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计

1、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是: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

3、温度计的分类:

根据膨胀液体分;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

根据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分度值1℃)

寒暑表(-30…50℃分度值1℃)

体温计(35…42℃分度值0.1℃)

4、体温计:玻璃泡大,内管细小------灵敏度高,测量准确

玻璃泡上端有缩口--------液柱可自动上升,不能自动下降,可离开人体读数,用前要用力将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内

柱体做成三棱柱形,并有一边是圆弧形------起放大液柱的作用,要正对弧形面读数(不需要估读)

5、如何使用温度计(三要三不要)

(1).使用温度计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测量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量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与容器器壁、容器底部接触,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吸热过程)

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放热过程)

4、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如海波,萘冰等)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和熔点.(如玻璃、塑料、蜡、松香、沥青)

6、注意: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7、如何判断晶体和非晶体:

(1)从有无熔点来判断,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从熔化过程的现象来判断,晶体的熔化过程:固态→固液混合态→液态。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固态→软→稀→液态。

(3)从熔化现象来判断,关键是观察图像中是否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有则为晶体,没有则为非晶体。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吸热过程)

(1)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发生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一切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特点:①蒸发不受温度限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②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是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②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放热过程)

液化的方法:①降低温度

②压缩体积

雾、露、“白气”、“冒汗”或“出汗”、“冒气”等都属于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吸热过程)。如干冰、碘,冰、萘、樟脑片、金属钨等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放热过程)。如气态碘、水蒸气、气态钨等物质。霜、冰晶、冰花、雾凇等现

象都属于凝华。

第十一章热和能

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

分子的直径很小,通常是10-10米

第二节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两张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自发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发生的条件: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且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了物体的分子彼此间存在着间隙。

2、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分子动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成为分子动能。

(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5、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一个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注意:当物体的状态改变时,尽管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会改变。如晶体在熔化时,分子动能不变,但物体由固体变为液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变大,内能增加。;晶体在凝固时,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变小,物体内能减小。

6、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体积、种类。

7、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热传递的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最后温度相同为止。

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8、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J(焦耳)

注意: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它只是一个过程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

第四节 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c 表示。

(1)单位:J/kg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3)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的比热容不同。

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 冰的比热容是2.1×103 J/kg ·℃

(4)比热容大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在温度变化相同时,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多。

2、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 △t (△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第五节 热机

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成为热机。

2、四冲程汽油机的:

(1)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在一

3、热值:1千克某种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1)热值用q 表示,单位是J/kg

(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 放=mq (3)热值是物质的属性

4、热机的效率:用来开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之比。 η=

有用Q Q

第十二章 电荷

1、摩擦起电后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叫做正电荷,正电荷用符号“+”表示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板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符号“-”表示。

5、元电荷:在各种带点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 e=1.6×10-19C 电荷量符号:Q

6、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7、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8、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在金属导体内,定向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 (1)电流可能只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可能只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3)电流可能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4)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因此,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 (2)是闭合电路

3、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在金属中发生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而不是正电荷。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

4、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元件逐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叫串联。(首尾相连)

特点:各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支。开关在任何位置都能同时控制整个电路。用电器一个发生故障,

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2、并联:将用电器部分先后,并列连在电路的两端的电路连接方式叫并联。(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特点:电路有若干条分支,干路和任一支路可构成一条电流路径,电流有若干条路径。。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该 支路。 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某一支路上的用电器发生断路故障,其余支路上的用电器可以正常

工作。

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的大小是用1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的,单位时间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

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反之越小。

2、电流公式:I=

t

Q Q-----电荷量,单位库伦(C ) t 的单位秒(s ) I 电流单位安培(A )

3、1A=1000mA 1mA=1000μA

4、电流表:作用:测量电路中电路的大小 符号:

量程:两个量程(0~0.6A , 0~3A ) 5、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要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因为电流表实质上相当于一根导线,若让电流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表会把被测电

路短路,容易使电流表烧坏,电源损坏。

(2)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表的指针就会反向偏转,容易造

成指针被打弯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若不能估测电流的大小,采用最大量程试触:把电流表的负接线柱和电源负极相连,把

和电源正极那端相连的电路与电流表大量程接线柱试触,如果指针向右摆动幅度较大,即选用那个接线柱,如果指针向右摆动幅度较小,就选用“0.6“接线柱(即小量程)。使用小量程的准确度高些。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5)电流表读数不用估读。

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I=I1=I2=…=I n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I=I1+I2+I3+…In

第十三章电压和电阻

1、电压:电压是四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表的作用是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大小,与待测电路并联。单位是福特(V)

3、常用电压表的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3V和0~15V)

4、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1)首先调零,同时弄清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路就可以近似看成从电压表处形成断路。

(3)电路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的“0”刻度通常在表盘的左边,如果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会使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造成指针碰弯等损坏电压表的事故。

(4)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可以选择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5)读数分三步: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指针处正视读数。

(6)可直接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

5、电压表的试触:不能估测被测电压时,首先要进行试触,试触是在合上开关的瞬间就断开,而不是将开关闭合后,长时间不断

开。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在被测电压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用小量程进行测量。

6、如何判断电压表测的是哪一段电路的电压?

