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郭嵩焘与晚清广东土客大械斗

郭嵩焘与晚清广东土客大械斗

郭嵩焘与晚清广东土客大械斗
郭嵩焘与晚清广东土客大械斗

2012年第180期

民俗探究

郭嵩焘与晚清广东土客大械斗

吴昌稳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 广州 510623)

[摘 要]清咸同时期,广东珠江西岸爆发了长达14年的土客大械斗,给广东政局和当地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以郭嵩焘署理广东巡抚期间处理土客械斗事件为中心,揭示郭

嵩焘处理土客大械斗的举措和实施结果,并对土客械斗及其久拖不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郭嵩焘 广东 土客大械斗

近代广东,内忧外患,始于咸丰四年(1854)的土客大械斗是当时广东主政者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彼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泰半中国,广东政局受之影响颇巨。郭嵩焘出任署理广东巡抚时(1863-1866),土客械斗前后已持续10年。土客双方仇怨越积越深,斗祸频繁发生,虽经过几任督抚处置,但收效甚微。郭嵩焘赴任后,积极处置土客械斗事宜,本文通过探讨郭氏处理土客械斗的全过程,回到历史现场,揭示影响处理土客械斗效率的复杂缘由。

一、郭嵩焘抚粤与“客”民由来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与湘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及其他湘军将领关系密切。当时,郭嵩焘颇负时名,懂洋务,能筹饷,在两淮盐运使任上大刀阔斧地整顿盐税,成效卓著。李鸿章在致曾国藩的信中对其大加赞扬:“淮盐经筠仙(郭嵩焘——引者注)整饬,月销引数倍增,上下游厘饷顿旺。”[1](P323)

郭嵩焘能够担任广东署抚,一方面固然与其湘系背景有关,另一方面突出的筹饷能力也令其脱颖而出。广东在清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团练和各地兵勇数额暴增,军饷供应的数量大幅攀升。全国一些地方,如江、浙、皖、闽、赣、桂、贵、滇等对广东协饷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郭氏前任在办理筹饷事宜时,成效未如预期。湘系毛鸿宾任两广总督后,奏保郭嵩焘任广东巡抚,希望借重郭氏的筹饷能力和经世之才扭转不利局面。同治二年,郭氏被清廷任命为署理广东巡抚,正式抚粤视事。当然,作为封疆大吏,郭嵩焘所要面对的困难远不止筹饷一个,其他诸如政务、军务、洋务和吏治等等也是其重要职守。这当中,土客大械斗即是一件严峻的挑战,当时“肇庆土客之变,抄

掠至十余县,杀气满野。”[2](P4-5)

土客冲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大略是因为外来的客民与本地的土著在物质利益上的强烈对立和精神文化层面的扞格而引发的紧张,这种紧张由于未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而恶化为流血冲突、械斗。有学者指出:“在这场械斗中,双方的伤亡估计有五六十万,即每年四五万或每天在一百至一百五十人左右。”[3](P45)关于此次土客械斗,广东不少地方文献都有记载。例如《赤溪县志》记载土客械斗曰:“仇杀十四年,屠戮百余万,焚毁数千村,蔓延六七邑”。[4](卷8)时间从咸丰四年起至同治六年(1867)止,持续了约14年。

上面提到的“土客”概念,简单来说,“土”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本地居民,“客”作为“土”的对称,自然是指从别处移居珠三角的新居民,即所谓“客家人”。自20世纪三十年代香港著名学者罗香林发表《客家研究导论》以来,客家学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对“客家”概念的认识也渐趋准确。真正意义上的“客家”应该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即北方南迁的大量汉人在迁入特定的地区后,以其经济、文化的优势,既同化了当地原住居民,又吸收原住居民固有文化,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客家文化。客家民系形成于自唐宋之际至明清之交。[5](P75)但当时他们并不自称或他称“客家”,也没有“客家”这种身份认同。

“客家”称谓的出现是因为清初“迁海复界”政策实施后,原住于嘉应州地区的居民迁徙到珠三角地区如广州府、肇庆府和惠州府,因与当地居民在语言、风俗等方面的不同而逐渐形成一个异于本地居民的群体——“客”或“客民”、“客家”,当时这些称谓是对他们移居属性的概括而不是一个民系的总称。“广州府属之新宁(今台山),肇庆府属之鹤山、高明、开平、恩平、阳春、阳江等州县,多与土著杂居,以其来自异乡声音一致,俱与土音不同,故概以客民视之,谓之‘客家’云”。[6](P122)因此,“客”一开始是一种他称。

香港学者刘镇发通过严密的考证,并借助语言学、人种学和遗传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指出“客家”称谓的产生是晚近的事情。“嘉应话使用者在18世纪初大举移民珠江口一带,随后跟广府话使用者的冲突,在300年内变成一个民系。这个身份认同利用语言作为载体,传播到他们的原乡及其它使用嘉应方言的人群中”。这些嘉应州人来到珠江口的时候,他们才开始被称为“客”。[3](P27)嘉应州人大量移民到珠江口一带,不但解决了海禁以后沿海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同当地人合作,改善了本地和其自身的生活。也就是说,土客双方在开始时相处融洽,甚少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至于嘉应州人迁移到珠江口以西的时间,应在1800年或更晚。他们进入该区域的方式与进入珠江东岸并不相同。他们没有跟本地人合作,而是在没有跟本地人协商下直接开垦本地人住所附近的山区。他们一方面跟本地人争水源等资源,而另一方面也没有跟本地人沟通的方式,双方的仇恨也没有受到政府的调解。[3](P44)如此一来,土客双方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这些矛盾日积月累,终于在咸同年间酿成了惨烈的斗祸。

二、土客械斗原因与郭嵩焘之对策

广东土客之间的矛盾首先是利益冲突,其中客民与客居地的土人在土地、科举学额、落籍等等的利益纠葛以及风俗习惯上多有扞格。[7]而使双方不合演变成流血冲突的直接原因就是咸丰四年的广东红兵起义。民国学者郎擎霄认为“时太平军(按:指红兵)头目多土属人,闻剿惧之,乃煽布谰言,谓客民挟官铲之,土众惑之,因是仇客分声,乘势助太平军杀掠客民,客民起而报复。”[6](P124)

郎擎霄将土客械斗的动因归结于土民的主动进攻似可商榷。郭嵩焘指出:“肇属客民,原籍皆隶嘉应,其始垦山耕种,佣力为生。土民役使严急,仇怨日积。咸丰四年红匪之乱,被扰二十余州县,绅民多被裹胁,客民应募充勇,因假公义以快其报复之私,所在惨杀,往往占据其田山产业,因以为利。嗣是土、客互相残害,各该州县劝谕弹压,屡和屡翻,垂六七年。”[2](P25)前人论及此事称:“咸丰四年间,匪徒四起,募雇充勇,客民自恃有功,借剿匪名,泄其积忿,肆掠土乡,占据田土,互相报复。”[8](P400)可见,土客械斗到底起于土人或是客家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斗祸最早起于鹤山,其后愈发严重,蔓延至恩平、开平、高要、高明、新兴、新宁、阳春、阳江,波及到四会、罗定、东安、电白、信宜、茂名等州县,还涉及广西的一部分地区。[7](P87)土客械斗惨状令人扼

