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条目解析

高中历史条目解析

第一部分古代

一.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先人,共同生活在辽阔的疆域上,通过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辉煌壮丽的,在若干历史时期内,我们的文明发展水平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华文明是对世界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不仅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还曾经对更为遥远的地域发挥过独特的推动作用。

(一)政治文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西周的政治制度

基本要求: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通过对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发展要求: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

★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王位世袭制产生(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传承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王朝的统治历时六百年,历史遗存相当丰富,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商代政治的突出特点: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B、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西周分封制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王朝的军队主力,占领朝歌,商王朝灭亡。建立周朝,并实行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

2、内容:(分封对象)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如: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于最东;亲周的商代旧贵族微子封于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对象: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微子封于宋)

4、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5、评价: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稳定政治秩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利于扩大疆域

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B、但后来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受破坏(典型例子:“楚王问鼎”)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西周的宗法制

1、概念:西周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

3、特点:嫡长子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4、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和保障,它们共同构成西周政权的基础.二者密切联系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的统治.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防止争夺,稳定统治。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采取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秩序来维护统治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有着惊人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考点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基本要求: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皇帝制度的创立

1.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的地位及权力: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皇帝制度建立的影响:皇帝制度的建立使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郡县制全面推行: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这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道”。郡县长官都由中央(皇帝)任免。郡(郡守)—县(县令)—乡—里—(亭?)。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特点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避免或削弱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固,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完备的中央官制

1、首创皇帝制度: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包括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2、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下设诸卿,如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

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中尉、将作少府);

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命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3、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4、三公九卿制度对秦朝的影响:A、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B、大臣议政,“朝议”制度,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前提是君主专制。 C、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君主不接受,任何正确的政策也不可能施行。

5、汉承秦制:(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逐步削除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①政治上: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有利于政治的巩固和政局的稳定。(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但是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②经济上:有利于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巩固,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措施和手段,如“焚书”、“坑儒”和“挟书律”,造成大量文化典籍的破坏和失传,对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④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本要求: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汉代州的设臵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发展要求:知道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对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考点释疑】皇权与相权是是我国封建社会一对矛盾,举例说明秦、汉、唐、宋、明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

A、中国古代宰相、丞相是皇帝的政治助手,在执政的过程中,因为决策和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帝相难免发生矛盾。

B、秦朝和汉初,丞相的权力相当大。

C、汉武帝年幼时,丞相把握行政大权。汉武帝主持政务后,频繁任免宰相,还形成中外朝制度,“中朝”官员参议要政,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分割了丞相的权力。东汉出现了尚书台。

D、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与宰相,宰相的权力有所分散。

E、宋代设中书门下,为了分散相权,又增设了“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F、明朝,明太祖废宰相,明永乐帝时,设立内阁,皇权加强。历代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元朝的行省制度。

1. 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2.概况:元朝以行中、湖广、江浙、江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即陕西、甘肃、辽阳、河南江北、四川、云南西、岭北行省。[次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3.行省与中央的关系:①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诏旨,行政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③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4.作用: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

B、省制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开创了我国以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先例,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汉到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被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特点是,中央皇权权力增强,相权权力削弱;地方权力逐渐减弱,集中到中央。

★监察体制: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你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答:演变: A、秦朝,已设监察机构,负责中央(御史大夫)和地方(监御史)的监察。 B、西汉时,汉武帝为了监察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13州部),建立刺史制度,在中央建立了监察机构,由御史大夫主管。 C、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如,唐设御史台,明设都察院。

评价: A、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发展的趋势来看,逐渐走向健全。

B、在不同历史时期,监察机构发挥过不同作用

C、但是因专制制度本质所决定,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尤其是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监察机构和官员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你如何认识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可以表现出“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评价: A、“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B、“察举制”则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此制度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C、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促进文学{诗歌}艺术(书法)的繁荣等,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的进步。(评价科举制)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基本要求: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确立及演变,了解清朝军机处的设臵及评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发展要求:认识从专制到民主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①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②明太祖认为元朝的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荡,决定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目的: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3)废除:1380年,明太祖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规定,以后子孙作皇帝,不许再立丞相。

