汰:丁草胺、扑草净(药害重:低温丁草胺、高温扑草净)。

推荐:

(1)10%千金每100平方米7.5—9毫升兑水于稗草2—3叶期叶面喷雾,可防治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安全性好、见效慢)。

(2)每100平方米用20%敌稗80毫升+96%禾大壮15毫升兑水5.5公斤于水稻一叶一心期(稗草1—2叶期前)茎叶喷雾。注意:水量要大;施药时棚温不能超过25℃;当水稻超过一叶一心期,不能用。如果防治阔叶杂草可单用48%排草丹(苯达松、灭草松)每100平方米25—30毫升兑水叶面喷雾。

三、移栽前秧苗带药

移栽前秧苗带药主要是带杀虫剂防治本田发生的潜叶蝇、负泥虫。

防治技术:在秧苗移栽出棚前3—5天,用25%阿克泰每100平方米6—8克兑水叶面喷雾;或70%艾美乐每100平方米6克兑水叶面喷雾。

四、本田负泥虫防治

(1)清除排灌渠堤及田埂上杂草,减少虫源;

(2)适时插秧;

(3)在幼虫孵化盛期,于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田水中。

(4)药剂防治:A、防治时期:发现有成虫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或成虫为害不重,幼虫开始为害,并有加重趋势时,要进行防治。B、防治药剂:2.5%功夫乳油或2.5%敌杀死乳油20—25毫升/亩,或其它菊酯类农药加水喷雾。喷药前将稻田水排出,喷药一天后再灌水。

五、本田水稻潜叶蝇防治

(1)清除排灌渠堤及田埂上杂草,减少虫源;

(2)在栽培上要采取土地整平,浅水管理,培育壮苗,可减轻虫害;

(3)药剂防治:在发生期采用40%乐果乳油每公顷1.2—1.5升或70%吡虫啉每公顷15-30

克兑水叶面喷雾,喷药前应将稻田水排出,喷药1天后再灌水。

六、本田化除

我地区水稻田发生的主要杂草有:稗草、稻稗、慈姑、泽泻、雨久花、异型莎草、扁杆藨草、碎米莎草、葡茎剪股颖、牛毛毡、四叶萍、眼子菜、千金子等。

(-)2008年慈姑、泽泻等杂草难防的原因

1、气候条件变化,早春温度升高,致使杂草出土早。

2、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拉长,在2008年早春高温条件下,田间大龄杂草量增多,插前5-7天施药时草龄已超过药剂防治时期,造成防效差。

3、长期使用单一农药,杂草对药剂产生抗性,药剂防治稍大龄杂草效果明显降低。

4、标准化作业不到位,降低药剂防治效果。

第一次用药未把杂草有效防除,杂草再生长,后期药剂防治杂草均大大超过药剂防治适期,更难防除。而慈姑据资料介绍:开花前破坏地上部分,残茬还可再生出新的植株,由此,慈姑更难防除。

(二)药剂防治

1、2009年防治对策: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长,三次用药;整地与用药、插秧间隔时间短,二次用药。

2、药剂选择:

(1)二次用药: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2~3天可选用以下药剂:恶草酮(农思它)(正常用量;防治稗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5~7天防除稗草可选用以下药剂:莎稗磷(阿罗津);或丙草胺(瑞飞特);或稻思达(快恶草酮)、或苯噻草胺等。

第一次施药,移栽前5~7天防除稗草和阔叶杂草可选用以下药剂配方:①莎稗磷(阿罗津)+加草克星或威农;②丙草胺(瑞飞特)+加草克星或威农;③苯噻草胺+加草克星或威农;稻思达(快恶草酮)+加草克星或威农。

第二次施药, 移栽后15~20天防除稗草和阔叶杂草可选用以下药剂配方:①莎稗磷(阿罗津)+吡嘧磺隆(草克星);②莎稗磷(阿罗津)+太阳星(乙氧磺隆);③莎稗磷(阿罗津)+金秋(环胺磺隆);④莎稗磷(阿罗津)+莎多伏(醚磺隆);⑤四唑草胺(拜田净)+吡嘧磺隆(草克星);

⑥丙草胺(瑞飞特)+吡嘧磺隆(草克星);⑦丙草胺(瑞飞特)+莎多伏(醚磺隆);⑧苯噻草胺+吡嘧磺隆(草克星)等。

(2)三次用药:

第一次施药:12%恶草酮(农思它)(半量);

第二次施药:同二次用药的第一次施药(除农思它外),如阔叶杂草基数大加草克星或威农);第三次施药:同二次用药的第二次用药。

3、各施药时期施用方法

农思它使用方法:水整地趁泥浆混浊状态时进行瓶甩或甩喷法,不可在水整地车上进行瓶甩。插前5~7天:水整地后,水面静止,3-5cm水层,用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保水5-7天,等水自然渗降花达水进行插秧。

插秧后15~20天第二次灭草:用毒土法施药,3-5cm水层,保水5-7天。

4、药剂施用方法:

甩喷法施药:喷雾器药桶中按每亩药量兑水15升比例加药和水,搅拌均匀。把喷雾器的雾头中的雾片拿掉,甩喷,喷液量15升/亩水。

毒土法:将药剂兑水稀释搅拌均匀,喷洒到载体(细土或细砂)上,混拌均匀。毒土或毒砂用量每亩15—20千克。

毒土法配制毒土时,要按各个田块面积单独混拌撒施,或将一块地的药与土混拌均匀后,用秤称取各小田块毒土后再撒施,确保施量准确。

(三)、合理用药和标准化作业:

1、要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的药剂。注意选择生产厂家。

2、地要平;

3、不要冷水进田;

4、要保证药剂按要求时间用药;一块田中(整地---用药---插秧)顺序一致;

5、按要求保持水层深度和药层保持时间,水深3-5厘米,保水5-7天;

6、保证用量准确:老稻田改造;

7、茎叶处理注意天气条件:气温大于28℃;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风速大于4米/秒--不能用药。

8、茎叶喷雾要加助剂。

植物油型喷雾助剂:药效宝(喷液量的0.5—1%)

有机硅喷雾助剂:展透、杰效利、丝润(喷液量的0.05—0.1%)。

此项技术在正常气象条件下可降低药量的10—20%,在干旱条件或难防治杂草的防治上农药药量不减,这是一项增加农药安全性,提高药效的有效措施。

七、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

目前发生的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病害: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细菌性褐斑病、纹枯病等。虫害:稻螟蛉、稻飞虱等。

