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瓦尔登湖上的诗意栖居

瓦尔登湖上的诗意栖居

瓦尔登湖上的诗意栖居
瓦尔登湖上的诗意栖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0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02010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散文家和诗人,1817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深受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者爱默生的影响,崇尚自然之美,敬畏自然界的一切生灵。1845年,28岁的诗人带着一柄斧头,独自到家乡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隐居。在那里,他开荒种地、自耕自食,在一间简陋的小木屋中度过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的时光,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成了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到目前为止,此书已经出版了将近200多个版本,并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该书借记述作家在瓦尔登湖畔的这段独居经历,表达了一个浪漫主义者对现代文明的摒弃和对自然的向往。“自然”构成了《瓦尔登湖》一书的核心思想,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主要内容。作品展现出一道自然与心灵对话的风景,使人在感悟自然、体会人生的过程中油然生出对自然的敬意。全书充满闲云野鹤般的诗情画意,充满深沉而敏感的抒情,也充满清澈透明、耐人寻味的智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风景描写像湖水般纯净剔透,像山林般苍翠欲滴,不得不使人赞叹作者观察之细微、感受之独特、挚爱之深切、描绘之细腻。

作为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学派领导人爱默生的门徒和助手,梭罗深受其思想的影响。他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立场出发,认为自然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自然之中渗透着一种宇宙精神,即“超灵”,这种神圣的道德力渗透在自然的每一个事物中,自然是宇宙精神的创造,和人的精神是相通的。因而,梭罗强调人应该怀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到自然中去亲身观察实践,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自然界的事实来了解世界。他认为“直观的自然经历可以产生实实在在的智慧。”[1]46于是,1845年7月4日,在美国独立纪念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梭罗来到了他选择的那块属于自己的心灵圣地——

—瓦尔登湖,寻找心灵的新大陆。他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的生活,直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不能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生活过。”[1]68在瓦尔登湖畔,梭罗用诗一般的语言吟唱了一曲净化人心灵的牧歌。流畅而优美的笔触,诗意而美丽的生活,深刻而纯净的思想,使每一个读者无不为他的诗学意蕴及哲学思想而叹服,继而扪心自问,掩卷沉思。

一、如画的自然

“《瓦尔登湖》是一本极静极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一个人的书;读它需要高度集中的精神和朴素淡泊的心地,因为它是作者处于孤独状态中的深刻的思索和观察,是孤独的结晶,就像是神秘的呓语,天地诸神的诗歌一样,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是体悟不到那语句的美妙和深刻的哲思的。”这是该书中译本的序中译者徐迟先生对其的评价。的确,作家梭罗是把《瓦尔登湖》当作一个人生的命题去创作的,其意图是严肃而崇高的,要表述的思想也是深奥的。但他没有用晦涩呆板的哲学说教,而是用优美流畅的笔调、清新如画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意象,把他26个月在瓦尔登湖畔独居生活的体验和思索向读者娓娓道来,就像带领读者做了一次领略自然风光和净化精神的双重旅行。

语言是世界的整体象征,是诗人生存的见证。《瓦尔登湖》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然的清新气息,梭罗用诗化的语言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美丽、圣洁、静谧而

瓦尔登湖上的诗意栖居

李春霞

摘要: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梭罗以自己在当时荒凉的瓦尔登湖畔26个月的独居经历勾勒出了一道自然与心灵对话的风景,也渗透着人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深层含义。从自然与生活两方面入手,阐释作家如何从物质的外部世界转移到灵魂的内部世界当中召唤自我的生命启迪。

关键词:瓦尔登湖;自然;诗意的生活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0)20-0106-03

作者简介:李春霞(1976-),女,甘肃宕昌人,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中文系讲师,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0-07-09

又和谐的意境。在梭罗的眼中,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心灵交流与对话。人们从自然的感情中流露出诗意的美感。他写道:“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1]165寥寥数语,分别运用了比喻、拟人、隐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瓦尔登湖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勾勒出了它周边环境的概况并且人化了自然。读《瓦尔登湖》,读者会觉得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雾霭仿佛就呈现在自己的眼前;蛙声和鸟啼也在自己耳边回响;野鸭与潜水鸟、青蛙与乌龟、老鼠与蚂蚁也仿佛就是朋友和邻居;菖蒲与芦苇、河蓼草与眼子草就点缀在自己四周。诗人梭罗陶醉于春花秋实、夏雨冬雪、垂钓与种豆、泛舟于湖上的悠然,陶醉于上苍恩赐的美味的野果、冰天雪地的隆冬一口清凉的湖水;在那里,他看到了“红色的雪”和“绿色的太阳”等等。在诗人的笔下,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细致、那样的真实,自然万物都带上了人的感情和个性,就连小木屋烟囱里的烟也如圣洁的神鸟和熏香:

翅膀轻展的烟啊,伊卡洛斯之鸟

向上升腾,你的羽毛就要消融,

悄然无声的云雀,黎明的信使啊,

盘旋在你的村屋上,那时你的巢;

要不然你是失去的梦,午夜的

幻的身影,整理你的裙裳;

夜间给群星蒙上了面纱,白天里,

抹黑了光明,遮蔽了太阳光;

