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常用化学计量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常用化学计量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常用化学计量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常用化学计量

常用化学计量

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

C.该气体中每个分子含有2个原子

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g)和N2(g)分子数相同

B.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 O2(g)和2 mol N2(g),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

D.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 O2(g)和2 mol H2 (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3.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1 B.0.42 mol·L-1

C.0.56 mol·L-1 D.0.26 mol·L-1

4.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B.仅用烧杯、量筒、玻璃棒就可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

C.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D.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5.使用胆矾配制1 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溶解在1 L水里

B.称取胆矾25 g,溶解在1 L水里

C.将25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D.将16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6.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L 1.0 mol·L-1的NaAlO2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常温下,0.1 mol碳酸钠晶体中含有CO2-3的个数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18O2中所含中子数为8N A

D.25 ℃时,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为0.2N A

7.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HCO-3数目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C.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 A

D.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8.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2 mol SO 2和1 mol O 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中所含的氯原子数介于N A 至2N A 之间

C .由1 mol CH 3COONa 和少量CH 3COOH 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 3COO -

数目为N A 个

D .1 mol Na 与O 2完全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为N A 个

9.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0.1 mol 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NO 和2.24 L O 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15N A

C .加热条件下,1 mol Fe 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N A 个SO 2分子

D .0.1 mol Na 2O 2与足量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10.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2-4完全沉淀;若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 3,则原溶液中Al 3+的浓度(mol/L)为( )

A.2b -c 3a

B.2b -c 6a

C.2b -c a

D.2b -c 2a 11.在T ℃时,将a g 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 · mL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其中含NH +

4的物质的量为b mol ,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a V ρ-a

×100% 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000a 17V mol ·L -1 C .溶液中c(OH -)=1000b V

mol ·L -1 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 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12.(1)叠氮化钠(NaN 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_____g 。

(2)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 g 钠钾合金溶于200 mL 水生成

0.075 mol 氢气。

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②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请回答以下问题。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Z2-1所示:

图Z2- 1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100 mL 1.0 mol/L的盐酸;

②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并注明规格)量取7.5 mL 1.0 mol/L的盐酸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

的数值至少为________;

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100 mL 1.0 mol/L的盐酸时,下列哪些操作会使配制浓度偏小?

________(填写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盐酸在烧杯中稀释时,搅拌时间过长

D.定容完成后,将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F.烧杯中有少量水

(2)请填写操作步骤中的空格:步骤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4)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略水蒸气影响,在该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 m=________L/mol。

14.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Z2-2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Z2- 2

(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c 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 1 mol ·L -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

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 ·L -1。

(3)物质的量浓度为c 2 mol ·L -1的氨水与15

c 2 mol ·L -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 g ·mL -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

浓度________35

c 2 mol ·L -1(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5.结晶硫酸亚铁部分失水时,分析结果如仍按FeSO 4·7H 2O 的质量分数计算,其值会超过100%。国家标准规定,FeSO 4·7H 2O 的含量:一级品99.50%~100.5%;二级品99.00%~100.5%;三级品98.00%~101.0%。

为测定样品中FeSO 4·7H 2O 的质量分数,可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

2MnO -4+5C 2O 2-4+16H +===2Mn 2++10CO 2↑+8H 2O 。

测定过程:粗配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1 L ,然后称取0.200 g 固体Na 2C 2O 4(相对分子质量为134.0)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 ℃。

(1)若要用滴定法测定所配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则测得高锰酸钾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滴定用去高锰酸钾溶液29.50 mL ,则c(KMnO 4)=________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4)称取四份FeSO 4·7H 2O 试样,质量均为0.506 g ,用上述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达到终点,记录滴定数据:

该试样中FeSO 4·7H 2O 的含量(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符合国家

________级标准。

(5)如实际准确值为99.80%,实验绝对误差=____%;如操作中并无试剂、读数与终点判断的失误,则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解析] 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 mol ,C 项正确;若该物质为气态物质,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故该温度和压强不可能是标准状况,A 项错误、B 项正确;根据题意,在此温度和压强条件下,V m =30 L ·mol -1,D 项正确。