(一)、水稻生育中后期病害发生与防治特点

1、种类多,年际间发生种类不一致。

2、发生程度均表现较重,但不同病害危害程度不同

3、各种病害发生时间长,初侵染源多,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不一致,难控制;并且发生均与天气密切相关。天气变化无常,无法准确预报出病害发生种类和发生时间,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药剂,防治不及时,危害重。

4、发生与水稻密度、施肥、灌水等栽培措施均有密切关系:密度高发病重;施肥不合理发生重;秧苗弱,抵抗力下降,发病重;水层管理不当发生重;其它能使作物长势弱的措施均发病重。

(二)、水稻中后期病害防治

水稻中后期病害单靠药剂难防,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培育壮苗

2、合理施肥

3、合理密植(水流、伤口)

4、合理灌水

5、治虫防病

6、清除杂草(细菌性褐斑病)

7、安全用药

8、适时药剂防治:种子消毒要彻底,防治药剂要广谱、持效期长、最好两种药复配,扩大防治范围。

⑴稻瘟病

防治时期:

生长期叶片出现病斑初期,且气候利于病害流行时用药防治;

防治孕穗末期剑叶和倒二倒三叶的叶瘟,尽最大可能地压低穗瘟的菌源;

穗瘟是药剂防治的重点,要抓住破口始期和齐穗期的保护,破口前1-3天时主动喷药防治,

不可以侥幸。以后结合气象条件来进行,气象条件适宜灌浆前期再进行一次。

抢雨前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如遇连阴雨,也应抓住雨停间隙抢治。

防治药剂:

(1)稻瘟灵(富士一号)80-100克/亩

(2)75%稻艳(三环唑)25-30克/亩

(3)80%多菌灵60-80克/亩

(4)2%加收米100ml/亩;

(5)8%好米得22.5-30kg/公顷,6月下旬-7月上旬撒施,施药时要有3-5cm的水层。

⑵水稻鞘腐病防治

2007年试验:80%多菌灵80克/亩(质量要保证)2008年八五二农场试验结果(2009年试验验证):6%护苗牌戊唑醇微乳剂,破口前5-7天使用对水稻鞘腐病有较好防效;破口前1-3天使用防效明显降低。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前1-3天)和齐穗期(第一次施药后6天)喷施二遍防效明显高于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前1-3天)喷施一遍。同时试验验证能有效防治稻瘟病。

⑶细菌性褐斑病

25%叶枯灵WP 2.55-5.1公斤/公顷兑水喷雾;或14%胶胺铜水剂1.875-2.55升/公顷兑水喷雾;或10%氯霉素WP 0.9-1.05克/公顷兑水喷雾;

⑷水稻纹枯病

施保克(兑水喷施于稻株中下部);爱苗;井冈霉素(兑水浇泼于池田水中—试验)

⑸稻飞虱

又名稻浮尘子,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北方常见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则除水稻外,还取食小麦、高粱、玉米等其他作物。

为害状: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产卵也会刺伤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生活习性:稻飞虱长翅型成虫均能长距离迁飞;喜趋嫩绿--氮多、生长繁茂,叶色浓绿田,危害重。白背飞虱趋光性强;灰飞虱的趋光性稍弱。为害田间位置:灰飞虱,先集中田边为害,后蔓延田中;白背飞虱,先在田中央密集为害,后逐渐扩大蔓延。

为害植株部位:成虫和若虫均群集在稻丛中下部茎秆上刺吸汁液,遇惊扰即跳落水面或逃离。白背飞虱并可在水稻茎秆和叶片背面活动。卵产部位:多产在稻丛下部叶鞘内,抽穗后或产卵于穗颈部内。

发生规律:

灰飞虱:一年发生4-5代,春季先在低湿水草地取食,插秧后转向稻田危害秧苗,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春秋发生重。五六月份降雨较多有利发生,密植田、低洼排水不良田虫量多。

白背飞虱:白背飞虱生长发育在15 ~30℃温度下能正常生存。要求相对湿度80~90%。成虫迁入期降雨日多,降雨量大,盛夏长期干旱,易引起大发生。成虫白天活动,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活动最盛。防治方法:①、加强肥水管理;②、清除稻田内外杂草;③、药剂防治,轻发生时:10%吡虫啉20-30克/亩;25%扑虱灵300-400克/公顷;5%锐劲特30-40毫升/亩。大发生时,要和击倒速度较快的药剂如敌敌畏、毒死蜱(乐斯本)混用

穗瘟是药剂防治的重点,要抓住破口始期和齐穗期的保护,破口前1-3天时主动喷药防治,不可以侥幸。以后结合气象条件来进行,气象条件适宜灌浆前期再进行一次。

抢雨前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如遇连阴雨,也应抓住雨停间隙抢治。

防治药剂:

(1)稻瘟灵(富士一号)80-100克/亩

(2)75%稻艳(三环唑)25-30克/亩

(3)80%多菌灵60-80克/亩

(4)2%加收米100ml/亩;

(5)8%好米得22.5-30kg/公顷,6月下旬-7月上旬撒施,施药时要有3-5cm的水层。

⑵水稻鞘腐病防治

2007年试验:80%多菌灵80克/亩(质量要保证)2008年八五二农场试验结果(2009年试验验证):6%护苗牌戊唑醇微乳剂,破口前5-7天使用对水稻鞘腐病有较好防效;破口前1-3天使用防效明显降低。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前1-3天)和齐穗期(第一次施药后6天)喷施二遍防效明显高于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前1-3天)喷施一遍。同时试验验证能有效防治稻瘟病。

⑶细菌性褐斑病

25%叶枯灵WP 2.55-5.1公斤/公顷兑水喷雾;或14%胶胺铜水剂1.875-2.55升/公顷兑水喷雾;或10%氯霉素WP 0.9-1.05克/公顷兑水喷雾;

⑷水稻纹枯病

施保克(兑水喷施于稻株中下部);爱苗;井冈霉素(兑水浇泼于池田水中—试验)

⑸稻飞虱

又名稻浮尘子,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北方常见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则除水稻外,还取食小麦、高粱、玉米等其他作物。

为害状: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产卵也会刺伤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生活习性:稻飞虱长翅型成虫均能长距离迁飞;喜趋嫩绿--氮多、生长繁茂,叶色浓绿田,危害重。白背飞虱趋光性强;灰飞虱的趋光性稍弱。为害田间位置:灰飞虱,先集中田边为害,后蔓延田中;白背飞虱,先在田中央密集为害,后逐渐扩大蔓延。

为害植株部位:成虫和若虫均群集在稻丛中下部茎秆上刺吸汁液,遇惊扰即跳落水面或逃离。白背飞虱并可在水稻茎秆和叶片背面活动。卵产部位:多产在稻丛下部叶鞘内,抽穗后或产卵于穗颈部内。

发生规律:

