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

A.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参议会制

D.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

2. 国民党统治时期,成为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的是()

A.私人资本

B.民族资本

C.帝国主义在华资本

D.官僚资本

3.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

A.敌强我弱

B.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农民众多,是革命的主力军

D.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4.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苏维埃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5.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韵是()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党的六大

6.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八七会议

D.吉田会议

7. 毛泽东最早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8.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9.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 )

A.党指挥枪

B.官兵平等

C.拥政爱民

D.一切行动听指挥

10.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 标志中央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的是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同红十五军团会合于()

A.陕北延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陕北吴起镇

12.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韵是( )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党的六大

13. 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著作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反对本本主义》

14. 1927年12月,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是()

A.张太雷

B.周文雍

C.恽代英

D.苏兆征

15.毛泽东实际上批评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坚持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6. 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 )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中共五大

D.古田会议

17.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法规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土地问题决议案

18.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着力解决了()

A.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B.红军的前进方向问题

C.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D.土地革命的政策问题

19.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

A.地主的利益

B.富农的利益

C.中农的利益

D.贫农的利益

20.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21.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2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上海武装起义

23.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是( )

A.浙赣边界秋收起义

B.鄂豫皖边界秋收起义

C.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D.湘鄂赣边界秋收起义

24.1927年9月9日,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太雷

D.卢德铭

25.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形成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

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革命军队建设理论的提出

26.著有《西行漫记》、向海外介绍红军长征的外国记者是()

A.博复礼

B.埃德加? 斯诺

C.索尔斯伯里

D.史沫特莱

27.长征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是指()

A.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

B.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D.红一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28.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9.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30.在1931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消灭富农

B.联合富农

C.限制富农

D.保护富农

31.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32.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3.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能够坚持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中国共产党依靠和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建立革命根据地

34.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

A、瑞金

B、延安

C、兴国

D、遵义

35.“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36. 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

A.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37. 较之南昌起义,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最明显的特征是()

A.不再用国民革命军的名义,而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不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而以建立农村根据地为目标

C.不仅是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而且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D.不再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而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

3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意义是()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C.中共开始有了独立武装力量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9.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必须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

D.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40.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

A.我党在城市拥有相对强大的革命力量

B.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

C.我党的革命道路脱离实际

D.我党尚未充分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41.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标志

42.192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呈现出的根本趋势是()

A.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B.中共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城市

C.中共发动了一系列罢工,反对国民党统治

D.中共党内出现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43.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A.中国农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4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45.13.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反对本本主义》

D.《井冈山的斗争》

46.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了()

A.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D.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47.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48.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制定了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

B.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

C.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D.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49.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

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B.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人民的土地所有制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D.变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0.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是()

A.初步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关系

B.劳动农民的集中土地公有制

C.苏维埃政权的土地公有制

D.劳动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51.下列土地政策符合1931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的是()

A.“一切私有土地完全归组织或苏维埃国家的劳动平民所公有”

B.“农民分得的土地不得转让买卖”

C.“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D.“没收富农土地,归苏维埃国家所有”

52.从规模和次数上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不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斗争策略的改变 B.城市里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C.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D.产业工人的队伍没有壮大

53.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国民党的各个派别都是一样的反革命。这一观点表明()

A.大会仍未肃清“左”倾思想

B.中共着力纠正“左”倾思想

C.中共认清了革命的对象与动力

D.大会纠正了右倾主义路线

54.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

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

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

C.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方法

55.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证明了()

A.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

B.全国的革命形势对红色政权的影响巨大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条件

56.下列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的是()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大” D.晋绥干部会议

57.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都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这两次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在于()

A.共产国际错误指导 B.错误领导人排挤毛泽东

C.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理论思想尚不成熟 D.国民党分化破坏活动

58.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

A.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59.“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中国共产党人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60.“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BD……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D。”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A.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6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许多关键性的会议,其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标志着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件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62.1928年,毛泽东按照“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的原则,主持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法,这就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苏维埃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63.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GC……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GC,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革命GC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斗争的发展

B.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强调了武装斗争的重要作用

C.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中国共产党坚持“城市中心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64.大革命中,陈独秀认为“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领导地位”,不断对其妥协,犯了右倾

投降主义的错误;土地革命中,陈绍禹(王明)等人又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这两次错误都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严重危害,这两次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在于()

A.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B.错误领导人排挤毛泽东

C.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理论思想尚不成熟

D.国民党的分化破坏活动

65.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曾详尽地讲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五点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证明了()

