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框生活在民主国家习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框生活在民主国家习题新人教版

生活在民主国家

基础过关

1.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________,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________和________的建立。(B)

A.少数人当家作主民主制度民主形式

B.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形式民主制度

C.所有人当家作主民主形式民主制度

D.部分人当家作主民主制度民主形式

2.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下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探索的是(B)

①百日维新②辛亥革命③建立新中国④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近年来,我国立法机关坚持民主立法,许多重要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都要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审议才通过。这印证了(A)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B.民主是抽象的,从来没有具体的民主

C.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决策能力

D.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无限的自由

4.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宪法赋予公民众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监督权等,以方便群众更好地表达意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材料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A)

A.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B.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C.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现实的民主

5.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制度的建立,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的是(C)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50年3月,天津市根据居民居住状况建立了居民委员会,与此同时,在湖北省武汉市的部分街道也开始建立了居民代表委员会和居民小组。1954年12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制定并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起草宪法修改草案时,把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一起写进了宪法,并对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原则都作了具体规定,这是我国制宪史上的一个创举。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哪些?

答案: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③社会主义民主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工作要

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全过程中,完善协调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2)材料二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一形式?

答案:协商民主。

能力提升

7.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B)

①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②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④已经使积贫积弱的文明古国走上了发达国家道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九年级(2)班同学学完本课时后,展开相关知识讨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B)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9.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由此可见(C)

①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少数民族是国家的主人③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④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A)

①保障了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②健全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我国的民主形式③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协商④共同性的问题都能取得一致意见,不会有分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对下图漫画理解不恰当的是(C)

A.互联网丰富了我们参与民主活动的形式

B.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新的民主协商形式

C.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唯一渠道

D.此形式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12.下图漫画表明(D)

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②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④在我国,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实践探究题

材料一:近4年来,广东深圳市彩虹社区的居民议事会形成决议近30项,包括文明养狗、高空抛物、电梯故障、文体活动、儿童教育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充分的民主协商,确保“群众有话有处说,社区有事有人管”。

材料二:2018年 3月3日和5日,承载着亿万人民殷切嘱托、肩负着承前启后历史重任的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你说我说】

(1)材料一中的民主管理参与形式说明了什么?这种形式属于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①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共同参与】

(2)假设你是一名政协委员,请为解决“两会”关注的就业、扶贫、教育热点问题奉献你的金点子。(任选其中一项)

答案:①就业:对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②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整乡推进;建立贫困户档案信息;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贫困学生家庭发放生活补助;给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③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等。

第五章 发扬民主,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发扬民主,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民主和法制是密不可分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直进行探索而又没有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政治建设指导方针,这是贯穿邓小平法制思想始终的一条主线。邓小平的全部法制思想也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 一、对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性的认识 邓小平对民主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战争年代。在1941年《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邓小平就阐释了实行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他说:“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细心地去考虑问题决定问题;它能够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测验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它能够使我们对事物感觉灵敏,随时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够使我们党得到群众的监督,克服党员堕落腐化的危险,及时发现投机分子以及破坏分子而清洗出党;它能在民主政治斗争中提高党员的斗争能力,使党更加接近群众,锻炼党使党成为群众的党。”正是基于对民主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同时提出要“加强民主教育”,“我党要善于在一切工作中,一切运动中,大大发扬大众的民主主义作风,与一切不民主的现象作斗争”。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邓小平一贯十分重视。他一直把“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看作是检验“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的三个重要标准之一。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著名讲话中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据此,他强调,要人们解放思想,必须发扬民主,改变“许多人还不是那么敢讲话。好的意见不那么敢讲,对坏人坏事不那么敢反对”的状况。1979年3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针对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的情形,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环境、目的、内容和保障条件 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如何加强民主建设、民主建设的目的以及民主建设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保障条件等,邓小平都作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教学设计

第一课第三框题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理解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及必要性。 (3)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2、能力目标: (1)联合实际,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2)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增强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幻想脱离政治或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是错误的,树立民主政治的参与意识。 (2)中学生应丰富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树立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以积极的热情参与政治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难点: (1)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及必要性; (2)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请学生阅读的“四个镜头”。 2、讲述媒体中有关居民热线及热线反馈的相关内容。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中学生应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的?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公民的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中学生应当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积极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

