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课程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矿物和岩石

一、填空题

1.矿物的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是指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3.沉积岩按其成因及组成成分,可分为、粘土岩、化学及生物化学岩三

大类。

4.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5.矿物的颜色按其成因分有:、他色和假色。

6.自然界中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7.岩浆岩可根据的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8.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9.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称为。

10.根据冷凝环境的不同,岩浆岩可划分为喷出岩和岩。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岩浆岩的结构类型中,主要为喷出岩所具有的结构为

1.等粒结构B.斑状结构C.隐晶质结构D.玻璃质结构

2.()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变质作用B.风化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3.()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石英砂岩

4.()下列岩石构造,属于变质岩的构造是

A.层理构造B.片麻状构造C.波痕与泥裂D.气孔与杏仁构造

5.()下列岩石,属于沉积碎屑结构的一组岩石为

A.玄武岩,大理岩,泥岩,页岩B.石英岩,片麻岩,安山岩,白云岩

C.粉砂岩,石英砂岩,角砾岩,砾岩D.粉砂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

6.()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一组是

A.辉长岩和花岗岩B.砂岩和灰岩C.大理岩和石英岩D.泥岩和页岩7.()矿物受外力作用,其内部质点间的连结力破坏,沿一定方向形成一系列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质,称为

A.硬度B.节理C.断口D.解理

8.()一岩石为沉积岩,主要由结晶细小的方解石组成,含有少量的白云石、粘土等混合物,浅灰色,加少量的稀盐酸起泡。该岩石可初步定名为

A.花岗岩B.石灰岩C.片麻岩D.石英岩

9.()矿物呈白色,晶面呈板状或片状,外形呈假六方形或菱形,集合体呈致密

片状块体,一组极完全节理。该矿物可定名为

A.绿泥石B.白云石C.白云母D.石榴子石

10.()下列岩石,不属于变质岩的是

A.断层角砾岩B.含铁石英岩C.石英砂岩D.黑云母钾长石片麻岩

三、判断题

1.()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方向规则破裂成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断口。

2.()深成岩的埋藏深度一般超过3km。

3.()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软化性。

4.()片麻岩矿物组成特点是长石含量大于石英。

5.()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软化性。

6.()矿物的条痕色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7.()在岩浆岩中大量存在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在沉积岩中极为罕见。

8.()层理结构是沉积岩典型的结构特征。包括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9.()碎裂岩和泥岩是两种典型的粘土岩。

10.()岩石的孔隙率对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一般地,孔隙率较大的

岩石,其强度和稳定性相对较低。

11.()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为变余构造,如:片理构造,片麻理构造。

四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

2.工程地质问题

3.变质作用

4.侵入岩

5.结核

6.泥裂

7.矿物的硬度

8.岩浆作用

五、简答题

1.何为岩石的水理性质?其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变质岩的矿物组成特点。

第二章地质构造

一、填空题

1.在某地质图中,一地层标记为C2,表明该地层为石炭系的地层。

2.垂直于走向线,顺倾斜面引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角,称为岩层的。

3.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其中一翼岩层倒转的褶皱称为褶皱。

4.水平岩层的地质分界线的弯曲形态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为。

5.中间出露的是新岩层、两翼依次出露的是相对较老的岩层的褶皱为向斜。

6.节理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

7.根据切割律,侵入岩的形成年代要(早于/晚于)围岩。

8.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小近于相等的褶皱,称为。

9.一岩层的产状为N40°E∠30°SE,其倾向为。

10.褶皱的轴面与某一岩层层面的交线称为褶皱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某断层的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该断层属于

A.走向断层B.纵断层C.顺层断层D.倾向断层

2.()隧道工程沿褶曲走向穿越时.较为有利的部位是

A.向斜核部B.背斜核部C.枢纽D.翼部

3.()某断层的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该断层属于

A.逆冲断层B.纵断层C.横断层D.顺层断层

4.()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则岩层出露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为

A.平行B.V字形弯曲方向相同,岩层出露线的开口较宽

C.弯曲方向相反D.V字形弯曲方向相同,岩层出露线的开口较窄

5.()倾角小于45°低角度逆断层称为

A.走向断层B.剥离断层C.逆掩断层D.阶梯状断层

6.()在地质年代标记中,“纪”的代号右下角标出1时表示

A.早世B.中世C.下世D.下统

7.()某褶曲轴面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且轴部出露的岩层相对较新,两翼岩层依次出露的为较老的岩层,则该褶曲可确定为

A.背斜直立褶曲B.背斜倾斜褶曲C.向斜直立褶曲D.向斜平卧褶曲

8.()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滑,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D.逆掩断层

9.()对岩层的地质构造进行野外观测时,常采用穿越法,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路线穿越观察,若观察到在地表出露的岩层无间断地从新到老、又从老到新重复对称出露,这种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B.单斜构造C.褶皱构造D.向斜构造

10.()下列不属于次生结构面的是

A.风化裂隙B.泥化夹层C.卸载裂隙D.古风化夹层

11.()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B.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C.弯曲方向相反D.平行

