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习题 物理6章末综合检测

高一习题 物理6章末综合检测

高一习题  物理6章末综合检测
高一习题  物理6章末综合检测

第六章章末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图1

1.如图1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解析: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选项A对.

因电场线越密的区域场强越大,由图可知N点场强大于M点场强,选项B错.

将正电荷由M点移到N点时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选项C对.

将电子从M点移到N点的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与移动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选项D错.

答案:AC

图2

2.如图2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板上AB两孔正好水平相对,板间电压500 V.一个动能为400 eV的电子从A孔沿垂直板方向射入电场中.经过一段时间电子离开电场,则电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大小为

() A.900 eV B.500 eV

C.400 eV D.100 eV

解析:由于电子动能E k =400 eV<500 eV ,电子在电场中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终从A 孔射出.电场力做功为零,电子动能大小不变.故C 正确.

答案:C

3.如图3所示为研究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两块相互靠近的等大正对的平行金属板M 、N 组成电容器,板N 固定在绝缘座上并与静电计中心杆相接,板M 和静电计的金属壳都接地,板M 上装有绝缘手柄,可以执手柄控制板M 的位置.在两板相距一定距离时,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对此实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图3

A .只将板M 从图示位置稍向左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B .只将板M 从图示位置沿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稍微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C .只将板M 从图示位置稍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

D .只在M 、N 之间插入云母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解析:根据C =εr S 4πkd 和U =Q

C ,A 项是d 增大,则电容C 减小,U 增大,所以静电计指

针张角变大,故A 正确;B 、C 项都是S 减小,则电容C 减小,U 增大,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故B 正确,C 错;D 项是εr 增大,则电容C 增大,U 减小,静电计的指针张角变小,故D 错.

答案:AB

图4

4.如图4所示,在x 轴上关于原点O 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 +Q 和-Q ,x 轴上的P 点位于-Q 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x 轴上还有一点与P 点电场强度相同

B .在x 轴上还有两点与P 点电场强度相同

C .若将一试探电荷+q 从P 点移至O 点,电势能增大

D .若将一试探电荷+q 从P 点移至O 点,电势能减小

图5

解析:在+Q ,-Q 连线上及延长线上三个区间内场强方向如图5所示,由对称关系可知,在Q 左侧与P (-Q )间等距的P ′点应与P 点场强相同,故选项A 正确.

在(-Q )、Q 之间各处场强均大于(-Q )、P 之间各点场强,故试探电荷+q 从P 移至O 点过程中,P →(-Q )做正功W 1,由-Q →0电场力做负功W 2,由上面分析知,|W 1|>W 1.故电势能增大.C 正确.

答案:AC

5.如图6所示,C 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 和b 为其两极板,a 板接地;P 和Q 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 板与b 板用导线相连,Q 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 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

( )

图6

A .缩小a 、b 间的距离

B .加大a 、b 间的距离

C .取出a 、b 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 .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

解析:a 板与Q 板电势恒定为零,b 板和P 板电势总相同,故两个电容器的电压相等,且两板电荷量q 视为不变.要使悬线的偏角增大,则应使电压U 增大,即减小电容器的电容C .对电容器C ,由公式C =q U =εr S

4πkd ,可以通过增大板间距d 、减小介电常数εr 、减小极

板的正对面积S 来减小电容C .

答案:BC

6.带电粒子M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 点运动到Q 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2.6×10-

6J 的功.那么

( )

A .M 在P 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 点的电势能

B .P 点的场强一定小于Q 点的场强

C .P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 点的电势

D .M 在P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 点的动能

解析:带电粒子M 只受电场力作用下从P 点到Q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其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故A 、D 正确;场强的大小与电场力做功正、负无关,故B 选项错;在C 选项

中,由于带电粒子的电性未知,故无法确定P 点与Q 点电势的高低,C 错.

