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气一元论_学说对藏象理论形成的影响_何清湖

_气一元论_学说对藏象理论形成的影响_何清湖

_气一元论_学说对藏象理论形成的影响_何清湖
_气一元论_学说对藏象理论形成的影响_何清湖

DOI :10.13288/j.11-2166/r.2015.17.002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4B357);湖南

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0111-2001-003)*

通讯作者:hqh11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2089610.html, ,

(0731)88458257“气一元论”学说对藏象理论形成的影响

何清湖*,孙相如,陈小平,严暄暄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410208)

[摘要]“气一元论”是古代诸多学说的基础,在“气一元论”学说的指导下,诸多学说的合理性才有了支撑点和理论依据。认为在先秦、两汉时期学说渊源的基础上

,“气一元论”对中医学藏象理论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唯物的认识观、恒动的认识观以及整体系统的思维模式3个方面。

[关键词]气一元论;藏象理论;唯物观;恒动观在先秦、两汉时期

,“气一元论”是诸多学说理论的基础哲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气一元论”的内涵意义,才能理解许多中国古代文化学说的合理性、逻辑性,因此,我们对“气一元论”的渊源进行探讨,以便于认识这一古老的概念及其对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产生的影响。1“气一元论”的学说渊源

1.1

“气一元论”的产生与确立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气”为“云气也”,说明古人最开始认为“气”是自然界的气流[1]

还有把“气”作为人体呼吸气息的,如《礼记正

义·祭义注》曰

:“气,谓唏嘘出入者也”[2]

。但真正把“气”作为宇宙本原进行探讨则经历了一

段认识过程。

探讨世界的本原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里十分重要的命题,也因此产生了诸如《易经》把世界看作由“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构成的观点,还有五行学说把“金、木、水、火、土”看作构成万物最为基本物质的学说。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水地

”“精气”的说法

。《管子·水地》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将世界的本原开始锁定在“水地”上。综上可以看到,从“八卦”到“五行”再到“水地”说,这一数目的逐渐减少标志着古代先贤的哲学观逐步趋于高度概括

,“气一元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3]

《管子·内业》曰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行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

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开始出现“精气”的说法,并把“精气”看做五谷、

列星、高山、大海、智慧等一切有形物质及无形精神的本原[3]

。而老子《道德经》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正式把“气”看作了世界万物的本原,可视之为“气一元论”的滥觞[4]

。之后庄子传承老子的学说而在有关“气”的论述上多有发挥,

如《庄子·至乐》曰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进一步阐明了万物生于“气”

,“气”是一切有形物质的基础

。《庄子·知北游》更是用“通天下一气耳”的观点,高度概括了“气”为世界的本原,使得“气一元论”正式成立[5]。1.2“气一元论”学说的内容

对于“气一元论”学说所涉及的内容,古代学者多有阐发,如对于“气”是宇宙本原的说法,先秦时期《荀子·礼论》曰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王制》曰:“水火有气

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6]。东汉时期《论衡·自然》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7];《公羊传解诂》曰:“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8],均在前人言论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气”为宇宙本原的说法。而对于“气”的运动形式,许多学说也多有阐发,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表明了“气”有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且只有不断运动才使得世界能无时无刻生机变化。《吕氏春秋·召类》曰:“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鹖冠子·环流》曰:“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于气”[9],则表明了“气”在自然界也作为一种介质的存在,使得万事万物之间都可以因为“气”而感应、联系。综上可以看到,经由历代学者探讨,基本确立了“气一元论”的内容主要包括:1)“气”是宇宙的本原,万事万物皆由“气”构成;2)“气”具有“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只有“气”不断地运动,世界才有生机变化;3)“气”还是事物之间的介质,因为有“气”的存在才使得事物之间可以产生普遍联系。

“气”作为宇宙本原,自然也是人体形成的根本来源,如《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管子·心术》曰:“气者,身之充也”。因此,“气一元论”也逐步渗透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诸多理论的学说基础。

2“气一元论”对于藏象理论形成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先贤的阐发下,“气”成为宇宙间形成万事万物的根本,而立足于“气一元论”的思想,古人对于自然、生命的认识视角开始变得宏观、广泛。藏象理论正是基于古代医学家宏观、广泛看待生命体的视角而形成的。我们认为,“气一元论”带给藏象理论的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

