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代史纲要辨析题

近代史纲要辨析题

第一章
三 辨析题

1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救国救民的正确选择。

近代中国遭受了多次外来侵略,丧权辱国,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进而发展生产力。“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只是看到了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没有看到导致经济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这一主张不能作为中国摆脱落后挨打局面的正确选择。

2 翻开近代中国历史,满篇只有两字:屈辱。

由于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制度,导致中国屡屡被侵,主权丧失,中国受尽了屈辱。但是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坚决的抗争,正是这种抗争才没有使近代中国成为殖民地国家。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3 之所以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是因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有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了外来势力的多次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最终没有变为殖民地国家,还存在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4 在近代中国,不首先清除封建思想,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

近代中国遭受了多次外来侵略,丧权辱国,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进而发展生产力。从清除封建思想入手去解决近代中国的问题,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实践证明也不可能成功。

5 诞生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敌人。

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有反帝反封的意愿,中国无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必须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扩大了敌对势力范围,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胜利。

6 近代中国屡屡被打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经济弱国。

近代中国遭受了多次外来侵略,丧权辱国,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落后是社会制度腐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完成反帝反封任务,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进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真正成为强国。


第二章

三、辨析题

1、错误。《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反封建的社会发展方案,

它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但它基本上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并没有表达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也没有反映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

2、正确。太平天国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的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错误。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 “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4、正确。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5、错误。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敢否定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在变法步骤上,他们主张渐变、缓变。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抬出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的旗帜,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

第三章

四、辨析题

1.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错误。如果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来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

胜利果实。

2.袁世凯的去世是造成北洋军阀迅速分裂的根本原因。

错误。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失去总头目,固然是造成北洋军阀迅速分裂的重要原因,但根本上在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和地方性农业经济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3.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剥削阶级,所以,中国无产阶级必须对这个阶级采取坚决斗争的方针。

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有反帝反封的革命性的一面,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所以,中国无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应当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政策。笼统地反资产阶级,扩大了革命对象,是“左”的表现。

第四章

辨析题

1. 早期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
早期新文化运动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力图通过改造国民性来改变近代中国社会。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早期新文化运动没有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强调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学已不适应近代中国,其目的是借此动摇封建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2. 早期新文化运动从改造国民性的角度寻求近代中国的改变,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早期新文化运动从改造国民性入手,通过批判孔学和传统文化,实现人们的思想解放。但是没有看到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制度的主张,并且其反封建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显然这是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的。


3. 早期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学,而今天我国在许多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由此看来,早期新文化运动批孔学是错误的。
早期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学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扫清障碍,虽然没有抓住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但是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有推动作用,也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今天我国推动孔子学院的建设,是为了宣传中国的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并不是对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否定。


4. 在近代中国,讲“主义”不如做实事,因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是中国人民的目标。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个整体的社会改造,宣传“主义”就是为了统一国人的思想,进而形成统一的行动。而从具体的实际问题着手,是改良主义的表现,也没有看到近代中国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实践证明,改良主义的道路在近代

中国走不通。


第五章
1.“工农武装割据”是共产党领导下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辩证统一和紧密结合。
1.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三者的密切结合。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2.错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通过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方式彻底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但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的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敌后根据地采取的是减租减息政策,以利于团结地主抗战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毛泽东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杰出代表。
3.正确。在大革命陷入低谷时期,毛泽东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率先提出工农武装上山思想,在秋收起义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从实践上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在1928——1930年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一系列文章,深入论述这条新道路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途径。所以说毛泽东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杰出代表。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消灭剥削阶级,党必须采取“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
4.错误。这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土地革命问题上的表现。我们要推翻和消灭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阶级,而不是地主分子。这种说法断绝地主活路,会将它们推向反革命势力并成为中坚力量。富农是农村中的民族资产阶级,不是革命对象,将斗争矛头指向富农是扩大打击面。


5.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可以依靠农民运动改变中国命运。
5.错误。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如无组织无纪律,自私狭隘等决定了他们担当不了领导阶级。中国只有在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改变中国的命运。


第六章

三、辨析题

1.抗日战争时期的顽固派就是国民党集团。
1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集团分为亲英美派和亲日派。其中的顽固派指的是亲英美派的蒋介石集团,亲日派指的是汪精卫集团。

2.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政策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土地路线的彻底否定。
2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这一政策改变了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路线。这种改变是我党适应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力求建立最广泛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是我党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表现,是适应当时形势的正确政策。

3.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这个政策是右倾政策。
3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这种改变是我党适应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力求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是我党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的表现,是适应当时形势的正确政策。说这种政策是右倾政策,没有看到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左倾思想的表现。

4.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丢城失地,应受到谴责。
4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担负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几次大的战役,但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其原因一是国民党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二是敌强我弱。对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抗战,应给与肯定。

5.在抗日战争时期,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必须给与坚决打击。
5 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必须服从于民族矛盾。对这一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必须进行斗争。但这种斗争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盲目坚持斗争,就会损害民族利益。

6.处理“皖南事变”,政治斗争不如军事斗争。
6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集团严重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对这种行为必须给予坚决的斗争。但这种斗争不能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能盲目挑起内战,在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的情况下,阶级矛盾必须让位于民族矛盾。我党用政治斗争的方式解决皖南事变,赢得了各方的积极反应,孤立了顽固派,迫使其答应不再剿共。

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对中国的抗战胜利没有多大作用。
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始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敌后游击战的开展,迫使日军回兵防守,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形成了国共战略上的打配合。敌后游击战也打击了日军,扩大了抗日力量,锻炼了抗日武装,并为之后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8.只要国共两党合作,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8 在中国近代,国共两党进行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都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我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否则就会丧失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主导地位,也不能保证中国革命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9.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搞大生产运动是歪门邪道。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

阶段后,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党的封锁和自然灾害,我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巩固了抗日根据地,积累了经济建设经验,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七章
1.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中只是充当了看客的角色。

错误。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民主党派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反帝反封斗争。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专政,参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同共产党合作奋斗,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第二条战线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在经济战线的斗争。

错误。第二条战线是指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线。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都打了败仗。这个政府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3.解放区内的土地改革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正确。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经过这个运动,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正确。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许多卓越的领导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