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经济

2003年第4期

(总第139期)人口与经济POPU LATION &ECONOMICS N o.4,2003(T ot.N o.139)

计划生育论坛

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

计划生育政策定位问题探讨

3李若建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论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和改革户籍制度的一系列政策,分

析了在这些政策中的计划生育政策定位问题,介绍了在这一过程中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的处理对

策和一些新的改革动向,最后对一些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户籍制度;计划生育

中图分类号:C 924121;C 92113;T 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03)04-0021-06

收稿日期:2003-03-07

3本文为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资助课题“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李若建(1956-),男,福建厦门人,博士。现任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基地)、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人口学与社会学研究。

Positioning of F amily P lanning Policy in the Process of U rbanization and

H ousehold R egistration R eform

LI Ruo 2jian

(Institute of P opulation Research ,Zhongshan University ,G uangzhou City ,G uangdong Province ,510275)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series of policies about urbanization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in Chi 2na since 1990,analyzes the positioning of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troduces how to deal with the people who dis obey the policy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olicy reform ,and finally propose the author ’s own views.K eyw ords :urbanizati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family planning

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和让农民自理口粮到小城镇居住的改革一度热闹,但是由于小城镇的人口容纳能力有限,这一改革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基本上处于平缓发展的状态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农民离开农村到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打工。时至今日,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面临着大量的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一轮的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处于酝酿之中,到90年代后期以开放小城镇户口为标志的改革,显示出在中国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将产生重大变化,21世纪初以浙江、河北的部分城市为首的户籍制度改革把户籍制度改革推向高潮,目前这场改革正在发展之中,这一改革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将有待评估。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户籍制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户口登记,而是一个人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身份标志。城乡之间权利与义务是不同的,在许多社会政策

上也是不同的,一个人有什么义务与权利要根据他的户籍来决定,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也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相关制度与政策的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是基本国策,这一政策是一个城乡有别的政策。大部分地区对农村人口的计划生育要求相对宽松。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形成时期并没有户籍制度改革,因此计划生育政策的城乡划分基本上是依据户籍上的城乡划分,这样一来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如何保证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并非是全面讨论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而是根据已经出台的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分析在这些政策中计划生育政策的定位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对政策之间如何协调的一些意见。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推进城镇化与户籍改革政策及特点

推进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是两个紧密相关的事物,当代中国,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

90年代以来的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追述到1994年由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民政部等6部委制定的《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虽然这一意见以小城镇规划问题为主,但是也提出了“要探索逐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办法”。1995年又增加了公安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中央编委办公室、国家土地管理局等5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参与的11个部委中没有计划生育部门。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在试点小城镇中“实行按居住地和就业原则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农民只要在小城镇具备合法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就业条件,就可以申请在小城镇办理落户手续。”但对农民落户是落“农业”还是“非农业”户口这一关键问题没有明确答案。

对城镇化进程影响比较大的是1997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作为国务院文件下发的通知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城镇化的政策。在这个试点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符合各类条件的农村户口的人员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在这个文件中,明确了农民进城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农民在农村的土地问题的处理办法是由农村收回,但是在这个文件中没有明确农民进城后如何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问题。不过在文件中明确表示了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与原有居民同等待遇,因此可以据此认为,这些落户人员也应该与小城镇原有居民执行同样的人口政策。

1998年的《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意见的通知》,放宽了对新生婴儿、夫妻分居、老人投靠子女、投资和购房等几种情况的户口限制。并明确了新生婴儿包括婚生、非婚生和超计划生育的婴儿。这一政策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1999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在这一规定中提出了在城镇的建成区中居住的人口为城镇人口,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用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来划分城乡人口的不科学作法。虽然统计局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的,但是新的城乡划分对今后计划生育工作影响程度不容忽视。

2000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户籍开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县级市市区、县政府驻地及以下城镇,同时允许进城的农民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这比1997年的政策更加宽松。在这一文件中,提到要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逐步形成适应城镇要求的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这一提法包含着让进城农民在生育政策上有一个缓冲期。

200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随后公安部又出台了贯彻执行该意见的通知。这两个文件中均未明确提到户籍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计划生育工作问题。

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在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中做

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是计划生育部门最明确参与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标志,在这一文件中提出给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上有一个过渡时期,也提出了对违反计划生育者的处理意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推进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从中央政府的角度看有几个特点:

第一,基本上是政府行为,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政策导向。1994年以来,从政府部门一直到中央政府的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文件中,可以清楚看出这场改革明显是政府推动的行为,政府希望通过改革达到社会经济的集约发展,也希望通过改革让大量“外来人口”安居下来,成为当地人。

第二,以承认现实为起点。在这一系列政策中,要得到城镇户籍者基本上是在城镇有合法居所、有固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者,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大多数实际上已经生活在城镇相当一段时间的人口。

