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资料

最新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资料

最新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资料
最新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资料

名解

整体护理是指每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有主管护士全责照护。

综合治疗康复护理:采取小组式分班、分职责,从治疗到康复综合性护理照护。

个案护理:专职护士负责患者入院期间的个体化护理及康复,出院后的家庭访视和居家护理、转介或社区联系等。

精神障碍护理学: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它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护患沟通: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交流信息和感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过程。

不伤害:不容愉悦的医学伦理的底线,任何行为都不能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从沟通的角度讲,通常造成伤害的不是躯体,而是心理,即所谓“恶语伤人”。

公平:无论患者身份高低、贫贱富贵,都应当公平地收到关注,最低限度是态度上不能让患者认为护士是势利眼。

共情:也称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深入到别人的内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认识其思想,体验其感情,并产生共鸣。

倾听:应与观察相结合,即所谓察言观色。倾听还要与非语言交流相结合,恰当地反映和反馈,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嗯声等。

精神障碍: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下,人体出现的各种精神活动紊乱,表现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可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

遗传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称为遗传度。

轴Ⅰ用于记录除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以外的各种障碍,也包括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轴Ⅲ记录目前的躯体情况,它与认识和处理患者的精神障碍可能有关。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思维奔逸: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脑子空洞无物。

思维散漫:思维松弛,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出现节外生枝的联想,通常说明讲话人的抽象概括和理解能力低下,表现为说话啰嗦,抓不住重点,包含了许多不必要的细节和无关的分枝。

异己体验:思维的归属性不属于自己,也不受自己控制,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V全面功能评估

模仿言语:患者模仿周围人讲话的内容,别人说什么患者就说什么,只是一味地机械性重复,好像是别人言语内容的翻版。

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增加,可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紧张症候群表现:木僵、违拗、被动服从、蜡样屈曲、作态,以及刻板言语、刻板动作等,有时又表现为突发的兴奋、冲动行为。II个性障碍IV社会心理,环境问题

科萨可夫综合症:遗忘综合症,表现为近事遗忘、错构、虚构和定向障碍,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患者头脑中出现大量的不属于自己的思维,这些思维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在大脑中涌现,好像在神奇的外力作用下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脑中运行。外来的思维内容多杂乱无序,出乎意料,有时甚至是患者所厌恶的,多突然出现,持续时间短。

嗜睡: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在安静环境下常处于睡眠状态,较强刺激能唤醒,并能进行简短

的交谈或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刺激一旦消失又入睡。

象征性思维: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或行动代表某一抽象的概念,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精神自动综合征:病人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出现包括假性幻觉、被控制感、被揭露感、强制性思维及系统化的被害妄想、影响妄想等。患者的突出体验是异己感,可有思维插入、思维被广播等被动体验,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谵妄:既往本病被称为“浑浊状态”“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是一种中等程度或严重的意识浑浊,且至少有下述之一表现明显:⑴错觉或幻觉等知觉障碍⑵言语不连贯⑶精神运动性不安、行为瓦解,动作是习惯性的或无目标导向的⑷短暂而片段的妄想。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的、以逐渐进展的、通常不可逆的、总体认知功能缺损为特征的一类综合征。

阿尔茨海默病AD:为老年人最常见70%的痴呆原因。这是一种大脑变性疾病,患者伴有明显影响社会和职业功能的认知和行为损害。大多数患者开始损害不太严重,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展为全面损害。

脑血管性痴呆:由脑血管病变所致的痴呆综合征,包括多发性梗死性痴呆,即过去所谓的脑动脉硬化性痴呆。

遗忘障碍:以记忆损害为特征的一类综合症,表现为学习新信息(顺行性遗忘)和回忆往事(逆行性遗忘)存在困难。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在内脏器官、内分泌、代谢、血液、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以及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应对方式等导致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后果的出现。

肺性脑病又称呼吸性脑病、肺脑综合征:由慢性肺部脑病引起重度肺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时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

肝性脑病: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综合症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病征。

依赖:不是一个通过再学习能改变的习得行为,而是物质与遗传易感性的个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原发性障碍,所以只有全部戒掉物质才能阻滞其进一步恶化。

戒断综合征:躯体对成瘾物质的一种需求。

戒断症状:戒断发生在停用物质时、物质减量时和躯体的代谢改变时。戒断症状可以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意识障碍、精神病症状和癫痫发作。戒断的严重程度通常与物质的用量、形式和时间有关。

环境刺激:依赖患者暴露于与过去物质使用或戒断相关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产生条件性的渴求或戒断。

