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田水利毕业设计范本

农田水利毕业设计范本

农田水利毕业设计范本
农田水利毕业设计范本

目录

绪论 (3)

第一章灌区基本资料 (5)

1.1 项目区简况 (5)

1.2 自然条件 (5)

1.3 水文地质条件 (6)

1.4 土壤 (6)

1.5 现有水利工程 (6)

1.6 社会经济条件 (7)

第二章灌区规划 (9)

2.1 规划标准及原则 (9)

2.2 工程布局 (10)

第三章灌区灌溉制度的拟订 (11)

3.1 灌溉保证率的选择 (11)

3.2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11)

3.3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13)

3.4 作物需水量及灌溉用水过程 (14)

3.5灌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15)

第四章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15)

4.1 工程设计的任务和依据 (15)

4.2 灌溉工程设计 (15)

4.3 排涝工程设计 (24)

第五章泵站设计 (28)

5.1 泵站设计流量的确定 (28)

5.2 泵站设计扬程的确定 (29)

5.3 水泵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29)

5.4 泵房设计 (30)

第六章工程量估算 (31)

6.1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31)

6.2 挖方渠道概算 (31)

6.3 半挖半填渠道概算 (31)

6.4 裁弯取直工程量 (32)

6.5 渠道总工程量 (32)

总结 (33)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主要参考文献. (34)

绪论

根据《武隆县近、中期农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1995年-2000年)》总目标: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2329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00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要解决龙坝乡在过去四十年中在土地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达到201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对隆坝乡灌区的水利规划势在必行。本次设计就是针对龙坝乡灌区在灌区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以达到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目的。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龙坝乡灌区地处重庆涪陵地区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形地貌复杂、耕地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而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高而效益低。

就龙坝乡而言,其灌区规划方面应用价值表现在将统筹灌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注意兴利除害的统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发挥水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就应届本科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能使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本灌区为山区灌区,渠系布置和灌排系统较为复杂,提水泵站也较多,可以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本次设计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实际运用于设计施工中,培养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熟练运用图表和文字表达设计意图,掌握运用有关参考书籍手册和规范的方法,了解国内最新的成就,并能适当地运用设计中。

二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更多的注意力必须放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在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时应该分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应该被确保。为了做好21世纪的农业节水工程,工程水管理的概念应该被改为资源与环境的水管理,水资源应该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考虑,仅因为这点,农业节水灌溉的理解和选择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总体经济形势的变化,精细农业,机构农业,育种农业,加工农业和旅游农业都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种植业中作物种结构,饲养结构和种植模式将被大规模地调整在选择节水装置的技术应用时,有必要把从水的运输到水的利用的整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它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紧密联系的,这几个阶段分为输水工程,田间工程及作物用水。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灌区工程布局、灌溉制度的确定、灌溉工程设计、排涝工程设计、单体工程设计、土建工程量估算。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为:收集实地水文、地形、经济状况等资料,阅读地形图并测量水旱田地位置和面积,确定各种作物灌溉制度并根据设计灌水率设计灌溉工程,然后设计排涝工程、单体工程,最后进行土建工程量估算。

编者

2004年5月29日

第一章 灌区基本资料

1.1 项目区简况

项目区分布在武隆县龙坝乡境内,地处北纬29°21ˊ至29°25ˊ,东经107°

54ˊ至117°57ˊ之间,项目涉及到五星﹑向光﹑后槽等6个村,辖32个农业社,

1367户,5133人,人均收入738.19元,土地面积853.91公顷,交通方便。其四至范围分别为:东接龙坝的五一和黄昔乡的锣鹰村;南和龙坝乡的支丰村相连;西与火炉镇的南泥﹑向前二村接壤;北连龙坝新田和火炉鲁家村。

1.2 自然条件

1.2.1 地形﹑地势

项目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在340米至510米之间,相对高差170米左右。区内为向斜发育而成的细长台地,逆向平行岭谷地貌。山丘较多,地下水丰富,但水源地较低,无法直接自流灌溉。

1.2.2 气温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侯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光照不足﹑霜雪少﹑春暖夏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冬冷无酷寒,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8.5°C,极端最高气温41.7°C ,极端最低气温-1°C.年均积温6351度,年均日照小时数1121小时,年均太阳辐射热73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9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4毫米,最大降雨量为1470毫米。相对湿度为78%。

1.2.3降雨量

降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先随高程增加而增加,其最大降水高度为海拔1100~1600米,其后则随高程递增而递减。低山丘陵区多年降水为1100~1400毫米。降雨量的时程分配,受季风环流控制而呈现明显差异。降水量年季差达50%~65%,下半年降水(5~10月)约占全年降水的四分之三,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

根据1959~1980年系列降雨量资料,按经验频率公式P =

1

n m ×100%计算,保证

率为75%的年份1974年。因此,确定1974年为典型年。

设计典型年(1974年)月降雨量分配见表1-1:

表1-1 设计典型年(1974年)月降水量分配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降水量(mm ) 10.1 10.9 60.7 83.2 187.9 102.9 95.2 288.3 100.1 100.5 20.8 8.6 1070.9 比例(%)

0.9 1.0 5.7 7.8 17.6 9.6 8.9 26.9 9.4 9.4 1.9 0.9 100 资料来源:《四川省涪陵地区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附表)》,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局编制,1993年4月,附表3-2。

1.2.3 蒸发量

武隆县多年平均蒸发量资料如表1-3所示:

表1-2武隆县平均蒸发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全年折算系数年蒸发量

(mm)

蒸发量(mm)42.1 38.0 63.4 98.7 125.0 123.4

月份7 8 9 10 11 12

蒸发量(mm)90.8 160.5 125.0 69.0 47.7 37.2 1120.8 0.8 896.6 资料来源:《四川省涪陵地区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附表)》,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局编制,1993年4月,附表4。

蒸发资料的折算,为折算成60m m蒸发皿的蒸发量。

1.3 水文地质条件

灌区属武隆山褶皱地带,地质构造为新华夏系次级沉降带,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占主导地位的显著构造是北东向褶皱及其伴生断裂。地层以前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出露地层为元古蜀震旦系灰岩。灌区构造强烈,断裂及岩溶发育,地下径流条件好,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丰富,出露较多,易于开发利用。

1.4 土壤

灌区土壤为暗紫壤土,土壤质地为粘重,渗水性强,另有少量的黄壤土。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表1-3项目区土壤普查简表

孔隙度(%)

土壤名称深度(c m)颜色质地容重

(g/cm3)

暗紫泥田0~23暗紫轻粘土 1.3549.40

23~70暗紫轻粘土 1.3748.74

注:资料由武隆县农业局提供,土壤取样地点位于项目区的车坝村。

灌区无过境径流,无外来客水量可供利用,但灌区地下水丰富,且出露量较大。灌区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碳酸岩裂隙溶洞水出露形成梦冲塘、象口子、干洞三个较大的天然水源(枯水期流量分别为0.4m3/s、0.2m3/s、0.1m3/s)

和很多小的山泉水源。这三个大的水源、众多的小水源的汇流,以及地下基流的岸坡侧渗形成了贯穿灌区西东的一条小河流,河流下游流量为1.3m3/s左右。

1.5 现有水利工程

灌区主要有梦冲塘、象口子等多处水源,由于水源较低,只能满足灌区部分的人畜饮水和灌溉。灌区无水利拦蓄工程,6条灌排两用渠道,主要作用是排除山洪,旱季时基本不能实施灌溉。1条灌溉渠道引取梦冲塘出露地下水自流灌溉,控制面积很小(约300亩)。灌区丰富的降水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1.6 社会经济条件