第三,以人口聚集为目的。为了达到人口聚集的目的,政府对愿意迁入城镇的农民给予的政策优惠越来越明显。土地可以让农民继续承包就是让一些犹豫不决有后顾之忧的农民放心迁入城镇。

第四,计划生育政策不够明确,计划生育工作部门参与程度不高。从前面的文件回顾中可以发现,对迁入城镇的农民如何执行计划生育工作缺乏明确的政策。这可能是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给各地制定相关政策留下了比较大的选择空间。

二、地方性推进城镇化与户籍改革政策的差异与计划生育政策定位

自1997年以后到2000年,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因此各地对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态度相差悬殊。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充分开放。这种情况以内陆地区的小城镇,甚至是一些中小城市为主。比较突出的有浙江省的奉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市。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这些地区,包括石家庄市这样的大城市在户籍制度改革后均未出现农民进城浪潮。对这类地区又可以根据民众对户籍改革的反应程度分两种情况:

11有许多农民迁入,不过数量没有改革之前所想象的那么多,基本上在地方政府可以控制的程度内。属于这种情况的有石家庄和浙江省的一些城市。

21农民反应冷淡,没有多少人愿意进城。这种情况在中西部的一些小城镇较为明显。农民对进入城镇反应冷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进城后的生存空间和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有农民对其可能丧失土地和计划生育政策上的优惠待遇的两个既得利益的考虑。

第二类,降低进入城市的门槛。大多数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均不同程度降低了进入城市的门槛。然而对相当一部分大中城市来说,门槛依然比较高,比如要投资纳税达到一定数额,或者说买下一定面积的商品房,这些对在城市的普通打工农民来说,依然是高不可攀。

第三类,户籍没有实质的开放,这种情况以一些超大城市和外来人口数量大的地区居多。这些地区要么把入城门槛定得很高,不要说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就是一般的白领阶层也无法问津。要么只把开放范围局限于城市远郊的小城镇之内,就是这些小城镇居民也不能随便把户籍迁入市区。

对于第二、三类地区来说,他们的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不大,受惠的主要是一些原先城市居民的亲属和一些长期居住城市并且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农民和其他城市居民。这些人转为当地城市户口后,比较容易执行城市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第一类地区,不同情况导致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那些引力较大的城市来说,迁入人口的积极性高,对接受城市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心理上的准备。相反对那些吸引不了农民的小城镇来说,为了达到目的就不得不做出让步,让农民保留土地使用权和给农民一个接受城镇计划生育政策的过渡时期。下面是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

化与户籍制度改革中计划生育政策的定位情况。

第一种,没有明确定位,但是明确了进城落户农民与原居民有同等权利与义务,属于这种情况的地区最多。例如北京市政府200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本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的意见》中明确“已登记为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享有同本市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并履行同等义务”。如果把公民履行计划生育法规视为一种义务的话,这一规定意味着,进城落户的农民要执行城镇计划生育政策。

第二种,明确农民进城落户后在计划生育上执行城镇人口政策。1998年湖南省公安厅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与当地原有居民在计划生育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履行同样义务。这是在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中,少数明确农民在计划生育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的文件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00年批转自治区公安厅《关于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对迁入城镇的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制度规定的比较具体,要求注意落户人员的计划生育档案移交,收回农村发放的二胎生育证,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者先处罚后办理。内蒙古的政策明显是要迁入城镇的农民执行城镇的计划生育政策。

第三种,给予一个过渡时期,允许有条件地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福建省公安厅2001年《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规定允许到小城镇落户的农民3年内执行农村生育政策。浙江省政府2000年《关于加快推进浙江城市化若干政策的通知》中规定“农民进大中城市落户,执行城市居民的生育政策;农民进小城镇落户,允许有条件地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允许有条件地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在具体操作上各地又有所差别。浙江省舟山市对本市渔民进入小城镇,准许3年内执行渔民生育政策,类似的政策还有宁波市等。杭州市则区分不同类型地区,有的地区按现行政策,有的地区也允许3年内执行农村生育政策。有的地方条件更加宽松,2001年山东省莱芜市《关于推进我市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城镇常住户口的农民,5年内可继续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

三、各地方对违反计划生育者的处理

在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一些已经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在办理把户口迁入城镇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地作法有所区别,大体分四类:第一类违反者不得迁入户口或者严格限制迁入户口。2001年北京市规定“外省市妇女和本市居民结婚,违反本市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的婴儿不予解决在京落户问题”。2001年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明确指出严格限制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人员迁入。1999年湖南省长沙市政府对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的夫妻分居的超生人员,在满足其他迁入户口的条件后,5年内不许办理投靠在长沙配偶的户口落户手续。2000年西安市规定,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取消其为申请解决夫妻分居而申请落户的资格。要强调的是这一文件的发文单位之一是西安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省嘉裕关市2002年规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无户籍者不予落户。