急性中毒:发生在饮酒期间或刚刚饮酒后,可出现意识模糊、昏迷,有误吸、低血糖、急性肾衰竭的风险。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意识清晰,智能尚好,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以出现认知功能损害。一般病程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可出现精神衰退。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假说:精神分裂是一种原发性脑病,由早期固定的脑损伤和发育成熟过程中神经细胞的变化所致。

妄想知觉:患者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

康金斯基综合征:如果被控制感、强制性思维与假性幻觉、内心被揭露感相互出现,称~。对精神分裂症诊断有特殊意义。

思维鸣响:有时声音重复患者的思想,想到什么幻听就重复什么。

过度具体化:表现为患者说话绕圈子,不正面回答问题,或对事物做一些不必要的,过度具

体化的描述,令人费解。

情感淡漠: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情感体验日益贫乏,甚至对那些使一般人产生莫大痛苦的事件都会表现淡漠,丧失了对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

冲动攻击行为:患者可以在精神病症状的支配下出现反复谩骂、威胁或破坏性行为。

空气枕:将患者的头部抬高,好像枕着枕头。

行为障碍:患者可表现为退缩、无故发笑、独处、发呆或出现冲动行为。

认知功能:感知、思维、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认知功能是健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以妄想为突出临床特征的精神病性障碍。妄想常具有系统化的倾向,个别患者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本病病程演进较慢,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患者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包括一组具有下列共同特点的精神障碍:⑴起病急骤⑵以精神病症状为主,包括片段妄想、片段幻觉、多种妄想、幻觉、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或紧张症⑶多数患者可缓解或基本缓解。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障碍、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躯体症状也是重要的临表。

绝望:对前途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无出路。

无助:与绝望密切相关的症状,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

无用:认为自己生活得毫无价值,充满了失败,一无是处。认为自己对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不会对任何人有用,别人不会在乎自己。

恶劣心境:至少2年内抑郁心境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其正常心境很少持续几周,同时没有轻躁狂发作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被称为不协调的,指患者所表现出的兴奋症状与环境格格不入,与患者自身的情况和思维也不协调。

神经症:经历两百多年的演变,它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单元,而是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和预后颇不一致的一大类精神疾病。

惊恐障碍: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以持续地显著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

恐怖障碍:以对特殊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持续的恐怖为特征的一种焦虑障碍。

广场恐怖障碍:原意是特别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后来引申到不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敢单独离家外出,甚至害怕单独留在家里。

社交恐怖障碍: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者处于难堪的境况,因而尽力回避为特征的一种恐怖障碍。

对视恐怖障碍:害怕与别人对视,或自认为眼睛的余光在窥视别人,因而惶恐不安者。

赤面恐怖障碍:害怕见人并脸红,因被别人看到而惴惴不安者。

单纯恐怖障碍又称特殊恐怖障碍,表现为对除广场恐怖障碍及社交恐怖障碍以外的某一种或少数特殊物、情境或活动的害怕。

强迫障碍: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一类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存在的精神障碍。

神经衰弱:一类以精神容易兴奋和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

分离(转换)障碍: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症状表现为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转换型和以精神症状为主的分离型两类。

人格解体障碍:以持续或反复出现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的不愉快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障碍。这种异常体验可在正常人疲乏或其他各种精神障碍中出现,作为其临表的一部分,只有这类异常体验单独出现,持久存在,引起患者苦恼,或主动要求治疗时,才属于神经症性障碍。

进食障碍: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由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组成。一般不包括拒食、偏食、异嗜症。

神经性厌食症:以患者自己有意识地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此时仍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有显著的体像障碍,即病理性低体重及减轻体重的行为。

神经性贪食症:以反复发作性地、不可控制地、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用自我诱吐、使用泻药或利尿药、禁食、过度锻炼等方法避免体重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进食障碍。

失眠:在有充分睡眠机会和良好睡眠环境的情况下,主诉睡眠始动、维持困难或醒得太早,或长期存在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或质量令人不满意,并伴随明显的苦恼或影响到日间的社会、职业功能。

矛盾性失眠也称睡眠感缺失,主诉严重失眠,但没有客观睡眠异常的证据,日间功能受损的程度也和所诉的睡眠缺乏的程度不相符。

过度嗜睡:日间睡眠过度,或反复短暂睡眠发作,或觉醒维持困难的状况,并无法用睡眠时间不足来解释,且影响到职业和社会功能。

睡中异常:也称异态睡眠,包括一组在睡眠中发生的行为、情绪、认知、梦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非预期性事件,这些事件可出现在入睡过程中、睡眠中或觉醒过程中。

RBD是在REM睡眠期出现的可导致患者受伤和睡眠中断的异常行为,并多与睡眠梦境相关,表现丰富多样。

睡行症:睡眠中出现起床、走动的复杂动作,患者呈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和运动技能。患者有时会走出卧室甚至家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面临意外受伤的危险。

