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筹学习题集第四版判断题

运筹学习题集第四版判断题

运筹学习题集第四版判断题
运筹学习题集第四版判断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图解法与单纯形法虽然求解的形式不同,但从几何上理解, 两者是一致的。

正确。

(b )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正确。

这里注意:增加约束,可行域不会变大;减少约束,可行域不会变小。 (c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错误。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之一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可行解对应于可行域的顶点。 (d )如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域,则可行域一定包含坐标的原点。错误。

如果约束条件中有一个约束所对应的区域不包含坐标的原点,则即使有可行域,也不包含坐标的原点。

(e )取值无约束的变量i x ,通常令'''i i i x x x =-,其中'''

0,0i i x x ≥≥,在用单纯形法求得的最优解中,有可能同时出现'''

0,0i i x x >>。错误。

由于'"i i P P =-,()

()1''

1""t

t

t i i

t i i B P P B P P --==-=-,因此,'''i i x x 和中至多只有一个是t B 下的基变量,从而

'''i i x x 和中至多只有一个取大于零的值。

(f )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型式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j σ>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入基变量。正确。 如表1-1,取k x 为入基变量,旋转变换后的目标函数值相反数的新值为:

1

0t t

t t t t t

l k l k

t lk

b z

z z a σθσ+?-=--=-- 即旋转变换后的目标函数值增量为t t

l k θσ,由于0t l θ≥,只要0,t k σ≥就能保证0t t l k θσ≥,满足单纯形法基变换

后目标函数值不劣化的要求。

c j

k c θ

c B x B

b

k x

tl c

tl

x

t l b (②)

t lk a (④)

-z-

t z(①)t

k

σ(③)

(g)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比值原则选取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为负。

正确。

假定单纯形法计算中,θ比值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值t lθ和t sθ,t lθ为最小比值。

min

t

ik

t t t

t t

i l s

l s

t t t

a

ik lk sk

b b b

a

a a

θθ

>

=

=<=

c j

k

c

θ

c B x B b

k

x

ts

c

tl

c

ts

x

tl

x

t

s

b(②)

t

l

b(①)

t

sk

a>(④)

t

lk

a>(③)

t

s

θ

t

l

θ

-z-

t z t

k

σ

如果取

ts

x为出基变量,则有

1()0

t t t t

t t t

s lk l s

l l lk

t t t

sk lk sk

b a b b

b b a

a a a

+

?

=-=-<。

(h)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

k

σ对应的变量作为换入变量,将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增长。错误。

假设存在正检验数,其中最大者为

k

σ,取

k

x为入基变量,参考(f),可知旋转变换后的目标函数值增量

为t t

l k

θσ,无法肯定目标函数值得到了最快的增长。

(i)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则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正确。

人工变量一般是为取得对应的初始基基向量而引入的,它一旦成为出基变量,其地位已被对应的入基变量取代,删除单纯形表中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不影响计算结果。

(j )线性规划问题的任一可行解都可以用全部基可行解的线性组合表示。错误。

对可行域非空有界,(j )中线性组合改为凸组合就是正确的;对可行域无界,很明显,(j )不正确。

(k)若1x 和2

x 分别是某一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则1212x x x λλ=+也是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其中1

λ和2λ为任意的正实数。错误。

设()P 如下:

max (1)(2)..0

(3)

z cx Ax b s t x ==??

≥? 又设1

x 和2

x 是的最优解。令121212,0,0x x x λλλλ=+≥≥, 则:0x ≥;

121212121212()()Ax A x x Ax Ax b b b λλλλλλλλ=+=+=+=+; 1212***12121212()()z cx c x x cx cx z z z λλλλλλλλ==+=+=+=+。

如果121λλ+=,(k)正确;否则,(k)不正确。

(l )线性规划用两阶段法求解时,第一阶段的目标函数通常写为min Gi i

z x =∑(Gi x 为人工变量),但

也可以写为min

i Gi i

z k x =∑,只要所有i k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正确。

由于所有0i k >,所有0Gi x ≥,因此

0Gi

i

x

≥∑等价于0i Gi i

k x ≥∑,(l )正确。

(m )对一个有n 个变量,m 个约束的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其可行域顶点恰好是m

n c 个。错误。 ①如果m 不是约束组约束个数,(m )不对。

②如果m 为约束组约束个数(系数矩阵的行数),则可行基的最大数目为m

n c ,由于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可行解对应于可行域的顶点,(m )也不对。