A.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

B.全国的革命形势对红色政权的影响巨大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条件

66.1937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了党内的()

A.经验主义

B.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

C.关门主义

D.对于革命的急性病

67.“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温和,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68.美国学者本杰明?杨在《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一书中讲到,长征途中共产党完成了“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这种“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B.彻底结束了“左”倾思想的困扰

C.形成了与国民党对峙的局面

D.推动了国共再次合作的早日实现

69.1928年毛泽东作词《江西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之所以会“我自岿然不动”,主要是由于根据地军民()

A.开展了游击战争

B.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

C.消灭了地主武装

D.克服了投降退却危险

70.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A.左倾盲动主义

B.左倾教条主义

C.右倾保守主义

D.右倾投降主义

71.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则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式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刨建工农红军新时期的武装起义有()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2. 对于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 )

A.这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B.这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D.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3.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根据是( )

A.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

B.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D.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4.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总路线是( )

A.依靠贫雇农

B.联合中农

C.限制富农

D.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5.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在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的几件大事是()

A.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B.立即全国总暴动

C.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D.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6. 1928—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几件大事,主要是()

A.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B.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C.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D.进行土地革命

8. 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被错误地批判的邓、毛、谢、古是指()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毛泽覃

D.谢唯俊

E.古柏

9.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根据地建设

D.党的建设

10.毛泽东在1928年至1930年间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1.大革命失败后党内连续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是()

A.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盲动主义错误

B.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D.以邓毛谢古为代表的错误路线

12.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和阐述的重要的思想包括()

A.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B.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C.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D.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13.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4.1.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段话表明中共()

A.明确了掌握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创建了工农革命军

C.已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5.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其实质含义是()

A.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B.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

C.没有农民阶级参加,中国革命就不能取胜

D.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态度最坚决,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

1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范例,集中反映这一理论的毛泽东著作有()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7.毛泽东曾说:“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

A.白区政权长期的分裂和战争

B.工农兵群众的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

18.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精辟的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下列活动符合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的是()A.减租减息,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B.开展土地革命

C.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写作的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D.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20.1931年初,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其主要内容有()

A.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

B.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C.限制富农

D.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1.在谈到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时,邓小平曾说道:“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

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是()

A.“左”倾错误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太过急切

B.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致存在着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C.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D.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2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意义重大,毛泽东在其著作中盛赞:“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包括()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C.扩充了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

D.铸就了长征精神

23.胡绳曾说过:“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中国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材料中的“诸多因素”指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B.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无产阶级从此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2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有多次重要的会议,其中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可谓意义重大,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A.毛泽东参加会议并提出重要主张

B.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革命

C.党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

D.都全力纠正了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的错误

25.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毛泽东为总结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思想路线进行拨乱反正所写的重要文章有()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策略》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实践论》

D.《矛盾论》

26.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A.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5.1在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中,当控制角小于负载功率因数角时为什么输出电压不可控? 答:当φα<时电源接通,如果先触发T 1,则T 1的导通角θ>180°如果采用窄脉冲触发,当下的电流下降为零,T 2的门极脉冲已经消失而无法导通,然后T 1重复第一周期的工作,这样导致先触发一只晶闸管导通,而另一只管子不能导通,因此出现失控。 5.2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只能降频、降压,而不能升频、升压? 答: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的基本原理是:电路中具有相同特征的两组晶闸管整流电路反并联构成,将其中一组整流器作为正组整流器,另外为反组整流器,当正组整流器工作,反组整流器被封锁,负载端输出电压为上正下负;如果负组整流器工作,正组整流器被封锁,则负载端得到输出电压上负下正,这样就可以在负载端获得交变的输出电压。 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当输出频率增高时,输出电压一周期所含电网电压数就越少,波 形畸变严重。一般认为:输出上限频率不高于电网频率的31~21。而当输出电压升高时, 也会造成输出波形畸变。因此,只能降频、降压,而不能升频、升压。 5.3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和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在控制上有何区别? 答:相控整流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都是通过控制晶闸管在每一个电源周期内的导通角的大小(相位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但二者电路结构不同,在控制上也有区别。 相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在正负半周同极性加到负载上,输出直流电压。 交流调压电路,在负载和交流电源间用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T 1 、T 2 或采用双向晶闸管T 相联。当电源处于正半周时,触发T 1 导通,电源的正半周施加到负载上;当电源处于负半周时,触发T 2 导通,电源负半周便加到负载上。电源过零时交替触发T 1、T 2 ,则电源电压全部加到负载。输出交流电压。 5.4交流调压和交流调功电路有何区别? 答:交流调功能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电路形式完全相同,但控制方式不同。 交流调压电路都是通过控制晶闸管在每一个电源周期内的导通角的大小(相位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晶闸管交流调功能电路采用整周波的通、断控制方法,例如以n 个电源周波为一个大周期,改变导通周波数与阻断周波数的比值来改变变换器在整个大周期内输出的平均功率,实现交流调功。 5.5一电阻炉由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供电,如α=0°时为输出功率最大值,试求功率为80%,50%时的控制角α。 解:α=0°时为输出电压最大值 120max 0)sin 2(1 U t d t U U ==?ωωππ

