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管理治疗分析与护理措施-周琦,高岚,何彬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管理治疗分析与护理措施-周琦,高岚,何彬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管理治疗分析与护理措施-周琦,高岚,何彬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管理治疗分析与护理措施-周琦,高岚,何彬

235

第16卷 第8期 2014?年?8?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8 Aug .,2014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常见多发

疾病,年龄在6个月~6周岁的小儿为主要发病群体,主要发病期为春冬两季,患儿临床症状严重且病程较长,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1-2]

。祖国传统医学通过对RRTI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分型制定中医药治疗方案,临床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为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在RRTI中的具体疗效,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儿科接收诊治的90例患儿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临床分析,观察整体护理措施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治疗与护理经验,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自2011年6

月—2013年6月接收诊治的90例RRTI 患者,所以患儿全部符合我国1987年制定的关于RRTI的诊断标准,患儿中男54例,女36例,患儿年龄介于1~9岁,平均(3.5±1.6)岁,3岁以下患儿24例,3~6岁59例,6岁以上患儿7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9例,急性肺炎15例,急性支气管炎10例,本次感染病程1~6 d,平均(3.4±0.7)d,每年感染频次为

7~13次,每年平均感染(9±3)次。

1.2 治疗方法

1.2.1?临床分型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将患儿分为阴虚火旺型与肺脾气虚型。阴虚火旺型: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虚喘、反复感冒及潮热盗汗,舌红且少苔,脉搏细弱;肺脾气虚型:患儿临床表现为恶寒怕热、反复感冒,汗多,面部惨白或黄,体型较瘦或虚胖,有厌食症,咳嗽,腹泻,舌淡红且苔薄白,恣食肥甘厚腻,脉浮数无

力,指纹色淡郁滞[3]

。1.2.2?分型治疗?

阴虚火旺型患儿临床给予麦味地黄散进行治疗,选用熟地30 g,山药与山茱萸各15 g,茯苓、麦冬、泽泻及丹皮各10 g,五味子5 g,碾磨成细末后过筛备用,根据患儿体重选取药量,按0.2 g/kg 标准给药,隔日煎服,每日2次,常规抗菌与抗病毒治疗。肺脾气虚型患儿临床给予加味玉屏风散进行治疗,选用黄芪50 g,炒白术30 g,茯苓与党参各10 g,防风15 g,碾磨成细末后过筛备用,根据患儿体重选取药量,按0.2 g/kg 标准给药,隔日煎服,每日2次,常规抗菌与抗病毒治疗,两型治疗2个月为1个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管理治疗分析与护理措施

周琦,高岚,何彬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8)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观察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收诊治的90例RRTI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作为实验组,治疗同时开展整体护理。以同期入院的90例RRTI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并统计患儿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78.9%;实验组并发症率和满意率分别为4.4%和97.8%,而对照组为11.1%和72.2%。上述比较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RRTI临床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病率,加快患儿康复。

关键词:RRTI;中医药治疗;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08- 0235- 02收稿日期:2014-02-10

作者简介:周琦(1977-),女,重庆人,主管护师,学士,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for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s

ZHOU Qi,GAN Lan,HE B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Panzhihua City,Panzhihua 617068,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holistic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s. Methods :90 cases with RRTI in pediatric department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3 received TCM differential treatment were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meanwhile treated with holistic nursing. And another 90 cases with RRTI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egular treatment and care. Effect of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5% and it was 78.9%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mplication rates and satisfaction rat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4.4% and 97.8%,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was 11.1% and 72.2%. The above comparison item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0.05). Conclusion :TCM differential treatment was of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RTI.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nurs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accelera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Key words:RRTI;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holistic nursing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08.085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6卷程[4]。