第二类是含糊此问题。1998年的《山西省公安厅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中并没有对违反计划生育者的条款。许多地区也采取同样方法。

第三类是不追究此问题。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自立限制超计划生育婴儿落户的政策。河南省公安厅1998年也明确把非婚生与计划生育外生育的婴儿列入随父母落户的范围内。

第四类是把婴儿与成人分开处理,经过处理后可以落户。1999年湖北省公安厅—方面规定不得限制非婚生与超计划生育婴儿落户,另一方面也规定对于在解决夫妻分居人员的户口时,对超计划生育者要先按照《湖北省计划生育条例》处理后才可以办理入户手续。200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规定对非婚生和超计划生育婴儿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和认定后办理入户。2002年安徽省

舒城县公安局对违反计划生育者的政策规定的比较清楚。在户籍改革中对超计划生育的,须经出生地乡镇计生部门审查同意,派出所凭计生部门证明办理入户手续,在农民农转非过程中,对超计划生育而造成多年未能及时落户的,必须先办理农业户口落户手续,再办理小城镇户口。1999年湖南省政府对违反计划生育出生的婴儿采取的是先落户,并及时将情况通报计划生育部门。甘肃省平凉市2001年允许计划外出生子女在接受处理后落户。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1998年规定非婚生婴儿凭公证,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生子女在接受处理后可以落户。

广东省广州市的处理方式比较具体,对父亲户口在本地、母亲户口在外地的子女,要求由母亲户口所在地办理常住户口登记,这等于把处理的权交给母亲户口所在地。对母亲户口在本地的超计划生育子女,则要按照《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后,才按政策入户口。

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办理户口迁移问题,是涉及到公安与计划生育两个部门之间协调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公安部门来说,不希望有一部分人口因为害怕违反计划生育事情暴露而不愿意上户口,使得户口登记不全面。对于计划生育部门来说,希望对所有违反规定的人员要得到应有的处理,以维持法规的公正。两个部门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有通过更多的协调沟通来寻找更多的共同点,达到一个管理好人口的最终目的。

四、“非转农”、“双户籍”与“城乡户口一体化”等问题

推进城镇化和改革户籍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的一场重大变迁,同时也将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影响,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下面是几个值得关注的苗头:

首先是“非转农”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主要谈论的是农民进城的“农转非”问题,在珠江三角洲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一些农民出于经济利益,特别是依附在土地上的经济利益考虑而不愿意“农转非”的问题。但也有极少数城镇人口回农村落户。在当前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后,不可避免有一些人因为种种问题要求转回农村。因而在一些地方的城镇化与户籍改革制度中,对“非转农”问题做出了专门规定。

1998年陕西省公安厅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规定,对于进城镇的农民,允许保留他们在农村的承包土地和自留地两年,在这两年当中,可以将户口从城镇回迁农村。安徽省六安市2001年的《六安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意见的通知》中对“因在城镇生活确无基础,实际仍然居住在农村的,如本人要求‘非转农’,经原乡政府、行政村同意后,应准予其回农村落户。”安徽省淮南市也有类似政策。虽然现在“非转农”的情况不会多,但由此产生的一些政策问题不可以掉以轻心。就计划生育而言,“非转农”者是否可以执行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至今没有明确规定。如果“非转农”者可以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可能出现为了多生育子女而“非转农”,然后再“农转非”。

其次是“双户籍”制度问题。双户籍就是一个人在两个地方同时拥有户籍。对过去的人口管理部门来说,“双户籍”是一个不利于人口管理的问题,但是在户籍改革过程中,“双户籍”是为吸引农民进城而提出的政策。2000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在《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关于加快我区城镇化进程的意见》中提出在全区范围内试行“双户籍”制度,这种制度是让进入城镇的农民在拥有城镇户籍,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的同时也保留农村户口。对双户籍者采用何种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文件中没有明确说明,很可能是采用农村政策。

第三是城乡一体化的户口制度。2001年广东省公安厅在《关于我省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在广东省取消农业、非农业、自理口粮和其他类型户口,实行城乡户口登记一体化,统一为居民户口,不过这一制度尚未实行。另据传媒的报道,还有一些地区也效仿广东省的政策。2002年4月济南市宣布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实行统一的济南市户口登记制度。不过这一制度先在市区建成区内试行,估计暂时对计划生育工作影响不大。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是户籍

制度改革的方向,虽然实行起来难度很大,遇到困难很多,但非改不可。这一政策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冲击巨大,意味着城乡有别的计划生育政策要跟随其做出重大调整。对此计划生育部门必须紧密关注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进程。

上述三种改革趋势,对传统计划生育工作的冲击程度,均不可低估。今后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户籍改革措施,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参与,尽量把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五、户籍改革操作过程中计划生育部门的角色

