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议拍摄的技巧

会议拍摄的技巧

会议拍摄的技巧(总结整理版本V1.0)

一选择照相器材

1、拍会议照最好选择数码单反相机(简单说就是可以更换镜头的相机)。单反相机的优点是基本上没有快门时滞,反应速度快,方便抓拍,出片率高,小相机往往容易拍虚,照片一旦拍虚就是废片。

2、镜头选择最好用广角到中焦的镜头,如24mm-70mm或24mm-105mm ,这个长度的镜头即能拍到会议全景又能拍到主席台上的领导,如果有条件可以备一只中长焦的镜头,如:70mm-200mm,这个长度的镜头可以轻而易举的拍到主席台领导的特写镜头。

3、最好备一支闪光灯。用闪光灯拍摄的效果可以让会场的光线和色彩平衡的更好,特别是复杂光线的会场更需要闪光拍摄。

4、检查电池和存储卡,一定要用充满电的电池,以避免中途更换电池,存储卡要提前清空,要有足够的空间。

二如何拍摄

1、主题突出,在拍摄时一定要拍一张会议全影照,全影照要将会场横幅的会议标题拍进画面,一看照片就知道是什么会议,全景照要注意画面充实。做到三位一体即;会议横标、主席台领导、参会人员都要拍进去,使会议照隆重生动有立体感。

2、会议照片要拍的稳重,会议全景照要拍的横平竖直,否则就会有失重感,横以会标为准,竖以主席台两侧竖柱为准。

3、全景照会场最好不要将会场过道拍进画面,否则显得照片松散,调换一下角度便可以避开会场过道。

4、拍摄主席台领导,拍摄领导最好在会议一开始拍摄。因为这时领导精神饱满。拍摄效果好,特别注意主席台的背景画面,切勿使领导的头部与背景的一些不和谐的画面重叠,最好在不同的角度试拍,以备后期选取,否则就是废片。

5、小会议室拍摄注意事项,在小会议室拍摄时要注意光线的利用,因为小会议室往往窗户较多。受强光干扰严重,容易将人物拍黑。如果可能最好使用闪光灯,在没有闪光灯的条件下最简易的办法是拍照者背对窗户或拍摄角度能避开强光,(参考:也可作加光处理、参照暴光)。

用以上常识分析以下照片的得失:

如何拍好会议照-写真摄影技巧

拍摄会议是摄影人经常遇到的工作,由于各种会议内容、形式、场地条件不同,拍摄手法也没有一定之规。如何才能拍好会议?这是初入此行的影友经常会问的问题,在此和大家分享我多年来的一些经验。

■24-200mm焦段是关键

镜头方面最好能够配齐24-200mm焦段,我使用的配置就是24-70mm加70-200mm,这是几乎可以涵盖所有会议拍摄内容的焦段。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使用两台相机,以节省更换镜头的时间,以免错过重要细节。两台相机与镜头的搭配上,建议长焦镜头配APS画幅相机,广角镜头配合全画幅相机,没必要两台都使用全画幅产品。特别是长焦镜头配合APS画幅相机,在受场地限制需要远距离拍摄人物特写时,使用超长焦距具有更大优势。

■柔化光线是重点

闪光灯最好使用指数大、回电快的大功率原厂产品,并配有专用电池盒。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价格便宜的国产电池盒,可取代昂贵的原厂产品。

闪光曝光设置上,一般使用TTL测光就可以了。但是在拍摄以白色和黑色为主的物体时,需要按照“白加黑减”的定律设置闪光曝光补偿。使用闪光灯向房顶或墙壁打反光的方法可保证光线柔和,但需要增加闪光灯输出量,根据拍摄距离不同,一般增加1-2档,也可以使用反光板、柔光罩等附件柔化闪光效果。

不过,在拍摄移动物体时,需要闪光灯直接补光,因为这时候一般都使用连拍功能,闪光灯打反射光来不及回电,容易漏掉精彩场面。另外,闪光灯直接补光的时候最好加上柔光罩,就是俗称的“肥皂盒”。