2.1具备唯物的认识观

在许多人看来,中医学用以阐释理论而借用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是飘渺虚构的,实则不然。古人开始运用“气一元论”等学说阐发理论正是唯物观的开端,就是这些学说首先把人类目不能及的细小精微的物质和无影无形的变化表达了出来,用朴素直接的语言对各类自然现象进行了直观描述,而非责之于“鬼神学说”,我们可称之为“唯物的认识观”,即力求在认识和表达的过程中赋予尚且未知的事物以实物的形象来肯定其物质性。

有统计显示,《黄帝内经》中有80余种“气”的说法,除了一部分阐述的是人体功能、能量、信息等内容,绝大部分描述的是物质实体的功能变化[10]。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就是用“肾气”“肝气”描述实物化了人们所不能肉眼见到的人体肝肾功能,由此使人们对于人体肝肾功能有了客观直接的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也是以“脏气”代表脏腑功能。类似于这种将人们不能所见的功能、作用、性质等冠之以“气”的说法还有很多,如代表生理物质的胃气、经气、脉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血气、筋膜之气、清气、浊气、精气等,病理物质如邪气等[11]。我们认为,古代先贤客观观察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在遇到肉眼不能及的现象和物质时则以“气”冠名而实现了唯物化,没有以“鬼神之说”阐释,已经是一种客观承认事物现象的唯物观,因此,“气一元论”对于藏象理论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唯物观影响,而以“气”树立理论的唯物观,也是当时所能采取的最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2.2形成恒动的认识观

如前所述,先秦、两汉时期的“气一元论”学说中还描绘了“气”的运动,认为“气”是具有活力、生机勃发而运动不息的物质,而气所构成的万事万物也都处在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之中[12]。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除概括“气”的运动为“升降出入”的形式以外,还提出了与“气”相关的恒动观,即“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放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强调了“气”往来进退、缓慢迅速促使物质产生运动变化,而不断的运动变化则是生命运转的常态和根

本。由此可见,“气一元论”运动不息的理论内容使得中医学形成了一种恒动的认识观,从而中医先贤善于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和观察生命,而藏象理论也正是在这一种视角下所形成的。

《灵枢·营卫生会》曰:“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描述了水谷之气进入体内以后分化为营、卫二气运行周身不休,用“阴阳营卫”阐述不同时间段人体所产生的不同生理变化。还有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有言:“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通过六气的变化表明了五行之间存在生克制化、亢害承制等运动变化关系,并强调正常的生克制化是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基础,而过度的生克制化则会产生病变。类似“营卫”和“五行生克制化”等都是藏象理论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而“气一元论”的恒动变化成为这些概念成立的基础。更为明显的体现恒动观的藏象理论阐述还有《素问·脏气法时论》曰:“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用恒动的视角对各脏腑疾病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预判,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对各脏腑可能的病变情况进行了指导。综上可知,藏象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处处体现了“气一元论”所带来的恒动观影响。

2.3形成整体系统的思维模式

整体观念一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旨在强调事物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而“气一元论”的学说奠定了这一理念产生的基础[4]。整体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而具有统一性。如前所述,古人把“气”作为世间万物形成的本原,从而使得“气”在事物之间具有了介质作用,促使世间万物能够相互感应,甚至有相似相通之处,正是这一点使“气一元论”成为了整体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也促进了藏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首先将四季气候与脏腑生理联系起来,阐述了人体脏腑与自然之气联系相应的观点。《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进一步将自然界的“八风”与人体病变联络在一起,并把四时气候与相应脏腑及身体部位做了联系,更突出了中医学对于人体、自然认识上的整体观念。总体来说,我们认为这种把自然之气与相关脏腑联系起来以及把脏腑与相应身体部位联系起来以全面考量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整体观思维方式就是建立在以“气”作为自然界普遍事物介质的基础之上的。《灵枢·决气》曰:“余闻人有精、气、血、津液、脉,余意以为一气耳”,更是以“气”高度整体地概括了人体生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把统坤元”;《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均也强调了在“气”的基础上万事万物具备的整体性,从而阐明“气”使人与天地、四时相应相关。可以说最终“气”所体现的介质作用以及“气一元论”的高度概括性促使藏象理论形成了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相联系、脏腑与人体各部位相联系及脏腑与自然变化息息相应的整体系统的思维模式。