从整体上看,在这一场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中,计划生育部门显得相对被动,在大多数地方性文件中,很难看出计划生育部门的作用。在笔者从各地方政府的《政报》和中国政网(g ov1cn)上收集到的大量地方有关户籍改革法规、文件中,虽然一些地区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对超生者,要求到父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部门出具证明,才可以办理落户手续,但是比较明确要计划生育部门参与的寥寥无几,只有以下几个文件提到计划生育部门的作用:

河北省正定县公安局《关于推进我县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在办理小城镇户籍时必须出示乡镇级以上计划生育部门的计划生育证明。

内蒙古赤峰市1999年《赤峰市小城镇户口登记管理办法》中规定年龄15~49岁人员在申请小城镇户籍时必须提供县级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生育证明。

1999年广州市公安局规定子女随父母落户要出示的证明材料中包含生育证或相关证明。夫妻投靠入户者,要有原籍街道、镇一级的计划生育证明。

六、问题、成因与建议

推进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是正确的,但是对计划生育工作而言,这一改革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之一,冲击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体系。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城乡有别,而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正是淡化城乡差别,因此两者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产生的年代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城乡差别的年代,这种政策体系与当年中国社会相适应。应该承认今天的中国社会依然城乡差距很大,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与现状还是基本吻合的。今天政府和社会正在努力改变这种城乡差别,作为计划生育部门应该努力使自己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及时做出一些政策上的调整。

建议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对象的城乡划分标准做出调整。寻找一种比较适合目前情况的城乡划分标准,并以此来指导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

问题之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推进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是计划和公安政府部门,在地方的执行部门也是如此,不过从各地已经发布的推进城镇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性文件中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地区并没有与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充分协调,导致在一些文件中计划生育政策不够清晰。

建议在今后的户籍制度改革中,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城镇与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时,一定要有计划生育部门参与。主导部门应该认真吸取计划生育部门的意见,同时计划生育部门也要主动介入这一重大改革中,防止计划生育工作出现遗漏。

问题之三,对进入小城镇后出现的计划生育工作难题认识问题。农民进入城镇后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社会保障、教育资源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多。