中考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 一、世界古代史民主法制的进程 《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 古代雅典(古希腊)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伯利克里);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制的进程 (一)理论思想基础 1.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为即将进行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利的支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启蒙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也被介绍到中国、日本,促进了这些国家、地区的思想解放。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进程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四.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中国民主法制的进程 (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进程 1.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用改良的方式改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治制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法制推进历程 1.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以革命的方式实现民主。 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七大召开。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谈判。目的是为争取和平民主,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经过共产党的努力,签订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4.民主建国时期 (1)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曲折发展 1966年,毛泽东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我国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五、民主法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建设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 六、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法律制度和民主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资本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要求,我国应该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练习题: 1、活动主题:感受“民主与法制” 步骤一:回顾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代替以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1689年,英国颁布了,确立了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在美国,(历史人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3)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著名的(历史文献),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颁布的,第一次确认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步骤二:反思中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4)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5)什么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

专题复习-民主与法制

专题复习:民主法制 专题导语 本专题近年来已成为各地中考复习与考试的热点问题,一般以选择题或结合时政热点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这一专题涉及的内容广,覆盖了世界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绝大部分内容,内容多且分散,仍然是今后中考的热点与重点,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时政结合的命题。 考点梳理 中国历史 一、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 战国末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秦国奉行严刑峻法,在统一过程中为巩固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后来由于秦始皇滥用民力,法家思想过于严酷导致国家灭亡。 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进程 1、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述: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力求建立起先进的民主政治体制。 具体事件:①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用改良的方式变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治制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③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法制进程 综述:1919年5月,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用革命的方式争取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一)民主革命时期 2、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具体事件:①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②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以革命的方式实现民主。③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七大召开。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④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谈判。目的是为争取和平民主,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经过共产党的努力,签订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二)民主建国时期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下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word导学案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重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合作探究 课本52页思考与讨论 阅读课文做下题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1)不断完善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2)普遍实行人大代表由选民的制度; (3)人大代表广泛听取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 (4)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对同级政府和法院、的监督权力; (5)各级政协成为的重要形式; (6)和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人民的权利。 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1、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这是我国新时期的总章程。现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框架,包括、、、、等法制部门。 2、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各级司法部门坚持、和法律面前的原则,对违法者一律严惩。 合作探究 课本52页思考与讨论 达标测试 1.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 )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②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 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3.“村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了( ) A.官民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村务公开 D.民主管理 4.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哪部法规,标志着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 A.《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 )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经济法 6.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的是:( ) A.养老保险B.《劳动法》 C.医疗保险D.社会救济

论民主与法制关系

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摘要】民主与法制已成为现代宪法的主流价值追求,但二者间的关系却十分复杂。成功地调和二者间的价值是一部宪法融入现实生活的关键。事实上,法制与民主间的争论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二者在“谁来统治”和“如何统治”的问题上意见不一。法制是民主思想的实现方式。人治是专制思想的实现方式。真正的民主离不开法制。实现法制是实现民主的前提,民主是法制的内容。有的民主的内涵,法制变的更加完善和稳定。没有法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如果用人治的方式实现民主,那么随着人的改变,民主的内容就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不是真正的民主。也不符合民主的本质---主权在民的思想。 【关键词】民主法制 By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s relations 09 Undergraduate Law Yan Chaofei 【Abstract】The democracy and the government by law have become the modern constitution the mainstream value pursue, but the two's relations are very actually complex. Compromises the two's value is successfully a constitution integrates the real life the key. In fact, the government by law and the democracy argument has not always stopped. The two in “who rules” and “how to rule” in the question the opinion to vary. The government by law is the democratic idea realizes the way. The rule by people are the despotic thought realizes the way. The true democracy cannot leave the government by law. Realizes the government by law is realizes the democracy premise, the democracy is the government by law content. Some democracy's connotation, the government by law changes is more perfect and is stable. Does not have the government by law not to have democracy in the true sense. If realizes the democracy with the rule by people way, then along with person's change, the democratic content will have the very big uncertainty. 【keywords】 Democracy Government by law 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专题六 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专题六中外民主与法制建设 1.[2018合肥蜀山区一模]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辛亥革命虽成“空壳”,但仍可以作为其革命成果的是( ) A.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京师大学堂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伐战争 D.中国同盟会、北洋水师 2.[2018山西]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2019预测]“民主政治为雅典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供了尽情发挥的可能,使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和样板……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材料中的“民主政治”( ) A.是全体居民的民主政治 B.属于大河流域文明成果 C.是一大创举,极其完美 D.是一种奴隶制民主政治 4.[2018安庆模拟]《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中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以下法律文件不属于材料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民法典》 5.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1)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在主政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议会颁布了。 (3)1776年的发表,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4)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的。 6.[2018孝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 ——《大国崛起》解说词(1)依据材料,概括“短短几千个字”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短短几千个字”以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 材料二