1.6.1 当地材料及劳动力资源

灌区属山区,距郁江15公里,砂石料资源较为丰富。灌区有劳动力5133个,邻乡、村的劳动力可以大量支援,劳动力充足。武隆县经过10多年水利技术人员培训和接收各水利院校的专业人才,有一支过硬的、经验丰富的水利工程技术队伍。

1.6.2 土地面积及利用情况

灌区内有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居民地、水塘等,水田大部分分布在北部地区,大面积的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北部也有零星分布,用米格纸法计算得出,旱地面积为6818.67亩,水田面积为1868.78亩。根据退耕还林规范,坡度为25°以上的土地要退耕还林。用米格纸法算得,需退耕还林的土地面积为233.40亩,因此,旱地的灌溉面积为6585.27亩。

1.6.3 农业生产情况

灌区农作物生长季节较长,积温较高,雨量较为充沛,能满足粮食一年两熟的要求,比较适宜于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要求。

进行灌溉制度的设计时,旱地和水田都采用一年两熟制,且都是单作的种植制度。

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作物种植类型及播种面积

表1-4单位:亩

村别

水稻玉米油菜红苕蔬菜

面积

单产

(kg/

亩)

面积

单产

(kg/

亩)

面积

单产

(kg/

亩)

面积

单产

(kg/

亩)

面积

单产

(kg/

亩)

767.54 349.2 1023.5 300.3 753.82 100.25 833.52 878.6 537.24 433.33

0 297.7 352.7 105.33 200 872.7 381.9 435.3

702.93 351.2 758.64 302.5 478.5 108.57 633.65 875.5 628.73 445.3

268.19 351.21 795.33 300.7 452.77 107.5 653.67 877.3 684.25 419.5

457.78 350.31 632.72 297.4 385.4 106.22 621.76 875.44 324.77 428.1

549.25 348.1 928.73 301.4 437.2 1117.3 778.06 872.8 692.75 438.5

2745.69 5091.4 2860.39 3720.66 3249.64

1.6.4 电力设施状况

2000年7月到2001年6月,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下,龙坝乡先后进行了农网改造,灌区有十千伏高压线通过,电源充足,电压稳定,电力设施较为齐全,这为灌区施工和项目建设后区内水泵、电动机等设备的运行提供了便利的电力条件。1.6.5 交通设施状况

武隆-桐梓的县级沿龙坝乡西北而至,区内90%的村社已通公路,交通方便,但

区内道路基本为土质路面,路况较差。

1.6.6 灌区开发要求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流域规划,拟将本灌区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作物生产基地。

灌溉水源有梦冲塘、象口子、干洞三个较大的天然水源和很多小的山泉水源,北部的水田基本上可以自流灌溉,南部的旱地地势较高,要修建提水泵站,然后进行灌溉。同时,龙坝小学右侧小河道,有500米S 形弯道,不利排水,淤积严重。干沟旁边及上游均为水稻田,每遇暴雨,此河段过流不畅,造成上游近2000亩农田受灾,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灌区开发以灌溉为主,同时解决排涝问题,兼顾排渍。

表1-5 武隆县龙坝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社会状况表

村名 户 人口 纯收入(元/人) 净耕地面积(亩) 车坝村 206 773 801.28 2109.81 后槽村 186 710 689.72 1193.00 五星村 291 1003 755.1 1757.43 向光村 217 789 712.8 1376.61 回龙村 264 1025 744.7 1395.68 石桥村 203 833 725.55 1791.85 合计 1367 5133 / 9624.38

武隆县1974年逐日降雨量统计表

表1-6 单位:毫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7 1.7 7.7 4.7 2 0.9 10.4 1.0 3 0.2 4.1 21.5 3.1 4 1.0 7.5 24.9 2.3 5 0.2 19.7 6.6 24.2 0.1 6 0.6 4.3 1.6 0.3 5.9 0.21 31 0.9 7 0.1 2.8 8.6 0.1 13.1 0.5 14.1 0.2 8 2.3 2.1 51.1 0.4 44.7 7.4 9 4.5 2.5 0.2 10.9 1.5 35.5 0.1 8.3 0.7 1.9 10 0.4 2.3 2.9 1.0 0.4 98.7 0.6 3.9 11 0.2 0.2 1.0 0.3 10.5 0.3 0.6 12 0.1 4.1 2.1 13 0.4 3.1 5.4 0.8 0.3 14 0.1 18.9 0.6 15 4.5 0.2 1.5 16 1.3 0.8 0.6 1.3 17

0.1

0.2

0.4

31.8

18.9

1.8

0.2

18 2.8 5.3 19.3 7.0 9.1 18.6 0.4 0.2

19 1.7 37.9 30.1 45.9 1.3 9.1

20 1.4 9.7 49.9 0.3 14.6

21 0.3 7.0

22 0.3 0.2 5.3 0.4 3.2

23 1.7 6.2 1.5 6.9 4.9 3.6

24 0.4 0.4 1.5 2.9 0.5 4.7

25 0.1 20 0.7 0.7 0.6 1.3

26 8.8 1.4 0.5 0.3 6.4 3.2

27 42.8 1.4 0.3

28 0.5 0.2 0.4

29 0.3 16.2 2.7 0.2 0.2

30 4.3 11.6 3.0 1.4

31 0.9

合计10.8 10.7 60.7 83.2 189.7 102.9 95.2 316.2 100.1 100.5 20.8 9.6

第二章灌区规划

2.1 规划标准及原则

2.1.1 设计标准的确定

灌溉规划中常采用灌溉保证率法和抗旱天数法确定灌溉设计标准。选用灌溉设计标准时,一般南方稻区比北方旱区为高,提水灌溉区比自流灌区为高,灌溉设计保证率标准如下:

表2-1 灌溉设计保证率

地区作物种类灌溉设计保证率

(%)

缺水地区以旱作物为主

以水稻为主50——75 70——80

丰水地区以旱作物为主

以水稻为主70——80 75——95

由于龙坝灌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主要种植作物以中稻、小麦为主。故选取设计保证率为75%。

2.1.2 按降雨量资料选择设计代表年

以灌区多年降雨量资料进行频率分析,选择降雨频率和灌溉设计保证率相同(或相近)的年份作为设计代表年。但年降水量时段较长,未考虑年降雨量在时间上的差以及对作物灌溉需水的影响,往往出现主要作物生长期降雨频率和灌溉设计

保证率相差很大,不宜采用。为避免这种情况,常采用作物生长期降雨资料选择代表年,即按主要作物生长期历年降雨资料进行频率和灌溉设计保证率相同(或相近)的年份作为设计代表年。

确定1974年为典型年。1974年武隆县逐日、逐月降水量分配表见第一章基本资料。

2.1.3 灌区规划原则

渠系由灌溉渠道和排水沟两个系统组成。渠系一般由四级固定渠(沟)组成,即干、支、斗、农渠及相应的排水沟。农渠以下还有毛渠、输水沟、灌水沟、格田、畦等临时性田间工程。本次设计对农渠以下级别的渠系不作规划。

2.1.

3.1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按照“九五”及2010年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结合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树立大水利观念和立足于水利为全社会服务,全面推进水利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编制水利工程规划中,坚持城乡兼顾,重点突出,分布实施和大中小微型工程相结合,因地制宜办水利的原则,全面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切实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2.1.

