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 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论 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论 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论 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浅谈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摘要]论述了我国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原理、方法和现状,内容涵盖种群大小的保护、种群遗传结构的保护、种质纯洁性的保护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国

The Conserv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of Aquatic Animals in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servation of germplasmresources of aquatic animals in China,including their basic principles, strategies and status. The contents cove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size ofpopulation, the protection of genetic structure, the maintenance of the germplasmpurity and the rationaluse of the resources.

Key words:aquatic animals; germplasm resource; conservation; China

水产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关系到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将来的食物来源和结构,也关系到良种培育的原始材料和物质基础,是全社会应该关心的问题.种质资源的保护涉及种群大小的保护、种群遗传结构的保护、种群纯洁性的保护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四方面内容.

1 种群大小的保护

水产生物种群大小受生活环境、有限空间、竞争生物以及捕捞强度等诸因素影响.在自然状态下,种群只能增长到环境的容纳量.除了自然灾害,如洪水、河流干涸外,人类的活动是影响种群大小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影响种群大小的人为因素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养殖水域及天然渔场的污染

我国天然渔场主要分布在淡水径流充足的水域或河口内湾.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加剧,污染源的入海处恰恰在渔业的天然渔场(包括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我国四大海(黄海、渤海、东海、南海)每年接纳的直接排海污水在542亿t以上[1],我国海域的传统产卵场、索饵场已成为排污场.环境质量的恶化,远不能满足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需要.海洋生物的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存活率和生物量已经受到遏制,渔业资源面临极大的威胁,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过度捕捞.内陆的部分水域也有类似的污染情况,如云南的滇池、江苏的太湖,也成了/三废0的纳污湖,严重富营养化(即水中氮、磷含量严重超标).

养殖水域也受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的影响,特别应当提及的是养殖业自身的污染.养殖水域往往由于高密度、精养,导致养殖水体残饵太多,造成富营养化,自我污染,破坏了养殖水环境和底质环境.山东沿海夏季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长

期高密度养殖导致养殖环境的恶化和老化[2].为了保护环境和水产资源,我国政府已制定《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已经或正在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追究污染渔业水域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1.2 水产动物栖息和繁殖区缩小

我国大量的拦河筑坝、围湖造田等不但减少水产动物栖息区,而且改变了生态系统和一些种群的小生境,影响水产动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例如,厦门刘五店文昌鱼资源的破坏就是这样.文昌鱼的年渔获量在20世纪50年代约为60 t, 60年代约为25 t, 70年代约10 t,80年代以来已形不成渔业[3].刘五店海区的文昌鱼资源不但濒临绝种,而且难以恢复.其主要原因: 1) 1956年厦门海堤修筑以来,水流变缓,文昌鱼渔场淤泥沉积,沙地减少. 2)渔场周围大面积围垦(如策槽、丙洲、东坑围垦达733hm2)以及石建码头、厦门航空跑道伸入海湾,进一步减少了文昌鱼渔场. 3)文昌鱼渔场的砂被大量挖取、运走,用于城市建设,彻底破坏了文昌鱼生繁的生态和场所.类似的情况还有,长江葛洲坝工程建立(1981年)后,截断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殖洄游通道,原来在宜昌上游的20多个产卵场不复存在,只剩下葛洲坝下游的1~2个产卵场,以致中华鲟已从长江上游消失,长江中、下游的幼鲟也随之下降50%~80%[4].长江三峡高坝工程对长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将使那些适应上游生态环境的特有鱼类的栖息水面减少20%~25%,使长江中游/四大家鱼0的繁殖严重阻抑,长江中下游及湖泊鱼类资源减少[5].现在,我国政府已经把种质资源的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禁止围湖(海)造田,禁止在重要水产苗种基地和养殖场所围垦.凡是在鱼、虾、蟹或其它重要水生动物洄游道筑坝、建闸,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拟将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1.3 过量捕捞

过度捕捞表现为: 1)对成体的过量捕捞,使可繁衍后代的亲本数减少. 2)对幼体的过早和过多捕捞,使鱼、虾、蟹、贝在未达到商品规格前或正处于旺盛生长期就被渔获,造成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3)对天然鱼、虾、蟹苗的过分捕捞,破坏了天然种质资源的增殖和新陈代谢.随着海洋渔业捕捞强度日益增长,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群体组成日趋不合理(大型、高龄鱼大幅度减少;小型、低龄鱼逐年增加),种群性成熟逐渐提早,个体初次性成熟的最小肛长趋小,产卵期延长,产卵场分散等.例如:带鱼个体初次性成熟的最小肛长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200 mm,在1979年为160 mm, 90年代初期仅为140 mm;雌性带鱼初届性成熟年龄为1龄的比例已由60年代的50%,升至70年代末的90%以上, 90年代高达100%,且有相当数量的不足1龄鱼也成熟.冬汛渔获带鱼的平均体重由过去的240g以上,降到140g以下[6].

长江鲥鱼(Macrura reevesii),在70年代以前年渔获量在300~500 t, 70年代后由于捕捞过度(仅1974年就狂捕1575 t),资源急剧衰减, 1986年渔获量仅24 t,近几年已难见踪迹[4].近几年,我国政府已在近海、江河、湖泊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在非禁渔区和非禁渔期也规定了捕捞方法、渔具和网具,严禁危害资源的渔具和捕捞方法.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对于违反捕捞许可证规定的,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渔法捕捞水产品的,依法惩处.禁止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对于那些非法捕捞、收购、销售保护对象的幼体、亲体和苗种的,予以处罚.由于国家采取了这些措施,加上中华鲟人工繁殖和人工放流的成功,中华鲟资源已有所恢复,长江口幼鲟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1.4 竞争生物或敌害生物的盲目引入

20世纪50年代,云南星云湖的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渔获量约占总渔获量的50%;自移入鳙鱼和鲢鱼后,大头鲤在渔获量中的比例在60年代降至20%, 70年代初降到10%, 1980年仅占1%,资源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7].大头鲤和鳙鱼都是主食浮游动物的鱼类,但是大头鲤摄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远不如鳙鱼完善.当鳙鱼移植到大头鲤生活的水域后,大头鲤成了生存竞争的失败者,生境逐渐被鳙鱼取代.类似的情况在别处也有发生.由此可见,引种前应该对引种对象的食性、栖息习性、繁殖习性、生态条件、小生境、病虫害等进行全面考察,尤其应该了解引种对象与本地自然资源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果引种对象本身对于引入水域的生物是一种竞争生物或敌害生物,更应持慎重态度,以免/引狼入室0破坏原有的种质资源和生态平衡.

2 种群遗传结构的保护

种群遗传结构的保护,核心是种群内部多态性的维持.种群遗传结构多态性可以表现为外部形态的多态、染色体水平的多态、蛋白质生理生化水平的多态和基因组DNA序列的多态.这些多态反映了物种或种群在漫长历史中积累下来的丰富多彩的遗传变异.种群内部的多态性来源于有性生殖的随机交配)))有性生殖使种群内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规律,一方面继承物种的特性,一方面在种内产生广泛的变异.随机交配是种群内维护多态的最佳交配方式.