1.2.3?中药管理

治疗中所用中药均是合格合法药品,药检合格,

无假冒或劣质药品,参与治疗时药品未变质、受潮、污

染或过期。所有中药煎煮工作均由专业技术人员操

作,先用冷水将中药充分浸泡约30 min,水量应保持

高出药面少许,煎药前水量应保持高出药面约4 cm,

先大火煮开后小火煎煮约20 min,将头次药液倒出加

冷水继续煎煮。为避免砂锅破裂,应在砂锅冷却后

加冷水。大火煎煮后以小火煎煮15 min,倒出二煎药

液,取头煎与二煎药液约500 mL给予患儿分次温服。

1.3疗效观察

治疗前后对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

进行检测,观察改善情况,1个疗程后统计反复呼吸

道感染发病次数,显著疗效:1个疗程后持续3个月

以上未复发,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微量元素正常,身体

特征恢复良好;有效:1个疗程后复发次数较治疗前

减少50%以上,复发症状较轻,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微

量元素含量较治疗前改善,身体特征恢复一般;无

效:1疗程后复发次数较治疗前无减少或增加,复发

症状较重,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微量元素含量较治疗

前无改善,身体特征恢复较差[5]。统计所以患儿治疗

后的并发症,患儿出院前对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

查。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患儿临床治疗疗效,计数资料进行χ2检

验与相对数描述,护理满意度以百分比表示。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总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对照组90

90

68

48

17

23

5

19

94.5*

78.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儿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鼻窦炎2例,中耳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护理满意度为97.8%,而对照组出现鼻窦炎6例,中耳炎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护理满意度为72.2%。实验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总例数

鼻窦炎

[例(%)]

中耳炎

[例(%)]

护理满意

(%)

实验组对照组90

90

2(2.2)*

6(6.7)

2(2.2)

4(4.4)

97.8*

72.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RRTI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临床具有显著特征,除单位时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外,临床表现与疾病发展均有明显特点,由于临床反复发作,对小儿的健康发育产生严重影响。患儿临床表现为免疫力低下,多数有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易分辨,两者证候显著不同。

本次研究,我们对180例RRTI患儿分别采取中医治疗和常规治疗,进行对照性实验研究。中医根据其病因病理对患儿进行分型辨证治疗,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给予患儿麦味地黄散与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益气健脾补肾、疏肝调肝,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5%。通过中药管理避免中医药治疗疗效因药物自身因素对研究结果造成的影响,因此治疗效果显著。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血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小儿脏腑功能尚不稳定,“稚阴稚阳”,疾病抵抗力差[5],当脾常不足时因护理失宜极易导致外邪侵袭[6],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候[7]。因此,在RRTI 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也对治疗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8]。本研究中我们对实验组患儿采取的护理措施如下:临床对所有患儿行整体护理干预,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制定护理方案,首先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要求家长保持患儿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避免吸烟等因素造成空气污染使室内空气质量大大降低,医嘱家长要多带领患儿做户外运动,秋冬春等感冒易发季节尽量避免患儿出入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日常应保证患儿的充足睡眠[9],注意季节更替前后的添减衣物;其次对家长进行饮食指导,医嘱患儿饮食营养应搭配均衡,培养患儿不挑食的好习惯,治疗期间应尽量安排易消化及高营养的食物[10],少食多餐;再有对因肺脾气虚导致的多汗患儿进行衣物更换指导,要求家长要及时更换干燥卫生的衣物,医嘱患儿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安排患儿每日餐后用金银花甘草水漱口[11-12]。结果,仅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发病率仅4.5%,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7.8%,90例患儿经1个疗程的治疗与护理75.6%的患儿3个月内未复发,充分说明整体护理在RRTI护理中的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RRTI临床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疗效,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病率,加快患儿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 1 ] 高进士,胡婧婷.RRTI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J ] .中国全科医学,2008 ( 15B ):914-916.

[ 2 ] Schaad UB. OM-85 BV,an immunostimulant in pediatric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J ] .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0,6 ( 1 ):5-12.

[ 3 ] 虞坚尔,陈沛沛.RRTI的中医药防治[ J ] .中医文献杂志,2008 ( 1 ):45-48.

[ 4 ] 童琴燕.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J ] .中国医药导报,2009,6 ( 33 ):51-52.

[ 5 ] Van den Aardweg M T A,Boonacker C W B,Rovers M M,et al.

Effectiveness of adenoidectomy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ope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 .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1 ( 6 ):343.

[ 6 ] 杨尚青,王方.辨证治疗RRTI86例[ J ] .陕西医学,2012,33 ( 7 ):810.

[ 7 ] 陈晓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J ] .

中国医药导报,2010,7 ( 13 ):96.