3.2渠系布置的基本原则

⑴灌溉渠道尽量布置在高地和分水岭上,以便控制较多的自流灌溉面积,并尽量减少交叉建筑物和过大的填方、挖方。

⑵规划布置渠道时,应同时考虑排水沟的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尽量不打乱原有排水系统。

⑶渠线应尽量避免通过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及强透水地带。

⑷渠线要尽量做到短(线短)、直(顺直规整)、半(半填半挖),避开难工险段。

⑸注意与行政区划相结合,尽量使用单位有独立的引水口,并应考虑机耕,土地规划和用水管理的方便。

⑹改造或扩建灌区时,应尽可能利用已有工程,对舍弃的部分应进行充分的方案论证后决定。

⑺适当考虑综合利用,在不影响自流灌溉的前提下,可适当布置水力(电)站,尽量做到一水多用,但壅水位不宜过高,以免引起两岸土地盐碱化与沼泽化。

对个别需要灌溉的高地,可在渠道上设置提水站。

2.2 工程布局

按照灌溉渠系的布置原则结合天然河道和原有水利工程,在本灌区内规划四个田块,各个田块面积由“米格纸法”量出。各田块控制面积:

田块一:旱地1140.0亩(其中退耕还林18.2亩)水田884.4亩

田块二:旱地75.0亩水田570.3亩

田块三:旱地1065.8亩(其中退耕还林16.8亩)水田720.5亩

田块三:旱地4606.9亩(其中退耕还林38.2亩)水田360.0亩

各田块工程布局见灌区规划总图,其中红色实线表示灌溉渠道,红色虚线表示排水沟道,紫色实线表示压力管道。

第三章灌区灌溉制度的拟订

3.1 灌溉保证率的选择

灌溉保证率选取75%(具体叙述见说明书2.1)

3.2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3.2.1种植制度的确定

灌区内日照条件较好,水量充沛,作物一年两熟,以相邻的陕西南部和湖北西部的种植制度作参考。各种种植作物的生育期、生育期时段及各生育期的参数列表见3-1至3-5。本灌区主要种植作物为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中稻、冬小麦、夏玉米、油菜。

表3-1 晚稻生育期参数(渗漏2mm/d)

生育期起止日期阶段渗漏

(mm)

阶段需水

量(mm)

日需水强

度(mm)

日耗水量

(mm)

淹灌水层变

化(cm)

返青期7.28-8.31429.6 4.2 6.220~40~70分蘖期8.4-9.668135.74610~30~80拔节期9.7-9.264077.3 3.9 5.920~50~90抽穗开花9.27-10.62041.6 4.2 6.210~30~50乳熟期10.7-10192643.8 3.4 5.410~20~60黄熟期10.20-10.312435.1 2.9 4.9落干

表3-2 小麦生育期参数

生育期起止日期计划湿润层

深度(cm)

日耗水量

(mm)

适宜含水率

上限

适宜含水率

下限

幼苗期10.20~11.25400.97

取田间持水

率36.8%20.20%

越冬期11.26~2.21500.9720.20%返青期 2.22~3.1960 1.720.20%拔节期 3.20~4.1570 3.422.10%抽穗成熟期 4.16~5.1580 3.9520.20%

表3-2-3 玉米生育期参数

生育期起止日期计划湿润层

深度(cm)

日耗水量

(mm)

适宜含水

率上限

适宜含水

率下限

幼苗期 6.2~6.2640 2.99取田间持22.08%

拔节期 6.27~7.16 50 4.21

水率36.8% 23.90% 抽穗期 7.17~7.30 60 5.11 25.80% 灌浆期 7.31~8.16 80 3.55 25.80% 成熟期 8.17~9.3

80

2.4

22.08%

表3-2-4 油菜生育期参数

生育期 起止日期 计划湿润层深度(cm ) 日耗水量(mm ) 适宜含水率上限 适宜含水率

下限 苗期 11.14~1.15 10 1.5

取田间持水

率36.8% 18% 现蕾期

1.16~3.25

20 1.7 28% 开花期 3.26~4.12 40

1.9 24%

结荚成熟期 4.13~5.10

40

1.5

22%

表3-2-5 早稻生育期参数 (阶段渗漏强度2mm/d )

生育期 起止日期 阶段渗漏(mm ) 阶段需水量(mm ) 日需水强度(mm ) 日耗水量(mm ) 淹灌水层变

化(cm ) 返青期 4.24~5.2 18 16.8 1.9 3.9 5~30~50 分蘖期 5.3~5.26 48 100.8 4.2 6.2 20~50~80 拔节期 5.27~6.12 34 89.2 5.2 7.2 30~60~90 抽穗开花 6.13~6.27

30 84 5.6 7.6 10~30~80 乳熟期 6.28~7.6 18 18.9 2.1 4.1 10~30~60 黄熟期

7.7~7.14

16

16.8

2.1

4.1 10~20

3.2.2水量平衡法计算作物需水量

用水量平衡法直接估算作物需水量。由此可得△t

时段内作物需水量计算式

为:

对于旱作物: ET M K P W W W r t -+++=-00 式中 w

w t

, ——时段初和任意时段t 时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

w

r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

p 0

——保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有效雨量

K ——时段t 内的地下水补量,即K=k t,k 为t 时段内平均昼夜地下水补给量

M ——时段t 内的灌溉水量

ET ——时段t 内作物田间需水量,即ET=et,e 为t 时段内平均每昼夜的作物田间需水量

(以上各值均以mm, 亩/3

m 计)

旱作物的总灌溉定额包括播前灌溉定额和生育期内灌溉定额两部分。播前灌

溉定额可按下式计算:

1M =667H (max θ-0θ)n (亩/3

m ) 式中 H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 ),应根据播前灌水要求决定;

n —相应于H 土层内的土壤孔隙率,以占土壤体积百分数计;

max θ—一般为田间持水率,以占孔隙的百分数计;

0θ—播前H 土层内的平均灌水率,以占孔隙率的百分数计。

为了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任意时段内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适宜范围以内,即通常要求不小于作物允许的最小储水量(

w

min

)和不大于作物的最大储水量(

w

max

对于水田作物: 21h d WC M P h =--++ 式中

h 1

——时段初田面水层深度

h 2

——时段末田面水层深度

p ——时段内降雨量 d ——时段内排水量 m ——时段内灌水量

WC ——时段内田间耗水

(以上各值均以mm 计)

田间淹灌水层的深度应处于适宜水层上限(

h

max

)与适宜水层下限(

h

min

)之间。

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定额)由下式计算: 1M =0.667(0h +1S +111P t e -) 式中 1M —泡田期灌溉用水量,亩

m 3

0h —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1S —泡田期的阶段渗漏量,mm 1t —泡田期的日数

1e —1t 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 m/d 1P —1t 时期内的降雨量,m m

3.3 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3.3.1 参数的说明

灌溉制度表种所用的参数: 降雨渗入量0P =αP

式中 α—降雨入渗系数,其值与一次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延续时间、土壤性质、地面覆盖及地形等因素有关。一般一次降雨量小于5m m 时,α为0;一次降雨量在5~50mm 时,α约为1.0~0.8;当次降雨量大于50m m 时,α=0.7~0.8。

地下水补给量K 与地下水埋藏深度、土壤性质、作物种类、作物需水强度、计划湿润层含水量等有关。当地下水埋深 1.5~2.5m 时,利用量为40~80亩

m 3。该灌区

地下水埋深2米,利用量约为40亩

m 3

。得出平均补给量。

3.3.2 灌溉制度结果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各作物的灌溉制度见附表3-6至3-10。计算结果如下:

双季早稻 泡田期灌水30亩

m 3 。全生育期共灌水5次。共灌水150.1 亩

m 3 。

双季晚稻 泡田期灌水40亩

m 3

。全生育期共灌水4次。共灌水140.0亩

m 3

玉米播前灌溉30 亩

m 3 。全生育期共灌水1次。共灌水30亩

m 3

小麦播前灌溉50 亩

m 3 。全生育期共灌水2次。共灌水80亩

m 3。 油菜播前灌溉25 亩m 3

。全生育期共灌水4次。共灌水80亩

m 3

3.4 作物需水量及灌溉用水过程

灌溉用水量是灌溉面积上需要水源供给的灌溉水量,它与灌溉面积、作物组成、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渠系输水和田间灌水的水量损失等因素有关。灌溉用水量可按下试计算:

M 毛=

ηηmA

M

=

式中 M 毛,M 净—某种作物的某次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3

m );

m —某种作物某次灌水的灌水定额(亩/3

m ); A —

某种作物的灌溉面积(亩);

水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7。

对于任何一种作物,在典型年内的灌溉面积,灌溉制度确定后便 推出各次灌水

的的净灌溉用水量。由于灌溉制度本身已确定了各次灌水的时期,故在计算各种作物每次灌水的净灌溉水量的同时也旧确定了某年内各种作物的灌溉用水量的过程线。

全灌区任何一个时段内的净灌溉用水量时时该时段内各作物净灌溉用水量之和。按此可求得典型年全灌区净灌溉用水量过程。

已知净灌溉用水量后,即可求得毛灌溉用水量。

根据各种作物灌溉制度及耕种面积推算全年各月各种作物用水量及用水总量见表3-11 3-12.。

3.5灌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项目区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虽然降雨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雨量达1167.6mm,但年内分布不均,降水连续最大的4个月(5~8月)的降水量为714.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1.2%。而在农作物灌溉用水量较大的3月份,降水量只有12.3mm,年内不同月份间水资源供需情况并差异较大为了提高灌溉保证率,防止山泉水源在灌溉用水季节流量的变小,项目区应修建蓄水池,蓄积降雨,采用长藤结瓜的灌溉模式,保证灌溉用水量的供给。

灌区三个较大水源枯水期总流量为0.7s

m/3,年总水量为

7×3600×24×365=2207.52万3

m

能满足灌溉要求

第四章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4.1 工程设计的任务和依据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任务包括灌水率的设计、渠系布置、灌溉渠道流量设计、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除涝设计标准的确定、排水沟的布置、排涝模数的确定、排水沟横断面设计、河道取直工程设计。

设计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已建工程节省投资的原则,以《农田水利学(第三版)》和《水工设计手册8—灌区建筑物》为设计标准。

4.2 灌溉工程设计

4.2.1 灌水率的设计

灌水率指灌区单位面积(万亩)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

。利用它计算灌区渠

首的引水流量和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

q

=αm/7.29T

式中 T —灌水延续时间,以d 计,对于抽水灌区每天取22小时。

α—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面积的百分数

m —作物各次灌水定额(亩/3

m )。。 根据灌水率修正原则:

① 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

② 尽量不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若必须调整移动,以往

前移动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三天。 ③ 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 ④ 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灌水率的40%。

取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上延续时间较长的最大灌水率值0.32[]万亩

?s m

3

作为设

计灌水率。

4.2.2 渠系布置

本设计田块内灌溉工程布置两条干渠,六条支渠;排水工程布置两条排水干沟。

具体规划见设计总规划图

4.2.3 灌溉渠道流量设计

4.2.3.1干渠一设计流量的计算

以干渠一中的支渠一所控制的面积为典型田块。在该典型田块中规划支渠、斗渠、农渠。逐级推算计算典型田块的支渠水利用系数,作为其他支渠的扩大系数

① 计算支渠的设计田间净流量 Q 支田净

=A*q

式中 Q

支田净——

支渠的田间净流量(m 3/s )

A —支渠的灌溉面积(亩) ②由支渠分配到每条农渠的田间净流量 Q

农I 田净

=nk

Q 支田净

③计算农渠的净流量

由农渠的田间净流量加上入田间损失水量,即得农渠毛流量,

Q

农渠净

=f

农田净

Q η

式中:Q

农渠净

—农渠的净流量,m 3/s;

f

η—田间水利用系数。

④确定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毛流量)

毛=

Q(1+σL)

式中Q

—渠道的毛流量,m3/s;

Q—渠道的净流量,m3/s;

σ—每公里渠道损失水量与净水量比值;

L—最下游一个轮灌组灌水时渠道的平均工作长度,km。

根据农渠的净流量自下而上推算输水损失,得到各级渠道的毛流量,即设计流量。

干渠一的规划示意图如下:

其中支渠一控制面积78.1亩。支渠二控制面积16.1亩。支渠三控制面积180.7亩。支渠一距渠首405米,支渠二距渠首755米,支渠三距渠首1105米,分水口距渠首600米。

支渠一长105米,斗渠一长55米,斗渠二长85米,农渠一、农渠二、农渠三、农渠四均长90米。

干渠一的设计流量为:

BC段设计流量Q

BC毛

=0.008m/3

BD段设计流量Q

BD毛=0.0089S

m/3

AD段的设计流量Q

AD毛=0. 025S

m/3

OA段的设计流量Q

OA毛=0.03S

m/3

Q

一支毛=0.003S

m/3

Q

支毛

2=0.0006S

m/3

Q

支毛

3=0.007S

m/3

4.2.3.2干渠二设计流量的计算

干渠二的规划示意图如下:

其中支渠一控制面积142.8亩,支渠二控制面积230亩。支渠一设在渠首,支渠二距渠首550米。

支渠一、支渠二均长150米。

计算结果为:

Q

一支毛=0.0089S

m/3

Q

二支毛=0.0055S

m/3

Q

AB毛=0.0063S

m3

Q

引水=0.015S

m/3

4.2.4 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

4.2.4.1横断面的选择

横断面的选择应考虑满足的条件有:①渠床稳定或冲淤平衡②有足够的输水能力③渗漏损失最小④施工、管理、运用方便⑤工程造价较小⑥满足综合利用对渠道得结构要求。

梯形断面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型渠道,其优点时施工简单,边坡稳定,便于应用混凝土薄板衬砌。本设计采用梯形断面。

4.2.4.2渠道设计各参数得选择

①边坡系数m

渠道内边坡系数须根据土质稳定条件来选择,时渠道边坡倾斜程度得指标。渠道边坡系数m的大小关系到渠坡的稳定,要根据渠床土壤质地和渠道深度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数值。根据表4-2、4-3选择边坡系数m=1.

②输水渠道比降i

输水渠道比降应满足以下原则:

⑴输水渠道尽可能采取较缓的比降,以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

⑵渠道比降应尽量接近地面比降,避免挖、填方过大。

⑶对于土壤易冲刷的渠道,其比降应缓,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渠道,其比降可适当陡一些。

⑷清水渠道应考虑防止冲刷,比降宜缓。

⑸对于过大流量的渠道,其比降可缓。

⑹对于抽水灌溉输水渠道,在满足泥沙不淤的条件下,其比降应尽量放缓。综合考虑,选定渠底比降i=1/1000.

③ 糙率系数n

糙率系数n 是反映渠床粗糙程度的技术参数。该值选择的是否切合实际,

直接影响设计成果的精度。如果n 值取得太小,设计的渠道断面就偏小,输水能力不足,影响灌溉用水;如果n 值选得太大,设计得渠道断面就偏大,不仅增加了工程量,而且会因实际水位底于设计水位而影响下级渠道的进水。糙率系数值的正确选择不仅要考虑渠床土质和施工质量,还要估计到建成后的管理养护情况。 本次设计渠床横断面时,按照土渠考虑,由表4-1 选定n=0.025 .

