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虽然商业银行的经营项目日趋多元化,新的盈利来源,例如衍生工具带来的收入占总利润的份额越来越突出,但是信贷业务仍然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事实上,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来获取利润,因此违约风险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风险。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违约风险管理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突出地表现为过高的不良贷款率。

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rnst & Young )2006年5月4日发布报告称,中国金融系统的不良贷款高达9,000亿美元。但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官方数字,截至今年3月底,银行系统坏帐不良贷款为1,640亿美元,比2005年年末下降了1%。安永宣称的不良贷款数据不仅超出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比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高出了4倍。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真实的不良贷款是一个需要估计的存量,可以通过多方信息和渠道进行估计。不同的统计口径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估计结果。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的银行业分析师颜湄之认为,中国政府对不良贷款的定义相对狭窄,可能低估隐性的不良贷款,因此银行的业绩就显得更为稳健。另外,报告人所处的立场和依据的信息来源也对估计有显著的影响。可以这样认为,安永的不良贷款数据是一个悲观估计,而人民银行的官方数字是一个乐观估计。

表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官方网站和四大国有银行年报

从四大国有银行年报历史数据看,建设银行是资产质量最好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居中,不良贷款率相差无几;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最为严重,至2005年末仍然高达26.17%。从表中看,2004年,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有大幅的下降。这是因为2003年末,政府注资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到两家银行,并在2004年剥离不良资产2700亿,以配合改制上市。另外,2005年4月,工商银行启动股份制改革,相继剥离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和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其中不良贷款为6350.02亿元,所以该行2005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也有大幅下降。

国际上一般认为合适的不良贷款率应该在2%—5%之间。2000年世界排名前20的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3.27%。虽然除农业银行以外的其它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接近这一水平,但因为目前的不良贷款率是在政府大力扶持下短期获得的,仍然有反弹的可能。因此,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难题,任重而道远。

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1、借款人和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借款企业和个人为了成功申请贷款,有可能隐藏借款的真实动机。例如有些公司以投资低风险项目为由申请贷款,却用于投资高风险的炒股或房地产项目。如果信贷人员不能识破其贷款的真实动机,一旦项目失败,贷款就成为坏帐。为了成功借款,借款人还可能粉饰财务报表,提供虚假材料。由于目前的审计制度不完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足够的透明度,不同程度的粉饰财务报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粉饰的财务报表有多种表现:同类财务指标之间的互相矛盾;某个指标过分地高于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同类别财务指标之间的不一致。虽然无法仅依据数据就断言借款人提供虚假材料,但应该对这些可疑的迹象详加考察。如果信贷人员忽略了这些可疑迹象,就会高估借款人的信用品质,从而发放高风险的贷款。

2、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某些银行信贷经营与信贷管理合二为一,使贷款审批制度流于形式,甚至贷款的审批人就是贷款的使用人,造成信贷失控;而分散化的信贷经营管理体制,不但使信贷管理、监控的难度加大,而且使一些根本没有足够经营能力的基层银行具有过高的信贷决策权。

信贷担保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率,对一些GDP贡献率较高但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或由地方政府出面或由其提供担保,行政干预银行发放贷款,这些贷款几乎都演变成不良贷款。

信贷审批和担保制度的不健全使不法分子有机可趁,恶意骗贷事件时有发生。

恶意骗贷频发凸显了我国商业银行违约风险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以按目前较多的揭骗贷为例,它的造假路径可分为以下6个步骤:

(1)异地收购大批身份证,身份证所有者对收购的真实用途并不清楚。

(2)伪造一系列的借款委托书,表明身份证所有者确实委托骗贷者借款。

(3)骗取或买通公证公司进行虚假的委托公证。

(4)提供虚假的收入证明,用以申请贷款。

(5)虚高评估房价或者伪造交易合同。

(6)获取银行大笔贷款,实现事实上的零首付。

3、追逐高额利润,忽视潜在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追逐高额利润,忽视潜在风险的倾向。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公认的少数暴利行业之一。房地产的高额利润促使各商业银行大幅增加房地产贷款的数量,造成贷款结构缺乏多样化。

2006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说,中国房地产金融在金融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2005年底房地产贷款达到3.07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4.84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84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8.9%。(来源:新华网)

由此推知,房地产贷款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两项合计达到4.91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23.74%。一个行业的相关贷款大约占整个贷款余额的四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然而,高收益、高风险是市场的基本法则。事实上,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泡沫化的倾向,投机炒房促使房价虚高,超出了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能力。一旦泡沫破灭,大量的贷款将成为坏账。这绝非危言耸听,已经有美国、香港等地的前车之鉴。

4、资本市场不发达,风险向银行集中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资源配置。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应该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使得它不能充分发挥为企业融资的基本功能,导致企业过度向银行借贷。根据谢平的研究,从1992年到2001年,银行投放新增贷款8.6万亿,而证券市场筹资仅7800亿,比例约为11∶1。

