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大疾病所占比例

各大疾病所占比例

各大疾病所占比例
各大疾病所占比例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资料统计: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5%,50岁以上的人均发病率为10%。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目前,25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2.5%,达2000多万人,预计到2010年,糖尿病患者可达到6300万,将居世界首位,占人口比例4.6%。因此,必须了解糖尿病的防病知识,才能健康长寿[2010年2月]。

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竭。[2009年11月]

心脑血管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死亡总人数的1/3。我国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占因病死亡总人数的40.7%。其比例远高于人类大敌癌症,居各类死因之首。[2009年11月12日]

心脏病

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表的报告显示,2008年癌症新发病例为1270万例,因病死亡人数为760万人,但到2030年癌症病例将达到2140万例,死亡将超过1320万人。

目前,癌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20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40万;我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在全国不少大城市,恶性肿瘤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第一死亡原因。近年来癌症死亡约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构成的22.32%,癌症死亡率比上世纪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比上世纪90年代初期增加了22.5%;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合计占癌症死因的80%以上。[2008]

这是2004年的一份资料

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2004.

类属

[1]致因

死亡百分

100,000人中的死亡数(每

年)

全部男性女性

–全部致因100.00 916.1 954.7 877.1

A 心脑血管疾病29.34 268.8 259.3 278.4

B 感染和寄生虫类疾病19.12 175.2 185.1 165.1 A.1 缺血性心脏病12.64 115.8 121.4 110.1

C 恶性赘生物(癌)12.49 114.4 126.9 101.7

A.2 脑血管疾病(中风)9.66 88.5 81.4 95.6

B.1 呼吸道感染 6.95 63.7 63.5 63.8 B.1.1 下呼吸道感染 6.81 62.4 62.2 62.6

D 呼吸系统疾病 6.49 59.5 61.1 57.9

E 非故意伤害 6.23 57.0 73.7 40.2 B.2 爱滋病 4.87 44.6 46.2 43.0 D.1 慢性梗阻性肺部疾病(COPD) 4.82 44.1 45.1 43.1 –周产期状况 4.32 39.6 43.7 35.4

F 消化系统疾病 3.45 31.6 34.9 28.2 B.3 腹泻类疾病 3.15 28.9 30.0 27.8

G 故意伤害(自杀,谋杀,战争,

etc.)

2.84 26.0 37.0 14.9

B.4 结核 2.75 25.2 32.9 17.3

B.5 疟疾 2.23 20.4 19.4 21.5

C.1 肺癌 2.18 20.0 28.4 11.4 E.1 公路交通事故 2.09 19.1 27.8 10.4 B.6 儿科疾病 1.97 18.1 18.0 18.2 H 神经精神异常 1.95 17.9 18.4 17.3 –糖尿病 1.73 15.9 14.1 17.7 A.3 高血压性心脏病 1.60 14.6 13.4 15.9 G.1 自杀 1.53 14.0 17.4 10.6

C.2 胃癌 1.49 13.7 16.7 10.5 I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49 13.6 14.1 13.1 F.1 肝硬化 1.38 12.6 16.1 9.1 I.1 肾炎/肾病 1.19 10.9 11.0 10.7 C.3 大肠癌 1.09 10.0 10.3 9.7 C.4 肝癌 1.08 9.9 13.6 6.2 B.6.1 麻疹 1.07 9.8 9.8 9.9 G.2 暴力0.98 9.0 14.2 3.7 –Maternal conditions0.89 8.2 0.0 16.5 –先天异常0.86 7.9 8.1 7.7 J 营养缺乏症0.85 7.8 6.9 8.7 C.5 乳癌0.84 7.7 0.1 15.3 C.6 食道癌0.78 7.2 9.1 5.2 A.4 发炎性心脏病[2]0.71 6.5 6.7 6.2 H.1 阿兹海默病及其他的失智症0.70 6.4 4.7 8.1 E.2 跌落0.69 6.3 7.5 5.0 E.3 溺水0.67 6.1 8.4 3.9 E.4 中毒0.61 5.6 7.2 4.0 C.7 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0.59 5.4 5.4 5.4 A.5 风湿性心脏病0.57 5.3 4.4 6.1 C.8 口癌和头颈癌0.56 5.1 7.1 3.1 E.5 火灾0.55 5.0 3.8 6.2