第5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报告

第五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5-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电气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3项原则: (1) 按工作环境及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a 根据电气装置所处的位置,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型号; b 按工作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c 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电气设备和额定电流。 (2) 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3) 开关电器断流能力校验 5-2 高压断路器如何选择? 答:(1)根据使用环境和安装条件来选择设备的型号。 (2)在正常条件下,按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其所在线路的额定电压选择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实际通过它的最大负荷电流选择额定电流。 (3)动稳定校验 (3)max sh i i ≥ 式中,(3) sh i 为冲击电流有效值,max i 为电气设备的额定峰值电流。 (4)热稳定校验 2(3)2th th ima I t I t ∞≥ 式中,th I 为电气设备在th t 内允许通过的短时耐热电流有效值;th t 为电气设备的短时耐热时间。 (5)开关电器流能力校验 对具有分断能力的高压开关设备需校验其分断能力。设备的额定短路分断电流不小于安装地点最大三相短路电流,即(3).max cs K I I ≥ 5-3跌落式熔断器如何校验其断流能力? 答:跌落式熔断器需校验分断能力上下限值,应使被保护线路的三相短路的冲击电流小于其上限值,而两相短路电流大于其下限值。 5-4电压互感器为什么不校验动稳定,而电流互感器却要校验? 答: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侧均有熔断器保护,所以不需要校验短路动稳定和热稳定。而电流互感器没有。 5-5 电流互感器按哪些条件选择?变比又如何选择?二次绕组的负荷怎样计算? 答:(1)电流互感器按型号、额定电压、变比、准确度选择。 ( 2)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有20,30,40,5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A )等多种规格,二次侧额定电流均为5A ,一般情况下,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应使其一次额定电流不小于线路中的计算电流。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为保证其准确度要求,可以将变比选的大一些。

最新《环工原理》部分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一篇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2.1 某室内空气中O 3的浓度是0.08×10-6 (体积分数),求: (1)在1.013×105 Pa 、25℃下,用μg/m 3 表示该浓度; (2)在大气压力为0.83×105 Pa 和15℃下,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1)理想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值相等 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混合物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 ×298K/273K =24.45L 所以O 3浓度可以表示为 0.08×10-6 mol ×48g/mol ×(24.45L )-1 =157.05μg/m 3 (2)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 ×1.013×105 Pa ×288K/(0.83×105 Pa ×273K )=28.82L 所以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8×10-6 mol/28.82L =2.78×10-9mol/L 2.2 假设在25℃和1.013×105 Pa 的条件下,SO 2的平均测量浓度为400μg/m 3 ,若允许值0.14×10-6 ,问是否符合要求? 解:由题,在所给条件下,将测量的SO 2质量浓度换算成体积分数,即 3396 5 108.31429810400100.15101.0131064 A A RT pM ρ--???=??=??? 大于允许浓度,故不符合要求 2.6 某一段河流上游流量为36000m 3 /d ,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3.0mg/L 。有一支流流量为10000m 3 /d ,其中污染物浓度 为30mg/L 。假设完全混合。求: (1)求下游的污染物浓度; (2)求每天有多少kg 污染物质通过下游某一监测点。 解:(1)根据质量衡算方程,下游污染物浓度为 1122 12 3.0360003010000 /8.87/3600010000 V V m V V q q mg L mg L q q ρρρ+?+?= = =++ (2)每天通过下游测量点的污染物的质量为 312()8.87(3600010000)10/408.02/m V V q q kg d kg d ρ-?+=?+?= 2.7 某一湖泊容积10×106m 3 ,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 3 /s 。一工厂以5 m 3 /s 的流量向湖泊排