(4)影响: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内阁的创立

(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需要。

(2)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机构。②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皆由皇帝决定。③阁臣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不断加强

(3)认识: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设军机处

(1)设立: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军事需要设军机房。后更名军机处,以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2)职责:由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告转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勤;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为速;皇帝召见军机大臣,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为密。),

(4)影响: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认识:

清朝统治者在继承明制的基础上,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

积极影响:维护国家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自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消极影响: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独断专行,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出现;钳制思想,阻碍近代科学的出现和发展;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导致近代的落后。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5.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基本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发展要求: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土地所有制。

★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产工具的革新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唐代还发明了曲辕犁,便于掌握耕土的深浅。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小农经济作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兴衰荣辱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3、历代王朝后期封建剥削的加重、灾荒疾疫的发生等,都对小农经济具有毁灭性的冲击。

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重要原因之一。

5、精耕细作。

6、铁犁牛耕。

7、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考点6.手工业的发展

基本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列举古代中国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感受古代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自豪,培养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手工业产生的与发展

(1)产生: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2)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

1、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最初:麻和葛)

2、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3、汉代:技术高超,通过丝绸之路行销到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规模(规模大,分工细)

5、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6、明代: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机工)

★ 冶铸业

1、冶铜业:青铜铸造及代表作(商周时期水平高:司母戊鼎,。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

2、冶铁业①现在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②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在许多地区有大量出土。③汉代: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变化(水排的发明)。 ★ 陶瓷业

1、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

2、从商朝到东汉:由陶向瓷过渡

3、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A 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

B 越窑的青瓷盛名全国: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C 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天下无贵贱通行之。(有“南青北白”之说)

D 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名列前茅。

E 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4、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全国有几大名窑

①河北:定窑 ②河南:钧窑 ③江西:景德镇 窑 浙江:龙泉窑 ⑤陕西:耀州窑 5、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4、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6、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7、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考点7.商业的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古代商业的出现;概述“市”在历代的发展和商业都会崛起的史实。 认识到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 发展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3、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4、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

6、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7、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8、出现了区域性商帮。

9、发展艰难而曲折。

考点8.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基本要求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体会当今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 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2、原因: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②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根源: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3、表现:①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②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③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④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⑤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后果

(1)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2)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①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②.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闭关政策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2、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

3、原因 ①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②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③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4、后果: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

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所以闭关政策带来的恶果要比海禁大得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时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

2、概况:①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②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③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雇佣关系

3、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①国内市场狭小,无自由劳动力。②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

③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④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

1、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2、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严密。

3、实行禁奢侈的政策。

4、实行区域经济管理政策。

二.古代希腊罗马:西方文明的源头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点21.雅典民主政治

基本要求:知道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知道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发展要求: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综述: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从而把雅典导向了民主政治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到了伯里克利时期,民主制度发展到发了巅峰。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奴隶主的民主。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目的: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后,开始民主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

2、主要内容:(1)经济上,①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②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商业的发展。(2)政治上,①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②“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③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3、评价:(1)历史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级不享有基本参政权利,这种中立政策实际上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2)历史进步性:梭伦改革虽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但是,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时代)

民主政治的表现:(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职责:最高权利机关,负责审议一切国家大事)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③陪审法庭:负责司法事务。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4)贵族会议权力几乎丧失殆尽,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历史进步性(得)①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之中。②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2.历史局限性(失)(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3)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4)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考点22.罗马法

基本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体会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

发展要求:理解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罗马法是指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两个阶段。

1.公民法

(1)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3)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迫于平民的压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制定成文法。

②颁布:公元前49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

③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但它是以往罗马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4)意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广大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2.万民法

(1)背景: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随着罗马不断对外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对于罗马当权者来说,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原来了公民法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罗马政府遂设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

(2)产生:大概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

(3)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不触动原有公民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法灵活而有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4)意义: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帝国时期,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自然法(不是罗马法的一个阶段)

(1)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2)发展: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西塞罗。

(3)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罗马法的意义: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

1、对罗马: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程度;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罗马社会的长治久安。

2、对世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对罗马法研究的热潮,为近代资产阶级战胜教会与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部分近代