B.6.2 百日咳0.52 4.7 4.7 4.8

C.9 前列腺癌0.47 4.3 8.6 0.0 C.10 白血病0.46 4.2 4.7 3.8 F.2 消化性溃疡0.46 4.2 5.0 3.5 J.1 蛋白质能量营养失调0.46 4.2 4.2 4.2 –内分泌/营养失调0.43 3.9 3.4 4.4

D.2 哮喘0.42 3.9 3.9 3.8 C.11 宫颈癌0.42 3.8 0.0 7.7 C.12 胰腺癌0.41 3.7 3.9 3.5 B.6.3 破伤风0.38 3.4 3.4 3.5

B.7 性病排除爱滋病0.32 2.9 2.9 2.9

C.13 膀胱癌0.31 2.9 4.0 1.7 B.8 脑膜炎0.30 2.8 2.9 2.7 G.3 战争0.30 2.8 5.0 0.5 B.7.1 梅毒0.28 2.5 2.7 2.3 –非恶性的赘生物0.26 2.4 2.4 2.4 J.2 缺铁性贫血0.24 2.2 1.5 2.9 C.14 卵巢癌0.24 2.2 0.0 4.4 B.9 热带病0.23 2.1 2.5 1.6 H.2 癫痫0.22 2.0 2.2 1.8 –运动器疾病0.19 1.7 1.2 2.2 B.10 乙型肝炎0.18 1.7 2.3 1.0 H.3 帕金森氏症0.17 1.6 1.6 1.6 H.4 酗酒0.16 1.5 2.5 0.4 H.5 滥用药品0.15 1.4 2.2 0.5

B.1.2 上呼吸道感染0.13 1.2 1.2 1.2

C.15 子宫癌0.12 1.1 0.0 2.3 –皮肤病0.12 1.1 0.8 1.4 C.16 黑色素瘤及其他皮肤癌0.12 1.1 1.1 1.0 B.11 丙型肝炎0.09 0.9 1.1 0.6 B.9.1 利什曼病0.09 0.8 1.0 0.7 B.9.2 锥体虫病0.08 0.8 1.0 0.5 I.2 良性前列腺增生0.06 0.5 1.0 0.0

大学生每月支出与收入调查报告

[大学生每月支出与收入调查报告] 大学生支出问题[阅读: 1263] 调查显示的差距虽然惊人,但在意料之中:学生每月最大的花销为2000元,最少的才180元,大学生每月支出与收入调查报告。这意味着一名学生一个月的消费几乎相当于另一名贫困学生一年的开支。 消费内容的差别表明,相对城市大学生而言,农村大学生缺少“营养”而内容单一,后者主要是吃、穿、住、行,其中89.5%的农村大学生,以米、面为每天的主要食物。而64.32%的城市大学生除此以外,还搭配有肉、蛋、牛奶或饮料。而让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望尘莫及的是,城市大学生还有条件进行精神文化以及更高层次的“奢侈”消费。在受访的268名城市大学生中,有239人在假期选择旅游,比例高达89.49%,其旅游经费少则300元,多则达2000元。 有76.3%的城市大学生选择到品牌专卖店或高档次的商场购买服装,而这种比例在农村大学生中仅为3.06%,在大一的农村学生中有96.83%的人不知道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而据《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这两种品牌在大学生市场的渗透率均超过了10%。 手机,这种正在大学得到普及的通讯工具也离相当多的农村大学生较远,调查表明:84.6%的农村大学生打电话以密码卡或磁卡电话为主,在一、二年级的农村大学生中,只有44人拥有手机(比例为15.4%)。与此相对应的是,大一、大二的城市学生拥有手机的为142人,约占总人数的53%,而在大三、大四年级,这个比例上升到了89.4%,有239名城市大学生拥有手机。 你是否赞成追求新潮和高消费的观点?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也可以清晰地显露出城乡大学生的消费差别。有13.2%的农村大学生表示赞成,64.5%的人不赞成;而城市大学生中赞成此观点的占53.8%,反对的为30.7%。 尽管城乡大学生存在明显的消费差距,但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所不同的是,农村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渠道呈现出多样性,如打工、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而城市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渠道则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人都靠家庭支持,调查报告《大学生每月支出与收入调查报告》。 在284名农村大学生中,经济来源完全由家庭提供的为178人,约占总人数的62.67%;而在来自城市的268名大学生中,有248名学生的所有费用完全由家庭提供,约占城市大学生总人数的92.54%,而且几乎没有用贷款来支付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的情况。