答案:AD

7.如图7所示为示波管构造的示意图,现在XX ′上加上U x —t 信号,YY ′上加上U x —t 信号(如图8甲、乙所示),则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是图中的

( )

图7

图8

解析:由于图象是可以用描点法确定的,所以可以选几个代表性的点,确定出大致的图形,在t =T 2时,U x =0,U y =0,电子打在屏幕上的原点,在t =T

4时,U x 为负,U y 为正的最

大值,电子带负电,受电场作用后向电势高的极板偏转,打在屏幕左上方的最高点,A 正确.

答案:A

8.如图9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 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最高点为a ,最低点为b .不计空气阻力,则

( )

图9

A .小球带负电

B .电场力跟重力平衡

C .小球在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解析:由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化,由动能定理,外力做功为

零,绳子拉力不做功,电场力和重力做的总功为零,所以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电场力跟重力平衡,B正确.由于电场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电场方向又向上,所以小球带正电,A不正确.小球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功能关系得,电势能增加,C不正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电场力做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D不正确.

答案:B

9.如图10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

()

图10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

解析:作出过点M的等势线,因电场线与等势线是正交的,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故A正确.将负电荷从O点移到P点时,因所处位臵电势降低,其电势能增大,故应是克服电场力做功,B错误.由E=U/d及电场线疏密程度知O、M两点间电势差应大于M、N两点间电势差,C错误.沿y轴上各点场强方向相同,故从O点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运动中始终受到沿y轴正方向的外力,D正确.

答案:AD

图11

10.如图11所示为一有界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为水平方向(虚线为电场线),一带负电粒子以某一角度θ从电场a点斜向上方射入,沿直线运动到b点,则可知

() A.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B.粒子在a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与在b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相等

C.粒子在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b点时的动能,在a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

图12

D .粒子在a 点时的动能大于在b 点时的动能,在a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时的电势能

解析:因带电粒子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b 点,受力情况如右图12所示,场强方向一定水平向右,故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 点的电势,A 选项不对.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共涉及到三种能量:动能、电势能、重力势能.三种能量之和保持不变,即带电粒子在a 点三种能量之和等于在b 点的三种能量之和,因为粒子在a 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b 点的重力势能,故B 选项不对.又因为带电粒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合外力做负功,故动能减小,即E ka >E kb .从a 到b ,电场力做负功,故电势能增加,即E 电a

电b

.

所以C 错,D 对.

答案:D

图13

11.如图13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为A 、B ,B 板接地,A 板带有电荷量+Q ,板间电场有一固定点P ,若将B 板固定,A 板下移一些,或者将A 板固定,B 板上移一些,在这两种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板下移时,P 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 点电势不变

B .A 板下移时,P 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 点电势升高

C .B 板上移时,P 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 点电势降低

D .B 板上移时,P 点的电场强度减小,P 点电势降低

解析:电容器与电源是断开的,电容器无法充、放电,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保持不变的.当A 板下移时d 减小,电容C 增大,由U =Q C 可知U 减小,由E =U d =Q C ·d =4πkQ εr S 可知E 不变

化.P 点的电势φP =U PB =E ·PB ,所以φP 不变,选项A 正确.当B 板上移时,PB 减小,P 点的电势φP 降低,选项C 正确.

答案:AC

图14

12.如图14所示,光滑绝缘直角斜面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并处在方向与AB 面平行的匀强电场中,一带正电的物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斜面的底端运动到顶端,它的动能增加了ΔE k ,重力势能增加了ΔE p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ΔE k

B .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ΔE p

C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ΔE k

D .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Δ

E k +ΔE p

解析: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电场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 F +W G =ΔE k 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可得W G =-ΔE p ,由上述两式易得出A 错误,B 、C 、D 正确.

