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复习资料2综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2综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2综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2综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现象的内容结构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

3.意识与无意识

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确定心理事实

2.揭示心理的规律

3.解释心里的机制

4.揭示心理的本性

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

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主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四、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铁钦纳),主张研究让人们的直接经验;研究方法(内省法)

2.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斯),主张研究研究意识

3.行为主义:(心理学史的第一次革命),代表人物(毕生、斯金纳),主张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维特海默、苛勒、考夫卡;主要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织过程

5.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

7.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代表人物(奈瑟尔)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胞体、树突、轴突

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脊髓、脑(脑干、小脑、大脑)

功能:1.脊髓:向大脑传送神经冲动或者把大脑传出的神经冲动传递到效应器官

2.脑干: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

3.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与不随意运动

第三章感觉

一、感觉的定义、意义、种类

1.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意义: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其次,感觉保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最后,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种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它作用于感官的性质,将其分为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

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与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定义与种类

定义:感觉阈限指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种类:1.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两者在数值上成

反比的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绝对阈限

越小。 E=1/R

这里,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差别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就越小。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定义:感觉的相互作用指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技能状态对感觉性发生作用的影响。其形式有: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一)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二)、感觉对比

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对比分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一)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影响。其他感觉能使视觉发生某种变化。

(二)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三)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

第四章知觉

一、知觉的定义、知觉的特性

1.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人们能够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一、注意的定义与基本特性

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基本特性:选择性、集中性

二、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并会进行应用

定义:1.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3.随意后注意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

1.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

2.随意注意(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过去经验的依从性;对人格的依从性)

3.随意后注意

三、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指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分配性注意: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第六章:记忆

1、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定义: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0.25~0.2)保存下来,这种记忆称为瞬时记忆。

特点:原始性,它是原始感觉的形式。

形象性,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

(2)、短时记忆

定义: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还有视觉和语义编码,保持的时间为

5秒到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特点:

(3)、长时记忆:

定义:是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的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

特点:永久性,长时记忆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

无限性,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制的。

3、长时记忆的编码、存储、再认与重现及影响因素与改善

(1)、编码定义: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

转换的过程。

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对材料加工的度

(2)存储定义: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

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影响因素:

(3)再认定义: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

影响因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时间间隔、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个体的

期待、人格特征。

第七章:思维

1、思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思维定义: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

的认识。

(2)思维特征:a、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

征和规律提取出来,加以概括。

b、间接性: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

间接地认识。

c、改组性: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

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

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改组。

2、思维的过程与种类

(1)思维的过程

思维过程定义:是指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

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

程。

(2)思维的种类

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所面临的任务具

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依赖于实际的动

作,是以具体动作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

的问题的思维。

按照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的形象来

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运

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的

思维。

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凭借的概念

理论思维:根据科学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

问题的思维形式。

直觉思维: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

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

的思维活动。

按照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

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遵循

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

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

的结论。

辐合思维:人们根据自己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

规则解决问题。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

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

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

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常规思维: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

决问题。

按照的独创性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

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3、表象的定义、特征、作用。

(1)、表象的定义: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a、直观性:表象是以深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b、概括性:表象是使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

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

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

c、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类的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

头脑中对对象进行操作。

(3)、表象的作用:a、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

行概括的认识。

b、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表象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早为

人们所认识。

4、想象的定义与综合过程。

(1)、想象的定义: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过

程。

(2)、综合过程:a、粘合:是把客观事物中未结合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

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形象。

b、夸张:又称为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

突出某些特点略去另一些特点进而在头脑中形成

新的形象。

c、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d、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

5、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和途径

a、创新意识的诱导与鼓励

b、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c、正确对待创造性行为,鼓励敢想敢问敢于标新立异

d、培养集中和发散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

e、促进积极参加创造活动,培养创造人格

6、理解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与推理)

(1)、概念的定义:人脑反映事物共同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

位。

(2)、判断的定义:在概念基础上对事物之间关系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一般

以陈述句的形式存在。任何一个判断都是概念的展

开;要把多个概念联系起来才能构成判断。(3)、推理的定义:从已知判断得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反映判断与判断之间