我的熏香,去吧,从这火炉上升,

见到诸神,请他们宽恕这通明的火光[1]221。

正如美国传记小说家斯蒂芬?哈恩在《梭罗》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当我们阅读梭罗的自然史著作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他在同一篇作品中不断转换角色,从诗人到道德家、自然主义观察者,再到科学家,从而具有某种流动性。”[2]他对自然的热爱在他的笔下上升为一种由衷的感恩和敬畏,读到这里,每一个人的精神和生命都会为之腾跃。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有作者的身影、情感和体验。

但“梭罗崇尚的自然,是一种令人身心放松的、与任何的道德说教毫无关系的自然。”[3]在自然中,他寻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牧歌式的愉悦,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一种外在简朴,内心丰富的生活方式”。[3]自然,在他面前充满着伟大、纯洁、美丽、壮观、迷人、永恒的气质。19世纪初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之上”。梭罗就是第一个实践者,在瓦尔登湖畔,他过着一种单纯、透明、自由、尽情享受大自然温情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半点污染且极其纯粹的生活,是宗教和艺术的生活,也正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写到的“生命对于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的追问的存在哲学,更是一种灵魂的修行。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日子,精确计算自已每一天消费的物品,感恩从自然的荒野、土地、森林、田野、湖水的赐予中获得食品、空气、阳光、水。在两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每天聆听大自然万籁之音,与夜晚大自然安静的星空、清晨大自然黎明的曙光一起思索,从而获得心灵的纯净,获得自然对生命的抚慰和安顿。和梭罗同时代的著名美国参议员乔治??埃文斯在评价《瓦尔登湖》时说:“每当文明之光以一种破坏性的阴影笼罩着你时……湖泊也会把你纳入怀抱。它会给你注入新鲜的血液;它会把你从一个弱者变为一个强人……不久,你便会用一种平静的心态来关注这个世界。”[3]梭罗就是在瓦尔登湖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已的每一天,人与大自然的亲和力完全没有任何障碍的存在。人因为自然的博大而胸怀宽广,因自然的无私而透明,因自然的美丽而有了祟高的心灵。在瓦尔登湖畔,他生活得孤独而满足。

二、诗意的生活

在瓦尔登湖畔,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认识到自然具有健康、朴素的天性,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但如何将其实现,真正实践爱默生提出的“自然将与精神携手来解放我们”的断言,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量。如果说爱默生是美国超验主义哲学的理论领袖,那梭罗则是现实生活中大胆的实践者。作为一个忠实的实践者,瓦尔登湖畔的自然景观为梭罗提供了一个静心观察自然、进行有效实验的场所。但梭罗在寻归荒野过程中所发掘的能够实践其超验主义思想的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模式呢?

梭罗认为,“我们需要突破自己的限度,需要在一些我们从未飘泊过的牧场上自由的生活。”[1]70作为一位哲学家,“不是只有深奥的思想,或者去建立某种流派,而是对智慧的真爱使其能明智的生活,那就是过一种简朴的、独立自主的、坚信的生活。”[1]79所以,梭罗首先崇尚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他认为走向超验主义生活的最大障碍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迷恋;认为人类在文明高峰的创造时代,迷失于奢侈的生活、物欲的张扬,人类已经成为物欲工具的工具,过着最为堕落腐朽的生活。因而,他到当时荒凉的瓦尔登湖边隐居,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简单地生活。他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究竟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生活用具。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28.12元来建立一个家,用0.27元来维持一周的生

活。他以一年中6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余的46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

有人曾拿我国古代“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与梭罗作比较,因为陶渊明也曾心游物外追求简朴的生活。但选择独居湖畔的梭罗与归隐田间的陶渊明,他们的动机是不同的。陶渊明是生逢乱世,在政治上失落之后悄然隐居自由而简朴的生活,这是一种因政治失意而建构的一种逃避的生活,是一种文化人不得志时的清贫无奈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探寻而进行的生活体验。梭罗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化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政治无关的、最质朴的生活方式;是不必要外界提供很多的物质资料就可以健康的活下去的生活;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在大自然之中获得宁静、谦和心态的生活;是不需要紧张焦虑的生活;更是一种明智的、诗意的生活。假如真要以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作比照的话,那就是像《论语》中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存陋巷,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颜回式的生活,以及孔子所提倡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式的生活。(《论语·述而》)梭罗通过自己的实验,他总结“简单一句话,即根据信仰,也根据经验,我确信,一个人要在这个世间谋生,如果生活的单纯而且明智,那并不是一种苦事,而且还是一种消遣。”[1]65他对生活的追求完全可以用“简朴,简朴,简朴”几个字来概括。这样的生活表面看来再穷没有,而内心则再富不过。梭罗的生活不仅仅是简朴的而且还是独立的。在他的世界里,简朴与独立是一种相互存续的关系,因为生活简朴才能不为外物所累而得以独立,因为独立才能追求并固守那一份宁静的简朴。