[ 8 ] 赵童童,王建玲,舒兰.RRTI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J ] .中医药导报,2012,18 ( 1 ):76-79.

[ 9 ] Kainulainen L,Vuorinen T,Rantakokko-Jalava K,et al.

Recurrent and persistent respiratory tract vir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ogammaglobulinemia[ J ] .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0,126 ( 1 ):120-126.

[ 10 ] 朱晓红.整体护理模式在RRTI中的效果观察[ J ] .中国医药科学,2012,2 ( 18 ):151-152.

[ 11 ] Brand PLP,Hoving MF,de Groot EP. Evaluating the child with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J ] . Paediatric

Respiratory Reviews,2012,13 ( 3 ):135-138.

[ 12 ] 宫春风,高锦萍.RRTI的预防及护理[ J ] .中国医学创新,2010,8 ( 1 ):121-122.

236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目的:讨论引起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入院体检的206例非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先天性心脏病、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哮喘、慢性肺炎、鼻炎、扁桃体炎及过敏史为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营养不良、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哮喘、慢性炎症、鼻炎、扁桃体炎及过敏史7项指标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群体,且存在致病因素复杂的典型特点。明确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因是保障患儿临床治疗水平和预后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标签: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1]。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且危害严重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身心健康[2]。所以明确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另一个角度上可以减少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并对其患者进行随访,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入院体检的206例非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06例,女100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5.2±0.5)岁;其中4个月~2岁者109例(5 2.9%),2~5岁者61例(29.6%),5~11岁者36例(17.5%)。对照组中男107例,女99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5.3±0.7)岁;其中4个月~2岁者106例(51.5%),2~5岁64例(31.1%),5~11岁36例(17.5%)。排除标准:(1)气道异物;(2)先天性喉喘鸣;(3)肝、脑、心、肾等主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 1.2 临床诊断依据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3],如患儿出现反复咳嗽、发热、鼻黏膜出血以及肺部呼吸音异常等症状。每年出现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4次且其年龄低于2岁;每年患上呼吸道感染4次或是患下呼吸道感染3次且其年龄低于6岁高于3岁者;每年上呼吸道感染3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且年龄低于15岁高于7岁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患儿进行胸片及呼吸道病原检测;此外,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血清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铅、铜、铬、锰、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及身体基础疾病检查,详细记录各研究对象的体检项目。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目的:分析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方法:选 取420例感染新生儿的痰液、血液、咽拭子及脐分泌物等标本纳入研究,对420例标本进行培养,并对细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488份感染标本送检,共分离288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7株(51.0%),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比例分别为39.5%、28.6%、8.2%,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类等;革兰阳性菌141株(49.0%),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比例分别为19.9%、26.9%、12.1%,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事万古霉素、青霉素等。结论:临床治疗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时宜针对性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 disease and drug sensitivity status.Method:420 newborn with infection of sputum,blood,swabs and umbilical discharge specimen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420 cases of specimens were cult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bacteria.Result:A total of 488 infected specimens,288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including 147 strains(51.0%)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Enterobacter cloacae,the rates were 39.5%,28.6%,8.2%,a higher sensitivity of drugs in imipenem,Amikacin,cephalosporins.Gram positive bacteria,including 141 strains(49.0%),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rates were 19.9%,26.9%,12.1%,a higher sensitivity of drugs in vancomycin,penicillin,etc.Conclusion: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 should be targeted to select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Key words] Newborn;Bacterial infection;Pathogen;Drug sensitivity analysis 新生儿由子宫内胎儿生活骤然转变至宫外,由于其皮肤嫩、抵抗力及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善,肚脐残断仍与外界相通,导致新生儿容易因各种因素而感染。据相关统计显示,全球新生儿死亡因素主要包括早产、窒息、重症感染,比例分别为29%、23%和25%[1]。笔者特于2010年4月-2014年10月对420例感染新生儿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旨在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明确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病原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疾病新生儿4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36例,男284例;出生时间0.5~27 d,平均(8.5±2.2)d;其中败血症118例,肺炎360例,脐炎149例,脐炎并发败血症9例,败血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分析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齐鲁石化中心医院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0例患儿中206例(41.2%)存在基础疾病,其中先天性或获得性呼吸系统解剖异常50例(10.0%),哮喘40例(8.0%),呼吸道吸入10例(2.0%),先天性心脏病16例(3.2%),免疫缺陷病30例(6.0%),微量元素缺乏60例(12.0%);支原体感染125例(25.0%)。