腕:“客民残杀土民,掘毁坟墓,洗荡村庄而以为固然,土民残杀客民,屠灭种类,霸占田产而亦以为固然,”造成数十万人死亡。[2](P198)土客械斗导致当地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社会动荡,械斗双方的所俘获的俘虏甚至被卖猪仔。《赤溪县志》记载:“有为土人所掳获者,于杀戮外,则择其年轻男子,悉载出澳门,卖往南美洲秘鲁、古巴等埠作苦工。”[4](卷8)

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客械斗的是非曲直益发难以理清,加上动乱年代里各种军事势力掺杂期间,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想要抽丝剥茧,理出头绪后妥善解决并非易事。正如郭嵩焘所言:“总论其大势,则土、客两家同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不可以势压。”[2](P198)为此,郭嵩焘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和部署。

首先,加强军队建设。要处理好土客械斗之祸,必须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军队的威慑力。“为遏止祸萌,急须治盗以防乱;筹思本计,尤在驻兵以自强。”当时,平复土客械斗所需的武力一节,着实是个难题。清朝国家的主体军事力量如八旗、绿营和练勇战斗力每况愈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早已不堪一击转而依赖于勇营。郭嵩焘处理土客械斗时首先遇到就是兵不可恃的问题:“肇庆土、客之变,抄掠至十余县,杀气满野。广东兵勇积习,勇于犯上而怯于临敌,工于扰民而拙于杀贼,其势尤难持久。”[2](P17)有见及此,郭嵩焘将整顿军务作为处置土客械斗事宜的第一要务。

其次,积极筹饷。军饷供应关系到军队的生存与战斗力。如前所述,近代以来,广东在清朝财政收入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国家饷源重地。但是,由于红兵起义严重冲击粤省统治秩序,造成税收征收困难;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增加,导致广东常关和粤海关税收锐减,岁入大幅下降。雪上加霜的是“高州之股匪、肇庆之客匪,滋扰一府十余县,募勇至数万,需费烦多。”一方面,广东省财政收入因受军务和洋务影响而下滑;一方面招兵募勇又切切实实需要增加经费来维持,这一对矛盾实在棘手。据郭嵩焘指出,因为缺乏军饷,军队竟抗命:“臣等屡札卓兴一军驰赴阳春,相机剿办,迄今一月有余,以积欠口粮过多,不能拔营前进”。或者拖延作战时间:“前调卓兴一军专办此股客匪,以口粮欠放甚巨,迁延多日”

[2](P57)面对如此窘境,郭嵩焘不得不极尽搜刮之能事,为军队供应饷银,因此招致粤民忌恨。

再次,制定处理土客械斗的基本方针。郭嵩焘希望通过不偏不倚、剿抚并用的办法来解决土客械斗:“既不能偏助土民以攻客民,专快其私愤,又不能曲谕客民使顺土民,渐化其强梁。但期有所惩创,强事消纳于一时,或冀得所安居,勉思保全于异日。”[2](P25)郭嵩焘任内发动的军事行动范围主要在阳春、阳江、高明、鹤山、新兴、新宁、开平等地。例如,在阳春守备侯勉忠率领地方文武官绅击退客民的多次进攻。潮州镇总兵卓兴则在阳江、高明展开了多次攻击,并收复部分失地。诸如此类的军事行动,都对土客双方的气焰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

三、处置效果与郭嵩焘离职

郭嵩焘希望利用军事上的胜利来掌握处理土客械斗的主动权,“乘其流离颠沛、创巨痛深之余,易于感动,期使服罪畏威”。[2](P70)当时土客两籍绅士数十人,具结请求官方出面调节,郭嵩焘派部属史朴主持安插工作。郭嵩焘要求史朴详细体察情况,制定严密的章程,并作为之后办理此类事务的标杆。

广东当局对投诚的客民进行了安置,但遇到土人的阻挠。土人曾乘官军押送客民前往安插地途中,伏击官军与客民。同治四年正月,卓兴护送客民至那扶、金鸡、赤水一带安插,行至恩平之唐劳一带,恩平、开平等县土人沿路掳杀客民四百余名,还劫杀护送的官军,进攻官军营盘。此事令卓兴大为光火,亲率精锐对土人进行打击。

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安插地点的选择。由于客民村落在械斗和官府的打击中遭到破坏,复迁原址已经不可能,郭氏因而主张利用当地荒地安插客民。土人村落的情况与客民的类似,郭嵩焘要求前线将领对土人的良莠进行甄别,将不思悔改之徒剔除安插范围,使良善之辈能够接受广东当局的安插办法。

郭嵩焘打算在将粤东太平天国余部消灭后,将部分客民回迁至嘉应州镇平县进行安置,为此还派属员前往该地进行实际勘察。郭嵩焘还命令地方官将现存的土客丁口登记造册,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实施安插任务,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郭嵩焘考虑到土客械斗持续多年,安插效果难以逆料:“其能听从理处、

久远相安与否,尚不可知。”[2](P25)这是因为一方面土客械斗多年,“自土、客区分两籍,已如泾渭之判然不侔;自彼此残杀相加,遂至冰炭之难以再合。”另一方面因郭嵩焘身在广州,无法掌握最贴近实际的土客械斗情况,各项处置办法都需要前线将领来落实,政策执行效果也大打折扣。即以卓兴为例,其在安置时就很有争议,郭嵩焘竟无可奈何:“卓兴持议太坚,办理亦稍急切,致令土民纠众相抗,进退两穷,勉强安插,明知不能相安,而其势舍此别无办法,臣等亦无从禁制。”郭嵩焘寄希望于制定械斗双方都能接受的安置章程,但双方士绅意见分歧十分巨大,闹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法达成令双方都接受的方案。郭氏无奈声称:“其实土、客一案,早穷于处置之法。”[2](P199-200)

同治四年三月,郭嵩焘等派候补道屠继烈、署广州府粮捕通判华廷杰等协同卓兴及地方官员妥善处理械斗。当时高明、新兴等县的客民尚有十六万五千多人,一些人自愿前往广西投靠亲戚友人的,屠继烈等决定给这些客民发放口粮,并开具公文,护送前往。剩余客民除一部分安插在五坑外,还有四万多人无地安插,郭嵩焘指示将剩余人口护送至那扶、金鸡、赤水等处。在郭嵩焘看来,“那扶、金鸡、赤水等三乡皆海滨之地,本系客籍旧居。该处近海有鱼虾之利,山陆有茶出产,贫民负贩肩挑亦可度日,虽附近尚有土乡,而高山旷野,踪迹少疏”,[4](卷8)应可作为安插之地。从安插的实际情况来看,郭嵩焘低估了土客安置的复杂性和斗祸的激烈性,以为历经多年械斗,双方都有就抚之心。但这次安插,因土客之间相距不远,官军离开后械斗再次发生。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因与左宗棠关系恶化,郭嵩焘被左氏参劾而失位,继任者为左宗棠爱将蒋益澧。郭嵩焘处置土客械斗近三年效果不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土客积怨太深是郭嵩焘土客械斗事件效果不彰的主要原因。土客械斗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冲突,不同于农民军与清廷、地方官府之间的敌对关系,采用军事镇压的手段平息事件系出于无奈,也致使问题复杂化和长期化。郭嵩焘沿袭了传统剿抚并用,以剿为先的政策,并未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即是土客积怨太深,往往刚刚握手言和,旋即衅端又启,所谓“屡和屡翻”是也。

