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参赛教案AAA

参赛教案AAA

参赛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46号

知识目标:

1.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二氧化硅和硅酸重要性质和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归纳、探索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增强学生知识用于生产生活科学意识,赞赏化学,对科学、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创设背景:让我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请你猜猜我是谁?

我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居第二位,在周期表中我排序14,我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我总是与氧形影不离,我的氧化物占地壳质量12%,我的氧化物和盐类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总质量90%以上!生活中更是离不开我们的贡献:驰名中外的中国陶瓷,秦砖汉瓦,及现代摩天大楼用的建筑材料中的水泥和玻璃,色彩斑斓的水晶饰品,及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信息产业,等等;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学们听完我的告白,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有游离态吗?我的化合物你知道的有哪些呢?难道大家不想了解我和我的家人吗?——引题

学生活动:画出碳和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比较异同

一、碳和硅比较,推测硅的化合物化学式

原子结构示意图:C:○+6 2 4 Si: +14 2 8 4 氧化物 CO 和CO2 SiO 和SiO2

含氧酸 H2CO3 H2SiO3

钠盐 Na2CO3 Na 2SiO3

自然存在形式游离态:金刚石和石墨只有化合态SiO2和硅酸盐

化合态:CO2和碳酸盐

【过渡】硅的化合物随处可见,但硅单质到18世纪中叶才

有化学家制备出来,我们先学习硅重要化合物性质。

【学生活动】看课本74页—76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二、二氧化硅

1.空间构型: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每个Si周围结合四个O,Si在中心,O在4个顶角,许多这样的四面体又通过顶角O相互连接,每个O为两个四面体共有,即每个O与2个Si相连接,SiO2是由Si和O按1:2原子个数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SiO2不是分子式,而是化学式。

2.举出各形态二氧化硅名称:硅石,水晶,玛瑙,沙子,石

英,光导纤维,根据SiO2各种存在形式和用途,推测其物理

性质。

3.物理性质:坚硬,难熔的固体,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通性?)

高温

SiO2 +CaO =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 + H2O

硅酸钠水溶液,俗名水玻璃,具有粘合作用,常用于建筑和造纸上粘合剂,木材和织物用水玻璃浸过,即防腐又不易着火,试想我们消防员穿着这样处理的衣服,出入火海是不是更安全吗?

思考:观察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试剂瓶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你知道原因吗?

②特性与唯一的酸——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 + 2H2O

思考:实验室储存和制备HF能用玻璃仪器吗?而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又是怎样刻蚀而成的呢?

③弱的氧化性

高温

SiO2+2C = Si(粗)+2CO↑

粗硅提纯:Si(粗)+2CL2= SiCL4

SiCL4+2H2=Si(纯)+4HCL

半导体材料中硅占95%以上,所以半导体行业有这样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你是怎样理解?

④与某些盐高温反应

高温

制玻璃反应SiO2+CaCO3 = CaSiO3+CO2↑

高温

SiO2+ Na2CO3 = Na2SiO3+CO2↑

⑤ SiO2的用途

三、硅酸

1.难溶于水的弱酸,比碳酸还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化学组成用“H2SiO3”表示,其实际为多成分混合物

2.化学性质

①酸性:H2SiO3+2NaOH = Na2SiO3+2H2O

加热

②热不稳定性:H2SiO3 = H2O+SiO2

③硅酸制备原理

SiO2+2NaOH = Na2SiO3+H2O

Na2SiO3+2HCL = 2NaCL+ H2SiO3

注意:Na2SiO3稀溶液和酸反应得到硅酸胶体,不是沉淀,但其浓溶液和酸得到沉淀为硅酸凝胶,经处理,得到硅酸干凝胶,常做干燥剂。

思考:①向Na2Si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怎样保存硅酸钠的水溶液呢?原因是什么?