2.1 建立水产动物的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库

为了使现有水产动物有良好的栖息和繁殖生态,保持其野生状态,维护其变异量和杂性,建立水产动物的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库是必要的.

2.2 防止遗传瓶颈的发生

遗传瓶颈(genetic bottleneck)系指群体内个体数量突然而剧烈地减少,只保留小部分,如同只保留位于瓶颈上的一小部分.瓶颈使群体的总变异量减少.农药的滥用、传染病的发生、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等往往使种群发生遗传瓶颈.

2.3 维护群体繁育体系的有效大小

群体大小会影响种群的遗传变异.群体越大,不但容纳的变异越多,所获得的变异丧失越慢,遗传多样性也越大.群体遗传的有效大小与群体内随机交配的雌、雄亲本的数目呈正相关.可以表示为:

Ne =4(N`@Na)/(N`+Na)

其中Ne为遗传的有效大小, N`为雄性亲本数, Na为雌性亲本数.由公式推知,在一定大小的群体内,当雌雄比例为1B1时,有效群体最大.单性养殖时,有效群体最小.影响种群大小的人为因素,如污染养殖水域或天然渔场、缩小水生动物栖息区和繁殖场、酷渔滥捕、引种时引入敌害生物或竞争生物,也都是破坏群体繁育体系的有效大小和遗传结构的,应该依法杜绝.有效群体大,基因库大,近交程度小,杂合性高.有效群体小,近交程度大,容易造成杂合体缺失,出现不利的变异,使一些数量性状变差,导致种群退化.维持群体有效大小实际上就是通过防止近交、降低近交系数来维持群体内部的多样性.

2.4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是人类的重要种质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依法保护.我国政府在80年代已经规定了我国重点保护的对象,并将它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必须经过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特许才能捕捉的动物;第二类是必须经过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才能捕捉的动物.

3 种质纯洁性的保护

水产动物的一些物种之间可以相互杂交,有的杂交后代甚至有生育能力,可以同亲本或亲本类群回交,致使亲本种群遗传结构破坏,影响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如罗非鱼属的一些物种引进我国后,在自然状态下,互相混杂,彼此杂交,加上人们用杂交方法繁殖了大量子代,这些子代又混进自然群体,同原种交配,使罗非鱼种质纯洁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的遗传渐渗十分严重,某罗非鱼良种场内的尼罗罗非鱼群体有20%的尼奥杂交鱼[8].我国现有的鲤鱼种群、品种之间,由于不加节制的杂交,杂交后代混入天然水域,造成了我国鲤鱼种质的混杂,在长江、珠江和黄河流域已很难找到不受遗传污染的鲤鱼原种[4].

河蟹在我国不同水系已形成长江、辽河、瓯江、闽江等不同种群,有不同的形态表型和特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但是,近20年来,河蟹增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由于苗种北运南调和盲目移植,已引起河蟹不同水系间种质混杂和性状衰退[9].

原、良种场是保持良种纯洁性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有三项: 1)将原、良种隔离起来繁殖,不与其他种群或品种混杂,使原种保持纯、壮. 2)维持和提高原种的特征和生产性能.在原种场内建立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避免不必要的近交和近交衰退. 3)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种苗,满足生产和推广需要.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已建和在建的鱼、蟹、鳖的原种场或生态库达21个以上[5].

3.2 防止可育杂种子代与亲本种群混杂

为了保护亲本类群的高度纯洁性,可育杂种只能限于小水面或严格控制下的养殖,达到商品规格后就应全部起捕,有条件的话,必须把杂种从水体中彻底清除,以免造成自然种群的遗传性混杂.前苏联在鳇与小鲟的杂交中,曾获得很好的杂种优势,鳇鲟杂种继承了鳇鱼生长快的优点又继承了小鲟鱼在淡水中生活的优点.遗憾的是育种者不慎使大量杂种流到江湖、河湾和水库,导致鳇鱼种群严重混杂,以致濒于绝灭.

3.3 易地保护

易地保护(ex-situ conservation)也称迁地保护,是将原种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类群、个体或生殖细胞等迁移到原种发源地之外进行保存或保护.我国幅员辽阔,有利于开展异地保护.但是纯粹地为了异地保护,受保护的群体或个体数有限,效益也有限.若能同移植、驯化、良种选育等结合起来,就可以变消极、被动的保护为积极、主动的保护,既可以在外地保护原种,又可以在外地的水产养殖中发挥作用,增加新的养殖对象.可惜,一些引种工作者缺少种质保存意识,移植时引入的有效群体不够大,引种成功后又缺少原种保护意识,让原种或良种混杂或退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曾建立过8种淡水鱼类精液的冷冻基因库,试图在细胞水平上保存种质.

3.4 原、良种的提纯和复壮

在人工养殖和天然生态下,原、良种会发生变异,有的向坏的方向演变,使种质资源混杂或退化,影响生产力的发挥,破坏种质的品质和特征,危及种质的存亡,必须采取相应的育种措施,进行提纯和复壮[10].江西省水产工作者对十分混杂和退化的洛鲤进行了10年的提纯和复壮,使荷包红鲤从濒于绝灭的洛鲤中提纯出来,复壮为性状稳定的良种,推广到全国.

4 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

种质资源的利用要顾及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凭一时一地的眼前利益损害大局,应该在各级政府及其法规的指导下,合理开发、利用.

现有原、良种的苗种生产能力无论从数量方面或质量方面都不能适应和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一些个体户为了追逐利润,在设备条件差、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亲本选育知识、繁育群体过小等不利情况下,向社会提供了品质难以保证的苗种,不但损害生产者利益,也危及种质资源.大量事实说明,原、良种场所繁育的后代和苗种品质有保障,深受生产者欢迎.

原、良种基地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增加,并使之布局合理.许多种质资源保护的工作可以在那里研究、实施.例如,福建的闽东是大黄鱼的重要产区,在那里增建大黄鱼原种场,将有助于大黄鱼种质资源的保护,防止退化加剧.

4.2 拯救濒危动物

拯救濒危物种是保护种质资源的具体行动之一.拯救行动涉及的方面很多,如人工繁殖放流,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自1980年加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以来,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各地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及公约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为保护我国及世界野生动植物资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国政府和人民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例如拯救扬子鳄(Alligatar sinensis),扬子鳄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分布区缩小,到20世纪70年代,总数不到500尾. 1977年联合国将其定为濒危种,我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我国政府的重视, 1979年在安徽省宣城建立扬子鳄养殖场, 1983年扩建为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1988年人工繁殖成功,到1990年,人工繁殖扬子鳄已达3500尾以上.1991年厦门市政府为了拯救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决定建立/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0.