无机化学最新第四版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 1. “原子” 为什么不像过去那样定义为组成的基本粒子 ? 2. 量子力学的轨道概念与波尔原子模型的轨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3.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有何关系 ? 与电子云有何关系 ? 4.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是如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 解 :用四个量子数 :主量子数 --------描述原子轨道的能级 副量子数 ------ 描述原子轨道的形状 角量子数 -------描述原子轨道的伸张方向 自旋量子数 ---------描述电子的自旋方向 . 5.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 ? 为什么 ? n l m (1 2 1 0 (2 2 2 -1 (3 3 0 +1 解:(2 , (3不合理。当 n=2时, l 只能是 0, 1,而(2中的 l =2,当 l =0时, m 只能是 0,而(3中的 m 却为 +1 6. 为什么任何原子的最外层最多只能有 8个电子 , 次外层最多只能有 18个电子 ? 7. 为什么周期表中各周期的元素数目并不一定等于原子中相应电子层的电子最大容量数 (2n2?

因为存在能级交错现象 8. 量子数 n=3,l=1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怎样的 ? 该类原子轨道的形状如何 ? 有几种空间取向 ? 共有几个轨道 ? 可容纳多少个电子 ? 9. 在下列各组电子分布中哪种属于原子的基态 ? 哪种属于原子的激发态 ? 哪种纯属错误 ? (1 1s22s 1 (21s22s 22d 1(31s22s 22p 43s 1 (41s22s 42p 2 (1属于原子的基态; (3属于原子的激发态; (2 , (4纯属错误。 10.(1 试写出 s 区 ,p 区 ,d 区及 ds 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 . (2 具有下列价层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哪一个区 ? 它们各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 ns 2 ns 2np 5 (n-1d2ns 2 (n-1d10ns 2 解:(1 所在区价层电子构型 s ns 1-2 p ns 2np 1-6 d (n-1d1-10ns 1-2 ds (n-1d10ns 1-2 (2 价层电子构型 ns 2 ns 2np 5 (n-1d2ns 2 (n-1d10ns 2 所在区 s p d ds 金属或非金属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

第5-9章-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 1. 在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中,是否总是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为什么?每一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如何表示? 答: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通常是指扩散层,可以同时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电迁移、对流和扩散),但当溶液中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时,反应离子的迁移数很小,电迁移传质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根据流体力学,电极界面附近液层的对流速度非常小,因此电极界面附近液层主要传质方式是扩散。三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可用各自的电流密度J来表示。 2.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稳态扩散过程?实际稳态扩散过程的规律与理想稳态扩散过程有什么区别? 答:当电极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和扩散补充来的反应粒子数相等,就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扩散速度与电极反应速度相平衡。这时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各点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仅仅是距离的函数;扩散层的厚度不再变化;离子的浓度梯度是一个常数,这就是稳态扩散过程。理想条件下,人为地把扩散区和对流区分开了,因此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层有确定的厚度;而实际情况下,扩散区与对流区是相互重叠、没有明显界限的,只能根据一定的理论来近似求得扩散层的厚度。二者在扩散层都是以扩散作用为主。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但推导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动力学公式需要借用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公式。 3. 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有什么优点?它们在电化学测量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答: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度是均匀的,因此电极表面各处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这克服了平面电极表面受对流作用影响不均匀的缺点。它们可以测量并分析极化曲线,研究反应中间产物的组成及其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 4. 试比较扩散层、分散层和边界层的区别。扩散层中有没有剩余电荷? 答:根据扩散传质理论,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薄层,此层存在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这层叫做扩散层;电极表面的荷电粒子由于热运动而倾向于均匀分布,从而使剩余电荷不可能完全紧贴着电极表面分布,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形成所谓分散层;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层叫做边界层,越接近电极表面,其液流流速越小。 5. 假定一个稳态电极过程受传质步骤控制,并假设该电极过程为阴离子在阴极还原。试问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答:当电解液中没有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电迁移作用不能忽略,而该电极过程为阴离子在阴极还原,此时电迁移与扩散两者作用方向相反,起互相抵消的作用。因此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扩散作用增大,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 6. 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出现稳态扩散之前都一定存在非稳态扩散阶段?为什么?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第五章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 1.简述定态微扰论的基本思想。 解答:量子力学体系的哈密顿算符∧H 不是时间的显函数时,通过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讨论定态波函数。除少数特例外,定态薛定谔方程一般很难严格求解。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ψψE H =∧时,若可以把不显函时间的∧H 分为大、小两部分∧ ∧∧'+=H H H )0( ||||)0(∧∧'>>H H ,其中 )0() 0() 0()0(n n n E H ψψ=∧,即∧)0(H 的本征值)0(n E 和本征函数 )0(n ψ是可以精确求解的,或已有确定的结果。 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常引入一个很小参数λ(10<<λ),将微扰写成 ∧ 'H λ,以逐步近似的精神求解薛定谔方程。将能级和波函数以λ的幂级数展开 ???+++=+++= )2(2)1()0()2(2)1()0(n n n n n n n n E E E E ψλλψψψλλ ) 0(n E 与)0(n ψ称为零级近似能量和零级近似波函数,是未受微扰时∧)0(H 的本征能量和本征函数,也是我们求解微扰问题的必备基本条件,后面各项按λ的幂次称为一级修正、二级修正、…。 2.非简并定态微扰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解答:非简并定态微扰论的适用条件为||||)0()0(m n m n E E H -<<',一是要求 微扰本身应很小,二是要求能级间隔||)0()0(m n E E -较大。 3.证明:非简并定态微扰中,基态能量的二级修正永为负值。