因为贷款的流动性远不及证券,所以同样的融资金额,贷款的违约风险要高于资本市场的风险。国际比较表明,银行的融资份额越高,银行的绩效就越差。反之,则绩效越好。

5、国家政策使银行承担经济体制改革风险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逐渐取消了对国有企业的财政扶持,改为由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然而,大批国有企业不能迅速转变经营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当国有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政府也几乎不再给企业财政补贴,而是国有银行对其债务进行延期或追加新债,导致高额不良贷款的产生。不良贷款实际上起到了财政补贴的作用。

6、违约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违约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国际著名银行都依靠贷款管理系统来规避信贷风险。他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研发了信用评级系统。同时,根据追踪市场的变化态势,确定行业的投资级别。根据借款人的资料,计算违约概率、损失率和挽回率。

相比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评估显得很落后。首先,没有建立完善的贷款数据仓库。其次,没有在贷款数据仓库的基础上研发出稳定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缺少这两个先决条件,科学地进行贷款决策根本无法实现。

三、目前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方法及不足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目前主要依靠三种方法。

1、剥离不良资产

早在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但是,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同时,新的不良贷款又不断产生。于是,2003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与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坦利合作进行第二次不良贷款剥离。接着,为配合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改制上市,2004年,政府又帮助两家银行剥离了2700亿不良资产。

剥离不良资产堪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外科手术”,具有见效快、短期疗效好的特点。然而,它只是把不良资产从商业银行的账面上移除,并不能真正减少新不良贷款的产生。

2、高利差

自1996年以来,政府实行高贷款利率、低存款利率的高利差政策,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存款利率。高利差政策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利润,以消化不良贷款。

但是高利差政策有三个弊端:一是消化不良贷款速度太慢;二是牺牲存款者利益;三是容易诱发商业银行的投机行为,为追求利润,过度扩大信贷规模。

3、扩大信贷规模

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既可以利用高利差政策获取利润,还可以增加不良贷款率的分母,起到稀释不良贷款的作用。事实上,目前确实存在信贷规模过度扩张的问题。

4、应该重视的其它解决方法

目前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三个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可收到效果,长期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上述的三种方法还要做到四点。

(1)积极发展和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减轻银行为企业的融资的负担。

(2)政府只负责监管商业银行,而不直接管理银行的经营活动。

(3)健全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

(4)提高商业银行的违约风险管理水平。

银行清收不良贷款三十招

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十三招 本文“不良贷款”是指不能按借款合同约定如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不良贷款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对不良贷款的防控与清收一直是金融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途径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贷款前期的风险防控工作;二是贷款以后的管理清收工作。本文着重探讨贷款形成不良后的清收工作。不良贷款清收要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分析借款人各种影响因素,从中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方法加以解决。为了拓宽思路,本文提出一些清收不良贷款的招法,供实践中参考: 一、主动出击法 主动出击法是指责任信贷员主动深入到借款人经营场所了解情况,催收贷款的方法。信贷员应经常深入到自己管辖的客户中研究实际问题。将客户群体分类排队,在“好、中、差”的类别中突出重点开展工作,本着先易后难,先好后差,先小额后大额,先近程后远程,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思路,寻找切入点。坚定信心,反复多次的开展工作,并在所到之处一定要签发催收通知书和办理相关合法手续,以达到管理贷款、提高质量、收回不良贷款的目的。

二、感情投入法 对于出现不良贷款的客户,不要一概责备或训斥,不要使用强硬语言,激化矛盾,以“依法起诉”相威胁。而首先应以一份同情心,倾听对方诉说苦衷与艰辛,困难与挫折。站在借款方的观点,换位思考,分析问题,查找根源,寻找出路。使自己的观点与客户相融合,以获得其同情,被对方所接受,在工作交往中融入感情,建立友谊。在此基础上,引导对方适应自己的工作观点,即清收不良贷款的观点,入情入理的细说不良贷款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会使诚信遭到破坏,形象受到损坏,朋友之路越走越窄,经营困难越来越多。如能及时归还贷款,既能表现实力,又能申请再借,既是遵守合同,又是信守承诺,使信用度得到提高。信用度的提高,就是自己的无形资产。通过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使之产生同情与理解,以达到自己工作之目的。 三、参与核算法 贷款管理人员与客户的工作关系,应当是合作的,友好的,知心的。应当经常深入到客户中去,掌握客户的经营状况,帮助客户客观分析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使客户能欣然接受,进而参与到经营核算中去。通过真实的会计账目作出进一步研究,提出增收节支的具体措施,提高客户盈利水平,降低客户的经营成本。并关心客户的措施落实情况,力争取得成效,促进不良贷款的收回。