本节测试题

1.下列操作中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A:往CaCL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B:往B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往Na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

D:往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

2.要检验石灰石中存在二氧化硅最适宜方法是()

A.加热

B.加水

C.加盐酸

D.加氢氟酸

3.怎样证明硅酸是一种弱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作业:P80 1、 3、4、9、10

教学设计比赛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学设计(活动课) 第一单元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主题探究: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珠海市第九中学吴坚明 一、设计目的: 本单元由于是九年级思品课的开章,本人既教思想品德课又兼任班主任,该班也是一个新组建的班级;设计本主题探究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既感受到压力,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同学已经承担了不少责任,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这些行为是无意识的,甚至是被动的。主题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情况,体验承担责任的感受,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从而负责任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二、活动课案例: 第二课第一框题《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设计理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伦理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等问题。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安排学生上去亲身体验、体会等来实现。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理念,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和提高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收集关爱集体的相关材料,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但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协作能力的竞争,是快速灵活的反应机制的竞争,是高效率的运作体系的机关内政。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那种不屑与同伴合作,只关注个人的成功,忘却团队精神的人似乎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是要被时代淘汰的。 因此,本活动就是要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三)重难点: 1、重点:集体利益宇个人利益的关系;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应该如何关爱集体。 2、难点: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四)课前准备: 1、准备比较结实的绳子约20条,每条大约1米长,质地要柔软,便于捆绑。 2、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旷地带,比如操场、篮球场等。 3、每12人左右为一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2015学年度教案比赛方案

2015学年度教案评比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我分院教师教学交流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争创教学典范,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原则,我分院将于9月—12月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一、教案评比的意义: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和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文件之一,是教师上课的必备教学文件。针对我分院教学班多、专业课类型多、教师多的特点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通过教案评比,督促每一位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每一门课,而要上好课就必须先备好课,而一份高质量好教案正是讲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另外,通过评比也是展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提供一个相互展示、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如何理解优秀教案? 对于什么是优秀教案,首先是必须能很好地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教学大纲;二必须是规范的、完整的、内容正确详实的。与专业、课程特点相一致。包括统一的教案首页包括的最基本的方面。三是在完整规范的基础上必须能够体现出课程特色和教师的个性才华、学识智慧,即有个性的教案。如教师的审美观、治学态度、教研能力、学术成果等能够渗透到教案和讲义中去,这是最理想的,也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四是结合教学特点,设计出辅助教学手段,如丰富的参考书目、直观教具、电子课件、音像资料等。 三、参评范围及教案要求 1.参评范围:全分院所有专兼职教师。 2.参评教案要求: 参评的教案应符合我分院教案基本格式,手写或电子教案均可参赛;

参评教案应涵盖本学期按教学进度规定的内容; 参评的教案应自主编写。 3.评分标准见评分表(附表)。 四、教案参评内容 参评教案内容:本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教案及附属课件。 五、评比程序 10月10日左右系、部主任会布置(教务员一并参加); 10月10日—11月20日个人准备及系、部初评: 推选出20%的优秀教案,代表本系部参加评比。推荐需要提供的材料为授课教案电子版1份,截止时间为11月25日。。 11月25日—12月20日分院评审组评选:按手写教案、电子教案;理论教案、实训教案进行分类,评审组按照《分院教师优秀教案评分表》对参评教案进行评比。 六、奖励办法 1.优秀教案评比设个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者由分院颁发证书和奖品。 2.举办优秀教案展览,向全分院教师进行推荐。 七、组织领导 分院成立“优秀教案”评审组,负责制订教案评分标准,并根据评价标准评审。 组长:(主抓教学的校长) 副组长:(2名) 成员:(8名)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王崧舟3篇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王崧舟3篇 一、情感铺垫,导入课题 (一)引入课题《七律长征》 师:有一段历史,在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的笔下,它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毛泽东的笔下,它是宣言书。这段历史就是长征。(课件出示红军长征图)1934年10月17日,红军途经11个省,行程达二万五千里,历时两年零五天。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跟随长征的亲历者毛泽东一起重走长征路。 (二)观察诗歌,理解七律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首诗,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生:这首诗有8行,每行有7个字。 师:这首诗总共有8行,每行有7个字,我们把它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所以用小圆点隔开,我们再读一遍课题。 【评析】执教老师给学生介绍长征的概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让学生了解"七律"的概念,建立知识结构,为学习诗歌奠定基础。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能读出节奏,那就更好了。