的关系。

7、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掌握问题解决的心理影响因素。

(1)、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的定义: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

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是问题

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策略定义: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

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通常有以下几种策略:

1、算法:即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

问题的答案。

2、启发法:使人们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已

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下面的是几种常用的启发策略。

a、手段—目的的分析: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

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b、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目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

状态通路或方法。

c、爬山法:采取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

已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知识表征的方式:一个人的知识特点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2)、定势:是指重复之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状态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3)、功能固着: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

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动机: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的解决。

(5)、情绪:情绪对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影响。

(6)、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

8、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

(1)、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2)、远距离联想能:是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也是创造性的一种构成成分。

(3)、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创造性思维不仅受到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

第八章:动机与需要

1、动机与需要的定义

(1)、动机的定义: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需要的定义:需要的产生是在机体的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

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3、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动机强

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的关系而是呈

倒U型的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

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

高,一旦动机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产生一

定的阻碍作用。

4掌握社会性动机的构成,并会理解性运用

(1)、社会行动机的构成

a、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事物优先予以注意,

并带有积极地情绪色彩。

b、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

性的活动,在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能超过他

人的动机。

c、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

在驱力。

d、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性

动机。

5掌握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一般包括确定目的和目标、制定计划、心理冲突、

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

(2)、执行阶段:作出决定之后便过渡到执行决定,进入实际行动。执行决

定是意志行动中的最重要环节。

6、意志行动中的挫折及挫折承受能力的增强策略

(1)、挫折: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的目标不能实

现,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2)、如何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a、正确对待挫折,应该认识到挫折具有两面性。

b、改善挫折情景,挫折情景是产生挫折和挫败感的原因。

c、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优

点和长处。

d、调节抱负水平,抱负水平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自

信心。

e、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有

积极作用。

7、理解意志品质

(1)、意志的品质:构成人的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人的意志品质。(2)、主要的意志品质

a、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有能力自己作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

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深

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与之相反的是受暗示

性。

b、果断性:表现为迅速地明辨是非,能及时地、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

行决定。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

c、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的克服困

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与之相反的是动摇和刚愎、

执拗。

d、自制力:善于统制自己的能力,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能力。

与之相反的是任性和怯弱。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作用。

二、情绪情感的作用: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掌握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

第十章:能力

掌握能力的定义与结构: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人们也把彩色鉴别能力,注意分配能力等某一种心理特征称之为能力。在西方心理学中能力有两种含义:一,实际能力,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做的,也称之为成就。二,潜在能力,不是指已经发展出来的能力,而是指如果通过训练可能达到的水平。

能力结构:

能力因素说:独立因素说、二因素说、多元智力理论(言语能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音乐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能力的结构理论: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能的层次结构理论、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智力三元论、智力的PASS模型。

了解常用的的能力测量量表

能力测量: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来测定人的智力。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艺术、音乐、机械能力等

创造力测验:词汇联想、物体用途、隐蔽图形、寓言解释、组成问题。

掌握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发展水平的差异:超常者与智力不足者,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

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掌握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遗传作用,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实践活动的影响,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十一章人格

掌握人格的定义与特征: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掌握气质的定义、特征和种类:

定义: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速度、强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特征:稳定、先天性、可塑造性

种类:见下表

掌握性格的定义、特征:

定义: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他是人格的主体。

特征: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塑性。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大学生从众心理文献述评

大学生从众心理文献述评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从具体表现、分类、成因分析等方面对从众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和综述。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文献述评 1前言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社会群体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选择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随大流”的现象就是从众心理。从众( conformity) 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人类生活的社会高度相互作用,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这种来自群体的“无形的压力”的影响,所以,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面临着重要的学习和就业的挑战,也肩负者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重要使命。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从众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从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建议策略等方面进行文献述评。 通过从“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平台”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以“大学生从众”进行篇名搜索,可以发现,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效应”的研究,最早的文献记录的是1988年的《试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教育》,从此至1999年,该领域的相关文献都非常少。中国知网中,2001年至今(2015年)共129篇相关文献记录,根据不同年份的篇数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对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研究总体呈攀升趋势。(图1)本文主要从具体表现及分类,成因分析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大学生从众心理”进行文献述评。