结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多存在基础疾病,最常见的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呼吸系统解剖异常,其次为哮喘、呼吸道吸入、先天性心脏病及免疫缺陷病;微生物感染主要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需引起重视;有的患儿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多见于婴幼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Qilu Etri-chemical Central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Underlying illnesses were identified in 206 children (41.2%),including congenital or acquaired anatomic anomali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50 cases (10.0%),asthma 40 cases (8.0%),respiratory tract aspiration 10 cases (2.0%),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16 cases (3.2%),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 30 cases (6.0%),trace element deficiency 60 cases (12.0%),mycoplasma pneumoniae 125 cases (25.0%).Conclusion Most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have an underlying disease,the most common one is congenital or acquaired anatomic anomalies of respiratory system,followed by asthma,respiratory tract aspiration,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Microbial infection is closely correlated to Mycoplasma pnemonia infection an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ome children are related with trace element deficiency,comm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Key words]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Children;Causes 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复杂多样,因人而已,有的病例可能有数种病因同时存在。患儿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多与其上呼吸道免疫屏障受损及生活环境不良刺激有关;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则与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缺陷、微量元素缺乏及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对50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本院儿内科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标准[1],其中反复支气管炎365例,反复肺炎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0-11-02T14:08:19.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张建国[导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张建国 (黑龙江省延寿县人民医院150700)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058-02【关键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累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颈淋巴结、鼻窦、中耳等,故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应积极诊断,早期治疗。 1 病因 1.1 病原体①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②细菌仅占上呼吸道感染的10%左右,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趁机侵入。少数为原发感染。常见细菌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③肺炎支原体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1.2 易感因素①小儿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腔相对狭窄,鼻腔内缺少鼻毛,鼻黏膜柔嫩,极易感染。黏膜富于血管组织,感染时黏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呼吸困难。咽部较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该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婴儿的咽鼓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婴幼儿期鼻泪管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小儿喉部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喉腔及声门部较狭小,轻度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发生呼吸困难。②诱发因素缺乏锻炼及患营养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锌或铁缺乏症等,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气候骤变,如寒冷易引起鼻部黏膜舒缩功能紊乱,、有利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2 诊断 2.1 诊断依据①有受凉或与本病患者接触史。②有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症状,婴幼儿患者可因鼻塞而拒奶或呼吸急促。③体征有咽部充血,有的扁桃体充血、肿胀。④一般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接近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增高。 2.2 诊断注意①结合当地流行情况,排除流行性感冒,注意观察病情演变,排除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常有明显的流行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头痛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结合流行情况,实验室检查并注意观察病情演变以资区别。②仔细做全身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观察整个咽部,包括扁桃体、软腭及咽后壁,如扁桃体及咽部黏膜红肿较重,则细菌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当扁桃体上有脓性分泌物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上有较大的膜性渗出物或超出扁桃体范围,需认真排除白喉。一般以咽涂片检查细菌,必要时做咽拭子培养。若患儿伴有腹痛,应仔细检查患儿腹部有无固定压痛点、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体征,以排除阑尾炎。③注意与过敏性鼻炎鉴别。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而全身症状不重,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④结合血常规检查以鉴别。白细胞数较低时,应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数持续性增高时,应考虑细菌感染,但在病毒感染早期也可增高,此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很少超过75%。急性咽炎伴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时,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以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 治疗 3.1 一般治疗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发热期间宜给流质或易消化食物。注意口、眼、鼻的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当的温度、湿度。 3.2 对症治疗①降温及镇静: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口服布洛芬每次5~10mg/kg,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每次10~15mg/kg。高热烦躁者给退热剂的同时应给予苯巴比妥以防止惊厥的发生。②鼻塞:可在进食前或睡前用0.5%麻黄素滴鼻。用药前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每次每侧鼻孔滴入1~2滴,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使呼吸道通畅。 3.3 抗病毒药物可防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干扰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有可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达到防治的目的。可试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病毒唑),剂量每日10~15mg/kg,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或2mg含服,每2h 1次,每日6次,3~5日为一疗程;或试用0.5%利巴韦林滴鼻,每1~2h滴1次。亦可用双嘧达莫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近年发现该药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3.4 控制细菌感染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类、复方新诺明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若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或明确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则用青霉素10~14天。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组.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9. [2]杨振修.C-反应蛋白的检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3]王亚娟,胡翼云.C反应蛋白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