■光圈快门全手控

最好使用M档手动曝光拍摄,由于室内会议基本都需要使用闪光灯,所以设置上要遵循光圈控制闪光曝光量、快门速度控制现场环境光强弱的规律。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光圈设置越大,闪光灯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光线相对来看就越强;而快门速度越快,现场光线体现得就越暗,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可更好地体现环境光。

■多种途径控制色温

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在高感光度下画质普遍较好,有时候完全可以不使用闪光灯而利用现场光线进行拍摄。使用现场光拍摄就涉及到色温问题,有这样几种简单解决方法:1.如果存储卡够大就拍摄RAW格式;2.拍摄灰板,再自定义白平衡;3.自己设置色温值,一般会场内灯光的色温在2900-3400k左右。在做拍摄前期准备的时候,跟场地布置人员沟通好,提前试拍一下比较保险。

会议拍摄的注意事项

对于经常在工作单位参加报告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各种会议,想把会议内容作为资料保存的人们,不妨看看下面的内容。

一、会议拍摄内容:

会议拍摄,拍出来的照片要说明几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时间、地点、参会领导、以及内容,这样这套照片才有价值,才说明问题。

会议一般拍摄流程:第一是全景,这时候要把会标照进去,也就是横幅,一般都会写着“XXX工作研讨会”,这样就先说明了会议内容。第二是参会领导特写,寻找合适的角度来一张**台的全部领导“合影”,这样就显示出了规模和级别。第三就是个别重要领导的特写,当然要看清楚桌牌,让人从照片上就能看到领导的名字,最好选择领导发表讲话的时候拍摄,注意抓住眼神和表情,杜绝张大嘴,眯眼睛,咬紧牙关的表情,最好戴上领导的动作,比如举手做号召手势的时候。有了这三张照片,就说明了内容、领导、级别规模和地点这几个要素。这套照片基本上就能用了。第四就是台下听会者的照片,找“人多”的角度拍,显得这个会规模和影响很大,抓住听会者当中最认真的表情,说明这个会非常重要,还有大面积鼓掌的镜头,说明这个会很成功。

二、会议拍摄技巧:

有了上面这几张,这套照片所必需的内容就都齐备了,具体到你拍得效果,就是技术上的问题了。以下给一些小技巧。

1、抓拍:可以提前对领导对焦,等待他最经典的表情按下快门,这样可以杜绝小机器“慢”的毛病。

2、灯光,最好有个外闪,小DC没有外闪,可以考虑内闪,虽然效果不好,但是可以做后期,尽量使用低iso,这样可以保证画质。

3、提高iso,在不能使用外闪或内闪以及闪光灯无法照亮被摄主角的时候(一般是指拍摄大场景),提高iso是个好办法,可以有效降低快门时间,避免抖动。

4、可以考虑买个独脚架,这样在没有闪光也不能提高iso的时候可以有效防止抖动,而且重量轻,活动方便。

5、角度,拍摄任何照片,角度都很重要,大场景走中线,特写走45度,这是规律。

另外说一下,领导外出考察,你做跟拍,这时候的拍摄和会议拍摄有相近之处,就是要说明问题,注意领导的一言一行,这点非常重要,有很多动作是不能重复第二遍的,比如慰问的时候领导把钱递给被慰问者的一刹那,稍纵即过呀。这就需要点经验,简单的说就是找好位置,也就是你的位置,预估领导递钱的时候脸朝哪个方向,被慰问者照个侧脸就ok了。要把领导照清楚。植树的时候,一定要在领导的铲子里面有土的时候照,指挥作战的时候,一定要照出领导“高瞻远瞩”的眼神和“运筹帷幄”的气势。这些都是拍摄小技巧,虽然说出来会被很多人认为属于“拍马屁”照片,但是这些照片可关系到你自己的前途,一定要小心谨慎;胆大心细。