梦魇:以焦虑不安、恐惧为主要特征的梦境体验,事后个体能够详细地回忆,梦境通常涉及对生存、安全或自尊的威胁;如从恐怖性梦境中惊醒,个体能很快恢复定向及警觉。

应激:可以定义为个体能力(或心理资源)不足以应对环境要求而引起的生理、心理或行为的失衡状态。

应激源:对个体而言涉及实际或威胁性的死亡或严重伤害,或者对自身或他人身体完整性构成威胁的创伤性事件。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严重的应激事件强烈的、迁延的或者延迟性的异常反应。

闪回:有时患者会处于意识分离状态,持续时间可以从数秒到几天不等。

适应障碍:一种短期的、轻度的烦恼状态,即情绪失调,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出现精神症状。它是对某一明显的处境变化或应激性生活事件所表现的不适反应,如职业变化、离婚、分居等。

焦虑性适应障碍患者以神经过敏、心烦、心悸、紧张不安、激越为主要症状。

混合性焦虑和抑郁的适应性障碍:表现为焦虑和抑郁心境以及其他情绪异常的综合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较重度抑郁和焦虑症状轻。需注意除外过去已有的焦虑和抑郁发作。

急性应激障碍:创伤事件发生的当时和之后出现的反应,持续至少2天,但不超过4周。精神发育迟滞:个体在发育阶段18岁以前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为主要表现的一组障碍的统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难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缺乏冲动行为的控制以及部分场合的多动为核心临表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抽动障碍首要表现是某种形式的抽动,抽动是一种不随意、快速、反复的非节律性运动(通常限于某些肌群)或发声,多突然发生,无明显目的。抽动常被体验为不可克制的,即便主观努力控制也只能忍住一小段时间。

儿童孤僻症最早有Leo Kanner描述,是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童年离别焦虑障碍起病于童年早期阶段(学步或学龄),针对与所依恋的人(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离别而产生的过度焦虑,焦虑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大大超出同龄儿童在分离场合常见的水平,并且使其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

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表现为对各式各样的对象或处境的恐惧。起病于特殊的发育年龄阶段,且恐惧的程度明显超出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一般水平,甚至会影响到患儿日常必须的活动或家庭生活。

选择性缄默症:发生3-5岁,正常的语言发育完成以后。该障碍在临床上突出而鲜明的特征表现为患儿在家庭或特别熟悉的环境下能够开口说话,而且表达流利,但在学校或碰见生人的场合则缄默不语。通常可以预期患儿在哪些场合能说话,哪些场合不能说话。

意识: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自我能意识到的精神活动。

无意识(潜意识):被压抑的、一般情况下不能被自我意识到的精神活动。

近因律:某以行为反应发生的时间与某一刺激越接近,那么这一行行为反应越有可能被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刺激时发生。

正性强化:后果是奖励性的,该行为发生的频度倾向增加。

负性强化:后果是惩罚性的,该行为发生的频度减少而避免惩罚的行为发生的频度倾向增加。自动化思维:介于外部时间与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与行为反应之间的那些思想,这些思想是如此经常地自发地产生,以至于不专门注意就不会意识到其存在,但这些思想存在于认知的表面层次,经过认真思考是能够被患者和治疗者意识到的。

认知的歪曲:将功能失调性的图式与自动化思维联系在一起,使个体在面临一定的事件时产生消极的自动化思维。

心理咨询:咨询者根据来访者的需求,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困惑给予指导、建议或帮助。

心理治疗:治疗者借助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患者改变其心理活动,解决患者的感情、认知及行为等方面为题的一类治疗方法。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和症状,去掉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

康复:综合协调地运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和其他一起措施,进行训练和再训练,调整周围环境和社会条件,使伤、病、残者尽早和最大限度地改善已经丧失或削弱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促使其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完成应负担的社会职能;并要求对象本人、家庭及所在社区均参加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康复医学:为了康复的目的而研究探索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估、治疗和训练的一门医学学科。

住院综合征:在长期拘禁式的住院生活中,患者生活单调、信息匮乏,大部分时间沉默不语,逐渐形成所谓的~。

替代性工作:从理论上讲,作业治疗应尽可能与患者回归社会后将从事的职业技能相同,但实际上往往达不到,只能按具体条件选择较接近的工种,即所谓的~。

精神康复:又称社会心理康复,是帮助那些因精神障碍而出现各种功能缺陷者达到在社区独立生活最佳水平的过程。它是康复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其内容同样包括医学、教育、社会和职业康复。

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知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印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阶段。由感知所获材料,经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

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

记忆: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是在感知觉,思维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个基本过程。