第二,处置土客械斗的各项举措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是土客械斗久拖不决的重要原因。清朝定制由总督、提督统领军务,咸同之际,该项制度虽然未必全然如此,但郭嵩焘并无带兵经历,更无直系人马,令其处置措施难以得到切实贯彻。

第三,督抚同城令郭嵩焘无法发挥独立的领导作用,不能完全主导处理土客械斗的进程,造成各项举措贯彻不力。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同驻广州,职权交叉,容易产生矛盾。郭嵩焘与两任两广总督毛鸿宾、瑞麟合作都不愉快,督抚不和严重影响相关处置措施的落实。例如,郭嵩焘在谈到毛鸿宾偏信卓兴时说:“制军乃专任一凶横无礼之武员主持之,咎固不在卓君也。此事始终不能一申吾志,念之慨然。”[9](P215)郭氏在协调处理土客械斗时虽然尽心尽责,但举措得不到地方军队将领的支持与贯彻,导致土客械斗问题拖而不决。即使部分地区平息了土客械斗,也因缺乏适当的安置地点而令土客安置遭遇重重困难。

郭嵩焘任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其继任者手中得到顺利解决。土客械斗正是在蒋益澧的主持下于同治六年平息的。土客械斗之所以能够顺利解决,简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同治五、六年间,广东军务行动渐止,当局有余力集中力量解决土客械斗事宜。就广东境内而言,此时粤东太平天国余部运动已经被消灭,红兵起义也逐渐止息。二是土客械斗在持续十余年后,土客双方也人心思安,有心就抚,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方式。三是蒋益澧处置得当。蒋益澧上任后,剿抚并用,方法并未超过郭嵩焘的范围,但蒋益澧行伍出身,军事斗争和谋划能力兼备,为他成功解决土客械斗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蒋益澧能够亲临土客械斗的前线,了解土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置,收效明显。需要说明的是,在安插土客民众时,不少广、肇落籍的客民因深受土客械斗之害,回迁至潮、嘉地区,这些人回到祖居地后,经过土客械斗强化的土民与客民的身份认同,将“客家”概念带回了“客家”地区,并且强化为身份认同,为此后客家学研究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沈云龙主编.《朋僚函稿》(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2]郭嵩焘著,杨坚校补.《郭嵩焘奏稿》,岳麓书社,1983年

[3]刘镇发.《客家——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学术研究》杂志社,2001年

[4]民国.《赤溪县志》

[5]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6]郎擎霄.《清代粤东械斗史实》.《岭南学报》第四卷第二期,1935年6月

[7]刘平.《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2003年

[8]陈坤.《粤东剿匪纪略》.《红巾军起义资料辑》(二).中山图书馆编印,1959年

[9]郭嵩焘.《郭嵩焘日记》(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吴昌稳,男,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副主任,馆员。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制度史和博物馆学。