关于独立,梭罗的世界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独立的生活,二是要有独立的思想。他说:“我却不愿意任何人,由于任何原因,而采用我的生活方式。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的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1]68他的信念是“天才绝不是任何帝王的侍从”。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大多是由学校、教科书,为国际政治机器服务的文化机构所左右;人们学习的目的、生活的目标,也大多是以现有的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和自己周围亲人朋友为标准的。人们从来不管自己编的篮子值不值得别人卖,总喜欢强加于人。在他们的操纵下,无论是自觉的、被迫的,还是无意识的,人们最终都散失了自己独立的精神王国,迷失了自我。而梭罗保持精神独立的信仰是他能够走出权威话语的影响与压力,“在一些没有束缚的地方说话”和生活。也许梭罗的思想和行为可能是不合时宜的,但是我们在梭罗的体验与思想中起码看到了一种可能:他所进行的生活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实验,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与尊重;它标志着自我在思想上的清醒,在意识上的独立,从而不致丧失了理性的坚持。只有这样,个人以及整个民族的精神才能在现代的变革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进步性和挑战现代性,而且“有了思想,我们可以在清醒的状态下欢喜若狂。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的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的超越于任何行为及后果至上。”[1]154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对独立自由的精神和思想进行的热情地讴歌和颂扬,以至于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

—“有时我看着一对鹞鹰在高空中盘旋,一上一下,一近一远,好像他们是我自己思想的化身。”[1]179现在我们遭遇着精神与信仰的双重危机,也许只有独立,像梭罗所说的那样:做一个哥伦布,为了思想的流通,寻找自己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自信地向着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走出那自掘的坟墓。而要获得独立,生活简朴是必不可少的。简朴不需要什么过人的勇气和特别的德行,只要一颗宁静的心灵和淡泊的心态就可以了。梭罗就是这样一个在简朴的生活中让独立的人格得到升华的典型。

三、结语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对自然的热爱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普遍性的人类情感和人生境界,蕴涵着对一切生命的关怀。梭罗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的意义,是对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对独立思想与人格的坚守。梭罗对自然界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尊重,他钟情于那一切美丽的天造之物,对自然界的山水、河流都有很深的生命关怀与生命体验,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神圣不可亵渎的。

梭罗以朝圣般的激情来到瓦尔登湖的森林里,沉醉于大自然的那份亲和、博大与完美,进行了一次真正的伟大生命的探索与体验。尤其在近20年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横行,使得人们越来越麻木,越来越实际,越来越注重物质财富和身体享受,越来越远离精神、梦幻和情感。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精神源泉,人类应该从自我精神生命的创造力中寻找真理与永恒,拒绝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和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我们需要“诗意的安居”,而不是继续自掘坟墓,让我们的灵魂在大自然中得到安慰与拯救。

参考文献:

[1]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1997.

[2]斯蒂芬·哈恩.梭罗[M].王艳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3]程虹.寻归荒野[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0篇议论文阅读(有答案)

(一)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有改动(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2)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 是针对当今社会“儒雅稀缺”“人们举止失当”现象发表议论的。(若只答“儒雅这种传统文化缺失”或“不少人举止失当”任一点现象的,只给1分,共2分) 解析:第3段“现今”一词,引出了作者所针对的议论现象。 (3)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事实)论证(1分);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的观点。(2分)(共3分) 解析:第2段列举了从古至今一系列人物事例,这是运用的举例论证。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 ..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而且”表递进(1分),用在这里突出了现今人们举止失当现象的严重性(1分),进而强调了论证儒雅的必要性(1分)。(意对即可,共3分) (5)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3分)

关于诗意人生的感悟

关于诗意人生的感悟 导语: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它的表现形式不一,或渐悟或顿悟,或隐藏或彰显。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渐的领悟,有的则是瞬间的开悟。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诗意人生的感悟文章,以供参考。 当我们在常常谈论一些时尚的话题,当我们在孜孜以求资本的增值,当现代科技的发达已使我们的天地少有神秘之处、我们的想象少有浪漫的空间的时代,写诗读诗似乎成了少数诗人与正在钟情怀春的少男少女的事,诗歌好象离大众生活很远很远,但我想懂得诗也是一种能力,正如懂得欣赏交响乐也需要一定的素养一样,能够品味诗歌独特的表达形式与美学意境是幸运的,至少在他们的人生中比别人多了一种高雅的情趣。 最近的911事件,很多美国人以赋诗的形式来悼念受害者,如有人引用英国诗人叶芝的一段短诗:“让我吐露的话语,让我写下的文辞,随那不懈的羽翅飞送,一直落到你悲泣难抑的心头”,用诗来表达心中的哀伤,自然显得更隽永与耐人回味了。 人谁都有孤独的时候,当我读到里尔克的几句诗时,我不由感到自己那莫名的愁绪似乎给诗人染上了看得见的色彩,那就是:“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

阴影落在日规上,让秋风刮过田园……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这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文辞贴切得就象自己的心在吟唱。 现实总是有点单调,浪漫永远总是显得很美丽,当我们闻到的是闹市上那令人心烦的汽油味,听到的是那令人晕眩的聒噪,看到的是那么多庸俗的浮躁,那么我宁可静静地拿起一本书,静静地读着叶芝的诗:“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支起九行芸豆架,一排蜜蜂巢,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着这声音”。这样的诗歌,读起来又会让人觉得多么超凡脱俗了,吟之则足以令人忘忧。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读着这首诗,不仅仅觉得诗中有画,更有一种时空的纵深感,由文字所构划的意境显得空灵而美妙,令人想到中国有句古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俗,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但诗的表达自然显得更加美好而又令人浮想联翩了。 当我们为着生活而奔波流浪,当我们饱经沧桑而不再信