2019中国不良贷款市场

中国不良贷款市场

前言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一直维持较为宽松的信贷环境,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企业负债率也日益上升。中国整体债务水平与美国、英国接近(非金融行业负债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目前约为260%),然而整体负债率在过去10年的增长速度却远高于这两个国家——国家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07年上升超过110个百分点,同期英国和美国的上升幅度仅为20-45个百分点。 考虑到负债水平持续上升会给整体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政府采取了包括限制非正规渠道借贷、打压影子银行、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监管、限制地方政府举债等一系列措施,以限制负债增长。但是,市场可融资额减少加之贸易战的影响导致国民经济的结构性放缓加剧,继而对企业现金流和利润造成进一步冲击。 在此环境下,开发商及其他类型企业面临着很大债务偿还压力。破产、债券违约以及不良贷款等情况在这几年屡屡发生。由于不动产相比其他资产类别更易估值及保值,大部分的贷款都是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越来越多的债券违约及与之相伴的不良贷款发生给了投资者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得房地产的机会。 JAMES MACDONALD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市场研究部主管

图1:商业银行各类贷款余额,2014至Q3/2019 图2 :各类银行不良贷款率,2014至Q3/2019 图3:各类银行不良贷款额,2014至Q3/201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 表1:商业银行贷款分类 中国不良贷款市场规模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19年9月全国融资总额达人民币219万亿元,同比上升10%,其中人民币贷款占68.2%(人民币149万亿元)。中国商业银行通常将贷款分为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以及损失类贷款五类,其中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以及损失类贷款均被认作为不良贷款。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9年9月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人民币2.37万亿元(201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万亿元),及关注类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8万亿元(2018年末关注类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4万亿元)。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0.83%(外资银行水平)到4.00%(农村商业银行水平)之间。另外,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有12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20%,个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40%。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周晗菲(1988-),女,湖北洪湖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金融专业,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 周晗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摘 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然后对我国已有的上门追债、法律诉讼、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解决途径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结合国外的处置方法给予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解决途径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98(2011)0720180202 巨额的不良贷款不仅影响着银行体系的稳定,而且削弱了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化解不良贷款已成为各国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由于体制和各种政策上的原因,整个金融系统存在巨大规模的不良贷款,已经使得我国银行业隐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加入WTO 后,随着金融业的逐渐开放,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市场中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但这并不能自动地保证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1 文献综述 1.1 形成的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和观点有以下几种: (1)经济基础成因论;其认为经济运行风险广泛存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运行风险的反应。国内大多数大多学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是由国有企业风险转嫁而来。樊纲(2003)认为银行坏帐在一定意义上是准国债。 (2)预算软约束理论;郑江淮(2001)等人就国有企业软约束和银行风险积累,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软约束与不良贷款之间有着相关关系,目前的改革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软约束问题。 (3)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使得金融机构具有内在的脆弱性,不良贷款产生不可避免。斯蒂格里兹和魏斯(Stigitiz &Weiss ,1981)的研究证明信贷市场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国内学者许国平和陆磊(2001),王克明(2002)等人则运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分析了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沉淀。 (4)银行自身成因论;这种理论可以分为两种观点:委托代理论和银行自身行为论。尚教蔚(2002)分析了商业银行体制与风险的关系,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组织体制存在很大弊端,降低了效率,增加了经营风险。银行自身行为论从银行自身行为方面探讨了银行信用风险的根源。聂庆平(2002)从内控角度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内部控制机制,贷款管理制度不健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使不良贷款逐年积累。1.2 解决方法的文献综述 国际上关于不良资产处理问题起步较早的是美国。美 国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重组时采取了足额提取损失准备金、债权放弃转让出售、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方法,为其它国家的不良资产处理提供了借鉴意义。日本、韩国在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也纷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如日本的“过渡银行计划”、韩国成立的专门负责清理业务的“成业公司”等。 国内关于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始于1994年,但当时并未引起银行的高度重视。直到1999年,国家成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银行剥离巨额不良资产,银行界才开始积极参考各种研究成果,从中寻求不良贷款的解决途径。何仕彬(1998)在他出版的《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一书中,按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的国家群体分类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国家处理不良资产方法 的异同。阙方平、夏洪涛(2002)提出了外部处置与内部处置相结合原则、存量处置与流量处置相结合原则、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原则等。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绝大多数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如图1所示,是2005-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有76%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挤占了其他银行超过30%的不良贷款比重。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据中国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5681.8亿元,比年初减少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年初下降3.71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的总量和比率近年来都呈现出双降的良好态势,但如此高的不良资产对我国银行业仍是十分严峻的威胁。处理现有不良贷款并且控制新生不良贷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图1 2005-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081—

浅谈如何杜绝银行不良贷款

浅谈如何杜绝银行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不降反涨一直是困扰我农商发展的最大瓶颈,银行本来就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要想完全杜绝经营风险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能抓住不良贷款产生的本质,做到防微杜渐就能有效减少信贷风险的出现。我XX农村商业银行XX支行目前有贷款XX笔,贷款余额5300万元,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一直为零。那么如何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在这里我介绍一下我支行的经验与想法,共同仁们参考。 首先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一、外部原因: 1、受经济下滑的影响。我们XX县经济产业单一,是典型的“两矿”型经济,无其他经济支柱产业。本县的第二、第三产业都与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受当前世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目前“两矿”经济从2009年开始逐步下滑,一直萎靡不振,所以导致本县的各行业都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乃至倒闭关门停业。这一部中很多就有我们的信贷客户,直接导致他们无力承受贷款本息,形成不良。 2、信用环境污浊,客户道德缺失。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农商行的信贷客户违约成本很低,久而久之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工行、建行等商业贷款必须要还,但农商行的的贷款

