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政策主体客体环境

3政策主体客体环境

3政策主体客体环境
3政策主体客体环境

1.1政策主体的定义:

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1.2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

A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

i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

ii行政决策机关:作用越来越突出。

iii行政执行机关:不仅能够参与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而且能够通过行政拖拉和无所作为使其他机制定的法律或政策徒有虚壳。

iv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解释权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司法审查权是指法院有权审查立法和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违宪。法令解释权是指法院有权解释和决定那些只有抽象的表述且容易引起分歧的法规的含义。

B非官方决策者是指并不拥有合法权威去做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人们

i、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的功能。其方式包括:院外活动、舆论宣传、政治捐款、抗议示威等。需要注意的是,政策制定不应受个别或少数利益集团的操纵。

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由以下因素决定:

成员数量、财力状况、团体实力、领导者能力、群体凝聚力、与政府决策层的关系

ii、政党: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统治的途径加以实现,政党常常旅行者一种利益聚合功能,即政党努力将不同利益集团的特定需求转变为一般性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

iii、公民个人:公民个人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主权者的身份投票、通过代议的形式推举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通过威胁手段如示威罢工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通过参加政党党派和利益集团、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iv、大众传媒:指广播、电视、报纸、报刊、杂志等人们借以表达思想和意愿、传播各种信息的舆论工具,有“第四种权利”之称。(特点)

a传媒是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

b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有效向政府反映公民所需c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引导公民的价值取向

d传媒是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公众和利益集团借用传媒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传媒利用自己抢先获得信息的优势影响人们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v、思想库: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别称,它是政策主体的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被认为是现代决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思想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它的出现对改善政策系统和环境、促进决策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a官方思想库:隶属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智囊团,或隶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或具有相对独立的建制。

b半官方思想库:一是政府出资重点支持的项目,二是政府与政策研究机构签订合同,三是与政府有关机构有对口挂靠关系的思想库。

c民间思想库:由民间发起,得到基金会或公司企业赞助的社会性政策研究机构。

d国际思想库:是由不同国家的学者和官员组成的,以国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性政策研究组织,其研究涉及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1.3知识鸿沟:首先获得信息的利益团体或公众在影响公共政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由于信息差异而对政策制定造成不同影响的状况被称为“知识鸿沟”。社会的知识鸿沟越大,则社会在公共政策方面具有的影响力的差异越大。

2.1政策客体

政策客体研究的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和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2.2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只有一部分社会问题能够得到政府的真正重视,进入政府议程,这部分问题才转化成为政策问题。

2.3结合国情阐述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A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尽管两个不同地区的客观条件完全相同,但这种客观条件可能尽在一个地区形成社会问题。比如离婚。

B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认定。如果某种状态并不为身处其中的人们认定为社会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这种状态就不会构成社会问题,尽管在旁观者眼中可能确实社会问题。

C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往往会经历要钱不要命到要命也要钱,最后到要命不要钱的过程,反映出价值观对社会问题的影响。

D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

只涉及到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往往不能够形成社会问题。

E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社会问题有一个从小到大,从浅到显、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变化过程。以北京市民过节燃放鞭炮,逐渐成为社会问题。

F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是整个社会问题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城市治安问题牵扯到流动人口问题。

2.4目标群体:尽管政策的目标各式各样,类别千差万别,规模有大有小,但它总表现为对一部分人的利益进行分配或调解,对一部分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或指导,这些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政策对象或目标群体。

2.5目标群体接受和服从政策的原因

A政治社会化影响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

B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

政策往往会对目标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的改变提出一定的要求,其变化幅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接受和服从。

C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

政策不仅需要实质合理,更需要形式合理,二者相辅相成。只讲实质合理,不讲形式合理,必然会走向人治;反之,必然会导致教条。

D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目标群体对某项政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利益得失的判断。

E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

虽然人是“经济人”,但也是“社会人”,他们不仅会从成本和收益角度考虑问题,而且还会从整体和大局角度进行判断。

F避免受到惩罚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强制力作依托,政策就难以得到贯彻执行,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G环境条件的变换

3.1政策环境的定义

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它涉及诸多因素,从人到物,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文化,几乎无所不包。

3.2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公共政策和政策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A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B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

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

C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D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公共政策的作用发挥的好,就能使政策环境不断地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去发展。

3.3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是怎样的?