02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及其人生体验的思考

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及其人生体验的思考 余育国 我对存在主义的兴趣由来已久。当我接触到“存在主义”一词时,我没有对存在主义有什么深入地了解,但我还是被这一词语震撼了,在心灵深入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追究原因,综合起来可以归结为一处,那就是我对哲学与人生的全部所思所想,完全可以用“存在主义”一词来概括。尽管我心中的存在主义或许不是海德格尔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但我还是觉得能够这样做。然后,我就一边回忆我个人的思想历程,一边阅读关于存在主义的著作。这里面有很多苦恼,也有很多感悟。上完吕老师的课,通过读书和思考,最终得到的还有情感上的超越与心灵上的豁达,有时感到似乎解开了自己的思想纽扣。下面,我就分两个部分,谈点我到存在主义及其人生体验的看法。 一、哲学思考:对主客二分的消解 主观与客观的分离,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存在与思想的分离,物质与精神的分离,是西方哲学一段时间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分离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其导致的后果是,不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不是二者的关系问题,但在很多时候,已被当作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有一个后果是,尽管有些哲学自称是一元论,而实际摆脱不了二元论的思维方式,用二元论的思想去批判二元论,成为一个不彻底的一元论。我已认识到这是一个陈旧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庸俗的受意识形态影响的极端思维方式。因此,我想努力摆脱,并作过一些尝试。例如,几年前,我就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感兴趣,还想在他的基础上,做一些关于统一论的研究。但限于学识没能如愿。在一次听取河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院长邢铁的一次讲演之后,我很受启发。为了将二元论彻底粉碎,他借用了一个佛教故事。问什么是哲学认识的最高境界,一个老和尚说,在哲学认识上有三种境界,其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三才是最高境界。我终有所悟。第一个是一个庸俗的机械的唯物主义境界,第二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抽象的唯心主义境界,其三是既认识到前两个境界的局限,又实现了超越和统一。下来后,我再以这个故事为指引,探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发现它与这则佛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困惑我的问题部分得以解决。存在主义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使我对当代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实现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一定程度的升华。 第一个概念是“原在”,它不是普通的存在,而是存在与逻各斯的统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整体、综合,然后再局部、分析,最后实现超越,实现高层次的整体、综合。海德格尔为了摆脱主客二分,摆脱所有属于现当代哲学的影响,回到哲学分析的源头,着力对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逻格斯与原在的关系进行重新探讨(这种探讨是整体思维的再次运用,不是回归,而是高层次的综合)。海德格尔通过分析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残篇》第一节和第二节,得出结论:赫拉克利的逻格斯意味着“那正在收拢着的被收拢性,即原本的收拢”。这一具有强烈现象学存在论的理解将逻格斯的理解与原在的含义贯通了起来。他说: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阅读附答案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 栖居.....阅读附答案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的时候,我们回顾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人文情怀,这种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之异曲同工。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早地追求着以诗性和精神家因为目标的人居理想。强调诗性、追求精神居所和理想家园的情怀,使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能超然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静默和融合。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诗经·硕鼠》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以表达对宁静平和

生活的向往,以实现心灵的皈依。东晋陶渊明的作品,经典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他的田园诗,是其人格精神的外化,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出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因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著名的《桃花源记》便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的社会梦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经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欧阳修提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明代画论专家李贽也有这样的评价:“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究竟什么样的画最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宋代山水画论专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一段话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他说:“世人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凡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很明显,可居、可游的画境,是笃爱山水的人们实现自身理想和满足自身精神欲望的理想境界。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村落形态,多为可居可游之境,充分表达出理想居住之境的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古代众多的山水画和村居图中表达的居住胜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

2002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诗意地栖居-作文

2002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诗意地栖居 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 哲人在淡淡地微笑着。 于是,有了负重一生的小蜗牛,也有了逍遥一世的沙鸥。 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 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住发酸。 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一切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活的希望。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 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 悲伤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 是躺下来哀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们选择了摆渡苦难,因此他们又踏上了繁花似锦的人生大道。 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既侍奉金钱,又去当上帝的仆人。 它揭示了一个道理:在许多情况下,人要么选择物质上的富有,

要么选择精神上的高尚,这两者不可得兼。 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经商,成为世界首富,世人顶礼膜拜的榜样。 可他想参加哈佛校长聚会,却遭到了部分校友的拒绝,原因是他中途退学,不配称作哈佛人。 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一块净土,供我们诗意地栖居。 哈佛校长选择了精神上的高贵,这也应该是我们的选择。 既然必须得选择,那么就让我们选择一栋精神上的小屋,用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些人间的美德来装饰它;选择泊在小屋边那摆渡苦难的渡船,让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