三、判断题

1.()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

2.()岩石的抗冻性可用其渗透系数来表示。

3.()一般来说,褶皱的核部是裂隙水富集的地方。

4.()年代地层的单位包括宙、代、纪和世。

5.()当地层重复出现时可判定该处存在褶皱构造。

6.()确定岩层的倾向之后,便可推断其走向,反之亦然。

7.()一地区沉积了一套岩层后,受地壳运动影响而升出水面,沉积作用发生中断,遭受剥蚀,然后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地层无倾斜或反转,则地层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接触。

8.()平移断层的倾角通常陡,甚至是直立的,断层线延伸较平直。

9.()地堑属于正断层,地垒属于逆断层。

10.()牵引弯曲、断层角砾岩、擦痕、阶步、镜面、节理等均为识别断层的标志。四名词解释

1.断裂构造

2.平行不整合接触

3.岩层产状

4.平移断层

5.构造节理

6.生物层序律

五、问答题

1.阅读图1,完成下列问题:

⑴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种?指出图中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注意:答题时不得仅用地层单位符号代替,要说出具体的地层名称,下同)(10分)

⑵图中黑山寨的褶皱属于背斜还是向斜?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其形成于什么年代?(10分)

图1黑山寨剖面图

答:⑴地层之间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等;白垩系地层与三叠系上统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接触;三叠系上统地层与中统地层之间、三叠系中统地层与下统地层之间、石炭系下统地层与中统地层、石炭系下统地层与泥盆系上统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三叠系下统地层与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

⑵图中的褶皱属于向斜;通常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的形成年代晚于石炭系中统地层的形成,早于三叠系下统地层的形成。

2.如图2所示,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种?指出图中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图

中的褶皱属于背斜还是向斜?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其形成于什么年代?

和辉绿岩的形成年代相比,哪一个更早?

图2

答:(1)地层之间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等。

(2)白垩系地层与三叠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接触;三叠系地层与二叠系地层、石炭系地层与泥盆系地层、志留系地层与泥盆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二叠系地层与志留系地层、泥盆系地层以及石炭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花岗岩与志留系地层、泥盆系地层以及石炭系地层之间,辉绿岩与花岗岩、泥盆系地层以及石炭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关系;辉绿岩与二叠系地层之间为沉积接触关系。

(3)图1中的褶皱属于向斜。

(4)通常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形成年代。

(5)该褶皱的形成年代晚于石炭系地层的形成,早于二叠系地层的形成。

(6)其年代比辉绿岩的形成年代早。

3.(1)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种?图3中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何?

(2)图3中断层上盘的褶皱属于背斜还是向斜?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形成于什么年代?和断层的年代相比,哪一个更早?

图3某地地质剖面图

【答】:(1)地层之间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等;白垩系地层与其下岩层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泥盆系地层与奥陶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接触,石炭系地层与泥盆系地层、奥陶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层、寒武系地

层以及震旦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

(2)断层上盘的褶皱属于背斜;通常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的形成年代晚于石炭系地层的形成,早于白垩系地层的形成;其年代比断层的年代早。

4.阅读图4,完成下面的填空。

图4某地区地质图

(1)该地区侏罗纪早中世时期形成的地层为水平岩层,而二叠纪、中晚石炭世形成的地层为倾斜岩层。

(2)侏罗系中下统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二叠系地层和下侏罗统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石炭系中上统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中石炭统地层和中奥陶统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

答案:(1)侏罗纪早中世,倾斜岩层。

(2)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

5.请利用平面图切绘AB剖面示意图,并简述绘图步骤。

【答案】

【提示】

①选择剖面方位。

②确定剖面图比例尺。

③按确定的比例尺做好平面坐标和垂直坐标。

④画完地形剖面线后,将岩层界限、断层线等投影到地形剖面线上。然后,根据岩层的倾向、倾角、断层面的产状等画出岩性及断层符号,并加注地质年代代号。

⑤标出剖面线方向,写上图名、图例、比例尺等,即完成了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工作。

6.阅读图6,完成第下列填空。

(1)确定断层是正断层、逆断层或平移断层:

F1断层属于断层,F2断层属于断层,F3断层属于断层,F4断层属于断层。

(2)属于走向断层的是:

图6.某地区地质图

.【提示】F1断层属于正断层,F2断层属于逆断层,F3断层属于逆断层,F4断层属于平移断层。

(3)属于走向断层的是:F2断层、F3断层

7.对褶皱的工程地质进行评价。

8.对断层的工程地质进行评价。

第三章岩体的工程性质

一、填空题

1.在岩石形成后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所形成的节理称为。

2.岩体结构包括和结构体两个要素。

3.结构的岩体,其整体性强度高,在变形特征上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

4.所谓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5.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但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6.从工程地质角度,岩体结构可划分为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破碎状结构和

结构。

7.采用结构面的、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和相应结构类型四个方面作为定性划分岩体完整性的依据。

8.常采用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对工程岩体进行初步分级。

9.岩体完整程度可定性划分为。

10.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基础上,又引入地下水的影响、和初始应力场的影响对岩体BQ值进行修正。

二、选择题

1.()某岩体有3组结构面,结构面的平均间距为1.5m,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较好,类型为裂隙,块状结构。则岩体的完整程度可定性划分为

A.完整B.破碎C.较完整D.较破碎

2.()隧道工程沿褶曲走向穿越时.较为有利的部位是

A.向斜核部B.背斜核部C.枢纽D.翼部

3.()某岩体的完整性指数为0.6,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60MPa,则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为

