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基础知识练习

一、选择题

1.康熙有一贴身侍卫,武艺高强。下列史实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

(1)随康熙帝率清军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2)见证康熙帝两次派兵出征雅克萨,打败沙俄侵略军(3)随康熙帝参加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4)见证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A.(1)(2)(3)

B.(2)(3)(4)

C.(1)(3)

D.(1)(2)(4)

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3.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

A.西学东渐

B.遣唐使来华

C.政府实行海禁

D.外来势力入侵

4.《明太祖实录》:“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朝廷”是指()

A. 中书省

B. 内阁

C.皇帝

D.锦衣卫

5.“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描述的是清朝()

A.平准噶尔部叛乱

B.收复台湾之战

C.平定三藩之乱

D.雅克萨之战

6.设置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地区的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 雍正

D.乾隆

7.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不断加强。中央政府开始设置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是在下列哪个皇帝执政时期?()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8.为了稳定边疆,完成国家统一,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事件是()

A.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

B.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

C.收复台湾

D.平定天山南路回部的叛乱

9.清朝前期,通过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叛乱,从而加强中央政府管辖的区域是()

A.西藏地区 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10.观察右图。清朝前期乾隆帝设“金瓶掣签制度”,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做出贡献的方向是()

A.① B.② C.③D.④

11.康熙皇帝稳定东北边疆的重大举措是()

A. 签订《尼布楚条约》

B.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 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D. 设置伊犁将军

12.清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B.驻藏大臣、台湾府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3.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

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A. 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D. 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14.如果要研究康乾盛世时期的文化现象,以下选项中可以选取的是()

①《梦溪笔谈》②《四库全书》③军机处④文字狱

A.①② B.①②③C.②④ D.②③④

15.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这首诗揭示的社会现象是()

A. 闭关锁国导致经济衰退

B. 沙俄入侵带来人口损失

C. 文化专制带来思想禁锢

D. 满清入关带来民族斗争

16.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农村集市 B.出现坊市分置

C.商业市镇兴盛 D.边境贸易繁荣

17.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且缘入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

尊,而四夷之情愈顺。即厚往薄来,所费不足当互市之万一。”在这

里,张瀚的议论方向直指()

A.专制制度 B.内阁体制 C.朝贡贸易 D.厂卫机构

18.下列清朝前期的海防政策,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开放——海禁——闭关

B. 海禁——开放——闭关

C. 开放——闭关——海禁

D. 开放——闭关

19.乾隆下令封闭沿海通商口岸的直接原因是()

A.郑成功抗清

B.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C.外国货进入中国

D.天主教大规模传入

20.清朝有一位皇帝作诗曰:“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这位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修养生息C.闭关锁国 D.改革开放

21.1792年,英王派遣使者到中国要求通商,清政府要求对方以三跪九叩之礼觐见乾隆;后来英王派印度总督到中国访问,仍被告知要以三跪九叩之礼觐见嘉庆。清政府这种做法反映了其对外交往的目的是()

A.厚往薄来

B.四夷宾服

C.平等贸易

D.转口贸易

2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与作者观点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D.明、清

23.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这里的“第二次”是指()

A.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B.火药传到欧洲

C.中华文化泽被东西 D.早期西学东渐

24.如右图所示,最早与徐光启一起将其翻译成中文的外国传教士是()

A.马戛尔尼

B.南怀仁

C.汤若望

D.利玛窦

25.“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18世纪以来第一位阅读中国

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被尊称为‘泰西儒士’”。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人物 B.称号 C.地点 D.时间

26.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完全融合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27.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流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28.意大利学者艾儒略在《利玛窦传》中说;“利子此时尝将中国四书译以西文,寄回本国,国人读而悦之,以为中邦经书,其能识大原,不迷其主者乎?至今孔孟之训远播遐方,皆利子之力也。”艾儒略认为,利玛窦的贡献在于()

A.传教“入乡随俗”,成效显著

B.传播西学,效果明显

C.将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影响巨大

D.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29.明清时期的江南,“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平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活跃

30.清朝前期,台湾省在行政区划上属于………………”()

A.澎湖巡检司 B.福建省 C.台湾省 D.广东省

31.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 )

A.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新的科学技术

B.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华

C.政府几度实施海禁

D.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形成威胁

32.17世纪末,康熙帝面临的国家统一的问题有:( )

①地方叛乱②外来侵略③西藏独立④台湾分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⑧④

D.①③④

33.“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种制度是指()

A.隋唐三省六部制 B.明朝的内阁制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秦朝军功爵制

34.清代开国不久,即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海,界外不许闲行,出界

以违旨立杀。”当时这种严酷的法律首先是针对()

A.荷兰殖民者 B.台湾郑成功势力

C.沙俄侵略势力 D.葡萄牙殖民者

35. 观察右图。清朝前期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上做出贡献的方向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6. 康乾盛世时期一系列政绩中对中华民族近现代最具深远意义影响的是()

A. 兴修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B. 编纂了《四库全书》

C.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37.康雍乾时期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和管辖,经过①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准噶尔部和新疆回部、③派驻藏大臣、④收复台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3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 皇

39.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 A .决策 B .行政 C .监察 D .司法

40.赫德在《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须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主要说明( )

A. 中国物产丰富

B. 赫德非常喜欢在中国的生活

C. 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D. 中国尚停留在典型的自然经济状态

41.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显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为(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③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2.“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带之为“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徽商的谦虚

B.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的道路

C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D.徽商的虚伪

43.清朝时期,“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戍军。”这一规定对我国所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

A .逐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B .有利于国内资本原始积累

C .强固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

D .确保了劳动力资源的充足

44.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正斥责。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是( )

A.文化专制主义

B.天朝上国心态 C .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D.君主专制影响

45.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娱乐要求是电视制作人员的职责,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皇 权 皇 权

二、主观题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三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汉、唐、宋因之,……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认为宰相有何作用?结合材料二说明,唐太宗为此实行了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唐初一道谕旨应包含哪些人的意见?(4分)

(2)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与唐太宗有何不同?这一看法是否正确?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根据自己的看法,采取了什么措施?其实质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唐太宗到明太祖时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什么?(4分)

(1)作用:认为丞相可以总领百官,辅佐皇帝解决政务。制度:三省制(答三省六部制者不得分)。意见:包含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4分)(2)不同:认为丞相会造成专权乱政。不正确,秦汉唐宋的丞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4分)(3)措施:废除丞相制度。实质: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始终存在,相权服从于皇权。(4分)

47.丝绸之路被誉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请回答:

(1)简要叙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演变。(6分)

(2)明清中国海上贸易为什么急速衰退?(4分)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来往、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2分)唐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丝绸之路更加安全顺畅,臻于全盛。(2分)宋朝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逐渐形成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商贸通道,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3分)(2)明代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阻碍海外贸易。(2分)清朝初期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后又实施闭关政策,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2分)

答案:

1—5 DCBCA 6—10 DCBBD 11—15 ABBCC 16—20 CCBBC

21—25 BDDDD 26—30 ABDDB 31—35 BBBBA 36—40 CBBBD

41—45 DCAC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