计划生育部门要会同有关政府部门共同关注城镇化进程动态,及时了解新问题,寻求新对策,对可能出现的计划生育新情况作前瞻性的研究。

[责任编辑 王树新]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增长和转变过程提供重要的投入。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不再简单。自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独立国家的人口迅速膨胀和经济长期落后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许多理论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负相关关系。1956年,纳尔逊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并且一旦人口的增长超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同年,赫茨勒出版了《世界人口的危机》。在该书中,他认为人口增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不发达和人口压力是并存的。寇尔和胡佛在1958年的研究分析了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也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效应。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一些机构报告也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当多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的观点,他们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库兹涅茨在1966年继续总结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好处:刺激需求和投资、促进发明和技术改进、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等。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博塞鲁普提出“人口推力假说”,认为人口压力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西蒙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口适度增长则比不增长和增长过快都更有好处。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坎南的适度人口论、库兹涅茨关于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当有限的观点。另外,美国人口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慢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要对此做出严格的定量评估却十分困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说,具有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区分人口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呢?首先,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作以界定。人口增长的增长速度,宽泛意义上而言,可分为过度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和适度增长。不同的增长速度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虽然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人口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人口增长影响资本积累,对资源和技术发展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本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人口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等。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人口问题,发挥人口最大效用。 1.人口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的内外生变量都受到了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和资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本不足,若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来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 这种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贫困,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人口对资源和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巨大的人口增长给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投资减少,经济停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教育投入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结构以初级制成品加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经济的到持续的发展。 2.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 人口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人力资源是各种经济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 且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这就使我们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这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总量大、结构不合理 首先,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量多是中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总数的增加给经济一方面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低工资带来了人口的贫困,低消费、低储蓄的现象。是阻碍投资,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快、负担重等特点,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其次,在人口年龄结构上来看,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农村经济落后又受到大量老龄人口的压力,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试论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从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环境效应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正面影响与作用,对流动人口的负面影响也给出了客观的评价。并试图从地域上即从对流入地的影响与对流出地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给出全面综合的论述。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这一庞大群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正确认识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分析。 一,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流动人口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量流入城市。这种在市场引导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客观上推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流动人口减轻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改进与提升。一方面农村因为劳动人口的流出迫使当地必须想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城市资本和技术的扩散,会导致全国总体生产率的飞速上涨。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仅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压力,也让这些剩余劳动力流入工业产业等非农产业,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2)农村流动人口有助于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最近十几年,农村外出打工人口所创造的收入成为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001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输出超过1200万人次,获得劳务收入超过400亿元。据统计,全国农村家庭因外出打工所增加的收入约在1300亿到1600亿元间。部分贫困地区甚至存在“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现象。这些外出劳动力所获得的收入,一方面增强了农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与购买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市场需求,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3)农村流出人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反哺农村经济,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村流出劳动力把在其他产业、其他地区的收入返回农村,同时带回了大量的信息、技术、经验等无形资产。据统计,近10年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平均带回超过2000亿元的资金。这些外出人口家乡的亲人把这些资金投资于农业和一些非农产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由于国家投入不足造成的农业资本短缺的压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些有型资金与无形资产的回流,不但活跃了农村经济,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保障。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有利于缓解农村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利于人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协调,保持可持续发展。农村人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同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时空运动过程之中。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人口以及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的第一构成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演着双重角色。作为生产者,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作为消费者,人口处于消费主体地位,体现着经济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的承载者。经济社会的许多问题以人口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为前提,一国人口状况和人力资源的特征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与经济问题是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了解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问题,也是面对严峻现实的实践问题。可以说做好人口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探讨。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规模的人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因为经济归根结底是靠人来推动的,同时人口规模的大小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所达到的承载水平。 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从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方面,增长的人口规模带来了就业和生活需求压力,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产生明显的人口“推进力”和“发明拉力”,加速了工业化过程和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大幅减小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所以,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各地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人文背景和人口素质状况等的不同,适度人口规模也将会不同。因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单纯的。 对于我国的情况而言,当经济发展还处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阶段,科学技术不发达,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小,适度增加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然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口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不但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至1/7不等。我国主要的工农业产品总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也较低。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低,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供应短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迫于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本的索洛模型中,我们发现,资本积累本身并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高储蓄率仅仅引起经济暂时的高增长,但经济最终要达到资本与产出不变的稳定水平。为此,我们才把索洛模型扩展到另一个引起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一个大问题。在索洛模型中,我们推导出:在稳定状态下,投资有两个目的,一些投资用于代替折旧的资本,而另一些投资为新增加人口提供稳定状态的资本量。这就解释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人口增长的稳定状态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是不变的。但是,由于工人数量以一定增长比率增长,所以总资本和总产出也必定以这一速度增长。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经常是递增的,这就减少了稳定状态下的资本存量,然而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这样的话,人口的过度增长恰恰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我国就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我国自1978年以来,由于成功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有力地控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人口总量也趋于平缓。我国整体经济总量也在不断向上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再让我们放眼全球,由于全球人口自1984年以来的过度增长,自然保护区开始受到威胁,森林开始大面积退化,大量的海洋渔业资源枯竭。这些现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消极的。有关数据显示,在人口增长最慢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收入增长最快,包括:台湾,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然而,这就出现了另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一味的控制人口增长,甚至达到人口的零增长或负增长,这样的情况对经济增长来说是不是消极的呢? 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因人口增长减缓儿在经济上获益,到了八九十年代却因人口增长减缓儿导致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社会负担逐渐加重,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增加,从而拖累了经济发展,是日本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发展优势。日本如今因人口老化严重,经济发展裹足不前,日本因为在五十年代不曾预见五十年后的情景儿面临人口问题,我国稍有不慎也会重蹈覆辙。想到这个问题,我们不禁会想:我们在今后是不是还能保证这样高的经济增长呢? 中国在过去10年保持了每年双位数的经济增长,作为新兴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长期增长因素是中年人比例较高,提供内需,也提供大量的生产力。不过,政府公布的一系列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或许暗示了中国依靠年轻动力来提升经济在未来并不容易。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4月末发布人口普查数据,现时中国人口为13.39亿,10年间增加7,390万,即年平均增长仅为0.57%,这个平均年增率数字相比1990至2000年间的1.07%大幅缩减。这显示了中央政府实行的“一孩政策”发挥作用,过往的人口过快增长势头持续得到控制。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更表示,中国未来人口增长将会继续下降,并预期在2032年前后会达到人口零增长的地步。 在整个人口普查的数据当中,对经济最富意义及启示性的莫过于中国的老年化程度。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份的人口年岁分布为:0至14岁人口16.60%;15至59岁人口70.14%;60岁及以上人口13.26%,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87%。与第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0至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29%,而60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比重则上升了2.93%。这一升一降的情况凸显出中国将于未来10年出现日益恶化的人口老年化问题。 老龄化会带来年轻劳工的缺乏,现时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仍然需要大量劳力作为支撑,尤其当固定投资占GDP近7成的情况下。另外,社会保险这个困扰全世界的问题,在中国这个老龄化社会中尤其明显。在现今社会,中年人远多于老年人,政府可以承担的起社会养老保

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

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 [内容摘要]:我国自19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成果。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考虑使人口保持一个适度的发展,以期继续长期稳定地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口经济计划生育适度发展人口负担系数人口红利 一、前言 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于为国民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迅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教训值得深刻记取。因此当前我们有必要对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探讨,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二、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成果 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对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作用幅度与方向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但是,在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方面,全球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这里可以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我国自1978年以来,由于成功地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有力的控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从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增不断降低,人口总量的增长也趋于平缓。 同一时期我国整体经济总量在存量和增量上的变化则是不断向上发展,这应该说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人口适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发达国家人口缓