可以不用还。导致一些本来有能力归还贷款的人(这一类人多为公职人员),也赖着不还,便形成了不良贷款。 3、被不良贷款户“绑架”。这种现象也存在于众多国有商业银行,许多已有贷款的户在濒临破产的边缘,农商行不能见死不救,只能寄希望于能“防水养鱼”而不断注入新的资金,然而事与愿违,客户经营失败,最终不断累加新生不良贷款。 4、农商行受行政干预过多,不能以市场为导向,有效的自主经营。农商行经常要承担一些惠农利民的政策性贷款,这部分贷款常常风险较大,容易形成不良贷款。 二、内部原因: 1、贷前未控制住流入的源头。由于没有做到贷前尽职调查、投放贷款行业风险识别有误、碍于人际关系、或者有悖于职业道德等种种原因,未控制好贷款洁净的源流,把本不符合条件的客户投放了贷款,在放款的始初就注定了,必将形成不良贷款的“悲惨命运”,这是不良贷款形成的根本原因。 2、贷款贷后管理缺位。由于客户经理自身的业务素质不足、责任心不强、或者人均管理贷款笔数过多等原因。贷款投放后不能有效的对贷款进行定期回访、跟踪等方式的贷后调查。导致贷款出现各类风险不能及时被发现,农商行也未能有效采取补救措施,导致不良贷款形成。 3、处置不良贷款力度不够。农商行没能有效利用法律手

商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

个人不良贷款处理方案 为节约我行不良资产处置成本,推进不良资产的快速处置,实现处置效益与处置速度的有效统一。我部初拟了关于个人不良贷款快速处理的方案,供行领导审定。现将可选方案做如下解释: (一)打包公开转让 打包公开转让是将一定数量的债权、实物等资产进行组合,形成具有某一特性的资产包,然后将该资产包通过招标、拍卖、置换、债务重组等手段进行处置的方法。其优势在于可大量节约处置成本,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做到批量处置和销户,减少存量资产的加速贬值,提高资产处置整体效率和效益。 不良资产打包公开转让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拍卖、协议转让、招标、公开竞争性出售等。 (二)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具体可分为“股票化”和“债券化”两种形式。“股票化”就是将“债转股”以后的资产以股权证的形式票证化,以私募方式销售,然后资产管理公司将转制后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荐上市,投资者可通过股市回收投资并可能得到回报。“债券化”是对不良贷款标的资产进行重组和包装,在进行担保、评级和信用增强之后,以债券形式出售给投资者。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不良资产的批量处置,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制度基础,由建行实践案例的证明,可逐步在我国商行推行。 (三)结构性交易

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交易双方对资产价值的评价不必完全一致,卖方让渡部分资产所有权或收益权。作为对价,卖方在取得部分现金的同时可继续保有对资产的部分权益。结构化交易达成的同时,卖方可以实现资产出账,由买方负责对资产进行清收,并在一定区间内达到利益共享、风险与共。在这种交易方式下,一方面可通过市场方式解决不良资产的合理定价问题,促使交易达成;另一方面,有利于银行实现资产回收的最大化,避免银行内部处置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关联交易等问题。 (四)成立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是商业银行以其持有的不良资产和其他合资方共同成立的公司,用以经营或处置自有或收购的债权资产、物权资产、股权及其他资产。项目公司主要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组建项目公司便于吸纳社会资源,使政府、民营资本和外资都能以合法渠道参与到不良资产的处置或经营中;优化评估、定价、决策流程;易于建立灵活的公司机制。即使当前存在一定的法律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用组建项目公司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是商行一种不错的选择。 (五)批量委托 批量委托是商业银行将多户不良资产组成—个资产包,采用协议或招标方式选定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并与之签订风险代理协议或委托处置协议,同时由社会中介机构代理银行进行资产包内不良资产的处置回收,银行根据实际处置回收现金的情况及回收续时进度完成情况对中介机构进行考核后按协议约定向其支付报酬的处置方式。

某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某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某家大型银行有多家分行,近年来,该银行的贷款额平稳增长,但不良贷款额也有较大比例的提高。为弄清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我希望利用银行业务的有关数据建立模型做些定量分析,找出控制不良贷款的办法,有关数据见附表。 首先,我们对什么是不良贷款做一界定: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其次,贷款余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发放的贷款总和。 然后,从银行业务和某些相关资料得知,不良贷款的数额大致和各项贷款余额、本年累计应收贷款、贷款项目个数和本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有关。该银行共有25家分行。 首先,我先对这几个变量和因变量做一个散点图,以便初步确定回归模型的形式。通过做y、x1、x2、x3、x4的散点图知道,几个变量基本都是呈线性趋势增长,所以可以建立线性模型。注:y表示不良贷款,x1表示各项贷款余额(亿元),x2表示本年累计应收贷款(亿元),x3表示贷款项目个数,x4表示本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首先做y关于所有变量的回归,所得结果如下: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021640 0.782372 -1.305823 0.2064