浅谈如何拍摄好会议照片

对于宣传人员,很多时候需要拍摄各种各样的专题会议。而在会议中,除了要把会议的场景,如大景,中景拍摄好外,最重要还要把会议的主要参会者和领导拍摄好,如果把主要领导的拍摄搞砸了,整个会议的拍摄也会变得黯然失色。

单个主要领导拍摄。首先应充分运用各种动态构图法,更加突出的表现主体形象,不能呆板、没有活力。例如,可以首先选好几条推拉路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搭配,然后在拍摄过程中把不同的构图有机地串联起来。给每一个领导足够时间的特写,尽量时间长点,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地把好的镜头剪接出来。

多个主要领导拍摄。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要以平摄为主,但是开会的主要领导很多时候都有多个,这个时候就更加要注意拍摄要领。如果一部新闻全部一律地使用单独平摄,就会使观众感到平淡乏味。偶尔变换一下拍摄的角度,就会使影片增色不少,最适合用左右平移的方法。首先,在给一个领导足够的特写后不要关机,用平移的方法,保持平均的速度把镜头移向另一个领导,再给他足够时间的特写,如此类推;但镜头的平移不能过快或者过慢,否则会破坏节奏的连贯性。

有时候,对人物拍摄时为了突出拍摄的高大形象,可以用仰摄来拍摄,同一个人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众会觉得这个目标好像显得特别高大。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注意事项

1.在拍摄时尽可能接近会议的主要领导,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人或者由于拉动镜头过远而导致手颤动,所出现画面的走样和摇晃。能够在领导面前拍摄,就尽量靠前,要抓紧时间,选择好时机。

2.进行拍摄领导时,构图还要注意不要去犯一些低级的构图错误。譬如:发言时麦克风遮住了领导的半个脸、桌面的水平面与领导的脖子等高、领导抽烟或者手拿着烟、会场烟雾弥漫、把隔壁领导的半个头或半只手也拍摄进去等等。

3.拍摄主要领导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很容易把领导拍摄成中年“地中海”。对领导一定要少用俯拍镜头,特别是对于高个子的记者。因为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更胖。

4.此外,会议中,一些抢眼的背板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中要避免出现跟会议主要领导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怎样让会议照片出点彩

摄影记者经常会被派去拍会议照,但大多数记者都不愿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二、画面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三、拍好照片领导马上要看;四、如果见报要送审;五、很辛苦但难出好新闻。诸多因素让记者们望而却步。1993年做记者以来,拍了N 个大大小小的会议,因为许多会议必须去。既然当记者跑会场不可避免,那么,这方面的题材就该好好去研究了,让会议照片也出点彩。为此,我把自己拍会议获得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和同行探讨一下,希望日后有进一步的提高。

一、提前到会,最后离会

拍会议其实就是拍人,会上的许多好镜头常常出在会前和会后。这个时候,领导和与会者的表情轻松自如,会一开始,台上台下就严肃起来了。以前采访,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因此拍出的画面很呆板。后来尝试了提前到会,最后离会,收获颇丰。

2000年3月5日下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大会没有安排章凤仙代表发言,就在省人大主任李泽民即将宣布会议结束那一刻间,憋了一肚子话的她突然举手,要求给她一分钟时间发言,大会允许。在短短一分钟时间里,她为下岗工人大声疾呼,她提出的“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建议”博得大会的热烈掌声,被与会者认为是最精彩的发言。3天后,国家税务总局一行5人,来到浙江代表团驻地,就章凤仙

代表提出的建议给了一个满意的说法,这天,刚好是“三.八”妇女节,她高兴地说:“我获得了一份珍贵的节日礼物。”记得当时,会议还没有结束,不少来浙江代表团采访的记者都提前离开了,可就在最后一刻,精彩新闻出现了,这篇报道加上图片发表后全国各大报刊转载。(图一)