经济增长与人口的关系

当代经济与人口的关系 世界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统计数据表明,公元初期世界人口数为2~3亿,到1492年为5亿,2005年12月19日突破65亿,预计将在2012到2013年间突破70亿。虽然世界总人口不断增加,但是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改变,总人口中年轻人比下降,老年人数目增多。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1955年的29岁提高到当前的66岁,而且以后还会更家延长。人口快速增长中的城市化趋势。人口问题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说过去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重点,在于分析探讨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那么现在则越来越多地关注低生育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人口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发展问题,人口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增长,另一个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口合理分布、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迄今为止,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对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作用幅度与方向)还没有达成共识。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马尔萨斯派和反马尔萨斯派。即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利还是有害。 一、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害方面 马尔萨斯派的主要观点是,人口增长会导致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态环境退化,社会总储蓄减少(投资率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尽管技术进步可以加速经济增长,但是,如果人口无限制地增长下去,那么,技术进步的步伐将最终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从长期的观点看,人口增长阻碍经济的增长。 将世界各国按人口生育率从高向低排列,可以发现高生育率国家都是贫穷国家,但是中低水平生育率的国家却有不同的收入水平。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过高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再高的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不会很高。其次,在环境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扩大了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尤其是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其价格不段上涨,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在粮食方面,现有的耕地不能满足人类越来越多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最后随着各国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口的病残率上升,社会养老和医疗的压力加大。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储备不足,支付越来越

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范文

计划生育教育 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时间:2005.01.13 地点:会议室 备课:尹浩 课题:我国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 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我国的人口形势与国情,领会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自觉响应国家和军队的计划 生育政策。 内容: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回顾。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 三、我国人口现状带来的影响 时间:60分钟。 方法:理论讲解,课后讨论。 2001年12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主席令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从而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其中第一条规定: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从党中央江主席已把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也充分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最重要的基本国情;同时,由于未来几十年,人口总数还将持续增长,所以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丝毫不容乐观。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回顾 (一)建国前:从奴隶社会到蒋家王朝,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动荡,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随生产力逐步上升,没有明显的高峰及减少,在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较平衡的人口问题,因而未能提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更没有把人口的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二)建国后:计划生育经历了三起两落,形成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1、1956年到1957年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面对此次高峰,党和政府提出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专这们也积极献策,但由于“大跃进”在人口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正确的主张不但没有得到积极支持,反而受到批判,因而计划生育刚起就落了。 2、来势更猛的1962年至1965年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全国人口突破了7亿大关,再次引起了党和国家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国家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可是不到两年就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人口出生又处于无政府状态。 3、1966年到1971年,6年净增1亿2千多万元,形成了第三次生育高峰。70年代以后,党和国家深感人口盲目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亲自领导下,计划生育工作再次开展起来,但由于在人口问题上“左”的影响并没有认真清理,因而计划生育工作的声势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 4、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正确人口政策,决定严格控制人口,

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述评[摘要]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两者的关系历来 都是人口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回顾,为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口;经济;理论;梳理 人口与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人口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对国外而言,可简单分为三种理论,即悲观论、乐观论、相关论等;在国内的研究中,马寅初早在50年代就提出适度人口的观点,改革开放以后,张纯元、李竞能、吴忠观、田雪原等人口学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在研究方向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从宏观转向微观,从人口数量转向人口质量和结构的方向。下文对国内外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作进一步分析。 一、国内外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梳理 (一)国外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梳理 国外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在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他们从政治角度探讨了人口与土地、人口与国家、人口与财富的关系,其中包含了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萌芽。 到了近代,威廉·配第、魁奈、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坎南、威克塞尔等学者在其著作中都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是重商主义理论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在著作《税赋论》、《政治算术》中从人口数量与质量两方面论述了人口与财富的关系,而且认为人口增长是财富增长的源泉和原因。而重农主义者、法国经济学家魁奈在《人口论》、《农业国经济政策的一般原则》中则认为农业生产最重要,且财富增长才是人口增长的原因。而后,亚当·斯密继承了威廉·配第的某些思想,在《国富论》(1776年)中从人口质量方面论述了人口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但他认为人口增长与财富增长互为因果。而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则从边际收益递减法则出发,论述了人口与资本的关系,认为人口增长有可能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在此基础上,马尔萨斯于1798年发表了其代表作《人口原理》,提出了“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假定、“三个论点”、“两种抑制”和“四个结论”假说,认为人口增长必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当现有的资源不能维持一个庞大的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就会被饥荒、疾病、瘟疫、贫困、战争等因素所抑制,使人口恢复平衡状态。 19世纪中叶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异常突出。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展开了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中创立了两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原理。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与资本积累的相互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和贫困的原因,并深刻地批判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口