综上所述,“气一元论”作为先秦、两汉时期古代先贤原创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被广泛地用来阐发认识当时所不能理解、不能观察到的细微物质以及事物的精微变化,是当时所能采取的相对客观科学的阐述方法,是一种认识世界万物的高度概括学说。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先贤把“气”作为世界本原,并认识到了“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以及“气”联系万事万物的作用,最终“气一元论”成为了诸多学说理论的基础逻辑支撑学说,也自然被引入到医学领域。藏象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受

“气一元论”影响而以“气”描绘诸多脏腑功能表

现、变化和联系,形成了唯物、恒动的认识观以及整体的思维方式

,“气一元论”给藏象理论形成带来的这些影响始终贯穿在后来的发展演化之中。参考文献

[1]何添.说文解字形声字探原疑义例释[

M ].香港:新亚研究所,

学津书店,1993:86.[2]孔颖达.礼记正义[M ]//四库家藏.张岱年,季羡林,主

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1437.[3]薛公忱.中医文化溯源[

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60.

[4]王琦.气为一元的一元观[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5):1353-1354.

[5]孙以楷,甄长松.庄子通论[M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168.

[6]吴乃恭.儒家思想研究[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124.[7]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76.[8]边家珍.汉代经济学发展史论[

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297.[9]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26.[10]卢玉起,郑洪新.内经气学概论[

M ].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984:1.[11]任秀玲.《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气

(精气)[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53-55.[12]王玉兴.试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3):12-15.Impact of “Qi monism ”Theory on Formation of Visceral Manifestation Theory HE Qinghu ,SUN Xiangru ,CHEN Xiaoping ,YAN Xuanxuan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08)

ABSTRACT “Qi monism ”theory is the basis of many ancient theories.Under the guidiance of this theory ,the

rationality of many theories have support point and theory evidence.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 of theories in the Pre-Qin Period and the Han Dynasty ,the impact of “Qi monism ”theory on formation of visceral manifestation theo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includes 3aspects :materialistic understanding view ,lasting motorial under-standing view and whole systematic thinking mode.Keywords

Qi monism theory ;visceral manifestation theory ;materialism view ;lasting motorial view

(收稿日期:2014-12-14;修回日期:2015-04-30)

[编辑:黄

健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殠

首届国医大师、院士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讨会征文通知

国医大师及院士是我国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大家,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临床经验丰富。为了促进国医大师及院士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中医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

,《中医杂志》将设专栏报道国医大师及院士经验。同时,配合专栏拟定于2015年第4季度举办国医大师、院士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讨会,现公开进行征文。优秀来稿将陆续在《中医杂志》“国医大师与院士”专栏公开发表。征文要求如下。

1.征文内容:1)国医大师及院士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特长的总结与整理;2)国医大师及院士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典型病例的探讨;3)国医大师及院士治疗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用药经验;4)国医大师及院士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理论、中医药科研及临床研究的思考等。

2.征文要求:1)内容必须来自于两院院士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公布的两届国医大师;2)未正式公开发表过的论文;3)论文务求主题鲜明、资料详实;4)文章作者应是国医大师亲传弟子、院士弟子、工作室(站)或工作团队;5)稿件篇幅在5000字以内,摘要150 300字,关键词3 8个,请注明作者姓名、职称、具体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电子信箱、手机号码等;6)来稿同时,请附上国医大师或院士两寸照片和400字以内小传;7)论文邮件主题以“作者姓名+国医大师(或院士)姓名”命名。请用Word 文档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邮箱tcm64035632@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2089610.html, 。收到必复,1周内若无回复,请与编辑部联系;8)详情可登录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2089610.html, 查询,截稿日期:2015年10月15日。

3.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医杂志社,邮编:100700,联系电话:(010)64014411转3045,64035632,联系人:侯建春,手机136********。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 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 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 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 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 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 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 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 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 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 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 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 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 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 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 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 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 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考试大网站收集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的理论体系。它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包括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内容。认识论方面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论主要是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法则等。本课程体现了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种中医基础知识的奠定作用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课程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