解答:能量的二级修正)0()0(2) 2(||m n nm m n E E H E -''=∑,若)0(n E 为基态能量,当然其数值为最小,因而在求和中n m ≠的任一项0)0()0(<-m n E E ,故)2(n E 永为负值。 4.简并态微扰与非简并态微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条件下,简 并能级情况可用非简并态微扰处理? 解答:简并态微扰与非简并态微扰的主要区别是零级近似能量给定后,对应的零级近似波函数一般说来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对于f 度简 并能级,)0(k E 如选择的f 个独立的)0(αψk 已使H '对角化,即 αβαββαδψψH H k k '>='<)0()0(||, 此时αααH E k '=)1(,对应的零级近似波函数为)0(αψk ,虽然能级)0(k E 是简并的,仍可用非简并定态微扰论处理一级近似问题。 5.量子跃迁问题与定态微扰在研究目标和处理方法上有何不同? 解答:定态微扰和量子跃迁是量子力学中两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在研究目标和处理方法上都不一样。定态微扰处理定态问题,考虑加入微扰后如何求出体系总哈密顿量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修正项,其出发点是定态薛定谔方程。量子跃迁是考虑体系在微扰作用下,波函数随时间的变化问题,是依据含时薛定谔方程),(),(t x H t t x i ψψ=?? 具体计算量子态之间的跃迁几率问题。一般说来,这两类问题都需要运用近似方法求解。 6.非简并态微扰为什么不适用于所谓近简并情况?

最新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章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1.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后一 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 物料的进与出。 (2)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处理。 (4)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不便自动控制。 2.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2)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 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4)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3.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 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5)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 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 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8)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它通常用到哪几类基本方程? 基本内容: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计算达到规定的目标所需要