顾炎武的名言警句大全

顾炎武的名言警句大全 顾炎武年代:清朝顾炎武作品:《日知录》顾炎武简介: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平生学风严谨,学识渊博,著作甚多;在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经学、音韵学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他注重经世致用,凡社会风俗,民生利弊,必亲历体察;于地理考证,不完全依赖文字记载,而重视实地调查。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顾炎武的名言警句大全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日知录》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3、以兴趣始,以毅力终。——顾炎武 4、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 5、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 6、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7、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顾炎武《顾炎武诗选》 8、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0、文须有益于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11、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12、官多则乱,将多则乱——顾炎武 13、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 14、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15、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敬畏山水,莫负诗意栖居

敬畏山水,莫负诗意栖居 敬畏山水,莫负诗意栖居《论语》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山跟水,一阳一阴,一静一动,共生共荣。正因为有了山的挺拔与伟岸,水的悠然与淡泊,才构筑了大千世界安宁详和的意境,并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浓郁的诗意。 自古以来,“敬畏山水”作为一种普世善念,一直被世人所推崇。仁者从山的宁静安稳中获得了安于义理而矢志不渝的力量,智者则从水的灵动欢欣中获得了圆融通达的启迪。现实生活中,心中始终装着山水并懂得敬畏山水的人,也总比一般人活得更加潇洒飘逸。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告别了记忆里的山山水水,这是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然。但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只要看见了山,望见了水,它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唤醒藏在你我内心深处的那些久违的乡愁。每当此时此刻,过往的乡愁

记忆重现,无论长还是短,都是那般甜美亲切,那般富有诗情画意。 还有那春花秋月、草长莺飞,以及所有跟自然山水同在的轮回,都给了我们无数乡愁记忆和意境美学。那些年,在有山有水有田园的故乡,生活过得是那般恬静,时光走的是那般“泾渭分明”:春来时,山青水绿、万物复苏;夏来时,骄阳似火、蝉鸣不休;秋来时,遍野金黄、瓜果飘香;冬来时,银霜素裹、白雪纷飞。山川河流,也都会随着节令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姿态。 事实上,自古以来,乡愁就已扎根并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脉跟血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不管是什么样的故乡,富庶也好,贫瘠也罢,它始终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生命之初的邂逅,也是一种难得缘分。而故乡的山水,更像是一种精神烙印,伴随着我们一生。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

诗意语文 诗意人生

诗意语文诗意人生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一直很崇拜王崧舟老师,觉得他作为一个语文人,自身的语文素养已经修炼到了令人仰望的境界,他满腹诗书,出口成章,他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 最早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是十年前在长沙,当时我对在小语界已经赫赫有名的王老师一无所知,只是在座无虚席体育馆内,看着众星捧月般的舞台中央的王老师,非常感慨能在这么大的场合执教公开课该是多大的一种挑战,该有多强的实力啊!教学环节记不得了,记得当时执教的是古文《伯牙绝弦》,王老师的朗读很出色,板书很漂亮,教学语言很优美。 后来,在各种教育教学杂志上慢慢认识了王崧舟老师。王老师的“诗意语文”伴随着《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曼谷的小象》《长相思》走进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视野,也掀起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又一轮探索热潮,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以及在课堂上的体现一直是颇受关注和争议的,我的浅见是要让学生在人文性的形式或语言中掌握语言的工具性。如果一节语文课上,开门见山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几样“工具”,或者说我们要来进行几项训练,无疑会让学生用一种完成任务式的“被动接受”,如果把一个个训练点和知识点自然隐藏于人文性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师生合作,师生对话自然地呈现,学生是乐于接受的。我们现在的语文课也正体现了人文性

与工具性的融合,诗意语文的课堂在让人感受浓浓诗意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洗礼,老师引领着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我感觉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外表的光鲜热闹,同样有其深厚实在的内涵。 假期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一书,对王老师,对他的诗意语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本书其实就是汇编了王老师的7则座谈发言稿而成,生动翔实,有理论有实例;语言幽默风趣,思想高屋建瓴,真是一本适合一线教师阅读的好书,我几乎是“一气呵成”般的把它读完,还就没有这般酣畅淋漓地读整本书的感觉了。一遍读完后,我又读了第二遍,在第二遍阅读中把书中的精华语句做了摘录。心得体会很多,最强烈最想表达的有如下几点: 1.来自课堂一线的教育专著一定是受老师们欢迎的 纯理论的文章容易让人望而却步,阅读时困难重重,若放在床边的话搞不好会成为“催眠书”,个人感觉越想看越钻不下去,总感觉一行行字像在跳舞,好不容易看了一会,就想着要休息一下。而读《诗意语文》,就像在听王崧舟老师侃侃而谈,谈他的成长经历,谈他的阅读心得,谈他的课,谈他的故事,不知不觉就沉浸在这故事中了。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王老师是特级语文教师,但我们都拥有共同的身份——语文教师,所以也就有了沟通点,有了共同语言,很多平时的困惑也许就能从书中获得启示,很多平时模模糊糊的想法就从书中找到了理论的支撑,很多平时视野无法触及了,这本书也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窗。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2244507.html,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作者:高鹏飞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6期 【摘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将着重点放于人,将自由引向人,在超越胡塞尔先验主体性的基础上,树立了“存在先于本质”这面大旗。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如此,在此场中,任何事物的运动时按照规律进行的,并没有任何先验规定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该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仍然有许多缺陷需要重视,或许这正是哲学存在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存在主义;此在;时间;语言 一、存在主义的内涵及起源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大师。那么何为存在主义?从字面上来看,重点在于存在,即存在要在存在者之前。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最早这一词是出自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之口,包括有神论存在主义、无神论存在主义、人道主义存在主义三大类,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的学说。难能可贵的是: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马克思也讲个性解放,也讲自由,如果限制人性,则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任何理论的诞生都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条件息息相关,由那个时代生产方式所决定,所以马克思说:“任何哲学都是它那个时代思想的精华”。随着经济、科技等等的发展,人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了社会归属感和融入感,好似这个社会之外的一种存在。因此,存在主义应运而生。 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就是存在者“去存在”,是动词“在”。按本质来说,这种存在是无法言说的,它是一种运动,难以把握,如果能够被对象化,那就不是存在而是存在者了。举个例子,人在成为人之前,就已经有了人的存在,只不过那个时候不称其为人,后来经过进化,这种生物渐渐学会了劳动,有了自己的语言,从而有了一个名称叫做人。所以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存在是在存在者之前了。 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存在和本质一致了,人就自由了。而在海德格尔这里,“存在是先于人的本质的”,在这里笔者觉得不能把存在和本质论混为一谈,这里的存在不涉及起源的问题,他只不过想强调单纯的存在,有这种过程和动作的发生,但前提是一定会有存在者来表现存在,所以非要就此问题进行本质论的探讨,在笔者看来他也是唯物主义的。 二、此在、自由和存在者

