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黄芪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表达nephrin、podocin的影响

_黄芪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表达nephrin、podocin的影响

_黄芪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表达nephrin、podocin的影响
_黄芪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表达nephrin、podocin的影响

蛋白尿的五种类型

蛋白尿的五种类型 蛋白质检查是尿液化学成分检验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根据发生机理及原发病的部位,蛋白尿分为五种。下面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若肾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可增加。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1,尿蛋白定性3+~4+,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如IgM、IgG和补体C3、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

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有发展为肾衰的危险,常提示预后较差。常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它指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尿β2-M、溶菌酶增高,尿液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尿蛋白定性1+~2+,定量1~2g/24h.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 3.混合性蛋白尿 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两种蛋白尿特点,但各组分所占比例因病变损害部位不同而不一致,也可因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害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溢出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尿蛋白定性多为1+~2+。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5.组织性蛋白尿:这种指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生理性约为20mg/d,尿蛋白定性±~1+,定量0.5~1.0g/24h。

有尿蛋白是患有肾炎吗

有尿蛋白是患有肾炎吗? 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但每个患者可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有的患者症状轻微,仅发现蛋白尿或镜下血尿,也有的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血尿,甚至伴有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损害。虽然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肾炎所引起的。 之所以产生尿蛋白,那是因为正常人在尿常规检查中不含或含有少量蛋白尿。正常的肾脏滤过功能正常,将血液循环中对于人体有用的成分例如血细胞、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等重新回收使用,所以健康人在尿常规检查后,尿常规化验单蛋白质、潜血显示(-),即阴性。那么,怎么降低尿蛋白呢? 根据临床表现,有蛋白尿十之八九是肾炎引起的,肾炎进一步分为以下4 种类型: (1)普通型:有中等程度的蛋白尿(尿蛋白定性“+ -- ++”,24小时蛋白定量为1~3克)及轻度镜下血尿,轻度至中度水肿,血压高或伴肾功能损害。 (4)急性发作型:在患病过程中因感染、劳累或治疗不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使肾功能急骤恶化。 (2)肾病型:临床表现具有大量蛋白尿(>3.5克/日)、低蛋白血症(<30克/升)伴或不伴有水肿及高脂血症、血尿。 (3)高血压型:除有普通型表现外,血压升高比较突出,常伴有慢性肾炎的眼底改变。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窄、细和反光增强,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现象或絮状渗出物等。 当肾脏由于各种原发继发性因素导致肾脏微循环障碍,肾脏的固有细胞也因此受到损伤,炎症性细胞吸引炎症性介质产生炎症性反应,导致血细胞、蛋白质漏出,在尿常规化验单上可以看到尿蛋白呈(+)、(++)甚至是(+++)——(++++)不等,这就是尿蛋白的产生过程。 怎么降低尿蛋白?降低尿蛋白,必须系统综合施治 肾病产生蛋白尿的原因是因为肾脏固有细胞受到了外部因素的侵害,从而启动了肾脏纤维化,导致部分肾小球受损,肾小球孔径屏障及电荷屏障受损,才导致大分子的蛋白物质漏出。那么,如果单纯应用激素抗炎消蛋白,仅仅能够起到暂时缓解蛋白漏出的作用,一旦遇到感染后感冒尿蛋白还会重新出现。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4-08-12T11:08:14.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4期供稿作者:蒋素凤 [导读]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是一种用于监测尿蛋白排出情况、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能够可靠反映24小时尿蛋白量。 蒋素凤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 212002) 【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13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肾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人群76例,为对照组。主要观察两组患者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结果观察组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为0.13±0.10 g/L、26.13±6.81 mg/24h和0.11±0.14,明显高于对照组4.62±1.57 g/L、163.27±11.46 mg/24h和3.80±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与24h 尿蛋白相关。结论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可用于临床尿蛋白程度的监测,与24h 尿蛋白高度相关,作为肾病筛查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随机尿蛋白 24h 尿蛋白随机尿蛋白/尿肌酐肾病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230-02 24 h尿蛋白定量是诊断蛋白尿的常用指标,受患者依从性影响较大,尿液收集常不准确,结果波动较大,影响临床结果的判断。