4.3 严禁破坏性使用种质资源

破坏性使用种质资源集中地表现为:过度近交,让杂交子代流入天然水域,不实行良种良育,盲目引种休渔制度是保护种质资源增殖的措施之一,仍需其他措施的进一步配合,才能消除隐患. 1989年,浙江实施了5浙江省渔业管理实施办法6,对东海带鱼主要产卵场实行每年5月、6月休渔两个月,保证有足够数量亲本参加繁殖、补充群体数量.当年带鱼幼鱼密度比1988年提高138%. 1990年又比1989年增加7%.带鱼休渔前后,被渔获的幼鱼数量远远超过法定的/幼比0指标. 1993年到1994年6月,渔获带鱼幼比为63%,超过法定比例1.5倍. 1995年9月至10月,渔获带鱼幼比达75%以上,相当于法定允许比例的3倍[11].这种不合理利用/休渔0之后的资源,是得不偿失的.因为6月份渔获的当年带鱼平均体重不足50 g, 9月至10月份渔获的当年带鱼平均体重只有

70~90 g,这些幼鱼若能生长到冬汛,当年平均体重可长到110~130 g,多数可达商品规格.秋汛若不捕捞带鱼的幼鱼,留至冬汛捕捞,扣除自然死亡数目,产量将会提高40%,而

且渔获带鱼质量更好[6].因此,浙江省的渔业科研人员对带鱼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夏保、秋养、冬捕0的建议,是十分正确的./夏保0可保证带鱼正常繁殖的质和量,维持一个经得起捕捞的群体./秋养0可提高幼鱼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冬捕0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渔获带鱼的产量和商品质量.合理的捕捞制度和压力是合理利用种质资源的关键.捕捞压力太大,种质资源遭破坏,捕捞压力太少,种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浪费.应该在天然资源的增长率和合理的捕捞强度之间求得平衡.浙江省对带鱼实施休渔制度以后,第二年可增加15%左右的资源量.但是1995年,东海区新增渔轮3753艘,比1994年增加5517 %,新增功率4816 %,这些新增渔轮大部分从事拖网和帆张网作业,捕捞力量实际增幅50%,超过休渔后资源量增加比例的4倍[11].因此,要使种质资源得到恢复,只有大力减轻捕捞压力,依法治渔,对捕捞业实行严格管理,做到限水域、限季节、限渔具、限鱼种、限规格、限渔船数.

4.4 提倡在水域生态容纳量下科学养殖

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系指某一特定水域环境里,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某一特定种群或多种养殖对象的大小.容纳量表达了特定环境下种群生产力是有限的.只有对水域生产力及其潜力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才能使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趋于合理,不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超容纳量养殖就是超负荷养殖,将破坏业已存在的生物群落,导致养殖对象个体小型化、死亡率升高,病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已经注意到容纳量对养殖量的影响,他们发觉,在特定海区里,当虾夷扇贝养殖量从21亿粒增加到34亿粒时,收获量反而降低39%,同时,病害频率和死亡率也上升[12].

我国自1996年起,立项研究容纳量,如国家攻关课题/大规模海水养殖区养殖容量与优化技术0,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浅海养殖系统养殖容量与优化技术0.黄海水产研究所已经对山东主要养殖水域桑沟湾的海带和栉孔扇贝的养殖容量进行研究和评估,将容纳量与综合养殖、规模化养殖布局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产业化意义[13,14].但是我国有

关养殖容量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评估技术及其在管理上的应用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15].为了使养殖量和生态容纳量相平衡,提高养殖效益,保护种质资源,各级政府应该依照《渔业法实施细则》,在所属的水面、滩涂核发养殖使用证,控制养殖密度.

4.5 加强渔业行政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实施细则》是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酷渔滥捕,养殖中自我污染等产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法规.自发布以来,迅速规范了我国的渔业秩序,在我国的渔业生产和发展中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水产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许多重大课题或环节,必须依靠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与环保、公安、海监、交通、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

门相互协作,才能解决.如,减轻捕捞强度、防治污染、保护濒危物种、执行休渔制度,,.加强渔业行政管理应表现为三个层次: 1)加强5渔业法6及其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减少法盲,提高人们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2)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渔,惩处违法者. 3)加强行政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渔业秩序,勤政、廉政.

4.6 搞好种质资源评估与研究

种质资源评估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评估的内容应该包括种群的分布、资源量、种质特征、遗传结构、纯洁性、生产性能、开发潜力和可持续利用的策略.评估的方法是由评估的内容决定的,涉及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统计学、养殖学、形态学等多学科交叉.每一项评估内容或方法均可自立为一项科研项目.目前评估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大致可归纳为: 1)资源调查:调查种质资源的分布、资源量、生态特点、季节性变化节律、开发潜力、利用方法和前景等. 2)外部形态特征鉴定:确定种质资源的外部形态特征,尤其是区别于原种或其他种质的特征,一向是种质鉴定的重要方法.如鱼类的鳞被、体色、体型、侧线鳞数. 3)生产性能评估:测定种质资源的生长规律、年龄、性成熟年龄、个体初次性成熟最小体长、繁殖力、食性、生活力、适应力、抗逆性、年龄与生长的关系、肉质及其主要营养成分,,14)核型分析:确定种质的染色体数目、组型及其多态情况. 5)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测定或研究:对种质资源的一些生理生化性状或DNA序列做分析和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认识种质资源的生化特点、分子标记、群体多态性、杂合性、纯洁性,,,如同工酶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片断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DNA,简称RAPD)、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线粒体DNA(mtDNA)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种质的遗传结构. 6)上下代间主要性状相似程度比较:为了确定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情况,观测一些有亲子关系个体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或统计学分析,可以正确评估种质资源的纯洁性、遗传稳定性.我国已经先后对水产生物进行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评估或研究工作[16,17,18],出版了一些有关淡水养殖鱼类种质研究的专著[5,19],但是,尚缺少规范化的评估体系,评估(或研究)成果零散,投入应用有限.

[参考文献]

[1]袁有宪. 21世纪制约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A].中国水产科学院增养殖环境质量优化与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论文集[C], 1998. 1~8.

[2]张福绥,杨红生.山东沿岸夏季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原因分析[J].海洋科学, 1999, 121 (1): 44~47.

[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刘五店文昌鱼渔场现状[J].福建水产, 1988, (1): 53~54.

[4]张四明,邓怀,危起伟.中华鲟天然群体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贫乏的初步证据[J].动物学研究,1999, 20 (2): 93~98.

[5]李思发.中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和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1~186.

[6]宓崇道.东海带鱼资源状况、群体结构及繁殖特性变化的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 1997, 4 (1): 7~14.

[7]刘建康主编.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8]李思发,蔡完其.我国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的遗传渐渗[J].水产学报, 1995, 19(2): 105~111.

[9]许加武,任明荣,李思发.长江、辽河、瓯江中华绒螯蟹种群的形态差别[J].水产学报, 1997, 21(3): 269~274.

[10]吴仲庆.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M].台湾:台湾水产出版社, 1996. 139~146.

[11]徐汉祥,刘子藩,许源剑.带鱼资源动态综述及管理现状分析[J].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7, 16(3): 219~225.

[12]唐启升.关于容纳量及其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 1996, 17 (2): 1~5.

[13]方建光,孙慧玲,匡世焕等.桑沟湾海带容纳量的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 1996, 17 (2): 7~16.