A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B经济环境的影响

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

C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的影响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政治文化通过社会化过程代代相传,是影响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变迁的影响

凡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人口、社会规范等一切社会现象的急剧的变化或渐进的、缓慢的变换都可叫做社会变迁,它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系统的平衡,所以必然会对公共政策造成冲击。

E国际环境的影响是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公共政策置于国际背景中,不仅能比较公共政策的优劣和效能的高低,同时也是每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尤其是外交政策的基本要求。

3.4权利属地化

公民的权利只在每个人的户籍所在地有效,一旦离开了户籍所在地,权利就将变成一纸空文。

法律规则的三要素文档

法律规则的三要素: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假定条件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包括适用条件和主体行为条件;行为模式即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的部分,包括可为(授权)模式、应为(义务)模式和勿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部分,包括肯定的后果和否定的后果。 法律规则的要素1、“旧三要素说”该学说认为,法律规则通常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构成。法律规则

在逻辑结构上形成了“如果—则—否则”的公式。 2、“两要素说” 该学说认为,法律规则在逻辑上一般由行为模式和相应的法律后果组成。这种观点认为,在法律条文中常常没有假定部分,或在法律总则中作了原则的规定,甚至有时候假定部分已包含在行为模式中,所以没有必要单列“假定”或“适用条件”部分。 法律规则的要素 事物的要素,是指构成某种事物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又成法律规则

的逻辑结构,它一方面是指法律规则作为一个整体由哪些必须具备的内在条件构成,另一方面又指这些构成条件之间是何种逻辑关系。 本来,任何事物应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规则也是一样,作为一个概念,它本身就表达着一个整体。但人们之所以还要在这个整体中分析、解剖出它的不同构成要素,其目的就在于更深入地进入法律规则概念内部,解析其逻辑构成机理,认知其内在原理。 法学界对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

学术观点,大致有如下三种,即“三要素说”-法律规范构成要素有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学基础理论》或《法理学》教科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一主张的缺陷是明显的,且不说在词语上,处理和制裁在行外人看来具有明显的逻辑包含关系,更重要的是这种学说所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以刑为主(高压和强制为主)的法律观念,因此,不利于人们自觉地接受法律观念。指出该观点对以刑为主或者高压与强制的关注,不是说这些学者就在字里行间这样表述法律(而是我们通过其构成要素说所做的推论,也许主张者

吉林大学网上作业-公共政策学-判断题答案

1:社会中的公共问题只要一经形成就能进入政策议程 正确错误 2: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演变为公共政策问题往往是少数个人行为所致。 正确错误 3:政策稳定对我们是有益而无害的。 正确错误 4:公共政策事实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实然到应然,再到实然的过程。 正确错误 5:从认识论的角度,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属性。 正确错误 6:政策问题的认定本身就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复杂的政策制定过程。 正确错误 7:模型与原型的概念等同。 正确错误 8:政策学知识和政策知识是一个意思。 正确错误

9:政策设计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一是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二是这些基本要素间的联系机制。 正确错误 10:除了决策机构方面的问题外,政策研究和分析者也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正确错误 11:公共权力机关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不能具有偏好性。 正确错误 12: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只有积极影响。 正确错误 13:公共政策评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正确错误 14: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 正确错误 15:公民既可以是政策客体,也可以是政策主体。 正确错误 16: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正确错误

17: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正确 错误 18 :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 正确 错误 19:作为个体的公民,其影响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在总体上仍然是比 较低的。 正确 错误 20:谋求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获得合法性的基础 正确 错误 21:当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汇合到一起,“政策窗口“ 就打开了。 正确 错误 22:“上下来去“模型含四个子模型:政策认识的实事求是模型,政策操作的群众——领导模型,政策操作的民主——集中模型,政策 操作的试验模型。 正确 错误 23:多数规则就是绝对多数规则,即必须过半数规则。 正确 错误 24:法是政策的来源与动力,并且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方向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实践活 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活动和认 识活动指向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质实体。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活动。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践能力和认识 能力,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这种能力的发挥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意识性是人之所以具有能 动性的重要根据。主体的意识包括关于对象的意识和主 体的自我意识。人不仅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能动地 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地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体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物。客体是同主体活动有功能联系和被具体指向的东西。因此,客体是被历史地规定着的,没有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的 客观存在事物,是不具备客体的规定性的。客体可以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以物质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客体,如录音磁带、电影拷贝、文化书籍、电子计算机存贮系统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客体不会自动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主体和客体又是统一的。离开客体,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无