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 题,每题10 分) 1 . 中国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是()? A.0-2岁一年7次 ? B.3-5岁一年7次 ? C.6岁以上一年4次 ? D.与年龄无关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多选题(共9 题,每题10 分) 1 . 儿童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是() ? A.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 ? B.呼吸功能尚未发育健全 ? C.免疫功能未发育成熟 ? D.初次发病诊断治疗不当 我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2 .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害包括() ? A.肺功能受损 ? B.抗生素滥用带来的附加损害 ? C.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 D.医疗费用增加,社会适应力差 我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3 .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下哪些疾病() ? A.鼻窦炎 ? B.中耳炎 ? C.扁桃体炎 ? D.腺样体肥大 我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常见的免疫功能异常包括()? A.免疫球蛋白缺乏 ? B.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C.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 ? D.肠道菌群紊乱 我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暂无 5 . 评估T淋巴细胞功能的方法有() ? A.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 ? B.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C.NK细胞检测 ? D.迟发性超敏反应皮肤试验 我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6 . 生物制剂免疫增强剂包括() ? A.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 ? B.转移因子 ? C.胸腺肽 ? D.重组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诱生剂 我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ernterspiratorytractinefctions,RRTI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1987年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2007年在“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诊断理解为“临床概念”;将“诊断参考标准”修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1] [定义]: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 内収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 超出正常范围。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和处理原则][2] 一、病因:多与护理不当、人托幼机 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 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 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 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二、处理原则 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对鼻咽部慢性病灶,必要时请耳鼻咽喉科协助诊断。由于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系病毒感染,故不应滥用抗菌药物; 2. 注意营养和饮食习惯以及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 3.护理恰当; 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 5. 必要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剂。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 反复气管支气管炎 一、病因:多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数与原収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气道畸形有关。 二、处理原则 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 2.注意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収性痉挛性喉炎等鉴别; 3.抗感染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定,合理应用抗生素; 4. 对症治疗同反复肺炎。 反复肺炎:对于反复肺炎,除必须考虑何种致病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认真寻找导致反复肺炎的基础病变。 1、免疫缺陷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2、先天性疾病(气道、肺及血管、心脏畸形)? 3、纤毛运动障碍(原収与继収)? 4、管腔内阻塞或管外压迫? 5、反复吸入? (一)病因: (1)原収性免疫缺陷病:原収性抗体缺陷病、细 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 吞噬功能缺陷病以及其他原収性免疫缺陷病等。 常见的原収性抗体免疫缺陷病有:X-连锁无丙种 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IgG 亚类缺乏症、选择性IgA缺乏症、慢性肉芽肿病等。 (2)先天性肺实质、肺血管収育异常:先天性肺实质収育异常的患儿,如肺隔离症、肺囊肿等,易収生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分析及辩证治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分析及辩证治疗 发表时间:2015-10-21T16:44:24.72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李宗怀 [导读]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医医院 RRTI主要是由于患儿呼吸道反复、数次感染,最终形成习惯性呼吸道感染。 李宗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医医院陕西宝鸡 72240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共39例,病因分别为胃食管反流13例,慢性鼻窦炎11例,慢性扁桃体炎9例,病因不明6例;下呼吸道感染共41例,胃食管反流7例,哮喘9例,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6例,肺炎感染5例,纤毛不动综合征5例,气管异物3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4例,病因不明2例。(2)观察组中,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两种,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中医辩证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辩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89-02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尤其多见于少年儿童[1]。RRTI主要是由于患儿呼吸道反复、数次感染,最终形成习惯性呼吸道感染,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中认为先天因素(严重肺部感染),后天因素(支气管异物),全身因素(免疫功能缺陷),局部因素(纤毛不动综合征)等[2]是RRTI的最常见发病原因,而且患儿病情变化快,病程长,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还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中医理论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所致。本文中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5.14±0.64)岁;体重9-33 Kg,平均(13.57±3.51)Kg。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5.77±0.26)岁;体重8-31 Kg,平均(14.05±3.45)Kg。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且伴有恶心、呕吐、呛奶或厌食、消瘦、贫血、腹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痛等症状。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排除脑、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 本组患儿诊断参照我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定(1987 年)、经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修订(2008 年)的RRTI诊断标准[3]进行:(1)症状:咳嗽、咽痛、发热以及咳痰气喘等;(2)体征:鼻黏膜及咽部充血、扁桃腺肿大、肺内呈现异常呼吸音;(3)辅助检查: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炎性变化或双肺呈现紊乱及纹理增粗,伴有片状及点状阴影;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升高,红细胞轻中度降低;(4)发作次数见表1。 1.2.2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中,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医师进行诊断,给予营养支持、增强体质、抗病毒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根据患儿的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1.2.2.1 对照组:对于胃食管反流患儿给予胃动力药物,改善其胃肠道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对于原发性免疫力低下的患儿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增强其免疫力;对于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及时将异物取出;对于哮喘患儿则先给予解痉平喘治疗。 1.2.2.2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型: (1)肺脾气虚症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懒言少动,多汗,食少纳差,大便溏薄,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法宜益气固表。方选玉屏风散加减。 (2)营卫失调症见反复外感,恶风畏寒,面色少华,四肢欠温,多汗易汗,汗出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法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3)脾肾两虚症见反复外感,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发育落后,乏力气短,多汗易汗,食少纳差,大便溏稀,夜尿频繁,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宜温补肾阳,健脾益气。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 1.3评价标准[4] 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病程缩短;(2)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但病程缩短;(3)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病程均无明显好转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0.05时认为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 (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 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 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 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可进一步检查纤支镜、肺CT、呼吸道纤毛活检等。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急性感染期住院治疗,缓解期门诊治疗。急性感染期分别参考按照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诊疗。以咳嗽为例: 1、住院前期(1~5天):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需住重症抢救室或普通病房。向家属初步交代病情严重程度、诊疗计划、预后转归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下病危通知书并让家属签署委托书、有创抢救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 (2)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免疫1加4、结核抗体、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如需要查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痰涂片、痰培养(如严重感染要查血培养)、痰抗酸染色、心电图、肺功能、肺CT (必要时做)、全腹B超、心脏彩超。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进行相关检查。 (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西医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药物及特色治疗。 2、住院中期(6~10天): (1)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细菌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根据患者进食多少、心功能状况及电解质结果调整入液量,并根据中医辨证调整中医治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可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上呼吸道局部感染的说法并不确切。 【病因】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rhinovirus,R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ADV)、冠状病毒(coronal virus)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不仅可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乏症等,或免疫缺陷病、被动吸烟、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临床表现】 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1.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 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 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 天至1 周左右,起病1~2 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2)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 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 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 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junctival fever):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 周。 【并发症】 以婴幼儿多见,病变若向邻近器官组织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年长儿若患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以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其他病原体也可引起类风湿病等结缔组织病。 【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区别(通俗易懂)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区别(通俗易懂) 如何根据原始初级资料判断上感病原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可轻度升高,但N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 14、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 15、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6、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 17、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基于以上"经验",临床操作似"容易",然而小儿解剖、生理、免疫等方方面面特殊,血常规又太“常规”了,往往缺乏特异性,儿童疾病又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积习难改(比如随地吐痰吧),所以,原发/继发细菌感染也就多了,要等一些化验结果出来(如病原培养、血清 试验,且不说在基层没有相当条件),恐怕要耽误了孩子的病了。SARS早期不也象上感吗?确诊它容易吗?不也少不了抗生素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人们用传统医学不也繁衍生息了吗?所以,用与不用,要辨证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佛山市中医院儿科 佛山中医院儿科 我院儿科已有40多年历史,目前有高素质的医生八人,我们在治疗小儿疳积、咳嗽、哮喘、发热、生长发育、贫血、咽喉炎、气管炎、肺炎以及儿科的一些奇难杂症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使用中医中药结合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在为您的小孩医病时力求做到以最低的费用达到最好的疗效。 定义 ?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8次左右 ?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及与肺、气管及心脏先天性畸形、胃食管返流等相关疾病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年龄(岁)上呼吸道感染次/年下呼吸道感染次/年 0—2 7 3 3—5 6 2 6—12 5 2 特点 ?儿童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类型以上感为多,上感之后不少发展至支气管炎,且可绵延数周,少数则反复发生肺炎。 ?往往一次肺炎之后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的一次未愈,又接下次感染。 症状 ?易出汗 ?多有偏食习惯或食欲不振 ?部分患儿面色不华,毛发不荣