名校生源急剧变迁 农村学生难入名牌大学(图)

名校生源急剧变迁农村学生难入名牌大学 (图) 南京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的“入学绿色通道”,但能走到通道前的寒门子弟已越来越少。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拿到班级花名册时,陆铭注意到了大多数同学没有留意的一个细节——全班60多位同学,农村籍学生只有5个左右。 作为北京大学某文科院系2009级1班的班长,陆铭此前一直以为,通过高考选拔获得中国这所顶尖大学通行证的同龄人,多数该有着和他类似的成长经历: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独立自强,品学兼优。 这是这名来自四川的22岁寒门少年从小被灌输并认定的世界观:知识改变命运,逆境辈出英杰。 现在,手上的花名册颠覆了他的信仰。而这正是眼下中

国名校生源变迁的缩影。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 不仅仅是北大清华。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2008年12月,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也感慨,“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 哪些障碍,垫高了陆铭这样的孩子考入名校的门槛?封锁了他们努力向上攀爬的通道?知识改变了陆铭的命运,可绝大多数寒门子弟还有机会改变自己命运的吗? 在北大校园,陆铭鲜有同乡,毕业于县级中学的他也没校友可聚,他是传奇,但成了孤独的传奇——眼下,什么样的年轻人才最有可能上北大清华?

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生活学习状况的对比调查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生活学习状况的对比调查 学 院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专 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 级 2010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一班 学生姓名 付思源 指导教师 田慧 职 称 讲师 2012 年 6 月 1 日

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生活学习状况的对比调查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规划一班学号:2010062139 姓名:付思源 内容摘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学习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成才,进而也会影响到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事业的成败。本文通过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学生生源地为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两类生源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方面的异同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大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生活状态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生源农村生源对比 前言 大学阶段是学生在身心知识等各方面承前启后的转折期,也是学生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期,因而有人称其为人生的第二个关键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学习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成才,进而也会影响到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事业的成败。因此,研究大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状况对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作为切入点,对两类生源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大学生以前的生活背景或经历对学习生活状况是否有直接的影响;第二,家庭经济状况对在校大学生适应状况是否存在影响;第三,对现代社会的认知程度是否影响学习生活状况。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项调查以重庆工商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为研究总体。本次调查中的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解的内容主要有被调查者的生源所在地及其在大学学习生活状况方面的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如下: 高校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生活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 1.你的家庭所在地? A.城市 B.农村 2.你能否适应多媒体教学? A.能 B.不能 3.你的课余时间的主要安排有哪些? A.全部用于学习 B. 主要用于学习,适当娱乐 C. 主要用于娱乐,少量用于学习 D.全部用于娱乐 E.不清楚,随便过 4.你能否适应大学考试方式?

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的比例为什么这么低

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的比例为什么这么低 转载2015-09-12 23:47:26 标签:高考教育校园杂谈 本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15年9月8日第13版(高等教育版),题目为《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为何上不去》。因报纸体例,发表时略有改动。 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比例过低的盖子在2011年前后被揭开。随着杨东平、梁晨、李中清、刘云杉等人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比例不断滑落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寒门难出贵子”的拷问深深刺痛了人们关于教育与社会公平的脆弱神经,进而推动了政府和大学出台相关“逆向歧视”政策,努力提高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的比例。然而,和对现象的描述相比,对导致这一现象背后原因的分析却远远不够深入,这可能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教育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什么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的比例这么低?现有研究认为,首先是大学“嫌贫爱富”,是大学招生政策对城市学生的偏爱造成了对农村学生的不利局面。尤其是自主招生,更是将农村学生排斥在外,进一步加剧了他