要判断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关键是看电压表与哪部分电路并联,即看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与哪部分电路两端直接相连,可采用下面的判断方法:假定电压表跟导线的连接点可以沿导线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以跨越开关盒电流表,但是不能跨越电源和用电器(包括电阻),那么连接点能够移到哪个用电器两端,就跟哪个用电器并联,这种判断方法叫做“移点法”。

7、如何判断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还是串联)

电流表在电路中可视为一条导线,电压表可视为一个断开的开关。分析电路时,去掉电流表用一条导线代替,去掉电压表使其所在的电路断开,再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这种方法称为“去表法“

8、电池的串、并联。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一节电池的电压。

第三节电阻

1、根据导电性的不同,物体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

2、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1千欧=103欧 1兆欧=103千欧

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

对于同种来说: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4、超导现象:某些物体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电阻就变为零,这成为超导现象。

第四节变阻器

1、变阻器分为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两种。

2、滑动变阻器:

工作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构造:由线圈,磁筒,金属滑片和金属杆四部分组成。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首先了解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时要根据需要对滑动变阻器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的电流超

过允许通过的最大值。

(2)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电路串联。

(3)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应采用两个接线柱“一上一下“的接法,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R=0),也不能同时使

用下面两个接线柱(R=最大阻值),这样就达不到改变电路中电阻的目的。

(4)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即将滑片置于“一下“的另一端)。 4、滑动变阻器能连续改变阻值,但不能读出改变的阻值。 5、电阻箱:

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符号是

6、电阻箱不能连续改变阻值,但能读出改变的阻值。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三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R

U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4、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R 1=

1

1R +

2

1R +…+

Rn

1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原因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5、滑动变阻器与被测电阻串联时,可改变电路中得电流与电压,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鲁教版9年级物理综合试题

鲁教版初四物理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 C .学生书桌高约为200cm D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受油机 B . 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C .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 .大地 3.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B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可减弱噪声 4.“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间存在斥力 B .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 .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 .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 .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2014年10月,莱芜市首批50辆LNG (液化天然气)新能源公交车已经投入运营,如图所示。为了方便出行,市区公交车全面安装“北斗导航系统”,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导航系统接收器)查询公交车的动态位置。 “北斗卫星”向手机传送信息,传播媒介是 A .可见光 B .电磁波 C .红外线 D .声波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A .蓄势待发的火箭 B .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 .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 .加速上升的飞艇 8.如图为小科设计的遮光感烟探测器部分工作原理图,在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烟室中,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及带有一感光电阻(R 0)的电路,R 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当烟雾进入烟室后,激光被烟雾遮挡而使感光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当烟雾达到某一浓度时,探测器便会发出警报.已知光照越强,感光电阻阻值越小,反之则越大.当烟雾进人烟室并越来越浓时,则: A .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 B .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C .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D .R 消耗的功率逐渐变大 9.关于下列四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甲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 .乙实验中通电螺线管左端是S 极 C .丙实验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甲 乙 丙 丁 N S N S G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教师_____ 日期______ 一、学情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1班学生学习较认真;而2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最新初三物理知识点(鲁教版)

物理初三上下复习提纲 (山东科学版) 课本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三章光现象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七章压强 第八章浮力 第九章简单的机械、功 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图 1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单位换算: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独家(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

(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题汇总(word打印版) 1.1化学真奇妙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铁丝弯曲 B. 西瓜榨汁 C. 食品腐烂 D. 灯丝熔断 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3.下列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铁铸成锅 B. 葡萄酿成酒 C. 木柴燃烧 D. 面包发霉 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花香四溢 C. 投鞭断流 D. 钻木取火 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 其中发生变化的是()

A. 黄山云海 B. 徽州石雕 C. 广德太极洞溶洞 D. 阜阳剪纸 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 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 很快会干 A. ①②③ B. ②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7.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的燃烧 B. 食物腐败 C. 植物光合作用 D. 酒精挥发 8.下列过程中,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 B. 节日焰火

C. 风力发电 D. 葡萄酿酒 9.下列过程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煤气燃烧 C. 石蜡熔化 D. 大米酿酒 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 10.水通直流电, 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 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 加热, 白糖熔化变成液体, 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 白糖变黑, 生成了碳, 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 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 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 能源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 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 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 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 (2)能源问题:________ . (3)粮食问题:________ . (4)环境问题:________ .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 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 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 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 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 此时, 蔗糖分子本身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如何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有新物质生成; B、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 气体、生成沉淀)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化学变化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坩埚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坩埚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用嘴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5)灯帽要重复盖一次,避免负压,灯帽不易打开。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鲁科版物理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同步全解