答案:A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图15

13.如图15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间距为d ,板间存在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小球,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从上板的小孔射入,当它从下板的小孔穿出时所用的时间为t .若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下板的小孔竖直向上射入,则从上板小孔穿出时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

(1)指出两板间电场强度的方向. (2)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3)求小球穿出下板小孔时速度v 1与穿出上板小孔时速度v 2之比v 1∶v 2. 解析:(1)场强方向竖直向下.

(2)根据题意,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a 应竖直向上. Eq -mg =ma ①

从上往下:d =v 0t -1

2at 2②

从下往上:d =v 0t 2+12a (t

2

)2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电场强度:E =4md 3qt 2+mg

q .

(3)由②③两式解得:a =4d 3t 2,v 0=5d

3t

则:v 1=v 0-at =d 3t ,v 2=v 0+a t 2=7d

3t

所以:v 1v 2=1

7

.

答案:(1)场强方向竖直向下 (2)4md 3qt 2+mg q (3)1

7

14.如图16所示,在y =0和y =2 m 之间有沿着x 轴方向的匀强电场,MN 为电场区域的上边界,在x 轴方向范围足够大.电场强度的变化如图16所示,取x 轴正方向为电场正方向.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粒子的比荷为q m =1.0×10-

2C/kg ,在t =0时刻以速度v 0

=5×102 m/s 从O 点沿y 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区域,不计粒子重力.求:

图16

(1)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 (2)粒子离开电场时的位置坐标;

(3)粒子通过电场区域后沿x 方向的速度大小.

解析:(1)因粒子初速度方向垂直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所以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t =y v 0

=4×10-

3 s.

(2)粒子在x 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加速时的加速度a 1=E 1q

m

=4 m/s 2,减速时的加速度a 2=E 2q

m

=2 m/s 2,x 方向上的位移为 x =12a 1(T 2)2+a 1(T 2)2-12a 2(T 2

)2=2×10-

5 m , 因此粒子离开电场时的位臵坐标为(-2×10-

5 m,2 m).

(3)粒子在x 方向的速度v x =a 1T 2-a 2T 2=4×10-

3 m/s.

答案:(1)4×10-

3 s (2)(-2×10-

5 m,2 m) (3)4×10-

3 m/s

图17

15.如图17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abcd 内存在着匀强电场.电荷量为q 、动能为E k 的带电粒子从a 点沿ab 方向进入电场,不计重力.

(1)若粒子从c 点离开电场,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 (2)若粒子离开电场时动能为E k ′,则电场强度为多大? 解析:(1)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在初速度方向上: L =v 0t ①

在电场方向上:L =1

2at 2②

其中qE =ma ③ E k =12m v 20④

由动能定理得 qEL =E k c -E k ⑤

由①②③④⑤可解得E k c =5E k ,E =2m v 20

qL =4E k qL .

(2)若粒子由bc 离开电场,则有: L =v 0t ⑥

粒子在电场方向上的速度 v y =at ⑦

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v

v 2=v 20+v 2

y ⑧

E k ′-E k =12m v 2-12m v 20

联立可解得:E =2E k (E k ′-E k )

qL ⑩

若粒子由cd 边离电场,则由动能定理得 qEL =E k ′-E k ? 则E =E k ′-E k

qL .

答案:(1)5E k

4E k

qL (2)2E k (E k ′-E k )qL 或E k ′-E k qL

16.如图18所示,A 、B 为两块平行金属板,A 板带正电、B 板带负电.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两板间距为d 、电势差为U ,在B 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L 的小孔.C 、D 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圆心都在贴近B 板的O ′处,C 带正电、D 带负电.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B 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O ′.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B 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B 板小孔紧靠A 板的

O 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正电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问:

图18

(1)微粒穿过B 板小孔时的速度多大?