一.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与古代最基本区别三点: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了人治;自主的公民取代了被动的臣民。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启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应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智能化、环保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等等。最根本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近代世界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近代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工场时期,从l6世纪到18世纪末。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阶段,是反封建斗争十分激烈的阶段,世界上出现了最早的四个资本主义国家,即荷兰、英国、美国和法国。在力量对比上,封建和封建之前的社会制度占有极大优势。第二阶段是蒸汽时代,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时间是从l9世纪初到l9世纪70年代初。正是在这个阶段,欧洲与亚洲不少国家发生社会转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如德国、意大利、俄国、奥匈帝国、比利时、日本等。而且,它们和原来的英国等国起,初步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把世界联成一气。出现三大潮流: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独立运动,主流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与革命。第三阶段是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人了电气时代,生产力迅猛发展,电力成了新的能源,内燃机造成:交通革命,火车、远洋轮船、飞机,远程通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出现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同时,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运动也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几个大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仍然固守旧的传统,用重新瓜分世界领土来扩大市场,结果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综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

(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60、70年代)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考点27.新航路的开辟

基本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航线及其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体会探险家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发展要求:概述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一、新航路开辟必要性

原因: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

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根源)

3、动力:欧洲人渴望得到“香料”和“黄金”;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条件: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2、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3、地理知识的提高;

4、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1)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2)价格革命,即大量金银等贵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引起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加速西欧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3、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考点释疑】1.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考点释疑】 1、15世纪中叶之前的长时期内,垄断传统商路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开辟了由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发现了好望角;

4、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5、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6、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到达南美洲,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7、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和甘薯和烟叶传播到世界各地

考点28.英国的殖民扩张

基本要求:列举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了解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感受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与文化,树立多元文化观,注意汲取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

一、英国早期殖民扩张建立霸权的过程

(1)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3)英荷战争: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4)英法战争: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其中通过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二、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和获胜条件:

(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2)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英国在争霸斗争中获胜的根本原因:先进的社会制度必定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

三、评价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

(1)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起步。(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

(2)对殖民国: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 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释疑】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是殖民扩张与掠夺。

考点29.工业革命

基本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大量资金(可能性)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可能性)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可能性)

(5)市场:英国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直接原因、必要性)2、第一次工业革命过程:

(1)工业革命起迄时间是: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3)、提高了织布速度的发明创造是:1733年凯伊发明的飞梭。(注意:飞梭不是机器)

(4)、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为标志。

(6)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考点释疑】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1)、对英国:使英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并成为世界工厂。

(2)、对世界:①积极:提高了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走向成熟:A、国际交流的互补性为物质条件;B、交通工具为纽带;

C、殖民体系为保障;成熟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自由主义。

②消极:A、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B、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出现,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4、工业革命的扩展:

(1)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2)1798年美国(惠特尼)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推动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5、英国打造“世界工厂”

(1)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劳动价值论”。

(2)对外推行“炮舰政策”。

(3)1851年——1947年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6.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是: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原因:(1)工业革命是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工场,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2)工业革命建立了大工厂制,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3)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变革,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兴起

1、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

2、条件:(1)政治条件: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政治环境良好

(2)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科技基础(直接推动力)

(3)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4)资本条件:大量积累的资金--资本雄厚

(5)劳动力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劳动力

3.表现:(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3)化工技术的发展;(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考点释疑】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3、成就:(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4.影响:(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3)、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4)、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5)、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最重要)

5.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4)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考点释疑】世界市场是如何逐步形成的?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殖民侵略成为主要原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卷入世界市场.。

②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了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各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进行相应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就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3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基本要求:知道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与影响;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体会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发展要求:了解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律。

2、形成。

①“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688年,英国议会派军队迎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并使他成为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复辟王朝统治结束。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②限制王权的法案(确立)。条件:“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限制王权的法案主要有《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主要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结果: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③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内阁制的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国家的象征; ②议会和内阁是权力的核心。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是国家权力的重心;内阁实际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财权和部分立法权,权力膨胀,内阁对议会负责,并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 ③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④国王、议会、内阁三者之间,既有分权也有制约。 考点33.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基本要求: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理解美国的总统制;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