尿蛋白与肌酐比值是一种用于监测尿蛋白排出情况、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能够可靠反映24小时尿蛋白量,具有快速、简便、精确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分析与24h尿蛋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本院在2013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肾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1.06±6.71岁;其中高血压肾病24 例,糖尿病肾病21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35例。选取同期正常体检人群76例,为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1.18±6.2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各项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和指标[3-4] 收集所有患者早晨6 点至次日早晨6点之间24 h尿液,并留取次日留取随机尿。应用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主要观察两组患者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随机尿蛋白、24h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随机尿蛋白、24h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为0.13±0.10 g/L、26.13±6.81 mg/24h和0.11±0.14,明显高于对照组4.62±1.57 g/L、16 3.27±11.46 mg/24h和3.80±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较 组别例数随机尿蛋白(g/L) 24h 尿蛋白(mg/24h)随机尿蛋白/尿肌酐 对照组 76 4.62±1.57 163.27±11.46 3.80±2.59 观察组 80 0.13±0.10▲ 26.13±6.81▲ 0.11±0.14▲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与24h 尿蛋白的相关性实验组的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与24h 尿蛋白的相关系数r 为0.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与24h 尿蛋白的相关系数r 为0.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相关性均较好(P <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检测尿蛋白定量大多用24h 尿液测定,由于尿样收集过程时间长,留取不方便,费时且患者留尿量不准确,尤其低龄患儿收集24 h尿样更为困难,导致检验结果误差较大。每天肌酐从尿中的排泄相对恒定,且个体差异不大,因此尿肌酐可作为判断肾小球损害的较敏感性指标之一,也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常用指标。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进展,尿清蛋白/肌酐比值逐渐应用到肾病的诊断上,可反映尿蛋白的排泄状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随机尿蛋白、24h 尿蛋白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机尿蛋白/尿肌酐与24h尿蛋白有相同的趋势,经相关性检验,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随机尿蛋白和尿肌酐的浓度由各自的排泄率和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情况决定。每天随机尿蛋白和尿肌酐的浓度排泄相对稳定且个体差异不大,随机尿蛋白/尿肌酐可反映肾脏功能,且具有快速、简便、精确等特点。是临床上替代24h 尿蛋白和诊断蛋白尿较为理想的指标,可作为肾病的筛查指标。综上所述,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可用于临床尿蛋白程度的监测,与24h 尿蛋白高度相关,作为肾病筛查的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喻群英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265—266 [2].朱联生.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测定在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 安徽医药,2010,14(10):1196-1197 [3].刘丹,唐菊英.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白蛋白排泄率检测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0,4(8):1367-1468 [4].吕军,许翔,吕梅,等.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37-39

黄芪治疗蛋白尿,小偏方治大病

黄芪治疗蛋白尿,小偏方治大病 如果有肾病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蛋白尿,但是从蛋白尿的多少也不能够判断出肾病的轻重,治疗蛋白尿可以选择一些小偏方,黄芪治疗蛋白尿的效果就很好,有蛋白尿的患者平时也要做好饮食保健。 ★一、治疗蛋白尿的小偏方处方: 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 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治疗蛋白尿的小偏方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尿蛋自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

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二、饮食保健 肾炎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认为肾炎病人不能吃含蛋白质的食物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即使对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期的病人,也主张给吃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治疗期间,尤其是进行腹膜透析时,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应增加,约1。2~1。5克/公斤体重。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如肾功能正常者,主张进食高蛋白质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及改善或增强机体抵抗力。