[14]方建光,孙慧玲,匡世焕等.桑沟湾栉孔扇贝养殖容量的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 1996, 17 (2):18~30.

[15]杨红生,张福绥.浅海筏式养殖系统贝类养殖容量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 1999, 23 (1): 84~90.

[16]吕国庆,李思发.鱼类线粒体DNA多态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 1998, 5 (3): 94~103.

[17]李思发.主要养殖鱼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 1992, 17 (4): 344~358.

[18]李思发,周碧云,吕国庆等.长江鲢、鳙、草鱼和青鱼原种亲鱼标准与检测的研究[J].水产学报,1997, 21 (2): 143~151.

[19]仇潜如,范兆廷,王令玲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种质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230.

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人工雌核发育:是指用遗传失活的精子激活卵子的发育,精子不参与合子的形成,卵子仅靠雌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2.雌核发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3.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形成的群体,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个体。 4.原种:是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5.本地种质资源:主要指原产于本地或养殖很久地方品系或品种,它的特点是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 6.引种驯化:多数引种对象引种到一个地区以后,一般不需要驯化,因为引种对象在培育过程中已经具有适应引种地区的性状,但有些品种的适应的范围小,或者是地区间环境差异较大,跨国跨地区的引种就需要驯化过程,这种驯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新的品种。 7.质量性状: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 8.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育的子代表现型平均值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 9.选择强度:是标准化的选择差,在数值上等于选择差除以被选择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 10.引入育成杂交:又称导入杂交、改良杂交,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或根据挡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通过引入品种对原有地方品种的某些缺点加以改良而使用的杂交方式。 11.后裔鉴定:又称后裔测定,是根据繁殖亲本后代的质量来评定亲本的种用价值的选择育种技术,其突出优点是能迅速判别亲本的基因型。 12.Hertwig effec t:通常伴随着对精子的放射线照射剂量的增高,失活精子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 13.混杂现象:指品种内具有了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得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或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 14.报告基因: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 15.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操作,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使之按照人们意愿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 16.转基因动物:将外源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 17.遗传漂变:是指一个小群体脱离原群体或与原群体发生生殖隔离几个世代后的遗传变异。 18.杂种优势率:即杂种优势大小的表示方法,是指在某一性状上,F1的计量值与双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19.多倍体品种: 20.退化235:是指由于品种原先具有的异质基因(等位基因)流失导致生产性能衰退的现象。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及 参考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名词解释基因迁移:也称为基因移居,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群体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群体,并杂交定居,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这 种影响也称迁移压力。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使某些基因从一个群体有效地散 布到另一群体中。大规模的迁移会形成强烈的迁移压力引起群体遗传结构 的改变。 家系选择:从混有不同类型的原始群里选出优良个体留种,建立若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内逐代淘汰劣质个体,家系间逐步淘汰劣质家系,选留超越原始 群体及对照品种、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良家系,进而参加品系产量测 定,称为家系选择。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实际产量,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偏差。它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控制。 Hertwig效应:采用物理射线处理精子时,通常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 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Hertwig 效应 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值(Yf)减去选 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 二、判断题 1.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 度。(×)(√)

2.所谓表型相关就是两个数量性状表型变量间的相关。 (√) 3.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上,严格地说,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便 是杂交。(×) 4.原始生殖细胞在未进入生殖嵴之前,既可分化为精原细胞,又可分化为卵原细 胞,(√) 5.水产动物的性别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由其生理构成所表现出的性别,称为遗传性 别。(×) 6.水产动物性染色体的主要决定类型分为XX-XY型、XX-XO型、ZW-ZZ型和ZO-ZZ 型。(√) 7.群体品种的生长性能是靠其遗传上的同质性来达到的。(×) 三、选择题 1.与影响驯化速度无关的因素是C。 A、A、遗传基础 B、环境变异 C、自然选择 D、选择作用 2.两性繁殖鱼类排出的卵子处于B。 A、A、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B、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B、C、第一极体排出时D、第二极体排出时 中,G代表B。 3.表型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P=G+E+I GE A、A、表现型值 B、基因型值 C、环境作用 D、互作偏差效应值 4.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技术品种C。 A、 A 、多倍体品种 B、雌核发育品种 C、育成品种 D、转基因品种

特种水产养殖学

《特种水产养殖学》课程教案 第一篇无脊椎动物养殖 一、学时:10学时。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珍珠形成的原理,学会珍珠植片的手术方法,并知道哪些因子会对珍珠的质量产生影响,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养蚌育珠的技术。 掌握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点,明确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在池塘环境条件、饲养与管理等方面的异同,并且初步掌握这几种虾在养殖中的培育技术。 了解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学会区分各水系的河蟹,即长江水系的河蟹与其它水系河蟹在外部形态和生态上的不同点,掌握辨别性成熟蟹种的方法,掌握湖泊围栏养蟹、池塘养蟹及稻田养蟹的技术要点与操作方法。 三、教材分析 1、重点: 河蟹养殖,珍珠的植片手术,虾的生物学特性。 2、难点: 不同水系河蟹的区别、珍珠的植片操作技术、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技术的异同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第一章养蚌育珠,第三章罗氏沼虾的养殖,第四章河蟹的养殖。 2、读书指导法:第二章日本沼虾的养殖。做法是布置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一“日本沼虾养殖技术”的文章,教师阅后,掌握学生作业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在记分册上记分,但在作业上不批改,然后利用一学时时间让学生交换作业批阅,最后由教师总结,一是专业上的问题,二是写作上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日本沼虾养殖的技术要点,同时也明确该类文章写作的方法。 3、讨论法:在各章安排有一些相关的分析讨论题。 4、实验法:河蟹的解剖观察。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福尔马林浸制标本,实物等。 六、教学过程: 概述、课程内容、思考题