双重定向:是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的判断或解释。

奥赛罗综合征:又称病理性嫉妒综合症。以坚信配偶不贞的嫉妒妄想为核心症状,多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基础。患者以许多似是而非的证据证明其配偶另有新欢,为此反复侦查,盘问,跟踪,拷打,症状可持续数年,可能发生攻击行为,甚至杀死配偶,多见于妄想性障碍。

神经症: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单元,而是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和预后颇不一致的一大类精神疾病。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各种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存在的精神障碍。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自考社区护理名词解释

1社区的定义--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 2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和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3健康人群---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群。 4亚健康人群--指处在健康和有明显疾病两类人群之间的人群,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呈现体力下降、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特点的人群。 5高危人群---指那些目前尚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其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6病人--患有各种疾病的人。 7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8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 9活产--即妊娠的产物全部从母体排出时,具有呼吸、心跳、脐动脉搏动或明确的随意肌运动4种生命现象之一即为活产 10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11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某病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所占比例。 12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 13感染率--是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例 14疾病谱--疾病从亚临床表现或先兆表现到临床表现和结局所呈现的所有表现形式。 15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又分为粗死亡率和死亡专率。16死亡专率--指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疾病种类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17婴儿死亡率--指年内不满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活产数的比值。 18病死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19死因顺位--是指各种死因死亡数按其占总死亡人数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出的位次。反映了某人群中的主要死亡原因。 20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和技术,以社区为基础,

最新自考现代管理学名称解释

1、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日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高效地协调和使用管理组织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包括对各种资源在使用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问题。 3、现代管理学——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4、行为科学——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 5、例外原则——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般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管理人员,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 的决策与监督权 6、管理的人本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价值,并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7、系统——是指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具有其各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并和一定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 8、管理系统——是由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组成的并由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整体; 9、经济效益——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是通过提高经济活动的效果而得到的实际经济利益。 10、社会效益一一是人们的各种活动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或有益的效果。 11、道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12、管理人格——就足管理者的人格,足管理道德的最高实现,是管理规范在管理者心灵中的内化。 13、行政手段——是一种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和行政岗位的权力,运川命令、指示等强制性的方式,对下属或下行政层级的机关施加直接影响的方法 14、法律手段——(广义)是一种运用法律规范和具有法律规范性质的各种行为规则进行管理的方法(人到国家的宪法,小到学生守则,村民公约); 15、经济手段——是一种通过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去刺激组织和个人行为动力的管理手段。 16、思想教育手段——是,是一种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把管理意志传达给被管理者,以求得到被管理者的响应和配合的管理方法; 17、目标——是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努力争取达到的理想状态或期望获得的成果,它包括组织的目的和任务,而这些目的和任务也包括时间的的限制: 18、目标展开——是目标确定过程的继续,是目标更接近于实现的一个重要步骤。 19、组织——是指由若干因素构成的有序的结构系统:二是指一种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些事物进行安排和处理的活动或行为; 20、职能型组织——是一种通过对管理职能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刊的管理职能来设立一些相应的部门,共同承担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形式 2l、矩阵型组织——也称作“规划一目标”结构,这是较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它既保留了职能型组织的形式,又成立了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项目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 22、部门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主要途径,它通过把组织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单位,确实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有效地达到组织的同标: 23、组织设计——是对构成组织的各个要素、各个部门进行总体的规划,以保证这些要素和部门所构成的组织足一个有机整体,能够协调地运作。 24、组织规模——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员数量以及这些人员之间的斗相互作用的关系; 25、组织技术——是指组织能够把输入资源转化为产出的整个过程中的信息决策和沟通系统、机器设备、工艺及流程的总和 26、组织的权力体制——也就是它的权力控制方式,它是由那些与组织职位联系在一起的权力所组成的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权力运行模式;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3009-(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3009-(6)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30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妄想是( ) A.顽固的迷信想法 B.反复出现的无意义想法 C.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D.亚文化的群体信念 2.护患沟通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本质为( ) A.同情心 B.同理心 C.仁爱心 D.责任心 3.情感脆弱见于( ) A.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心境障碍 C.神经衰弱 D.酒依赖 4.奥赛罗综合征的核心症状为( ) A.钟情妄想 B.疑病妄想 第2页(共16页)

C.非血统妄想 D.嫉妒妄想 5.“空气枕头”见于( )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分离障碍 D.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6.典型抑郁症患者最多见的睡眠紊乱是( ) A.早段失眠 B.中段失眠 C.末段失眠 D.睡眠感缺失 7.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的首选替代药物为( ) A.普萘洛尔 B.氟西汀 C.氯丙嗪 D.苯二氮类 8.治疗威尼克脑病应给予( ) A.维生素C B.维生素B1 C.维生素E D.维生素D 9.诊断恶劣心境的时间标准是( ) A.至少3个月 B.至少6个月 C.至少1年 D.至少2年 10.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DSM-IV)为多轴诊断系统,共有( ) 第3页(共16页)