表4-1 渠床糙率系数值(n )

表4-2 挖方渠道最小边坡系数表

渠床条件

水深h(m)

<1 1~2 2~3 稍胶结的卵石

1.00 1.00 1.00 夹砂的卵石和砾石

1.25 1.50 1.50 黏土、中壤土、重壤土 1.00

1.25 1.50 轻壤土

1.00 1.25 1.50 砂壤土

1.50 1.50 1.75 砂土

1.75

2.00 2.25

表4-3 填方渠道最小边坡系数表

渠床条件

流 量 Q (S m /3) >10 10~2 2~0.5 <0.5 内坡 外坡 内坡 外坡 内坡 外坡 内坡 外坡 黏

土、中壤土、重壤土 1.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轻壤土 1.50 1.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砂壤

1.75

1.50

1.50

1.25

1.50

1.25

1.25

1.25

流量范围 (S m /3

)

渠槽特征

糙率系数 n

灌溉渠道

退泄水渠道 >25

平整顺直,养护良好 平整顺直,养护一般

渠床多石,杂草丛生,养护较差 0.0225 0.0225 0.025 0.0225 0.025 0.0275 25~1

平整顺直,养护良好 平整顺直,养护一般

渠床多石,杂草丛生,养护较差 0.0225 0.025 0.0275 0.025 0.0275 0.030 <1 渠床弯曲,养护一般 支渠以下的固定渠道

渠床多石,杂草丛生,养护较差

0.025 0.0275 0.030

0.0275

砂土 2.25

2.00

2.00

1.75

1.75

1.50

1.50

1.50

4.2.4.3渠道过水断面尺寸

渠道横断面尺寸计算采用图解结合试算法。过程为:

由k=

i Q

得k

假定一个底宽 b

nk

b

67

.2 求的值

查《水力学》(第二版)附图Ⅱ,得宽深比的倒数 即1/α=h/b

由此确定h.

由公式 A=(b+mh)h

P=b+2h m

2

1+

R=A/P

C=n 1

R

6

/1

V=C

Ri

Q=AC

Ri

求出计算流量

Q

计算

Q

计算

是与假定的b ,h 值相应的输水能力,一般不等于渠道的

设计流量Q,通过试算,反复修改b 、α、h 值,直至渠道计算流量等于或接近渠道设计流量为止。要求误差不超过5%,即

Q

Q Q 计算

- ≤5%

取干渠一及干渠一的支渠三作为典型渠道分别计算横断面尺寸 支渠三:

各水力参数列表为: b H A P R

C V Q

0.2 0.11 0.034 0.48 0.07

25.68

0.21

0.0073

故支渠三的横断面尺寸为:

b=0.2 h=0.11

干渠一:

BD 段:设 b =0.2 h=0.12 各水力参数列表为: b h A P R C V Q 0.2 0.12 0.038 0.54

0.07 25.68 0.21 0.009

毕业设计范文

目录 1 前言 (3) 1.1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3) 1.2.交通控制简介 (4) 1.3国外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5) 1.4国内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5) 1.5交通信号系统仿真 (6) 1.5.1系统仿真的概念 (7) 1.5.2交通系统仿真的特点及分类 (7) 1.6论文结构 (9) 2 平面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概念介绍 (10) 2.1基本概念 (10) 2.2信号控制参数 (11) 2.3信号控制类型 (11) 2.3.1按控制范围分类 (12) 2.3.2按控制方法分类 (13) 2.3.4信号控制常用性能指标 (14) 2.3.5无信号交叉口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方法 (14) 2.4本章小结 (16) 3 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现状计算分析 (17) 3.1主要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17) 3.2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20) 3.2.1 统计周期的选择 (20) 3.2.2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0) 3.2.3调查的必要性 (21) 3.3行车延误调查 (22) 3.3.1延误调查的反法、目的及意义 (22) 3.3.2交叉口实际调查数据 (22) 3.4交叉口的几何结构特征 (23) 3.4.1 各交叉口的交通量调查 (24) 3.4.2 速度相关的测定 (28) 3.4.3车辆转换系数 (29) 3.4.4 当量交通量 (29)

3.5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现状分析计算 (29) 3.5.1交叉口交通量计算 (30) 3.5.2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 (30) 3.6交叉口延误计算 (32) 3.7对此无信号交叉口交通音响评价 (32) 3.8分析交叉口公害影响 (32) 3.9经济性可行性分析 (32) 3.10本章小结 (32) 4 文萃路与学院路交叉口交通配时仿真设计 (32) 4.1Synchro交通仿真系统简介。 (33) 4.2 本文Synchro仿真基础数据收集 (33) 4.3 Synchro软件仿真参数设置 (34) 4.3.1绘制文萃路和学院路交叉口路网图,如4-3: (34) 4.3.1调用LANEW INDOEW对话框,输入道路参数,如图4-4: (34) 4.3.2 调用VOLUMEW INDOW,输入交通量参数,如图4-5 (35) 4.3.3调用Ring and BarrierDesigner对话框,设置相位相序,如图4-6: (36) 4.3.4 SYNCHRO进行最佳化分析之画面如图4-7所示: (36) 4.3.5通过设置以上参数,得出配时方案如图4-8: (37) 4.3.6 SimTraffic 3D仿真 (37) 4.4 信号设计方案 (39) 4.5仿真结果对比 (39) 4.6本章小结 (40) 5 结论 (40) 5.1结论 (40) 注释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4) 外文翻译 (45) 附件 (47)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2)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时间 (3) 三、实习地点 (3)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3) 五、实习内容 (3) (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东风渠穿漳涵洞。 (3) 1、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3) 2、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 (4) 3、东风渠穿漳涵洞 (4) (1)、涵洞 (4) (2)、倒虹吸管 (4) (二)、邯郸生态水网魏县段。 (5) 1、邯郸生态水网 (5) 2、灌溉渠道规划 (5) (1)、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 (5) (2)、干支渠规划布置 (6) (3)、斗渠和农渠规划要求 (6) 3、灌溉渠道的防渗 (6) (1)、断面形式的选择 (6) (2)、防渗材料的选择 (6) (3)、止水材料的选择 (6) 4、灌溉渠道上闸门 (7) (三)、邯郸生态水网漳滏河滩区北张庄管理站。 (7) 1、橡胶坝 (7) 2、泵站 (8) 六、实习总结 (8)

前言 农田水力学是一门利用灌溉与排水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的科学学科。"灌溉与排水(irrigation and Drainage)"是世界上对本课程的一般命名,而我国习惯称为"农田水利学",原苏联称为"水利土壤改良"。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不可缺少的实习。而通过此次实习,可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很好的加强了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提高专业素质,在加深对所学农田水利学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为后续课程知识的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明白以后的工作选择和环境,以及更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实习目的 (一)、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这个专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增强专业信心和决。 (二)、了解灌区灌溉渠道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技术预备工作 1、落实项目部人选,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并落实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 2、认真批阅施工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复测操纵桩并制定测量方案。 4、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安全、防火培训,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 (二)施工预备工作 1、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 2、编制施工打算,安排施工顺序,和谐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3、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 4、做好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工艺设备等的打算安排工作,使之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5、在全公司范畴内进行宣传,使全体职员了解本项目的情形,一旦中标,工队能全力以赴,支持本工程的施工。(三)现场预备工作:

1、进行实地测量。 2、确定施工范畴,设置施工围蔽,并在围蔽区内按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劳动力组织。 3、认真熟悉现场的地理位置、工地条件、供水供电状况,以及出入口位置,认真布置贮存物料和施工用的工作面,做好施工现场“三通”,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和土方运输线路,使之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4、组织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 5、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 五要紧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一)水渠 1 、土方开挖工程 1.1开挖工艺流程:施工测量放样场地清理临时排水系统反铲分层开挖 自卸汽车出碴人工修整验收。 1.2施工测量