二、带想法拍凭功力抓

拍会议不像拍其它有一定的随意性,涉及到重要人物,使用的镜头不能有一点夸张,而且没有办法摆拍,尤其是高层领导和重要场合,绝对不可能,也不允许让一个记者来导演。有时会场光线很暗还不让用闪光灯。这就需要记者有自己的拍摄思路,凭借扎实的摄影功底来把握。不干涉被摄对象,用焦距和角度来调度画面,把有效信息纳入到镜头中。 1997年8月18日,11号台风正面袭击温岭,我一个人呆呆的站在报社的窗口望着窗外不断增大的风力,在没有接到任何采访指令的情况下,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去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看看。我当即约定其他报社的好友一起前往(当时没有竞争,记者出去采访都喜欢抱团)。当晚,杭州受台风影响很大,约好的同事退却了。在一阵犹豫之后,我还是坚持赶过去,一路上,自行车被大风和暴雨刮得失控,多次摔倒,踉踉跄跄地来到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尽管浑身湿透,但一进大厅,马上感到来对了。书记、省长以及省内主要报社和电视台的老总都在现场。我一面检测相机并在现场试拍,一面设想可能出现的种种画面(在拍摄时,我经常喜欢在脑子里设想一些画面,有时这些画面会真的出现)。当气象台台长向省领导报告台风是正面袭击我省温岭时,省领导们看了看手表

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神情严肃地注视卫星云图。由于前期准备充分,角度早已选好,这些瞬间很轻松地被我拍下了。这时,退却的同行来电询问情况。当得知有这样的现场连忙从家里赶来,但为时已晚。第二天,照片见报,后被《人民日报》转发,并获当年的省好新闻奖。(图二)

三、把相机“装”在眼睛上

进会场首先要清楚自己是来拍会议的,不是来开会的,如果遇到重要会议,从头到尾不能坐下来,眼睛一刻不停地扫描每一个人可能出现的举动,有时,眼睛必须长时间地贴在相机的取景窗上(有一次,接任务拍一个领导,为了拍到他讲话时抬头的画面,我的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取景窗,遗憾的是,一个半小时的讲话到最后才抬了一次头,我整整瞄了他一个半小时,因鼻子长时间对着相机呼吸产生水气往下滴水,结束后半个胸都湿了)。而且,还要竖起耳朵倾听发言内容,让自己融入到会议当中,使自己对会议的进程和所要发生的事有预见性。有的记者认为只要有一台每秒钟连拍8张照片的相机,什么样的瞬间都能拿下。错了,好设备的确重要,更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那只眼睛,和长在两边的一对耳朵。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拥有精彩瞬间。

2002年3月5日下午,出席全国“两会”的浙江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当时,代表沈爱琴拿出一件唐装发言道:“APEC会议使浙江丝绸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她一边说,一边让唐装在代表中传递。当时我预感到,如果唐装传到张德江这里会有戏,我立刻把镜头的焦距锁定

在张德江身上,果然,唐装传到张德江手里时,有代表说:“张书记你穿一下。”张德江笑着快速将唐装传给身边的徐志纯,徐志纯推辞着将唐装传到后面。全场的人都笑了。这一过程尽管只有十几秒时间,均被我全部拍下。而坐在一旁的众多媒体记者连忙站起来,但为时已晚。“张书记,刚才这镜头我们没有拍到,你是不是把唐装再拿一下。”中央媒体记者请张德江再来一次。但画面的鲜活度没有了。第二天,《人民日报》以 “浙江代表喜盈盈” 为题,在头版报眼刊登了我的这幅照片。该照片还获得当年省好新闻奖和省人大好新闻奖。(图三) 说实在的,拍会议照片原来不是我的强项,我曾经出过一次令我刻骨铭心的差错。刚刚做记者的我被派去拍摄“浙江省政府表彰优秀企业大会”。临行前,老总关照,企业家和主要领导的表情一定要拍好,这次的主要领导本来是省长万学远,因为外出开会不能赶回,所以把其他主要领导拍好就可以了。我一到会场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就开始按动快门。我怎么也没想到,省长万学远赶回来参加这次会议了,荒唐我居然不认识万学远,又没有深入采访,所以,在构图时把万学远放到了陪衬的位置上,而且在画面中最小。当时,发照片时还挺得意,觉得一排领导的表情还可以。编辑一看傻眼了,最后,我受到严厉批评。每每想起此事自己也觉得很搞笑。教训之后,我开始关注和研究会议照片的拍摄,平时,只要是会议报道,无论是图片还是电视我都会很留心。几年之后,渐渐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拍摄思路。这些年来,在实际运用中没有让我“砸锅”。