本规律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对学生以后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辩证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二、技能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用验案来对照理论,结合理论进行辨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临床诊疗经过,培养学生的临床兴趣,使得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精气血津液之精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精气血津液之精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在气的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范畴规定为精、精气,提出了精气说,认为精气是最细微而能变化的气,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来源。精、精气即是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精微物质,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精气说是一种接近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一是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二是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三是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四是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五是精指人体正气。 人之精根源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充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 先天之精:人之始生,秉精血以成,借阴阳而赋命。父主阳施,犹天雨露;母主阴受,若地资生。男女媾精,胎孕乃成。父母生殖之

精结合,形成胚胎之时,便转化为胚胎自身之精,此既禀受于父母以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胎儿月足离怀,出生之后,赖母乳以长气血,生精神,益智慧。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父。“水谷之精气为营,悍气为卫,营卫丰盈,灌溉诸脏。为人身充皮毛,肥腠理者,气也;润皮肤,美颜色者,血也。以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 脾胃为人生后天之根本,人之既生赖水谷精微以养,脾胃强健,‘‘饮食增则津液旺,自能充血生精也”。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微,输布到五脏六腑而成为五脏六腑之精,以维持脏的生理活动,其盈者藏于肾中。人体之精主要藏于肾中,虽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但“命门得先天之气也,脾胃得后天之气也,是以水谷之精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又必赖后天为之资”。 精的功能: 繁衍生殖:生殖之精与生俱来,为生命起源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这种具有生殖能力的精称之为天癸。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应时而下。精盈而天癸至,则具有生殖能力。男女媾精,阴阳和调,胎孕方成,故能有子而繁衍后代:俟至老年,精气衰微,天癸竭而地道不通,则丧失了生殖繁衍能力。由此可见,精是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肾精充足,则生殖能力强;肾精不足,就会影响生殖能力。故补肾填精是临床上治疗不育、不孕等生殖机能低下的重要方法。

精气血津液神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选择题 A型题 1.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 A. 宗气 B. 卫气 C. 元气 D. 营气 E.肺气 2.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 A.卫气 B.宗气 E.营气 D.元气 E.荣气 3. 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指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固摄作用 C.气的防御作用 D. 气机 E.气化 4. 临床上,常从“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可以察其盛衰的气是: A.中气 B.卫气 C.宗气 D.元气 E. 营气 5. 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 A.卫气 B.宗气 C.中气 D.元气 E.营气 6.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血脉 D.三焦 E.肝 7. 充养脑髓、滑利关节的主要是 A.精 B.液 C.血 D.津 E.气 8.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不是 9. 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10. 治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的机理是 A. 血能载气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 气能生血 E.血能生气 11. 治疗血瘀证时,常酌配补气、行气药物的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12.全身气机调畅最重要的环节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E.肺气宣发,亦主肃降 13.濡养脑髓和滑利关节的主要是

A.精 B.气 C.液 D.血 E.津 14. 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 A.心气 D.肺气 C.中气 D.肝气 E.脾气 15. 与人体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膀胱 16. 大出血时往往导致气脱,其生理学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17. 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 A.气逆 B.气陷 C.气结 D.气滞 E.气脱 18. “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 A.肝肾同源 B.乙癸同源 C.津血同源 D.精血同源 E.以上均非 19.中医关于“汗”的论述,下列不正确 A.阳加于阴谓之汗 B.肺主汗孔开合 C .汗为心之液 D.汗血同源 E.汗液的排泄通道称为“鬼门” 20.《灵枢·本藏》所说:“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主要取决于 A.营卫和调 B.卫气和利 C.营气和利 D.宗气充盈 E.元气充盈 B型题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2.与汗液的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闭 E.气脱 3.气的上升不及而下降太过,称为 4.气的由里向外运动太过,称为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在于 6.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是 A.气虚 B.气脱 C.气滞 D.气闭 E.气逆 7.血虚可导致 8.大失血时可导致