A.I B.ⅡC.ⅢD.Ⅳ

4.()不属于构造结构面的结构面是

A.断层B.劈理C.泥化夹层D.层间错动

5.()在以下分级的岩体中进行隧道开挖,不考虑其他因素,最为安全稳定的是A.Ⅱ级B.Ⅲ级C.Ⅳ级D.Ⅴ级

6.()以下叙述,不是结构面特征的是

A.结构面规模B.结构面形态C.结构面破碎程度D.结构面的密集程度

三、判断题

1.()对于新鲜而岩性坚硬的岩体来说,岩体的强度就等于岩石的强度。

2.()含有非连通性结构面的岩体,具有完整和连续介质的特点,其强度受岩石强度控制,常以追踪原有结构面的方式破坏。

3.()岩体的工程性质首先取决于其中结构面的性质及其组合形式。

4.()结构面的密集程度反映了岩体的完整性,可用线连续性系数来表示。

5.()组成岩体的岩石强度越高,则岩体的强度越高。

6.()含有连通性结构面的岩体,其力学性能和破坏机制主要受连通性结构面控制。

7.()划分岩体的结构类型时,不用考虑工程的规模。

8.()褶皱的形式及其轴向与工程轴向的夹角不同,围岩的稳定性是不同的。

9.()隧道通过断层时,应尽量使隧道轴线与断层面走向的夹角越小越好。

10.()一般来说,整体状和块状岩体中的主要结构面是节理,很少有断层,含少量裂隙水。

四、问答题

1.国家标准的岩体质量初步分级是如何确定的?划分为几个级别?其详细分级又考虑了哪些因素?

2.何谓岩体?试说明岩体与岩石的区别。

3.隧道穿越断层时,应如何通过?为什么?

4.一隧道轴线方向为N20°E,欲穿越2个背斜褶皱。A褶皱轴面产状为N40°E∠12°SE,B 褶皱轴面产状为N50°W∠18°SW,如果两个褶皱的岩性相同,隧道穿越那个褶皱时对围岩的稳定性最为不利?

答:因为洞室通过褶皱时,走向与洞室轴线夹角越小,则它在洞内的出露距离就越长,对围岩稳定性影响便越大;A褶皱与洞室走向的夹角比B断层小得多,所以隧道穿越A褶皱时对围岩的稳定性最为不利。

5.结构面的特征包括哪些?

6.一隧道轴线方向为N20°E,欲穿越2个背斜褶皱。A褶皱轴面产状为N40°E∠12°SE,B

褶皱轴面产状为N50°W∠18°SW,如果两个褶皱的岩性相同,隧道穿越那个褶皱时对围岩的稳定性最为不利?

答:因为洞室通过褶皱时,走向与洞室轴线夹角越小,则它在洞内的出露距离就越长,对围岩稳定性影响便越大;A褶皱与洞室走向的夹角比B断层小得多,所以隧道穿越A褶皱时对围岩的稳定性最为不利。

7.在节理发育的属于强—中等风化的花岗岩岩体中,开挖一条走向为N60°W的高斜坡,

延伸较长,坡面倾向南偏西,倾角45°。花岗岩体内发育有四组节理(裂隙中有黏土充填),其产状分别为:A)N85°W∠70°S,B)N85°W∠25°N,C)N50°W∠35°S,D)N50°W∠65°S。其中那组节理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不利?

答:C组节理。因为该组节理走向与边坡走向夹角最小,且其倾向与边坡相同,倾角小于坡角。

第四章土的形成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一、填空题

1.雨水或雪水将高处的风化碎屑物质洗刷而向下搬运,或由于本身的重力作用,堆积在平缓的斜坡或坡脚处,成为物。

2.根据河流阶地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

3.某河流阶地,分布于河流上游的山间河谷中,由基岩组成,切割不同的岩层,阶面上残

4.留极少量的冲积层,则该阶地属于阶地。

5.地壳表层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堆积物,称为。

6.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

7.河流以携带的泥、砂、砾石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冲击力和溶解力对谷底岩石进行侵蚀而使河床降低的作用,称为。

8.由于河曲的不断发展,河床侧向迁移,在河床沉积物之上堆积了沉积物,这一套沉积构成冲积层的二元结构。

9.使得河流长度加长的侵蚀作用是。

10.使河床和谷底变宽的侵蚀作用是。

二、单选题

1.()对于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粗粒岩石比细粒岩石容易风化B.多种矿物组合的岩石比单一矿物岩石容易风化C.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区,一般以化学风化为主