(她)们进入重点大学的难度;其次是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由农村向城市高度集中,“超级中学”像抽水机般吸干了当地和周边县城里最优秀的学生和老师。上游缺水,下游自然就没有水了。 如果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比例低的原因是大学招生政策造成的,那么,只要运用行政强制力调整招生政策,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为什么大学会偏爱城市学生呢?作为社会中知识密集度最高的群体,大学难道就没有这样的见识和良知,意识到农村学生比例低是对社会公平的威胁吗?这不符合逻辑和常识。至于“超级中学”的存在则和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比例低并无直接的逻辑关系——虽然我并不支持这 样的存在。原因很简单,学生进入“超级中学”并没有改变他(她)们的户籍身份。如果农村学生能够被吸纳进“超级中学”,反而可能会因为接受了更有效率的训练而提高他(她)们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问题远比看上去的要复杂得多。 从教育社会学观点来看,大学——尤其是名校——招生从来就不仅仅只意味着人才选拔和教育,而是一系列社会变迁的深层次反映。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阶层和社会秩序的运动映像。这一点在美国大学招生历史上体现得最为明显。[1]一百多年来,美国民权运动的每一步发展,几乎都伴随着大学招生的变化。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等社会歧视的突破,往往滥觞于大学招生,进而蔓延至其他领域,并最终凭借法律从根本上改

中央和地方税收分配比例

各税收的中央和地方分配比例情况详解 中央独立税:消费税、关税、进口增值税、车辆购置税、燃油税、社会保障税。 省级独立税:营业税。 县级独立税:物业税、车船使用税、遗产与赠与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 中央、省级、县级共享税具体税种和分成比例见表2。 经过以上调整,中央政府收入占税收总额的55%—60%左右,省级政府收入在22%左右,县级政府收入在20%左右。。 一、中央固定收入: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 三、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1、增值税(除进口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3、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按中央60%,地方40%分配。 4、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归中央,其余部分按中央60%,地方40%分配。 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 6、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7、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归地方 省以下各级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并没有全面推行较为彻底的分税制,全国呈现多样化特征。具体划分方式有:(1)按照企业的隶属确定税收归属。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企业所得税,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是按照这种方式确定其归属的。(2)按照纳税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或行业性质,划分收入归属。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营业税,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把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划作省级收入,而把建筑安装、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营业税作为地、市、县等层级地方政府的收入。(3)按照某种比例对某些税种进行分享。相当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把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等税基较小、税额不大的税种,在省级政府与其下的各个层级地方政府之间进行比例分享。(4)对于地方分享的增值税25%部分,部分省、市、自治区将其全部划归地、市、县级政府,部分地区则实行了某种形式的共享税划分方式。(5)部分省、市、自治区仍然沿用分成或包干的旧体制,把部分税种确定为调剂收入,根据其辖区内各个地区的贫富程度的差别,分别确定不同的分享比例或分享形式。

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我们小组成员做了许多的工作,在此期间也遇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我们都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虽然在此期间我们曾为不被理解而感到痛苦,但我们凭着强大的勇气、部分同学和老师的支持,我们最终完成了此次调研。(这里需要全篇的总结和概括,我没办法写了,就写这些。)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经济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从而引导大学生对自身有更明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理财目标以及消费观念,希望本调查能帮助当代大学生们提供一点点的启示。同时,为校方和国家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也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为家庭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调研内容 针对重庆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情况做了本次调研 (三)调研的地点、方法 由重庆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比较集中,有大学生的甚至在同一个专业或学院,所以主要采取的是抽样式调查和走访式调查,另外还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 (四)调研过程 我们小组成员进入各自分配的宿舍楼,对该宿舍楼里的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走访调查,抽样都是随机的,存在偶然性;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小组成员还通过访谈间接或直接的方式,对调查对象的家庭经济情况做了了解;我们的调查问卷主要是在图书馆自习室和食堂等人数较多的地方进行,在此过程中不排除有同学经历了多次调查。我们小组成员在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20份,实际收回97份问卷,有效问卷同样的是97份。 (五)调研时间 2012年9月10号——2012年9月30号 (六)调研结果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占68%左右)大学生来自农村,14.4%的大学生来自乡镇,17.6%的大学生来自城市,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也各不相同,即使家