教育心理学实战演练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本章重点提示)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A.1879年 B.1897年 C.1789年 D.1798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_动机与群际关系维度_陈巍

1.前言 从群际关系角度探讨偏见涉及一个重要概念,即“种族中心主义”①。萨默在1906年最早提出这个概念。之后Sherif在1961提出了现实冲突理论,这一理论把竞争的观念引入群际研究领域。在群际关系领域做出最大贡献的是Tajfel和Turn-er。首先,他们通过最简群体实验范式测量了能够产生群际关系的最小条件。其次,他们明确提出了基于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歧视所产生的情感因素,即自尊感。这使得从动机角度探讨偏见问题的研究取向更加明确。本文将介绍西方学者从动机和群际关系角度对偏见进行研究的最新成果。 2.动机视角的偏见研究 Navarrete和M cDonald(2010)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两性产生偏见的不同动机。根据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学说,女性比男性在生殖繁衍上所付出的成本大得多。因此男性通过取得多个 配偶所得到的“边际利益”(marginal fitness)大于女性。这种男女性别间的根本差异造成了同性内竞争强度上的差异。男性为了取得配偶而争斗的强度远大于女性,他们会采取冒险,激进和危险的策略去消灭,削弱同性竞争者。Tooby and Cosmides(1988)在他们的书“The logic of the risk contract of war”中说:虽然男性的策略风险极大,但是他所带来的补偿也是巨大的。这种零和②(zero-sum)的竞争模式使得当群际冲突产生时,男性成员会极力采取激进措施以控制其他群体,避免被控制。而女性虽然也有可能在群际冲突中损失惨重,但她们所获得的补偿却很少。没有男性那样高风险高回报的模式,所以对女性来说她们不像男性那样存在企图支配其他群体的动机。Navarrete和M cDonald采纳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后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处理外族男性入侵者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应对模式。而这种应对上的差异形成了男女外群体歧视的不同的动机根源。Navarrete和M cDonald认为男性的偏见产生于他们的支配性动机,而女性关于外群体偏见的动机与男性不同。一方面女性是群际冲突的受害者,另一方面生殖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 —— —动机与群际关系维度 摘要:本文从动机与群际关系两个方面介绍西方学者对于偏见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探讨了产生偏见的各种动机因素、探索了产生或者消除偏见的各个社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些研究 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实验法,田野研究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在社会认知思潮兴起的今天,这些传统取向上的研究对社会认知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偏见群际关系动机 作者简介:陈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现状:硕士研究生在读。 陈巍 42