主立宪制的异同,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这一人类政治智慧。 发展要求:知道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 1787年宪法的制定。 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

①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在宪法中,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归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年改选其中的l /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③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2. 特点: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3. 重要进步意义: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的统一; (2)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原则”, 采用三权分立,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作用)。

(3)这部宪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用)

4. 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对黑人实行折算,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1两院制,司法独立。

2、不同:①英国君主世袭,国王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行政权集于由议会多数党组成的内阁,议会下院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②美国总统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政府对总统负责,国家行政权集于总统。③英国只是议会下院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美国参众两院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考点释疑】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确立的手段、方式。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3、主要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4、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①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顶梁柱;②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代议制不断健全,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影响。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还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考点释疑】近代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比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国家制

度)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首相 内阁 世袭皇帝、宰相 民选总统

民选总统、内阁

立法权 上、下两院 联邦议会、帝国议会

参议院、众议院 参议院、众议院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

议会至上

封建色彩浓厚

皇帝权重

总统共和

议会共和制

共同点

(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

原则

六、近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比较一览表

(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考点36 《共产党宣言》

基本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2、阶级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失败说明工人运动需要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这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基础;

3、理论基础。马、恩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加以科学地改造和吸收;

4、实践基础(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性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无产阶级应该建立自己的政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

3、《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学说的“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电气技术的应用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二.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的概念和起迄断限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它起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迄于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110年的历史又被划分为两个阶段: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l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历史被称为近代前期,自五四运动至l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被称为近代后期。

中国近代历史的主要内容

1.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史,它包括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历次侵略战争、对中国领土的掠夺、对中国各项主权的破坏、对中国的经济扩张和文化侵略,还包括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史等等。

2.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史,三元里抗英斗争、各地人民在历次列强侵华战争中所进行的自发反抗、太平天国抗击外国干涉的斗争、各地频繁发生的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31年-1945年中国人民的局部和全面抗战等。

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主要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同时也包括民国初年“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斗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4.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史。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期间,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此后,在辛亥革命前十年,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这一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在不断成长。国民党统治初期获得“短发”后由于日本侵华和内战等因素导致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走向萎缩。

5.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史。在近代前期,进步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体现为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向西方寻求真理、寻求救国强国之道。在这一历程中,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和魏源、太平天国的洪仁王于、l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派、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梁维新派、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派、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青年》的撰稿人群体。五

四运动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基本线索

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构成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对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中国近代历史的另一条基本线索是近代化。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向: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近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完全是一个封建国家,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君主专制。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东来,它们既是“强盗”也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近代的科学技术,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价值观。

经济近代化方面: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工业、铁路、轮船、电讯。

军事近代化方面:自洋务运动开始,中国的军队开始使用新式枪炮,并建立了自己的海军。甲午战争后和清末“新政”期间,又开始编练军事组织、武器装备近代化的“新军”。

政治近代化方面: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也经历了近代化的革新,l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在反帝反封建都在过程中尝试过“苏维埃”、三三制、人民代表制度等民主政治建设。

教育近代化方面:在教育制度上,科举制度被废除,建立了小学开始直至中学、大学的近代学制。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4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基本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知道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概述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时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发展要求:(1)概述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简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影响。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 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背景:根本原因:列强为了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A、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地广物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

B、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竭,内部危机重重,正处于巨变的前夕。

(2)过程:1840年战争爆发(广州→定海→天津);1841年战争扩大(英国强占了香港岛)

(3)结果: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a、割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完整) b 、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可以看出列强此时侧重于向中国倾销商品,即以商品输出为主)

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攫取内河航运权、建教堂和坟地以及传教权。

(4)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

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广州→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圆明园)

(1)原因:列强为了扩大侵略权益

(2)结果:《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俄国侵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导火线:东学党起义)

(2)结果:失败,原因(根本)是清政府的腐败,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内容:a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b赔款:2亿两白银;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深入内地)d、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尾声: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表现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特征:瓜分领土和资本输出。