?个别有贫血,有些患佝偻病 ?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 病因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微量元素(VitD3、Zn、Ca、Mg、Fe 等)↓ ?免疫功能低下→发病的主要原因。 中医研究 ?肺、脾、肾不足→体虚反复受邪 ?李宜瑞教授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是肺脾两虚兼挟湿挟滞 本地区复感儿症状 ?呼吸促弱,久咳痰白,语声低微,自汗,易患感冒 ?食欲差,腹胀,大便不正常,乏力,面色黄,唇淡,短气,消瘦或虚胖,久咳痰稀 ?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印,苔薄白。 ?挟湿挟滞甚至化热蕴痰→身倦,纳少、口臭,大便不调,手足心热,心烦少寐,舌苔多厚腻等 西医治疗 ?补充营养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D 、 锌、铁 ?使用免疫调节剂:卡介苗素、胸腺肽、 转移因子、泛福舒、 万适宁等 ?补充锌:牡蛎、猪肝、鱼类、高锌鸡蛋 ?补充铁:猪红、瘦肉、菠菜、贝类。 ?补充铜:河虾、牡蛎、内脏、水果。 ?补充钙:贝壳类、黄豆、牛乳、坚果。 ?补充锰:大豆、茶叶、金银花、玉竹。 ?排除铅:刺梨、祢猴桃,沙棘、水果。 中医治疗 ?内服中药 ?外治法:推拿按摩法