生按要求自由读诗。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逶迤""磅礴""岷山"的字音) 师: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我们读诗歌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学会断句,读出节奏。这首诗的首联是223节奏,颔联和尾联也是223节奏,颈联是2221节奏。(课件出示诗歌全文及节奏划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生自由读诗,品味诗歌的韵律,然后合作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不仅读出了诗歌的节奏,还读出了诗歌的音韵美。 【评析】从有目的地自由朗读到合作朗读,执教老师引导学生把诗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美。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达到了以读促学、以读激情的目的。 三、聚焦总领句,整体感知"难" 师: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哪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大意呢?(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长征?可以用诗中的一个什么字来形容? 生:难。 师:(板书"远征难")在这句诗中,哪里体现了难?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优质课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11、《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回族镇王西小学刘梦君 教学目标 1、反复地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藐视困难、不怕牺牲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习品析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领悟全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在朗读中体会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2、朗读时语调上的高低缓急,抑扬顿挫,掌握节奏的韵律,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图片、等资料,了解红军长征时的情况。 2、多媒体操作平台。 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等多媒体呈现,进行情景设置,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词语赏析法,通过诵读、表述、感悟对文本进行解读,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理解词语导入 同学们,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心潮澎湃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长征》。齐读课题 出示词语:五岭乌蒙岷山这组词有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中哪座山是逶迤的样子? 出示词语:逶迤磅礴这组词语都是写山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诗中哪座山是磅礴的样子?老师简介乌蒙山。长征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思考:哪句概括了全诗?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只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幅画面对红军长征中的所有困难进行了艺术概括,你能说出是哪五幅画面吗?(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呈现五幅图:五岭山、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岷山)这首诗表

现的是红军藐视困难、机智勇敢、不怕牺牲、以苦为乐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你能在每个地名前加一个动词,恰当地命名这五幅“征难图”吗? 二、精读理解,品味赏析。 1、指导学习第一联: (1)指名读。 (2)强调“不怕”突出红军战士不怕任何困难的英雄气概。 “只等闲”你读轻了些是表达红军战士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 (3)连词成句说说这一联诗句的意思。 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困难,把万水千山只当着平平常常的事。 (4)这两句赞扬了红军什么精神?抓住“不怕难”“等闲”体会红军不怕长征途中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 (5)这两句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引导学生谈谈写法(这一联是总写,作者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归纳学习方法:读诗句→解词语→说句意→悟感情→谈写法。 2、用上述方法,学习二、三、四联 ⑴学习第二联 指名读,说说第二联分写什么?(山),写了哪两座山?(板书:五岭山、乌蒙山)”多媒体展示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设置情境,理解“逶迤”和“磅礴”。说说理解诗句意思,体会红军藐视困难的精神。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体会夸张手法的妙处,“逶迤、磅礴”极言其大,说明山势之绵延之高大,以示翻越之艰巨;“泥丸,细浪”极言其小,说明红军藐视之,不放在眼里。) ⑵学习第三联 指名读,说说第三联分写什么?(水)哪两条河?(板书:金沙江、泸定桥),多媒体展示金沙江和泸定桥图片,对照图片理解重点词“云崖”、“铁索”,体会“暖”、“寒”的深刻含义,说说诗句的意思。设置情境,观看《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段视频,体会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抓住细节描写让学生说说两次战斗场面不同(一个巧渡,说明红军将士的足智多谋,一个是强取,说明了红军的英勇无畏。)。 ⑶学习第四联 指名读,展示岷山图片,(板书:岷山)理解“三军”,说说对诗句的理解。“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想象“三军”会师时的欢腾场面?(写法上,第四联回应首联,以“更喜”呼应“不怕”进一步深化了主旨。)?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红军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指导背诵