4、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导火线:义和团运动,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2)结果:强迫清政府签定《辛丑条约》内容:a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9.8亿两);b设立“使馆界”(破坏领土主权);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拆毁炮台,准许外国驻兵;e惩办与列强作对的官吏;f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3)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列强入侵影响:由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人权:无视中国人民基本生存权;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完整。

3)经济:他们向中国掠夺财富;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

★中国人民反抗斗争

一、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三、甲午中日战争中反抗斗争

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人物有: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志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的全体官兵,管带林永升,“靖远”号管带叶祖珪。黄海海战战争后,中日双方双方都有一定的损失,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刘永福等。

历史意义:A、反映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

B、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考点释疑】1.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相同点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相同点: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斗争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都没有完全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既要同侵略者斗争,还要同腐朽的清政府斗争。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近代农民反侵略斗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阶级局限性表现在:农民是小生产者,落后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它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革命理论作指导)、政治上(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巩固的政权)、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无法始终保持内部团结)的致命弱点。而这些弱点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时代局限性表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派的力量过于强大;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没有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这是农民革命遭到失败的客观原因。

考点42.辛亥革命

基本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

精神和首创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高尚情怀。

发展要求: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

一、背景:

1、根本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近代以来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抗争探索的必然结果。

国际因素。列强以华制华,加紧资本输出;亚洲觉醒如火如荼。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出现(兴中会)和联合(同盟会):

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中国人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同盟会——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机关报《民报》。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民生)---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评价:积极: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为什么)

消极: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什么) 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著名的起义有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二、经过

1、爆发:1911年10月10日首先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武昌首义成功的原因有(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建立(3)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4)文学社和共进会的的长期宣传发动工作(5)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6)人民群众的配合(7)清政府调集湖北军队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湖北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取得成功,提供了有利时机。

2、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从人员组成和政策制定看)

(2)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②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

B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C 影响: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座丰碑。

3、袁世凯夺权: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逐渐攫取了清政府的大权,向孙中山施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同时也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1912.3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月孙中山辞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开始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三.评价:(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承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③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3)成功的依据: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失败的依据: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考点4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基本要求:简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及其意义;★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

1、背景。①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②从国内看: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人民苦不堪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3、经过。①运动中心由北京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先锋队)发展到工人(主力)。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反帝反封建);

②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①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五四运动的实践和十月革命的成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宣传,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力军是工人阶级)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历史条件。①思想基础:五四运动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②组织基础: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

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③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④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2、建党。

①中共一大——宣告成立:制定党纲和确立党的中心任务。1921年7月23日,上海,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②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完成建党。1922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历史地位: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考点44.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及其意义、土地革命的作用、红军长征及其意义、遵义会议及其意义、全民族抗战、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三大战役的名称及意义、渡江战役的作用;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体会先进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国民革命(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

原因:①1922--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②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2.国民革命的进程:

(1)兴起: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在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下,不到半年时间,国民革命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洋军阀统治行将覆灭。

(3)失败: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宣告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4)对国民革命的认识: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②进步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③失败原因: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革命最终失败。(主观上)

★土地革命(1927—1937也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 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作用:A、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 B、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广大农民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成立。

5. 五次反“围剿”.1930到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原因是采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6.红军长征及基意义

(1)长征原因:①1930--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②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根本),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直接),致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重大事件: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②1935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④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于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A、传播了中共的革命思想,扩大中共的影响;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大批骨干力量。

7.遵义会议

(1)概况: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领导,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解放战争(1946--1949)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在此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3).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4).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解放战争中,1948年底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意义

(1) 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D、有一支人民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E、群众的支持。

F、统一战线。

(3) 意义:①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近代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为中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③在一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里清除帝国主义势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另一方面则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考点45.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基本要求:简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等史实;知道正面战场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理解抗战的胜利意义。体会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发展要求:了解中共七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历史地位。

★ 30年代日本侵华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

A、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根本原因)

B、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危机(直接原因)

C、中国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西方国家也陷入危机,无暇东顾。

2、过程:

(1)日本的侵华史实: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上升)

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1937年12月,南京失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长达6个星期,杀害30多万。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A、屠杀中国人民:南京大屠杀,进行细菌战、毒气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731部队)

B、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权-伪南京,伪满洲等)