所谓客体。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这是主客体关系的最基本方面。在实践关系中,主体基于对客体的一定认识和自身的需要,提出实践目的,运用工具和手段实现对客体的改造,取得一定的物质成果,把自己的目的、能力和力量对象化。同时,客体也迫使主体的改造活动遵循它的规律性,主体的实践目的、实践方式和实践结果都要受到客体的制约。认识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客体的信息作用于主体,使主体的观念获得客观内容;同时,主体根据需要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了客体的主观映象,在观念上把握和反映客体。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外部世界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属性。主体索取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作为客体,并通过活动改变客体,实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主客体之间的这三层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6年1月考试用)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特别说明:本门课本学期启用了新教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复习资料在橙色的《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书上,没有领这本指导书的同学请赶快到班主任处领取。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A.客观引导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 D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 )。 A.党政二元结构 B.两党制 C.议会负责制 D.总统负责制 3.( B)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C ) A.托马斯·戴伊 B.古德诺C.詹姆斯·E﹒安德森 D.罗伯特·达尔 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6.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D )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ABCD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法理学第1阶段测试卷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答案 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一编之第一至第五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20) 1、法律移植:是指一国对同时期的国外法的借鉴与吸收,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 组成部分,即一国法律制度中的某些因素从另一国家的法律制度或许多国家的法律集团中输入。 2、法系: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不同的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的法律所做的一种分类。 3、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创制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一定内在逻辑结构的特殊行为规则。 4、法律部门:是指按照法律规范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划分的一类法律规范的总合。 5、大陆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传统和立法榜样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法的总称,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系等。 6、法律(狭义):仅指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7、法律原则: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 8、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9、判例法: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的法律规则或原则。 10、法律清理: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整理等,并重新确定其效力的活动。 二、填空(22) 1法律规范的三要素是假设,指示,法律后果。 2根据法的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种。 4不成文法是由国家认可而产生,主要有习惯法和判例法两种。 5按法的效力范围可以将法分为一般法、特别法两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特别

公共关系客体

第五章公共关系客体 第一节公众的特征和分类 一、公众的涵义 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随着公共关系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公众一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公众的英文为Public,泛指公众、民众,也指具有"合群意识"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与人民、群众、人群等概念相近,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人民,属于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指以劳动群众为基础的社会基本成员,包括各个历史阶段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或集团。而群众则泛指人民中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而人群,作为社会学用语,与人民、群众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它指成群的人,但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 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公众、民众,而是针对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而言的公众,即与社会组织的运行发生一定关系的社会群体。就某一社会组织来说,它的公众既包括与它有关系(涵盖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个人,也包括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它的公众都会是一个社会群体。公众,对社会组织确定目标、实现目标、扩展目标,以至对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和影响力。因此,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进行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对象。 二、公众的基本特点 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公众这个概念在公共关系学中有它特定的含义,这里说的公众必须是与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特点: (1)群体性。 1.法人群体。即依法成立的社会实体。它们都拥有一定的财产和生存空间,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如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 2.任务群体。即在一定的时间内暂时汇集到一定地点,从事类似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共同目标的社会成员集合体,如图书馆里的读者、商店的顾客、风景区的游客等。 3.角色群体。指某一共同身份或从事某一共同职业的社会成员集合体,如学生、工人、教师、医生等。角色群体的种类很多。 (2)同质性。 一家商店进进出去的顾客本来素不相识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由于他们都去购买商品而成为商店的公众。 美国在印度的一家化工厂,由于有毒物质泄漏,造成大量当地居民的伤亡,这些伤亡者及其亲属原来彼此之间可能毫无联系,但是他们在共同的毒物污染事件中有些共同点,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内在的联系,不约而同的或者有组织的对这家化工厂形成一定的公众压力,舆论压力,甚至采取一致的行动,因此就成为该公司的公众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危机公关,后面的章节会有专门的介绍) (3)变化性。 世界上没有一层不变的东西。你的角色也会因为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商店来说,你是顾客;对于学校来说,你是学生;对于工厂来说,你是员工。不管你的角色如何变,组织的目的都是使你成为它的伙伴,朋友,让公众向有利于组织的方面变化。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绪论 作为政府管理国家的公共政策,其拥有着强大的政府作为其保障,以及拥有者强大群众基础为其支撑,公民是国家里的公民,因此与公共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包括着整个国家以及国家里的人民。