A.3个轴 B.4个轴 C.5个轴 D.6个轴 11.躯体疾病所致抑郁焦虑常见于( ) A.早期 B.恢复期 C.高峰期 D.急性期过渡到恢复期 12.老年痴呆患者经常面带微笑,似乎十分满意和愉快,这一症状很可能是( ) A.情感倒错 B.情感高涨 C.欣快 D.兴奋状态 13.患者听到冰箱启动声音的同时还听到一个声音说“屋里有人”,“屋里有人”这一症状很可能是( ) A.错觉 B.功能性幻觉 C.反射性幻觉 D.思维化声 14.患者吃肥皂、墙皮,喝污水等,这一症状很可能是( ) A.作态 B.罪恶妄想 C.冲动行为 D.意向倒错 15.患者经常反穿衣服并表示自己“表里合一、第4页(共16页)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社区护理学名词解释

社区护理学名词解释 1.1大卫生观:是指在现代社会,各种卫生问题的解决和主要疾病的防治,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支持和协作配合,即为“大卫生观”。 1.2社区护理学:是由护理与公共卫生学结合而成的新兴学科,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并在护理实践过程中,为适应社会公众的健康要求逐步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1.3初级卫生保健指主要由基层卫生人员提供居民必需的保健服务。 1.9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在发病前期,用增强健康和特殊防护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1社区(费孝通的定义):费孝通先生将社区定义为“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2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结合而成,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 2.8社区的基本要素:(1)社区是由人组成的(2)社区位于特定的区域范围内(3)社区有其特有的组织和行为规范(4)社区内有其相互沟通的方法 (5)社区成员有共同的需要与问题。 3.1护理模式:是从护理角度陈述护理内涵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并围绕护理这一核心来进行概括陈述。 3.2护理理论:是指通过对护理现象系统的、整体的观察,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护理现象。3.3适应:可以解释为生物体(人体)调整自身以满足环境需求的能力,或促使生物体(人体)更能适于生存的一种过程,也就是生物体(人体)所具有的各种保护性的调节能力 3.4危机:当某些预期或非预期中所产生的逆境,使人的基本需要受到威胁,自我完整性面临挑战或内心中的平衡遭到破坏时,而平时惯用的应对方式无法解决目前的困境,因而导致情绪障碍、惊惶失措或精神失常,这种情境统称为危机。 3.5正常防御线:指对各种压力源做出适当的调节,维持机体健康的稳定状态。 3.6局部适应综合征:通常是指机体对局部应激源所产生的局部反应。 5.8发病率:是指在一定的观察期间,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数。 5.9患病率:指某个时期内某病的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但不包括死亡及痊愈者)与同期的平均人口之比率。 5.10罹病率:指暴露于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在短时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是发病率的特殊类型。5.11死亡率: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死亡人数占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例。 5.12感染率:指平均每百名受检者中感染某种病原体的人数。 5.13病死率:指一定时间内忠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数在同期患该病而死亡的人数中的比率。 5.14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病人能活到桌段时间的生存频率。 5.15治愈率:表明莱病的治愈人数占受治疗的病人数的频率。

自考考试管理学原理2003-2010真题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

10年4月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经济环境 27.委员会管理 28.职位权力 29.链式沟通 30.管理审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简述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2.简述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33.领导工作的实质是对他人施加影响力,其影响力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34.简述现场控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试举例分析技术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36.试述激励强化理论及其应用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7.案例: 宏大集团公司是一家拥有20家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大型集团企业,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方式是独立经营,集中核算。 有一位分公司的张经理最近听了关于目标管理的讲座,很受启发和鼓舞,计划在分公司内推行目标管理。在一次部门经理会议上他详细叙述了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与发展情况,指出了在公司推行这种方法的好处,提出计划在公司实施目标管理,并要求下属人员考虑他的建议。一段时间后,在又一次部门经理会议上,大家对实施目标管理进行了讨论。财务经理提出,集团总公司对分公司下一年的目标没有明确指示,生产经理也提出,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目标也无明确要求,分公司要做什么也不清楚,等等。听到这些后,张经理说:“这些都无关紧要,不会影响我们实施目标管理。其实,目标没什么神秘的,我们分公司计划明年的销售额达到500万,税后利润达到8%,投资收益率达到15%,正在进行的新产品项目很快就能投产,我们以后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明确目标,如今年年底前完成我们的新市场开发工作,保持员工流动率在15%以下……”。张经理越说越兴奋,“下个月,你们每个人要把这些目标转换成自己部门可考核的目标,并能用数字表达,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构成我们分公司的总目标了”。部门经理听到这里,对自己的领导提出这些可考核的目标及如此明确和自信的陈述感到惊讶,一时无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6分) (2)张经理设置目标的方法是否妥当?你认为应该如何做。(9分) 8月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指明目标原理 27.沟通 28.前馈控制 29.投资报酬率控制法 30.数据挖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指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者,并简要说明该学派的基本观点。