(2)为了使微粒能在CD 板间运动而不碰板,CD 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3)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微粒第1次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P 点? 解析:(1)设微粒穿过B 板小孔时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qU =1

2m v 2①

解得v =

2qU

m

(2)微粒进入半圆形金属板后,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 qE =m v 2R =m 2v 2

L ②

联立①、②,得E =4U L

(3)微粒从释放开始经t 1射出B 板的小孔,则 t 1=d v 2

=2d

v =2d

m 2qU

设微粒在半圆形金属板间运动经过t 2第一次到达最低点P 点,则t 2=πL 4v =

πL

4m 2qU

所以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t 1+t 2)=(2d +πL

4)

m

2qU 微粒第一次到达P 点. 答案:(1)

2qU m (2)E =4U L (3)t =(2d +πL

4

)m 2qU

17.如图19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 、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劲度系数为k 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q >0)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s 0处静止释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量保持不变,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图19

(1)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t 1;

(2)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v m ,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速度大小为v m 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W ;

(3)从滑块静止释放瞬间开始计时,请在乙图中画出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关系v —t 图象.图中横坐标轴上的t 1、t 2及t 3分别表示滑块第一次与弹簧上端接触、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减为零的时刻,纵坐标轴上的v 1为滑块在t 1时刻的速度大小,v m 是题中所指的物理量(本.小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解析:(1)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刚接触的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有

qE +mg sin θ=ma ① s 0=1

2at 21②

联立①②可得 t 1=

2ms 0

qE +mg sin θ

(2)滑块速度最大时受力平衡,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 0,则有mg sin θ+qE =kx 0④ 从静止释放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 sin θ+qE )·(s 0+x 0)+W =12m v 2

m -0⑤

联立④⑤可得

W =1

2m v 2m -(mg sin θ+qE )·(s 0

+mg sin θ+qE k ) (3)如图20

图20

答案:(1)

2ms 0

qE +mg sin θ

(2)1

2m v 2m -(mg sin θ+qE )·(S 0+mg sin θ+qE k ) (3)见解析图20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舞钢一高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Ⅰ(选择题共 52 分) 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2.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轮盘与车轴上的飞轮之间的链条传动装置。P是轮盘的一个齿,Q 是飞轮上的一个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Q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 B.P、Q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P点向心加速度小于Q点向心加速度 D.P点向心加速度大于Q点向心加速度 3.火车转弯做圆周运动,如果外轨和内轨一样高,火车能匀速通过弯道做圆周运动,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外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外轨容易磨损 B.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内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内轨容易磨损 C.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火车的重力,所以内外轨道均不磨损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4.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R,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与m (M>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l<R)的轻绳连在一起,如图所示,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的位置上,甲、乙之间接线刚好沿半径方向拉直,要使两物体与转盘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转盘旋转的角速度 最大值不得超过 A. ml g m M) (- μ B. Ml g m M) (- μ

C. Ml g m M )(+μ D. ml g m M )(+μ 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保持速率不变 6.当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则 A.卫星的线速度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B.卫星所需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1/2倍 C.卫星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2/2倍 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1/2倍 7.甲、乙两名溜冰运动员,甲M =80kg ,乙M =40kg ,面对面拉着弹簧秤做圆周运动的溜冰表演,如图所示。两人相距0.9m ,弹簧秤的示数为9.2N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两人的线速度相同,约为40s m / B .两人的角速度相同,为5s rad / C .两人的运动半径相同,都是0.45m D .两人的运动半径不同,甲为0.3m ,乙为0.6m 8.如右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A .绳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B .绳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 C .绳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的拉力先大于A 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 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两极,每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则“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节力的合成 第二节力的分解 二. 教学目标 1. 明确共点力、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概念,理解合力与其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满足等效替代关系; 2. 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3. 学会按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明确正交分解含义并学会正交分解; 4. 了解各种力的分解方法以及解的情况; 5. 明确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辩证关系。 细解知识点 一、共点力 作用于同一物体且作用线能够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之为共点力。 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相同的效果包括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形变或是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换的关系。下图中,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力 F1、F2共同作用下也能处于静止状态,即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于是F是F1、F2的合力;F1、F2是力F的分力,从作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换。即,对于下图而言,可以认为没有F1、F2作用,而是有力F作用,替换后,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三角形定则与多边形定则 4、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总结 (1)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同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和,方向同两力方向。 (2)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反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随分力间角度大小的不同,分力可能小于合力,也可能等于合力或大于合力。 (4)两个分力的大小保持不变,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大时,合力变小。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小时,合力变大。 (5)合力的取值范围 F1 F2 ≥ F ≥ |F1?DF2| 5、多力合成 求解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时,可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此合力与第三个力的总合力,依次类推,直到求完为止,求多力合力时,与求解的顺序无关。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测试题