第三章 藏象学说——肺

第三章藏象学说——肺 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肺分为左、右肺,左肺有二叶,右肺有三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呼则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吸则入而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全身气机的调节,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肺不断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肺司呼吸,指肺为人体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具有呼吸功能,肺主要是通过其呼吸功能发挥主气的作用。肺司呼吸的功能,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呼即宣发,吸即肃降。宣降正常,散纳有度,则呼吸调匀有序;而且只有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清肃,才能体气道通畅,呼吸自如。若不能保持清肃,则可影响肺司呼吸的功能,导致呼吸不畅,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若肺司呼吸功能丧失,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除,体内外之气不能进行交换,生命也随之而告终。 (2)主宣发和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肃降,是指肺气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二是由于肺气的向上向外周的扩散运动,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以滋润和濡养脏脏器官、四肢百骸、肌腠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皮肤肌腠。卫气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肌腠皮毛、调节腠理之开合的作用,通过肺气向外布散的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卫气则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若肺气失宣,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无汗、喷嚏等症。 肺的宣发和肃降的生理作用,亦有三个方面:一是使肺能充分吸收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于肾和膀胱,变为尿液排出体外;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若肺气失于肃降,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咯血等症。 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它们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宣发和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协调,有节律地一宣一肃,以维持呼吸均匀和调、气机调畅,实现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促进全身的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若二者的功能失常,就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 (3)通调水道:又称主行水。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精微部分向上、向外输布,外达全身皮毛,代谢后的水液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以濡润之,并将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下达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

藏象学说简述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胜、腑、奇恒之脏三类: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膀、三焦称为六腑;奇恒六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生理特点则受盛和传化水谷。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一、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 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二、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三、奇恒之腑形态中空与腑相似,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同,除胆为六腑之外,皆无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配属。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目前从各脏的生理功能上来阐述相互关系。(1)心与肺:火克金;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气血相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2)心与脾:火生土,心主血,脾统血,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关系密切。(3)心与肝:木生火的必要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的关系。(4)心与肾:水克火,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5)肺与脾;土生金的母子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输布依靠肺脾的配合。(6)肺与肝:金克木的关系;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调节全身气机。(7)肺与肾:金生水同源关系,二者协调调节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8)肝与牌:木克土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流泄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肝脏生血的生成贮藏运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精气血津液之血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精气血津液之血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在脉内营运不息,充分发挥灌溉一身的生理效应。脉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又称“血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由于离经之血离开了脉道,失去了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就丧失了血的生理功能。 饮食营养的优劣,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盖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因此,长期饮食营养摄人不足,或脾胃的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营气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故“夫生血之气,营气也。营盛即血盛,营衰即血衰,相依为命,不可分离也”。精髓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津液可以化生为血,不断补充血液量,以使血液满盈。就物质来源而言,水谷精微和精髓则是血液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主血脉,一则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使全身各脏腑获得充足的营养,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从而也促进血液的生成。二则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新鲜血液。 肺主一身之气,参与宗气之生成和运行。气能生血,气旺则生血

功能亦强,气虚则生血功能亦弱。气虚不能生血,常可导致血液衰少。肺通过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使脏腑之功能旺盛,从而促进了血液的生成。肺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肺朝百脉、主治节的作用而实现的。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 肝主疏泄而藏血。肝脏是一个贮血器官。因精血同源,肝血充足,故肾亦有所藏,精有所资,精充则血足。另外,肝脏也是一个造血器官。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故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中医不仅认识到骨髓是造血器官,肾对血液的生成有调节作用,而且也认识到肾精是通过肝脏的作用而生成血液的。 脉为血之府,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如环无端,自我衔接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以营养人体的周身内外上下。血液循行的方式为“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周不休。”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脉管系统的完整性,二是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与心、肺、肝、脾四脏的关系尤为密切。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肺主气,心主血。肺之呼吸以行脏腑之气;心因之一舒一缩,以行经络之血。肺金清肃,其气下行,肾则纳之,归于中宫,助真火,蒸饮食,化精微,以为生元气之根本。呼吸由此而起,声音由此而出,人之强弱寿夭,悉本于此。心脏舒出紫血之浊气,缩人赤血之清气。赤血即受肺吸人清气生气,由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于施泄 ││┬1、精的贮藏 ││└2、精的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二)生殖之精 │└(三)脏腑之精 ├第二节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气的生成:┬(1)先天之气(元气) ←肾←先天之精←父母│││└(2)后天之气(宗气)┬①清气←肺 │││└②水谷之气←脾胃││└(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升降出入)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①气滞 │││├②气逆 │││├③气陷 │││├④气脱 │││└⑤气闭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产生的变化 │││└2、气化的形式【多选】 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A.肺的呼吸功能 B.肾的闭藏功能C.脾胃的运化功能 D.肝的疏泄功能Key:A、B、C 【单选】 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A.肺的呼吸功能 B.脾胃运化功能C.肾的闭藏功能 D.肺肾协调功能E.心的主血功能 Key:B.脾胃运化功能★ (按:脾胃为生气之源,更为重要)