教学设计比赛方案

教师教学设计大奖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特举办教师教学设计大奖赛活动。 二、参评人员 全体任课教师 三、比赛程序、要求: (一)比赛程序 1、3月28日—4月6日全体教师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准备设计。 2、4月10日前将教学设计交到教导处。 (二)比赛要求 1、使用所教年级的教材内容,按1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2、参评教学设计必须以现代教学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教学问题,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3、参评教学设计应有完整教学过程。 4、教学设计采用手写稿 5、对教学设计环节的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重点体现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小学、高中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 (3)、学情分析:重点体现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学习 态度,分析学生学习课本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方法。 (4)、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制订)。目标的设置应当从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5)、教学重点、难点: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重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6)、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教学方法法的优化组合,同时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能手比赛教案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开发区实验小学潘敏敏 一、指导思想 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依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结合教学器材、设施来设计,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学习“跨越式跳高”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健身能力。做到以强身育人为宗旨,始终贯彻“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项目之一,在水平二中已经出现过,水平三重复出现,对学生起跳的力量,腾空高度、及过竿的姿势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跳高高度的目的。其动作结构可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截然分开。从技术上分析,助跑与起跳是关键,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起跳的教学尤为重要。本课是第1课时,是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掌握的各种跳跃能力为基础,改进起跳技术。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跨越式跳高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助跑、起跳的技术及正确方法。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相互合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通过跟学生的接触和了解,发现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由于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阶段,从而体现出学生的腿部力量、爆发力和协调性较差,男生表现欲强,女生胆怯、害羞。根据他们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本人在教学中选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逐渐喜欢跨越式跳高这项体育活动 四、教学目标 1、学会单脚起跳的方法,基本掌握摆动腿快速上摆的技术; 2、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对跳高练习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单脚起跳; 难点:摆动腿的上摆技术。 六、教学准备 跳高架5个、皮筋4根、皮球4个、标志物若干、组合音响一个。

比赛教案

《新标准英语》Book 5 Module 9 Unit 1 Are you feeling sad? 修睦完小教师:杨珍秀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外研社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9 Unit1。Module 9 Book 5的主题是“Feelings”, Unit 1 Are you feeling sad?的语言功能是Talking about feelings.(谈论情绪和感受);学习任务为:学习目标语句“Are you feeling sad/happy/angry/bored?”并能用 Yes, I am./ No, I’m not. 来回答询问。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初步用英语进行交流,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新知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和运用所学语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对话交流的积极参与过程中,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在生活中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sad, bored, angry, feeling, miss, nothing ,secret, tell, surprise.等新授单词。 2. 能够听懂会说本模块功能句型Are you feeling sad/bored/angry/happy? 及其答语。 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句型“I'm feeling…”谈论自己的感受,运用“Are you feeling…?”来询问他人感受。并能够参与并完成小组活动。 2.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来询问他人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目标: 1.学会关心他人,分享他人的喜、怒、哀、乐。在分享情感的过程 中,感受到友情的可贵和亲情的温暖。 2.在活动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能有“所用”, 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增强求知欲。 语用目标: 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本课句型表达自己的情感,询问他人情绪感受,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部编本七律长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1)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诗的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中国革命史上曾经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那就是----长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以大地为纸谱写的一首铁流滚滚的壮丽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七律·长征》。 板书并齐读课题。 介绍诗的题目:(指着七律)这是一首七律诗也叫七言律诗,每行7个字,共8行,每两行为一句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以偶句句末押韵。 长征是它的题目,你对长征有哪些了解呢? 师:(展示长征路线图)这是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指图)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引入作者)一代伟人毛泽东仅用8行56个字便形象地概括了这史无前例、震惊寰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板书:毛泽东并再读课题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 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这位伟人一起走进长征。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通顺。 (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词语:我们读诗的时候那些词语是我们要注意的? (老师展示这些词语:等闲五岭逶迤磅礴泥丸岷山) 3.检查读诗 4.师做范读:看同学们读得这么尽兴,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学生鼓掌) 5.齐读诗句: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请把书端好,我们一起来读。 三、细读感悟,理解首联诗句 1.同学们,读通诗句仅仅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把诗读懂。通过读诗你认为哪一句概括了全诗?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远征是什么意思?生:长征 长征用诗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难。 师相机板书:远征难 从哪里看出来难呢?生:万水千山 注意万和千是个虚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师: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和水呢? (五岭山、乌蒙山和岷山,金沙江和大渡河。) 是啊纵使有这么多的山水的阻隔,我们的红军怕不怕?----不怕 生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我们的红军战士是怎样看待这万水千山的呢? 生:只等闲 师板书 等闲是什么意思?生:平平常常的事。 师:有句话叫我们都不是等闲之辈就是这个意思。