治脾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运用

治脾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运用 【摘要】强调小儿体质因素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本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脾肺气虚,痰饮内伏。鉴于小儿“脾常不足”之生理特点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运用抗生素和叠用清凉苦寒之剂,脾胃损伤更甚,故在治疗上着重提出治脾法在此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治脾不单单是补脾,补脾之气血阴阳,还在于消食导滞化痰理气,疏导脾胃之壅滞,恢复脾胃之正常生理功效,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归纳出以下四个治疗原则:急则治标,运脾开肺化痰;知常达变,健脾导滞逐痰;正虚邪恋,扶脾开肺托邪;未病防变,补脾益气固本。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因素治脾法证治探讨 Abstract:This paper emphasizes constitution factor, the chief pathogenesis of repeat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RI) of children; the main pathogenesis are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lung and retention of phlegm.According to children’s physiology feature,spleen is frequently insufficient and RRI Children are given too much antibiotic and bitter cold herbs,that causes damage to stomach. Regulating spleen is expected to figure prominently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RI children.Regulating spleen not only means reinforcing the

传染病学细菌感染性疾病培训资料

传染病学细菌感染性疾病培训资料 第一节伤寒与副伤寒 一、伤寒 ①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②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 ③典型临床特征: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④夏秋季多发,病后免疫力持久。 【病原学】 1、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性,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易生长。 2、有三种抗原: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IgG抗体。毒力抗原(Vi抗原) 3、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带菌者或患者为伤寒的唯一传染源。 1、患者:病程第2-4周排菌量最大。轻型患者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带菌者: (1)潜伏期带菌者:伤寒患者在潜伏期已经从粪便排菌(2)暂时带菌者:恢复期仍然排菌但在3个月内停止者(3)慢性带菌者:恢复期排菌超过3个月者 (二)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1、水源污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暴发流行 2、食物污染:传播伤寒的主要途径,食物型的暴发流行 3、日常生活接触:散发流行的传播途径 4、蝇和蟑螂(媒介):机械性携带伤寒杆菌 (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二次发病少见。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四)流行特征:温带热带多见;夏秋季多见;儿童青状年多见。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发病机制 1、第一次菌血症。处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2、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处于临床上的初期和极期。 3、伤寒杆菌随血流经胆囊再次进入肠道,使肠壁淋巴组织发生剧烈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缓解期。 4、随病情进展,人体防御能力逐渐增强,进入恢复期。(二)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病变最为显著 1、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伤寒细胞”(特征性病变) 2、病程第2周:肿大淋巴结发生坏死 3、病程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4、病程第4周:溃疡渐愈合,不留瘢痕,亦不引起肠腔狭窄 【临床类型】潜伏期3—60天,大多数为7—14天V

