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邢贝贝/哈尔滨师范大学

摘 要:《边城》作为沈从文先生成熟时期的作品,其所要表达的人性与神性都臻于完美的蕴含在其笔下美的化身———翠翠的形象上。本文则借助翠翠的成长环境,桃花源般的湘西边城,来着重探讨翠翠性格的养成及其形象的塑造。对翠翠形象的分析也就成了对沈从文笔下构造的湘西世界的真善美的分析的一部分。本文除了分析翠翠“美”的部分,更以其美的背后的悲剧意味为主要,以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周围的人对翠翠形象塑成的影响,来浅析翠翠这一少女形象。

关键词:边城 翠翠 美的化身 悲剧意味

一、自然赋予翠翠的人性光辉

文章开篇便从自然环境写起,一个小山城、一条小溪、一座白塔,随后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人,便有了一户单独的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和一只黄狗。作者用“七个一”来体现出翠翠生活的环境是何其单纯,又是何其孤独。间接为后文翠翠成为孤身一人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而此处单纯的自然环境也衬托出翠翠所具有的性格是多么美好不掺杂质,多么纯真善良不做作,如同文中描写的那样“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人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这段对翠翠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既形象地描绘了翠翠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让人看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反映出了其童年生活的特点。由此可见,湘西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性人情之美是和谐统一的,皆源于自然。后来的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也受此影响,用芦苇清香四溢的天地浸染了农家女小英子的率性天真。

二、社会环境塑造出的淳朴人性

茶峒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竟能不

被工业化所感染,“独善其身”、并且在

浮嚣中独留一份寂静。与大城市不同,

这里一片安静祥和:“一营兵士驻扎老

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

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兵士皆

仿佛不存在。冬天的白日里,到城里

去,便只见各处人家门前皆晾晒有衣服

同青菜。红薯多带藤悬挂在屋檐下。

用棕衣作成的口袋,装满了栗子、榛子

和其他硬壳果,也多悬挂在檐口下”。

此处对茶峒城中的描写细致入微,现在

读起来,除了对茶峒的生活感到惬意

外,更多的则是艳羡。现代城市固然有

高效率、快节奏和更加便捷的生活方

式,但与茶峒相比,看起来宏伟壮丽的

大城市终究是少了一丝烟火气息、少了

一丝人情味。当一个人终日在城市中

疲于奔波,总会想要泛舟在白河上,“作

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

“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

情形,似乎永远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

到”。此处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体现了

沈从文先生的自然人性视角和现代文

明视角,在歌颂茶峒山美水美人美的同

时,引起了读者将茶峒和大城市的自觉

对比,用双重视角看待同一事物,使边

城社会环境淳朴的特点更加鲜明地体

现出来,同时赋予了人物性格形成的根

源,也体现出了沈从文先生对现代工业

文明冲击下的大城市的发展方向的忧

患意识,以及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的

悲悯之情。

翠翠在这样一个纯净的环境中长

大,性子自然淳朴善良,置身于城中但

又仿佛与城中的一切无关。她去城里

的杂货铺,觉得杂货铺里“大把的粉条,

大缸的白糖,炮仗,红蜡烛”都很新奇,

回家后都要和爷爷说上半天。但她却

从没想过去城中生活,只是陪在爷爷身

边,静静地守着渡船,看着渡过来的行

人。没有人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更没有

人逼迫她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一切都

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必为生存烦

恼,似乎来到这世上只是为了快乐。翠

翠便长成了自由、不受束缚、最天然的

样子。但越美好的事物越透露着令人

惴惴不安的担忧。翠翠的生活过于顺

风顺水,过于单纯,当爱情来临时,她还

处于懵懂的阶段,并没有真正感知到自

己已经爱上了一个人。当文中写到翠

翠在梦中摘了虎耳草时,才真正点明其

终于心智开化,确定了心意。所以边城

淳朴的环境在赋予翠翠单纯善良的同

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这种影响贯穿了翠翠的整个爱情阶段,

影响着翠翠的每一次抉择,从最后的结

局来看,翠翠似乎蜕变得更坚强了,耐

住寂寞一个人生活对一个少女来说,着

实艰难了些,而等一个“也许永远不会

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既是信念也

成了考验。

翠翠是美丽的又是悲哀的,美的部

分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

人物性格中很轻易地体会出来,而结局

翠翠成为孤身一人,其悲剧意味也越发

明显。翠翠拥有一切女性所具有的美

好品质,沈从文先生将其塑造成一个纯

净世界里的完美女神,人类所有的赞美

都不足以形容她,但当这份完美崩坏

时,结局更加让人悲伤,故事也更加凄

惨悲凉。沈从文先生用其独特的双重

视角展现了一个人们想要竞相追逐和

探讨的女性形象,但在文学范畴之外,

在凄婉的悲剧爱情故事之外,沈从文先

生想要表达的除了赞美自己的故

乡———湘西这片纯净的大地外,更是借

翠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完美

形象,和完美背后的孤独、苦闷、艰难选

择,去提醒人们,就连湘西这片纯净的

土地都需要具有忧患意识,何况是现代

文明高度发达的大都市,隐藏在光鲜亮

丽的外表下的人性危机和人情危机或

许才是人们更需要注意的,更借此呼唤

渐渐失去退出现代社会的令人痛心的

人类童年时期人性的纯美,重拾昔日人

美景美情更美的桃源。

《长江丛刊》2018.0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