高中历史 民主与法制的健全与完善1

民主与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2017-2018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图是1950~2000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 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B.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 C.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数轴显示文革时期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最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有关法律文献增长速度最快,说明我国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故B 项正确;数轴体现出民主政治法制化,并不能说明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故A项错误;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是1992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故C项错误;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属于民间选举形式,故D项错误。 【解题必备】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原因及表现 1.原因: (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 (2)旧中国留下的封建专制影响深远,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3)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4)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之间的关系。

2.表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2)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加强。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包括四项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1999年写进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轻巧识记】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理念:依法治国。 两个趋向:制度化、法律化。 三部法律文件: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四大举措:平反冤假错案;完善三大政治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下表反映了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情况(单位:件)。这反映了我国

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1.[2019·岳阳]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身(免除其徭役)。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 族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 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 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新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2)材料二叙述了日本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湖南籍维新派代表人物。维新派力图推动怎样的“制度变革”?这场“制度变革”的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谭嗣同;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4)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结合以上材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 2.日本历史的发展走过一段不寻常的道路,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小国追梦】 材料一日本历史的改革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教案川教版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资料和其它手段来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教学难点】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课下阅读课本教材,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人民才有机会当家做主的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又是怎样加强的呢?采取了这些措施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 本课我们共学习两个板块: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利人民 社会主义法制加强利国家 学生:齐读两个板块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求,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怎样完善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利人民 (一)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是通过什么制度来让人民当家作主的? 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件展示小资料,见第5张PPT。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师:人大代表是怎样选出来的呢? (1)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生: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师: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选民直接选举,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 师:人大代表日常工作的任务是什么呢? (2)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 生:人民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师: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行使监督权的呢? (3)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的行使:

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2013年中考题》栏目按课标分解(北师大版) 15.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一、材料解析题 9.(2013·湖北鄂州·37)(9分)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2分)(3)回答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原则。(2分)并举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1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1分)并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1分) 【答案】(1)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2分) (2)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2分) (3)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分)重大成就:1982年新宪法、《民法通则》、《刑法》(任答一例)(1分) (4)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或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1分)启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 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等。(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1分)