第十章物态变化 (2) 第一节温度计 (2)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3)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4) 第四节升化和凝华 (6) 中考链接 (7) 单元检测 (8) 第十一章热和能 (9) 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 (9) 第二节分子热运动 (11) 第三节内能及其改变 (12) 第四节比热容 (15) 第五节热机 (17) 第六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 中考链接 (21) 单元检测 (22) 第十二章电流和电路 (24) 第一节电荷 (24)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25)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26) 第四节电流的强弱 (28) 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0) 中考链接 (31) 单元检测 (32) 第十三章电压电阻 (34) 第一节电压 (34) 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36) 第三节电阻 (39) 第四节变阻器 (40) 中考链接 (43) 单元检测 (43)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45) 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45) 第二节欧姆定律应用 (47)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49) 第四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51) 中考链接 (53) 单元检测 (53) 期中试卷 (56) 期末试卷 (57) 参考答案 (59)

第十章物态变化 单元目标 1.能认识和使用温度计,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能够区分熔化和凝固两种物态变化,理解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3.掌握蒸发和沸腾,升华和凝华等物理过程的现象及特点; 第一节温度计 要点精讲 本节的学习重点是认识和使用温度计,通过认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特征和亲身测量常见的液体和气温来掌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本节的学习难点是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和使用,学习时要注意和普通温度计比较.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1)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用字母C或℃表示).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将0 ℃和100 ℃之间平分为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温度计的使用. ①首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被测物体的温度应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否则当被测温度过高时,温度计玻璃管中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温度过低时,温度计将无法显示所测的温度值. 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其次要分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即温度计的最小刻度. ③正确放置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测量液体温度时,应当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液体内部,不要接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④正确读数. a.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之后再读数; b.在读数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始终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否则会造成读数的不准确. 典型例题 【例1】小明制作了一个实验用温度计,刻度不准确,你如何帮他重新标好刻度,说出办法来? 【答案】(1)把未刻温度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在液面处刻“0”,(2)把温度计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在液面处刻“100”,(3)用刻度尺测出“0”和“100”之间的长度,然后等分100份.这样就做好了一个实验用温度计. 【解析】:利用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标刻好0℃和100℃,再100等分即可。【例2】医用体温计能当寒暑表使用测出气温来吗? 【答案】医用体温计不能当寒暑表用.因为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30~50℃,超过了体温【解析】:注意医用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表的量程,适用范围以及构造。 计的测量范围35~42℃.另外,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弯曲的缩口,水银体

鲁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A.B. C.D.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3.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 C. D. 4.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7.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0% B.45% C.30% D.22.5%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试题初四上期末题.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初四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评价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18×2=36分,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中涂黑) 1. 通常情况下,下列四组材料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塑料尺、空气、橡胶棒 B.水银、大地、铅笔芯 C.玻璃棒、陶瓷碗、人体 D.煤油、盐水、蒸馏水 2. 有a 、b、c、d四个带电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a排斥c ,b吸引c ,b排 斥d,由此判断 ( ) A.a 、d间相互排斥 B.a 、d间相互吸引 C.a一定带正电 D.d一定带负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B.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C.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D.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4.关于串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B.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不一定相等 C.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一定相等。 5.小张家的卫生间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它们() A.只能各自独立工作,而不能同时工作 B.只能同时工作,而不能各自独立工作 C.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D.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6.关于R=U/I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C.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比 D.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7. 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均为6V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6V。当开关闭合 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路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闭合开关S后,向右移动变阻器R2滑片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9.小新同学按图所示电路连接好实物,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你认为电路故障可能是() A.灯座短路 B.灯丝烧断 C.电流表断路 D.电流表短路 10.白炽灯泡的灯丝常在开灯的瞬间烧断,其原因是在开灯的瞬间() A.灯泡上的电压特别大,因而电流也很大B.灯丝的电阻比较小,因而电流很大 C.灯丝的电阻特别大,产生的热量特别大 D.灯丝低温时比较脆 11.根据灯泡铭牌(PZ220-25)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适宜在25V的电路中使用 B.灯泡在任何情况下工作时,电功率都是25W C.灯泡电压低于220V时,不发光 D.灯泡在220V的电压下工作时,电功率是25W 12.下列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一小时耗电接近1.2kw.h的是() A.空调 B.电冰箱 C.电视机 D.台灯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 点汇总