(n)单纯形法的迭代计算过程是从一个可行解转到目标函数值更大的另一个可行解。错误。 ①迭代计算前后的解是基本可行解,不是任意可行解,因此(n)不对;

②把(n)中可行解换为基本可行解,据(h ),旋转变换后的目标函数值增量为t t

l k θσ,由于0t l θ≥, 0,

t k σ≥故0t t l k θσ≥,不排除0t t

l k θσ=的可能。

(o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如为最优解,则该可行解一定是基本可行解。错误。

唯一最优解时,最优解是可行域顶点,对应基本可行解;无穷多最优解时,除了其中的可行域顶点对应基本可行解外,其余最优解不是可行域的顶点,。

(p )若线性规划问题具有可行解,且其可行域有界,则该线性规划问题最多具有有限个数的最优解。错误。

如果在不止一个可行解上达到最优,它们的凸组合仍然是最优解,这样就有了无穷多的最优解。

(q) 线性规划可行域的某一顶点若其目标函数值优于相邻所有顶点的目标函数值,则该顶点处的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错误。

(r)将线性规划约束条件的""≤号及""≥号变换成""=号,将使问题的最优目标函数值得到改善。错误。 (s) 线性规划目标函数中系数最大的变量在最优解中总是取正的值。错误。

(t) 一个企业利用3种资源生产5种产品,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到的最优解中,最多只含有3种产品的组合。错误。

(u)若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可以伸展到无限,则该问题一定具有无界解。错误。

(v)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时的迭代工作量主要取决于变量数的多少,与约束条件的数量关系较少。错误。 第二章

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任何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并具有唯一的 对偶问题。正确。 (b )对偶问题的对偶一定是原问题。正确。

(c )根据对偶问题的性质,当原问题为无界解时,其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反之,当对偶问题无可行解时,其原问题具有无界解。错误。

(d )设x 和y 分别是标准形式()P 和()D 的可行解,*

x 和*y 分别为其最优解,则恒有

**cx cx y b yb ≤=≤。

正确。

(e )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具有无穷多最优解。错误。

(f )若原问题有可行解,则其对偶问题有可行解。错误。 (g )若原问题无可行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无可行解。错误。 (h )若原问题有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有最优解。正确。 (i )若原问题和对偶问题均存在可行解,则两者均存在最优解。正确。

(j )原问题决策变量与约束条件数量之和等于其对偶问题的决策变量与约束条件数量之和。错误。 (k )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的每一步,在单纯形表检验数行与基变量列对应的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解代入各自的目标函数得到的值始终相等。正确。

(l )如果原问题的约束方程Ax b ≤变成Ax b ≥,则其对偶问题的唯一改变就是非负的0y ≥变成非正的

0y ≤。正确。

(m )已知*

i y 为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的第i 个分量,若*0i y >说明在最优生产计划中第i 种资源

已经耗尽。正确。

(n )已知*

i y 为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第i 个分量,若*0i y =说明在最优生产计划中第i 种资源已经

耗尽一定有剩余。错误。

(o )如果某种资源的影子价格为k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当该种资源增加5个单位时,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将增加5k 。正确。

(p )应用对偶单纯形法计算时,若单纯形表中某一基变量0i x <,又i x 所在行的元素全部大于或等于零,则可以判断其对偶问题具有无界解。错误。

(q )若线性规划问题中的i b 、j c 发生变化,反应到最终单纯形表中,不会出现原问题和对偶问题均为非可行解的情况。错误。

(r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中,如果某一变量j x 为非基变量,则在原来问题中,无论改变它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j c 或在各约束中的相应系数ij a ,反应到最终单纯形表中,除该列数字有变化外,将不会引起其它列数字的变化。正确。

第三章

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运输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规划模型,因而求解的结果也可能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无可行解。错误。