中学教育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2285272.html, 中学教育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学教育心理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礼貌原则与英语学习. 《网络财富》.2009年19期. [2].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 《心理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1期.田宝.李灵. [3].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证研究——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期.张春莉.权元元. [4].化学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 《科学咨询》.2008年4期.李少兰. [5].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1期.李晓丹. [6].初中田径娱乐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构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6期.周红萍. [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性学习观. 《心理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1期.林初锐.胡瑜. [10].重视学生向上的潜能. 《大观周刊》.2012年39期.周世超. 二、中学教育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反思与成就动机、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游.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 [2].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金琳.学科教学(语文)苏州大学2011(学位年度)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心理学论文综述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宿舍关系的相关研究论文的综述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的相关研究。 1.1目前国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姚利民(2000),陈红梅(2008)[80]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尚属良好。而唐为民(2001),冯宗 侠(2004),朱孔香、吕锋、路宝凤(2003)等人的研究则认为大学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交往障碍。 刘欣(2006),陈青萍(2002),毛小玲等(2005)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宿舍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高宿舍人际关系趋于稳定。马莉萍(200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度比二年级高。 许传新(2005)、卢宁的(2005)、牟晓洁等(2009)研究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要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高亚席(2006)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大 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要好于非独生子女。其中许传新(2005)的研究还表明,自评经 济状况处于中等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高,其次是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中上等的大学生,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低的学生其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下 等。但是,肖建伟(2005)、许莉娅(2007)、秦红霞段素梅(2009)的研 究则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地、是否独生女、家庭年收入在宿舍 人际关系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除了存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不一致的研究之外,唐红艳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男生而言,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更容易表现出具有人际冲突难以调和性、反复性和突发性等特点的问题。岳庆利等(2004)的研究也显示,男生对宿 舍交往的满意度最高;而女生对宿舍交往与学习的满意度最高。杨荣(加05) 的研究表明:在男生宿舍中,不良行为或卫生习惯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在女生 宿舍中,“相互间沟通障碍和情绪态度”、“认识差异”等因素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许传新(2005)的研究中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频率在一年级时最高,逐年递减,在三年级时降到最低点,而四年级时又有所回升。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对室友、与室友关系的评价也呈现相应的变化。而毛小玲等(2005)的研究虽然 也表明三年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差,但其结果却显示二年级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好。 [601经素(2006)研究显示,男女大学生人际冲突感总体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公有资源争夺和作息习惯差异这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

医学心理学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二章参考文献: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杨治良.内隐记忆的初步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1,23卷,2期,113-119. 杨治良(主编).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郑昭明.认知心理学.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 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胡德辉.现代心理学.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Atkheim.R.(1972). Psychology today: all introduction(2nd).Del Mar: CRM. Coon,D.(1977).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West. Izard,C.(1977).Human emotions. New York: Plenum Press. 第三章心理健康 朱敬先. 2002年.《健康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梁宝勇. 2002年.《心理卫生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南开大学出版社, 洪炜. 1996年.《医学心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变态心理 ⒈李心天主编 1998年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397-458 ⒉沈渔邨主编 2001年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26-435,512-519,524-529 ⒊陈彦方主编 2001年 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43-259, 278-287,313-325 ⒋翟书涛相德森主编 1998年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42-336 ⒌范肖冬等译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90-116,156-173 ⒍丁宝坤 2002年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见: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84-196 ⒎张伯源陈仲庚 1986年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8 ⒏江达开 2002年变态心理见:李建林主编医学心理学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4-114 ⒐丁宝坤 1987年变态心理学见:李鸣杲、金魁和主编医学心理学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14-222 ⒑(美)伯纳德·D·贝特曼岳冬梅李晓白译丁宝坤李鸣杲审校 1995年心理治疗技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8-128 第七章参考文献 1.倪青.睡眠—人生的三分之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家庭教养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人力102班 学号2010521152 姓名 任课教师

家庭教养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摘要为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以及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羞耻感体验现状,对55名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施测了羞耻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发现大学生羞耻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羞耻水平有重要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羞耻水平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羞耻感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 引言 羞耻感是因为对自身的负面认识导致的痛苦、难堪的心理体验。易羞耻者往往害怕面对公共的社交场合以及难以面对自我。大学是人生中影响深远的时期,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也经历着心理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羞耻感。羞耻感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也可能会带来社交焦虑、人际交往敏感、自我效能降低等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确定了本课题的主题为大学生羞耻感。通过开展研究了解到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可以通过调查所得分析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本研究希望能引导某些羞耻感水平过高的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调适,帮助他们克服羞耻感带来的社交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促进身心健康。 一、相关文献回顾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嘉兴学院在校学生,所以本研究主要参考的是国内的相关文献,针对羞耻感的文献主要涉及羞耻感的概念、大学生羞耻感的特点、大学生羞耻感对心理的影响的方面;针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文献主要涉及教养方式类型及其与羞耻感的关系两方面。 (一)关于羞耻感概念的相关研究 羞耻感是一种对自我的负性的省察和评价,伴随着负性的情感体验,现象学评定上表现出“自我取向性”;由于对自己的强烈否定,及对外界评价的依赖,易羞耻者在体验到羞耻