关于税收留成

一、中央固定收入: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 三、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1、增值税(除进口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3、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按中央60%,地方40%分配。 4、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归中央,其余部分按中央60%,地方40%分配。 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 6、城建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7、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归地方。

1、交通运输业: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 3% 2、建筑业: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3% 3、金融保险业:5% 4、邮电通信业:3% 5、文化体育业:3% 6、娱乐业: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游艺 5%—20% 7、服务业:代理业、旅店业、饮食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广告业及其他服务业 5% 8、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 5% 9、销售不动产:销售建筑物及其他土地附着物 5% 二、城建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如下: 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 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 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数据统计报告(2016)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男 145 70.39% 女 61 29.61% 分析及结论 分析及结论本次调查对象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化工、高材、光伏专业2015级学生为主,这些专业的男生多,女生少,因此调查数据也呈现出明显的男女生比例差异。 2.您的年级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大一 5 2.43% 大二 200 97.09% 大三 1 0.49% 分析及结论 3.您的经济来源: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父母 200 97.09% 勤工助学 70 33.98% 奖学金 42 20.39% 投资创业 5 2.43% 其他 40 19.42% 分析及结论 4.您的家庭月收入: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X\Y 父母 勤工助学 奖学金 投资创业 其他 小计 男 141(97.24%) 50(34.48%) 22(15.17%) 4(2.76%) 27(18.62%) 145 女 59(96.72%) 20(32.79%) 20(32.79%) 1(1.64%) 13(21.31%) 61

2000元以下24 11.6 5% 2000~5000元100 48.5 4% 5000~8000元49 23.7 9% 8000~10000元17 8.25 % 10000元以上16 7.77 % 分析及结论 备注:2015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2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450元,按我校城镇、农村户口比例3:7,每户家庭收入为2人计算,家庭平均月收入为3950。调查选项中2000以下为低收入家庭,2000~5000元为中低收入家庭,5000~8000元为中高收入家庭,10000元以上为高收入家庭。 5.您的月消费水平: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1000元以下75 36.4 1% 1000~1500元103 50% 1500~2000元23 11.1 7% 2000元以上 5 2.43 % 分析及结论 X\Y 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小计男55(37.93%) 68(46.90%) 18(12.41%) 4(2.76%) 145 女20(32.79%) 35(57.38%) 5(8.20%) 1(1.64%) 61 6.您的费用主要去向: [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伙食、日常用品200 97.0 9% 学习用途91 44.1 7% 娱乐交际94 45.6 3% 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43 20.8 7% 衣服、化妆品等78 37.8 6%

历年各税收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

历年各税种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近10年来,各城市来自房地产(含出让土地)的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几年,许多城市的比重都超过40%,甚至更高。如此高的占比是极不正常的,极不利于长远发展的。 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这些年来中央和地方税收分配的调整密切相关,主要是共享税的调整。这些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几项重要共享税做的调整如下: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原为50:50,2001年调整为75:25;印花税原为50:50,1997年调整为80:20,2001年再次调整为94:6,2002年又一次调整为97:3;企业所得税原为40:60,后来调整为50:50,2003年调整为60:40;个人所得税在1995~2001年为地方税,2002年调整为共享税,比例为50:50,2003年再次调整为60:40。 与此同时,地方有些其他税收还在减少。以工商业税收为例。对“三资”企业(港澳台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的所得税,从获利年度起“两年免税三年减半”,使得税收甚少;企业增值税3/4上缴中央,1/4由省市分成,城市拿不到1/10;营业税和附加费归地方,但是地方政府为招商采取退税优惠政策,通常退税50%,许多城市退税高达80%以上。特别是沿海“三资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出口退税额度更大。