郭嵩焘及其外交思想

郭嵩焘及其外交思想 s陈翠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当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时,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为应对新形势下的/夷务0进行了艰苦探索,郭嵩焘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独特的/循理0外交思想形成于郭嵩焘之/耳闻目睹0,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一思想虽由于时代局限未在当世产生深刻影响,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关键词>郭嵩焘外交循理 郭嵩焘,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生于湖南湘阴县城西,卒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字伯琛,号筠仙。其一生经历颇丰,涉及经济、军事、政治、外交、思想文化等领域。郭嵩焘著述丰富,现已刊行于世的有十五部:5使西纪程6二卷;5罪言存略6一卷;5礼记郑注质疑6四十九卷; 5大学章句质疑6一卷;5中庸章句质疑6二卷;5郭侍郎奏疏6十二卷; 5养知书屋文集6十二卷;5玉池老人自叙6一卷;5史记札记6(作于英国)五卷;5郭嵩焘日记6四卷;5禁烟公社条规6一卷;5湘阴县图志6三十四卷;5校订朱子家礼6五卷;5湘阴郭氏家谱6十卷;5罗忠杰公年谱6二卷。已刊与人合著三种,未刊而有名序无底稿的五种,又未刊而有底稿的四种。本文就其外交思想作一些肤浅的分析。总体而言,郭嵩焘之外交思想以/循理0为核心原则,这在当时可谓是/负独醒之累0,而后人却誉之为洋务初期/最能了解西学0的人物。下面我就在前辈们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从三方面对郭嵩焘的/循理0外交思想进行阐述,欲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循理0外交的形成 /循理0外交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段时期郭嵩焘的经历足以体现这个过程。十九世纪初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致使国内各种矛盾加剧,而此时西方国家如英、法等国,不仅建立了较封建制度先进资本主义制度,还陆续完成了产业革命。各国国力大增,并将目光投向中国,企图全面打开中国这个大市场。而此时由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还暂时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英法等便采用鸦片这种罪恶贸易来扭转贸易逆差,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严重危害。古老清帝国禁烟之声此起彼伏,于是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严禁鸦片0和/弛禁鸦片0之争。1939年(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将在广州缴获的鸦片于虎门集中销毁,举国一片欢腾。正在湖南岳麓书院准备第二次会试的郭嵩焘亦对此予以关注,听闻林则徐在南疆与英开战,亦觉心中甚快。此时的郭嵩焘仅把英法作为/边远蛮夷0。然而时局骤变,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对清政府的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毫无准备,加之统治者内部战和不定,最终失败。在战争期间,郭嵩焘由于再次会试不第,由曾国藩牵线投奔浙江学政罗文俊。或许是这次经历让一个书生真正体会到了国家的危难:英军船坚炮利,清军不堪一击。在这三年辗转中,郭嵩焘逐渐意识到由于清政府国力衰微,军队涣散,官场腐败,国门洞开已成定局。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土,郭嵩焘感慨/杜偃蹇于时策,泪洒将军大食刀0。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无奈,以及对清政府/天朝上国0地位遭到动摇的忧虑。 1843年,郭嵩焘/馆辰州,见张晓峰太守,语禁烟始末,恍然悟自古边患之兴,皆由措理失宜,无可易者0。这可以说是郭嵩焘/循理0外交思想的缘起。此后,他开始/读书观史0,通古今之变,探究/洋务0之要。1856年(咸丰六年),郭嵩焘赴上海,为湘军购买洋枪炮,开始真正接触西方社会。其实早在八年前,郭嵩焘阅徐继畲之5瀛环志略6并深为之/震诧0,这次耳闻目睹,惊悚之余,更多的是兴奋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于是他通过阅读、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对西方社会作更全面的了解,这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是极少见的。于是他自认为/仆于夷务甚浅,而颇考求古事,体察近今行事始末,以推知夷人之情状。自谓十得二三0。由此,郭嵩焘之/循理0外交思想基本形成。 二、郭嵩焘之/循理0外交之思想基础 郭嵩焘之/循理0外交并非空中楼阁,其形成于郭嵩焘的人生经历,还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以下主要叙述三点: 其一,肯定西方文明的思想。这可谓是/循理0外交的必要基础。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严守/夷夏之辨0的观念,清朝与西方人接触伊始,将此观念视为准则,于是有外国人曾记载:清朝/居官者有初视洋人以夷,待之如狗0。政府亦颁布了类似/不准内地民人私住夷馆之处0等法令,举国上下处于闭关自守,/夷夏大防0的氛围中。士大夫/坐井观天,视四夷为魑魅0。就连当时比较热心了解夷情的林则徐亦称:/至岸上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一仆不能复起0。而郭嵩焘却意识到这一历史时期已不同于三代/远之于中国而名曰夷狄0,他主张清除/夷夏大防0观念:/今人与奴隶盗贼同席,且惭且怒;审知其非奴隶也,即惭与怒立释0,平等对待西欧诸国。 其二,经世致用的思想。郭嵩焘出生于一个农商世家,其曾祖郭熊善于放货,乐于施人,从而致巨富,使郭家富甲一邑。祖父郭世铨继承祖业,经营土地、商业和银钱业,家业尚好。到其父郭家彪一代,虽家道中落,但足使郭嵩焘继承郭家经商遗风,即务实的作风。这种精神亦可从其所崇尚的先贤中得以体现。郭嵩焘对以/经世致用0思想闻名于世的王船山(王夫之)赞誉有嘉:/生年践履笃实,造次必依理法,发强刚毅,大节懔然0。并将其称之为/私心之契,旷世之师0,可见其思想对郭嵩焘是有影响的。正是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使郭嵩焘毅然抛弃了/天朝上国0的虚妄自大的民族优越感,为其/循理0外交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三,以审时度势为要务。前面我们提到,郭嵩焘在意识到清政府外交之不利现状实为处理不当时,便读书观史,欲求得对外之良策。在/观史0过程中,他以为/中外之相制,强则拓地千里,可以战,可以守,而未始不可以和,汉之于匈奴,唐之于吐番回纥是也0,/而论控制夷狄之大,常一以守为本,计战与和二者,因时度势,存乎当国者之运量而已。未有不问国势之强弱,不察事理之是非,惟瞋目疾呼,责武士一战,以图快愚人之心,如明以来持论之乖戾者也0。也就是说在处理夷务时要把握好尺度,特别是要审时度势,国势衰弱时不可轻易言战。三代以前,夷狄野蛮,故中国以有道伐之无道;秦汉时期,以中国之强制夷狄之弱;唐至北宋,于夷狄以和为主;而南宋偏安一隅,然不顾国势,韩侂伐金,遂至灭亡;明人虽强,张镐出战,国势亦不可为。清政府恰恰步南宋、明之后尘,陷入了一个战和不定的怪圈:为大清尊严而战,却不得不因为衰微求和。郭嵩焘为此甚为忧虑,以审时度势为基础提出了独到的/循理0外交思想。 /循理0外交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主张了解、学习西方。第二,对外不可轻易言战,而应诚信、和平为准则。 参考文献: [1]此句摘自严复在郭嵩焘去世后所作的一幅挽联,见5严复集6,第五册,原诗为/平身国士之知,而今鹤翅氋氃,激赏深渐羊叔子;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0转引汪祖荣:5走向世界的挫折6,第221-222页. [2]梁启超:5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6. [3]郭嵩焘:5丰乐镇书壁六首6,5养知书屋诗集6. [4]郭嵩焘:5罪言存略6,5养知书屋文集6. [5]郭嵩焘:5郭嵩焘日记6,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 [6]5筹办洋务始末6(同治朝)卷十,第15页. [7]王之春:5清朝柔远记6卷七,第165页. [8]姚莹:5康輶纪行6卷五. [9]5道光朝夷务始末6卷十四. [10]郭嵩焘:5郭嵩焘日记6,第3册,第439页. [11]郭嵩焘:5复姚嘉书6,见朱克敬:5柔远新书6卷十六. [12]5郭嵩焘奏稿选辑6,第51页. [13]郭嵩焘:5郭嵩焘日记6,咸丰十年八月初五日. 337 文化与传播

文言阅读·廿五史名人传·王夫之、严复、郭嵩焘、纳兰性德、武训、姚鼐

廿五史名人传(四)·《清史稿》部分(四) 王夫之传(思想家9)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与兄介之同举明崇祯壬午乡试。张献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贼执其父以为质。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重创,免之,与父俱归。明王驻桂林,大学士瞿式耜荐之,授行人。时国势阽危,诸臣仍日相水火。夫之说严起恒救金堡等,又三劾王化澄,化澄欲杀之。闻母病,间道归。明亡,益自韬晦。归衡阳之石船山,筑土室曰观生居,晨夕杜门,学者称船山先生。 所著书三百二十卷,其著录於四库者,曰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考异,春秋稗疏。存目者,曰尚书引义、春秋家说。夫之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其所作大学衍、中庸衍,皆力辟致良知之说,以羽翼朱子。於张子正蒙一书,尤有神契,谓张子之学,上承孔、孟,而以布衣贞隐,无钜公资其羽翼;其道之行,曾不逮邵康节,是以不百年而异说兴。夫之乃究观天人之故,推本阴阳法象之原,就正蒙精绎而畅衍之,与自著思问录二篇,皆本隐之显,原始要终,炳然如揭日月。至其扶树道教,辨上蔡、象山、姚江之误,或疑其言稍过,然议论精严,粹然皆轨於正也。康熙十八年,吴三桂僣号於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嘱郡守餽粟帛,请见,夫之以疾辞。未几,卒,葬大乐山之高节里,自题墓碣曰“明遗臣王某之墓”。 当是时,海内硕儒,推容城、盩厔、馀姚、昆山。夫之刻苦似二曲,贞晦过夏峰,多闻博学,志节皎然,不愧黄、顾两君子。然诸人肥遯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於世。惟夫之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遂得完发以殁身。后四十年,其子敔抱遗书上之督学宜兴潘宗洛,因缘得入四库,上史馆,立传儒林,而其书仍不传。同治二年,曾国荃刻於江南,海内学者始得见其全书焉。

朱孙诒与曾国藩、骆秉章及刘蓉的恩怨

朱孙诒与曾国藩、骆秉章及刘蓉的恩怨 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十九日,曾国藩与赵烈文闲谈时,说官场交情离合有在情理,也有不在情理,为此他举了郭嵩焘与毛鸿宾、朱孙诒与刘蓉以及自己与沈葆桢、李元度、左宗棠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 曾国藩说:“毛鸿宾早年在京城时,看到郭嵩焘的文章很有文采,就很想与他结交,后来毛鸿宾出任湖南巡抚,又屡次请他做幕友,等到毛鸿宾担任两广总督,朝廷发出寄谕,询问广东巡抚黄赞汤是否称职?他马上打报告弹劾黄赞汤和广东布政使文格,推荐郭嵩焘能胜任广东巡抚、李瀚章能胜任广东布政使,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毛鸿宾能力平平,郭嵩焘到任后,他却以恩人自居,两人又彼此争权,不和就这样产生了,发展到后来,两人更是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左桂、王闿运、管乐三大名士到广东后,互相标榜有王佐之才。郭嵩焘本质