第一章养蚌育珠4学时 概述、河蚌的生物学习性、河蚌育珠技术(15分钟的VCD,让同学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述,重点是植珠操作及影响珍珠质量的因子分析,在讲述疵珠的产生及预防时给同学们传看一疵珠项链的实物。课程最后提出一讨论题:在河蚌育珠手术中是否可采用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启发同学们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引导学生查阅专业期刊。 第二章罗氏沼虾的养殖2学时 第三章日本沼虾的养殖1学时 在讲授第二章时,布置第三章的自学,并利用实验课看一短的光盘资料学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这三个品种中,注重生物学特性的学习以及形态上的比较,重点是了解和掌握虾类养殖对池塘环境、水质条件、饲养管理的特点,采用课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虾类养殖与鱼类养殖有哪些不同点。第四章河蟹的养殖3学时 考虑到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本章首先介绍无公害养殖的概念及河蟹的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重点放在不同水系河蟹的鉴别、性成熟蟹种的产生及预防、河蟹养殖技术上。在河蟹蟹苗的培育中介绍江苏连云港农民的养蟹实例。在河蟹的养殖模式中,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比较湖泊围栏养蟹、池塘养蟹、稻田养蟹的特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七、教学后记 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讲述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了启发教学。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思考不够,不愿发言,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不能联系以前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课外资料看得较少、思路不开阔等;在写文章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此类科技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对第一章的一些基本概念仍有部分学生没掌握。本人的主要问题是课前没有强调学生进行预习,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准备。 第二篇名特鱼类养殖 一、学时:17学时 二、教学目的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基因迁移:也称为基因移居,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群体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群体,并杂交定居,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 频率,这种影响也称迁移压力。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使某些基因从一个 群体有效地散布到另一群体中。大规模的迁移会形成强烈的迁移压力 引起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 家系选择:从混有不同类型的原始群里选出优良个体留种,建立若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内逐代淘汰劣质个体,家系间逐步淘汰劣质家系,选留超 越原始群体及对照品种、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良家系,进而参加品 系产量测定,称为家系选择。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实际产量,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偏差。它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控制。Hertwig效应:采用物理射线处理精子时,通常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 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 称作Hertwig效应 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值 (Yf)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 二、判断题 1.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 异度。(×)(√)2.所谓表型相关就是两个数量性状表型变量间的相关。 (√) 3.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上,严格地说,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 便是杂交。(×) 4.原始生殖细胞在未进入生殖嵴之前,既可分化为精原细胞,又可分化为卵原 细胞,(√) 5.水产动物的性别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由其生理构成所表现出的性别,称为 遗传性别。(×) 6.水产动物性染色体的主要决定类型分为XX-XY型、XX-XO型、ZW-ZZ型和ZO-ZZ 型。(√) 7.群体品种的生长性能是靠其遗传上的同质性来达到的。 (×) 三、选择题 1.与影响驯化速度无关的因素是 C 。 A、A、遗传基础 B、环境变异 C、自然选择 D、选择作用 2.两性繁殖鱼类排出的卵子处于 B 。 A、A、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B、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B、C、第一极体排出时D、第二极体排出时 中,G代表 B 。 3.表型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P=G+E+I GE A、A、表现型值 B、基因型值 C、环境作用 D、互作偏差效应值 4.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技术品种 C 。 A、A、多倍体品种 B、雌核发育品种 C、育成品种 D、转基因品 种

特种水产健康养殖200问-河蟹

第九章!河!蟹 ! $."常见河蟹品种有哪些河蟹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方蟹科共有-7.余种#其中绒螯蟹属有8个种类#河蟹常见的品种有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最为常见的#也是我们养殖的河蟹为中华绒螯蟹$ 螯足密生绒毛是8种绒螯蟹的共同特征#但绒毛着生部位的不同成为区分的主要依据$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螯足掌节及指节基部内外表面均生绒毛’直额绒螯蟹螯足狭小#仅外表面有绒毛#内表面无毛’狭额绒螯蟹螯足掌部仅内表面有绒毛#外表面光滑无毛$额齿也是区分品种主要依据之一$中华绒螯蟹有8个额齿#尖锐#中间齿沟最深’日本绒螯蟹的8个额齿中#中间-个齿较钝圆#两边的-个齿尖锐#最中间的+个齿沟不及中华绒螯蟹深’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的额齿均不明显$ 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个体较大#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个体较小$直额绒螯蟹具有独特的春季降海习性!其他毛蟹在秋季降海"#在台湾省于每年7月有性成熟的黄满膏肥的蟹上市#因而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河蟹有怎样的生活习性 中华绒螯蟹! 以下简称河蟹"有着甲壳纲动物共有的一些生活习性#也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性#现简介如下$- E +

#! $蜕壳$河蟹的蜕壳是指河蟹在生长发育中蜕掉坚硬的外骨骼$河蟹蜕壳在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阶段称为蜕皮#从第一期仔蟹起称为蜕壳$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河蟹必须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蜕去外壳才能使身体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增加$养蟹生产中#保证河蟹顺利蜕壳非常关键$ 河蟹蜕下的壳为浅黄色#一般看上去容易误以为是死蟹#拿起来可发现壳中没有内脏#螯足和步足都已随壳蜕出#稍用力捏一下螯足和步足即可破碎#破碎后可见足为无肌肉的空足#其内仅余水分$河蟹蜕壳既是身体外部形态的变化#也是内部错综复杂的生理活动#是一次节律性生长#也是一次生理上大变动$顺利时#蜕壳+7/ /.分钟即可完成#有时甚至//7分钟可蜕下旧壳$在遇到外界惊扰或内部营养不良等情况时#蜕壳时间会延长或蜕不下来$蜕壳不顺利时#会使步足或螯足蜕不出#蟹会自动断掉蜕不下的足#但有时整个身体蜕不出易发生死亡$ ## $变态$蜕壳后使身体外形或部分形态发生变化#称之为变态$河蟹的变态主要集中在幼体期间#刚孵化出的幼体称之为溞状幼体#因此阶段幼体完全没有蟹外形而似水溞得名$溞状幼体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分为7期#通常记作5期%1期% 2期//%4期溞状幼体! 又称大眼幼体#因+对复眼较大且露出体外而得名"$大眼幼体蜕壳一次#变态为略似蟹形状的小蟹#称为第一期仔蟹$尽管河蟹的变态主要集中在幼体!溞状幼体%大眼幼体"阶段#但其后阶段也存在着变态#如河蟹个体生长到+ ..克左右或更大#要进行生命中最后一次蜕壳#经这次蜕壳后#腹脐发展为成熟的形状#雌蟹腹脐变态发育为(团脐)#雄蟹的腹脐为(尖脐)$ #$ $生长$河蟹的生长是指体积的增大和体重的增加$河蟹只有经过蜕壳才能达到生长的目的$研究表明#河蟹每蜕壳一次#头胸甲可增加+,F / +,8#幼体或仔蟹比蟹种期的增幅要大#幼体的头胸甲甚至可增加+,- $天然水体中#河蟹从蟹苗期进入淡水/ E +第九章!河!蟹