(一)。所得税(60%归中央,40%归地方) 所得税是从当地企业所得收入中征收的税收,中央地方分成40:60。这是从地方征收的税收为何60%归中央? 因为各国对进口商品都征收进口关税,我国平均关税率10%,10%的税率与一般生产企业利润率相当,由于国内省与省之间产品流通是不征关税的并且国内市场大,企业产品大多销到外省,为了保偿消费省的利益,国家把企业所税60%归中央。(小国家小地区30%归中央可以了,象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应该70%归中央,而不是现在的60%) (二)。增值税,消费税都是流转税,在生产环节征税,但其税收成本是由全国的消费者成担。 1。消费税(100%归中央) 进口消费税=(进口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国内消费税=[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全部归中央。 2。增值税(75%归中央,25%归地方) 我国对进口商品都征收17%的增值税,进口增值税全部归中央。 进口消费税=(进口价格+关税+消费税)×17% 例子:进口价值100元的红酒,如果关税为10%,消费税为20%。 进口关税=100元X10%=10元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预示教育危机

热门话题]农村大学生比例降低预示教育铜臭危机(更新:万人弃高考无关读书无用) 专家称农村大学生比例降低预示教育铜臭危机 2009年03月27日中国青年报 韩妹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今年1月初,温总理的这番话,使得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早在2005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郭书君就在其撰写的《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中指出,1999年到2003年农村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4%增长到2.7%,城市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从7.7%增长到26.5%。虽然都在增长,但城乡比值由1999年的5.5倍上升到2003年的9.8倍,差距逐步拉大。 耐人寻味的是,不久前,教育部学生司本专科处副处长苟人民指出,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9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农村新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从1989年的43.4%到2003年的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再到2005年达到53%。 但他同时表示,“农村考生报名、录取占相应总数的比例,均未达到同期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自然比例;农村考生的高考录取率,也从未达到同年的总录取率水平。这些都真实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 可见,农村学生在高等院校中所占比例虽然在增大,甚至超过了城市学生,但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却被城市学生远远甩在后面。更令人尴尬的是,重点高校中的农村学生比例下降了。 南开大学近3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农村新生比例为30%,2007 年这一数据为25%,2008年为24%,下降趋势明显。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近几年的统计则显示,农村新生比例最高时也不超过1/3。 时评家殷建光认为,“农村大学生比例逐年降低”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这个信号预示着“四大危机”:我国高等教育的铜臭危机、我国高中教育政策中的应试教育危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知识贫乏危机以及知识形象衰弱危机。 尽管农村考生和城市考生均在高考的平台上竞争,但由于城市的优厚待遇和环境,使得大量教学资源流向城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郑新蓉教授,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村考生目前大多沉淀在高等教育的“中下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城乡

农村大学生比率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1月初,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署名文章,这是文中的一句话。 此言一出,激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涟漪。 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说,10年前他已在中山大学做过不完全的调查,“当时城市大学生已占90%,现在估计只会更多。” 现实远不止此。当了18年中学教师的杨明伟说,在他执教的县一级中学里,每年只有25%的初中生会选择上重点高中考大学,而18年前这个比例是60%。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连日来,本报记者着手开展了目前农村生源在高校中所占比重的深入调查,以求探询每年挤入高校大门的千军万马中,农村孩子的脚步为何逐渐迟疑。 “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总理的这句话到底是否符合实情? 无论今昔,孩子们都从自家起步。未作刻意筛选,上周本报记者着手调查的是一条最普通不过的村庄。 “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我的感受是现在农村的重教风气确实不像过去那么浓厚了”,在德庆县一级中学悦城镇龙母中学任教的湖南人杨明伟已经做了18年的初中教师,多年来他的学生98%以上来自当地的农村。 “18年前,我教的初中班上,起码有60%的学生选择报考重点高中,而18年后的今天,顶多只有1/4的学生会考了。要了解为什么现在农村大学生越来越少,从初中开始就发生变化了。”他认为,让这些农村孩子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蒸发的最大原因有几个方面:学费高、就业形势和社会风气。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涂猛曾透露,据青基会调查,60%以上的农村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不能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而回乡务农或外出打工。 再往前追溯,中学并非农村孩子们进入大学的第一起点。农村的孩子们正在如何开启他们的求学之路? 回看荣村,全村人口约为1200人左右,该村村办小学容纳的学生数量约为200人左右。在过去的近20年里,这所建造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小学翻新过两次。“和我们住的房子相比,校舍还算可以,最大的问题是老师。”作为村委会副主任,老戴没少受村办小学校长的唠叨,“他每次跟我说的都是,能不能拨经费多招两个老师?” 调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1998年中山大学招收的大学新生中,90%都是来自县城或城市的学生。“和我读大学的时候区别太大了”,上个世纪70年代读大学的张敏强记得,当时班上像自己这样的农村娃占70%~80%。 一晃10年过去,一直在高校工作的张敏强感觉到,虽然连年“扩招”,但不意味着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里有增加数量和比例的机会,“扩招对城市学生更有利,我没感到农村来的孩子有增加。”