2.A [解析] A 项,温度相同、体积相同,但没有说明压强是否相同,因此无法推出物质的量是否相同,错误;B 项,等温等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SO 2和CO 2的密度之比等于64∶44,即16∶11,正确;C 项,等温等容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因此两者压强之比等于5∶2,正确;D 项,等温等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体积之比等于5∶2,正确。

3.B [解析] 容量瓶中H 2SO 4溶液的H +物质的量n(H +)=(0.1 L ×0.3 mol ·L -1+0.3

L ×0.25 mol ·L -1)×2=0.21 mol ,所以c(H +)=0.21 mol 0.5 L

=0.42 mol ·L -1。 4.C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在相应规格的容量瓶中进行,A 项、B 项错误;配制溶液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使用胶头滴管将液体吸出,会造成配制结果偏低,D 项错误。 5.C

6.B [解析] 在NaAlO 2溶液中,氧原子不仅存在于溶质NaAlO 2中,还存在于溶剂水中,因此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远远大于2N A ,A 项错误;常温下,0.1 mol 碳酸钠晶体中含有CO 2-3的个数为0.1N A ,B 项正确;由于18O 具有10个中子,因此,标准状况下,11.2 L 18O 2中所含中子数为10N A ,C 项错误;25 ℃时,1 L pH =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

为0.1N A ,D 项错误。

7.B [解析] NaHCO 3溶液中HCO -3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所以1 L 0.1 mol ·L -1 NaHCO 3溶液中含有HCO -3数目小于0.1N A ,A 项错误;乙烯、丙烯的实验式相同,都是CH 2,7.0 g 混合物中含有CH 2的物质的量为7.0 g ÷14 g ·mol -1=0.5 mol ,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B 项正确;只有浓硫酸才和铜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浓度变稀,反应停止,所以生成的SO 2分子数目小于0.46N A ,C 项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 氧化成Fe 3+,所以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 A ,D 项错误。

8.B [解析] SO 2与O 2反应生成SO 3为可逆反应,所以一定条件下,2 mol SO 2和1 mol O 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 A ,A 项正确;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不能用22.4 L/mol 换算,B 项错误;C 项,溶液为中性,则c(H +)=c(OH -),根据电荷守恒,则c(CH 3COO -)=c(Na +),所以CH 3COO -数目为N A 个,正确;D 项,不论生成Na 2O 还是Na 2O 2,Na 都失去1个电子,所以1 mol Na 与O 2完全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为N A 个,正确。

9.D [解析] 0.1 mol 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 A ,因为Cl 2+H 2O HCl +HClO 是可逆反应,A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NO 和2.24 L O 2混合后生成

2.24 L NO 2,剩余氧气1.12 L ,但由于存在平衡2NO 2

N 2O 4,所以气体分子数小于

0.15N A ,B 项错误;加热条件下,1 mol Fe 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硫酸铁,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1.5N A 个SO 2分子,C 项错误;0.1 mol Na 2O 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D 项正确。

10.A [解析]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发生反应:Ba 2++SO 2-

4===BaSO 4↓,n(BaCl 2)=b mol ,则n(SO 2-4)=b mol, 若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 3,则n(NH +4)=c mol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NH +4)+3n(Al 3+)=2n(SO 2-4),即c +3n(Al 3+)=2b ,

所以n(Al 3+)=2b -c 3 mol ,则原溶液中Al 3+的浓度是c(Al 3+)=n(Al 3+) ÷V =2b -c 3

mol ÷a L =2b -c 3a

mol ·L -1。选项A 正确。 11.B [解析] 氨水溶液的溶质为氨气,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 ·mL -1,体积为V mL ,

所以溶液质量为ρV g ,溶质氨气的质量为a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g ρV g

×100%,A 项错误;a g 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a g 17 g/mol =a 17

mol ,溶液体积为V mL ,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17 mol V ×10-3L =1000a 17V mol/L ,B 项正确;NH +4的浓度为 b mol V ×10-3L =1000b V

mol/L ,则一水合氨电离产生的c(OH -)=1000b V mol/L ,而溶液中水也可以电离出OH -,所以溶液中c(OH -)>1000b V

mol/L ,C 项错误;水的密度比氨水的密度大,相等体积的氨水与水,水的质量大,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大于原氨水的2倍,溶液中氨气的质量相同,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故D 错误。