历年自考考精神障碍护理学试卷及答案整理

2004年10月自学考试精神障碍护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妄想是 ( ) A.顽固的迷信思想 B.不能被说服的病理信念 C.亚文化的群体信念 D.不能被说服的个人病态信念 2.病人女性28岁忽知爱人车祸身亡,突然时哭时笑。检查问“您多大岁数?”答:“20岁”。问“2+3等于多少?”答:“等于7”。以上病人的精神症状最大可能是 ( ) A.记忆障碍 B.情绪不稳 C.意识障碍 D.假性痴呆 3.“体感异常”是一种 ( ) A.错觉 B.幻觉 C.感觉障碍 D.妄想 4.最常见于症状性精神病急性期的精神症状是 ( ) A.妄想 B.痴呆 C.情感脆弱 D.意识障碍 5.情感倒错见于 ( ) A.脑器质性精神病 B.症状性精神病 C.反应性精神病 D.精神分裂症 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与神经衰弱主要鉴别是前者 ( ) A.发病与精神刺激关系不密切 B.病程较长 C.起病缓慢 D.对疾病无自知力 7.智能障碍是下列哪个病的临床特征? ( ) A.精神分裂症 B.感染伴发精神障碍 C.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病 D.神经衰弱 8.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是 ( ) A.情感淡漠 B.焦虑 C.情感高涨 D.情绪不稳 9.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 ( ) A.锥体外系症状 B.过敏反应 C.心率及心电图改变 D.便秘 10.诊断癔症最重要的是 ( ) A.症状呈阵发性 B.排除器质性疾病 C.暗示治疗有效 D.常有癔症性格 11.诊断症状性精神病首先应考虑的是 ( ) A.意识障碍 B.有恐怖性错觉和幻觉C.有躯体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D.起病急剧 12.青年病人,近1年来对家人亲友冷淡,对个人生活不关心,对家里和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无所谓。这些表现属于 ( ) A.情绪不稳 B.情感淡漠 C.情感低落 D.情感迟钝 13.哪组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最有意义? ( ) A.思维迟缓,情感低落,企图自杀 B.意识朦胧,伴有错觉幻觉 C.意识清晰,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D.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动作 14.下述哪个症状属于知觉障碍? ( ) A.病人感觉体内有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B.病人感觉脑子发木、一片空白 C.病人感觉胃中有虫爬感 D.病人感觉肺没有了、不能呼吸了 15.对癔症正确的治疗方法是 ( ) A.心理治疗 B.药物治疗 C.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D.森田治疗 16.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 ) A.心理治疗 B.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C.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D.工娱治疗 17.蜡样屈曲常见于 ( )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老年痴呆 D.癔症 18.定向力障碍常在下列哪些疾病中出现? ( ) A.神经症 B.抑郁症 C.阿尔茨海默症 D.精神分裂症 19.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宜选用 ( ) A.氟西汀 B.碳酸锂 C.维思通 D.氯丙嗪 20.记忆力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初期主要表现为 ( ) A.虚构 B.错构 C.近事遗忘 D.远事遗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是 ( ) A.幻听 B.被害妄想 C.自知力缺乏 D.思维松弛 E.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22.精神分裂症的思维障碍是 ( ) A.思维破裂 B.思维贫乏 C.原发性妄想 D.思维奔逸 E.病理性赘述 23.抑郁状态的特点是 ( ) A.情感低落 B.思维迟缓 C.言语动作减少 D.注意力不集中 E.生活懒散 24.症状性精神病的临床特点是 ( )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社区护理学(一)专升本自考真题及答案题库