_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_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叶华,郑曙明,黄辉 (西南大学鱼类繁育与健康养殖研究中心,重庆402460) 摘要介绍了《水产遗传育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征,以及其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通过在水产养殖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引入理论教 改探索和实践教学革新等方式,对水产养殖专业学生进行了长期教学跟踪,即通过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形象化的内容以解释抽象的概念;通过问题导向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开发性实验、自主实验设计和生产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产遗传育种;教学方法改革;问题导向学习;开放性实验教学;自主实验设计;生产实践教学;成果评价中图分类号S -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2)36-17933-02 作者简介 叶华(1981-),女,四川广元人,讲师,博士,从事水产动物 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 ,E-mail :yhlh2000@126.com 。收稿日期2012-10-11《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包括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部分内容。遗传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覆盖面广,涉及细胞、分子、个体、群体的遗传现象,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水产动物育种学是应用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包括传统方法中的鱼类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及细胞工程育种等,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科学性。 长期以来,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学主要是采用理论讲授教学,多数同学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而且,要用有限的课时完成遗传育种学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这客观上要求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要从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个性与思维发展的能力为主。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性改革。1 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任务中,遗传学从个体遗传学入手,引申到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及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两个分支,其中涉及大量基本概念和理论。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只能通过短暂的记忆和复述来学习。这种被动学习使得知识的遗忘率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差。同时,传授式教学是单方向的知识输出,缺乏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灌输式的教学也极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老师把握好课堂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高等院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实用性和具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科研复合型人才 [1]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实验内容和水产养殖生产密切相关,其实验课内容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设置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通过实验改革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实验课上的动手操作及数据整理分析,巩固和加深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理论知识,加强 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同时,还可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2教学方法改革2.1理论课改革 2.1.1 灵活引用谚语、成语,强化基本概念。遗传学中大量 的基本概念靠死记硬背只能是短暂记忆, 无法长期根深于学生的脑海中,因此引用谚语,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例如,讲解“遗传”概念时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等,解释“变异”时引用“母生九子,九子各别”等。 对于对立性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遗传与变异、染色质与染色体、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遗传力与育种值等概念,通过列出表格的比较法进行讲解,必要时配上相应图片或实例加以说明,并在不同章节中涉及相关概念时加以重复,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重要概念的印象。2.1.2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整合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方法。问 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于1969年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针对性的、实践性的学习[2-3] 。美国有超过一半的医学院采用PBL 方法教学 [4] 。而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介绍和在教 学中引入PBL 方法。此方法主要用于医学教学中,农业院校较少采用PBL 教学方法。笔者在本次教改探索中进行了PBL 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1.2.1 设置问题。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内 容相关的、趣味性浓的热点内容设置问题,例如在转基因技术一章中设置转基因水产动物的安全性问题。提出问题不是让学生理解与问题有关的内容,而是锻炼学生推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深入思考问题及发散思维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自己有关该问题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以及团队协作可解决问题的程度;同时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有关此问题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方向,将被动传授教学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维的科学素质,以有效增加学习动力。2.1.2.2 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由4名左右的学生组合成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2,40(36):17933-17934责任编辑徐宁责任校对卢瑶

水产种质资源引进状况及监管措施

水产种质资源引进状况及监管措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成为时尚,推动了全国各地对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驯化、试养的高度重视一个好的水产养殖良种的推广应用,不但可增加市场上水产品的花色品种,满足各界消费者们对高档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而且因这些品种大都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优良经济性状,不但会起到增加水产品产量的作用,并且因市场条件好,附加值大、可给养殖生产者提供丰厚的利润。因此说,有效组织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对我国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稳步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我国国内可供养殖的优良种类是否都已开发完毕?从国外引进的种类是否都适合在我国养殖,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从国外引种与对国产同类的开发相比,从经济角度而言,哪种方式更为有利?目前的引种管理工作是否科学与合理?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未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此,以往国外水产种质资源引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所有这些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制定解决办法。 一、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品种概况和国内推广情况

我国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试养工作起步于五十年代。早在1957年我国通过民间渠道,从越南引进安南鱼(莫桑比克罗非鱼);1959年,我国政府接受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赠送的原产于北美洲的虹蹲鱼发眼卵5万粒和稚鱼6000尾,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试养;其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停顿,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工作开始纳人水产科技管理工作议事日程,并开始大规模引种;特别是九十年代,引种工作异常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共从国外引进水产养殖良种近140多种,其中鱼类占70%多。在目前已引进的近140多个种类中,只有20%左右已推广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余种类均不了了之。2(刃1年引进品种的养殖产量情况为:各种罗非鱼67万t、南美白对虾近20万t、欧洲鳗10一20万t、罗氏沼虾约13万t,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约为60多万t、虹缚(包括金蹲、硬头缚)6自厌)t、加州妒鱼的2一3万t、淡水白鳃2万多t、斑点叉尾蛔5一6万t,牛蛙和美国青蛙1万多t、鳃鱼3一4万t、条斑紫菜30(X)多t。此外,大菱虾、大口胭脂鱼(牛鲤)、金妒、银妒、条纹妒、淡水鳖类(苏氏圆腹鲜)等种类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量。所有种类的年产量约达100万t左右,但可供出口的种类并不多,除罗非鱼、条斑紫菜、鳗鱼的出口量较大外,其他种类基本没有出口。 二、引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sca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SCA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SCA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特异性片段扩增区域(SCAR)标记是建立在RAPD-PCR标记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单基因位点多态性标记技术。与其他的分子标记相比,它具有操作简捷,快速准确,成本较低,单位点多态性高,特异性和重复性较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因此,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在种质纯度及品种鉴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抗病基因连锁定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回顾国内外有关SCAR标记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SCAR 标记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为后期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 关键词:SCAR标记;水产动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S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51-1 特异性片段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是由PARAN I和MICHELMORE RW在1993年首次提出的。该分子标记建立在RAPD-PCR分子标记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1],主要是基于特异的RAPD片段序列,以两端序列设计1对引物(含18-24个碱基),并且在较高的退火温度下进行的特异性序列扩增,从而实现由RAPD标记到SCAR标记的转化。SCAR 标记直接采用专一性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避免了引物筛选、估算相似性等复杂的过程,且排除了随机引物结合位点之间的竞争,使稳定性和重复性显著提高。目前,SCAR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基因定位、辅助育种、种质鉴定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研究。[2-5] 1 SCAR标记的原理 SCAR标记主要是在序列未知的DNA标记(RAPD,AFLP等)基础上,对其特异PCR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根据扩增产物的两端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一般比RAPD引物长,通常18-24个碱基),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_百(精)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孟德尔遗传、基因定位、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基因与基因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及雌核发育等。 1.参考教材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遗传学》(第二版),赵寿元、乔守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鱼类育种学》(第二版),楼允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考试内容比例 经典遗传学内容70%,育种学内容30%,共计100分。 二、考试内容 (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配子形成和受精 (二)孟德尔遗传 1.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2.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分析3.孟德尔定律的补充和发展(三)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连锁与互换 2.交换值的测定及基因定位3.性别决定与性连锁(四)遗传物质的改变1.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3.基因突变 (五)基因与基因组 1.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2.基因组的DNA 序列组成3.转座因子及其结构特性4.基因组研究进展 (六)细胞质遗传 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2.叶绿体遗传 3.线粒体基因及遗传

(七)数量遗传 1.数量遗传特点 2.遗传率估算 3.近交系数计算 (八)群体遗传与进化 1.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魏伯格定律 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九)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原理 2.育种性状的选择 3.选择育种的方法 (十)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2.杂种优势的利用 (十一)多倍体育种 1.多倍体产生的机制 2.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十二雌核发育1.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发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

》入学考试大纲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一、考试说明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孟德尔遗传、基因定位、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基因与基因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及雌核发育等。 1.参考教材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遗传学》(第二版),赵寿元、乔守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鱼类育种学》(第二版),楼允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考试内容比例 经典遗传学内容70%,育种学内容30%,共计100分。 二、考试内容 (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配子形成和受精 (二)孟德尔遗传 1.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2.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分析 3.孟德尔定律的补充和发展 (三)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连锁与互换 2.交换值的测定及基因定位 3.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四)遗传物质的改变 1.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3.基因突变 (五)基因与基因组 1.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2.基因组的DNA序列组成 3.转座因子及其结构特性 4.基因组研究进展 (六)细胞质遗传 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2.叶绿体遗传 3.线粒体基因及遗传 (七)数量遗传 1.数量遗传特点 2.遗传率估算 3.近交系数计算 (八)群体遗传与进化