12.(1)78 (2)①0.75 mol ·L -1 ②NaK 2

[解析] (1)叠氮化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 3===2Na +3N 2↑,根据产生氮气的量可以计算分解的叠氮化钠的量。(2)①由反应通式2R +2H 2O===2ROH +H 2↑可知:c(OH -)=0.075 mol ×20.2 L

=0.75 mol ·L -1。②设上述合金中含a mol Na ,b mol K ,则a mol +b mol =0.075 mol ×2,23a g +39b g =5.05 g ,解得a =0.05,b =0.1,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为NaK 2。

13.(1)AC

(2)10 mL 量筒 0.090 (3)A

(4)调节量筒高度,使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内的液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相平

(5)4V 15(或者13.75

V)。 14.(1)9.8c 1ρ1%

(2)c 12

(3)大于 大于 [解析] (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 ,则w(H 2SO 4)=1×c 1×981×103×ρ1×100%=9.8c 1ρ1

%。(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浓度为c 12

mol ·L -1。(3)根据图像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 2 mol ·L -1氨水的密度小于15

c 2 mol ·L -1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15

c 2 mol ·L -1氨水的体积小于c 2 mol ·L -1氨水的体积。两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一定比ρ2大,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

大于35

c 2 mol ·L -1。 15.(1)滴入最后1滴KMnO 4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2)偏小

(3)0.020 24 (4)98.29% 三

(5)-1.51 空气中氧气氧化了亚铁离子使高锰酸钾溶液用量偏小

[解析] (1)依据滴定实验过程和试剂滴入顺序可知,滴入高锰酸钾溶液最后一滴,溶液变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去证明反应达到终点。(2)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消耗高锰酸钾待测溶液体积增大,溶质不变,则测得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减小。(3)0.200 g 固体Na 2C 2O 4(相对分子质量为134.0),n(C 2O 2-4)=0.200 g 134.0 g/mol ≈0.001 493 mol ,依据化学反应定量关系,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2MnO -4+5C 2O 2-4+16H +===2Mn 2+

+10CO 2↑+8H 2O

2 5

n 0.001 493 mol

n =0.000 597 2 mol

滴定用去高锰酸钾溶液29.50 mL ,

则c(KMnO 4)=0.000 597 2 mol 0.029 50 L

=0.020 24 mol/L 。 (4)依据图表数据可知,第三次实验数据相差大舍去,计算其他三次的平均值=

17.76 mL -0.10 mL +17.88 mL -0.20 mL +17.90 mL -0.20 mL 3

=17.68 mL ,利用反应定量关系计算亚铁离子物质的量得到FeSO 4·7H 2O 的含量,

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5 1

n 0.017 68 L ×0.020 24 mol/L

n =0.001 789 mol

FeSO 4·7H 2O 的含量=0.001 789 mol ×278 g/mol 0.506 g

×100%=98.29%。结合题干信息判断符合三级品标准。(5)测定含量-实际含量=实验绝对误差=98.29%-99.80%=-1.51%;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铁离子,高锰酸钾溶液用量减小而引起误差。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

实验题专项训练1.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现象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 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 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B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3.利用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含碘CCl4溶液中提取碘 和回收CCl4溶剂 B.萃取操作过程 中的放气 C.定量测定化学 反应速率 D.比较KMnO4、Cl2、S的 氧化性 5.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较大非金属性C Ksp(AgI)