目录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 1、政策主体 (1) 2、公共政策主体 (2) 二、公共政策的客体 (2) 1、公共政策的客体 (2) 2、公共问题 (3) 3、目标群体 (3) 三、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 1、公民是主体 (4) 2、公民是客体 (4) 3、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4)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 1、政策主体 政策的主体可以一般的界定为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等。西方很多的教材把主体分为官方主体与非官方主体 A、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 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官员等 B、非官方主体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 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民个体以及民间 思想库等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政策系统的核心成分,是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和个人。公共政策作为政策的一部分,因此公共政策的主体就是政策主体所包含的所有个人或者组织。主要有国家机构、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公民个体等。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公共政策出现和实施的主要推动者,是公共政策能够发挥效能的关键变量。在客观现实中,公共政策主体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几乎所有的社会力量都可以纳入主体范畴。这一趋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祝青山《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境域问题探微》,《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 张晋《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杨建强何跃《关于虚拟认识的主体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5年1月 苏宏斌《认识论与本体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双重视野》,《文学评论》2007 年第3 期 粱俐《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杜以芬《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翟源静《当代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7 年第2期 王邵励《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关丽娜《对认识间接性的再认识》,《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李金锴《简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 邓喜道《论影响主体认识能动性的主观因素》,《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 胡敏中《认识客体存在和转化的四种形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黄大启《论认识本质的主——客信息对象化过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 龚振黔《认识的特性及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新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周德义《论<实践论>一分为三认识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胡祎文《主体意识——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王淼《论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肖兴燕《主体与客体的辨证法》,《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第3期 于光远《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对话》,《学术界》2001. 6 封来贵《论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及其统一》,《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4月 黄小寒《认识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毛卫平《“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求索》2001年5月 林建成《论认识是对主体和客体的全面反映》,《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查庆《构建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朱河峰《从主客体统一视角界定“真理”和“价值”范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9月 高岸起《论知识创新与认识的主体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4月 卢红《论知识世界作为认识客体的必要性》,《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二期 刘秀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新探讨》,《哲学与现时代》2007年第1期 张皓《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哲学与文化》1992年2月 郭晓红《论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辩证法》,《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石义斌《试论主客体统一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新东方》2001年1月 李诚《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7月 袁礼辉《试论主客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贵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吴君《试论认识的二重性》,《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月 王天思《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微观视野》,《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赵延林《正确认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

法理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法理学》第一编之第一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20) 1、法律移植 2、法系 3、法律规范 4、法律部门 5 、大陆法系 6、法律(狭义) 7、法律原则 8、法律体系 9、判例法 10、法律清理 二、填空(22) 1、法律规范的三要素是、、。 2、根据法的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划分为和两种。 4、不成文法是由国家而产生,主要有和两种。 5、按法的效力范围可以将法分为、两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6、我国法的溯及力问题,除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原则。 7、法律部门划分的主要标准是和。 8、按法律规范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和三种。 9、法系是依据法律的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10、法的要素被中国法理学界较为一致地认为,包括和。

三、不定项选择题(30)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法律意识 B法律行为 C法律规范 D法律关系 2、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是() A具有规范性 B由国家创制 C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D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正确的表述是() A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B具有国家强制性 C以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为内容D法是仅对特定人适用的规范 4、按法的地位、内容、程序不同,可将法分为()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根本法和普通法 5、法与原始社会规范具有以下共同点() A都是社会规范B都属于上层建筑 C都具有阶级性D都有强制性 6、法律汇编是() A将某一部门的法律规范进行加工整理 B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的变动 C是一种立法活动 D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文件按一定的标准汇编成册 7、法的溯及力是指() A新法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的问题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是否有效的问题 C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D新法颁布后对其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8、构成法律规范的要素有() A法律概念 B假定 C处理 D法律原则 9、〈〈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使用其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这是()A授权性规范 B确定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10、一个法律条文()表述一个法律规范 A 必须 B应当 C可能 D不可能 11、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民族自治条例