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评估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评估肾病 急慢性肾病在人群中很常见。早期肾病通常是没有症状的,需要实验室检查助诊。血肌酐和尿蛋白是肾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但目前对于检查哪些项目以及这些检查项目该如何解读仍存在较大争议。 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的Levey 等为了评估GFR 和尿蛋白用于检测急慢性肾病,通过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和Medline 检索分析了不同的指南。文章发表在JAMA 上。 定义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对于急慢性肾病的定义如下: 1. 急性肾损伤(AKI):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血肌酐在7 天内上升超过基线1.5 倍;②尿量<0.5mL/kg/h,并持续 6 小时;③血肌酐在 2 天内上升到0.3mg/dL (26.5μmol/L)以上。 2. 急性肾脏病(AKD):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符合AKI 定义;②3 个月内GFR 下降35% 或肌酐上升50%;③ 3 个月内GFR<60 mL/min/1.73m^2;④3 个月内有肾损伤标志物出现。 3. 慢性肾脏病(CKD):以下任意一条出现超过3 个月①GFR<60 mL/min/1.73m^2;②肾损伤标志物出现: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病变导致的电解质异常、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异常、肾移植病史。 其他组织也大致同意KDIGO 的定义,但对于分期仍有一些争议,也认为AKD 诊断证据不充分。 肾小球滤过率(GFR) GFR 受体表面积、蛋白摄入、怀孕、血压、药物等因素影响。 在各人群中,基于肌酐计算的GFR(eGFRcr)和基于胱抑素 C 计算的GFR (eGFRcr-cys)最准确。临床医生初次检查时要结合肌酐和GFR 判断。 KDIGO 指南着眼于一些常见的eGFRcr-cys 能确诊CKD 的临床情况。一些患者中至重度eGFRcr 下降可能是唯一提示CKD 的指标。这些eGFRcr-cys 低于60mL/min/1.73m^2 的患者预后更差。CKD 的确诊帮助决定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更精确的GFR 对于使用经肾脏代谢的全身毒性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评价肾源功能有很大帮助。