灰飞虱:一年发生4-5代,春季先在低湿水草地取食,插秧后转向稻田危害秧苗,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春秋发生重。五六月份降雨较多有利发生,密植田、低洼排水不良田虫量多。

白背飞虱:白背飞虱生长发育在15 ~30℃温度下能正常生存。要求相对湿度80~90%。成虫迁入期降雨日多,降雨量大,盛夏长期干旱,易引起大发生。成虫白天活动,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活动最盛。防治方法:①、加强肥水管理;②、清除稻田内外杂草;③、药剂防治,轻发生时:10%吡虫啉20-30克/亩;25%扑虱灵300-400克/公顷;5%锐劲特30-40毫升/亩。大发生时,要和击倒速度较快的药剂如敌敌畏、毒死蜱(乐斯本)混用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O.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 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粒黑粉病、稻飞虱、稻蓟马、纹枯病是杂交制种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其中:稻瘟病、二化螟、稻粒黑粉病危害重,防治难度大,防治技术性强。若防治上稍有闪失,损失十分严重。总结近4年杂交制种水稻病虫防治的经验,提出如下制种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实施浸种技术,减轻秧田病害发生用25%使百克2000倍液浸种24小时,可有效预防或减轻稻瘟病、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二、秧田期病虫防治方法秧田期主要防治烂秧,稻蓟马、一代化螟、稻瘟病等病虫。 1.防治烂秧死苗的方法。在发病初期或寒潮到来前用95%绿亨1号5克加万佳丰8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效果好。 2.稻蓟马防治方法。当秧苗叶尖初卷时,用20%百福灵4克,兑水12公斤喷雾。 3.一代螟虫防治方法。在5月20日-25日,用30%植求40毫升,兑水15公斤手动喷雾。 4.秧田期叶瘟防治方法。在4月下旬或发病初期,用40%特瘟杀40毫升兑水10公斤手动喷雾,在秧苗移栽前3天,用75%瘟福20克,兑水15公斤手动喷雾。 三、本田期病虫防治方法 1.稻瘟病防治方法。在叶瘟发生初期,亩用40%特瘟杀85毫升加75%瘟福20克,在破口初期和齐穗期,亩用40%特瘟杀85毫升加75%瘟福20克,兑水40-45 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 2.水稻螟虫防治方法。在5月25日至6月5日或移栽后5天,亩用80%锐劲特2克加30%植求50毫升,兑水30公斤手动喷雾。在水稻破口初期,亩用30%植求100毫升,兑水40―45公斤手动喷雾。 3.纹枯病防治方法。在7月上、中旬或破口初期,亩用20%井岗霉素粉45克,兑水40-45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 4.稻飞虱防治方法。在7月上、中旬或水稻破口期,亩用20%百福灵12克兑水45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 四、稻田杂草防除方法在秧苗移栽大田后5-7天,亩用53%抛秧星30克加苄磺隆15克,拌细土15公斤撒施,施药后保持浅水层3-5天。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1、水稻螟虫(钻心虫) 水稻螟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三化螟是我县水稻产区主要害虫之一。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或虫伤株,抽穗期形成虫伤株或白穗。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时减产20%以上。 防治适期:三化螟第一代:秧田期,4月上旬施药防治;大田期,6月上、中旬见成虫(螟蛾)时开始喷药。三化螟第二代:水稻破口10%至齐穗前,约7月中下旬见成虫(螟蛾)时进行喷药。 防治指标:三化螟第一代:枯鞘窝率达10%或枯鞘株率5%;第二代:枯鞘株率1%以上。三化螟为螟卵盛孵期内,正处于孕穗期的水稻或抽穗不到80%的田块,亩有卵块60个。 化学防治药剂:主要选择亩用25%锐劲特悬浮剂40毫升;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48%乐斯本乳油80毫升,兑水三桶喷雾。 2、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 稻飞虱是我县水稻产区近两年暴发性害虫。其为害主要是成虫群集于水稻下部,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使叶片发黄,生长低矮,甚至不能抽穗,稻谷千粒重减轻,瘪谷增加,褐飞虱还能传播病毒病。 防治适期:低龄若虫高峰期。 防治指标:百丛虫量1000-1500头。 化学防治药剂:主要选择亩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5克;25%锐劲特悬浮剂40毫升; 48%乐斯本乳油60-80毫升;25%噻嗪酮300-450克,兑水3桶喷雾。 防治配方:每桶水(15公斤)加 配方①、丁硫啶虫咪15毫升+吡虫啉一包+杰效利1包;; 配方②、高渗吡虫啉20毫升+阿维菌素20毫升+杰效利1包; 配方③、啶虫咪15毫升+阿维菌素20毫升+杰效利1包; 3、水稻粘虫 水稻粘虫一年危害水稻二代,六月上—中旬第一代,八月初第二代,防治方法,发现水稻叶片上有低龄幼虫危害时抓紧喷药防治。防治药剂:杀虫三分钟、啶虫咪等。

水稻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 一、主要病害 1.水稻稻瘟病 1.1发病原因 长期灌深水和稻田过分干旱以及氮肥施用过多等都容易导致稻瘟病的发生。 1.2发病特点 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稻瘟病的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水稻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1.3防治方法 首先要做好种子处理,1%的石灰水浸种或者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24小时催芽,然后将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1:500的比例兑好,将稻秧浸入药液中30s后取出栽插。对水稻叶瘟病可以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喷洒。 2.水稻纹枯病 2.1发病原因 稻秧密植、氮肥施用过量以及稻田灌水过多、过频是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2发病特点 水稻纹枯病呈现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的斑块。多在分蘖盛期和末期至抽穗期发病,其中抽穗期前后发病最为猛烈,水稻纹枯病主要侵害叶子,严重时可危害穗部以及茎秆部。 2.3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防治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种植的时候基肥要施足,抽穗时要追肥,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以及锌肥的配合施用。施药不宜过早或过迟,最好在拔节期以后、抽穗期以前。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 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 mL/hm2,对水750~1050 kg/hm2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孕穗至齐穗期是水稻纹枯病的重点防治时期,应在稻株的中下部喷施药剂。

3.水稻条纹叶枯病 3.1发病原因 灰飞虱传播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2发病特点 水稻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白色或黄绿色条斑。发病早的植株会枯死,发病迟的则抽穗不良,病株分蘖减少。 3.3防治方法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是及时清理秧田、切断病毒的传播源。当发现发病可用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 g/hm210%加吡虫啉300 g/hm2防治。 二、主要虫害 1.水稻螟虫 1.1害虫特征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1.2危害症状 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水稻白穗。 1.3防治方法 用13.5%钻心炮乳油1350 mL/hm2或15%雷钻乳油1 350 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 mL/hm2喷雾。 2.稻飞虱 2.1害虫特征 俗称“蜢子”,白背飞虱及褐飞虱比较常见。 2.2危害症状 白背飞虱以危害水稻的前期生