心理学研究方法综述

心理研究方法期末综述论文 题目__关于人际吸引的理论综述_ 学院___ 教师教育学院 _ _ _ 班级___ __应用心理学__ _ _ 姓名___ _罗晓燕_ ___ _ 学号___ 08150115 __ ___ 日期:2010 年 6 月20 日

关于人际吸引的理论综述 摘要:人际吸引作为人际关系的具体因素,是社会心理学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阐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以及人际吸引研究上的新发展。 关键字: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原则;综述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它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交往中,包括从非常喜欢到非常讨厌这一维度的评价。 1.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讨厌给予我们惩罚的人。比如在1965年,Aronson所做的谈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听到其他人对自己做好的评价时,会更喜欢对方。 1.2 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Clore 1974)。 1.3社会交换原则 人们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取决于交往过程中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所有关系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如何协调行动以使两个人的收益都实现最大化。 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记下从某种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并权衡利弊。 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Aronson 则在1969 年对人际吸引因素进行了比较归类研究。 人际吸引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邻近性、熟悉性、相互性、互补性、相似性和个人特质。 2.1邻近性 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成为很好的朋友,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那是因为还不认识,人们还没有刻板效应。那么为什么空间上的邻近能够促进人们的相互吸引呢?其实就是因为邻近能够带来经常的交往和互动。接近效应: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或恋人的心理效应。 对接近效应的解释:是因为曝光效应——我们暴露于某一刺激下越多,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但是接近性对人际吸引的作用更多发生在人们具有相似的态度和目标时,如果一开始两个人之间就有矛盾和冲突,更多的接触反而可能加剧彼此的厌恶感。 所以,在相互熟悉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学着如何行动以避免不愉快的互动,并有意识地不去造成不愉快,因此,邻近的人最容易成为朋友。 2.2熟悉性 在对熟悉性的研究中,人们常常用交往频率或者曝光效应来控制熟悉程度。熟悉性能导致吸引的重要原因也是前面提到的曝光效应。另外有研究结果表明,被试

社会心理学群体过程研究综述

社会心理学群体过程研究综述 万鑫 1142035 社会心理学群体过程是从宏观环境与群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它大致包括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和健康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群体过程的发展历程 在经历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快速发展之后, 社会心理学从1960 年代末开始, 饱受“危机话语” 的折磨。所谓的危机, 实质上是社会心理学内外交困所导致的学科信心危机。就社会因素而言, 社会心理学无法应对在冷战背景下所激发的剧烈的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 如越战、学生运动和种族冲突; 就学科理智因素而言, 实验的方法霸权和实验方法的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 或生态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 ) 的缺乏, 导致社会心理学者对整个学科理智进展的怀疑和批评(方文, 1995 , 1997) 。社会心理学到底是一门统一的学科、亚学科还是交叉学科? 如何消解或调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之间的敌意和冲突? 豪斯在影响深远的论文中声称, 社会心理学已经分裂成三种相互孤立和漠视的社会心理学领域, 每种社会心理学各有其理智诉求、历史意识和学科制度基础(House , 1977 ) 。 第一种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 , PSP ) 或实验社会心理学。它的中心主题,是研究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外在的社会行为如何受社会刺激或社会情景的影响; 其方法定向是微观的, 主宰性的方法偏好是实验程序; 其研究者栖身于大学心理学系或相关机构, 是美国心理学会(APA ) 的会员; 其权威期刊是《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①、年刊《实验社会心理学进展》(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和《社会心理学手册》(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的整体学科图景中占据绝对的主宰地位。 第二种是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它主要研究在实际的社会情景中社会行动者面对面的互动过程; 其方法定向也是微观的, 主宰性的方法偏好是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 ) 。其研究者栖身于大学社会学系或相关机构, 是美国社会学会的会员;其权威期刊是《社会心理学季刊》. 第三种是心理社会学(Psychological Sociology ) , 或被称为社会结构和人格研究(Social Struc2ture and Personality) , 或者是情景社会心理学(Contextual Social Psychology ) 。它致力于研究宏大的社会结构( 如组织、职业、阶级、阶层和宗教等等) 和社会过程(如都市化、现代化、社会流动和移民等等) 对个体特质和行为的影响。其方法定向是宏观的, 主宰性的方法偏好是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其研究者主要栖身于社会学系和相关机构, 主要是美国社会学会的会员; 其偏爱的权威期刊是《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三个研究领域的由来,其中的第三种也就是我们即将要讨论的社会心理学的群体过程。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过程主要是包括了对于跨文化的比较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还有健康心理学。 基本特征和参量