高一物理(新课标必修I )期末测试题(一) 曹传涛 (河南郏县一高467100) A 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 1.以下物理量对应的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 .力(N ) B .动能(J ) C .加速度(2/s m ) D .动量(s m kg / ) 2.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 .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 B .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C .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 .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4.一物体在匀速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对物体功不为零,机械能守恒 B .合力对物体功为零,机械能不守恒 C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D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5.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

三尺为1 m ,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视为自由下落)( ) A .100m/s B .300m/s C .200m/s D .140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6.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8:1:=B A T T ,则二者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运动速率之比为 。 7.小华和小雨在进行课外活动中.他们利用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估测各自的"反应时间",开始时小华将直尺的下端"60cm "刻度靠近小雨的大母指尖,要求小华释放直尺的同时,小雨要立即抓住尺.结果发现小雨抓住尺时,他的大母指尖在"10cm "位置(g =10m/s 2)。小雨刚抓住尺时,尺已下落的高度是 m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估算一下小雨的反应时间是 s . 8.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 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 ,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 ,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 (3)如果m a 1-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 A.物体的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 与其加速度a 成反比。 D.物体的质量m 与其加速度a 成反比。 三、计算题(共1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9. (7分)如图所示,灯重G=20N ,AO 与天花板间夹角 α=30°,BO 水平,试求AO 、BO 两绳受到的拉力各为多大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力的分解(resolution of a force) 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一定有

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 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 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期末考试试题

7.如图,水平地面光滑,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角上,另一端自由。现用一木块向右将弹 簧压缩一段距离后释放,则从刚释放一直到木块刚脱离弹簧的过程中,有关木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小 B .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大 C .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大 D .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小 8.电梯内放置一物体,已知物体的重力大小为G ,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 力大小为F N ,物体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为F N ′,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 如图所示。在电梯加速上升过程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F N = F N ′>G B .F N = F N ′=G C .F N >F N ′>G D .F N >F N ′=G 二、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 有两个是正确的,完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 9.我国第三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经过约8天的绕月飞行,从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北京 时间20xx 年12月14日21时11分, 成功着陆在月球西经19.51度、北纬44.12度的虹湾以××区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三号”绕月球做椭圆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B .在观测“嫦娥三号”绕月运行周期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C .8天是时刻,21时11分是时间 D .西经19.51度、北纬44.12度表示位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B .如果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那么物体一定也受到弹力作用 C .当物体受到20N、25 N 、30 N 的三个共点力作用时,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D .v a t ?=?表明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F a m = 体现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注意事项: 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卡中指定位置(用铅笔答卷不得分,作图除外)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1.(6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 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 .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 .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 木板平面平行 C .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时,拉力要适当 大些 D .拉力F 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入相应的字母). 7题图 11题图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v t v v 0 t v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 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1-F2| ≤F合≤F1+F2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2、力的分解 (1)分解原则,要按力的实际效果分解,例:下图中小球重力的分解: (2)基本类型: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 (3)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 ①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所示,F2的最小值为:F2min=F sinα