1.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魏伯格定律 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九)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原理 2.育种性状的选择 3.选择育种的方法 (十)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2.杂种优势的利用 (十一)多倍体育种 1.多倍体产生的机制 2.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十二) 雌核发育 1.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发 2.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定 (十三)育种实践中的标记技术1.遗传标记概述 2.分子标记的类型和原理 3.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4.人工标记

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2) 一、背景 (2) 二、保护区概况 (3) 三、保护区建设意义 (3) 四、规划依据 (4) 五、指导思想和原则 (4) (一)园地制宜,科学布局 (4) (二)重点突出、分区施策 (5) (三)开展研究,依法管理 (5) (四)结合实际,持续发展 (5) 六、规划目标 (6) 第二部分保护区状况 (8) 一、自然条件 (8) (一)地理位置 (8) (二)地貌特征 (8) (三)气候 (9) (四)水文气象 (9) (五)植被 (9) (六)陆生动物 (10) (七)自然景观 (10) 二、社会经济 (10)

(一)人口及分布 (10) (二)土地利用 (10) (三)交通状况 (11) (四)产业结构 (12) (五)社会发展 (13) 第三部分保护区现状评 (14) 一、生态评价 (14) 二、管理现状评价 (14) (一)管理现状 (14) (二)主要问题和矛盾 (15) 第四部分保护区保护管理规划 (15) 一、总体规划 (15) (一)规划内容 (15) (二)规划目标 (15) (三)功能区划 (16) 二、专项规划 (17) (一)执法管理规划 (17) (二)资源养护规划 (18) (三)资源与环境监测规划 (18) 三、阶段实施进度................................................2l 第五部分机构与人员配置 (22) 一、组织机构. (22)

(一)保护管理机构 (22) (二)科研支撑 (22) 二、人员编制 (23) 第六部分投资概算与经费来源 (23) 第七部分保障措施及效益评价 (28) 一、保障措施 (28) (一)政策保证 (28) (二)组织保证 (28) (三)资金保证 (28) (四)人才保证 (28) (五)管理保证 (29) 二、效益评价 (29) (一)生态效益 (29) (二)社会效益 (29) (三)经济效益 (30) (四)总体评价 (30)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规范(试行)(精)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规范(试行) 为指导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根据《渔业法》、《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概念 本规范所称的水产种质资源,是指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可为捕捞、养殖等渔业生产以及其他人类活动所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水生生物资源。从广义上讲,包括上述水生生物的群落、种群、物种、细胞、基因等内容。 本规范所称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保护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水域滩涂和必要的土地,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二、保护区的划定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水域滩涂,可划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一)国家或地方规定的重点保护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品种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 (二)具有较高遗传育种价值,为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且养殖原种为我国本地种的水生生物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我国特有或当地特有的水生生物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四)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水生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域; (五)具有特殊生态保护或科研价值,对渔业发展或其他人类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水生生态系统所在区域; (六)其他需要加以保护的区域。 三、保护区的分级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遗传育种价值或特殊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保护对象为重要的、洄游性的共用水产种质资源或保护对象分布区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际行政区划或海域管辖权限的,经国务院或农业部批准并公布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在当地有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遗传育种价值或一定的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布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四、保护区的功能划分 根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保护对象资源状况及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在保护区域上可以划分为核心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是指在保护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场所设立的保护区域。在此保护区域内,未经农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任何可能对保护功能造成损害或重大影响的活动。核心区的划定应做到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试题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8个,每个2分,共15分) 1、育种: 2、遗传力: 3、地方品种: 4、纯系: 5、地方品系: 6、杂种优势: 7、驯化: 8、选择育种: 二、填空题(20个,每空1分,共20分) 1、现代育种是以_______为基础,利用生物可遗传变异来研究生物品种的形成。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选择学说和纯系学说,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_____和_____,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和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 2、品种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品系在遗传学上一般指自交或近交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3、种群在没有迁移、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条件下,保持遗传平衡,_______和_______可世代相传而不发生变化。 4、生物多样性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组成。生物遗传多样性表现为形态多样性、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氨基酸)多态性、核苷酸多态性和DNA多态性。 5、选择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式,鱼类育种性状的选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发育性能和综合性状。 6、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精子染色体遗传物质失活的关键在于既要破坏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使之失去遗传活性,又要使遗传失活精子仍能进入卵细胞,且携带的细胞分裂器仍能起作用,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 三、判断(10个,每个1分) 1、“江西三红”是指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 2、AFP指抗冻蛋白基因。() 3、黄鳝最初为雄性,当性成熟后发生性逆转,转变为雌性。() 4、异域银鲫的培育是采用荷包红鲤作为父本。() 5、雌核发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孤雌生殖方式。() 6、太平洋牡蛎为天然三倍体。() 7、湘云鲫是日本白鲫♀×同源四倍体鲫鲤♂交配产生的。() 8、在雌核发育的诱导中,常采用红外线对精子进行处理。() 四、单项选择(10个,每个1分) 1、在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杂交 B.繁育体系 C.繁殖D.选择 2、育种场的主要任务是改良现有品种和()。 A.扩繁 B.进行商品生产 C.培育新品种和品系 D.性能测定 3、种或亚种是()的单位。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案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教案 课程名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绪论 一、水产动物育种学研究的对象 (一)水产动物的范畴 水产动物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种类十分广泛,有多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如轮虫、甲壳类、鱼类及水生哺乳类等。 (二)水产动物的繁殖特征 1、群体大小 2、生殖方式 (1)水产动物的生殖策略几乎包含了动物界已知的各种形式,根据其生殖细胞的有无及作用氛围以下两种: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生殖方式:根据生殖中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水产动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卵生、卵胎生、胎生。 3、遗传特点及育种的关系 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大群体的各种生长性能具有杂和体的典型特征,一旦群体变小,异质性降低,群体就会表现出来某种程度的遗传衰退和生长速度降低,在生产中这种现象成为衰退或退化。在水产动物的育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异质性的特点,采用适合这种群体的育种方法才能提高育种效率。 (三)水产动物育种的对象 养殖对象种类繁多,是水产动物育种区别于畜、禽育种的显著特点。 育种对象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考虑土著种类而且时常上对新品种需求比较迫切的重要水产动物作为主要育种对象。 其次,有些种类虽非土著种类,但因如时间较长,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在生产和消费上都有较大的比重,经过努力可以解决国内时常需求,培育出适合时常需求的新品种。 合适的与措施对于所有水产动物都是必需的,但不同育种对象的育种任务往往也有过不同: (1)池塘和网箱养殖对象育种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品种的生产性能; (2)海洋牧场几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养殖对象育种的首要任务是使水产动物适应于海水养殖的特殊条件,特别是在限制活动的条件下,要求适应于高密度和 有效地利用天然饵料资源几人工配合饲料; (3)水产观赏动物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出体色鲜艳及体形变异的新品种,培育出具有特殊形态的观赏水产动物家系;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功能区规划图