有关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一)

有关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一)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早在几百年前,中国著名人口思想家洪亮吉、汪士铎等人便根据当时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上探讨了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为代表学者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角度比较系统地论证了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并以此为主要依据提出控制人口的现实必要性,这是建国以后学术界最早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遗憾地是,由于受当时左倾思想的影响和干扰,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学术研究便就此中断了20余年。 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发展和完善,中国人口科学研究也随着走向恢复、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新阶段。在过去的20年中,国内外学术界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人口与经济关系运行的机理、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深入剖析与探讨,在许多关键的人口经济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并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综观过去20多年的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研究过程,学术界在不同阶段中对问题研究的内容、手段、视野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我们将其主要研究成果划分为改革初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三个阶段进行文献的回顾和综述,并对未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重点作一展望。 一、改革初期的研究成果回顾与评述(1979~1986年) 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各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客观上急需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因此带动了当时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学者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李竞能1999),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人口经济研究得以恢复的催化剂,这突出反映在三件事上:一是从思想上把原有的禁锢逐步打破,提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人口压力沉重,突出表现在失业问题极其严重,物质供应非常紧张,住房短缺,建设资金不足,使人们再也无法否认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存在人口问题。三是在纠正以往政策偏差和冤假错案的过程中,出现了为马寅初、陈达和吴景超等人口学者平反的举措,引发了对社会主义人口问题的研究。①由于中国人口科学研究的恢复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正全面致力经济建设,其工作的重心放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上,因此,改革初期阶段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则更多地关注社会主义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它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中国人口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矛盾有哪些,控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又是什么,等等?在这一阶段,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关注的内容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两种生产理论 7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控制人口的战略,但当时实行计划生育却缺少必要的理论作为指导。改革开放以后,探讨社会主义国家控制人口的理论基础便成为人口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人口学界突破过去的理论禁区,对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研究的重大成果是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思想的核心,这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论述中不难看出两种生产理论的思想。社会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生产,还应当包括人类自身生产,二者构成了社会生产内部的矛盾对立体,社会生产正是在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中发展(张纯元1983;冯立天1982;李竞能等1982;梁文达1980;曹明国1982)。 关于两种生产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在两种生产的矛盾运动中,物质资料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口生产最终总是适应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要求而变动,并围绕着物质资料生产这个经济基础而变动①,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人口的发展,人口变动必须

人口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特征人口基数人口素质人口流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 索引: 人,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观和客观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主因。而人口特征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性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结果。本文将利用一些统计学原理对我国人口主要特征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做一些论证式的阐述,通过一些统计学的分析和论证说明人口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正文: 基于地理,文化,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口普遍具有与其相对应的人口特征,而人口特征与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人,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观和客观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主因。而人口特征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性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结果。本文将利用一些统计学原理对我国人口主要特征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做一些论证式的阐述,通过一些统计学的分析和论证说明人口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综合统计学原理,一个国家在人口基数,文化素质,年龄结构,人口的流动性,人口性别比,人口的区域性分布、人口城镇化等方面的特征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一、人口基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基数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模式,规模,速度等因素。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一方面对资源消耗的需求旺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资源供应,这方面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成本具有较大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人口,一般而言对于外向性经济尤其是提供加工制造的外向性经济而言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国至改革开放起始,巨大的人口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人口,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分享了人口基数庞大的红利,劳动力供给非常充足,而劳动力的价格非常低,生产制造的人力成本相对就低。但这样的人口红利需要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外向性的加工制造型经济模式中,这种人口红利就具备了特定的条件和基础;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经发展模式是以创新性的高科技或金融发展等高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人口基数庞情况见一斑。美国人口3亿多,经济以高科技,金融等高端为产业为主导,经济规模相当于2个中国的经济规模;而中国人口基数13亿,比美国多出10亿,但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产业,且经济规模虽然快速提升,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4,所以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红利因素也仅限于特定的经济模式。抛开经济发展模式,单纯的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就很难说明。 二、人口年龄化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年龄化结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人口基数庞大可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如果人口基数中人口的年龄化结构不合理,这种人口基数庞大的人口红利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中间最主要的就是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13亿人口中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0%之多。老龄化人口比重过大,说明劳动力人口一定程度的减少。但从绝对数而言,

人口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 正文 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 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为提高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随着人口素质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日益加重的氮、磷污染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加剧了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来说,酸雨蔓延、温室气体变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消耗加剧和紫外线辐射变强,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空气质量变差,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除了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外,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导致大量动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