海德格尔-名言

海德格尔-名言 1、人居住于语言的寓所中 2、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海德格尔 3、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4、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 5、有是存在的守护者 6、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它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也是能被其它有意识潜质存在者感知认识决定利用的本源 7、语言是存在的家 8、人是存在的澄明 9、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10、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正因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正因思属于在,听从在。 11、人,诗意的安栖。 12、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13、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1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愉悦,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正因,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 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消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冗杂则缭乱,过于俭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实验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千年以前,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辅君,宣仁,教育,座下三千弟子,他在生活中奔走繁忙,然而孔子其实不是一味地只懂得奔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懂得在繁忙的奔走中安静地憩息,他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即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回首当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驴子前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迈步。然而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于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实验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的标牌,上书“渐渐走,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美好!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庄严,那笔顿作棍棒,唱醒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先生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觉悟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吞息的神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别样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财富的同时,鲁迅先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酿造出碎金般的诗意,铸就了他灿烂而又美妙平淡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顾炎武《与友人书》

顾炎武:《与友人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13)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14,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15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16乎?” 字词注释:1选自清代顾炎武《与友人书》②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③方;地方。指某地。④染:沾染。习染:染上某种的习气。⑤域:地方穷僻之域:形容贫困偏僻的地方。⑥资:盘缠、资费、费用。无马车之资:不具备广结交友的条件⑦犹当:还应当。并且应当。⑧审问:详细考究。审:详细。犹当博学审问:进行广博的学习,详尽的考究⑨稽:探究,考察,相合。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与稽:进行探讨⑩庶(shù)几:差不多。11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12子羔原宪: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13济:帮助,有利,有好处, 14邑:地方15丘:孔子16勉:勤勉,努力。 原文翻译:人做学问如果不是一天天进步,那就是在一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不好的习气而自己还不知道。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路费(坐马车的费用),仍要广泛得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看到古人的观点,以便探求(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对着墙壁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勉励自己吗? 【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不和别人交流,限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就会孤陋寡闻或学习效果不佳;反之,我们的思维会因在交流中受到启发而变得越发灵活,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 【三个方面谈“做学问”】 1.仔细并且刻苦钻研究书中的含义和其讲述的道理; 2.要与旁人交流; 3.要出门学习并且体验,开阔视野。 《伤仲永》: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10.《伤仲永》: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与友人书》: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感受诗意作文600字

感受诗意作文600字 篇一:感受诗意 “呼?”海风吹来,送来淡淡的海水味,细细品味,一股咸味冲上舌尖。在这通往普陀山的轮船上,海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昌龄这两句证实了我正在看的景象,在繁星点缀的星空中,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皎洁圆月,也有一种想吃掉它的感受。在海的倒影中,月亮上下起伏不定,海水带着残留的月色,向远处奔去。而在一旁的星星呢?它们在干什么?这些鬼精灵,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在朦胧的夜色中,只看见数百,数千,数万的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一会儿飞入云中,一会儿放低自身的光芒,一会儿发出幽灵般的笑声,“你找不到我!你看不见我~”但我想不一定,海面会定格住这一刻,流进我的心窝,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诗意。 突然我发现,几颗星星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并直线落下了地平线,让我感到“疑是银河落九天”,而那皎洁的月色也变得暗淡了,渐渐地,那些鬼精灵逐个落下,天空中的月亮也不见了踪影。忽然,地平线上闪现岀无限光芒,无数火焰在哪儿燃烧,发出万丈光芒。真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那光,