X1 0.040039 0.010434 3.837495 0.0010 X2 0.148034 0.078794 1.878738 0.0749 X3 0.014529 0.083033 0.174983 0.8629 X4 -0.029193 0.015073 -1.936769 0.0670 R-squared 0.797604 Mean dependent var 3.728000 Adjusted R-squared 0.757125 S.D. dependent var 3.609307 S.E. of regression 1.778752 Akaike info criterion 4.166558 Sum squared resid 63.27919 Schwarz criterion 4.410333 Log likelihood -47.08197 F-statistic 19.70404 Durbin-Watson stat 2.625709 Prob(F-statistic) 0.000001 可见,x3、x2、x4的系数都不是显著的,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 R-squared达到0.797604,可认为回归模型整体是显著的。由于个别的系数不显著,没有通过检验,且变量x3的p值最大,可以首先将解释变量x3从模型中剔除,然后做y对其余三个变量的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971605 0.711240 -1.366071 0.1864 X1 0.041039 0.008525 4.814000 0.0001 X2 0.148858 0.076817 1.937838 0.0662 X4 -0.028502 0.014206 -2.006264 0.0579 R-squared 0.797294 Mean dependent var 3.728000 Adjusted R-squared 0.768336 S.D. dependent var 3.609307 S.E. of regression 1.737213 Akaike info criterion 4.088088 Sum squared resid 63.37607 Schwarz criterion 4.283108 Log likelihood -47.10109 F-statistic 27.53279 Durbin-Watson stat 2.59601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从上表可看出,x2、x4的系数依旧不显著,R-squared为0.797294,模型整体是显著的。再将x2从模型中剔除。再做一次回归。

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浅析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 一、绪论 今年四月份,IMF在报告中警示,信贷危机是中国银行业一定时期内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在此之前,去年十一月份,IMF首次发布了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脆弱性逐渐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引起了中国的关注。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导机构,同时在给国内企业融资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对我国金融有着重要影响。研究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和进一步加快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的现状的认识 (1)银行体系脆弱性和金融脆弱性基本理论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累积,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也就是说,金融体系本身不稳定,具内在的脆弱性,因此金融风险普遍存在,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从西方国家频频爆发经济危机也可以得到体现。 金融脆弱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状态,泛指整个银行体系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领域和金融市场领域。狭义的金融脆弱性又称银行内在脆弱性,银行业高负债的经营特点就决定了其更易失败。现在对我国家的金融脆弱性主要是从狭义层面上考察的。我国多数银行似乎有能力抵御单独出现的冲击,这些冲击包括:资产质量大幅恶化(包括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收

益率曲线的移动,及汇率的变化。但如果几个风险同时发生,银行体系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2)对中国银行脆弱性的认识和及其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金融机构既银行由于是高负债经营,其资产和结构的不对称、较大的杠杆比率等本身就有内部脆弱性。 1.国内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市场就不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目前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银行体系,在央行之下设有政策性银行,四大大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由银监会对其进行监督。虽然股份制银行等都在发展,但是无论是从储蓄还是贷款上,还是四大国有银行基本垄断市场,形成寡头竞争,这样的市场结构缺乏竞争和完善,本身就存在着脆弱性。除此之外,国有商行的产权结构式单一的公有制,这种制度即“控上不控下”,经营者对资产的关切度和控制度都不够强,也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而且这种产权归国有会使银行不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接受政府的参与和控制,承担非经济性的国家政策目标,逐利动机的减弱同样会降低对资产的关切度,从而增加脆弱性。 2、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过多,资产和负债极其不对称,资本结构不 合理,并且市净率较低。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增加了银行信贷资金供应的压力,降低了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 我国银行的市净率大多在1.4%左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较低,这回影响到银行的偿付能力。银行体系的稳定是需要有足够的盈利能力来保持偿付能力和良好的流动性,以应付付款人挤兑的可能。此外,通过IMF的报告也知道,目前国内银行信贷扩张过快,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阜阳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吕迪迪 院系:阜阳电大吕迪迪 专业:金融本科 年级:10春 学号1034001209495 日期:2012年6月15日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提纲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二、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 (一)经济周期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原因 (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一般机理 (四)转轨经济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体制性原因(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法律原因 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构思 (一)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准备阶段 (二)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实施阶段 四、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一)我国在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二)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10春金本吕迪迪 内容提要:国际金融史上银行经营失败的教训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问题---银行不良贷款问题。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国际银行业,成为导致银行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问题同样存在,深入剖析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分析其理论和现实根源、探索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思路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银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企业的资金来源已从国家供给制向金融市场融资转变。在这一特定的转轨时期,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羁绊。正确处理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不但有利于解决银行、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之大计。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良资产;不良贷款成因;不良贷款对策 银行不良贷款对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有何影响?19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史上出现了多起银行经营失败的重大案例:英格兰的欧兰格银行和巴林兄弟银行、1930年11月美国最大银行美利坚合众国银行、1997年日本第10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银行。 分析世界银行的经营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导致银行经营失败的原因众多,但是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是导致银行经营危机的首要原因。因此,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规定,我国的资金市场对外资银行逐步放开,2006年外资银行在我国将取得国民待遇。今年国内外银行业已展开激烈竞争。但国有商业银行却被迫面临着双向选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严重偏高,尤其以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最。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多,成为金融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 二、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出现这样现状,都是因为不良贷款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虽然形成不良资产的原因很多,有客观环境的原因,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自身的问题。因此要消化不良资产,减少信贷资产风险,只有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努力才能实现。下面就对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一)经济周期的影响 商业银行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周期是造成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情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己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并且正在经受着国内外各种经济浪潮的冲击。