D.不连续面在岩石中的密度越大,岩石遭受的风化作用越强烈

2.()一河流阶地由基岩组成,有时阶面上残留极少冲积物。一般分布于山间河谷原始流速较大的河段。该阶地为

A.浸蚀阶地B.基座阶地C.堆积阶地D.嵌入阶地

3.()使河床和谷底变宽的侵蚀作用是

A.侧蚀B.下蚀C.向源侵蚀D.沉积

4.()冲积土的成因,一般是由

A.湖泊沉积的B.河流沉积的C.风成沉积的D.山洪急流沉积的

5.()下列沉积物中,分选性最好,磨圆度最佳的是

A.坡积土B.残积土C.洪积土D.冲积土

6.()下列不属于岩石风化的防治方法的是

A.挖除法B.铺砌法

C.胶结灌浆法D.排水法

7.()在河流搬运作用中,物质粗大者主要以下列哪种方式被搬运

A.悬运B.溶运C.拖运(底运)D.向源侵蚀

8.在洪水泛滥时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的是

A.边滩B.河漫滩C.河床D.河流阶地

9.河流的侵蚀方式有3种,下列哪种不属于河流的侵蚀方式

A.溶蚀B.侵蚀C.搬运D.下蚀

三、判断题

1.()侧蚀作用发生时,河流凸岸受到冲刷和崩塌。

2.()边滩是单向环流将凹岸掏蚀的物质带到凸岸沉积的产物。

3.()下蚀是使河床和谷底变宽的侵蚀作用。

4.()只要河流存在,它的溯源侵蚀作用与下蚀作用就永无止境。

5.()河流的侧蚀作用,可使河谷的横剖面逐渐发展成“V”行谷。

6.()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一般比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抗风化。

四、名词解释

1.风化作用

2.球状风化

3.坡积物

4.残积物

5.洪积物

6.冲积物

7.河流阶地

五、简答题

2.何为风化作用?它有哪几种类型?

3.试比较坡积物和残积物的异同。

4.什么叫风化?简述风化作用的工程意义以及常用的防治风化的措施。

5.根据风化作用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岩石的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的风化带?

6.简述河漫滩的二元结构。

7.叙述河流地质作用的基本特征

8.叙述河流侵蚀作用的一般特征

9.试比较冲积物和洪积物的异同。

]【提示】洪积物大雨或融雪水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碎屑物沿冲沟搬运到山前或山坡的低平地带堆积而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分选和磨圆;常具有较明显的层理以及夹层、透镜体等;厚度从扇顶向外逐渐变薄;上部多以砾石、卵石为主,强度高、压缩性低,属良好地基,中部以砂土为主,下部以粘性土为主,一般都是良好地基,但在砂土向粘性土过渡地带,常形成沼泽,强度低、压缩性高。

河流沉积物称为冲积物;磨圆度和分选性都较好;具清楚的层理构造;具有良好的韵律性,表现为剖面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沉积物交替、重复出现;出水平层理外,交错层理也很发育;古河床冲积物压缩性低、强度较高,是良好的建筑地基;现代河床冲积物密实性差,透水性强,尤其不利于水工建筑物地基;河漫滩及阶地一般都是较好的地基,但前者不如后者;牛轭湖冲积物一般压缩性高,承载力低,一般不宜作为天然地基;三角洲冲积物具上硬下软构造,可作为低层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第五章地下水及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一、填空题

1.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2.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称为。

3.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的重力水叫水。其下部的隔水层比较稳定,上部没有不透水层覆盖,所以它能做水平方向的运动。

SO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4.类腐蚀就是水中的?2

4

造成体积的急剧胀大,因而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

5.上层滞水是埋藏在离地面不深的中的地下水。

6.岩石中的空隙根据成因主要可划分为、裂隙和溶隙。

7.松散岩石(如粘土、砂土、砾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称为。

二、单选题

SO与水泥中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该腐蚀称为1.()水中的-2

4

A.结晶类腐蚀B.分解类腐蚀C.结晶分解类复合腐蚀D.风化

2.()某构造盆地,在高水头补给情况下,地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该地下水属于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包气带水

3.()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的地下水,称为

A.潜水B.下降层间水C.承压水D.上层滞水

4.()某含水层是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其上没有隔水层,具有自

由水面,可水平方向运动,则该水属于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前面三个都不属于

三、判断题

1.()向斜构造往往就是承压水存在的最有利地方。

2.()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主要埋藏在裂隙断裂中。

3.()承压水指的是充满于二个隔水层中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4.()潜水指的是充满于二个隔水层中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5.()分解类腐蚀主要是指地下水对混凝土的碳酸侵蚀,即是由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造成的。

四、问答题

1.何为潜蚀?岩溶地区地下水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一般分布在何部位?

2.什么是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可分为哪些腐蚀类型?

3.简述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4.简述承压水的埋藏条件。

第六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工程性质

一、填空题

1.通常将滑坡发育过程划分三个阶段,分别为蠕动变形阶段、和渐趋稳定阶段。岩溶作用发生的条件包括:、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

2.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

3.震源深度是指的距离。

4.对于三种地震波,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在地震中,对建筑物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波是。

6.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

二、判断题

1.地震产生纵波、横波和表面波.其中,横波对建筑物的破坏最强。

2.浅源地震的烈度总是比深源地震的烈度要大。

3.由软硬岩层互层组成的高陡边坡易于发生崩塌。

三、单选题

1.()按滑坡发生的力学条件,滑坡可以分为

A.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B.切层滑坡和均质滑坡

C.黄土滑坡和碎石滑坡D.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

2.()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纵波B.横波C.瑞雷波D.勒夫波

3.()下列不是用来防治滑坡危害的措施是

A.绕避滑坡B.斜坡体上盖重加载C.支挡D.排水防水

四、名词解释

1.潜蚀

五、问答题

1.何为潜蚀?岩溶地区地下水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一般分布在何部位?