刺得我们眼睛发痛;那火, 点燃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而那圆,给予了我们希望和信念,让我们领悟了“一日之计在于晨。”海面上显出了太阳的身影,它抹去了昨夜的污点,点亮了今日的光明。海面上呈一片红,“半江瑟瑟半江红”,那鲜红的海面,难道不使人陶醉吗?赤红的烈焰高挂在空中,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到了! 这一旅程让我感觉到海水给我们带来的诗意,让我们感受诗意,感受这一幅幅的风景画,你就会发现,这其中也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篇二:诗意地活着 午后的美好时光,酌上一杯清茶,手持一卷《千家诗》, 在摇椅上小憩一会。还有比这更诗意的事吗? 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田园溪涧,松竹梅菊…… 一切美好的事物总能在精简的字里行间完美体现,工整的句式,压韵的音律,一篇篇诗作就这样引领我走向诗意的自然。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肇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一、从“此在”到“存在” “存在”一词是海德格尔整个存在主义的核心,所以我们首先从它谈起。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发端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存在”(德文sein,英文being)一词在西语中乃是联接主语和谓语的系词的名词化,它表示语言表述中主语和表语之间的意义关联,不能把它理解为在汉语语境中表实在的汉语语词“存在”,而应理解为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所在。对“存在”的思考即对“意义之在”的思考。显然,只有把握了“意义之在”(存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此在),因为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存在”与语言的一体相关性使后期海德格尔转向语言的思考。在荷尔德林等诗人诗作的启示下,海德格尔发现诗是最本质的语言,对诗语的沉思会走上通向“存在”的道路而领悟“存在”的真理。因此,海德格尔后期特别关注诗以及诗性艺术,并在走向“存在之思”的道路上,建立了自己的诗论和艺术论。由此可见,其诗论和艺术论并非一般文艺学学科意义上的诗学和艺术学,而是他整个存在之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更显得使之别开生面,富有新意。 二、艺术与“真”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沉思是作为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直接反应和进一步思考存在之真的问题而发生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重新思考真理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艺术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艺术作品的界定。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他认为艺术作品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本源。在他看来,如果艺术家创作了作品,作品也成就的艺术家,两者互为因果,就存在一个“第三者”将它们联系起来,即它们的共同本源“艺术”。海德格尔的“艺术”亦有其特殊含义,它是一场历史性的事件,这事件即他所谓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世界”与“大地”这对概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一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说."我在等待神的来临。" 有时候人信仰宗教,却离开了存在的根源,因为人把宗教视为现实世界中的工具来使用,相信自己死后可以升天堂,但这往往只是心理自我安慰的心灵幻觉而已!海德格尔则告诉人们要以真诚、开放的态度,揭开被遮蔽的世界,寻找真理的真相,以等待神的来临。 引言 时代背景 海德格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力极为广泛,也极为深刻。这是因为他充分掌握到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形而上学。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偏重于有形可见的一切,譬如,努力追求对宇宙的认识,他所能产生的心得就仅止于向外了解物质世界。或者,如果他只注意到人的问题,如加缪、萨特等哲学家,便仅能专注于人的世界,对历史、社会、文化有其评论与见解。然而,形而上学则是探讨这两者最后的根源。 天地间的存在之物有二:自然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但是,这两者的存在均无必然的理由。世界可能因战争而整个毁灭,人的生命更是短暂,连文化也可能被我们自己所破坏。既然这两者没有最后的保障或内在的根据,它们为什么又会存在呢?因此,哲学家研究形而上J学,就是要深入这些现象的背后,询问这两个世界既然没有内在的基础,但它们事实上又存在,那么一定有别的理由,这个理由便称作"终极的世界"。相对于我们的有限,它是无限的;相对于我们的变化万千,它是超越的;相对于我们的浮面,它是根本的。形而上学就是要研究这第三个世界,换言之,就是要去找寻前两个世界的最后基础何在。由此观之,海德格尔的关怀焦点是非常准确的。 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好是他的盛年时期。他三十八岁出版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Sein und Zeit; Beingαnd Time)广受重视,成为当代的大哲学家之一。1933年,纳粹统治德国,海德格尔四十四岁,竟接受纳粹的指示,出任弗莱堡( Freiburg)大学的校长。这件事一直为后人所批评。尽管后来,他因为纳粹无端残杀犹太人而与纳粹决裂,但终究留下了不好的名誉痕迹。所以,真正的学者最好不要参与政治活动,因为在政治圈中很容易被污染,海德格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然而,生命上的这一个阴影,并不影响他思想上的深度。在那个年代,他期盼通过教育来改善世界。后来发现:在思考"存在"时,面对变化的世界,自己究竟能掌握多少?即使让自己得君行道,又能拯救苍生到什么程度呢?这是很大的问题。海德格尔怎么会去思考这些问