上是一个文人,这三大名士因此多偏袒郭嵩焘。左桂甚至写信诋毁毛鸿宾,说他不齿于人类。他们两人最后闹成这个样子,平心而论是郭嵩焘对不住毛鸿宾,毛鸿宾没有大过错。因为我曾经保举过毛鸿宾,郭嵩焘后来连我也怨怪上了,说‘曾某人保举的人很多,只是错保了一个毛鸿宾’。我反唇相讥说,‘毛鸿宾保举的人也不少,只是错保了一个郭嵩焘’。听到这话的人,无不捧腹大笑。” 赵烈文说:“天地宇宙之内,不外乎人情世故而已,郭嵩焘即使不看重高官厚爵,知遇之恩岂可轻易忘掉?况且郭嵩焘并不是那种无意仕途的人,那就更不应该这样做了。” 曾国藩说:“确实如此。” 此时有客人来,赵烈文只好告辞出来。 不一会儿曾国藩跟过来了,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官场交情离合这件事,有在情理的,也有不在情理的。刘蓉与朱孙诒的关系,原来不亚于父子兄弟,最后却闹翻脸,还刻印诗文相互讥讽和辱骂。与此相比,郭嵩焘与毛鸿宾的矛盾,总没有恶劣到这种程度。沈葆桢与我

浅析郭嵩焘的外交思想_林东梅

第36卷 第5期 城 市 学 刊 V ol. 36 No.5 2015年9月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Sept. 2015 浅析郭嵩焘的外交思想 林东梅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院,济南 250000) 摘 要:晚清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是近代第一个正式领衔中国出使西洋带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人在中国由传统化外交向近代化外交转型的关键期郭嵩焘以其独到和极具远见的视角处理中外。,关系他认真考察国情和夷情认为与西洋的外交应该秉持以。“”“”,礼相待以理制胜的原则他提出的和平、,外交思想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他认为中国的外交主线应该是循理在对外交往中要通情要达理。“”,,,要知法要知己知彼其外交思想的形成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传统外交模式的转变进程由于时,,。代局限其外交思想于当世未产生深远影响但作为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广为后世称颂和借鉴,,,。 关键词郭嵩焘外交思想形成背景思想精髓:;;; 中图分类号:K 249.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5.021 文章编号:2096-059X (2015)05 0101 05 郭嵩焘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出生)于湖 南湘阴县城西光绪十七年,(1891年卒字伯)。琛号筠仙曾经在玉池山躲避祸乱因此又有,,,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也有学者称其养知先、,生郭嵩焘在政治外交等领域造诣深厚是晚。、,清时期蜚声国内外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论述。及著作甚是丰硕已经刊行的有养知书屋文,《集十二卷史记札记五卷使西纪程》、《》、《》二卷玉池老人自叙一卷郭嵩焘日记、《》、《》四卷湘阴县图志三十四卷湘阴郭氏家、《》、《谱十卷等》。 近代学者对郭嵩焘的研究自其逝世开始但,真正以现代观点对郭嵩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时任南开大学教授的,蒋廷黻先生是最早以现代视角对郭嵩焘进行研究的学者蒋先生认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郭嵩。,焘已然认识到中国要谋求发展除了进行彻底改,革之外别无他法他还认为郭嵩焘对西洋的认。“识远在李鸿章之上”,[1]并且笃定地作出了郭嵩“焘是当时最开明的人的结论但是郭嵩焘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同僚的认同他甚至被当时,的士大夫批评为“汉奸孙应祥王栻等学者则”。、认为郭嵩焘虽然在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妥协,反对战争力主,和平甚至极力支持李鸿章提出的妥,协投降政策但他主张尽量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想却是非常进步的郭嵩焘主张和平的 ,”,原因在于因为他只想国家能够得到和平稳定“、的环境”。[2]这种思想无疑是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熊月之教授则给予他称得上是一位有胆。“识有见识肯办实事的爱国外交家、、”[3]的高度评价此外对郭嵩焘进行研究的还有钟书河。,、彭泽益郭廷以等这几位学者均对郭嵩焘的洋、,务外交思想给予了正面评价众学者的肯定评。价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郭嵩焘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外交家。 一郭嵩焘外交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惊了沉睡的中国人民他,们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苏醒古老中国与“”,世隔绝的孤立状态被打破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击中国。国门并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运行轨道列强的。咄咄逼人使中国不得不打开国门中国无法以传,统发展模式继续下去了西方列强的不断欺凌以。及世界近代化大潮的冲击使中国丧失了主权国家的话语权这也是当时大的时代背景面对这种,。千古变局清廷上下出现了三种迥然不同的对外,态度第一:,主张固守夷夏之大防的传统观“”念这种观点仍。顽固地视西洋各国为“夷狄极”,力主张以武力的方式将西方各国拒于国门之外,代表人物是李慈铭和倭仁第二。,以琦善奕山、为代表的妥协投降派他们在面对西方炮火威胁 ,收稿日期:2015-07-15 作者简介:林东梅(1990-女山东莱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

郭嵩焘的宪政思想及其评价

郭嵩焘的宪政思想及其评价 辽 宁 警 专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ACADEMY2009 年 11 月 第 6 期(总第 58 期)Nov.2009No.6(Sum.58) 洪 岩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 郭嵩焘是中国早期的洋务官僚之一,他通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清醒地意识到国家的强盛不仅单纯依靠 军事,必须有相应的政治制度来辅成。为此,他对西方民主政体进行了较为全面、 细致的考察。郭嵩焘不仅敢于正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而且对于中国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思想的深刻和超前使郭嵩焘具有比同时代人更为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也使他不可避免地成为思想解放的寂寞先驱。 关键词: 宪政;君主专制政体;议院;民主 中图分类号: D0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5378(2009)06 - 0008 - 03 收稿日期:2009 - 10 - 24 作者简介:洪 岩(1978 —),女,辽宁辽阳人,博士研究生,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中国的宪政之路是一条艰难而崎岖的道路,从清朝末期到今天,无数仁人志士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求索,郭嵩焘便是其中之一。郭嵩焘(1818--1891)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被认为是 “洋务派的重要理论家。”[1] 郭嵩焘是第一位驻外公使,是最早踏出国门、亲身体验西方社会的人士。出使期间,郭嵩焘对西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比较深入地探究了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并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对比分析,充分肯定了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价值,也初步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 一、郭嵩焘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民共主国政郭嵩焘在1875年的奏折《条议海防事宜》中曾经说过:“嵩焘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 强。”[2] “政教之及人,本也;防边,末也。”所以西洋之所以日益强大,是因为君民共同主持国家大政方针,他赞成深入学习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郭嵩焘非常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的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认为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是西方长治久安的基础,“西洋 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3] 他赞赏道:“西洋君德,视中国三代令主,无有能庶幾者;即伊、周之相业,亦未有闻焉。而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 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4] 他认为西方各 国“强国富国之术、尚学兵艺之方、与其所以通民情而立国本者、实多可以取法”,所以“通民情”、君民上下沟通使国事日臻富强,确有中国古时三代遗风。 然而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视君民之间为恩赐与被恩赐、训诫和被训诫的关系,君民关系根本对立,难以同心,因此君民、官民共事难以成功,再加上吏治腐败、士失其职,从而造成了“上下之情隔已甚”的局面,其结果使国事日益衰弱。因此,他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他说:“圣人以其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颇疑三代圣人之公天下,于此犹有歉者。秦汉之时,竭天下以奉一人。”从此,“恣睢之欲逞,而三代所以治天下之道于是乎穷。”[5]与三代之道作比较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评。所以说,中国要摆脱衰弱的境地,不能舍本逐末,必须理顺君民、官民的关系,改变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状况。 (二) 议会制与民选市长制是西方的立国之本郭嵩焘在西方的启示下,积极主张改革,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改造中国原有的社会运行机制,力图给困境中的封建王朝输入新动力、新血液,以此来挽救国家。他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因素,因而十分欣赏西方以议会民主为中 ?8?