教案比赛实施方案

2014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比赛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第三届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把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作为本次教学竞赛的指导思想,教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说课的安排都要着力体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达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 二、各教学单位预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年龄在40周岁(含40周岁)以下的专兼职教师必须参加,40周岁以上专兼职教师自愿参加。 (2)比赛内容 手写教案、多媒体课件、说课。 (三)各竞赛项目一览表

2、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排名前10%者学期 注:一、二、三等奖人数按参赛人数的比例四舍五入计算,如最高成绩相 同者超过10%比例,本部门按推荐比例自行决出。 (四)比赛要求 1、手写教案、课件、说课三项比赛的内容:以本学期所教课程(如果教授 多门课程可选其中的一门课即可)及比赛时的教学进度为准,课件、说课从中 任选一章内容,手写教案从中任选两章内容。 2、认真制定比赛方案,严肃比赛过程,比赛结果公开、公平、公正。 各部门应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制定比赛方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严 格评审程序,参考评比指标体系,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本部门教师的参评 教案、课件进行认真进行初评和复评,如发现弄虚作假、抄袭现象,一票否决, 取消选手该项赛事资格)。为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各部门复评阶段 应考虑本部门评委与外聘专家评委相结合方式(专家评委不低于5个,其中本 部门外专家不低于2个),并设计教师评价和专家评审的权重。 三、校级决赛要求 (一)校级决赛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春季学期学生对入围选手进行整体评价。该环节学生评教成绩 占选手最后得分的40%。 第二环节:秋季学期督导组对入围选手进行现场评价。该环节督导评价成 绩占选手最后得分的20%。 第三环节:秋季学期学校组织专家评委对入围选手进行集中评价。该环节 评委成绩占选手最后得分的40%。 (二)校级决赛人员 请各系在每一项竞赛结束后认真填写《2014年××系(部)青年教师教学 技能比赛情况汇总表》(见附件2)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分析总结报告》 ,汇总表的排名将作为校级公开赛候选人名单确定的依据。 (三)竞赛奖励 1、对于“手写教案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说课比赛”单项奖, 将按照人事处颁布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量化测评标准”中的 “各类教育教学竞赛”等级予以认定。 2、对于参加校级教学公开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学校将予以奖励。奖 项设置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以当年参赛选手的数量和质量确定,其中一等奖

七律长征优秀教案

七律长征优秀教案 【篇一:七律长征优秀教案】 要求: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 等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 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红军长征路线图。《长征》朗诵录音。长征行军图片。 电影《飞夺泸定桥》片段。电视剧《长征》片段。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了解历史,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距今75年前的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 第五次围剿。(出示长征路线示意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 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 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完成了这 一史无前例的壮举。毛泽东主席在回首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不 禁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出示幻灯片,播放 诗歌朗诵录音)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意。 1、指名读诗歌,纠正字音。 师:但是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读出了诗歌的节奏,才能把诗 读的更好 2、齐读诗歌,读出诗歌的味道。