诗意栖居 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 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是—种生活态度:自由的,精神的,灵性的,自然的。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我们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我们必须是一个诗意的栖居者,因为人类生存的本质是诗意的。 诗意地生活就是会营造自己的心境,调节自己的心态,超然世俗以外。 面对困苦、责难、伤害,我们应以豁达、开朗、乐观、进取的态度来对待,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乌云遮不住太阳。就像大文豪苏轼一样,虽屡遭打击,一生坎坷,但极为达观,听到鸟鸣便是“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就是被贬了官,还能吟出“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一顶笠帽、一身蓑衣、一双草鞋、一根竹杖,迎着风雨向前仍唱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诗意地生活其实很简单。一盆兰花,一支洞箫,一枚卵石,一幅字画,一片雪花,一场细雨,一弯月,一杯茶,一本书,一首诗……都会在宁静的心湖漾起欢愉的涟漪,给你带来无穷的诗意。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一张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壶茶。几只杯,天上是一钩月,窗边是一副卷起的芦帘。看着看着,心,沉静下来,喧闹没有了,烦恼没有了,恍惚之间自己也随散去的朋友去屋外赏月。夜,静极。读画竟有愿做赏月人、不羡仙的感叹。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是无用的装点,却是愈精练愈好。 然而,可怜我们的现实生活! 滚滚红尘中,人们追名逐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根本无暇顾及这“不求解渴的酒”,这“不求饱的点心”。而周作人在此看到的是艺术,是艺术化的生活,也就是充满诗意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艺术,我们方知春雨不仅可以润泽禾苗,还可以窗下独听;茶不只可解渴,还可以养心;石不能言却最可人;花不但可以扮美女儿家,更可以案头清供,继而闻香动念,所谓“一花一世界”! 诗意地生活是人生的大彻大悟。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有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这是《菜根谭》中的话。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还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娓娓道出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令西方入倾倒。当时美国有一书评家说:“读完这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诗意地生活,简化生活,读一篇美文,吟咏一首好诗,莳弄几株花草,把玩一块石头……让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生活的大智慧。 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便能开垦出芳菲满地的精神桃花源来。 绽放你的美 实验二班郄腾蛟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古城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人的一生,贵在创造价值,要绽放属于你自己的美,实现你的价值。 苏格拉底有两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敢为人先,说出如此言论。他看懂了世态的落后,明白了文明的进步,立足于人文精神。虽然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他并没有地头,他内心明白,真理是犹如真金般闪耀着光芒,能经得起火的考验。他用生命之光,绽放出自己的美。 这不失为一种难能可贵的价值,基于此,对后世依旧产生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 在唐代诗人中,很多人推崇诗仙李白,但我不为他骄傲,在其人生阅历中,他将浮华的宫殿尽收眼底。可是在这片诗海中,我独望见一位平常但不平凡的伟大诗人——杜甫。眼前国破河山,

《顾炎武》读后感

《顾炎武》读后感 你们看过《顾炎武》这书之后,有什么样的启发呢?接下来给你们带来《顾炎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 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 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其中最让我心动的是他的养母为给他的祖母治病自断一跟手指,放在汤药里这个孝举让我十分感动。清军南下,顾炎武和他的好友归庄,王永祚,昆山知县杨永言挺身而出,投入战斗。由于叶方恒的陷

害,不能安心的做学问他决定远走高飞,去一个清净的地方,1657 年开始的漫长的北游之路。1682年客逝他乡。 当读完这本书,再次走进亭林公园,再次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由心底的敬佩他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爱国兴邦的高风亮节。激励着我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这个暑假我们一起读了《顾炎武》这本书,书中介绍了顾炎武的的的故乡和他的一生。 书中讲了明末清初,昆山的历史,百姓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浴血奋战沙场,爱读书,读到好的地方会摘抄下来,用于实践中,这点正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的地方,他一生心系国家安危,北游的二三十年,他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骑着马,在各地考察,调查中度过,像《山东考古录》《京东考古录》《昌平山水记》等许多著作都是中国北部实地考察后的收获。在教育方面,顾炎武认为:人之学,不日进则日退。读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局限都会痛感雄心而智力不足,都在批判传统时仍然不能摆脱传统的束缚。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投入事业,哪怕呕心沥血,哪怕经历力劫,总能突破无形或有型的桎梏。 读完这本书感受颇深,现在的美好生活来点不易啊,他的精神时刻鞭策着我们努力,他的读书习惯是我们的榜样。 1.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诗意的栖居者——论陶渊明的田园诗(参考模板)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本科生毕业 论文(对外汉语) 学 部 人文学部 学科门类 汉语言文学类 专 业 对外汉语 学 号 2009473071 姓 名 王虹霞 指导教师 田小军 2010年5月30日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装 订 线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诗意的栖居者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摘要 陶渊明、陶诗融洽的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平衡关系,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的代表,陶渊明的存在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诗意地栖居”。 陶渊明的诗意栖居表现为对躬耕田园生活的体验和表现为诗意化,追求任真自然和身心自 由境界; 与劳动创造、美酒、诗书相伴的美好人生; 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亲友民胞物与的 仁爱情怀;都是他对美的诠释。这种境界追求、美好人生、仁爱情怀三位一体,分别从感 性的生活体验和理性的生命思考,建构起陶渊明诗意栖居的动人的美学精神景观。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诗意的栖居 装 订 线

Poetic Dwelling Persons _____Taoism 's Pastoral Poetry ABSTRACT Taoism and his poems show us a kind of harmonious balance which is human with nature, society and human themselves. As a delega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with high value of life,Tao’s existence appears a truly poetic dwelling which is the experience of rustic life, the freedom of mind and body, and the life of poetic. His definition of beauty is that live with work, good wine, nature and books , and love all nations. That is the beauty in his heart. He built a landscape from the perceptual life experience and rational thinking which are including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beautiful life and love. Key words:taoism;pastoral poet;poetic dwellin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