社区护理学(一)专升本自考真题及答案题库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区护理学(一)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区护理具有的特点是( D ) A.护士对慢病管理有决定权 B.以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C.主要目标是疾病治疗 D.个案管理时间长 2.执行护理程序对社区健康进行管理,缘于护理程序是一种( A ) A.工作方法 B.社区理论 C.护理模式 D.护理理念 3.加强社区健康人群保健及危险因素的预防,称为疾病的( B ) A.原级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4.在社区应用护理程序的第一步称为( C ) A.社会系统评价 B.发现社区问题 C.社区健康评估 D.制定健康计划 5.护士执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骤时,主要工作内容是( C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收集资料 D.拟定措施 6.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管理,重点在于( B ) A.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B.监测血压的变化 C.减少并发症 D.提高服药率 7.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危险因素是( D ) A.缺乏运动 B.吸烟 C.增龄 D.肥胖 8.属于糖尿病基础治疗的一项是( A ) A.饮食治疗 B.药物治疗 C.自我监测 D.健康教育 9.食品交换份是指将每种食物按一定热量算出重量,1份食物的热量为( C ) A.30kcal B.60kcal C.90kcal D.120kcal 10.属于不可干预的脑血管意外危险因素是( C )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高脂血症 C.遗传因素 D.肥胖 11.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点是(B) A.儿童及老年人多见 B.发病后免疫力短暂 C.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D.不发生重复感染 12.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来源于( A ) A.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高危人群 13.处理艾滋病病人伤口的敷料,应( D ) A.次氯酸浸泡30分钟后倒掉 B.放入垃圾袋内并消毒处理 C.直接倒掉 D.焚烧

XXXX年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汇总

管理学原理 名词解释 管理突破: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人才生命周期: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主管人员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零期预算: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 管理道德: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为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直线职权:指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涡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沟通: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社会责任: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 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控制工作:指管理者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拟订标准,对下发工作成交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结果。 1.战略性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愿景和使命陈述,第二项内容是战略环境分析,即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三项内容是战略选择,选择企业合适的发展途径。最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战术性计划将战略计划付诸实施。 2.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3.标杆管理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通过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 4.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风险性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若干种状态是随机的。 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管理主体有效整合组织资源,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过程。 6.激励通常和动机连在一起。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的精神状态。它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在管理实践中,“激励“指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即为了特定目的而影响或满足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的行为的过程。 7.目标管理: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

全国10月自学考试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属于知觉障碍的精神症状是 A.被洞悉感B.感觉过敏C.感知综合障碍D.体感异常 2.属于感知综合障碍的精神症状是 A.旧事如新B.功能性幻听C.内感性不适D.错视 3.属于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是 A.混浊状态B.睡行症C.谵妄状态D.神游症 4.属于柯萨可夫综合征的精神症状表现为 A.错构B.言语不连贯C.远事遗忘D.界限性遗忘 5.妄想状态多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注意缺陷多动障碍C.创伤后应激障碍D.阿尔茨海默病 6.属于衰退状态的核心症状是 A.思维迟缓B.思维贫乏C.思维松弛D.思维不连贯 7.抑郁状态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是 A.关系妄想B.强迫思维C.罪恶妄想D.超价观念 8.躁狂状态常见的思维障碍是 A.思维奔逸B.思维不连贯C.思维中断D.思维云集 9.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 A.偏执性精神障碍B.慢性精神分裂症C.抑郁症D.神经症 10.属于SSRIs的药物是 A.奥氮平B.帕罗西汀C.米氮平 D.氯氮平 11.“草木皆兵”是 A.幻觉B.感觉过敏C.错觉D.感知综合障碍 12.双重定向障碍的患者其病理性体验是 A.超价观念B.强迫思维C.强制性思维D.妄想 13.精神疾病早期可出现人格改变的是 A.VD B.AD C.ADHD D.PTSD 14.意向倒错多见于 A.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强迫症D.分离性障碍 15.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多见于 A.情感暴发B.躁狂发作C.精神分裂症D.惊恐发作 16.患者看到老爸的身材比7岁的弟弟身材还要矮小是 A.错觉B.幻觉C.分离性障碍D.感知综合障碍 17.患者认为曾在网上看黄色录像,在马路上总看漂亮女孩,总想和女人上床是犯了法而去派出所自首。这一症状是 A.关系妄想B.超价观念C.自罪妄想D.强迫思维 18.患者感到“大脑从头后下方变成脑浆流出去了,脑袋变空了”不去上学。这一症状是 A.虚无妄想B.疑病妄想C.强迫思维D.逻辑倒错性思维 19.患者感到自己没有说出的想法被别人所知,“成了透明人”无隐私可言。这一症状是 A.关系妄想B.思维被揭露感C.逻辑倒错性思维D.强制性思维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这是整理的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判断和名词解释可以按照提纲复习。?论述题?1。请谈谈你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答:企业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只要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好的管理,企业管理是个很概括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能让企业,以正常的模式运行!实现企业利润,?如何运用人才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让公司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积极向上,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采纳一切对公司有利益的建议和批评,让公司在短期内成为规模。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实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是一门学科.说穿了,企业管理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法,使员工即听从你的,而又对你没有反感,这其中的方法就是艺术.企业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几个分支。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等。企业管理是先有了理,再有管。理即制度,管即措施.要想管理好企业,应先制定出合理的制度,然后再制定出措施,如员工违反的哪一条制度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企业管理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使的顾客达到最高的满意度,就是通过合理组织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科学,严密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2。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企业宗旨的理解。P81-82?答,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并且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不仅陈述了企业未来的任务,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是什么。一个良好的宗旨陈述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应该明确企业是什么和希望成为什么;2。在战略上允许企业创造性地发展,而在战术上限制企业进行一些冒险行为;3.使本企业或机构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或机构;4。应指出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5.陈述应该准确明白,易于被整个企业或机构所理解。概括起来说,宗旨陈述应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顾客,产品/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增长和盈利,哲学,自我意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对企业内部职工的考虑。 3.管理者的工作与角色有哪些?P5,11?答:管理者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如监工、领班、部门负责人、行政官员、副总裁等),他们动用人员和资源来完成组织及其下属部门的工作任务。无论是在领班一级还是在高层经理一级,当我们讨论管理者时,总是集中于探讨共同的管理职责——确保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实现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实现正是通过管理——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当一位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会比管理者的工作对我们的社会更为重要的了.正是管理者决定我们的社会机构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或者他们是否浪费我们的才能和资源." 管理者必须准备承担的角色包括3个类型。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与工作单位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交往。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传播、接收和分析信息.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利用信息来进行决策、解决问题,或者把握机遇。?4。企业为什么要研究非正式组织?(你怎么看待组织中的小团体,小宗派)P112-113?每一种正式结构的背后都存在一种非正式结构。这是一种“影子"组织,由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但往往是很重要的相互关系组成。 由于组织的复杂本质和对绩效要求的持续变化,非正式组织在完成必要工作方面很有帮助。通过非正式结构自然而然地自发联系,人们得以进入情感支持和产生友谊的人际关系网,以满足重要的社会需要。他们也从与其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人的接触中获益。通过人们在工作日和各种非结构环境中的非正式接触,就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和知识共享。?当然,非正式结构也有潜在的弱点。它们可能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传递不确切的信息,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转移重要目标的工作努力.那些感觉被排除在非正式群体之外的人会滋生不满情绪。?5.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征。P120-123?答:现代的企业大都倾向于采用扁平组织结构?1。扁平结构的主要优点.?(1)节省管理费用开支.(2)高层领导可以较容易了解基层情况.(3)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5)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减少信息失真.