②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如图所示,F2的最小值为:F2min=F1sinα ③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1与合力F同方向,F2的最小值为|F-F1| 3、正交分解法: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1)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 (2)把各个力向x轴、y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3)求在x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x合和在y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y合 (4)求合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为合力F与x轴的夹角) 点评: 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4、解题方法技巧 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常用以下方法: (1)作图法:按力的图示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量出线段的长度并找出方向。 (2)计算法:先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求解。 (3)正交分解法:将各力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先分解,然后求出两正交方向上的合力,再合成。 注意: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因此,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 例1、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乙,它是一个菱形,我们可以利用其对角线垂直平分,通过解其中的直角三角形求合力. 合力与F1、F2的夹角均为30°.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试题及答题卡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共60分。1-6题为单选,7-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 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车轮自转情况的车轮不能看成质点; B.体积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质量小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D.在自然界中,质点是客观存在的。 2有关下列说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如果发现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才投下炸弹,一定能击中目标 B.向上抛出的物体,能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 C.汽车行驶速度越大越难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C.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D.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速度变化快慢不是一样的 4.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A . 2 H B. 4 H C. 4 3H D. 2 3H 5.一个力F1=5N,另一个力F2=10N,试判断它们作用于同一点时合力大小的可能值为:( ) A.2N B.4N C.12N D.18N 6.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若作用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 ( ) A.a′=2a B.a2a D.a′=1.5a 7、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F=1N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进行有关计算时重力加速度g取 10m/s2.则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2N D.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第7题图 8、如图所示,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第8题图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9.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 A.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 B.物体位移方向一直没有改变 C.物体运动方向一直没有改变 D.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一直没有改变 10.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车厢静止于竖 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第9题图 v t 0 t v 2t0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归纳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然后在分析 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一定有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 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二、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 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 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 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 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 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 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 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 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 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 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 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 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 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 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 6.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 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 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7.注意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的力。例如所研究的物体是A,那么只能分析“甲对A”、“乙对A”’、“丙对A”……的力,而不能分析“A对甲”、“A对乙”、“A对丙”……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 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例如: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面上,现用以水平恒力F推物 体A,A、B两物体一块运动。B物体只受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N1,A物体对它的推力N2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而不存在推力F,不 能认为F通过物体A传递给了B。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 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B.20v v v +=-,a 恒定C.2 0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0.4,求: v 0 v

(完整版)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 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 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 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 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 A.3 N、3 N B.6 N、6 N C.100 N、100 N D.400 N、400 N 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如图1—16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如F和F′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图1—16 A.F cosθ B.F sinθ C.F tanθ D.F cotθ 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17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图1—17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6.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18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图1—18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专项训练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 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 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s 2 s 2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 块落到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 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 则球对挡板的压力为( )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 示数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v t v v 0 t v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试题合集(附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试题一 一、选择题 1.“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点火后1533秒时,火箭将加速到10.9km/s,这个速度就是奔月速度。此时,“嫦娥二号”在某一高度完成星箭分离,并获得了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卫星绕月球运行时,不能把卫星看成质点 B.奔月速度10.9km/s是指平均速度C.描述火箭的运动要以火箭本身作为参考系 D.18时59分57秒表示的是时刻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说明物体惯性大 B.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没有惯性 C.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 D.惯性是指只有物体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3.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在下列给出的几组力中,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F1=3N F2=4N F3=2N B.F l=3N F2=1N F3=5N C.F1=2N F2=5N F3=10N D.F l=5N F2=7N F3=13N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大小就是路程 B.质点的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 C.质点作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5.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速度一定减小 B.物体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负,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一定为零 D.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一定增大 6.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的那段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B.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在空中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C.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在空中上升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D.蹦床运动员被蹦床弹起,离开蹦床后运动到最高点时,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7.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8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则物体所受到的 合力为() A.2N 向下 B.2N 向上 C.18N 向上 D.0 高一物理期末练习题第1页共4页 8. 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 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 Array A.C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 B.平均速度v A> v B > v C C.平均速度v A = v B = v C D.A的速度一直比B、C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