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特点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2089610.html, 神农网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体现在: 以五脏分阴阳,一阴一阳相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 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按照藏象学说的理论: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人的精神情志与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这在《内经》等文献已有所记载。《素问》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进一步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加以科学的分类,探讨其与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 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五脏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来沟通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着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 另外,中医学每一个脏腑的含义,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亦不单纯是指解剖学上的某一个具体脏器,而主要是一个生理学、病理学的概念。因为在藏象学说理论形成的初期,主要着眼点在于脏腑生理或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而略于脏腑形态学的观察。因此中医学所说的心、肺、脾、肝、肾等,虽然与现代解剖学脏器的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活动、病理表现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别。中医中某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学中的某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中。故而,中医学所说的脏腑具有多功能的特点。例如,中医学所说的心,除了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脏功能外,还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系统的部分生理功能。而现代医学所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则与中医学所说的多个脏腑的功能有关,如心、肝、脾、肺、肾、胆等。

中医基础理论(3.25)--藏象-肾

【藏象—肾】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与肾相表里的是: A.胆 B.膀胱 C.大肠 D.三焦 E.小肠 2. 肾中所藏之精的来源是: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水谷之精气 C.自然界清气 D.先天之精气和自然界清气 E.秉受于先天并受后天精气滋养 3.与机体生长发育生殖最密切相关的是: A.心 B.肺 C.脾

D.肾 E.脑髓 4.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的客观标志是:A.皮、肉、骨 B.筋、骨、脉 C.齿、骨、发 D.面、舌、耳 E.呼吸、心率、脉搏 5.促进性腺发育成熟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是:A.肾精 B.元气 C.肾气 D.肾阳 E.天癸 6.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 A.肾中精气 B.水谷精微 C.天癸 D.先天精气 E.自然清气

7. 不孕不育、精神萎靡、健忘失眠主要属于: A.肾精不足 B.肾气不充 C.肾阳虚衰 D.肾阴亏虚 E.肝血不足 8. 阴阳偏衰以下列哪脏为根本? A.脾 B.肺 C.肝 D.心 E.肾 9.“命门之火”实际上指: A.心阳 B.肾阳 C.肝阳 D.脾阳 E.胆火 10.“命门之水”实际上指: A.肝阴

B.心阴 C.肺阴 D.肾阴 E.脾阴 11. 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2. 与肾主水液有关的是: A.肾精的作用 B.肾气的作用 C.肾阴的作用 D.肾阳的作用 E.以上均非 13.“胃之关”是: A.心 B.肾 C.脾

D.肝 E.肺 14. 下列哪组脏腑功能失调最易聚湿生痰? A.肺心肾 B.肺心脾 C.心肝脾 D.心肝肺 E.肺脾肾 15.维持呼吸的深度需哪脏的功能? A.肝 B.肺 C.肾 D.脾 E.心 16.“骨之余”是指: A.齿 B.髓 C.发 D.爪 E.筋

藏象学说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一、A1 1、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心 E、脑 2、舌与其他脏腑经络的关系中,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的是 A、肝系 B、心系 C、肾系 D、肺系 E、脾系 3、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 A、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B、脏病多实,五脏宜泻 C、腑病多虚,六腑宜泻 D、腑病多实,六腑宜补 E、脏病多实,五脏宜补 4、对脏腑精气阴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 B、脏腑之气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C、脏腑之阴气能够抑制、宁静脏腑功能,减缓新陈代谢 D、脏腑之阳气能够兴奋、推动脏腑功能,加速新陈代谢 E、脏腑之精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动力 5、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以下哪项不正确 A、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一些功能 B、长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了解了脏腑的一些功能 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是藏象理论系统化 D、临床经验大量积累,丰富并完善了藏象理论 E、“藏象”二字,首见于《难经》 6、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五脏者,实而不能满 D、六腑者,满而不能实 E、以上都是 7、对藏象学说“象”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

B、指五脏生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C、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D、指五脏病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E、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8、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运化和调节血量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藏神和血液运行 9、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二、B 1、A.肝 B.肺 C.肾 D.脾 E.胃 <1> 、水之上源为 A B C D E <2> 、主水之脏为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71414】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藏象学说