(完整版)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专题练习

铁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4FeCl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3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已知下述三个实验中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①②③ 将铜丝放入氯化将铁钉放入硫向硫酸亚铁溶液中铁溶液中酸铜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2 Fe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B.实验②中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2+23+ >Cu.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FeD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BaCl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在含有3FeCl和232) ( 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aSOA.白色沉淀是BaSO和34 B.溶液的酸性增强 C.白色沉淀是BaSO4FeClFeCl全部被还原为D.23+++23+32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AlFe、Mg、和Fe4.某溶液中有) 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Mg BFeA.32++ Al .CFe D. ++32.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O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 +2+O +HFeO+2H===Fe2.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溶液反应:B+3-+O NOFe+4H+===Fe+↑+2HNO23.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C+2+O +===Fe+2HFe(OH)2H221 D.向Fe(OH)中加入氢碘酸:3+-2+O +2I===2Fe+I6H2Fe(OH)+6H+223的组成成分。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6.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鉴定盐A) 的是 ( FeB.A中一定有Fe CA. FeBr溶液D.A一定为AgIC.B为沉淀27.高3+3+中一定有 铁酸钠(NaFeO)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42--2--。干法制备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 试卷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大题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科学家目前正在求证一种仅由中个中子组成的微粒,这种微料称为"四中子",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呈电中性 B.带四个单位负电荷 C.带四个单位正电荷 D.质量数为2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氯化钾 B.二氧化碳 C.碳酸钠 D.乙烷 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O2 B.CO2 C.NH3 D.SO2 4.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A.NO3-B.Fe3+ C.SO42- D.Mg2+ 5.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燃烧是放热反应 B.H2SO4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 C.CaO与H2O反应是吸热反应 D.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 7.下列化学反应中,H2SO4作为氧化剂的是() A.2NaOH+H2SO4=Na2SO4+2H2O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BaCl2+H2SO4=BaSO4↓+2HCl D.CuO+H2SO4=CuSO4+H2O 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H+ Na+ OH- B.Na+ NO3- Cl- C.K+ H+ HCO3- D.Ca2+ SO42- CO32- 9.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较多的黑烟 B.分子中含有三个C-C键和三个C=C键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20XX 年高中毕业会考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Na 、K 、Ag 、H :+1 F :—1 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 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 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除第 1 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2、3 周期) 周期:7 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 周期) 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 周期) 主族7 个:ⅠA-ⅦA 族:16 个(共18 个纵行)副族7 个:IB- ⅦB 第Ⅷ族 1 个(3 个纵行) 零族(1 个)稀有气体元素 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1. 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 点燃 4Li + O 2 2Li 2O 2Na + O 2 Na 2O2 2 Na + 2H 2O = 2NaOH + H2↑2K + 2H 2O =2KOH + H2↑ 通式:2R + 2 H 2 O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 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推断专题训练

2.(22分)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cm (g 3 -? 乙 醇 -117、0 78、0 0、79 乙 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98%) —— 338、0 1、84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 的大试管A 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与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 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 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图11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与食盐水与饱与氯化钙溶液洗涤,可通过洗涤除去(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________. A.52O P B.无水42SO Na C.碱石灰 D.NaOH 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11装置相比,图12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 4、 (共18分) I 、 已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R X NaOH ROH NaX -+? →?+? 又知:有机物A 的结构为,有机物B 的结构为 请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电化学

电化学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Z7-1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Z7- 1 A.K+移向催化剂b B.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Fe(CN)6]4--e-===[Fe(CN)6]3- C.[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 D.电解池溶液中的[Fe(CN)6]4-和[Fe(CN)6]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2.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生产装置如图Z7-2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Z7- 2 A.a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C.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 D.b电极反应式:4OH--4e-===O2↑+2H2O 3.如图Z7-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Z7- 3 A.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电解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 B.若a为纯铜,b为粗铜,该装置可用于粗铜的电解精炼 C.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D.电子经导线流入b电极

4.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Z7-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Z7- 4 A.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B.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增大 C.K+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 D.纯净的KOH溶液从b出口排出 5.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 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Z7-5),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 是( ) 图Z7- 5 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 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H2O===CO+2OH- 6.用如图Z7-6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图Z7- 6 7.(1)利用如图Z7-7实验装置可以合成氨,钯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