6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6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4T16:21:39.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8期供稿作者:陈健[导读]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陈健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0306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以及预防复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由2010年上半年的17.52%下降为7.35%。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等护理和预防复发措施,可以明显减低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护理预防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 RRI)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并超过规定的次数,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据研究报道[1],儿科门诊中呼吸道感染高达80%,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占30%。RRI的病种繁多,证候复杂,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很大的精神影响和经济损失。我院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了精心护理和预防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儿科共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26例;患儿年龄分布:0-2岁22例,3-6岁36例,7-12岁10例,平均年龄4.1岁。 1.2临床表现轻者主要表现为鼻咽部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咽部不适等,重者出现头痛、畏寒、发热、腹泻等症状。临床体检可见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肿大,肺部X线检查体征阴性。 1.3 诊断标准[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为:0-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6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7-1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 1.4 治疗方法对患儿采用祛痰、镇咳、控制感染治疗为主,必要时可使用干扰素,同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2 预防与护理 2.1 入院教育患儿反复发病,家长心情焦虑。因此,入院后要首先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首先,让家长对疾病有所了解。告知小儿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加之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3]。通过编写宣传单张或小册子,宣传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 2.2 住院护理 2.2.1 环境护理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的病室环境,保持空气清新、流通,病室温度维持18-20℃,湿度50%-60%。每天2次对病室进行清洁、消毒。限制陪护家长人数,必要时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2.2.2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将患儿置于合适的体位,以有利于肺扩张。经常更换患儿体位,防止淤血。有喘息的患儿应取半坐卧位。鼓励患儿咳嗽,护理人员可以拍背辅助患儿将痰液咳出。超声雾化可稀释痰液以便咳出,必要时给予吸痰。密切观察患儿的神态、面色及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对症处理。 2.2.3 心理护理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期间,由于咳嗽、呼吸困难、头痛等症状,使患儿因身体上的不适产生烦躁、恐惧、悲观等心理,尤其是学龄儿童表现明显。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心理情况,对患儿进行心理教育,同时辅导家长对患儿进行开导。护士应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儿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以更好的了解患儿的病情和心理,帮助其消除恐惧、悲观心理,鼓励其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同时配合治疗与护理,以利康复。 2.3 预防护理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特点是“反复”,其最为有效治疗方法是预防。因此,患儿出院后的预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预防措施应从增强患儿的身体抵抗力和防止病原体入侵两个方面着手[4]。 2.3.1 出院治疗患儿病情稳定、体征恢复时予以出院。出院后应遵医嘱继续服药治疗1-2个疗程,巩固治疗,以防因治疗不彻底发展为慢性肺炎。 2.3.2 饮食护理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主食、水果、蔬菜、奶制品、肉的搭配,少吃甜食、碳酸饮料和油炸食品,多饮水。对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要向家长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与优越性。对于特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患儿,适量补充维生素和铁、锌等微量元素,服用初乳素、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剂以增强抗病能力。 2.3.3 加强锻炼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体操、游泳、球类运动等。同时,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恢复体力。 2.3.4 日常预防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流通,适宜的温、湿度,注意保暖。流感期间,加强患儿的防护,不去人群较多的场所,外出戴口罩,适当服用板蓝根等以加强预防。密切观察小儿的体温、大小便、口腔等症状,一旦发现病症,及时入院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 3 结果 68例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出院后随访观察6个月,5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7.35%,明显低于2010年上半年的复发率(17.52%)。 4 小结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等护理和预防复发措施,可以明显减低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利患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碧英.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4(2):348-350.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2-30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