人口模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人口模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王志一19920122203509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政策上也经历了计划生育和现在的单独二胎。那么人口与经济增长有什么关系呢,我国该实行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才最有利于经济发展呢? 早在18世纪末期,马尔萨斯就提出了著名且饱受争议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他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二战以后,美国学者皮尔逊和哈珀在《世界的饥饿》一书中,再次对人口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他们认为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而耕地扩大和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都不可能,因此人口增长将最终受食物供给能力的限制,从而提出唯一解决世界饥饿的办法只能是减少人口的观点。另外,美国学者福格特在他1949年发表的《生存之路》中,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土地的生产能力无限性做了否定的回答,并提出人类的“生存之路”在于控制人口和恢复资源。 但是马尔萨斯理论遭到众人反对。马克思认为过剩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由历史决定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决定是否把工人列入过剩人口范畴的是雇佣资料,而不是生活资料。”再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总是存在“人口过剩”的,原因不是由于食物不足,而是由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李嘉图认为人口增长的原因应该从资本和劳动需求的角度进行说明。资本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

我国人口与保护环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方面的关系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调整研究生专业目录时,在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二级学科,经过几年来的发展,该学科不仅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和学者,而且也取得了很多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目前仍处于创建和起步阶段,在学科建设的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需要学术界展开广泛的讨论,以便使这门新的学科尽快形成科学的研究框架和严谨的学科体系,真正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笔者近年来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也作了一些尝试性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基本思路。 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一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和谐状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以人口与耕地资源为例,1952年,我国人口为5.7亿,耕地面积1.24亿公顷,人均耕地0.22公顷;2000年人口数量已接近13亿,耕地面积虽然也有所增加,但远远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致使人均耕地面积减至0.08公顷,比1952年减少了一半多。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解决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食物不足问题,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对矿物资源的开采量迅速增加,资源储量的有限性与需求增量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在这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3大问题中,我国最先关注的是人口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时,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就意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过控制人口增长和鼓励节制生育的主张;在学术界,也开始摆脱前苏联"人口快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的思维模式,马寅初先生发表了《新人口论》,从各个方面论证了人口增长过快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的矛盾,使人们对人口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随之而来的反右扩大化、3年经济困难以及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控制人口的工作未能开展起来。进入70年代后,我国正式启动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适应于计划生育实践的需求,人口学研究开始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正是由于在人口理论上首先解决了"三马"之间的关系,即在我国计划生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批判马尔萨斯的关系,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联系与区别,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挖掘出了"两种生产"理论,找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理论依据,从而才为计划生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人口理论的先行,如果不是理论工作者在"老祖宗"那里找到了"两种生产"理论作为"尚方宝剑",在当时的极左思想干扰下,很

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

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中也形成了“以GDP论英雄”的偏向。近年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人们从理论上开始询问:第一,GDP一个指标足以概括人类发展的全部需要吗,换句话说,GDP足以解释人类发展的所有维度吗?第二,传统上解释GDP增长的那些因素真的足以囊括经济发展的全部要义吗?以下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助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新理念,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并探讨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作用和贡献。 一、人类发展的内容和含义 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几乎把所有的智力努力都投入到如何提高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上面,相关的政策建议也都在寻找那些能够提高资本积累的因素。即使经济学家越来越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但是,也是把诸如教育、培训和健康这些提高人力资本的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作为手段和工具研究和观察,而忽视了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因而,即使经济学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本,却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因找不到有效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途径,而在实践中显得苍白。另一方面,单纯的GDP增长并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以及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能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经济增长最终也难以实现又好又快。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直接关注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到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以至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特殊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道路,成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最初党中央每年召开的人口工作座谈会,被提高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层次,在科学发展观形成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由此中国人口政策和人口战略开创了政府以人为本,以人口发展的可持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有实践。 从观察人口发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的角度,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可供借鉴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出版首卷《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出该组织看到了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该报告把收入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以出生时预期寿命代表的健康水平和成人识字率和毛入学率构成的教育水平结合起来,构造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与传统上单纯使用GDP相比,在衡量人类发展成就方面要更为全面(图1)。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中国在全国城乡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了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较早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索洛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 ) 答:索洛增长模型是表明储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及其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增长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型。 它的基本假定有:(1)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 =,式中,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2)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例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其主要思想是:人均投资用于资本扩展化和资本深化,当人均投资大于资本扩展化时,人均产出就会增长;当人均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时,经济达到稳定状态,人均产出不再增长,但总产出会继续增长,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 2.稳定状态(steady state ) 答: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是指长期中经济增长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水平,人均资本存量维持不变,即()0k sf k k δ?=-=。这个维持不变的人均资本存量k *称之为稳定状态人均资本存量。 在稳定状态下,不论经济初始位于哪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总是会收敛于该人均资本水平k *。在稳定状态,由于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所以人均产出也保持不变,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为零。 3.资本的黄金律水平(golden rule level of capital ) 答: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在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时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黄金律具有如下的性质:(1)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高于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每个人的平均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2)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低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二、复习题 1.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的收入水平的?它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