进场后依照监理单位提供的工区范畴内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差不多数据建立工程测量操纵网,以保证施工放样、定位的准确性;每开挖一个单元前,进行边线及高程放样。 1.3施工清理 对测量出的清理范畴,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范畴内的全部有碍物,范畴外的清理按监理单位要求进行。 1.4土方开挖 场地清理完成后,采纳1.0m3反铲配5t自卸汽车开挖,运输至弃碴场。 1.5开挖时期及顺序 主体工程的临时开挖边坡,应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的指示进行开挖。土方明控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幸免边坡稳固范畴形成积水。岸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爱护层。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满足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坦度。在每项开挖工程开始前,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量,规划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在开挖边坡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在边坡修理工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成效的疏导和爱护措施。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季前完成。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及其护面和加固工作,宜在解冻后进行。土方开挖过程中,

土石坝毕业设计_说明

前言 1、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是工作的依据,因此首先要全面了解设计任务,熟悉该河流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和气象特性,枢纽及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只有在熟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类型,进行枢纽布置、建筑物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因此,应把必要的资料整理到说明书中。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为以后设计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次设计内容及要求: (1)坝轴线选择。 (2)坝型选择。 (3)枢纽布置。 (4)挡水建筑物设计:包括土坝断面设计、平面布置、渗流计算、稳定计算、细部构造设计、基础处理等。 (5)泄水建筑物设计:溢洪道或导流洞设计(仅选其中一项),以水利计算为主。选取溢洪道设计。 (6)施工导流方案论证(选作内容)。仅作简单的阐述。 3、工程设计概要 ZH水库位于QH河干流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库容5.05×108m3。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农田71.2×104亩,远期可发展到10.4×105亩。灌区由一个引水流量45m3/s的总干渠和4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渠首及下游24km处分别修建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MW,年发电量1.129×108kw·h。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万年校核。

枢纽工程由挡水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摘要:土坝设计渗流计算稳定计算细部结构

第一章基本数据 第一节工程概况及工程目的 本水库建成后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解决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水库近期可灌溉农田71.2×104亩,远期可发展到10.4×105亩。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MW,年发电量1.129×108kwh。除满足农业提水灌溉用电外,还剩余50%的电力供工农业用电。防洪方面,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9%,对下流河道防洪、削减洪峰、减轻防汛负担也有一定的作用,可将下游10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6010m3/s 削减到3360m3/s,相当于17年一遇;可将50年一遇洪水流量6000m3/s削减到2890m3/s,相当于12年一遇。另外,每年还可供给城市及工业用水0.63×108m3。 由于市库区沿岸山峰重迭,村庄零散,耕地不多,故淹没损失较小。按库区移民高程770m统计,共需迁移人口3115人,淹没耕地12157亩,房屋1223间,窑洞1470孔。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指导书(07.11.22)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指导书 编写:邱苑梅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2007年11月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大纲(管道灌溉系统) 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时间:1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2、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选题原则 1、课题能反映农田水利学的教学重点,一般围绕渠道灌溉系统或管道灌溉系统规划设计进行选题。 2、课程设计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尽可能覆盖本课程较多的内容。 三、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以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为选题时,进度安排如下:

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要求: (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ρ); 壤允许喷灌强度( 允 (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 (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 (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水泵和动力选型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范文

第一章塑件分析 1.1塑件结构分析 图1-1 塑件结构图 此制品是消声器上盖,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1.2 成型工艺性分析[1] 塑件材料为尼龙,因塑件用在空压机内,表面无光洁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比一般的塑料有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密度1.15 g/cm3, 成型收缩率:0.4~0.7%,平均收缩率为0.55%。 第二章确定模具结构

2.1模具结构的确定 塑料模具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分为:二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 二板模缺点是浇口痕迹明显,产生相应的流道废料,不适合高效生产。本模具选择二板模其优点是二板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成型周期短。 支撑板 分型面 定模侧 动模侧 图2.1 典型的二板模结构 模架为非标准件 定模座板: 400*200*25mm 定模板: 315*200*40mm 动模板: 315*200*32mm 支承板: 315*200*25mm 推秆固定板:205*200*15mm 推板: 205*200*20mm 模脚: 50*200*60mm 动模座板 400*200*25mm 2.2确定型腔数目 2.2.1塑件体积的计算 a. 塑件体积的计算 体积为:

V a = S a ×L a =(37×35-8×25)×10-(33×36-10.5×25) ×8 =12.60cm 3 b.计算塑件的重量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查得密度ρ取1.12g/cm 3 所以,塑件单件的重量为:m=ρV =12.60?1.12 =14.11g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6280+376.8*2+12*2)/1000 ≈7.05 cm 3 粗略计算浇注系统的重量:7.05*1.12=7.90g ≈8.0g(含有冷料穴料重) 总重量:14.11*2+8.0=36.22g 2.2.2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模具型腔的数目决定了塑件的生产效率和模具的成本,确定模具型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大多数公司采用“按经济性确定型腔的数目”。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的费用,仅考虑模具费用和成型加工费,则模具费用为 21C nC Xm += 式中Xm ——模具费用,元; 1C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费用,元 2C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元。 成型加工费用为 n Y N X t j 60= 式中j X ——成型加工费用,元 N ——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t Y ——每小时注射成型的加工费,元/h ;n ——成型周期,min 。 总的成型加工费用为n Y N C nC X X X t j m 6021++=+= 为了使成型加工费用最小,令 0=dn dX ,则 n=2 上式为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为2。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的设计,模具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报告

马青河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指导书 一、灌区开发缘由 (一)基本情况 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 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 ,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 ,马清河灌区地形图见附图。 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马头山以林为主,20m 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砂壤土。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 ,土壤及地下水的PH 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中粘壤土,地表5~6m 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 ,上游宽50~60m ,下游宽70~90m ,遇暴雨时易暴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建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马清河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 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50.2m ,正常水位43.0m ,兴利库容1.2×1380m ,总库容2.3×1380m 。马清河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 A -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A A -断面处河底高程30m ,砂、卵石覆盖层厚2.5m ,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 ,河面宽120m 。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二)灌区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该灌区灌溉面积近12万亩,其种植的作物包括有棉早稻、中稻、双季稻和棉花,都是相对来说耗水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为50:30:20:30。 其次,就目前来说,该灌区位于河流冲击所形成的平原带,其正南方有马清河通过,而在马清河上游有一兴利库容1.2×13 8 m ,总库容2.3×13 8 m 的水库,同 时其水源方便、水质良好,符合灌溉的条件。

农田水利施工组织设计06828

农田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一、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6、资源配备计划 7、劳动力计划安排 8、施工设备 9、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10、计划开、竣工日期及施工进度网络图或横道图 11、施工总平面图 12、针对项目实际,对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与解决方案 13、整体技术性能 14、设备零部件满足工程需要 15、售后服务及备品备件承诺 (注:本项第1-11项适用于除第2、3标段外其她标段,本项第12-15项适用于第2、3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应按以下格式列出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所附图表不仅限于以下图表,投标人在编制时可根据需要自行增加。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实验与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与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清丰县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6年度建设项目第十标段招标文件与设计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 3、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与机械设备施工能力。 二、编制原则 1、质量创优原则 我单位在本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就是“优良工程”。为达到该质量目标,我们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运用先进的技术精心施工,运用科学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进度保证原则 根据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重点做好工序间的衔接,进度实时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3、安全保护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制定详细有效的技术方案与措施,重要岗位操作工保证持证上岗,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4、环境保护原则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将采取积极、严密的环保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水域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弃碴运至指定地点。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地方政府对工程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要求,编制施工区与生活区的环保措施计划。 5、方案优化原则 本着多、快、好、省地完成本标段工程的目标,根据工程特点,先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进行施工试验,通过试验验证初步拟定的多种施工方法、设计参数,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综合比选并确定科学先进且实用适宜的最佳施工方案。 6、合理布局原则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任务量与管理目标的要求,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在临时工程的施工布置上,特别就是水电管线、道路及各种场地的设置,充分利用已有的临时设施,减小临建规模,本着避免干扰、就近布置、方便适用、优化设置的原则,合理布局。