2018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历史试题 24.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25.公元前115 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B.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C.旨在限制商业发展D.削除了各地经济差异 26.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 A.社会传统信仰改变B.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27.1900 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252 年、265 年、310 年等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1933 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49 年的木简。由此推知() A.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B.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 C.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D.魏晋时新疆普遍使用麻纸 28.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这反映了郭嵩焘() A.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 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访谈录

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访谈录:是朱镕基的入党介绍人 字号 评论邮件纠错 2014年04月14日11:31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作者:邓益辉陆凤 郭道晖,著名法学家,这位如今86岁的老者,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为人、为学的风格和节操,深得推崇和尊敬。 而在他自己的记忆中,这一生走过了“漫长的苦难历程”,尝过了人生的艰辛曲折,“有血有泪,可歌可泣”。 他出身于名门,其三位祖父郭仑焘、郭嵩焘、郭昆焘并称为“湘阴郭氏三杰”。可当家国蒙难,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他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流亡千里”的记忆。 他参加革命,历经“反右”,苦熬过“文革”,人生已到知天命之时。年届半百,他仍以“犹献春蚕未尽丝”的精神,投身中国法治建设的探索和研究,终成大家。 在与民主与法制社记者的访谈中,郭道晖回忆与朱镕基的同窗情谊,讲述自己如何通过了法治入门的“第一堂考试”,解释“中国法治三老”一说的来源,谈依法治权、依法治官,谈“爱与憎”,谈鲁迅的“反抗挑战”之美……尘封这些往事的匣子,被一一打开。 清华同窗情谊 1947年7月,19岁的郭道晖只身去武汉报考大学,打地铺住在武汉大学的教室里。那时候,没有“统考”一说,实行的是各校分别报考。他在炎热的天气里连考了4所大学,筋疲力尽,大病了一场。 所幸,郭道晖被3所学校同时录取,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就在那时,他与同班的朱镕基相识。“他与我父亲有师生之谊,与我有同窗之缘,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思想、性格比较相投,所以一见如故,成了朋友。”郭道晖回忆说。 郭道晖刚刚上大学时,内战形势趋紧,1946年秋到1948年,北京爆发了多起学生运动。其中,包括震撼全国的“五·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郭道晖积极投入各次学运中,每次游行与集会都必定参加。上课时,他开始从前排坐到了角落,偷偷地阅读《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进步书籍。当他读到列宁著作中号召工人和士兵“把枪支从右肩移到左肩”,变国际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推翻沙皇统治时,不禁豁然开朗。 “中国现在不正是从对外抗日战争,转到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国内革命战争吗?”自此,郭道晖彻底抛弃了任何不流血变革的幻想,“只有革命,才有出路!”1948年7月,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同年8月的一个大雨天,他经同学介绍加入了清华大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那年,他正好20岁。 记者:很多人都知道,您是朱镕基的入党介绍人。当时具体是什么情况? 郭道晖:我和朱镕基是中学校友,大学又是同班。准确地说,我先是他的入团介绍人。那个团就是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地下党的外围组织,那个时候盟员也是秘密的。1948年冬天的时候,我介绍他入盟,而且我们住一个房间。1949年10月,我又作了他的入党介绍人。 他当总理以后,有一次美国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来北京,在会见时质疑中国的人权问题,指责中国。朱镕基不正面回答,他对奥尔布赖特说:“我当年参加争取人权的斗争至少比你早了10年。”把她顶了回去。因为他1948年就参加了新青联,参加了争人权、争民主的学

郭嵩焘:一个为时代不容的“异己者”

郭嵩焘:一个为时代不容的“异己者” 快,关注上方“岳麓书社”,一起分享阅读心得,共享读书生活~郭嵩焘:一个为时代不容的“异己者”钟叔河出使英国时之郭嵩焘马克思在谈到一八四〇至一八四二年的 中英鸦片战争时,指出这场战争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而代表“天朝帝国”走向“地上的世界”的第一位高级代表,便是郭嵩焘。郭嵩焘不同于在他以前去西方国家的人。他是“文馆词林”出身的“少宗伯”,是传统士大夫阶级的上层人物。他的亲历西方,代表的不仅是这个摇摇欲坠的“天朝帝国”,而且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出使前请训时慈禧太后与郭氏之对话(光绪二年七月十九日)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郭嵩焘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他不仅超越了“天朝帝国”朝廷交给他的使命,而且还能够超越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形成的观念和教条,能够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地去考察和发现这个陌生的“地上的世界”里的新事物和新道理,从而作出了西方不仅有“坚船利炮”,而且在“政教”“文物”等方面都已经优于当时的中华,中国若要自强,就必须向西方学习的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一八五八年中英天津条约缔结时,马克思曾在文章中举出伦敦《每日电讯》的一句挖苦话,说是这样

一来:英国公使将常驻北京,而某一位满清大官将驻在伦敦,也许他还会邀请女王参加在阿尔伯特门举办的舞会呢。郭嵩焘并没有在英国报纸预先摹绘的这一出滑稽戏中露面,却因为走向“地上的世界”,讲了一些关于这个新世界的真话和好话,而在他所属的“天朝帝国”的士大夫阶级中演出了一场悲剧。梁启超在六十年前便讲过下面的故事:光绪二年,有位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做了一部游记。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的文明。嗳哟!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动起来了,人人唾骂,……闹到奉旨毁板,才算完事。这里所说的“一部游记”,便是郭嵩焘出使英国时从上海到伦敦五十天的日记,由他本人整理后钞寄总理衙门,以《使西纪程》书名刻板印行。谁知这本两万来字的小书,竟像一颗炸弹投入死水潭中,激起了轩然大波。“满朝士大夫的公愤”,可以从《越缦堂日记》中略见一斑:(《使西纪程》)记道里所见,极意夸饰,大率谓其法度严明,仁义兼至,富强未艾,寰海归心。……迨此书出,而通商衙门为之刊行,凡有血气者,无不切齿。于是湖北人何金寿以编修为日讲官,出疏严劾之,有诏毁板,而流布已广矣。嵩焘之为此言,诚不知是何肺肝,而为之刻者又何心也。郭嵩焘《使西纪程》扉页现在这五十天的日记和《使西纪程》的原稿具在,都一字不漏地印在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里,显然不能成为“有二