水稻病虫害种类及图片

水稻病虫害 种子期 1、恶苗病:氰烯菌酯(防效100%)、二硫氰基甲烷、恶霉灵、门神、咪鲜 胺、多菌灵、丙环唑、硅唑咪鲜胺。 2、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 3、白叶枯病:叶枯唑、井冈霉素、石灰水、门神、乙蒜素。 秧田期 1.绵腐、立枯病:敌磺钠、门神、恶霉灵、甲霜灵、甲霜恶霉灵。 2.白叶枯、细条病:叶枯唑、络氨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3.灰飞虱: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4.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5.稻瘿蚊:丁硫克百威。 分叶期 1.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2.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 6.胡麻斑病:稻瘟灵、20%氟硅唑咪鲜胺。 抽穗期 1.稻瘟病:三环唑、氟硅唑、硫磺、门神、咪酰胺-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 2.纹枯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恶霜嘧铜菌酯(高科)、 烯肟菌胺(爱可)。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6.稻曲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烯肟菌胺。 7.白叶枯、细条病:门神、络氨铜、叶枯唑。 8.穗枯病:三环唑、氟硅唑咪鲜胺、三唑酮。 9.稻秆腐病:稻瘟灵、恶霜嘧铜菌酯、咪鲜胺。 一、稻黑色菌核秆腐病 水稻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又称水稻茎朽腐或小球菌核病。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小球双曲孢和卷喙双曲孢。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的小球腔菌。 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成熟后的菌核在病稻草或土壤中越冬,栽秧时附着在秧苗基部,以菌丝从伤口或叶鞘基部侵入寄生。病菌为弱寄生菌,喜高温高湿,故穗期受害比前期重,稻飞虱多的田块病害更重,常造成复合侵染。 二、稻白叶枯病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全程解决方案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全程管理方案 ————作者:蜻蜓点水水稻生育阶段主要问题解决方案注意事项 种子浸种、催芽阶段恶苗病、线虫病、胡麻叶斑病、 稻瘟病等种子带菌 25%咪鲜胺EC2000倍液浸种或12%咪鲜.杀螟丹WP400— 500倍液浸种(后者可兼防线虫病)。 早稻浸种48-72小时,晚稻浸种48小时,单 晚籼型杂交种子浸种24小时。 播种与秧苗期稻蓟马、灰飞虱与鸟类的危害 用30%丁硫克百威WP+10-70吡虫啉WP拌种。防止秧 苗前期蓟马与鸟类危害等。 拌种时种子保持潮湿,拌种后用编织袋等密 闭1个小时后播种。 各种杂草危害与秧苗烂秧 1、播种前5-7天用41%草甘膦200ml或用20%百草枯 200ml/亩杀灭老草。 2、直播稻播种后2-4天,用40%丙·苄WP80g/亩或在 播种前1天用50%苄·丁·异丙WP(速杰)70-100g/亩进行 土壤封闭处理。 3、直播稻播种后15-20天,亩用6%五氟.氰氟草(稻 喜)SC150-200ml/亩或在秧苗4叶1 心期用稻喜200ml/ 亩+56%2甲4氯20g/亩进行茎叶处理。 4、如在秧苗5-6叶期阔叶杂草较多时,用46%2甲·灭 草松(谷欢)100-150ml/亩进行处理;对稻稗、红杆稗 草较多的稻田,可用稻喜200ml/亩+50%2氯喹啉酸50g+ “旺除”20ml/亩混用以提高防效。 5、移栽田、机插田除草:插种后7-10天,亩用30%苄·丁 WP100g或用50%苄·丁·异丙(速杰)WP75-100g拌沙 土或尿素均匀撒施,药后保持浅水层5天以上;或在插 种后15-20天亩用稻喜150-200ml/亩兑水喷雾。 6、防烂秧:30%恶霉灵3-4ml/m2兑水喷淋秧板(盘)。 1、直播稻田播种后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 药后要保持田间湿润(田沟内有水,畦面不 上水,但要保持湿润); 2、稻田使用茎叶处理剂,施药前要排干田 水,喷药后24小时上水,要求保水至少5天 以上; 3、移栽田、机插田以撒施的方法使用除草 剂时,药后要保持浅水层,以保证药剂能扩 散覆盖至全田,但水层不宜淹没秧苗心叶, 以防药害。 4、直播稻田化学除草要实施“一除、二封、 三杀、四补”除草策略。 “一除”:即除掉田间原有老草; “二封”:即播前或播后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三杀”:即播后15-20天左右对杂草进行茎 叶处理; “四补”:除掉遗留的或后期长出的杂草。 水稻分蘖期稻蓟马、灰飞虱、二化螟、大螟、 稻纵卷叶螟、水稻条纹叶枯病、 纹枯病等危害 1、防治稻蓟马、灰飞虱:10%吡虫啉WP30克/亩。 2、防治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20%甲维·茚虫 威SC(稼农神)10-15g/亩,或用20%甲维·氟酰胺(中 农护稼)16-20ml/亩。单一防治卷叶螟可用1.8%阿维。 3、涌优12在分蘖期就会发生纹枯病,要注意防治。 稼农神与中农护稼都有较好的速效性、持 效性,尤其是后者,对高龄虫有较好的防治 效果,普遍反映其效果优于进口的同类产品。 在分蘖期有少量卷叶螟、二化螟危害对水 稻生长与产量没有影响,可放宽防治指标。