3、质疑问难,感知诗歌的大意。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那么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词语不能 理解?(1)质疑:可能会提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 (2)质疑:“三军”。 (3)学生试说诗歌大意。 4、诗歌的学习: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诗意的?生:查字词典生:先查字词典,再参考相关的资料。 师:如果还不能理解,我们还可以向别人请教。这些都是理解诗意 的好方法,综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三、品词析句,感悟诗情:1、学生畅谈初读感受,体会长征的艰难:师:那么读了这首诗之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对长征的感受,你觉得是什么?生:难、长、险…… 师:不错,在那二万五千里 的漫漫征途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其实诗中也有一句话 概括的写出了红军对待长征的态度,谁找到了?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细读诗句,品味红军的不怕与等闲a“红军 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体会长征的遥远:抓“远征”一词,学生体会,教师补充 2)体会长征的艰难:抓“万水千山”一词 3)情 境引读,感受红军的精神师:那么红军知不知道长征途中会遇到艰 难险阻,(知道)明知困难重重,仍然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 向虎山行!这是何等的胸襟和勇气呀!来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师:纵然是千山万水,哪怕是千难万险,红军战士仍然是等闲视之,勇往直前,这是何等的乐观呀!让我们一起读。 师:从中你感受到了红军身上的一种什么精神?生:不怕困难、无 所畏惧、无比乐观……(教师板书)师:其实这种精神我们从下面 这句也能感受到。

西游记故事比赛教案

“《西游记》故事大王”比赛活动设计方案 过程: 一、推选小组故事大王,说说推选的理由。 从星期一开始的“《西游记》故事大王”比赛,到今天上午为止,5个组的小朋友已经全部讲完,每组都选出了一个故事大王,现在请各组推选出的故事大王到前面来------- Xxx是哪个组的故事大王?互相招招手。给你们的故事大王加加油吧:“xxx加油!”“xxx你最棒!” 说说为什么选他当故事大王?(她讲故事的优点是什么?她讲故事的时候有哪些好的表现?)(声音洪亮、听得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表情丰富让人愿意听;他编的故事最有趣;学猪八戒的的声音学的很像。----) 师:“大家说得很好!从这5位故事大王的身上我们知道了,讲故事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表情丰富、语气生动,让人听得清楚看的有趣,才会越听越愿听。” 其他的小朋友,你们讲的也很好,你们在这次比赛中同样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收获了自信与快乐,你们都是最棒的!一起为自己加加油吧:“加油,加油,加加油!X X XX X X X---” 二、各组故事大王讲述并表演故事 那么,这5位小朋友谁最终能成为我们班的超级“故事大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为我们做精彩的讲述!谁先讲?

1、第一位,王浩然,独立讲述《孙悟空大战蛇精》。不愧是故事大王,讲的真好,你们觉得呢?一起鼓掌感谢他的精彩讲述。“谢谢,谢谢,非常感谢!” 2、下面这个故事我们要换个方式讲,故事大王讲故事,本组的小朋友帮忙表演。请董泰浓那组小朋友上来好不好?《牛角大王和鹿角大王》很好听,表演起来一定也很有趣。请故事大王带着你们组的人到“剧场”里去商量一下怎么配合,谁演什么角色?选一下道具。你们这三个组(3霍姿仪《猪八戒吃西瓜》、4刘子歌《美猴王出世》、5付安冉《师徒四人逛公园》)也先商量一下,待会儿他们演完了你们演。 董泰浓准备好了吗?告诉大家你们要表演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欣喜的问:表演的好不好?谁演的最好?教师简单说说有趣的地方。一带而过。 3、下面哪组演?你们表演什么?3、第三位霍姿仪。《猪八戒吃西瓜》 这组小朋友表演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段?(指名说) 三、总结结束 小朋友讲的也好演得也好。我们都很喜欢!还有2组小朋友没有表演,他们会演什么呢?你们想不想接着看?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等到明天再看了。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明天的精彩故事!现在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以上几组小朋友精彩的表演表示感谢! 听一个好的故事,就像吃一块甜甜的巧克力,总是让我们回味无