农田水利毕业设计范本

目录 绪论 (3) 第一章灌区基本资料 (5) 1.1 项目区简况 (5) 1.2 自然条件 (5) 1.3 水文地质条件 (6) 1.4 土壤 (6) 1.5 现有水利工程 (6) 1.6 社会经济条件 (7) 第二章灌区规划 (9) 2.1 规划标准及原则 (9) 2.2 工程布局 (10) 第三章灌区灌溉制度的拟订 (11) 3.1 灌溉保证率的选择 (11) 3.2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11) 3.3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13) 3.4 作物需水量及灌溉用水过程 (14) 3.5灌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15) 第四章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15) 4.1 工程设计的任务和依据 (15) 4.2 灌溉工程设计 (15) 4.3 排涝工程设计 (24) 第五章泵站设计 (28) 5.1 泵站设计流量的确定 (28) 5.2 泵站设计扬程的确定 (29) 5.3 水泵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29) 5.4 泵房设计 (30) 第六章工程量估算 (31) 6.1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31) 6.2 挖方渠道概算 (31) 6.3 半挖半填渠道概算 (31) 6.4 裁弯取直工程量 (32)

6.5 渠道总工程量 (32) 总结 (33)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主要参考文献 (34)

绪论 根据《武隆县近、中期农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1995年-2000年)》总目标: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2329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00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要解决龙坝乡在过去四十年中在土地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达到201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对隆坝乡灌区的水利规划势在必行。本次设计就是针对龙坝乡灌区在灌区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以达到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目的。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龙坝乡灌区地处重庆涪陵地区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形地貌复杂、耕地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而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高而效益低。 就龙坝乡而言,其灌区规划方面应用价值表现在将统筹灌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注意兴利除害的统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发挥水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就应届本科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能使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本灌区为山区灌区,渠系布置和灌排系统较为复杂,提水泵站也较多,可以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本次设计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实际运用于设计施工中,培养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熟练运用图表和文字表达设计意图,掌握运用有关参考书籍手册和规范的方法,了解国内最新的成就,并能适当地运用设计中。 二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更多的注意力必须放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在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时应该分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应该被确保。为了做好21世纪的农业节水工程,工程水管理的概念应该被改为资源与环境的水管理,水资源应该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考虑,仅因为这点,农业节水灌溉的理解和选择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总体经济形势的变化,精细农业,机构农业,育种农业,加工农业和旅游农业都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种植业中作物种结构,饲养结构和种植模式将被大规模地调整在选择节水装置的技术应用时,有必要把从水的运输到水的利用的整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它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紧密联系的,这几个阶段分为输水工程,田间工程及作物用水。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姓名:杨建东 年级:2008级 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学号:20081447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 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 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7 2土壤:沙壤土 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 4水源:果园南部井水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 规划设计目的:该果园为实验果园,为发展节水农业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地质,灌溉对象及社会经济条件,故进行规划设计。 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水源类型位置地形地貌地块形状土壤地质降水量灌溉区风速风向对象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动力条件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并且为实验果园,可申请政府项目资金为保障。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总体规划 1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2根据给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经济基础选用合理的灌溉系统 1.2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园内有一眼机井,动水位距地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为节约用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地形:面平坦,最大供水量为60m/h,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行距6m,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 气象: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风向多变。 土壤:壤土,冻土层深0.6m

农田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农田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1 二编制依据………………………………………………….1-2. 三项目管理机构…………………………………………….2-7 四施工准备工作…………………………………………….7-8 五主要工程施工方案………………………………………8-27 六工程进度及保证措施……………………………………28-36 七质量管理体系及管理措施………………………………36-46 八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措施………………………………46-50 九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制度……………………………50-54 十季节性施工措施…………………………………………54-55 附图…………………………………………………………56-57

一一工工程程概概况况 (一)项目名称:XXXXXXX灌溉工程 (二)建设地点:位于大兴安岭西麓,海拉尔河左岸,地理坐标东经120.27’,北纬49.27’西南3公里是煤田镇,东侧11公里是乌尔其汗镇. (三)资金来源:中央财政补助、合作社自筹. (四)计划工期:计划工期XXX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 X月X日;计划峻工日期2012年X月X日; (五)质量要求:现行验评标准合格要求; (六)项目概况: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总面积1000亩,建设内容 包括引水源工程、泵站工程、喷灌工程(管道、喷灌机等)、排 水工程工程等。 二编制依据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条列及规程的规定,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 图要求,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凭借我公司多年的施工 经验,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法律法规、条列及规程如 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农业水利工程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水利水电论文-水利论文

农业水利工程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水利水电论文-水利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日益重视“三农”问题,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凸显。从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节能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关键,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农田水利工程的能源成本,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节能变频调速水泵保证灌溉的效果,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功能性的正常发挥。这对提升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节能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提升节能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节能技术;农业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加大农业农村的建设,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基础设施中的重点。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气候水源有着比较高要求,而农业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来说,需要在设计方案中将节能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以保证农业水利工程能够在较低的能源消耗水平下,正常发挥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以及其他资源消耗,提升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提升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发展潜力。 1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水泵设计中节能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1.1灌溉水泵节能变频调速设计原理 在农业水利工程工程设计中,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水利灌溉的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消耗。因此在农业水利工程的节能设

计中需要将节能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重视起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变频调速技术本身的特性以及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的需求,来提升工程整体的节能水平。而想要保证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就需要对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有着清晰的认识。灌溉系统节能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水流量进行精确的控制,通过控制水泵的转速以及阀门的开合来实现这一目的。在变频调速技术的支持下,当检测到实际的压力要低于标准压力,变频器就会提升水泵的输出功率,此时,水泵的转速会加快,从而提升灌溉管网系统的水压,保证灌溉的效果;当检测到实际的压力大于标准压力,变频器则会降低水泵输出功率,此时水泵的转速降低,水利管网的整体压力也会下降,从而保证管网系统处于正常的压力下,通过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保证水利输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水利灌溉的能源消耗[1]。 1.2结合管道压力监测技术的辅助变频器的应用 在节能灌溉系统中,需要对灌溉的流量进行实时的监控,才能保证灌溉调控策略的科学性、合理性。想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对水利管道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doc

目录 1 基本资料 (3) 1.1 工程概况 (3) 1.2 水文分析 (3) 1.2.1大坝坝顶及坝坡设计 (3) 1.2.2 心墙设计 (3) 1.2.3 反滤料设计 (4) 1.3 坝址地形地质情况 (4) 1.4 气候特征 (4) 1.5料场分布 (5) 1.5.1心墙土料场 (5) 1.5.2 土料的压实设计标准 (6) 1.5.3 砂卵石设计干密度 (6) 1.6 开竣工要求 (7) 1.7 水文资料 (7) 2 坝体剖面拟定 (7) 2.1确定施工导流阶段 (7) 2.2施工导流阶段 (8) 2.3坝体施工阶段 (8) 2.3.1坝体施工第Ⅰ阶段 (8) 2.3.2坝体施工第Ⅱ阶段 (9) 2.3.3坝体施工第Ⅲ阶段 (9) 2.3.4坝体施工第Ⅳ阶段 (9) 3 确定形象进度 (10) 3.1 第一期工程量确定 (10) 3.2第二期工程量确定 (10) 3.3第三期工程量确定 (10) 3.3完建期工程量确定 (11) 3.3初拟施工方案的形象进度 (11) 4 确定各期的强度 (12) 4.1 确定有效施工期 (12) 4.2 挖运强度的确定 (12) 4.2.1 确定上坝强度 (12) 4.2.2 确定运输强度 (13) 4.2.3 确定开挖强度 (14) 5 确定挖运方案 (16)