(b )在运输问题中,只要任意地给出一组含1m n +-个非零的{}

ij x ,且满足1

n

ij

i j x

a ==∑,1

m

ij j i x b ==∑,

就可以作为一个初始基本可行解。错误。

(c )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正确。

(d )按最小元素法(或伏格尔法)给出的初始基可行解,从每一空格出发可以找出而且仅能找出唯一的闭回路。正确。

(e )如果运输问题单位运价表的某一行(或某一列)元素分别加上一个常数k ,最优调运方案将不会发生变化。正确。

(f )如果运输问题单位运价表的某一行(或某一列)元素分别乘上一个常数k ,最优调运方案将不会发生变化。错误。

(g )如果在运输问题或转运问题中,ij c 是从产地i 到销地j 的最小运输费用,则运输问题和转运问题将得到相同的最优解。错误。

(h )当所有产地的产量和所有销地的销量均为整数时,运输问题的最优解也为整数值。错误。 (i )如果运输问题单位运价表的全部元素乘上一个常数k (0k >),最优调运方案将不会发生变化。 正确。

(j )产销平衡运输问题中含有()m n +个约束条件,但其中总有一个是多余的。错误。

(k )用位势法求运输问题某一调运方案的检验数时,其结果可能同闭回路法求得的结果有异。错误。 第四章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线性规划问题是目标规划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正确。

(b )正偏差变量取正值,负偏差变量应取负值。错误。

(c )目标规划模型中,可以不包含系统约束(绝对约束),但必须包含目标约束。正确。 (d )同一个目标约束中的一对偏差变量i d -

、i d +

至少有一个取值为零。正确。 (e )目标规划的目标函数中,既包含决策变量,又包含偏差变量。正确。 (f )只含目标约束的目标规划模型一定存在满意解。正确。

(g )目标规划模型中的目标函数按问题性质要求分别表示为求min 或求max 。正确。 (h )目标规划模型中的优先级12,,

p p ,其中i p 较之1i p +目标的重要性一般为数倍至数十倍之间。错误。

马克思复习之判断题.doc

绪论 判断: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懂得,当自己遇到问题吋,能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 判断:凡是真理,凡是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把它实现出來。这同某个人、某些人相不相信它没有多大关系 判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正意义在于“用之改变自身生活”。 判断:马克思主义就是成功学!更准确地说,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成功学。 判断:一个人若公然处处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成就的。 判断:“从大家对事物的肯定中找出否定的存在;从大家对事物的否定中找出肯定的存在。〃这是成就人生的重要法宝! 判断:英国广播公司《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这与“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说法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判断:未來财富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都埋藏着一个理想或者梦想,期盼着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我们和我们应得的财富Z间,只是距离我们双耳之间的六英寸!我们每个人都坐在一座金矿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判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个人成就人生的重要法宝! 判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判断:理想、信念,是人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现实中)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 判断:当今大学生真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一章 判断:“所谓'成功学’、’激励科学',过分强调人的意识的作用,纯属主观唯心主义伪科学”。 判断: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哲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哲学。判断:〃弱者等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懦弱动摇者常常用没有机会來原谅自己。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报纸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一项贸易,全都是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 判断:“做一件事情,如果时机成熟,那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能看到的,而是许多人都能看得到,大家-?拥而上,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血。〃大家都以为是机会,实质可能是“陷阱〃判断:“敢为的人,总是善于抓住不成熟的时机。在机会不成熟的时候,他会先行一步,赢得主动,占据有利位置。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先发制人,赢得全局。 判断:如果说"时间就是金钱”,那么“空间更加是金钱”。要学会拓展人际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 判断:"未弄清事实而乱下结论〃的坏习惯对人生所造成的不幸,比其他坏习惯加起來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判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是永恒发展的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其进一步的展开、深化。 判断:全见性思想方法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思维方法。缺少这个, 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世界,也无法很好地改造世界。 判断:现代社会是网络?系统的时代,要★善于利用网络?系统打造人生的辉煌! 判断:把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理的重要意义是:大胆地站在新事物一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判断:投资明星企业不可能今天投下钱明天就能获得利润,我们应该看远一点,三年之后,或五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判断题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错误。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错误。 3.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错误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错误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错误 6.哲学就是世界观。错误 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错误 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错误。 9.意识是人脑自动产生的产物。错误。 10.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正确。 11.鬼神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正确。 12.物质就是具体事物。错误 13.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错误 14.实践就是日常生活。错误 15.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世界是第二性的。错误 16.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 错误 17.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错误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才有条件做好工作。正确 19.辩证的否定即是全盘否定错误 20.假象造成错觉,因此是主观的错误 2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错误 22.因果观念就是因果联系错误 23.逻辑与历史的进程是完全重合的。错误 24.量与事物是完全等同的错误 25.假象就是一种错觉。错误 26.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正确 27.27.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错误: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8.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错误) 29.有用就是真理。(错误) 3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向统一的。(正确) 3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正确 32.认识开始于经验。错误 55.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答案:正确 56.有些谬误不能转化成为真理。答案:错误 57.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答案:错误 58.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答案:正确 59.概念是理性认识的起点。答案:正确 6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动力。答案: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阶级和 阶级斗争学说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B、辩证思维的方法 C、实用主义的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盾运动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 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 权 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 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D)。 A、运动的绝对性 B、本 质的可知性 C、发展的规律性 D、客 观实在性 12、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 是(B)。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 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说法:(B)。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前 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C、都是诡辩论观点 D、前 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14、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 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 间具有(D)。 A、客观性 B、有限性 C、可知性 D、相对性 15、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 是(A)。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 主义 16、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 D、普遍联系和永恒 发展 17、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 志是(C)。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 的变化过程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第3章)