教学设计大赛方案

实验小学“学本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竞赛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全体教师的教材钻研能力,加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深入开展“学本教学”课题研究,使教师们能一展自己的风采,培养教学骨干,学校特举行此次教学设计比赛。 一、参赛人员:全体语文、数学教师 二、竞赛程序 1.各年级语文、数学备课组分别确定统一的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并进行集体备课研讨。(9月2 3日前完成并上报给李园) 2.各备课组成员深入钻研本课题内容,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形成各自的教学设计。(9月3 0日前完成) 3. 各备课组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每一份教学设计,评选出一到两堂优秀课至全校参评。其他教案也一并上交到教科室存档(10 月9日前完成) 4.全校集中评选出一、二等奖。(10月14前完成) 三、教学设计要求: 1.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标明教材版本和所属年级)设

计者姓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2.教学设计应体现“学本教学”的思想,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转化为教学的“主问题”: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指向“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的内容问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以问题为纽带。 3.每一个教学环节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要有学情预设和教师引导的思考。 四、评分标准: 1.前期分析: (1)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结构分析清晰、正确。教学任务分析正确。 (2)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动机、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分析正确。 (3)教学重点体现学习水平、体现课程中的地位。难点体现知识特征。 2.目标阐明: (1)体现三维目标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2)目标阐述正确,具有可操作性。 (3)目标可评价性,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3.教学环节:

《十五从军征》 公开课教案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第七单元《战争》主题单元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词典,课外资料,通过独立学习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所查阅的资料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主题,引入新课 1.视频导入。 师: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也就是说,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古往今来,诗人也用他们的笔,写下了许多有关战争的诗,想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战争有关的诗,一起背一背: 1.《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出塞》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5.(《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从这些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十五从军征。齐读课题,从哪里看出这也是与战争有关的?(“从军征”)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3.了解乐府诗。 阅读课后小资料中对乐府的介绍。 师:我们以前所学的《江南》也是一首乐府诗,从《江南》和《十五从军征》这两首诗都可以看出诗的语言朴实自然,这是乐府诗的一个特点。我们今天所学的《十五从军征》就是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没有具体的作者,来自于民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诗意 1.生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借助字典或词典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师巡视,帮助学困生,发现共同的困难,以便在后面加以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学习生难字,“冢窦雉舂羹”,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自主记忆。重点指导:“冢”,与“家”相区别。字形上,关键在一点的位置,“冢”是“冖”,下面多一点,“家”是“宀”;字义上,“冢”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家”是生者居住的地方;“舂”与“春”的区别,“舂”字下面是“臼”;“累累”读作“lěi l ěi”;“家中有阿谁?”的“阿”读作“ā”,不读“ē”,语气助词。 (2).再次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出五言诗的节奏。 3.再读课文,借助书上的插图,知道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补充、纠正,知道课文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八十岁的老兵退伍回来,看到曾经熟悉的家园沦为一片荒野,家中的亲人都不在人世了,老人凄凉地站在家门口,悲伤流泪。 三细读诗歌,借助联想,体会诗歌的情感 1学习1、2句诗,体会老人“始得归”的心情 师:看插图,你能用一个词说说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吗?一位()的老人。(饱经风霜、白发苍苍、孤苦伶仃、神情凄苦、衣衫褴褛、老态龙钟……) 师:齐读1、2行诗,十五岁就去从征,“八十始得归”的“始”是什么意思?(才)从这个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师:是啊,好漫长的时间呀,算一算中间经过了多少年? 师:65年啊,780个月,23739个日日夜夜,多么漫长的岁月呀,让一个朝气蓬勃,天真无邪的少年,成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齐读1、2行诗。(读出漫长的感觉) 师:这漫长的六十五年里,他都经历过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北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中国革命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本文奠定了基础。 教师可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到陌生的时代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建议 为了突破难点,可采取“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的教学流程;也可采用“以诵读、研讨为主”,配合点拨、想象为辅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快乐乐的品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