第一节藏象理论形成基础 藏象理论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等认识的主体,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藏象理论之中。 对于藏象理论形成基础的研究,亦即是藏象理论的发生学研究。发生学是反映和揭示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发展、演化的方法。运用发生学方法,将藏象理论囤置于其发生、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分析其原委,探求其源流,以冀更深刻地探求藏象理论的形成基础。 藏象理论的内容,大抵可分为藏象形质居位、藏象生理、藏象病理和藏象外应联系四类。其四者的形成基础研究分述如下: —、藏象形质居位的研究 藏象学说中关于脏腑形状、质地、居位、色相的描述,并非全是其实体解剖的实录,其中掺杂不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测与臆想,而这种猜测与臆想又往往与其生理特性、病理特点相联系,并借此作为理论工具解释其生理、病理特性。可见藏象学说中脏腑形质的内涵,虽有一定的形态学基础,但其所指已明显超出具体解剖形质的范畴。(-)解剖观察认识脏腑形质居位 解剖方法是藏象学说创生的始基。中医学对脏腑形质、色相、重量、居位等的描述,无疑首先直接导源于解剖认识。 如对肾形质居位等的认识,古今基本一致。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指出肾居腰部。《医贯·玄元肤论》言:肾,“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旁)”,提示肾外形似豇豆。“脊膂”,指脊椎骨。中医所论脊膂,相当于今之第一胸椎始至第四骶椎,共21节,故古人所言肾位于十四椎下,即第二腰椎,约距后正中线1.5寸。现代解剖认为:肾上端约平齐胸12椎,下端约平齐第二、三腰椎,肾门约相当于第一腰椎,并有一个椎体左右的上下活动度。故中医学可能是以位于中间的肾门处描述肾位。“相并而曲”,意为两肾曲面相对,朝向脊柱一侧。 《难经·四十二难》言:“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中医学所论之肾是成对的器官,两枚肾之重量若按古今度量衡换算,共重274.38克。现代解剖发现,成人两肾共重271.4克,古今比较两者称重接近。 由此证实,中医之肾,绝非并无形态基础的、仅是功能系统的代称,而首先是起始于解剖观察的实体。其余脏腑亦多如此。 (二)哲学思辨推演脏腑形质居位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五行学说,深刻影响着藏象学说的构建。依据五脏与五行对应的关系,先贤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推演出五脏的部分形质之象。 如《黄帝内经》所述脏腑的色泽,是由五行与五脏的归类程式推演而来,并非指解剖之色。就解剖而言,肺色淡红,而《黄帝内经》却将其记作白色。《素问·五藏生成》云:“白当肺”;《难经正义·三十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藏象学说概述

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象”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藏象何如?……。”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如图所示];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如图所示]。王冰注释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即是说,脏腑虽然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有征象表现于外。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也就不再流动,神志亦就很快丧失,从而形成了“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理论。再如感冒,由于皮肤汗孔开合失常而见无汗,并见鼻塞,咽喉疼痛,咳嗽等症,并可影响及呼吸之通畅,从而发现皮毛、鼻、喉、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验证,因而形成了“肺主呼吸”、“肺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等理论概念。 3.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进食某些动物的肝脏或从治肝入手,可治疗某些眼疾,从而得知肝与目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了“肝主目”的理论概念。又如,发现某些补肾药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的精气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又得出“肾主骨”之理论。应指出,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 藏象学说部分 1、有“藏血”功能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有“藏精”功能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有“藏神”功能的脏是 A、心 B、肾 C、脾 D肝 E、肺 4、心在液为 A、血 B、津 C、汗 D、涎 E、唾 5、脾在液为 A、涎 B、唾 C、尿 D、泪 E、涕 6、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 A、心主血脉功能 B、肺主气功能 C、脾主运化功能 D、肝主筋功能 E、肾主水功能 7、“气之主”是指 A、肺 B、心 C、脾 D、肾 E、肝 8、肾阳对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化气 B、成形 C、滋润 D、宁静 E、制约阳热 9、病人呼多吸少,动则气短,是由于 A、肺失宣肃 B、肝失疏泄 C、脾失运化 D、肾不纳气 E、心气虚 10、肝藏血与脾统血的共同点是 A、贮藏血液 B、调节血量 C、统摄血液 D、防止出血 E、化生血液 11、肝的生理特性为 A、喜燥恶湿 B、喜湿恶燥 C、喜调达而恶抑郁 D、不耐寒热 E、以降为顺