第三章63 一、单项选择题 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D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C )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4、“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决定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 5、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B )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 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C ) A.地理环境 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 )的关系问题 A.思维与存在 B.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务实等等。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由( D )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 B )决定的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思想属性D.血缘 1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 D ) A.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B.社会发展历史就是自然发展历史 C.社会发展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历史过程 D.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似,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 1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A )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题库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7、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 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 8、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 A. 宿命论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 C. 机械唯物论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9、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实践性 B. 科学性 C. 革命性 D. 阶级性 10、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相对主义 11、“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1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第2章)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 ) A.社会实践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伟人之言 2.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B ) 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3.反映论是( B )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B.除庸俗唯物主义外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有原则 4.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B ) A.获取真理性的认识 B.为实践服务 C.增长知识才干 D.提高人的素质 5.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 A ) A.感觉 B.知觉 C.概念 D.判断 6.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B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概念、计算、试验 D.概念、范畴、规律 7.认识的本质是( C ) A.人的精神的自我创造 B.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直观反映 C.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 8.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B )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D.在真理观上陷入了形而上学 9. 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感觉、直觉、想象 D.概念、范畴、规律 10.以下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 A )

A.有用即真理 B.有效的工具必以真理为依据 C.真理必有用 D.真理必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 B ) A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B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C实践标准也不可靠 D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科学实验 C.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动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实践的主体是( C ) A.绝对精神 B人 C.具有思维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的人 D意识 14、实践的客体是( C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观事物 D客观物质世界 15、实践的中介是( A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工具和手段 C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D人脑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17、“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这一名句是强调( A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间接经验

马克思必看必考判断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是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服务的】有些资本家不信马克思主义自然不为其服务。 3.唯心主义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决定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决定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唯心主义者中有可知论者,也有不可知论者,所以并不一定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4.世界统一于存在(×)【世界统一于物质,而物质的唯一属性是客观实在性。】30 5.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此处删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主义也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他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43对立统一,,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8.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 只有改变 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 就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 以实现事物的飞跃发展。】【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46 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一刀两断”(×)【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既克服又保留。】 10.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根本上说,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在具体科学中的运用和体现,因而他们有相互联系。】 1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主体不等同于主观,人即作为主体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而主观则不包括物质现象,是第二性的东西。客体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客观对象,并非一切客观事物,而客观则泛指意识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1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真理是客观的。而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某一事物的反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结果。】【强调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的客观事物的最后判定,并不是说否定了客观真理。】 1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上的作用,还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1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1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6.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整判断题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X)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倒退,那是不辨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物的依赖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X)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几个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这是机械决定论。(√) 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向统一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才有条件做好工作。(√) 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产业资本循环顺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X)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X) 工人没有祖国。(√) 既然一国或少数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一国或少数国家也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事物。(X)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先进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X)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共赢”: (X)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X)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垄断价格的出现否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X)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资本日益社会化等方面。(√) 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X)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