高一化学-元素推断题专项训练 最新

第八讲推断题专项训练 1. 某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为m,最外层电子数为n,且2m=n,该元素气态氢化物中含氢25%,该元素的名称是,m= , n = 。 2. 现有原子序数之和为51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已知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C和B同主族;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是最强的,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同. (1)试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写出B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A 、B 、C 、D 、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 、A、B、D、E的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 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 (1)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名称:A ;B ;C ;D ;E 。(2)画出E的原子结构简图。 (3)写出D的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今有A 、B 、C 、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若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深红棕色液体,有刺鼻的臭味。B 、C 、D的原子电子层排布均不超过3个电子层。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他们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等。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是B原子核外电子数的6倍。请回答: (1)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 。 (2)画出A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单质和两种氧化物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酸,其反应方程式为。 5.请写出五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的化学式,这些物质的原子核外都具有10个电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C、D四种元素,A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单质跟A、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A单质,C原子与B原子的电子层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奇数,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其单质为淡黄色固体。 (1)四种元素符号为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二种元素是___________,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种元素中能形成AB型共价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由它们的同位素原子形成的AB型分子共有____________,其中质量数最小的一种分子可用同位素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原子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A、B、C、D四种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其核电荷数按B、C、D、A顺序增大。已知B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C、D、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C、D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超过20,则A为,B为,C为,D为 . 8.X、Y、Z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Z>X>Y,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由此推出:X是,Y 是,Z 是 .将X的单质投入到Z单质的水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高中化学毕业班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 二学期高四化学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O2通入水中: 3NO2+H2O=2H++2NO2-+NO B. Fe(OH)3溶于HI 溶液: Fe(OH)3+3H+=Fe3++3H2O C. (NH4)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NH4++SO42-+Ba2++OH-=BaSO4↓+NH3·H2O D.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HCO3-+H2O=Al(OH)3↓+CO2 3 2.2.一种从含Br-废水中提取Br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甲装置过滤时,需不断搅拌 B. 用乙装置将Br-氧化为Br2 C. 丙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其密度小 D. 可用装置丁进行蒸馏,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Br2 3.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如图)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 C. 放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1 mol电子的电量时,有0.1 mol 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有标准状况下1.12 L氧气参与反应 D.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晶体中,有N A个Si就有2 N A个Si—Si键 B. 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与Na2S溶液中Na+数目相等 C. 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2 N A个电子的电量时,则阳极产生气体22.4 L D. 标准状况下,2 mol Na2O2与44.8 L S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 A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 B. 分子式为C4H10O的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 C. 苯乙烯()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异丁烯及甲苯均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6.已知pC=-lgc;Ksp[Cu(OH)2]=2.2×10-20和Ksp[Mg(OH)2]=1.8×10-11,测得两种金属离子的PC与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专项训练(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

2020年01月22日xx 学校高中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 NaCl 溶于水 电解CuCl 2溶液 CH 3COOH 在水中电离 H 2与Cl 2反应能量变化 NaCl Na ++Cl ? CuCl 2 Cu 2++2Cl ? CH H 2(g)+Cl 2(g) 2HCl(g) ΔH =?183kJ·mol ?1 3.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6.下列表示不正确 ...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B.丁烷的球棍模型 C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 6 7.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8.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l B.N2的结构式:N=N C.Na 的结构示意图:D.2H O的电子式: 9.生活离不开化学。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交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下列成语与该金属有关的是( ) A.衣紫腰银 B.点石成金 C.铜驼荆棘 D.铁杵成针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C.FeCl3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铜质线路板是因为Fe比Cu的金属性强 D.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是因为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和水 1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B.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是硅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一致D.港珠澳大桥用到的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水解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化学必修1知识点 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科学发展史 1 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 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 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 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 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 7 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8 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9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1 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12 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瓷 10 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键相间的六边形结构,简称凯库勒式; 二化学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和分子的基本微粒。(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Na + 阴离子:Cl-、OH - (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 、Na2SO 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等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从宏观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从微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 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由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包括:复杂离子如:酸根离子,有机基团。 8.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变化本质: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9.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10.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它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由不同的同位素原子组成同一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与D2O混合为纯净物。 1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1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13.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如:HClO4、H 2SO 4、HCl、HBr、HI、HNO3… 常见弱酸如:H2SO3、H 3PO4、HF、HNO2、CH3COOH、HClO、H2CO3、H2SiO3、HAlO2… 14.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 常见弱碱如:NH3.H2O、Mg(OH)2、Al(OH)3、Fe(OH)3… 15.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盐的分类①正盐 ②酸式盐③碱式盐④复盐(电离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的盐) 1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等 17.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1)常见同素异形体:红磷与白磷;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