水稻四大病害

水稻四大病害 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毒病 一、水稻稻瘟病 1、苗瘟:发生在苗期三叶前芽,芽鞘水渍状斑、病苗基部变褐、上部变黄 褐、枯死、温度大时长灰褐色霉层。 2、叶瘟:秧田、本田发生最严重 3、节瘟:多发生于穗以下的第1、2节位上,褐点→环节扩展,失水干缩易 折断→白穗。 4、穗颈瘟:发生于穗梗至第1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呈褐或墨绿色→白穗 5、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大椭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 →谷粒不饱满黑色。 发病原因(气候因素):温、湿、雨、光、24-28℃有利发病,此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病害越重,强光可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 防治方法: ①种:a、抗病品种,b、种子处理 ②秧:a、培育无病壮秧,b、药防保护 ③密:合理密植,通风透光 ④肥:配方施肥,增强P、K肥 ⑤水:科学管水,适时晒田,介绍沟垄栽培、育秧栽培技术 ⑥药(化学药剂防治):a、40%的富士一号,150ML/亩,b、用75%三环 唑,30克/亩,兑水45KG喷雾,连房三次,隔5-7天一次。 二、水稻白叶枯病 1、普通型:即典型的叶枯症状。一般在分蘖后期才较明显,发病从叶尖或 叶缘开始,初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加长 而扩展成条斑,可达叶片基部或整个叶片,最后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 易见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型:叶片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几天内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 最后变为白色,像开水烫过似的,病部有蜜黄色珠状菌脓。 3、雕萎型: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呈 现失水青卷而后枯萎的症状。 4、叶黄型:病株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新叶呈均匀褪绿或黄色或黄绿色宽 条斑,以后病株生长受到抑制(此型目前国内仅在广东省发现)。 发病原因: ①气候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90%,暴风雨有利白叶枯病的发生和 流行。 ②栽培管理:与水肥关系十分密切,串灌、漫灌加重发生和流行,偏施氮 肥,追施过早、过迟,有利病害发生。 ③水稻品种:粳稻比籼稻抗病,糯稻比粳稻抗病,窄叶比阔叶抗病,在分 蘖末期后抗病率下降,抽穗期最易感病。 ④菌源因素:病虫、病草、再生稻是本病的主要初级染源。 农业防治: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 药剂防治:用叶枯净或农用链霉素2包,兑水45KG,喷雾防治。

水稻病虫害复习题

水稻病虫害复习题 一、填空 1.稻螟虫在国内发生为害的主要有()()()。 2.稻螟虫均以幼虫钻蛀水稻茎杆为害‘造成()和白穗。 3.三化螟以()在()内越冬;二化螟以()在稻桩()及杂草中越冬。 4.三化螟初卵出的蚁螟,可使水稻苗期受害,造成()。破口抽穗的稻株受害,造成()。 灌浆后期受害,造成()。 5.()事影响三化螟发育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温度满足的条件下,湿度主要影响()。 6.三化螟在春季雨水()的年份,发生数量()。为害()。另外,秋季季节性寒潮到来()或者()对三化螟发生也有利。 7.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对蚁螟的侵入、()、生长发育、()都有影响,期中()、()最易为蚁螟侵入为害。故称危害生育期。当蚁螟()期与水稻的()期相吻合。三化螟发生重为害甚大。 8.二化螟可使水稻分蘖期受害。造成();在()期受害,则造成白穗;灌浆至乳熟期受害,则形成()和虫伤株。 9.稻纵卷叶螟一幼虫()为害。幼虫在苞内刮食()留下一层透明表皮,呈现()。在()期至()期为害。 10.稻纵卷叶螟在适温度为(),相对温度为()以上。 11.稻飞虱俗称()。常见危害水稻的以()为主,其次为()和(),均属()目()科。 12.褐飞虱成若虫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对生长()()的稻田有趋性。

13.稻瘟病按发生时期五部位不同。可分为()()()()()。 14.叶瘟可分为()()()()四种类型。 15.稻瘟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在病稻草和()上越冬。 16.纹枯病菌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和()在病稻草()及其他寄主上越冬。 17水稻纹枯病用药最好掌握在病害由()自()的转折阶段进行。 18.稻白叶枯病主要危害()。一般可分为()()()()(). 19.稻白叶枯病的初侵染源新稻区以()为主。老病区以()为主。 20.水稻纹枯病叶鞘发病现在近水面处出现()状小斑。后扩大成椭圆形并相互联合成()。病斑边缘()中央()。叶片发病似被()。 二.判断并改错 1.稻白叶枯病事细菌性危害。 2.稻白叶枯病在暴风雨袭击或洪涝之后,病害往往在几天之内成灾。 3.稻白叶枯病在湿度大时,病部可出现向萝卜籽大小的菌核。 4.山区和沿海稻区雾多,露重,少光照,稻瘟病不经常发生。 5.褐飞虱主要危害秧田期和分蘖期的稻苗。 6.白背飞虱取食范围比褐飞虱广。 7.稻纵卷叶螟在早、中、晚稻混栽地区,繁殖率和成活率相应提高,发生量大。 8.一般粳稻稻纵卷叶螟的虫量大于籼稻。 9.灰飞虱是三种稻飞虱中发生为害最早的一种。 10.早稻很少发生苗瘟。

水稻主要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防治病虫害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提高产量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危害我地水稻的病虫害种类繁多,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害虫至少在40种以上,食根、食叶、蛀茎或吸食汁液,并能传播病毒病。 (一)、稻瘟病:是水稻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水稻生长期叶瘟发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由于危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和穗颈瘟危害最大。 1、苗瘟:苗期发病,一般病斑不明显,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湿度大时基部病斑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2、叶瘟:秧苗三叶期至穗期发生,叶部病斑常因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形状、大小和色泽有所不同。分为: ①慢性型:初生褐色或暗绿色小点,后扩大成梭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背面产生灰色霉层,病斑扩散较慢。 ②急性型:发生条件适宜,感病品种叶片产生暗绿色,近圆型至椭圆形病斑,两面均有大量灰色霉层,急性型病斑出现是此病大流行的预兆。 3、穗颈瘟: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使穗颈整段变褐色或灰褐色,发病早而重可造成白穗,发病晚秕谷多,产孢量大和天气持续多雨时,包在叶鞘内的穗轴也能发病而整段变褐。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N、P、K配合施用,适当选用含硅酸的肥料(草木灰),避免后期氮素过多,冷浸田注意增施磷肥;合理排灌,适时晒田改善田间小气候等。 3、药剂浸种。 4、药物防治。根据测报和田间检查,重点施药保护感病中心和处于易感期的稻田,叶瘟初发期及早喷药控制发病中心,并对周围稻田喷药保护,但是田间喷药重点应是危害较重的穗颈瘟。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各喷一次,可选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 (二)、纹枯病:此病在我地发生较为普遍,轻者影响谷粒灌浆,形成大量秕谷,重者不能抽穗或引起倒伏,甚至植株腐烂枯死。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茎杆,形成云形状大斑,常因叶鞘组织破坏,水分、养分受阻而叶片枯死。 病害的发生发展:病害主要以菌核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浸染来源,菌核生活力很强,存活菌核在灌水整田时漂浮水面,插秧后粘附在稻株上产生菌丝浸入,水稻生育期间,由菌丝形成第二代菌核,靠水流传播再浸染。 发病条件:纹枯病的发生危害受菌核基数(历年重病田越冬菌核量大,初期发病较多);气象条件(高温高湿,7、8月份高温雨季,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水肥管理(长期深水淹灌,稻丛间湿度大,而且土壤通气性差,降低抗病性,根系生长不良,偏施氮肥,过度密植,通风透光差发病越重。)防治方法: 1、清除菌源。大田整耙后,菌核常被风吹集到田边,应打捞“浪渣”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病稻草不能还田,并铲除田间杂草。