公共政策分析题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D ) A. 利益集团 B. 公民个人 C. 大众传媒 D. 代议机关 2. 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政策学习类型是 A. 工具学习(B ) B. 概念学习 C. 社会学习 D. 组织学习 3. 下列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中,属于政策本身的可控性变量是 A. 公众的支持(D ) B. 执行人员的精神状态及领导策略 C. 监督机关的支持 D. 明确而一致的政策指令 4.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说明(C ) A. 政策变动都是必要而且正确的 B. 政策变动都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C. 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环境的变化 D. 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的变动 5. 下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 公共政策无法实现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 B. 公共权力机关代表公众制定政策,不存在自身利益 C. 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D. 政策的确立和改变完全由民意决定

6. 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与产出之间的(A ) A. 比例关系

B. 叠加关系 C. 扩散关系 D. 互动关系 二、多项选择 7. 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是公共政策得以有效执 行 的重要保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 (ABCDE ) A. 人力资源 B. 财物资源 C. 信息资源 D. 权威资源 E. 制度资源 8. 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包括 (ABCE ) A. 政策目标 B. 政策方案 C. 政策措施 D. 政策环境 E. 政策主体和客体 8?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有 (CDE ) A. 执政党 B.领袖人物 C.在野党 D.利益集团 E.选民 B.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 C.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E.社会价值的分配 【、辨析题 9.当代中国,具体的行政决策程序包括 ABC A.法制部门的审查 B. 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C.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D.通过议案 E.公布政策 10.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为 ABC A.公共问题的形成 D.公民的参与

教育法律法规精华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精华知识 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 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必过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

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A.客观引导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 D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 )。

综合法律知识点:法律规范.doc

2011年综合法律知识点:法律规范 导语:2011年综合点:规范。2011年的考试时间为10月22日和23日,小编特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1年企业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精彩推荐: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法律规范的结构 (一)完整的法律规范逻辑性规范的内在结构 (1)假定,又称行为条件,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部分,它把规范的作用与一定事实状态联系起来,指出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便生效。 (2)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范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它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勿为模式。 (3)制裁,又称法律后果,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的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或引起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目前,在我国法学理论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此处以

制裁来表述不够妥当,取而代之表述为法律后果,法律后果又分为肯定型法律后果与否定型法律后果,而不单单是后者。 (二)法律规范的形式结构 命令性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其三个要素既可以同时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中,也可以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中,但是这三个要素是任何法律规范在逻辑上都必须具备的。 命令性规范在功能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命令规定合法行为的模式,另一类命令则规定违法行为及其否定式法律后果。 (三)法律规范的结构 在立法中的表达方式 1.逻辑性规范的结构与法律条文和规范性文件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假定、处理和制裁规定在同一法律条文当中。二是一个逻辑性规范的三要素规定于同一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条文中。三是逻辑性规范的三要素分别规定于不同部门法的规范性文件当中。 2.命令性规范的结构与法律条文和规范性文件命令性规范和法律条文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规范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部门法规范如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等。 (二)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 (1)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享有进行某种积极行为的权利的法律规范。 (2)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必须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实证分析

2002年第2期(总第105期)理 论 探 讨 THEORETICAL INV ESTIG A TION No.2,2002G eneral.No.105 收稿日期:2001-12-20 作者简介:朱广忠(1957-),男,黑龙江呼兰人,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策与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研究。 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实证分析 朱 广 忠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公共管理学科作为舶来品,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本土化,特别是需要对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进行实证分析。在公共管理学科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对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进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证分析的具体问题;在对我国企业管理主体与客体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权力;主体;客体;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2)02-0062-03 在我国,公共管理教育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公共 管理教育本土化原则已经确立。因此,有必要在吸收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进行实证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实证分析的必要性与分析的具体问题 11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实证分析的必要性。目前,尽管学术界对公共管理存在多种定义,但对公共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或公共管理概念作为管理概念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一点存在普遍共识。众所周知,管理的根本属性体现为以下三个属性的统一: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属性的统一;二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属性的统一;三是理论性与应用性属性的统一。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是管理的最根本属性。从公共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出发,公共管理应该具有管理的一切根本属性。其中,由于公共管理更加注重公正与公平,其生产关系属性更加突出。从公共管理的根本属性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必须结合特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不仅是由公共管理的定义决定的,也是由具体的国情实际,特别是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决定的。因此,不论我国学术界对公共管理如何定义,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差异,也 就是说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也必须实现本土化。公共管理概念作为管理概念的分支概念,决定了公共管理学应该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也决定了公共管理学应该具有管理学的科学属性,也就是公共管理与管理所具有的上述三种属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我国将公共管理确定为管理学学科的一级学科,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中还存在着公共管理学究竟属于政治学还是管理学的争论,这一争论与公共管理学的政治性与社会性、科学性有关。从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所具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这一根本属性出发,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存在公共管理学属于管理学还是政治学的争论,这一争论是由管理与公共管理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属性决定的。这一根本属性在管理学主要以企业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发展阶段被人们忽略了,这一忽略是以西方企业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为社会背景的。在管理学发展到产生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阶段,公共管理将管理具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属性突显出来,才引起人们对公共管理学属于管理学还是政治学的争论。这种争论的实质是对公共管理学不同于传统行政管理学的一种强调,这就是:(新)公共管理学既要克服传统行政学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传统,也要克服传统行政学单纯追求效益(企业行政管理)或单纯追求效率(政府行政管理)的局限,注重效率与公正研究、注重价值取向研究。 2 6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复习题-判断题