【答】潜蚀是指地下水流在土体中进行溶蚀和冲刷的作用。

岩溶地区地下水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一般分布在基岩和上覆土层的接触处。

2.试分析影响滑坡的因素。

【提示】①地貌;②岩性;③地质构造;④水;

⑤气候;⑥地震;⑦人为因素

3.试分析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岩性、岩体结构、地质构造、地下水、构造应力。

4.试分析岩溶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

5.简述滑坡的治理原则与常用措施。

【提示】治理原则:以防为主就是要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治理就是要针对斜坡已出现的变形破坏情况,及时采用必要的增强稳定性的措施;考虑工程的重要性是制定整治方案必须遵循的经济原则。(4分)

防治措施:排水;降低下滑力,增强抗滑力;改变滑带土的性质。

6.何为顺层滑坡?

【提示】当结构面走向与坡面基本一致走向,且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的倾向基本相同时,如结构面的倾角小于坡角,此时容易产生滑坡。称为顺层滑坡。

7.什么叫风化?简述风化作用的工程意义以及常用的防治风化的措施。

8.简述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9.为什么说水是诱发滑坡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滑坡治理时,就水对滑坡的影响问题,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提示】水的作用使岩土软化、强度降低,并可加速岩体的风化;地表水可使坡脚冲刷;地下水渗透入滑动体,使得滑动体重量加大;使岩土的抗剪强度减低;地下水的存在和渗流对坡体产生静压力、动水力等作用;雨水或地下水产生润滑作用。

地表排水:对坡体外的地表水截留旁引,不使其流入滑坡体。主要措施是滑坡体外设置截流排水沟,排水明沟等;地下排水:设置各种形式的渗沟、盲沟。

10.什么叫做泥石流?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泥石流?防止泥石流的原则是什么?

11.一隧道轴线方向为N20°E,欲穿越2个背斜褶皱。A褶皱轴面产状为N40°E∠12°SE,B

褶皱轴面产状为N50°W∠18°SW,如果两个褶皱的岩性相同,隧道穿越那个褶皱时对围岩的稳定性最为不利?

【提示】因为洞室通过褶皱时,走向与洞室轴线夹角越小,则它在洞内的出露距离就越长,对围岩稳定性影响便越大;A褶皱与洞室走向的夹角比B断层小得多,所以隧道穿越A

褶皱时对围岩的稳定性最为不利。

12.在节理发育的属于强—中等风化的花岗岩岩体中,开挖一条走向为N60°W的高斜坡,

延伸较长,坡面倾向南偏西,倾角45°。花岗岩体内发育有四组节理(裂隙中有黏土充填),其产状分别为:A)N85°W∠70°S,B)N85°W∠25°N,C)N50°W∠35°S,D)N50°W∠65°S。其中那组节理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不利?

【提示】C组节理。因为该组节理走向与边坡走向夹角最小,且其倾向与边坡相同,倾角小于坡角。

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

一、填空题

1.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

二、选择题

1.()下列试验,哪个不属于原位测试?

A.岩石试块单轴抗压强度测定B.静力触探试验

C.标准贯入试验D.静荷载试验

2.()为建筑场址选择提供主要工程地质资料,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对各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工程地质评价,需进行

A.施工勘查B.详细勘查C.初步勘查D.可行性研究勘查

3.()下列对斜坡的稳定性最不利的情况是

A.斜坡内的软弱结构面和斜坡坡面倾向一致,且结构面的倾角大于斜坡坡面的坡角B.斜坡内的软弱结构面和斜坡坡面倾向一致,且结构面的倾角小于斜坡坡面的坡角C.斜坡内的软弱结构面和斜坡坡面倾向相反,且结构面的倾角大于斜坡坡面的坡角D.斜坡内的软弱结构面和斜坡坡面倾向相反,且结构面的倾角小于斜坡坡面的坡角

4.()按滑坡发生的力学条件,滑坡可以分为

A.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B.切层滑坡和均质滑坡

C.黄土滑坡和碎石滑坡D.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

5.()岩土工程勘察分级时,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考虑的范围

A.工程重要性等级B.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C.地基复杂程度等级D.施工过程安全等级

5.()静载荷试验包括

A.平板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B.平板载荷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

C.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D.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

6.()岩土工程勘察分级时,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考虑的范围

A.工程重要性等级B.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C.地基复杂程度等级D.施工过程安全等级

三、判断题

1.()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一般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勘查阶段进行。

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每一测区的水准基点不应少于三个。

四、问答题

1.简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2.实地测绘法中常用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工程地质学基础 答案