5.1确定开挖机械的生产能力 (16) 5.2确定运输机械 (16) 5.3确定粘性土、反滤料、砂性土汽车装载有效方量 (16) 5.4确定运输工具周转一次的时间 (16) 5.5循环式运输机械数量n的确定 (17) 5.5.1确定粘土料运输机械数量 (17) 5.5.2确定砂石料运输机械数量 (17) 5.5.3确定反滤料运输机械数量 (18) 5.6复核挖运机械的参数 (18) 6 确定填筑方案 (19)

农田水利情况汇报

农田水利情况汇报 去冬今春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 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和改善农村水环境为目标,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托项目带动,全面 实施了水毁工程修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小流域 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塘堰坝渠清淤整修、重 点水源工程等建设;获得了“XX—XX年全国农田水利基 本建设先进单位”,同时被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重点县。为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工作,我们整合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抓骨干工程,建民心工程,创优质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中低山丘陵漫岗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属浅山丘陵区。气候属寒温带气候,年积温2100—2900摄氏度左右,无霜期110—135天,多年平均降水量445.1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695.8毫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旗辖5

个镇4个少数民族乡,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5万人。全旗现有耕地面积435万亩,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1座,全旗有水资源总量21.22亿立方米。 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一)XX水利年度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情 况 XX水利年度,我旗纯增有效灌溉面积目标值7.8万亩,实际完成9.4万亩,完成任务的120%;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8万亩,实际完成9.4万亩,完成任务的120%;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目标值13万亩,实际完成16.9 万亩,完成任务的130%;解决饮水安全人数目标值 0.49万人,实际完成0.58万人,完成任务的118%。新打水源井669眼,共投入劳动积累工61.4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72.8万立方米。 防汛工程(现设防标准内)无重大事故发生;落实了防汛机构、预案、物料、队伍和首长责任制;传递雨情、汛情、旱情、灾情及时准确;完成了pam旱田保水新技 术推广;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了水行政执法与 队伍建设,无集体上访、无败诉案件;××、××、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并通过初验;深化了水管单 位体制改革,落实了两项经费;局机关进行了政务公开,信息宣传采用率高;落实了“一岗双责”;制定了抗旱、

农田水利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进度计划 (二)工期保证具体措施 (三)施工总体布臵和施工道路布臵 (四)施工技术措施 (五)施工机械、人员进场计划 (六)材料进场计划 (七)施工过程中和移交前工程道路保护措施(八)文明施工方案 二、质量和安全 (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二)工程的质量检测仪器和设备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四)施工安全投 (五)文明施工方案 (六)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三、附件 (一)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 (二)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横道图 (三)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示意图

一、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进度图 本项目涉及范围大,施工线路长,给工程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但施工工艺简单,且可以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只要配备一定精干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是完全能把本项目建设管理好。 本项目施工工期仅为92天,工期较短,但所有施工任务均在野外,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雨季施工,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应分组多个工作面进行施工,全线动工,为便于其他沟渠的材料运送到位,应先动工修建机耕路、考虑烟叶生产,xx年6月20日工程要全部竣工。 1、施工总进度计划 本工程工期从xx年3月20日开工到xx年6月20日竣工,历时总工期92天(日历天)。 2、工程施工计划横道图(见附件) (二)工期保证具体措施 本工程招标文件明确要求总工期为92天(日历天)。为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我公司将精心组织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精良的施工机械投入本工程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确保工期: 1、根据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 2、经常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相比较,如果产生超前或落后的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尽快使两者重新吻合。 3、施工项目经理、施工队和作业班组之间分别签订承包合同,按计划目标明确规定合同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XX/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二、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____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____(省、市、区、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____(省、市、区、县),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____(省、市、区、县)日供水量30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____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最大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和 ____(省、市、区、县)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 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喷灌系统设计 姓名:黄伟民 年级:2012级 系别:水利工程系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学号:1007024110

一、基本资料: 1、地形:该果园地面平坦 2、土壤:土壤为砂壤土,田间持水率为20%,土的容重为1.55g/cm,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85%,65%。 3、作物:果园面积750亩,种植果树为芒果,株距3.3m,行距3.4m,灌水周期10天。 4、水源: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180m3/h,动水位距地面18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天开机时间不超过14h。 5、气象:该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 6、生产条件:劳动力缺乏。 7、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条件良好,经济效益高,包括管区的行政规划、交通情况、城镇建设规模等。 二、系统选择与总体布置 1、系统选择的原则: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 (1)水源类型及位置 (2)地形地貌,地形地块,土壤质地 (3)降水量,灌溉期间风速、风向 (4)灌溉对象 (5)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管理着素质(6)动力条件

2、考虑到水果经济价值高,灌水频繁,因此采用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喷灌系统以果园南部机井为水源,泵站布置在中间位置。采用全圆喷洒方式。 三、喷头选型与布置 1、灌溉对象为果园,经济价值高且灌水频繁,果园面积大,参照《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表4-1 喷头按工作压力与射程分类表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保证供水质量,降低成本,且喷头的流量与射程相适应,选用中压喷头作为该喷灌系统的喷头。 =KR=0.8*28=21.6m 初估R=27m,k取0.8,则R 设 2、ZY系列喷头及其性能参数表

软件开发毕业设计范文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计算机软件毕业论文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2013年5月18日

摘要: 在21世纪的今天,手机几乎是每个人的必备品,特别是在高校的学生,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上课,手机总是不离手。而且手机更新换代更是日新月异,然后在现在的手机市场中android系统的智能机成为主流。 我们这款画画小软件正是在android系统的平台上进行运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画画只能在纸上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款android小画家画画软件,可以进行简单的简笔画操作、上色。既节约了增加了我们平时的乐趣,也节约了资源。该软件具有改变画图的形状、改变画笔的颜色、改变画刷的宽度、改变画画的风格、以及保存、清除等功能。经过测试,这是一款能为我们生活增加乐趣的软件。 关键字:手机;android;画画软件

目录 第一章引言..................................................... - 1 - 1.1发展情况................................................. - 1 - 1.2研究现状................................................. - 1 - 1.3研究前景展望............................................. - 1 - 1.4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2 - 第二章系统可行性分析........................................... - 3 - 2.1经济可行性分析........................................... - 3 - 2.2操作可行性分析........................................... - 3 - 2.3技术可行性分析........................................... - 3 - 2.3.1 eclipse概述....................................... - 3 - 2.3.2 ADT 概述........................................... - 4 - 2.3.3 android SDK概述................................... - 4 - 2.3.4 java概述.......................................... - 5 - 第三章需求分析................................................. - 6 - 3.1软件功能描述............................................. - 6 - 3.2系统功能分析............................................. - 7 - 3.3软件需求分析............................................. - 9 - 3.4软件概念结构设计......................................... - 9 - 第四章软件详细设计............................................ - 12 - 4.1软件设计原理............................................ - 12 - 4.2软件模块设计............................................ - 12 - 第五章软件测试................................................ - 30 - 总结...................................................... - 31 - 参考文献....................................................... - 32 - 致谢...................................................... - 33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