记得在10年前,报社让我去拍摄省“两会”,充满信心的我在大华饭店报到处领记者证时,一位分管宣传报道的领导对我说:“会上有摄影了,人数有限,其他摄影记者就免了。”我憋了一肚子气出来了。“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后再也不拍会议了!”在回来的路上气极了,后一想又觉得,中国“两会”很重要,作为记者应该要有这段报道经历。我打算好好拍几张照片出来给他们看看,后来,我借了同事一张政协采访证进会场拍摄。“两会”结束后,我很自信地把照片送到大会宣传处,不料,受到好评。以后,每次 “两会”报道大门向我敞开,给我的证件都可以上主席台拍摄。从2000年至2005年,我6次被特邀随浙江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十多年来,有很多照片获省好新闻奖和省人大好新闻奖,后报社还为我开设“两会”报道专栏“芯眼看两会”。

如何拍好会议照片

作为摄影爱好者个人来说,似乎都不太喜欢拍会议。但作为工作内容来讲,拍摄好会议和领导人物的照片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不得你是否喜欢或不喜欢,从另一个角度看,只有把会议等工作性质的内容拍摄好了,才会得到领导重视,也才有希望让领导为自己配置好相机。

拍摄会议照片,看似容易其实很难,难就难在如何拍摄出新意。

相机:一定要购置自动对焦照相机,手动太慢,且对焦光费时间(这是指胶片照相机而言);如果购置数码相机时,一定要单反数码相机,

原因是快门时延时间短。而且我认为数码相机应当是拍摄会议等的首选设备,方便快捷无须后期成本。但数码相机最大的优势还是出片极快,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照片,可以用手提电脑在现场向各大新闻媒介直接发稿,要求精制的也只需输入电脑作好调整就可直接使用。! G. P# r8 p; j

mm~85mm或28mm~120mm的变焦镜头,有一只# P8 h镜头:24

就足够啦!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上一只80mm~200mm/2.8的恒定光圈镜头,因为会议一般多安排在室内,如果光线不好、距离太远或某些情况下不能用闪光灯,大光圈的长焦镜头就可以发挥作用。U+ S. w. L

6 E

闪光灯:指数要大,质量要高,能够连闪为最佳。会议多安排在室内,因此一只高质量的闪光灯必不可少,千万不要小看了闪光灯作用,其重要地位不亚于相机本身。我曾吃亏不小,闪灯指数太小、回电时间太慢等种种原因造成漏拍、虚拍,挨过领导严厉批评。

电池和胶卷要充分备足,只可多备,不然一旦弹尽粮绝,你就惨啦。

拍摄不熟悉的会议场地时,最好先到会场看看,一是灯光条件,二是主席台领导位置,三是颁奖的出入口和位置,选择好拍摄最佳的角度。拍摄会议通常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突出会场全貌,一般正面远景拍摄,拍摄时要注意把会议标题拍摄完整,主题突出醒目,让人一看便明白是在开什么内容的会议,

看过一些会议照片,会标不突出或没有照完整,使人一头雾水,不明白今儿开了个什么重要会议;

二是必须要重点突出会议的主要领导,可以选择在主要领导步入会场、发言、颁奖的时候靠近主体拍摄;

三是对会议的主要领导人要尽量多拍摄几张,要做到万无一失,千万不能只图拍一两张完事。万一把主要领导照瞎了眼或表情不到位,事后你哭都来不及;

四是遇到颁发奖项等内容时要尽量靠前,建议使用连拍档,扫机关枪,因为这时秩序较混乱,是最容易出差错的。

还有一类拍摄工作更重要,就是拍摄上级领导视察或重要领导人接见的内容题材,这是全方位考练你的拍摄技术,一丝也马虎不得。如中央领导或公安部领导来单位视察工作,这种机会对一般领导而言可能一生中也难遇几次,如果你把照片拍砸了,如你单位领导跟中央领导或公安部领导握手时,你却把人拍瞎了眼或表情怪异,你的一世英明就完蛋了,甚至就准备下基层吧!