郭嵩焘生平事考

郭嵩焘生平事考 郭嵩焘,湘阴人,我国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杰出的思想家和渊博的学者。派名先杞,乳名崧龄(亦称“龄儿”),字伯琮,号筠仙,或署云仙、筠轩、仁先。曾号南岳老僧、南岳老人,又别署玉池山农,晚更号玉池老人。在长沙筑室曰养知书屋,学者又称养知先生。 家族历史 据郭嵩焘自己主持编修的《湘阴郭氏家谱》记载,郭姓源自春秋时期的“虢”国,就是成语“假虞灭虢”中的“虢”。虢郭二字相通。虢国被晋灭亡,虢公丑奔京师,遂姓郭氏。 郭嵩焘的祖上原本居住江西信丰,后其中一支迁往广东南雄居住。湘阴郭氏始迁祖称姚山公。姚山公于明朝末年(万历或天启年间)由广东南雄迁往湘阴居住。姚山公生有二子:有诚、有达。自此,郭氏在湘阴生息繁衍,人丁兴旺,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巨族”。从姚山公算起,郭嵩焘算是郭氏在湘阴的第十四代人。 出生地与居住地 郭氏迁居湘阴,世代居住在县城南部。郭嵩焘于“1818年4月11日(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三月初七),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城西正街面榴轩。”(《郭嵩焘全集·集部三·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当时的湘阴县城西正街约相当于今天湘阴县城的三井头地区。 咸丰二年(1852年),为了躲避太平天国兵灾,在家守制的郭嵩焘在县城以南周吉岭玉池山下盖宅,取名尉迟山庄。这是郭嵩焘的第二个居住地。 早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左宗棠、郭嵩焘预感动乱即将来临。为了避祸,二人相约到山间隐居,称“为山居结邻之约”。(《年表》895页)后来,左宗棠选择在梓木洞筑室居住,郭嵩焘也参与其中,其时,左宗植、左宗棠兄弟和郭嵩焘、郭崑焘兄弟都在梓木洞居住。咸丰三年,郭嵩焘赶赴江西帮助曾国藩,九

月二十六日(1853年10月28日),郭嵩焘告别江忠源,仍然回到湘阴梓木洞居住。所以,梓木洞算是郭嵩焘的第三个居住地。 1866年(同治五年),郭嵩焘卸任署理广东巡抚,回到湖南,“赴长沙北乡沙坪罗汉庄,营建沙坪韩波塘新屋”(《年表》905页),这是郭嵩焘的第四个居住地。 1870年(同治九年),郭嵩焘举家迁往长沙,首先居住在“北门正街彭宅”(《年表》906页),“三月初九日(4月9日),购得长沙又一村六堆子一菜园,十一日即破土动工建新居”。“七月十八日(8月14日),长沙又一村后六堆子新宅落成,取名养知书屋。”(《年表》906页、907页)这是郭嵩焘的第五个居住地。 1879年(光绪四年)郭嵩焘交卸驻英法公使,首先经过湘阴,然后去长沙。此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长沙,直至1891年7月18日(光绪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在长沙病逝。逝世后归葬于湘阴县东70里老冲坡之飘峰。这个地方,是郭嵩焘的归宿地和永久居住地。 家世 据称,郭嵩焘的曾祖父郭熊以经营借贷(民间资本或放高利贷)为营生。据老人讲,湘阴县城三井头外是湘江码头,从湘江、资江以及洞庭湖等地汇聚而来的船只停在这里,船老板和“水手”们便上岸来购物、休闲、消遣,所以这里的“旅游业”很是发达,餐饮、住宿、妓院、烟馆、赌场以及各式商铺一应俱全,生意异常红火。郭嵩焘的曾祖父在这里经营“借贷”生意,自然赚得盆满钵满。郭嵩焘的祖父名叫郭诠世,为人特别慷慨、豪爽。这大概是经常跟“水手”们打交道的缘故,而且借贷生意本是一碗“江湖饭”,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但

古人留下的十个智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01 流水不争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 细水长流,以待迸发。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智慧不是一蹴而就,通过思考感悟后,循序渐进,拥有发现细微的慧眼,待到力量充足,一击而破。 02 嗜欲深者天机浅 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相应地缺少智慧与灵性。

玩物丧志,贪欲败身。 生活中贪财、贪权、贪色的人,没有不迷失心智的,而迷失心智,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一个人如果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不懂得节制欲望,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 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03 君子知命不算命 万事万物有时、有运、有势。 “时”是时机,有天时而运气未至,也难免落空;“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合,三者没和合时,运自然不动,运不启动,人也受困;“势”是势差,势差越大,能量越大,犹如瀑布。 这三者合在一起,就统称为“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命,首先是知“己命”,就是要知道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该如何立身、处世;其次是知“天命”,有了人生阅历之后,感悟到天地自然之道,从而能够顺天应命。

一个人知命以后,心中没有疑惑,能够坦然接受一切,自然不需要算命。 10条“天规”,10个“智慧”。 04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算计着自己的收益,进而算计着别人。 千算万算,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算自己! 天就一算,算什么呢?算每个人的“德”。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积一点德,就修一点福。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随之! 05 人情世态,不宜太真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4.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汝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维新变法先驱--郭嵩焘