研究称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90年代滑落

研究称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90年代滑 落 来源:重庆晚报 2011年08月06日02:10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 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重点大学学生还有多少来自农村?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 占一成左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 不仅仅是北大清华。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刻苦学习的寒门少年都上哪去了? 学习刻苦,成绩不错的寒门少年都去了哪儿? 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向上流动倍感艰难的不仅仅是农村少年。2004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学者廉思更为人知的身份是“蚁族”概念的提出者与《蚁族》一书的作者。他与团队走访的蚁族,家庭状况与所考入的学校成正比,“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为何农村学子考重点大学越来越难?

重点大学要提高农村学生比例

重点大学要提高农村学生比例 2015年12月04日20:38 来源:中国政府网 原标题:李克强:持续加大科教领域改革创新力度 为我国发展强基础拓空间增动能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听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情况汇报,谋划今后五年教育改革发展。 会上,科技部、教育部分别作了汇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李克强说,“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十三五”时期科技教育发展要有新突破,必须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更好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好发挥科教对增强发展新动能、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李克强说,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要靠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远近结合、梯次接续,从全局上做好前瞻部署。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在国家战略必争领域超前布局,选择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让更多中青年领军人才担当大任。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好结合,聚焦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攻关,力争取得重大颠覆性创新和群体性技术突破,努力塑造先发优势、实现引领发展。二要广泛运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汇聚全社会的资源和“智源”,调动大中小企业和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推动新兴产业成长,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使重大科技突破有广阔的社会沃土。三要加快科技体制创新,既要加大统筹力度,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局限,集中力量协同攻坚,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建立“沿途下蛋”机制,边出成果边应用,不断提升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效率。四要搭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支持本土高端人才勇攀高峰,还要注重吸引海归人才、外国人才来华开展科研联合攻关,拓展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李克强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繁重任务,必须在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上下大功夫。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公平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把提升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聚焦重点、区分层次,引导支持一批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

大学生关于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关于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关于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调研大学生关于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农村关于大学生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潼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 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

2020年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2020年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的 最近和几个同事 一、高考之后的困扰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

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XX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XX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

重点大学生源调查:寒门学子比例越来越少

重点大学生源调查:寒门学子比例越来越少 2013年06月05日16:16 法治周末 山区上学的孩子 法治周末记者刘惠生 又是一年高考时。 据初步统计,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达970万人,其中农村考生与城市考生的具体比例尚未有详细数据披露。 不过,对于埋头应考的农村考生来说,今年有一个利好消息。 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 会议决定,今年将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 此外,“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也将继续实施,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 国务院多措并举,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