第五章思考题及习题、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 5.1虚功原理中的“虚功”二字作何解释?用虚功原理理解平衡问题,有何优点和缺点? 5.2 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中,a θ不包含约束反作用力?又广义坐标与广义力的含义如何?我们根据什么关系由一个量的量纲定出另一个量的量纲? 5.3广义动量a p 和广义速度a q 是不是只相差一个乘数m ?为什么a p 比a q 更富有意义? 5.4既然 a q T ??是广义动量,那么根据动量定理,??? ? ????αq T dt d 是否应等于广义力a θ?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14.3.5式中多出了a q T ??项?你能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物理量吗? 5.5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只适用于完整系?如为不完整系,能否由式()13.3.5得出式 ()14.3.5? 5.6平衡位置附近的小振动的性质,由什么来决定?为什么22s 个常数只有2s 个是独立的? 5.7什么叫简正坐标?怎样去找?它的数目和力学体系的自由度之间有何关系又每一简正坐标将作怎样的运动? 5.8多自由度力学体系如果还有阻尼力,那么它们在平衡位置附近的运动和无阻尼时有何不同?能否列出它们的微分方程? 5.9 dL 和L d 有何区别? a q L ??和a q L ??有何区别? 5.10哈密顿正则方程能适用于不完整系吗?为什么?能适用于非保守系吗?为什么? 5.11哈密顿函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整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总能量?试祥加讨论,有无是总能量而不为常数的情况? 5.12何谓泊松括号与泊松定理?泊松定理在实际上的功用如何? 5.13哈密顿原理是用什么方法运动规律的?为什么变分符号δ可置于积分号内也可移到积分号外?又全变分符号?能否这样? 5.14正则变换的目的及功用何在?又正则变换的关键何在? 5.15哈密顿-雅可比理论的目的何在?试简述次理论解题时所应用的步骤. 5.16正则方程()15.5.5与()10.10.5及()11.10.5之间关系如何?我们能否用一正则变换由前者得出后者? 5.17在研究机械运动的力学中,刘维定理能否发挥作用?何故?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一、思考题 1.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特征? 2.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 3.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其相互关系 4.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以及成因 5.说明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以及三种均衡状态 6.论述价格歧视的类别以及实现过程。 7.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三个市场的经济效率。 二、计算题 1.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LTC=0.05q3-q2+10q,当市场价格P=30时,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以及净利润是多少?这个产出点是均衡的吗? 2.某产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D,供给函数S分别为D=10.2PX+0.5M+4PY,S=10+2I+ 3.5PX,PX 为X的价格,PY为相关品Y的价格,M为消费者收入,I代表生产技术水平,求当M=22,PY=5.5,I=2.75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成本函数为STC=10Q2+1000, (1)求它的供给曲线 (2)产品价格为500元,为了利润最大化,产量应该是多少? 4.某厂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它的成本函数为STC=0.1q2+8q,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30。现在企业准备再建一条生产线,新生产线的成本函数为STC*=0.05q2+10q,求:新生产线的产量是多少? 5.设完全竞争市场中代表性厂商的总成本函数TC=240Q-25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440元,试问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 6.假设一个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每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LTC=q3-2q2+(10+0.0001Q)q 式中:q为单个厂商的产量,Q为整个行业的产量。 进一步假定,单个厂商的产量变动不影响行业的产量。如果行业的需求函数由Qd=5000-200P增加到Qd=10000-200P,试求此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的增长率。 7.假设某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0.4Q-12,总收益的函数为TR=20Q,并且已知生产10件产品时总成本为100元,求生产多少件时利润极大,其利润为多少? 8.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的单个厂商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短期供给函数。 9.某竞争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Q=70000-5000P,供给函数为Q=40000+2500P。求: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10.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的长期(集团)均衡价格p,是代表性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相切之点,因而P=LAC。已知代表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和需求曲线分别

20XX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早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 要特点? 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 反应程度后一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物料的进与出。 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 处理。 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 不便自动控制。

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1 / 12 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 答: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 R—NHCH2COO-,COO- C O O- 。 答: 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2)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1)。 答: 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EB和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浓度为c (mol·L-1)。 (1)KHP (2)NaNH4HPO4(3)NH4H2PO4(4)NH4CN 答: 5. (1)讨论两种一元弱酸混合溶液的酸碱平衡问题,推导其H+浓度计算公式。(2)0.10 mol·L-1NH4Cl和0.10 mol·L-1H3BO3混合液的pH值。 答: 6.根据图5—3说明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适用的pH范围。 答: 7.若要配制(1)pH=3.0,(2)pH=4.0 的缓冲溶液,现有下列物质,问应该选那种缓冲体系?有关常数见附录一之表1。 (1)COO- C O O- (2)HCOOH (3)CH2ClCOOH (4)NH3+CH2COOH (氨基乙酸盐) 答: 8.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20 mol·L-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1)HF (2)KHP (3)NH3+CH2COONa (4)NaHS (5)NaHCO3 (6)(CH2)6N4 (7)(CH2)6N4·HCl (8)CH3NH2 答: 9.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c sp K a(K b)≥10-8就可以直接准确滴定。如果用K t表示滴定反应的形成常数,那么该反应的c sp K t应为多少? 解:因为c sp K a≥10-8,K a=K t?K w, 故:c sp K t≥106(答案不正确,特此说明) 10.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 答: 11.下列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溶液中每种酸(碱)的分析浓度均为0.10 mol·L-1(标明的除外),能否用等浓度的滴定剂准确进行分布滴定或分别滴定?如能直接滴定(包括滴总量),根据计算的pH sp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1)H3AsO4(2) H2C2O4 (3)0.40 mol·L-1乙二胺(4) NaOH+(CH2)6N4 (5)邻苯二甲酸(6) 联氨 (7)H2SO4+H3PO4(8) 乙胺+吡啶 答: 12.HCl与HAc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1),能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HCl?此时有多少HAc参与了反应?