高中化学专项训练《镁、铝》(附答案)

高中化学专项训练《镁、铝》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 + 与Mg 反应产生气体,OH - 与Mg 反应产生沉淀 B.Mg 质地柔软,所以不适合制作高强度的合金材料 C.Mg 能在Cl 2、CO 2中燃烧,说明不是只有O 2才有助燃性 D.Mg 是金属,是电的良导体,所以Mg 常被用来制造导线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3NaHCO 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2SiO 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23Al O 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 C.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O 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盐酸,悬浊液变澄清:Mg(OH)2+2HCl=MgCl 2+2H 2O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 + 、K + 、24SO -、Cl -、3HCO - B .含有大量硝酸根离子的溶液中:H + 、Fe 2+ 、24SO -、Cl - C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 2+ 、Mg 2+ 、3NO -、Cl - D .常温下pH=1的溶液中:4MnO -、3NO -、24SO - 、Na + 、Fe 3+ 5.碱式碳酸铝镁[()()32Mg Al OH CO H O a b c d x ?]常用作塑料阻燃剂,在一定条件下相关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CO 还原23Al O 的方法制取金属Al B.气体Q 可能为3NH C.碱式碳酸铝镁用作阻燃剂是因为其分解吸收大量热且产生熔点较高的物质 D 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加热蒸发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训练

化学实验训练题 一、性质型探究实验 【例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酸 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装置B的主要作用 是;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 接的合理顺序为A、B、.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 是;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3)①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②草酸为二元酸; ⑴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和草酸),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CO2的检验。 ⑵①F、D、G、H、D; CuO(氧化铜);②H前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H后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①向1mol/L的NaHCO3溶液中加入1mol/L的草酸溶液,若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2倍或将浓度均为0.1mol/L的草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反应后的溶液的pH,若溶液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 练习:1.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则相关的离子 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 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 (3)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__色,说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 (4)装置F中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a.饱和NaOH溶液 b.饱和Ca(OH)2溶液c.饱和Na2S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1)MnO2+4H++2Cl ̄Mn2++Cl2↑+ 2H2O;除去Cl2中的HCl;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2)d; (3)黄;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 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4)2OH—+Cl2=Cl—+ClO—+H2O 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b 2. 易溶于水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用于摄影和印刷。以铁屑为原料的制备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目录 【一、物质的分类】 (2) 【二、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 (2) 【三、电解质】 (2) 【四、离子反应】 (2) 【五、氧化还原反应】 (3) 【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 【七、元素周期律】 (4) 【八、化学键】 (4) 【九、化学反应与能量】 (4) 【十、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5) 【十一、常见的无机物】 (5) 【十二、有机部分】 (6) 【十三、干馏、气化、分馏】 (7)

必修一、二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溶液 混合物 胶体 浊液 酸 物质 碱 化合物 盐 纯净物 氧化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二、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 1.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mol (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 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 表示,约为6.02×1023。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 。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 表示;单位:g/mol ;以g/mol 为单位 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或相对原子质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n= 。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 ()()(aq V B n B C 。 【三、电解质】 1.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酸、碱、盐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叫做碱; 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四、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种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气体,沉淀(难溶)或水(难电离)。 3.离子共存问题: ①有难溶物生成。如Ba 2+与SO 42-、CO 32—大量共存;Ag +与Cl -不能大量共存。 ②有气体生成。如CO 32-、HCO 3-、SO 32-、等离子与H +不能大量共存。 ③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如NH 4+与OH -不能大量共存;OH -、CH 3COO -、ClO -与H +不能大量共存。 1.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 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2.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M m A N N m V V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 胶体 浊液 有机化合物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氧(氧化剂)--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还(还原剂)--失(失电子)--升(化 合价升高)--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表示方法:双线桥 失去2e- -1 0 0 -1 2 KBr + Cl 2 ==== Br 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符号:n 单位: 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 表示。 约为6.02x1023 3、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公式:n= NA N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土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