维新变法先驱——郭嵩焘 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1818年出生于湖南湘阴,30岁时中进士。他劝说同窗曾国藩出山办团练,又跟随其征战,以后任过广东巡抚,兵部侍郞等职,又成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出使英、法。他目光远大,思想开放,是我国近代放眼看世界,主张跟上世界先进潮流的敏锐卓识之士,维新变法的先驱。了解他的所为所思,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很有益处的。 一、开放眼界、敏于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英国战败。思想敏锐的郭嵩焘对西方的先进军事装备及制度予以关注,积极思索:西方强国为什么先进?我国为什么落后了?应该怎样才能迎头赶上? 在为淮军筹饷办装备时,郭嵩焘来到上海。在这里他接触了英国人主持的海关、美国的洋枪队及西洋轮船装备等。实地实物的考察使郭焘嵩的眼界更加开放,进一步感受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必要。 不久郭焘嵩任广东巡抚,在任上他同广州、香港的西方人及其机构多有接触,了解了不少国际法及外交知识,并成功地办理了多次外交事物。比如他很好解决了洋人入住潮阳城的问题;太平天国森王侯玉山逃入香港后,众人束手无措,他却引经据法让英国人将侯玉山交了出来。在广洲的经历使他的外交才能得到增长。 在办外交事物的过程中,郭嵩焘深切感到中国外交人才和机构的缺乏,认为应设立专门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对外夷要悉通其情况。1859年2月他给皇帝上书写到:“通市二百余年,交兵议款又二十年,始终无一人通知夷情,熟悉其语言文字者。窃以为今日御夷之窍要,莫切于是。” 1874年,郭焘嵩又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外交交涉,为“马嘉理案”画上了句号。这一年英国人布朗、马嘉理经清廷批准率领一支探险队到云南探险。按国际惯例,这支探险队理应受到云南官府的保护。可云南巡抚岑毓英却心胸狭隘,他表面热情接待,并派兵护送,暗地了却指使部将李珍国在途中设伏将马嘉理等人杀害。事后对外谎称马嘉理等人是被当地野人杀害。英国公使威玛妥不肯善罢甘休,派人进行了一年的深入调查,弄清了事实真相,并向清廷进行抗议、交涉。清廷北洋大臣李鸿章被迫与威玛妥签订了十六款《烟台条约》,答应借路让其从缅甸出入云南,从印度出入西藏,开放多处内地口岸,还有派一位一、二品大员到英国陪礼道歉等。 郭焘嵩对岺毓英无知无理行为很生气,上书批评他“持虚骄之气,贻累国家”,要求对其严惩。谁去英国陪罪?这是个苦差,又担着骂名,重臣们纷纷后退,唯恐避之不及。这时任兵部侍郎的郭焘嵩挺身而出,为国分忧,他慷慨地说:“以为时艰方剧,无忍坐视之理。”又表示自己出使英国是为了:“能知详情,而后知所以控御之法。”见识之高,胆量之雄,一时无二。 出使之前,郭嵩焘又向朝廷上书《条议海防事宜》,对总理衙门把“船坚炮利”当作富国强兵的要务进行了批驳,主张“循行西洋政教”。他比较了西洋与中国的不同情形,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这个“本末之论”,说明郭嵩焘在当时已经成为了“洋务派”内部的超越者,对于“洋务派”所主张的仿效西洋器物文明他不以为意,主张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这种主张已经相当接近于后来“戊戌变法”的内容,郭嵩焘完全可以称为维新变法先驱。 二、出使英法,展现才干 处理完“马嘉理案”后,郭嵩焘出任中国驻英公使,以后又兼任驻法公使,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位正式派驻外国的使臣。 来到西方后,郭嵩焘更是勤于学习,学习外交礼节、外交事物,也注意考察西方的政治

郭姓的起源

郭姓的起源,郭姓的来源 姓氏:【郭】 拼音:Quo 郡望:太原郡 名人:郭嘉,郭象,郭子仪,郭沫若,郭嵩焘 胜迹:缺 文献:郭氏族谱, 郭氏史略 历史:郭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八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十四,总人口占百分之一以上。郭姓出自姬姓,是由虢姓转化来的。西周初年,周武王封文王的弟弟姬叔于虢,建立了虢国。到西周末年,因为国家弱小,被郑武公以武力占领,并声称是由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楚庄王因此出兵讨伐周朝,周平王因此找到姬叔的后裔姬序,并封他为虢国国君。虢国后来被晋国灭掉,他的国人就以国名为姓,从此姓郭。郭姓很早就已经存在,夏朝有郭支,郭哀,商朝有郭崇。又有一种说法,说箕子号郭叔,是郭姓始祖。但他们的后代,现在都已经没有记录了。郭姓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发展,其中以太原为其发展中心。到汉代,又有郭姓人移居内蒙,甘肃,四川,安徽。唐代时,郭姓曾两次向福建迁移,到南宋时期,开始进入广东。明末清初,有一支福建的郭氏迁居台湾,后来成为了台湾十大姓之一。按,福建泉州地区的「白奇郭」,应属回族后裔。郭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曲阳,太原,华阴,中山,昌乐,汾阳,□川,介休,西河,云中,扶风。 补充资料: 姓氏起源: 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聚集地: 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Ⅱ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解析全国卷Ⅱ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2015·全国卷Ⅱ(历史) 24.O1、O2[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4.C [解析]本题以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与现实政治不相适应,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适应了政治需要,故A项错误;B项与孟子和荀子等儒家学者的主张矛盾,儒家学者不反对变革,他们反对的是现实政治与其政治理想不同;D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儒家学者是借古人之口,倡导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理想。故答案为C项。 25.A2[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申明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5.A [解析]本题以汉宣帝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古代政

治制度的影响。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这体现的是帝王与地方的优秀官员共同管理国家,故答案为A项。材料无法体现分权问题,故B项错误; C、D两项本身不符合史实。 26.H1[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26.C [解析]本题以经济重心南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古代经济的核心部门是农业,海外贸易只不过是封建经济的补充,与农业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是农业技术的革新,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主要侧重于商业方面;B项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必然联系。 27.H2[2015·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VIP专享]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及其外交实践

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及其外交实践 政治学理论杨光兵 摘要:曾纪泽的主要外交思想及其外交实践不仅高于其前辈,也高于同时代人。本文基于政治学外交层次的理论对曾纪泽的外交思想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包括其外交思想的形成原因、内容及其在具体外交实践中的体现等方面,并有效的结合其自身的素质及其所处的时代特点对其主要外交思想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诚信、和平、务实等方面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外交思想;外交实践;思想述评 一、曾纪泽的主要外交思想 (一)、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维护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是近代外交的宗旨和原则,也是曾纪泽近代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1879年9月,他出使前拜见慈禧太后时说:“人忠则尽命,是到了极处了.……有时须看得性命尚在第一层,竟须拼得将声名看得不重要,方能替国家保全大局。”1在后来的对外交涉中,他常常唯君命是从,表示“勉策虽柔虽弱之质,矢己力于百千;冀收得尺得寸之功,答圣慈于万一。不难看出,曾纪泽将“替国家保全大局”即维护国家主权作为忠君、报答君工的一种方式。他认为西方是把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的。“关于包括在条约口岸里的外国租界内以及包括在其它方面的那一部分领土上的主权的让与,中国觉得那些条约是把一种情况强加在她的身上的。这种情况将要迫使她在今后十年期限告终的时候废弃那些条约,借以避免它们已经在别的国家里引起的那些罪恶。” 其次,他认为,外来的侵略是足以“ 唤醒中国于安乐好梦之中”,中国的“全备稳固可翘足以待”。对民族振兴满怀信心。曾纪泽认为,百年以来,中华帝国外闭关自守,内安于粉饰,上不通,下言塞,日益衰退。鸦片战争惊醒了天朝迷梦,有识之士先羞而后勇,学习西方,求强求富,至今日已初具规模。“ 中国今日用其全力,整顿海防,使铁舰坚固,战船得力也。” “中国现将卫固海疆,水路军务逐渐推广,以目前论,铁路等事,凡可以富国利民者,在所应为,然尚可期诸异日也。”同时,外务邦交也应一一妥当处理,“今拟于十年重定之期,更张厘正,全国体也。”机器、矿业、铁路等行业,“中国皆有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