马克思原理概论判断题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Y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Y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N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Y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Y 事物的质和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N 历史的发展最终会通过人民的意志表现出来 Y 空想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只具有消极的意义 N 空想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只具有消极的意义 N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N 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总是积极的、进步的 N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N 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N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Y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此它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N 肯定方面就是积极的、正确的方面,否定方面就是消极的、错误的方面 N 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N 马克思主义是所有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 N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大,斗争的作用小. N 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N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社会资本在生产的周期性。N 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倒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Y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对 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 资本是一种物,其本质并非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错 马克思是个学者,缺乏社会活动能力错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唯一源泉错 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对 生产力是不可以跨越发展的 N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对 2)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对 3)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对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对 5)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对 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对 7)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对 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对 9)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错 10)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对 11)动者恒动,静者恒静。错 12)人脑是意识的源泉。错 13)从高等动物的心理到人类意识,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对 14)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错 1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错 1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错 17)所有的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错 18)所有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错 19)所有的可知论者都是唯物主义者。错 20)有的唯物主义者是不可知论者。对 21)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错 22)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对 2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对 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对 25)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对 26)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错 27)掌握度的原理,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出度的范围。错 28)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和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就能把事情办好。错 2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桔子等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对 3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错 31)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错 32)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对 33)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错

马克思1-8章选择题大全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4.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论B。不可知论C。诡辩论D。二元论 5.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6.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 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 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 7.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8.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离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际相分离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 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B。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与局部关系B。一般与个别关系 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关系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阶级性B。科学性 C.革命性D。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判断题

判断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错误。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错误。 3.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错误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错误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 错误 6.哲学就是世界观。 错误 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错误 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错误。 9.意识是人脑自动产生的产物。 错误。 10.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正确。 11.鬼神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正确。 12.物质就是具体事物。 错误 13.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错误 14.实践就是日常生活。 错误 15.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世界是第二性的。 错误 16.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错误 17.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 错误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才有条件做好工作。 正确

19.辩证的否定即是全盘否定 错误 20.假象造成错觉,因此是主观的 错误 2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错误 22.因果观念就是因果联系 错误 23.逻辑与历史的进程是完全重合的。 错误 24.量与事物是完全等同的 错误 25.假象就是一种错觉。 (错误:假象是指以与本质相对立形式出现的现象。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6.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正确:因为马的认识论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认识可以指导实践所以是能动的但是认识还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是反映论革命性就是强调是以前没有的) 27.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错误: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8.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错误) 29.有用就是真理。 (错误) 3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向统一的。 (正确) 3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正确: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种世界观认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又一次飞跃。之所以第二次飞跃更重要,是因为它回到了实践,完成了认识的终极作用。) 32.认识开始于经验。 (错误:直接经验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看见什么就是什么”,这种说法体现的是没有任何辩证方法,只是形而上的看待事物,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中的比较低级的一类。认识应该开始于实践。)

大学马克思主义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判断题 1. 科学性、实用性、超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2. 真理是绝对的与相对的统一,真理的发展过程是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革命性和科学性是一致的。 A. 错误 B. 正确 4. 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着量变。 A. 错误 B. 正确 5. 联系具有无条件性。 A. 错误 B. 正确 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 A. 错误 B. 正确 7. 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 错误 B. 正确 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现实性。 A. 错误 B. 正确 9. 实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A. 错误 B. 正确 11.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12.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A. 错误 B. 正确 13. 属性表现出来,全面了解事物的属性,才能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14. 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A. 错误 B. 正确 15. 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决定的,其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 A. 错误 B. 正确 1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A. 错误 B. 正确 19. 认识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20.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的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

马克思重点选择题(必考)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8.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变化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马克思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重要的方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 ·世界统一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的不显著的运动。√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类的思维。×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和历史基础。√·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的反应。×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对某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期末考试判断题大全

判断题 概论与第一章 1.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3.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仅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所创立的一整套思想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5.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6.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今天已经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已经完全失去了吸引力。× 7.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8.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 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10.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1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1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1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第二章 1、哲学很抽象,因为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和。× 2、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存在性。× 4、唯心主义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5、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一切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意义。× 6、建筑楼房,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能盖起楼房,这种先有意识,后有物质的情形说明意识决定物质。× 7、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8、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9、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11、物体的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绝对运动的必要条件。√ 12、“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13、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4、割下来的手以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15、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无本质可言。× 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亦即共性与个性关系,其中,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17、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18、新事物就是新产生的事物。× 19、辩证矛盾就是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20、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2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促使事物质变。× 22、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改良主义。×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三章 1、认识的客体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的客观存在。(错) 2、从人类知识的总体和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