2019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5 七律 长征 公开课教学设计

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七律?长征》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对中国革命史有了一些粗浅的理解,本次教学可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关于陌生的时代背景、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长征的结局等的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中可巧妙地结合影音、图片等手段,给学生视听冲击,紧抓诗眼“难”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而更深刻地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自读、自悟是学生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要在教师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以读促讲”的目的。长征的历史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教师的“讲”显得“生搬”,只有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积累;以读促讲,读中内化”的教学理念。巧妙地结合影音、图片等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视听冲击,紧抓诗眼“难”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画一画、记一记、读一读”等多种方法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进而更深刻地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目标: 1、会写“律、崖”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解题导入 【课件播放《长征》歌曲】同学们,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叫《长征》。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七律长征教案0001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领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2、让学生通过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阅读 的兴趣; 3、学习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包含的深情,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 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本一一知晓“长征难” 二.走进文本一一展现“征难图” 1.让我们一起重温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师范读。 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诗人怎能一一记叙,他选取了红军战士走过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水,你们能找到吗《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请你各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翻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自由默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诗词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把感受写在旁边。 3.交流: 三.融入文本一一感悟“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请学生板画。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来源:] 2.五岭的逶迤——诗人一直追溯到长征开始,那逶迤的五岭仿佛又 在眼前。你们看(粉笔示意图)?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现在你能说吗“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 。” 3.乌蒙的磅礴一一红军大队人马翻过五岭又来到乌蒙山下,乌蒙山 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有我们700多层教学楼那么高。?那你能说乌蒙(危峰兀立、高山峻岭) 4.这里用'逶迤''磅礴'写出红军要翻过这样的高山峻岭会怎么样 (难)? 5.但是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跟随着红旗翻过了五岭,又越过了乌蒙,征服了一座座大山,在红军的眼里这山是大还是小,从哪里可能看出来 6.指导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教师讲故事:

比赛教学设计

比赛教学设计Competition teaching design

比赛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借助故事,了解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 2.理解蹦、蹬、划、跑、跳、游等动词表示的含义。 准备 1.活动前幼儿和父母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运动的资料。 2.挂图,故事磁带。 过程 1.猜想比赛结果。 ——出示故事中的角色。它们是谁?如果这三种动物比赛跑步谁会赢? 为什么? ——如果比赛游泳又会是谁赢呢?为什么? 2.初步理解故事。 ——翻阅幼儿活动材料,讲讲看到了什么。 ——小牛、小马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领?你知道比赛结果吗? 3.完整欣赏故事。 ——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为什么小青蛙有的时候比不过小牛、小马,有时又能赢

小牛、小马呢? ——你听到故事中的小动物都做了哪些动作? 4.讨论动物的运动方式。 ——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看看自己带来的动物资料,谈谈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每一种运动方式中哪一种动物是冠军。 ——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了解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建议 1.动物种类繁多,其运动方式比人类更为多样,用故事引发幼儿探索与此相关的经验,是幼儿感兴趣的。 2.在语言角里提供水、陆、空动物生活环境的背景,以及制作各种动物指偶的材料,引导幼儿表演或仿编故事《比赛》。 附:比赛 很久很久以前,小牛、小马和小青蛙比赛跑步。小牛和小马甩开四只蹄子,“噔噔噔”地跑起来。小青蛙个儿小,只好一蹦一蹦地往前跳。 小马跑得比风还快,一下子就跑到了小河边。小牛跑得呼哧呼哧,也跑到了小河边。小青蛙蹦啊蹦啊,蹦了老半天才到小河边。 小青蛙跑得慢,小马和小牛都唱起歌来笑话他。小青蛙气得肚子一鼓一鼓,眼珠子都凸了出来。 小青蛙望着“哗啦啦”流着的小河,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说:“我们到小河里再去比一比,看谁更快。”小马和小牛哈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