民主与法制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1.民主是法治的基础。近代法治即起源于对最高权利限制的要求,它表现为宪法性文件的诞生。它的社会基础则是民主力量的兴起。哈耶克说,民主是保障自由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能够以和平方式更替政府的方法,民主乃是一种极为重要但具有否定性的价值——这种价值的作用可以与预防瘟疫的卫生措施相似。尽管这类措施的共小时我们很难意识到的,但是没有这些措施却可能是致命的。历史表明,只有具有民主性的政体才有可能对一切权利实行法律制约,才有可能真正地将法治理想付诸实施。总之,法治之于民主的必然联系表现在它以民主作为直接或间接的依赖。2.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差别决定了民主必须受制于法治。因为,民主侧重于多数的意志和愿望,法治侧重于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在民主中,决定由多数做出,在法治中,决定由法律作出。民主是一只在民意的激流中颠簸的航船,法治是一种沿着既定的航线航行的方法。不受约束的民主或者导致无政府状态,或者导致专制和集权,两种方向都是险途。法治对与民主党作用即在于保障和制约它的运作,避开两条险途。 法治通过一系列制度设置使国家的各种权利良性运作并最终控制在人民手中。它规定民主权利,并保障权利的行使不受干扰和破坏。它对立法设定严格的条件和程序以减少不良法律产生的可能性,它亦对司法设定严格的条件和程序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专横权利的危险。最重要的是,它在宪法中限定一切统治权力的行使范围,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宪法的实行,使宪法不仅是民主政治,而且是法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面临理清民主与法治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这一过程又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交织在一起,与快速发展经济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并存,因而必须正确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抓住关键,切实推动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模式。 1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推进和发展党的依法执政与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调整和完善党的组织形式和设置方式,发展党内民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党的领导体制、执政体制以及执政方式,成为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迫切任务。 2构建民主的权力制衡框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党实现执政的制度依托。充分落实宪法和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发挥人大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逐步理顺党与人大、人大与政府、法院与检察院的关系、完善人民政协制度,弥补和矫正人大的不足,各自发挥解决问题的优点,实现一定职能上的合作。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既要保证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不断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专题 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历程

专题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历程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制的进程 (一)理论思想基础 1.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等,为即将进行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利的支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启蒙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也被介绍到中国、日本,促进了这些国家、地区的思想解放。 (二)演变进程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不仅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采用了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这些法律文献的颁布,对以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法律依据,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1.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是人治走向法治的开始。 2.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的国家,比较民主的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法国颁布《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拿破仑《法典》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扩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显示出了充分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度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些国家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始进行改革,也相继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这期间,资产阶级也颁布了一些法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4.俄国1861年改革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法律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5.美国内战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人身自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了南北战争的进程。 6.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进程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为功固苏维埃政权,颁布《土地法令》,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三、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进程 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力求建立起先进的民主政治体制。 1.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用改良的方式改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治制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

专题三: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四中廖剑文)

专题三: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 肇庆市第四中学廖剑文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建设 百家争鸣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主要思想: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中国近代民族法制的建设 1、1898年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开始,改革措施中提出:(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在社会上起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法制建设 1、解放战争期间 中共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争取和平民主,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经过中共努力,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建国初期: 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摧毁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六七十年代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严重破坏民主法制。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广大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道路迈进。 四、世界古代史中的民主法制 1、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五、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制的发展 (一)法国启蒙运动:(1)18世纪起源于法国,欧洲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主要思想:自由、平等、民主 (3)代表人物伏尔泰的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 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二)重要文献: 1、英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内容: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案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和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 要内容。 2.分析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学习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学习难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含义。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预习自测】 一、民主政治的发展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保证_____________当家作主的权利. 2、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__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__________、居委会. 二、法制的加强 1、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法律体系框架:以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 3、执法原则:________________、违法必究、________________、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1、我国基层民主是怎样发展的? 2、我国是怎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质疑探究】 探究问题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当堂检测】 1.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哪部法规,标志着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A.《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经济法

3、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 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以下人物中因贪污受贿而受到法律严惩的是 ①江青②张春桥③陈希同④成克杰⑤胡长清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5、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 A.各级人民政协 B.各级人民政府 C.党代表会议 D.人民群众参政议政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民主与法制建设1

第5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二、难点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教法学法:教师教法:本课学习相对枯燥,名词、概念较复杂。在备课时,教师应当注意从生活、学习、时政等学生关心的方面来立意,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益。例如,从相关社会新闻人手,从《刑法》相关内容入手,从反腐败相关内容入手,从修宪相关内容入手,从政府机构改革相关内容入手等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和前面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内容相联系,还应该和以前所学过的相关民主、法制内容,尤其是《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联系起来。民主和法制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至少在提出相关问题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来。在具体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有关班级选举班干部、《教育法》等相关内容导入新课。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本目的重点是讲述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教材着重突出了“发展”一词。 建国初期我国就非常重视民主建设。1954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起来,这一制度还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完善和调整。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都遭受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求,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