机密★启用前 吉林大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工程地质学》正考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试卷类型:A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 具有粒间连结的细粒土。颗粒细,孔隙小而多,透水性弱,具膨胀、收缩特性,力学性质随含水量大小而变化。粘性土随含水率大小可处于液体、塑体、固体等稠 3. 粒度分析又称“机械分析。是研究碎屑沉积物(或岩石)中各种粒度的百分含量及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4. 岩石的抗压强度是指在无侧束状态下(Unconfined)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通常以每平方公分多少公斤,或每平方英寸多少磅。换言之,它指把岩石的加压至破裂所需要的应力。 5. 活断层,是指现今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人类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曾经活动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也可称为潜在断层。 6.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7. 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工程结构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结构构件,用来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是房屋、桥梁、码头及其他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影响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地基土的成因与堆积年代,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基础的形式与尺寸、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关于相对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2.A)在地质工作中,绝对地质年代比相对地质年代用得多。 3.B)侏罗纪形成的地层称为侏罗系。 4.C)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 确定。 5.D)相应每个时代单位宙、代、纪、世,形成的地层单位为宇、系、统、界。 如中生代形成的地层单位称为中生系。 6.答案:B 7.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8.A)各地区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地层事实上是不完全相同的。 9.B)群、组、段是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10.C)群是地方性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 11.D)以上说法不全对。 12.答案:D 13.关于第四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4.A)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早的一个世纪,也是包括现代在内的地质发展历史的最 新时期。 15.B)第四纪地质历史事件及其地质作用对现在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影响最大。

16.C)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17.D)第四纪的地层为各种近代堆积物。 18.答案:A 19.残积层是( )作用的产物。 20.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 E)岩石风化。 21.答案:E 22.坡积层( )作用的产物。 23.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 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 E)岩石风化。 24.答案:C 25.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内业整理中的裂隙玫瑰花图的绘制方法为:() 26.A)在I、IV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 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27.B)在II、III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 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28.C)在I、II、III、IV象限构成的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 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1、我国新时期时期原始社会居民点布局形态与社会文化发展阶段有何关系? 初期城市生产的条件是什么? 2、现已发掘的商代主要城市有哪些组成物质要素?其布局特征如何?当时城 市建设技术发展水平有哪些表现? 3、为什么说我国周代发生过两次筑城高潮?西周时期有哪些主要城市?各有 何不同性质? 4、简述《周礼·考工记》中关于营国制度的内容并加于解释。周代王城制度 对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何重大影响? 5、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诸侯国都城?其规划和平面形状有何特点?对 照周代营国制度的规定,为什么他们大都未予遵守?试加于分析。 5.1春秋战国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师及理论? 6、为什么秦统一全国后城市能得到空前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何? 7、简述汉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8、秦明都城咸阳建设有何成就?如何评价? 9、汉长安修建过程及其平面布局有何特点?略述汉长安平面布局的形成要素。 10、汉长安城门、道路、市集和居住区规划有何特点?汉代皇家园林最大者是哪一个?其规模如何? 11、汉代东都洛阳是如何形成的?其布局有何特点? 12、西汉“五都”有哪些? 13、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相应的城市的发展受到哪些重大因素? 14、曹魏邺城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划时代意义是什么? 15、北魏时期洛阳改建后的布局有哪些主要内容? 16、古代南京城是怎样形成的?南朝建康有何发展?其规划布局有何特点? 17、隋唐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有哪些重大发展?城市发展概况如何? 18、隋大兴城选址重建的原因是什么?其建设经过、选址布局如何?绘平面示意图。 19、隋唐长安城规划有哪些特点、成就和问题?对其他都城规划有何影响? 20、隋唐东都洛阳建设的经济社会背景是什么?其规划选址布局有何特点和问题? 21、试比较隋唐长安洛阳两京城规划的异同点和后者的改进与问题? 22、我国古代名城扬州的城市地理条件自春秋时期以来发生过哪些变迁?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坡址、规划如何变化?扬州为何能在隋唐时期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23、山西新绛在唐代的城市轮廓是如何通过文献记载分析和遗址考察与现代比较后判断的?新绛在唐代繁荣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24、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少数名族地区城市建设有哪些类型? 25、宋元时代我国城市有何重大发展? 26、试从隋唐东都的建设和五代以后在开封建都说明我国中原及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政治中心东迁的影响? 27、唐代和宋代开封的布局有何特色?《清明上河图》告诉我们哪些都城的情况?28后周世宗柴荣关于改建扩建开封的诏书中包括哪些措施?有何意义和价值?29开封在宋代的城市道路系统、市政街道、手工业区、文化娱乐设施布局有何

(word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 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

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置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

工程地质简答题答案汇编

《工程地质》作业及思考题(答案)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 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 2、简述物理地质作用及其分类 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按其能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1) 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2) 外动力地质作用:表现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二、矿物与岩石 1、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答: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表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其中,光学性质又分为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主要指矿物的硬度和解理。 2、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 答:最重要或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斜长石、正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及粘土矿物。 3、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哪些? 答:矿物力学性质主要包括: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画、压入、研磨)的能力;解理,晶体矿物在外力敲打下沿特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其断裂面称为断口。 火成岩 4、岩浆岩常见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是哪些?其产状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分类:按矿物颜色深浅可划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两类,其中浅色矿物富含硅、铝,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深色矿物富含铁、镁物质,有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长石含量占岩浆岩成分的60%以上,其次为石英,所以长石和石英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