C、进行经济掠夺(实行殖民统治,目的是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D、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4.日本长驱直入的原因: A、日本蓄谋已久,敌强我弱。 B、中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表现

1、国民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2、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宣言(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193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4)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并在1936年成立抗日联军

3、国民党爱国官兵:奋起抵抗。(1)“一二八”事变后,19路军奋起抵抗;(2)1933年,东北军保卫山海关;(3)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长城抗战(4)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4、爱国民主人士:1932年宋庆龄等爱国人士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发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一二九运动。

6、关外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二、国民党抗战:组织了多次正面战场的战役,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1.表现:八一三事变后组织了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1938)期间,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徐州会战中,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枣宜会战中(1940),国民党底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

2.结果:正面战场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原因:一方面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另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执行了片面抗战路线。(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三、中国共产党抗战

1.表现:开辟了敌后战场,开展敌后游击战;中共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依靠全民族或人民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措施有: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等。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正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同时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如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考点释疑】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下面战场与中共敌后战场的关系:

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国民党下面战场担当了主要的抗战任务。正面战场的抗战,歼灭了大量的日军,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正面战场在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展开。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标志: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共坚持维护了统一战线。共产党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两个战场互相依存,互相配合,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摩擦 (如皖南事变)但贯穿始终,共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建立的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形成过程: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帝出中国。

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

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特点: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处于既有利而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

3. 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五、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地点:延安

2.主要内容:A、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作用: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的基础。

六、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1.背景:①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反攻;②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③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④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⑤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⑥美、英集结军队,准备在日本登陆;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这是战胜日本的成功的军事策略。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重要因素)尤其是苏联和支援以及英美等盟国的配合,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外部条件。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B、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46.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基本要求: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和逐渐解体的原因与作用;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主要表现;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要求:知道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关系;分析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①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②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

(2)表现:①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流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③城市手工业受沉重打击④洋行大量增加⑤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3)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概念辨析

资本主义萌芽:表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资本主义产生:则表明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机器生产。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原因①明清时期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主要原因)(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外商企业的刺激c、洋务运动的诱导)

2、概况

年代19世纪60、70年代

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产生途径两条途径:家庭手工作坊转化;私人投资近代企业

投资人官僚、地主、商人、华侨(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德英)、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概况投资资本额较少;主要分布的部门是轻工业。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高潮)

1、原因:(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2、概况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1、发展不均衡:①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②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外国资本超过本国资本,传统经济仍然占优势。

2、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小,中国仍以农业为主。

考点47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基本要求:知道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知道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体会民族经济兴衰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道理。

★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短暂春天

1、原因(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

(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4)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2、概况:①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

②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③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3、特点-----“春天”短暂,昙花一现;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1)体系: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力量: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主要是重工业方面)(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分布:范围扩大,主要沿海沿江

(5)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6)时间:短暂。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

★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发展较快

1、原因(1)法币政策的实施①目的:稳定政府财政、增加收入,巩固统治(根本目的)②影响: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一定的作用(积极);

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消极)。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2、概况: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1946---1949)日益萎缩

1、原因(1)法币政策的影响(2)外贸逆差影响(3)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4)官僚资本的压迫(5)繁重的捐税负担(6)美国的经济侵略

2、结果: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在世界经济结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区域集团化)

(2)具体原因: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和抗衡(欧共体、日本)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③中国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提高,成为世界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④美苏争霸相互削弱

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表现---新兴力量的兴起

(一)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①经济基础:战后各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②历史教训:缓和民族仇恨,消除德法矛盾。③现实需要:政治上-美苏争霸,对西欧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经济上-发展内在需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④客观条件: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宗教信仰以及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较接近,经贸密切,地域相连

2、建立过程: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3、影响:(1)经济: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联合起示范作用。(2)政治:保持西欧长期友好合作稳定的局面。带动欧洲政治一体化.(3)国际:提升欧洲政治经济地位,增强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实力。改善和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条件:(1)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

(3)经济发展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4)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6)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7)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

2、表现: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1987年,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超过美国,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日本作为经济强国地位没有动摇,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开始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中国

⑴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巩固新生的政权,恢复发展经济,改变国际力量对比;