12、肝者,其华在 A、毛 B、唇 C、发 D、面 E、爪 48、肺者,在液为 A、汗 B、泪 C、涎 D、唾 E、涕 13、心开窍于 A、口 B、舌 C、鼻 D、目 E、耳 14、肾者,在体合 A、筋 B、脉 C、肉 D、皮 E、骨 15、脾在志为 A、喜 B、怒 C、思 D、悲 E、恐 16、与呼吸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两个脏是 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 E、心与肾 17、被称为“生痰之源”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8、在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方面的密切相关的两脏是 A、心与肾 B、肺与肾 C、脾与肾 D、肝与肾 E、肝与脾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练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练习题 一、A1 1、中医学认为与女子胞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肝、脾、肾 B、胃、肝、脾、肾 C、心、肝、脾、肺 D、心、肝、脾、胆 E、肺、肝、脾、肾 2、在中医学中,被称作“孤府”的是 A、脑 B、三焦 C、膀胱 D、胆 E、女子胞 3、具有“髓海”之称的是 A、骨 B、脊椎 C、脑 D、肾 E、脉 4、脑主司感觉运动,有赖于 A、脑髓充养 B、营血充养 C、肾精充养 D、肝血充养 E、脾精充养 5、“人之记忆,皆在脑中”的说法出自 A、《本草纲目》 B、《灵枢》 C、《素问》 D、《内经》 E、《本草备要》 6、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运化和调节血量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藏神和血液运行 7、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

C、奇恒之腑 D、心 E、脑 8、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9、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肝 B、胆 C、脑 D、髓 E、女子胞 10、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 A、分布部位的不同 B、解剖形态的不同 C、功能特点的不同 D、阴阳属性的不同 E、表里联络的不同 11、关于胆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A、胆贮藏胆汁 B、胆排泄胆汁 C、胆生成胆汁 D、胆主决断 E、胆为中正之官 12、与胆经相表里的经脉为 A、肝经 B、肾经 C、胃经 D、大肠经 E、心经 13、既为奇恒之腑又被称为六腑之一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心包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肠主液 B、大肠主津 C、胃主通降 D、肾喜燥 E、肾为水脏 15、“主津”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6、六腑中“太仓”所指的是 A、小肠 B、三焦 C、脾 D、大肠 E、胃 17、下列关于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胃主通降 B、胃以升为主 C、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D、胃为“太仓” E、胃主腐熟水谷 18、临床上“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 B、大肠传导糟粕 C、膀胱排泄尿液 D、肾主气化水液 E、三焦通行水液 19、“主液”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20、具有“水之上源”之称的是 A、肾 B、脾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名词解释: 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脏腑显现于外的形象,也就是指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所反映在外部的现象。 第二节脏腑 名词解释: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靠心气。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即心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脾主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脾主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的功能。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 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化特点是以上升为主,即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三、问答题或叙述题: 何谓肺主宣发?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排出体内的浊气;?将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外达皮毛;?宣散卫气,调节腠理。 何谓肺主肃降?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将清气和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 何谓脾主运化?请叙述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 答:脾主运化: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运输送至全身的功能。包括两方面: ?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与书上概念略有不同) 脾失健运(水谷、水液两方面)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表现为腹胀、便溏、完谷不化、食欲不振等;由于气血化生不足,可表现为倦怠、消瘦等。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可致水液不布散而停滞体内,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或发生水肿。 人体的消化功能为什么与肝、脾两脏有关? 答: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虽然由脾胃来完成,而脾胃之气的升降,靠肝主疏泄的调节作用。同时肝分泌胆汁,排泄胆汁,亦有助于消化作用。脾主运行,能运化水谷。饮食入胃后,虽然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作用,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布散全身。所以,人体的消化功能与肝脾有关。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肝主疏泄表现在以下方面: ?协调气血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得以正常运行。 ?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持脾胃升降协调;肝的疏泄还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帮助脾胃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调节精神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调理冲任二脉:肝的疏泄影响冲脉和任脉的通利协调。 叙述“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及其两者互相的关系。 答:肾中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