附件2: 范本一:西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西江广东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为162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13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512公顷。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3月—6月。保护区位于珠江中下游的广东省肇庆市郁南县至封开县辖区的江段内,全长约21.3公里,地理范围在东经111°31′29″—111°34′35″,北纬23°11′41″—23°20′32″之间。核心区从厚理塘到黄乐,地理范围在东经111°33′3″—111°33′34″,北纬23°12′2″—23°12′28″之间;实验区从罗旁水闸到南蛇颈、新灶到蟠龙口,地理范围在东经111°31′29″—111°34′35″,北纬23°12′36″—23°20′32″之间。主要保护对象为广东鲂,其他保护对象包括中华鲟、花鳗鲡、鲥、长臀鮠、赤魟、卷口鱼、桂华鲮、斑鳠、鲢、鳙、青鱼、草鱼、鲮、三线舌鳎、鳗鲤、花鲈、鳡、海南红鲌、蒙古鲌、达氏鲌、鳊、青虾、河蚬、黄颡鱼、鳜、斑鳢等物种。 范本二:前三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前三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79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743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055公顷。特别保护期为每年4月1日—7月31日。保护区位于山东省日照岚山头外海,东南距前三岛(平岛、车牛山岛、达山岛)22海里,西南距岚山头13公里,西北距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赶海园12公里。该海域

水深、底质适宜,基础饵料丰富,是金乌贼集中产卵场。保护区是由5个拐点顺次连线围成的海域,拐点坐标分别为(119°29′10″E,35°10′54″N ;119°33′49″E ,35°10′54″N;119°33′49″E ,35°09′21″N;119°31′7″E,35°09′21″N;119°29′10″E,35°10′11″N)。核心区是由4个拐点顺次连线围成的海域,拐点坐标分别为(119°29′10″E,35°10′54″N;119°31′41″E,35°10′54.38″N ;119°31′7″E,35°09′21″N ;119°29′10″E ,35°10′11″N )。实验区是由4个拐点顺次连线围成的海域,拐点坐标分别为(119°31′41″E,35°10′54″N;119°33′49″E,35°10′54″N;119°33′49″E,35°09′21″N;119°31′7″E,35°09′21″N)。主要保护对象为金乌贼,其他保护对象包括带鱼、蓝点马鲛、黄姑鱼、星鳗、鳀鱼、梭鱼、对虾、毛虾、虾蛄、鹰爪虾、大竹蛏和西施舌等。

对特种水产养殖的认识

对特种水产养殖的认识 大自然充满了无数的神奇与奥妙,我从小就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好 奇心,特别是动物之类的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平时也爱看一些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类的节目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也有了对它们深入了解的需要。在大学有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特种水产养殖这门选修。通过这门选修我看到大自然的神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开阔了我的 眼界。 我们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讲述了中华鳖、乌龟、虹鳟鱼、鳝鱼、虾、娃娃鱼、鳗鱼、鳄鱼的养殖,包括它们的属种,生活习性,养殖技术,市场前景等,老师主要通过讲述、播放视频这两种手段给我们大至讲述了 相关知识。特别是视频让我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也加深了我对相关知识 的掌握。通过十几周的学习,我对这门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方面。 一,特种水产有很高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包括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生物价值、食用价值等。特种水产与普通水产不一样,一般是一些数量较少,养殖技术又有一定难度的水生动物,所以它们有独特的价值。观赏价 值主要体现在一些稀少、长相独特的特种水产上。像中华鳖、乌龟、娃娃鱼、鳄鱼等,乌龟中的金龟、绿毛龟是龟中精品,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此外,乌龟是长寿动物,素有“龟鹤延年之说”,作为吉祥之物,常被作为祝 寿的礼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中华鳖、乌龟、蟹、娃娃鱼等有很高的药 用价值。龟肉滋阴补血,龟血可治脱肛和跌打损伤,龟甲富含蛋白胶质、钙盐,是重要的中药原料,龟板煮成的固体胶体叫龟板胶,滋阴补血效果更佳,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鳄鱼是一种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健康优质的鳄鱼肉不但好吃,而且还有滋心润肺、补血壮骨、补肾固精和驱邪除湿的功效,经常食用可补气养血、平喘止咳。但鳄鱼肉最好是带皮吃,因为鳄鱼皮含有丰富的胶质,能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并有润肤养颜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经常食用可以聪明益智、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 对防止心脑血管系统、恶性贫血和恶性肿瘤有很好的作用。其皮肤分泌的粘液含有多种“蛙皮素”。食用价值对我们来说很熟悉。日常我们的一些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有很多出自特种水产。像鳄鱼肉,大鲵肉,虾,蟹等都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虹鳟鱼肉味鲜浓,口感嫩活。肉里无刺,便

水产动物育种学考试选择题(附有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考试选择题(带有答案) 选择题 1、B是鱼类育种工作中最根本的方法。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转基因育种 2、由一个系祖通过近亲繁殖发展的群体通常称为C。 A、品系 B、家系 C、单系 D、近交系 3、具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杂交生产的品系称为C。 A、地方品系 B、专门化品系 C、配套系 D、杂交系 4、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称为D。 A、品种 B、品系 C、育种材料 D、种质资源 5、亲代通过性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称为 A 。 A、种质 B、种质资源 C、基因 D、基因组 6、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如杂交、诱变等,产生的育成品系或品种及各种突变体、 基因标记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称为D。 A、育种材料 B、育种中间材料 C、种质资源 D、人工种质资源 7、动物遗传资源保护除了原位保存,也可以 B 保存。 A、原地 B、易位 C、异地 D、冷冻 8、目前引种的主要利用方法是A。 A、以新品种直接参与生产 B、经遗传改良后参与生产 C、作为育种材料 D、改善生态环境 9、下列A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 A、本地品种 B、外地品种 C、育成品种 D、引入种 10、A是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A、选择 B、诱变 C、杂交 D、转基因 11、A是我国鱼类最经典的育种方法。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转基因育种 12、D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技术。 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细胞核移植 D、转基因技术 13、A是目前国内外动植物育种中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的育种方法之一。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转基因育种 14、B育种技术可以产生新基因。 A、选择 B、诱变 C、杂交 D、多倍体 15、D育种技术可以打破种间生殖隔离。 A、选择 B、雌核发育 C、杂交 D、转基因 16、D育种技术育种时间最短。 A、选择 B、杂交 C、多倍体 D、细胞核移植 17、B育种技术可用于快速建立纯系。 A、选择 B、雌核发育 C、杂交 D、多倍体 18、D育种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孕及其杂种不育。 A、选择 B、雌核发育 C、杂交 D、多倍体 19、目前鱼类选择育种的主要方法是C。 A、家系选择 B、亲本选择 C、混合选择 D、综合选择 20、鱼类品种提纯的常用方法是B。 A、杂交 B、近交 C、家系选育 D、亲本选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