不良贷款88种化解处置清收方法与技巧

不良贷款88种化解处置清收方法与技巧课程大纲(4天) 第一部分管理类 一、什么是不良贷款 二、充分认识化解不良贷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认真分析不良贷款形成原因,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四、正视困难,扬长避短 五、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化解不良贷款方式方法 六、分析机遇,充满信心,坚决打赢化解不良贷款攻坚战 七、不良贷款控制主要措施 八、风险贷款处置基本流程 九、不良贷款管理基本程序 第二部分盘活类(4种) 盘活是指借出资金并没有真实全部收回,只是能按期结息,转为正常。 1.还了再贷,2.增贷化险(放水养鱼);3.资产租赁;4.拆圈解链。 第三部分重组类(8种)

第一章债务重组与贷款重组 (一)债务重组文件依据 (二)关于贷款重组 第二章贷款重组常见的8种形式 (1)展期 (2)重定期限(保全展期) (3)借新还旧 (4)狭义贷款重组:由客户内部重组引起贷款重组,如客户合并(兼并)、分立、引资股东重组。 (5)债券认购 (6)债转股 (7)让利清收 (8)以物抵债 第四部分追偿类(6种) 1.信息捕捉; 2.扣款还贷;3.售物还贷;4.债务承担;5.代偿清收;6.债委会处置 第五部分抵押类(9种) 一、抵押物被出租,贷款保全措施 二、抵质押物出现意外损失,贷款保全措施

三、债权人对抵押人侵害抵押物,贷款保全措施 四、抵质押物被私自处置,贷款保全措施 五、抵押物被拆迁贷款,保全措施 六、抵质押物被轰抢,贷款保全措施 七、抵质押物所有权出现争议,贷款保全措施 八、抵押物未办理登记,贷款保全措施 九、办理了购房人,所购房屋抵押预告登记,购房人退房、不承担还贷义务,贷款风险如何化解 第六部分催收类(37种) 第一章不良贷款催收流程(3种) 第二章不良贷款催收方法 第三章不良贷款攻心谈判技巧(19种) 第四章不良贷款催收策略(15种) 第七部分特殊类(9种) 一、公职人员贷款:三停清收 二、冒名贷款:水落石出 三、内部违规贷款:解铃还须系铃人 四、离婚贷款:好说好散 五、借款人生病贷款:情在病房 六、跑路失踪贷款清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浅析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析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不良贷款的定义 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具体见下表)。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贷款五级分类表 二、当前背景 银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461亿元,较年初增加541亿元,不良贷款率1.04%,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有关专家认为,不良贷款率上升凸显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金融业风险正在集聚,预计今年银行业将持续面临不良贷款上升的压力。 2014年3月末,淮北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6.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412万元,增长较快。

三、不良零售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一般认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却迥然不同。下面主要从宏观经济环境、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和信用与法律环境三个方面,对不良资产的成因做一些探讨。 (一)宏观经济环境 首先经济周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经济社会的经济发展会呈现出经济繁荣和经济萧条之间的循环波动,银行的不良贷款发生率也会随之波动。在经济繁荣的时期,借款人的获利能力普遍提高,并且有较好的预期,当期的财务状况优良,不良贷款发生率较小;而在经济萧条期则相反。其次银行和其客户都处在宏观经济这个大的市场环境之中,宏观经济的各种经济政策的变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及环境等)都可能引发不良贷款的生成。 以产业政策及环境为例,淮北市属于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税收收入在全市财政收入中占比相对过高,随着近年来煤价持续走低,全市财政收入、煤炭税收收入及煤炭税收占比逐年下降(具体见下表),同时与煤炭行业关联度较高的相关产业如煤矿机械设备销售收入亦大幅下降。在这样的产业环境影响下,我行的相关零售贷款客户出现不良贷款的概率大大增加,具体表现为销售收入急剧下滑、应收账款金额及周期增加,资金链断裂等。 近年淮北市煤炭税收收入及占比一览表 (二)银行自身经营管理 1、主要经营管理者的风险理念。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的机构,银行主要经营管理者的风险理念及风险偏好决定了其资产质量的好坏。一般情况下,贷款资产组合主要考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三种因素,如何选择亦主要取决于银行主要经营管理者。冒险激进型的管理者,更多的考虑资产的收益性,其安全性指标变低、风险性指标变高;保守谨慎型的管理者,更多的考虑资产的安全性,其收益性和风险性指标就会变低。 2、绩效考核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设置逐步科学合理,但依旧呈现风险内控指标分值低、经营注重短期化、风险滞后的倾向。在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上,考评指标较侧重规模扩张与短期效益最大化,打破了收益与风险的平衡,这必然埋下各种风险隐患。 3、合规风险。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是银行贷款最基本的制度,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项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得力,查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理方法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治理途径 摘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贷款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有商业银行下一步的改革进程,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金融的健康运行,而且关系到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在比较分析中、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异同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畸高的不良贷款率主要根源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根源于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由此提出有效治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途径,不仅要对存量不良贷款的治理措施要创新,而且要把控制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作为解决银企债务危机的核心。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治理 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贷款率是困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不良资产工作,并作为银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自2000年以来虽然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下降”,但所采取的治理手段基本局限于盘活、清收、重组、核呆和扩大贷款总量来稀释不良贷款等传统手段,效果不很明显,不足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金融的健康运行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而且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关系到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如何更有效地治理国有商业银行体内的不良贷款这一“痼疾”,不仅在于对存量不良贷款的治理,更重要的是用定量化的系统思想探索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抑制增量贷款中新的不良贷款产生的治理机制。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200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披露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一些情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截至2001年底,四大国有独 1