创办人地址企业

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南张北周”)河北唐山新洋灰公司刘懋赏、冯济川山西保晋矿务公司

抗美援朝,国际威望极大提高;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7年,完成“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⑵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直发展(1956-1978):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

从1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经过20余年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步增强,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战略平衡中,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不结盟运动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背景: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倡导者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原则和宗旨是独立自主和不结盟。它也标志第三世界崛起

3、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①是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②改变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决定世界的局面,有利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从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始,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考点70.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基本要求: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知道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了解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简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发展要求:知道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主要表现。

一、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

1.直接原因---两极格局解体(苏联解体)

2.根本原因---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消长(政治格局多极化根源在于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二、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表现

1.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①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②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

③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绕过联合国,推行霸权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2.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实现货币一体化。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

(1)注重日美关系(2)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3)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4.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叶利钦)①加强与欧盟的关系②保持在独联体的地位和影响③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2)普京的举措---务实外交。

①内容:改组政府、应对车臣问题、加强中央权力

②作用:稳定了局面,在国际上,俄罗斯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5.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成为政治国(2)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3)保持汇率稳定,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⑦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认识: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是符合时代进步的表现,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在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的原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

二.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

l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现代史,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逐渐走向现代的历史。

现代化建设的启动(1949—1956年)

1949年10月l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从l949年10月到l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后用3 年时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破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开展了统一财政、稳定物价、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运动,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后又用4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也全面展开,逐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现代化建设的曲折(1956—1976年)

从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在这十年中,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批大中型钢铁基地在各地陆续建成,机械工业和石油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修铁路8000公里,工业的地区布局和门类结构大为改善,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党的指导思想的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主要是经济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庐山会议“反右倾”再到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十年中“左”倾错误的积累和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因受到社会动乱的破坏而急剧恶化,经济运行失去控制;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现代化建设的辉煌(1978年—今)

1978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在会前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全会确定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的第三次历史巨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这期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也迈出重大步骤,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与迅速发展,成为吸引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窗口。l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982年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或为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l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会议确定了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质、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作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 世纪的战略部署。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在国防建设、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及外交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8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基本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

发展要求: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国中的筹备工作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这个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起到引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 l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下午3时整,盛大而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始。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长期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为国家政

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考点8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基本要求:阐述三大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认识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

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概况: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宪法。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性质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与途径。

②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意义: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保障。

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54年9月后,由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任务宣告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然存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目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3.依据:《共同纲领》(最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制度。

4. 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1945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先后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五、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

基本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说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发展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一 .文化大革命发动:

(1)原因: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导火线: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3)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二、“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举行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的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3.国家的民主与法制遭到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中。红卫兵运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和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其次,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及对

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革命委员会”一元化领导体制,是重大倒退。

考点8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基本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背景: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徘徊的原因?由于未在思想上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老一辈革命家纷纷提出要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2、主要内容:①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②会议决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集体领导,(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取得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3、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③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

1.形成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形成过程

(1)初步构想提出: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2)宪法框架出台(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主要内容有:①人民主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②公民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国家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国家机构:对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责和管理体制等做出了重大调整。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总框架。

(3)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①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②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

4、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考点8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基本要求: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知道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与喜悦,唤起民族自豪感,强化国家统一意识。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激发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发展要求:理解“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形成背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这一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目的)。

2、形成过程: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20世纪80年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3、含义: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①“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③“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也必将促使台湾问题的成功解决。

二、成功运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回归条件: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国力增强;b.“一国两制”理论和各项政策的日趋成熟与完善。

1、香港问题的解决过程:①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香港问题时,用“一国两制”否决了英方提出的用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②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③1990年全国人大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④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宣布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问题圆满解决。

2、澳门问题的解决过程: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

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②对港澳——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③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对世界——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同一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到祖国内地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通航、通邮、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③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九二共识”(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协议)。

④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出台,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⑤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它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2、两岸关系的现状:祖国大陆和台湾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开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3.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指引下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1)“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既实现“和平统一”,又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将来在台湾的实践做出了示范。

(2)实行“一国两制”是合理的选择、智慧的选择。

(3)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促进中国最终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4)台湾人民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加深了解、扩大认同。