工程地质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关于相对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质工作中,绝对地质年代比相对地质年代用得多。 B)侏罗纪形成的地层称为侏罗系。 C)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确定。 D)相应每个时代单位宙、代、纪、世,形成的地层单位为宇、系、统、界。如中生代形成的地层 单位称为中生系。 答案:B 2.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地区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地层事实上是不完全相同的。 B)群、组、段是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C)群是地方性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 D)以上说法不全对。 答案:D 3.关于第四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早的一个世纪,也是包括现代在内的地质发展历史的最新时期。 B)第四纪地质历史事件及其地质作用对现在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影响最大。 C)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D)第四纪的地层为各种近代堆积物。 答案:A 4.残积层是( )作用的产物。 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E)岩石风化。 答案:E 5.坡积层( )作用的产物。 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 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E)岩石风化。 答案:C 6.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内业整理中的裂隙玫瑰花图的绘制方法为:() A)在I、IV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B)在II、III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C)在I、II、III、IV象限构成的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252365) 一、选择 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标志着( A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标志着城市出现,分工主要是指( D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我国可以确定位置的最早都城址是( A )。 A.殷墟遗址 B.郑州商城 C.西亳 D.陕西半坡村 4.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址是( C )。 A.阿房宫 B.长乐宫 C.二里头 D.明光宫 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 B )。 A.卡洪城 B.孟菲斯 C.阿玛纳城 D.乌尔城 6.我国最早的建制镇出现在( B )时期。 A.秦汉 B.北魏 C.隋唐 D.宋元 7.秦都的外围规划遵循( D )思想。 A.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B.《周礼》的礼制建城思想 C.《管子》的生态建城思想 D.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8.西汉长安的建城过程依次为( C )。 A.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 桂宫和明光宫 B.未央宫、北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C.长乐宫 - 未央宫、北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D.桂宫、明光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9.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 A )。 A.扬州和成都 B.扬州和杭州 C.扬州和苏州 D.扬州和淮安 10.隋唐时期的四大航运城市是指( B )。 A.泉州、广州、杭州、扬州 B.杭州、扬州、淮安、苏州 C.泉州、广州、淮安、苏州 D.泉州、扬州、淮安、苏州 11.中国最早使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城市是( C ),城墙呈白色,有马面,城防牢固。 A.高昌城 B.交河城 C.统万城 D.渤海上京龙泉府 12.皇城朝向为正南北向,并与城市道路朝向形成一定夹角的明代城市是( B )。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 1. 谓工程地质学? 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 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案提供地质依据。3. 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容? 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法的研究。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谓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动力地质作用。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谓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②斜坡稳定性问题。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向发展中扩展并稳定发展。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法和研究手段等各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答:见课本P8-P9。 第二章矿物与岩 1.谓克拉克值?地壳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 答: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成为原子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镁、钾、钛和氢十种元素组成。 2.根据地震资料,地球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圈层?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是什 么?各圈层之间的不连续界面是什么? 答:地球部圈层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由沉积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地幔由二辉橄榄岩组成;地核由铁、镍、硅构成的物质组成。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完整版)工程地质简答题答案

工程地质》作业及思考题(答案)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 (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 2、简述物理地质作用及其分类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按其能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1)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2)外动力地质作用:表现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二、矿物与岩石 1、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答: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表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其中,光学性质又分为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主要指矿物的硬度和解理。 2、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答:最重要或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斜长石、正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及粘土矿物。 3、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哪些? 答:矿物力学性质主要包括: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画、压入、研磨)的能力;解理,晶体矿物在外力敲打下沿特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其断裂面称为断口。 火成岩 4、岩浆岩常见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是哪些?其产状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分类:按矿物颜色深浅可划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两类,其中浅色矿物富含硅、铝,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深色矿物富含铁、镁物质,有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长石含量占岩浆岩成分的60 %以上,其次为石英,所以长石和石英是 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 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结晶程度划分成三类: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分成显晶质和隐晶质两种类型。按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划分为三类: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充填方式。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产状:分为侵入岩的产状:岩基、岩株、岩盘(岩盖)、岩床、岩墙和岩脉。喷出岩的产

工程地质作业2参考答案

工程地质作业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C 5A 6C 7A 8D 9C 10B 二、判断题 1 R 2 R 3 R 4W 5W 6 R 7 R 8 R 9 W 10 W 三、简答题 1、防治渗透破坏经常采用的有效措施,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这都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 2、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图表示,称潜水等水位线图。绘制时按研究区内潜水的露头的水位,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测定,点绘在地形图上,连接水位等高的各点,即为等水位线图。 确定潜水流向:潜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所以,垂直于等水位线的直线方向,既是潜水的流向。 潜水的水力梯度:在潜水的流向上,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值,即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水力梯度。 3、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水和各种水溶液的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使岩石在块体大小上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使岩石成分发生变化。 4、整体状结构:岩体稳定,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 块状结构: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 层状结构: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可视为各向异性弹塑性体,稳定性较差。 碎裂状结构:整体强度很低,受软弱结构面控制,程弹塑性体,稳定性很差。 散体状结构:完整性遭极大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散体介质。 四、论述题 1、褶皱构造对工程建筑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西建03-13年真题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03年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一、填空题。(55/1’) 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无曰( )。 2.我国的城郭之制起源于()代关于“城”的记载()。早期的“城”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2)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燕下都、()、();3)城郭分设,如:( ).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城中建有起着天体崇拜作用的(),其同时是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在希波战争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在最先在()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克人建设的()城的中心由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km长的大道两侧,主要的建筑物在()、月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沃尔王朝在首都阿格拉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被称作“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绝对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km的中轴线构筑了帝都风貌,这条中轴线由南至北的重要节点有:永定门、()、大明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景山、地安门、()、()。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 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和(),手工业中心城市(),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此答案均为本人自己整理,如有失误敬请指正)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置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但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21. 世界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和世。 22. 节理是指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23. 某河流阶地,分布于河流上游的山间河谷中,由基岩组成,切割不同的岩层,阶面上残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 基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学问 2.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研究方法为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3.建筑物的地基:在土和岩层中修建建筑物,承受建筑物全部重 量的那部分土和岩层。 4.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 作用。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 盾或问题。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 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2.物理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 作用、地震)和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和 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和条痕、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 密度、弹性,挠曲,延展性。 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 其破裂面称作断口。 7.岩石按其形成方式分成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用)等三大类。 8.通常用结构和构造来描述岩石的形貌特征。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 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填充方式。 火成岩具有块状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 识别岩石类型的主要依据是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 9.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是三大类岩石中在 地表分布最广的。最基本、最显著地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 10.沉积岩的形成途径: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以这种方式形成 的沉积岩称碎屑岩。二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