水稻病虫草害飞防植保作业方案2018年

XXXXX种养专业合作社 水稻病虫草害飞防植保作业方案 甲方:XXXXX种养专业合作社 乙方: 水稻品种:;播种时间:;生育期:天; 稻瘟病敏感性:高感□敏感□抗稻瘟□稻曲病敏感性:高感□敏感□一般□种植方式:直播□移栽□抛秧□机插□ 施药时水稻生长期:苗期□封行期□拔节期□破口期□齐穗期□ 施药前草害发生情况:稗草□千金□蓼科杂草□阔叶杂草□三棱草□抗性稗草□ 施药前病虫害发生严重: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预防水稻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 A. 2.3%甲维盐EW 40ml--12.00元□ B. 40%水胺硫磷EC 50ml--3.50元□100ml--7.00元□ C. 3%阿维EW 80ml--12.00元□ D. 2%虱螨脲ME 100ml--5.00元□ E. 亮泰SC 2包--16.00元□ 稻飞虱 F. 25%吡蚜酮SC 30ml--5.00元□40ml--6.00元□ 纹枯病 G. 40%已唑醇SC 15ml--4.00元□ 稻瘟病 H. 35%三环唑SC 70ml--6.00元□ 广谱 J. 240g/L虫螨腈SC 30ml--5.00元□50ml--8.00元□ 草药 K.25克/升五氟磺草胺SC 100ml--15.00元□稗草等水稻一年生杂草L. 15%氰氟草酯EC 150ml--15.00元□千金子 其它药剂: 本次费用计算:服务面积:亩×(药剂费用:元/亩次+作业费用: 15元/亩次+助剂费用2元/亩次)=费用合计:元。防治时间: 根据XXX病虫害预测预报,经与甲方沟通,乙方自愿选择此次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案如上。本人证实上述资料属实,并已阅读及同意《XXXXX种养专业合作社水稻病虫草害飞防植保作业方案》和《XXXXX种养专业合作社水稻全程植保飞防服务协议书》相关规定。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电话:电话: 2018年月日2018年月日

水稻病害图谱

一、真菌性病害 1、稻瘟病 叶瘟大田症状,稻瘟病为害造成的白穗 苗叶瘟褐点型

苗叶瘟慢性型 叶枕瘟 苗叶瘟病斑连片

枝梗瘟 穗颈瘟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时间长的山区和气候温和的沿江、沿海地区为重。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叶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以4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 1、采取“狠抓两头,巧治中间”的防治措施。即狠抓苗叶瘟和穗瘟,巧治叶瘟。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湿 交替,促进稻叶老健;2、孕穗破口期(即有5%左右穗出现时,一般2—3天)是药剂防治

的关键时期。当苗期或分蘖期,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或在孕穗末期叶病率在2%以上、剑叶发病率的1%以上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喷药。常发区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喷药预防苗瘟。穗颈瘟的防治适期在破口期和齐穗期;3、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叶瘟掌握在初发病期用药,防治穗颈瘟,一定要在破口初期施用。 2、纹枯病 纹枯病枯孕穗 纹枯病包鞘

叶鞘上不规则病斑 纹枯病严重为害状 纹枯病前期菌核

纹枯病后期蜂窝状菌核 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大发生率高,为害重,损失大的特点。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稻田里越冬,菌核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源。早稻中后期和晚稻中前期是纹枯病发生发展的盛期,尤以水稻抽穗前后最烈,以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感病。纹枯病是高温高湿的病害,也是多肥茂盛嫩绿型病害。水稻施肥多,生长茂盛嫩绿,天气多雨时,往往发生严重。长期灌深水,偏施迟施氮肥,造成水稻嫩绿徒长,田间郁闭、湿度增高,都有利于纹枯病的发展蔓延。 防治方法:1、采取“在插秧前消灭菌源,插秧后加强肥水管理,并结合发病初期防治,确保水稻倒三叶完好”的防治策略;2、每季耙田后要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做到浅水分蘖,足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 3、化学防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防治最好。一般当水稻分蘖末期到圆秆拔节期丛发病率10%—15%、孕穗期丛发病率15%—20%时,应用药防治。高温高湿天气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10—15天,药剂防治有: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 3、胡麻叶斑病

水稻病虫草害

水稻病虫草害简介 水稻病害及其防治 一水稻传染性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二)细菌性病害 (三)病毒病 (四)线虫病 二水稻非传染性病害 (一)生理性病害 (二)农业药害及环境污染 水稻害虫及其防治 一食叶类害虫 (一)结苞为害类 (二)不结苞为害类 二钻蛀性害虫 三吸汁类害虫 四食根类害虫 稻田杂草及其防除 一稻田常见杂草 二秧田除草 三大田除草 附录1 两大类型病害的田间判断依据对照表 附录2 四大传染性病害的田间判断依据表 附录3 浙江省无公害稻米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 附录4 浙江省无公害稻米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附录5 与水稻有关化学药剂的同物异名 随着农业生产不断追求高产再高产,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风险也在加大。而农药使用不当,又会造成作物药害或病虫草危害而影响产量。因此,2009年水稻高产创建和作物产量提升活动中,植保工作更应做到:加大综合防治力度,标准化作业水平要继续加强,正确选择农药,坚持合理用药。 一、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防治 水稻秧田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和青枯病。恶苗病为种传真菌病害,立枯病为土传真菌病害,幼苗期发病,是本地区旱育秧田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对幼苗为害严重,