当前的阻碍,阻挡两岸关系统一的主要势力:有台独势力和外国的反华势力干涉(主要是美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86.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基本要求: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了解中共八大的召开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概况和后果;了解“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发展要求:知道“八字”方针及其作用。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1949-1956)

1、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1949—1952)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造”,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3.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1)内容:三大改造①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

(2)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遗留了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一)正确决策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毛泽东)

2、中共八大(1956)

(1)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

(二)失误

1.失误表现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1958):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④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1966:动乱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大混乱

2、1971: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3、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

后果: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教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四、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⑤保持社会安定团结;⑥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考点8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基本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1、召开的背景:历史的徘徊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

②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肯定了真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前提)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关键)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

3、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考点8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基本要求:阐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改革的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③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⑥必要性:计划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1)改革从农村先开始的原因:①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③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

(2)内容: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③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

(3)意义

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面貌;

②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3、城市的改革

(1)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基本任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内容:①管理体制: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②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

【考点释疑】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1.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2)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3)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2. 农业合作化。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内容: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最好的组织形式。

(1)原因: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核心内容: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级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考点89.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基本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对外开放的定义和背景:

(1)定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2)国际方面背景: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国内方面背景: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后,人心思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2.过程:①1980: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岛)②1984:开放沿海城市(14个:北湛广福温宁上,南连青烟大秦天)③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环渤海)④1990: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全方位

【考点释疑】1.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鸦片战争后的“开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经济特区的“特别”之处在于:建设资金来源以吸收外资为主,经济形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有多项税收、土地使用、劳动力使用等优惠政策。经济特区发挥的作用也很“特别”:(1)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总投资的29%,外资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了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 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2)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田”。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等等,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考点9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基本要求:了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结合对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主要内容的掌握,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背景:(1)改革开放以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物质基础

(2)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⑤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3)国内国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信仰危机、外商撤资。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4)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必要性)

2、过程

(1)中共十四大(1992)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2)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3)中共十五大(1997年)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考点释疑】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议一议,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平等的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其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9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基本要求:了解新中国从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及其意义;理解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体会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对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受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

出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发展要求: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

1、苏联(第一个)等10个国家相继与新中国建交。

2、1949年1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1950年2月14日,中苏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于加强忽然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中印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3)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问问题的基本准则。

4、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周恩来率团出席,该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5、中国代表团参加1955年万隆会议。

(1)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印度支那地区实现了和平;

(2)简况:1955年、29个亚非国家代表、万隆(3)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4)主要内容: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5)结果: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6)“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精神。

【考点释疑】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是在什么下“求同存异”提出背景和意义?

(1)“同”:与会各国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2)“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等等

(3)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会议面临歧途的严峻情况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4)意义:这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亚非国家之间增强了了解,加强了合作;万隆会议所湿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考点9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基本要求: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1、联合国问题的由来。①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创始国,并且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2、重返联合国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并为恢复自己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长期斗争(根本);②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③美国政府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破产。

3、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2758号决议

4、意义:①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②重返联合国之后,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考点93.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基本要求: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对国际的影响

1、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1)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使中国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同时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2)美国与苏联争霸世界中的守势地位所所致;(3)中国要对付苏联严重威胁。

2、经过。①“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②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美国再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79年邓小平访美,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3、意义:①结束了长期的对抗,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②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彻底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完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和平外交环境。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③国际: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

★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2、进程:①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深刻反省侵略战争对中国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1973年,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使这些方面的交往得到很快的发展。后来和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同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点9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基本要求: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体会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增强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贡献的理想和国际意识。

发展要求: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①中国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原则、伸张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地解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十分重视联合国维和领域里的工作

③2000.9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中、法、俄、美、英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并发表了会晤文件。

④提出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出席1993年西雅图会议,上海举办2001年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倡导发起“上海五国机制”,并推动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盟关系,与欧盟各国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考点释疑】 1.上海合作组织

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并确立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宣言》,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意义:a/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之一。b/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前提和原因

前提: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1)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2)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3)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0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基本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

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

变化。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

的,学会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发展要求: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一、服饰方面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