所以在拍摄这类视察工作的内容时,首先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作好最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般要两个照相机,要使用你平日最熟悉的相机,千万不要用你没用过或借来的那怕是最高级相机;

相机上要全部安装好胶卷或储存卡,胶卷要剥去外壳,全部放在你最方便的口袋中,储存卡也要事先清空,电池充足电能;

必要时,要找一个信得过的好助手,为什么要信得过的好助手?因为拍摄这类题材时往往人多且容易混乱,万一你拍完一卷转头找不到你的助手了,哭都没有时间,这个助手的任务就要死盯着你,像跟屁虫似和死党一样地紧跟你的行动,专门为你换相机换胶卷打灯光。

拍摄视察工作内容时,可能现场人多拍摄记者也多,往往秩序比较混乱,这时你可千万不能客气,要充分发扬一不怕挨骂二不怕挨打的精神,勇敢地往领导面前冲,这时候一切都是以拍摄照片为中心,一律用连拍档,拿下来再说。

平日要注意搞好同行关系,记住他们的联系方式和手机号码,因为万一你拍砸了完不成任务,你同行拍摄的照片就是你的救命恩人,那是你拿大价钱也买不来的。

有这样一个规律和特点,一般大领导很会配合照像,只要看到镜头,就会自觉地保持一种最佳的表情和微笑,并摆出一定的姿势,等闪光过后才改变。如中央领导人和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领导人都有这样的良好习惯,我估计是受过外事礼仪专门培训和专门提醒,有时这些

大领导还友好地提醒摄影师不要慌,多拍二张,为他们这样的大领导拍摄照片无疑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但若遇到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要做到这样就不容易啦,这才是最难最不容易拍好的,怎么办?我的经验是:

一是事先提醒领导人,但我估计往往很难做到;

二是多用连拍档.先尽量多拍些照片,下来再来挑选好的。

三是在非常重要的场合时(如中央领导人接见,一般事前就有通知),你那么就是被骂也要提醒领导注意配合镜头,事先被骂总比事后哭泣要好得多,只要照片好,领导一高兴,奖你一台顶级相机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四是在重要场合,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观察力,相机随时处于开机拍摄状态,这也是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摄影师的基本素质,一有情况就勇敢地冲上去,狂射一番。

如何进行会议拍照?

2008-9-24日至27日,我参加了在西安止园饭店(原省政府招待所)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的拍摄工作,担当照片摄影一职。由于是系统的进行会议拍照,因此对三天的工作经验进行一次总结,以利于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

这次会议是由中华医学会举办,上海麦田公司承办,陕西宏宇公司协办的一次大型学术交流会议,规格较高,来访嘉宾较多,有日本、印度、美国、德国等国呼吸病的专家、教授,对拍照要求较高。

在拍摄头一天,我们就对会议现场进行了堪查,并确立了拍摄方案:由于现场有超大屏幕投影,因此现场灯光较暗,背景严重高光。拍摄的三机位我们一台对准主席台讲话,避开投影高光,使人物色彩还原正常,并增加了一档增益,使曝光正常。另一台摄像机随机游动,随机拍摄现场观众反应及台上台下互动。我所操作的尼康单反数码像机采用了广角中焦段镜头,配合闪光灯进行拍照(便于拍摄会议大景及人物)。

拍摄前我们就向会务组索要节目单,但没能得到。希望以后会议兴办方能及早提供节目单,以利于我们提前转换镜头,为拍摄变化做好准备。

拍摄前,首先我们要向会议的主办单位了解情况,知道拍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再向会议经办人详细了解会议程序安排情况,并且一定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