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的法律问题课后测试

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的法律问题课后测试 单选题 1. 从论持久战来看,我国的不良贷款处于 A 战略防御阶段 B 战略相持阶段 C 战略反攻阶段 正确答案: A 2.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承担的民事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 A 五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 二分之一 正确答案: C 3. 以下关于在建工程抵押后的受偿顺序正确的是 A 购房者、银行、工程款、民间借贷 B 银行、购房者、工程款、民间借贷 C 购房者、工程款、银行、民间借贷 D 银行、购房者、民间借贷、工程款 正确答案: C 4. 机器设备在拍卖过程中,可以拍卖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正确答案: B 5. 抵押物第一次流拍后,第二次拍卖的保留价一般会在第一次拍卖保留价的基础上下浮,一般下浮幅度不超过

A 0.1 B 0.2 C 0.15 D 0.3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 6. 以下关于抵押权与租赁权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 租赁先于抵押的,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 B 抵押先于租赁的,不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 C 若订立租赁合同时抵押人已将抵押事实告知承租人,则承租人自己承担损失 D 若未告知,抵押人承担承租人的损失 正确答案: A B C D 7. 最高法院关于租赁权优先于抵押权的认定标准有 A 租赁合同真实 B 租赁合同的签订时间早于抵押合同签订时间 C 承租人已合法至今占有该房屋 正确答案: A B C 判断题 8.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担保人都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 工程款优先权不论产生的时间先后,均排在抵押权之前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0. 银行处理抵押物的时候,只能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

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化解措施

浅谈新增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化解措施 不良贷款通常是指该笔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在未办理相关展期或转贷手续的前提下,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形成贷款超出约定期限的一种现象。 一、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新增不良贷款检查,发现其形成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原因和主管原因两大方面。 客观原因表现在:第一,借款人收入减少,还款能力下降。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因素。贷户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货款未能及时收回或产品大量积压,流动资金被占压,致使借款人经营困难、亏损、甚至停产,造成贷款逾期或无力还款。第二,发展某种产品上存在“一哄而上”现象,即行业风险。如:以黄安镇和唐庙乡为主要区域的木材加工业,因今年行情不景气,相互拖欠货款,外欠货款难以收回,抗风险能力较小,致使借款不能按期归还,形成市场风险。第三,贷款用于购销货物、外地经营、承包工程,贷款后外出务工较多,有的农民以发展种养业为名,借款后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回家;有的跑回家乡信用社贷款,到别的乡镇或进城创业,游离于信用社的有效监控之外,给收贷工作带来难度。 主观原因表现在:第一,管理职能没有有效发挥。部分信用社班子成员的在信贷管理上处于粗放型管理,重经营、轻管理,重规模、轻质量,重增量、