思修第五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修第5xx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公共生活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xx 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

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公共场所的增加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也为丰富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主要的两种力量。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良好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法律中包含有道德,道德规范中也具有法律内容。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为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道德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外部条件;道德还能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内部条件。 总之,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及讲解

5-1 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10010001110,试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码波形、双极性码波形、单极性归零码波形、双极性归零码波形、二进制差分码波形及八电平码波形。 解: 1 1 0 0 1 0 0 0 1 1 1 0 单极性码: 双极性码: 单极性归零码: 双极性归零码: 二进制差分码: 八电平码: 5-7 已知信息代码为1,求相应的AMI码、HDB3码、PST码及双相码。 解:信息代码:1 AMI码:+1000000000-1+1 HDB3码:+1000+V-B00+V0-1+1 PST码:+0-+-+-+-++- 双相码:10

5-8 已知信息代码为10011,试确定相应的AMI码及HDB3码,并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解: 1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码:+1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HDB3码:+1 0 -1 0 0 0 –V 0 +1 –1 +B 0 0 +V –1 +1 5-9 某基带传输系统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的基本脉冲为如图P5-5所示的三角形脉冲: (1)求该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函数H(ω); (2)假设信道的传输函数C(ω)=1,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具有相同的传输函数,即G T(ω)=G R(ω),试求这时G T(ω)或G R(ω)的表示式。 P5-5 解:(1)H(ω)=∫∞ -∞ h(t)e-jωt dt

=∫0Ts/2(2/T s)te-jωt dt +∫Ts Ts/22(1-t/T s)e-jωt dt =2∫Ts Ts/2 e-jωt dt+2/T s∫ Ts/2 t e-jωt dt-2/T s ∫Ts Ts/2 t e-jωt dt =- 2 e-jωt/(jω)︱Ts Ts/2+2/T s [-t/(jω)+1/ω2] e-jωt︱ Ts/2 -2/T s [-t/(jω)+1/ω2] e-jωt︱Ts Ts/2 =2 e-jωTs/2(2- e-jωTs/2- e-jωTs/2)/(ω2T s) =4 e-jωTs/2[1-cos(ωT s/2)]/(ω2T s) =8 e-jωTs/2sin2(ωT s/4)/(ω2T s) =2/T s·Sa2(ωT s/4) e-jωTs/2(2)∵H(ω)=G T(ω)C(ω)G R(ω) C(ω)=1, G T(ω)=G R(ω) ∴G T(ω)=G R(ω)=√2/T s·Sa(ωT s/4) e-jωTs/4 5-11 设基带传输系统的发送滤波器、信道及接收滤波器组成总特性为H(ω),若要求以2/T s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试检验图P5-7各种H(ω)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的码间干扰的条件否? s s s s (a) (b)