应作为常规措施防治。 栽培措施防治:采用床土调酸PH值调至4.5-5.5、适期播种、严防过密播种、及时透风、合理灌水、合理施肥、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保证秧苗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抵抗力,降低病害发生。 药剂防治:种衣剂拌种包衣。 使用水稻种衣剂,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立枯病、青枯病和恶苗病;对作物安全,提高秧苗素质,根量多,苗齐苗壮。 注意:水稻种衣剂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严重损失。 水稻种衣剂使用及秧田配套栽培技术 (说明:做的试验均是选用护苗种衣剂,下面介绍的水稻种衣剂使用及秧田配套栽培技术均是针对护苗种衣剂的,其它种衣剂因其产品成膜剂和药剂成分不同是否适用有待于试验验证。) (一)种子加工除芒、机械精选和晒种。包衣前种子,要用脱芒机脱芒,否则影响包衣效果。要采用小线加工等机械进行精选,质量要达到标准。最好进行晒种。注意:包衣前种子可晒种,包衣后种子切不可晒种。因为种衣剂在阳光直射处日晒会明显降低药效,所以种衣剂产品的贮存、运输、包衣以及包衣后的种子成膜固化、浸种等各个环节均要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处操作或放置。 (二)盐水或硫酸铵选种 试验结果表明: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比不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发芽率和防病效果无差异,但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比不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秧苗素质高,说明种衣剂可与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配合使用。为确保秧苗素质,采用机械选种后的种子最好再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再与种衣剂包衣配合使用。 包衣后的种子不能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包衣前的种子可用盐水或硫酸铵比重法选种。采用盐水比重法选种的种子,必须再用清水冲洗、并完全控干表面水分后才可包衣,否则会严重影响包衣质量和防病效果。采用硫酸铵比重法选种的种子,可不用清水冲洗,直接控干表面水分后进行包衣。 (三)拌种包衣 用量与加水量:干稻种包衣,护苗种衣剂2公斤加清水0.8—1.4公斤稀释后,拌稻种100公斤; 盐水或硫酸铵选种后的种子包衣,护苗种衣剂2公斤加清水量应视种子表面水分控干程度酌情减量,以能均匀包衣且不流淌剩余药液为准。 包衣方法,①手工包衣:塑料布过豆腐包式人工包衣(一能包均匀;二塑料布沾附药量少)。不要在水泥地面上倒堆拌种包衣(一不易包均匀;二水泥地面沾附药量大)。②机械包衣:手揺拌种器包衣(一次加入25公斤种子);种子包衣机包衣;混凝土搅拌机包衣(一次加入350公斤种子)。 拌种包衣环节要做到:用量要足量,加水要适量,包衣要均匀(方法得当,包衣时间适当延长)。 (四)药膜固化 刚包衣好的稻种不能立即浸种,应直接灌入编织袋中待药膜固化后才可浸种。此环节必须进行。要做到:放置环境条件要适宜;成膜固化时间要够。成膜固化条件,5—10℃温度条件下贮存3天。 (五)贮存 盐水选种后进行包衣的种子:因种子水分增加较多,应在药膜完全成膜牢固后立即浸种,不宜贮存。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xx 害种类较多,目前,在成都地区水稻整个生长期常见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虫、稻飞虱等。现对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病规律、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及防治办法介绍如下: 立枯病 稻立枯病发病规律 病是由于受多种不利的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秧苗的抗病能力降低,从而被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稻所至的苗期病害。在成都地区水稻播种近年来一般采取旱育秧方式,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播且常遇寒流、袭击。在幼苗出土前后幼芽或胚根变褐、腐烂,形成烂种或芽腐。出苗至1片叶时,部变褐并易断,常成片状发生,形成针腐。到4月下旬的2片叶前后进入发病盛期,首先表现为根褐色,潮湿时茎基软腐,心叶卷曲萎蔫,全株青枯或变黄褐色枯死。严重时全田死亡。 稻立枯病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原因 致死冷害温度指标。资料表明: 在4℃左右的低温下部分土壤病菌生长正常,并可侵害受伤的根系的稻苗遇4℃的低温几小时,则会因生理异常而枯死;2~3片叶时遇5℃的低温5~7小时,叶片就开始凋萎或死亡;10℃为1~2片叶秧苗生长的障碍性低温指标;10℃以下光合作用就不能进行;1的延缓性低温指标;在秧苗生长后期18℃以下温度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在20℃以上的适温条易发病。 是发病条件 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水稻立枯病病菌普遍存在于土壤、粪肥、种子和病残体上,在温,病菌侵染种子胚根而发病。

分状况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着立枯病的发生 对水分亏缺的忍耐力在2~3片叶时最弱,所以,苗床相对湿度越低发病越重。在旱育秧的通风、揭度低于40%的短期极端干燥天气,因蒸发量过大,又不能及时进行水分管理时,秧苗地上部迅速失不敷出,从而导致枯萎。旱育秧母田适于镰刀菌等好气性病菌繁殖,土壤水分过低易引起病菌的大苗根系受害,吸水功能减弱或丧失,极易形成青枯死苗。苗床土壤水分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时播种量过大,秧苗长势细弱,在通风练苗时又恰逢离乳期,对外界环境最敏感,因而发病重。减降低。播催芽后的种子230~300克/平方米时,百株鲜重较高,发病较低。育秧时密闭期过长,高氮肥用量过多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等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 1、对土壤进行调酸处理 中性和碱性土壤,在播种前要进行调酸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立枯病的浸染为害。具体做法是: 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测试,pH值为6-6.5的,每平方米施用专用调酸肥30-40g,pH值为6.5-7的施40-50g,于播种前一天施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使土壤pH值调至4.5-5.5之间。 2、对苗床土壤消毒,避免土壤传病 经过调酸处理后苗床,每平方米用70%的敌克松2g,稀释成600倍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苗床上。 3、播种不要过密,以免产生弱苗 掌握播种量,是培育旱育秧壮苗的关键。每平方米播种量为25-30g。如播种过密,秧苗瘦长,抗性减弱,易感立枯病,而壮苗则抗性较强,不易感染立枯病。 4、药剂防治

水稻常见病虫害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一、水稻病害及防治 1.稻白叶枯病。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防治措施:选栽抗病品种、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关键,并结合药剂防治。 2.稻恶苗病。又称白秆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识别。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3.稻纹枯病。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0%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厘米—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兑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兑水400千克泼浇。 4.稻瘟病。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防治穗颈瘟,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三是科学用水,防止深水漫灌,保持田间干燥,连阴雨天注意清沟排水;四是应用药剂防治,在破口前2—3天,每亩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75公斤喷雾,7—10天后根据天气情况再喷药一次。 二、水稻虫害及防治 1.二化螟。(1)为害状:二化螟为害水稻,在分蘖期造成枯鞘、枯心;在孕穗、抽穗期造成枯穗和白穗;在灌浆、乳熟期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2)用药处方:①40%稻康乳油,亩用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②20%三唑磷乳油,亩用1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③5%锐劲特悬浮剂,亩用30-4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3)用药要点:①防治适期在螟卵孵化高峰后5—7天(2龄幼虫为主期)。②二化螟发生量大,发生期长的地区要增加防治次数,防治间隔期6—7天,防治失时,适当增加用药量。③施药时必须保持田中有水,以保证防效发挥。 2.三化螟。(1)为害状:三化螟寄主单一,仅为害水稻,在苗期造成枯心、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2)用药处方:与二化螟同。(3)用药要点:①防治枯心的适期:发生量一般的年份,防治1次的在螟卵孵化高峰前1—2天到孵化高峰期;发生量大的年份,防治2次的第一次在螟卵孵化始盛期,隔6—7天用第二次。②预防白穗的适期:螟卵盛孵期内已抽穗而未齐穗的,在螟卵开始盛孵时用药;尚未抽穗的,等到5—10%破口时用药。 3.大螟。(1)为害状:大螟为害水稻造成的为害状与二化螟相似,同样造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且蛀孔较大,并有大量虫粪排出。(2)用药处方:①20%三唑磷乳油,亩用1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或喷雨。②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油,亩用100克+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 (3)用药要点:①在田边出现零星青枯时,防治指标:在田边一米宽的范围内,平均每10米查到1个新枯心团为全田防治,用药以田边2米宽为主,同时田埂上杂草也应喷药,以防幼虫转移。②若防治失时,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培训资料