专题三:知识点汇总 1.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 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_________表示,公式为 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的单 位是_________,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物体沿着_______且快慢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我 们常见的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变速运 动,我们常用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 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4. 声音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靠_________传播,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物质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 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 播,声音在______、_______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快,声音在 15°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_m/s,合________km/h. 5. 声音的三个特性为: _____:指的是______,它是由________决定的,频率越快, __________; _____:指的是_____,它是由________决定的,振幅越大, __________; ______:指的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决定的,不同物体,____不同. 6. 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频率,它的单位是 _______,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超声波,____________叫次声 波,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_______. 7. 声的利用: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列举两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 声还可以传递__________,列举两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从物理学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叫做噪声,我们利用 _________来划分声音的等级,符合为_______.0分贝是 _______________,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保证 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 不能超过___________. 9.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总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1、材料分为—————————————————————和—————————————————————————。 2、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指。 3、镁带燃烧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4、无色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色。 5、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6、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7、化学变化的特征:。 8、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 9、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的能量观):常表现为、、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1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1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等)构成的。 12、水是由——————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 13、化学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1、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1、“三不原则”不,不,不。

鲁教版九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

鲁教版九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2 .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B.家庭电路中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D.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不要接地 3 . A、B、C三个轻质小球,若A、B互相吸引,B、C互相排斥且带正电荷,则()A.A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 B.A、B一定带异种电荷,C可能不带电 C.A可能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 D.A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4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 P从中点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D.灯泡L的变亮 5 . 如图,电源电压18V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是0~0.6A,电压表量程是0~15V,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要求:开关闭合后两个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幻一丝电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B.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示数为12V C.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8Ω~60Ω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9W 6 .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为了得出电流做功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必须同时保持() A.电阻和电流相等 B.电阻和通电时间相等 C.通电时间和电流相等 D.电阻、通电时间和电流相等 二、填空题 7 . (1)在家庭电路中,用测电笔辨别输电线时,能使氖管发光的是_____ 线。如图是某同学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使用中发现电灯不能亮,利用测电笔检查A、B两点时,无论开关断开或闭合,氖管都能发光,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这段电路在连接中存在的问题是:即使开关断开时,_____ 切断电源保证安全(能/不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2019年精选鲁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第一篇

2019年精选鲁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第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他用试电笔测试图所示电路中的a、b、c、d四点,只有a点不发光,那么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零线发生断路 B、ab之间某处断路 C、bc之间某处断路 D、cd之间某处断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B、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与该用电器并联 D、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了,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电热器中电热丝的熔点高,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的熔点低 C、在家庭中同时使用的大功率电器越多,越容易引发电路“跳闸”现象 D、发现有人触电时,只需要拨打120电话求救,而不用采取其它措施【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并联的,与插座是串联的

B、家用电器失火时,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C、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 D、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了,一定是发生了短路【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家庭电路中可用钢丝来替换保险丝 B、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用接地线 C、发现有人触电后,要立即切断电源 D、在高压输电线下钓鱼 【答案】: 【解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要知识点

精心整理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1、材料分为 —————————————————————和 ————————————————————————— 。 2、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指。 3、镁带燃烧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4、无色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色。 5、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6、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7、化学变化的特征:。 8、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 9、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的能量观):常表现为、、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1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1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等)构成的。 12、水是由——————构成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氧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一个氢分子是由———构成的,其符号为————————。 13、化学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1、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1、“三不原则”不,不,不。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ml,固体只需要盖满。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更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入————————————。 3、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取用块状药品用,取用是试管必须,切不能直立。 4、倾倒液体时,先拔下瓶塞,放在桌面上,拿起试剂瓶,标签,(目的)使瓶口紧挨试管口,将液体缓缓的倒入试管。 5、取少量的液体用,使用时应,目的是。使用后不能,目的;也不能,目的。 6、酒精灯的灯焰是由、、组成,外焰的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加热; 使用时注意事项:酒精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体积的;绝对禁止,;绝对禁止;用完酒糟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吹。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原因)。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药品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不要对着自已或有人的方向,要 与桌面保持度角。可以给固体加热的仪器有;可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 7、给试管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 。 8、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9、加热硫酸铜晶体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鉴别水的方法是。 10、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文字表达式。 11、说出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精心整理

鲁教版_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公式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鲁教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新版

鲁教版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一个普通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A.1.5×Pa B.1.5×Pa C.1.5×Pa D.1.5×Pa 2 . 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 B.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 3 . 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 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 4 . 下列对有关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环保纸杯的高度约为1mm B.人的脉搏跳动100次的时间约为10min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kg 5 . 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 比 B.等 于水 平拉

力 C.小于滑动摩擦 力 D.在 物体 上叠 放另 一物 体, 该物 体受 到的 静摩 擦力 变大 6 .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闭合后,若电键S2由断开到闭合,则 A.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 7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图象,则甲、乙两物体速度关系正确的是() A.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熄 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

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10、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热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