中小学生心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2285272.html, 中小学生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小学生心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特点现状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6期.梅高兴.潘运.赵守盈. [2].体育活动对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创伤的干预策略. 《体育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7期.代春玲.陶勇. [3].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现况调查. 《浙江预防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10期.陈奇.丁可.陆怀初.石碧波.张文武. [6].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调查.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5年5期.刘欢. [7].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小学生心理及心理干预的调查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9期.郝尚雄. [8].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小学生心理及心理干预的调查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17期.郝尚雄. [9].学校体育对经历重大灾难事件后中小学生心理创伤的干预策略.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2期.张栓.毕存箭.杨俊敏.盛硕. [10].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 ISTIC.2016年4期.于慧慧.夏冰月. 二、中小学生心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湖北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李娟.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华中科技大学2007(学位年度) [2].中小学学生心理及受虐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向秀英.应用心理学中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

(完整版)心理学十大流派综述(20210206033713)

、内容心理学派 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19 世纪60 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 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二 C*org(R/RO),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 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待续... 二、意动心理学派 产生背景及其发展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

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 诺。 1874 年布伦塔诺发表了著名专著《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在书中,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待续... 三、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产生背景及其发展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 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时代精神:科学界百家争鸣。德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研究的中心。 待续... 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 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 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五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

作者简介:陈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基础心理学,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现状:硕士研究生在读。 1.前言 历史上社会心理学界对偏见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与偏见有关的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群体的社会地位、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第二,与偏见有关的动机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对挫折和威胁的反应、对社会地位的需要以及归属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理论的兴起,社会心理学界对偏见的研究有了新的取向。通过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过程的研究来揭示偏见的产生及其本质。本文将介绍近五年来西方学者通过社会认知视角研究偏见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2.社会认知视角的偏见研究 2.1归类加工维度 Degner和Wentura(2010)研究了自动化歧视行为①,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期。Devine认为自动化的歧视行为来源于儿童早期个体广泛、频繁的歧视行为和对刻板印象的使用。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五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 —— —社会认知维度 陈巍 摘要:社会认知涉及对社会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偏见从其属性上看是一种态度系统。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加工产物产生不同的态度。因此对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研究能揭示出偏见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本文将介绍近五年来西方学者的在此方面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归类加工、编码加工、刻板印象以及面孔识别。并对下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 ①无意识、内隐的歧视行为,属于一种内隐态度