过程控制系统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1.基本练习题 (1)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般应怎样选择被控参数? 答: 1)主要内容有:熟悉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控制方案;根据系统的动态和静态特性进行分析与综合;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安装;控制器参数整定。 2)被控参数的选择: 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应尽可能选取对产品质量和产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以及环境保护等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进行测量的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参数。 当难以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时,应选取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的所谓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 当采用间接参数时,该参数对产品质量应该具有足够高的控制灵敏度,否则难以保证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效果。 被控参数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和所用测量仪表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 (2)控制通道0/T τ的大小是怎样反映控制难易程度的?举例说明控制参数的选择 方法? 答: 1)一般认为,当/0.3o T τ ≤时,系统比较容易控制;而当/0.5o T τ>时,则较难 控制,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如当τ难以减小时,可设法增加o T 以减小/o T τ的比值,否则 很难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2)控制参数的选择方法: 选择结果应使控制通道的静态增益o K 尽可能大,时间常数o T 选择适当。 控制通道的纯时延时间o τ应尽可能小,o τ与o T 的比值一般应小于03。 干扰通道的静态增益f K 应尽可能小;时间常数f T 应尽可能大,其个数尽可能多;扰动进入系统的位置应尽可能远离被控参数而靠近调节阀(执行器)。 当广义被控过程(包括被控过程、调节阀和测量变送环节)由几个一阶惯性环节串联而成时,应尽量设法使几个时间常数中的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尽可能大,以便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可控性。 在确定控制参数时,还应考虑工艺操作的合理性、可行性与经济性等因素。 (3)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定义是什么?在方案设计中应怎样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5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1.柴油机和汽油机相比,混合气形成有哪些特点? 答:相比于汽油机,柴油机在进气过程中进入燃烧室的为纯空气,在压缩过程终了柴油直接喷入。因此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时间比汽油机短促的多,而且柴油的蒸发性和流动性比汽油差,使得柴油难以在燃烧前彻底雾化蒸发与空气均匀混合,所以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品质较汽油机差。 2.试说明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种基本形式,并进行对比分析。 答:空间雾化混合与油膜蒸发混合。空间雾化混合是在燃烧室空间中利用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形成较均匀的混合气,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油膜蒸发混合是指喷在燃烧室壁面上的燃油形成油膜后, 3.说明直喷式燃烧室产生空气运动的方式,并分析空气运动对其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影响。 答:直喷式燃烧室中的空气运动主要是指半开式燃烧室中的进气涡流和挤压涡流。产生进气涡流的方法一般时采用螺旋进气道,一方面将气道腔做成螺旋形,使空气在气道内形成旋转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气阀中心和气缸中心不重合,产生沿气缸壁绕气缸中心的旋转运动。挤压涡流是在压缩过程期间,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活塞顶部外围的环形空间中的空气被挤入活塞顶部的凹坑内,由此产生挤压涡流。空气运动可以促使柴油混合气很快在整个燃烧室均匀分布,加速混合气的形成。但是在直喷式燃烧室中涡流强度过强或过弱会造成油束贯穿不足或过度,,均会影响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4.简述直喷式燃烧室的工作原理。

答:直喷式燃烧室由气缸盖底平面和活塞顶部的凹坑形成,直接喷射到凹坑内的柴油,主要靠燃油雾化和空气均匀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因此直喷式燃烧室对于喷油器的需求较高,喷孔较小、数量多、喷射压力高。 5.半开式燃烧室的优、缺点如何? 答:半开式燃烧室的活塞顶部凹坑较深,形状有很多种。半开式燃烧室中的混合气形成依靠燃油的喷散雾化和空气运动两方面的作用。它采用孔式喷油器,常见的喷孔数目为4-6孔,并有较高的喷射压力,对喷射系统有较高的要求。优点:半开式燃烧室的可燃混合气形成更均匀,空气利用率有所提高,可以实现更完善的燃烧。缺点:半开式燃烧室对转速的变化较敏感,一般适用于缸径80-140mm,转速低于4500r/min的柴油机中,在燃油喷射、气流运到与燃烧室形状间的配合上会有很大困难;同时,喷孔直径过小和喷油压力过高,也给制造和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经济性和颗粒物排放方面表现较差。 6.分隔式燃烧室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如何?使用范围怎样? 答:分隔式燃烧室的结构特点是除位于活塞顶部的主燃烧室外,还有位于缸盖内的副燃烧室,两者之间有通道相连。燃油不直接喷入主燃烧室内,而是喷入副燃烧室内。分隔式燃烧室柴油机中主要靠强烈的空气运动来保证较好的混合气质量,空气利用率较高,保证了高速下也有较好性能。在有害排放方面,除了低负荷的碳烟排量较大,其他排放方面均优于直喷式燃烧室,噪声表现也很优异。因此分隔式燃烧室主要运用于轿车柴油机中,在一些要求噪声特别低的场合也有使用。 7.分析比较直喷式和分隔式柴油机的性能特点及各自的适用场合。 答:在燃烧室的选用中,主要应结合各类燃烧室的特点并考虑柴油机的缸径大小、转速范围、具体使用要求和特点以及制造维修水平等。直喷式燃烧室形状简单,能量损失较少,动力性和经济性好,但在有害排放方面较差,燃烧噪声较高,适应转速有限。分隔式燃烧室形状复杂,能量损失较高,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但在有害排放方面较好,燃烧噪声低,适应转速范围广,但起动较困难。直喷式主要运用在重型、中型车用柴油机,分隔式运用于轿车、小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和一些要求噪声低的特殊场合。 8.什么是喷油器流通特性?说明喷油器流通截面对喷油过程和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答:喷孔流通截面积与针阀升程的关系成为喷油器的流通特性。喷油嘴的流通截面积随针阀的上升而增大,其增大的速度与着火落后期的喷油量有直接关系。一般希望喷油嘴流通截面变化是“先小后大”,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着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