第二讲 城市与城市发展6

第二讲城市与城市发展6 第一节城市的起源 一、城市的概念 1、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 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 律。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2、城市的法律定义 ●人口规模 瑞典、丹麦: 200人; 澳大利亚、加拿大: 1,000人; 法国、古巴: 2,000人; 美国: 2,500人; 比利时: 5,000人; 日本: 30,000人。 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 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 ●城市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 县政府所在地;

非农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 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 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3、字源学释义 英文: 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 (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吴良镛:“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 。 5、结论 (1)城市的实质 城市是人类聚居地形式之一;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 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 (2)城市的特征 非农性、集聚性、领域性、人工特征 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 (3)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二、城市的起源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导致了居民点的形成。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一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 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 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 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工程地质评价)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 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 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 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二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 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 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中南大学工程地质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地质基础》作业及思考题(答案)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 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 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如何划分的? 答:目前把地球内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圈。这是根据对地震资料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两个深度上作显著跳跃式的变化,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以这两个深度作为分界面,上下有显著的不同。上分界面称“莫霍面”,它位于地表以下平均33km处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下分界面称“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以下2 900km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2、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按其能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1) 内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的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内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2) 外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是由来自外部能源所引起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能、天体引力能及其它行星、恒星对地球的辐射等。其具体表现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3、什么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主要有哪些形式? 答:由于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的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的变化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外力作用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在大陆的各种地理环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试述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上的主要特点,并阐明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我国形成了从中央到县城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郡城——县城。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区域。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5,城市建设方面,城区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并且占据城市很大空间。 原因: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状况;军事需要。 ——试述秦咸阳建设布局的主要特点。 1.宫城集中在城北,市集在城南。2,充分利用地形,宫城建在高城上。3,重视城市分区。4,继承 了择中立宫的传统。 ——试述西汉长安城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 城东北系手工业作坊,集中设市,长安城内东北部地势最低,是平民百姓的闾里所所在,住宅区内有很多里巷,实行严格管理。宫殿建筑区是长安城中心,改变了战国时期都城两城相依的旧章,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状的布局,而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从长安城的总的形制和布局来看,多少有些附会《周礼考公记》的规则。宫殿占据了城市的很大空间 ——阐述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说明各特点的原因(找不到答案)1,我国城市发展和分布中心南移——发展上呈“南升北降”态势,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2,形成沿大运河和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3,东南沿海港市兴起,源于我国对外贸易扩大。 4,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显著增多。5,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镇”。原因: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状况;军事需要。 ——阐述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点。主要原因(找不到答案)? 1,中轴线由局部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的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2,宫城由多宫制演变成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北移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大城)组成的三重环套结构形态。3,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随之从不规则的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4,市场位置从城北迁移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5,城市物质要素中,寺庙建筑尤其是佛寺建筑大量增加。 ——绘图说明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点。 布局: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宫城位于都城北部的正中,平面成规整的长方形。四周的城墙均是版筑的夯土墙。宫城内有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宫。太极宫位于宫城的中央,本为隋之大兴宫。宫内有16座大殿,其正殿名太极殿,是唐初政治的中枢所在。太极宫东边为太子居住的东宫,西边是宫女居住的掖庭宫。掖庭宫的北部为太仓所在。宫城北面设三门,南面设五门,其正门承天门北对太极殿,南临“横街”。横街宽三百步(合今441米),是当时在承天门前举行重大庆典的广场。 皇城在宫城之南,平面亦成规整的长方形。北面无墙,与宫城以横街相隔。皇城内有东西向街5条,南北向街7条,其间分布着中央高级衙署和太庙、社稷。皇城共设7门,南面3门,东西各2门。皇城的所有大门均与城内大街相通。南面正中的朱雀门与宫城的承天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在南北一条直线上。这条南北直线就是承天门大街(亦称天街)和朱雀大街,也就是全城的中轴线。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与皇城,是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长安城的商业区,平面形状为规整的长方形。在外郭城的东面城墙外,有一道与城墙平行的复墙。外郭城共设13个门,各门均建有高大的门楼。城的东、西、南三面,每面各3个城门,位置匀称。明德门是城的南面正门,共有5个门道,显得最为隆重、庄严。城的北面为4个城门,3个在宫城以西,仅1个在宫城之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