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 今年高考前夕,《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农村学生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教育已成为教育公平的短板。专家认为,加大重点高校招收农村生源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但并不能彻底解决短板效应。 寒门学子比例越来越少 萧保(化名)从来没有想过对教育公平是不是满意的问题,就读于北京某211高校即将研三毕业的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找工作,遇到“史上最难就业年”已经够他烦心的了。 尽管来自湖北农村,萧保却表示并不关注身边农村学生的比例,但略微思考之后,他还是可以回答出在山东某211高校读本科时全专业的农村生源大约有50%,而现在在北京读研究生阶段大约是30%多。 同样来自农村毕业于辽宁大学的晓兴和萧保的同学邵飞(化名)也表示不会专门去留意身边农村学生的比例,但同样可以在略微思索后答出全专业的农村生源比例不超过35%。 不注意不代表不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以北大、清华为例,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至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系讲师晋军曾指导他的学生完成对清华生源状况的调研。在课堂上,他也常对学生做随机调查,提问包括来自的地方、父母的职业、上大学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等。 调查做了两年,指向高度集中,晋军说:“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是这样的——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或许萧保、晓兴他们对此并非不关心,而是生活中有些事更需要他们关心。重庆工商大学2010级毕业生付思源在其以重庆工商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的调查中表明,农村生源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情压抑,前途未卜的有38.5%,比城市生源高11个百分点。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能力调查与分析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能力调查与分析

黄淮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论文) 题目: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能力 调查与分析 系别: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年级、专业、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1001班 姓名:王茂胜 学号:1032110160 2012年5 月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能力调查与分析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能力情况 调查时间: 2012年4月10日至5月10日 调查地点:黄淮学院 调查内容:大学生消费状况 调查方式:问卷 调查对象:本班42名同学 前言:随着高等教育在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如何协调消费与家庭经济承受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发放问卷

及采访人数共42人。 本次调查采用到问卷如下: 你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这次问卷调查,请您如实填写本次调查问卷,谢谢您的合作和参与! 1:您的性别是:( ) A男B女 2你平均一个月生活费是?() A.200以下 B. 200-400元 C 400-600元 D. 600元以上 3平均每月你会向家里要多少生活费?() A、100以下 B、100-200 C、200-400 D、400-600 E、600以上 4你平均每月的手机消费是多少?() A. 30元以下 B. 30-50元 C. 50-80元 D. 80-100元 E. 100元以上 5你每月平均用于外形装扮(包括衣服、化妆品、头发等)的花费是多少() A、50以下 B、50-100

高校农村生比例需扩大

【自由谈】 高校农村生比例需扩大 本报上午版【今日谈】栏目抛出话题:2014年9月6日,北京大学迎来2014级的新生报到,农村户籍新生比例达到18.5%,创造近年最高纪录。而这难掩近年来高校农村生比例过低的事实。以下为本报截稿时,部分参与者对此事的看法。 <农村比例亟需扩大> *尾号9076的用户:城乡人口比例2:8,这是目前中国人口结构的基本属性,扩大农村学生招录比例是趋势,是释放教育改革红利的体现,既有利于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也有利于调整人才结构。 *尾号1291的用户:高校学子的城乡差别过于拉大,会造成名校的贵族化倾向,除了绕不开的经济因素外,到底还有没有别的因素?要解决这种问题,还是要落实改革。将真正有才华是学子吸收进来,缩小差距,创造公平环境。 <歧视制度难造公平> *尾号2864的用户:农民工子女在在异地缴纳着择校费,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都不能享受一视同仁的待遇,最后还要被打回原籍高考。在这种情况下,农门子弟通过考大学来改变命运是多么困难,他们承受着教育等资源不均的成本。 *尾号0266的用户:如果能取消带有歧视色彩的重点学校设置,使所有孩子在同等的师资力量下学习,就不存在招生名额向农村倾斜

的问题。既然教育无界,为什么内地非把教育分出城市与农村,重点与普通呢? <思路偏差恐引恶果> *尾号0866的用户:高校农村生比例下降主要是办学指导思想出现偏差。读书这件事,无论家长还是教育部门都把它当投资项目,忽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初心,很多优秀的农村生被挡在高校之外。 *尾号7007的用户:如果不能通过高考实现社会流动,就会像过去一样,地主占有优先的资源,后面的人累死也追不上。教育不平等,制度不完善导致贫富分化,社会就不会稳定。政府应加快户籍改革,改变教育资源投向,实现平等。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