轻存量,对于不是本人参与审查、审批的贷款,不能对每笔贷款的情况做到全面、及时的了解,放松了贷后检查及催收,对贷款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防控风险的意识薄弱。部分信贷人员违规操作,借款手续存在瑕疵,存有个人征信报告中显示借款人有不良贷款记录、担保人超保证能力现象,形成贷款风险。第三,“三查”制度流于形势。部分客户经理贷款调查不深入、工作不细致,不能正确分析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结构和风险程度,只是围绕申请金额去做调查报告;贷款审查流于形势,审贷不分离,无贷款审查小组审批记录,审查意见不明确;贷后检查的形式重于实质,仅在贷后检查跟踪表上签个字了事,不能及时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掌握贷款使用情况,致使贷款挪用、债务转移,不能根据风险程度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贷款逾期后,不能及时尽职催收,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尽职催收去化解风险。第四,贷款交接制度落实不到位。责任人调离、内退、除名后,贷款没有及时办理交接,责任认定不明确,以致管理出现“空档”。部分贷款虽明确管理责任人,但管理责任人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想法,在其位而不谋其职,缺乏主人翁(责任)意识,从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大了贷款风险。 二、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针对上述形成不良贷款因素,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防范: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及监管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及监管 班级:姓名:学号: 不良贷款指存在潜在风险的贷款,如借款人不能或有迹象表明不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足额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则该资产形成银行的不良贷款。根据贷款不同的风险程度,我国将其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后三者被认为是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以及由之引起的金融动荡是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后,各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受到了严峻挑战,银行的不良资产和脆弱的银行体系是爆发此次危机的根源。所以,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应该防患于未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近期,随着商业银行半年报的推出,今年首批上市的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余额均显示出较大幅度的上升。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双升” 由于存贷利差缩小,各大商业银行在2012年后即出现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恶化的倾向。华夏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兴业、浦发、平安三家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升”。 2.不同类型和地区的银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分机构看,以工农中建交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基数较大,新增较少;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基数较小,新增较多;受政策影响各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新增数都较大。 分地区看,江浙沪地区是浦发银行贷款的主要投放地,也是其不良贷款的高发地,其他地区的贷款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分行业看,不良贷款通常高发于制造业、批发零售行业和零售业等资金链条较紧凑的领域。 从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批发零售行业和零售业等不良率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 1.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责权划分不明晰,金融监管乏力。 2.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产生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大量而且严重的短期行为和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是造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3.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社会信用环境不佳。 二、如何处置不良贷款 (一)行政手段 1.注入公共资金,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筹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因此依靠财政注资来部分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符合历史的事实。国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通过上市,在本市场筹集了大量资金,在投资者同意的前提下,将筹集到的资金部分用于清理不良贷款,有利于减轻银行的债务负担,提高经营效益,以便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努力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一是完善地方政策法规,改善信用环境以支持金融债权人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二是在培育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方面,需要吸引大量的民营企业、外资投资主体和个人等进入市场,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予以支持,以切实改善不良投资交易环境;三是在规范不良资产处置中介市场方面的作用;四是利用政府行政资源的特殊优势,充分发挥其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在金融债权人处理债务人抵押的国有划拨土地问题上,在确定安置企业职工和清偿金融债务比例,在土地重新规划整合与利益分配

不良贷款成因和化解对策

农信社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 作者:李星咏湖…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82 更新时间:2009-1-9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经营效益和持续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新的不良贷款又不断产生,陷入了“先清后增”的怪圈。有的随贷款规模的扩张表面降低了不良占比,掩盖了风险,但不良贷款绝对额却不降反升,都成为困扰信用社发展的顽疾。因此,在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化解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信贷资金的运用率,树立农村信用社的良好社会形象和竞争力,巩固农村阵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就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既要有方法,又要有策略,划阶段清收,尽快在具体工作中实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妨借鉴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疏堵结合,从堵新和清旧两方面同时入手,在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方面多下功夫,多出绝招,在压缩不良贷款存量上多想点子,多施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对于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预防、化解贷款风险。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对借款人的准入判断,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

中国银行与其他几个大行的各方面对比知识交流

对于国行与四大上市商业银行的对比此文引用 2007年四大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 一、经营规模的比较与分析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行资产占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比重的40%以上,是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四家银行的资产组成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变化。 总资产的比较与分析 截至2007年底,工、中、建、交四大行资产总额分别达到8.68万亿元、5.99万亿元、6.59万亿元、2.11万亿元,各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比重的16.51%、11.4%、12.55%、3.99%,工商银行资产总额居四大行首位,大大超过其他三家上市银行。从资产规模增长速度来看,近年来,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呈下降之势,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在四大行中保持最高水平,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迅猛,中国银行资产规模虽然平稳增长,但增速在四大行中是最低的。由于交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其资产总额快速上攀,因此与工商银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中国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增速较小,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贷款与垫款额的比较与分析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不断凸显,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但就目前来看,贷款业务仍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决定商业银行的收入水平。从四大行贷款及垫款情况来看,工商银行贷款及垫款额在四大行中所占份额最多,但所占比例呈下行之势;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贷款及垫款额所占比例快速上行,中国银行贷款及垫款占四大行贷款及垫款份额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25%左右,少有变动。2007年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贷款及垫款占四大行贷款及垫款的比例分别为37.92%、24.18%、29.35%、8.5 5%。 个人贷款额与信用卡发卡量的比较与分析 作为各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中着力拓展的零售银行业务,近年来,四大行均大力发展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等。四大行中,工商银行个人贷款增长最为迅猛,2006年其个人贷款余额为5761.09亿元,2007年达到7521.13亿元,居四大行首位。2006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个人贷款余额占四大行个人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33.28%、25.63%、33.79%、7.29%。2007年这一指标分别为33.67%、26.21%、32.39%、7.73%,建设银行占比有所下降。信用卡发卡量方面,截至2007年底,工商银行累计发行信用卡2338万张,中国银行为1139万张,建设银行为12 60万张,交通银行为499万张,工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遥遥领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