这个假说与关于态度自动化的理论不谋而合。该理论将自动化的态度定义为:一个基于逐渐积累经验和掌握各种社会联系的学习过程[1]。虽然强调经验积累,但Devine的双加工理论(dual process theory)是一个早期发展理论。双加工理论认为,个体在儿童早期被动的储存来自家长的和社会的群际态度,而此时个体还没有能力对这些态度进行归纳加工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态度。这些早期获得的社会态度,一方面稳定的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等待儿童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时成为那些后来发展出来的个人态度和信念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早期经验仍以最初习得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并影响个体一生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从三岁开始儿童就有能力分辨社会类别,特别是当这种差异在知觉上可以分辨,如皮肤颜色;具有明确的标签,如非洲裔美国人;突出的群体规模,如少数民族;和可观察的明确或含蓄的社会信号时,如长辈的社会行为。这些证据支持了双加工理论,儿童记住来自社会和家长的态度并且具备分辨社会范畴的能力,因此他们能够产生自动化的歧视行为。Nesdale (1999,2001)对Devine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儿童早期表现出的群际偏见仅仅是由于内群体偏爱而不是因为所习得的社会态度。虽然个体很早就能意识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态度,但儿童只有成长到后期才能将其接纳为自己的态度。在儿童晚期和青年早期,个体会审慎地面对自身的各种社会身份,更加自觉地与他们所属的群体保持一致。这种内群体认同伴随着将所属群体价值观,信念和态度的内化。基于以上的观点,社会范畴只有等到儿童晚期和青年早期才会真正融入并改变个体的知识结构,并且越来越频繁地涉及到社会身份认同的发展之中。Nesdale认为如果歧视行为自动化“涉及广泛、频繁的歧视行为和对刻板印象的使用”[1],那么自动化的歧视行为产生的时间将比Devine预期的晚。Degner和Wentura 采用三类不同种族人群的照片(摩洛哥裔,土耳其裔和白种荷兰人)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了IAT实验和情绪启动实验。实验结果分别支持早期和晚期理论。他们认为分离的结果揭示了两种相互补充的自动化歧视行为。一个早期发生的群体水平上的自动化歧视行为,例如分辨不同的群体,和一个晚期发生的个体水平上的自动化歧视行为,例如将成员归入所属群体[1]。Degner和Wentura进一步解释说,儿童在早期就获得了他们生活中社会结构方面的知识,包括存在什么样的群体、他们怎样被标识以及对这些群体的评价。这些信息稳定地存在于儿童的认知—情感系统中,它们能快速、轻而易举的激活儿童对于相应群体的评价,即在群体水平上产生自动化的歧视行为。但是这些基本知识在开始之初很抽象,儿童早期并不能将特定群体下的个体准确的归入某一类。在这一时期儿童对于特定样例和其代表的群体,这二者的态度是相分离的,尤其当该样例种族特征不够典型时。直到后期,儿童的社会认知技能增长、儿童对社会范畴的理解和应用社会范畴的行为增多后,个体水平上的自动化歧视行为才会发生。 Page-Gould(2010)等探索了跨群体友谊对群际交往积极影响的内在认知机制。跨群体友谊,即柏拉图式的①、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群体成员间的亲密关系[2]。Page-Gould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当被试与外群体成员交往时,跨群体友谊可以降低被试自我报告中的紧张感。进一步,Page-Gould将怀有内隐偏见的被试分成两组后发现相比那些在实验情境中交到同种族朋友的被试,那些交到外种族朋友的被试在随后的日常生活中报告了更多与外种族成员的交往行为。社会认知理论将人际间的友谊理解为将他人与自我相联系的过程,并将这个过程称为自我膨胀(self-ex-pansion)[2]。Aron(2001)做过一个实验演示了个人特质水平②上的自我膨胀效应,他要求被试判断 ①纯粹的、不涉及相互利益的亲密关系 ②一些描述个人特征的概念词,如热心的、善良的

常用参考文献类型

常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及例子 按照GB/T7714-2005国家标准执行。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及字母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二、常用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1.书籍:[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版本,第一版不标注)[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举例:[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举例:[2]郭俊锋,肖江南.旅游集散地形成与演化的系统学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5):520~523. 3.论文集中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举例:[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4]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5.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EB/0L].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网址. 举例:[5]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2285272.htm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 998-10-0

第1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课后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考查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2.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霍普金斯 C.桑代克 D.卡普杰列夫 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的( ) A.《教育心理学》 B.《科学儿童心理学》 C.《实用教育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4.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桑代克——联结说 B.格式塔——场论 C.勒温——完形说 D.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6.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是( )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程序教学 7.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巴普洛夫 B.奥苏伯尔 C.皮亚杰 D.桑代克 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后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9.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赫尔巴特 B.莫依曼 C.詹姆斯 D.桑代克 10.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教师的工作压力 D.教师的社会地位 11.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的任务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