主要病虫害防治培训资料 作物病虫害和杂草严重威胁着我县农业生产,是我县水稻高产、稳产、丰产优质的重大障碍因子之一。若忽视病虫防治这一重要环节,将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如1994年的全县稻瘟病的发生,导致我县水稻产量损失达5000多吨,部分田块达到绝收的地步,这一惨重教训,还记忆犹新,为了不使94年的悲剧重演,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植保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都向植保部门倾斜。为了很好地将病虫害控制在最低极限内,必须一环扣一环。首先,就必须对全县各乡、村的农技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常见病虫的识别方法、发生规律、发生条件、防治方法。下面就介绍我县几种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病虫害。 第一章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ocis medinalis Cueniee)俗称苞叶虫、乱青虫、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稻区。1966年后,已由突发性害虫,成为常发性害虫,是我县进入八十年代后危害较重的虫害,我县南部(马号乡、双井镇、白垛乡、城关镇、甘溪乡的部分村)即清水江、舞阳河两岸,重于我县北部(马溪乡、牛大场镇、白垛乡、甘溪乡的部分村)。

稻纵卷叶螟在我国主要为害水稻,以幼虫纵卷稻叶结苞,取食叶肉,仅留一层白色表皮,引起叶片枯白。分蘖期受害,影响水稻生长;中后期受害,特别是穗期剑叶受害,造成千粒重降低,空壳增加,生育期推迟,减产2—3成以上,重的成达5成以上,该虫除为害水稻外,还取食麦类、甘蔗、粟、茭白、游草、禾稗、马塘等多种禾本植物。在我县也主要为害水稻,它是迁飞性害虫。 第一节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7—9mm,翅展16—18mm,体黄褐色。前后翅外缘均有褐色宽边,前缘褐色。前翅三角形,从前缘到后缘有3条黑褐色纹,中间1条较短。后翅只2条黑褐条纹。雄虫体较小,前翅前缘中央有一个略为凹下的黑点,着生一丛暗褐色毛,前足胫节膨大,其上有一丛黑毛,静止时前后翅斜展在背部两侧,尾部上翘。 2、卵: 长椭圆形,长为1mm,宽为0.5mm,周围扁平且中央稍隆起,壳薄光滑,初产时灰白色,孵化时为淡褐色。 3、幼虫: 幼虫一般分为5龄,少数为6龄。老龄幼虫体长14—19mm,头部褐色,胸腹部黄绿色至橙色。前胸背板淡褐色且

水稻病虫害防治手册

水稻病虫害防治手册 一、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及措施 水稻主要害虫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不同时期要针对不同的主要害虫进行防治。 (一)稻飞虱:稻飞虱是近年来连续严重爆发的水稻害虫,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以及稻飞虱的迁飞危害,防治需采用“狠治一代,控制二代”的策略,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穗前治虫保苗,压低虫口基数,防后期上穗为害的防治策略。 防治措施:撒种时稻谷用5%锐劲特悬浮剂加水拌种预防稻飞虱的发生。大田防治,在水稻分蘖期加强测报及田间调查,监测稻飞虱的发生情况,在主害代的低龄若虫盛期,以1%灭虫清(阿维菌素)悬浮剂(40—50)ml/亩喷雾防治,在田间虫量达到百丛稻株虫口>1000头时开始选用吡虫啉、阿克泰、艾美乐、速灭威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例如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亩兑水37.5kg喷雾。施药时要连片联防,必要时要出动机防队进行大面积范围统防统治,降低虫源,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 (二)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要坚持“以农业栽培措施为基础、科学用药为关键,压低基数与控制危害相结合的”综合治螟策略。及时做好螟虫冬前与冬后残留情况的调查:在发生期间,做到查虫与查卵相结合、田间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查虫情与查苗情相结合;准确掌握螟虫发生动态。 防治措施:为及时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危害,必须加强虫情监测,密切注意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测报灯下出现高峰日或是田间蛾量急剧上升时,应及时分析发布预报,提出防治适期,做好防治宣传指导,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以便掌握有利时机,组织农户开展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防治稻纵卷叶螟必须抓住幼虫孵化后未卷苞之前施药。在分蘖期百丛幼虫量≥50头,孕穗期百丛幼虫量时≥30头时要及时防治,抓住虫卵孵化盛期进行施药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在主害代2龄幼虫盛期(大量叶尖被卷)时可选用下列内吸性强、能杀虫杀卵的药剂进行防治:①杀虫双+敌敌畏,②巴沙+敌敌畏,③杀虫双+吡虫啉,④阿维菌素素+毒死蜱,⑤阿维毒死蜱。 (三)水稻螟虫。水稻螟虫的防治要坚持“狠治第一代螟虫,挑治第二、三代重治穗期保丰收”的治螟策略,做好冬前与早春基数调查,重视田间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加强预测预报以准确掌握螟虫发生消长动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水稻螟虫危害。 防治措施:第一代螟虫的防治重点是中稻秧田和早稻大田,特别是中稻秧田,因秧苗较矮小,容易看到螟蛾和查到卵块,同时秧田有多种害虫,可以混合兼防。起到减少一代螟虫危害,压低二、三代虫源的明显作用。在开展预测预报和进行田间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喷药防治田块对三代螟虫进行防治。在螟蛾发生盛期,对田块进行调查,确定易受害稻田范围,在螟蛾产卵盛期到田间查卵,卵块盛孵期喷药防治。防治时期掌握在水稻大苞至破口期。掌握好防治适期,在螟虫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阶段用药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具体实施方法为一代三化螟和一代二化螟发生期,对移栽苗、抛秧苗,以及早播直播稻苗,在6月初至6月下旬进行重点防治,一般用药1-2次。在6月下旬至7月初这一阶段,对所有稻田的二代二化螟进行狠治。7月下旬左右视螟虫发生实况进行重点防治,其它地区作兼治,三代三化螟发生区和二代二化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重治一次。选用药剂为三唑磷、毒死蜱、杀虫单、锐劲特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