自考-现代管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教学教材

现代管理学名词解释 1、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2、企业再造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企业再造运动,形成了“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 3、企业再造:是指企业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4、红海:是指当前产业已存在的饱和市场,其利润前景暗淡,恶性竞争此起彼伏。 5、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 6、蓝海:是指未曾开辟的新兴市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与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获得了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 7、蓝海战略:新兴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放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并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即不参与瓜分现有的日趋萎缩的市场,也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 8、决策:是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 9、战略决策:是指决策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带有全局性、方向性,以及影响深远的决策。 10、战术决策:指为了达到组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 11、程序化决策:指决策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有规范化的固定程序,这些程序可以重复地利用于解决同类的问题。 12、非程序化决策:决策过程没固定程序和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都是非重复出现的管理问题。 13、平时决策: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决策者针对各种管理问题所作出的决策。 14、危机决策:是指当组织的重大安全利益和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和挑战,组织生存处于危机时期,决策者作出的重要决策和应急反应。 15、初始决策:指决策者对从事某种活动或从事该种活动的方案所进行的初次选择。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是指住址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原理。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的特点:一般性。历史性,多科性,实践性。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较换性,相互依存性。系统的观点:整体观点,开放性与封闭性,封闭则消亡的观点,模糊分界的观点,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信息反馈的观点,分级观点,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等效观点。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管理道德: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组织活动本身极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一般环境包括哪些因素:一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全球化环境。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哪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其他具体环境因素。简述外部环境的类型: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状况,简单动态,复杂动态,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述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道德问题的强度等。计划工作:是指指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管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索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素,就越能准确的客观的选择可行方案。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许诺原理:是指任何可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1目标性,组织是通过精心安排的合作去实现目标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2主导性,计划工作应在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以及控制工作之前进行。3普遍性,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的一个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4经济性,也就是说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计划工作的程序: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6选择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5W1H:做什么,讨论为什么要做,确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索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部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指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的考核依据。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目标的性质:;1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3网络性4多样性5时间性6可考核性。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目标的SMART特点;目标要具体明确specific,目标可以测量或度量measurable,目标可以实现achievable,目标之间相互关联relevant,时间限定timebond。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目标管理的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价4进入下一轮循环。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2没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