A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B 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内部层级,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 C 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 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关于个体和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结构。(×)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 层级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 D 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 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F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有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福利经济学不关注单个人的效用,只关注一个社群中所有人的共同福利—社会福利。(×) 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属于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 风险性问题是指在解决此问题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政策价值目标相互冲突,许多方面又都具有不可预测性,需冒很大的风险。(√) G 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不是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级赢利”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考察个别的微观利益,而且要考察整体的宏观利益,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而且更要考虑长期利益。(√) 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 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公共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过程理论认为政策设计是灵感而非汗水的产物,是发明与创新而非系统思考的过程。(×) 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和实施,依然不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环境的改善和重塑。(×) 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2018年学法考试五个专题练习及答案】

【2018年学法考试五个专题练习及答案】 1.某法学院学生就有关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正确? A.甲同学说,一个确定性的法律规则可以具有不确定的指引作用 B.乙同学说,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必须是规范性的,是适用于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而不能是个别性的指引,不能是只针对具体的人或具体情况的指引 C.丙同学说,立法者表述法律并创造法律 D.丁同学说,在我国,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可以作为国内法的渊源,但国际惯例不可以作为国内法的渊源 答案:A 解析:A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举例说明,比如《合同法》第162条规定:“出卖人多交标的物的,买受人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此条规定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故是确定性规则;确定的指引,是指通过设定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而本条文给人们以一定的选择,“可

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宣告的是买受人的权利,是不确定的指引。所以“一项确定性的法律规则可能表达出不确定的指引”是正确的。故A选项正确。法的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的,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法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这种对人(指引自己)的行为的指引分为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前者指通过一个具体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后者指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个别指引非常重要的,不过就建立和维护稳定的 __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义。故B选项错误。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是将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 __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权威予以保护。故C选项错误。在我国,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都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故D 选项错误。 2.《刑法》第408条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下哪一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A.从结构上看,这一法律规范缺少假定条件

公共政策试题库

公共政策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3. 《智囊补》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 4. 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文化科学 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决策活动 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 7. 理性主义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8. “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9. 政策过程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10. 政治系统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 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政策的制定 12.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政策的执行 1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14.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 15.就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 A.16.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获取巩固、防卫与增益国家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18.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被认为是:政策性文件 19.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环境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都属于:经济政策 20.划分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主要依据的是:是否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过程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立法 22. 公共政策系统的基础环境是:、自然环境 23.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24.公共政策不仅表现为一个系统,同时也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即表现为下列何种方式的不断循环往复:政策输入→政策制定→政策输出→政策反馈 25.当且仅当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时,政策问题______才会最终完成。 26.公共政策是为______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2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2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______兰德公司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31.公共政策问题同任何问题一样都是源自:客观的社会现实 32.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33.政府议程指的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正式议程 34.象征性议程的问题多集中于:价值领域 35.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也必须同时得到的______权威人物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府议程。 36.下列中实属政策问题界定,其宗旨是按照社会公益标准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政府及有关组织决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知识点讲解】 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千万注意不要认为是主体决定客体、客体对主体有能动的反作用。 2.案例或记忆方法 (1)一天,王阳明和一个朋友全神贯注面对着竹子,目不旁视,静静地体会着关于竹子的道理。三天后,朋友累倒了,被人抬了下去。七天后,王阳明也累倒了,同样被人抬了下去,但关于竹子的道理,却是一无所获。通过这个例子,说明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和动物不同,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且首先是人的实践对象。所以,人能够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反映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用简化记忆法:限定和超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