血压和蛋白尿与慢性肾脏病进程

白阴性,尿蛋白定量<0.2g/24h ,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血压和肾功能正常。4年来未复发,不论感冒、受寒、劳累、感染,化验一切正常。(2)基本缓解:多次检测尿蛋白定量<1g/24h ,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改善,血压、肾功能正常。(3)部分缓解:尿蛋白定量<2g/24h ,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血压、肾功能接近正常。外感后病情即加重,外感消除即恢复原状。(4)无效:尿蛋白定量虽有减少,但仍大于3.5g/24h ,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不明显,血压升高,肾功能无好转或加重,病情进行性加重。 2 疗效比较 经过长期追踪观察4年以上。治疗组31例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例。完全缓解率70.9%,部分缓解率25.8%。对照组31例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4例,完全缓解率58.1%,部分缓率29.1%。两组完全缓解率有明显差异(P <0.01)。 体 会 从病理类型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常见于膜性肾病、膜 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以 及部分IgA 肾病等[1]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疗效也不令人满意,完全缓解率达不到80%[2]。目前西医仍以激素与环磷酰胺为首选用药,联合用药后增加缓解率,稳定病情,并可延缓肾衰竭的发展。应用新一代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 、骁悉等,因会产生肝损害、肾毒性等,加之部分疗效不确切、复发率高、用药周期长,而使患者不能耐受或难以顺利实施。中药可消除西药的众多副作用,因此中西结合可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但从长期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虽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还没有突破性进展,长期缓解率不高。 笔者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用木箱闷灸及药线穴位埋植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缓解率。木箱闷穴灸药 力强、炙面范围大,其他传统灸法是无可比拟的。施治部位在腰背部,是督脉、膀胱经通过之处,内连肾脏。该二经脉能调整全身阴阳之气,参与分清泌浊。在腰背部二经脉穴位上针灸,对机体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均具有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进一步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浸晒药线穴位埋植是在羊肠线穴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肠线通过黄连、黄柏、黄芩液浸晒,有清热泻火、杀菌抗炎作用,比单纯肠线疗效提高,而且浸泡肠线经高压消毒,不会导致排异性发炎化脓,可以大剂量使用。选脾俞、肾俞、胃俞、三焦俞,意在健脾益肾,使失衡的免疫系统归于平衡;足三里可理脾胃,调气血,为全身强壮要穴;三阴交穴健脾化湿、疏肝益肾。现代医学认为:针灸可调整细胞组织的生理生化过程,使之朝着有利于机体生存的方向转化,使机体得以维持正常的完整性、反应性与恒定性;针刺有抗炎作用,动物实验对炎症过程的渗出变性,组织增生的病理变化均呈一种调整作用,可控制机体的炎症反应,缩短炎症过程,调节炎症肉芽组织的增生,减少黏连和纤维化,可以改善炎症灶的微循环和淋巴循环,减少血液和淋巴的瘀滞,减少水肿;针刺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刺可降低血管的紧缩性,改善动脉血管弹性,提高搏动性血液供应强度[3]。这些实验研究机理是针灸治疗RNS 的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张琳琪.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中国中 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42-343.2.张玉侠,周希静.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2003.3(3):175-176.3.府强.实用针灸疗法临床大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22-35. (收稿:2004-06-13) ?循证医学荟萃? 血压和蛋白尿与慢性肾脏病进程 Jafar TH ,et al.Ann Intern Med ,2003,139(4):244-25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的观点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还不清楚在使用ACEI 和不使用ACEI 进行降压治疗时,血压和蛋白尿控制到何种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笔者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兹简述如下。 方法:我们在MEDL IN E 资料库中检索到11个比较使用ACEI 和不使用ACEI 的方案治疗非糖尿病性的肾脏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报告。这些是在1977年~1999年间发表的英文的文献。我们把1860个患者汇总在一起进行meta 分析。其中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定义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2倍或达到肾衰竭的水平。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价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排泄率与慢性肾脏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平均的追踪时间是2.2年。 结果:共有311例患者出现了肾脏病的进展,收缩压在110~129mmHg 之间和尿蛋白排泄低于2.0g/d 的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危险性最小。使用ACEI 控制了血压和尿蛋白排泄率的患者,仍能显示出ACEI 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相对危险度为0.67(95%CI 0.53~0.84)]。那些收缩压较高并且尿蛋白排泄率大于1.0g/d 的患者肾脏病进展的危险性是增加的(P <0.01)。 结论:尽管有一些相反的结果,收缩压控制在110~129mmHg 之间可能对尿蛋白排泄率大于1.0g/d 的肾脏病患者有利。收缩压低于110mmHg 可能增加肾脏病进展的危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510080 张益民 李幼姬 摘) ? 624?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7月第5卷第7 期?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印)治疗蛋白尿小验方

治疗蛋白尿小验方 处方: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注意事项:尿蛋白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另附:治疗蛋白尿偏方 取芡实30克,提前浸泡1小时,然后加水用大火煮开,小火煎煮至芡实软烂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服用。该方对于各类肾性蛋白尿均有效。

这里介绍几种治疗蛋白尿的中药: 1.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性甘温,具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等作用。研究证实,冬虫夏草能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维持机体CD4/CD8细胞的平衡,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减少尿蛋白。它通过增加MMP?2的表达,抑制TMIP?1,2的表达,促进了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这可能也是其降低蛋白尿的机制之一。 2.黄芪 黄芪味甘微温,功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 能增强活血化瘀药物的功效,降低尿蛋白。黄芪主要含黄芪多糖、氨基酸、大量无机离子、微量元素等,其中富含微量元素硒可能与其控制肾性蛋白尿有关。硒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害,并能加强某些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作用。因此,黄芪可能通过上述作用,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降低蛋白尿。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还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黄芪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减轻免疫性因素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减少血浆内皮素分泌,增加肾血流量。 3.川芎 川芎辛温,有活血行气止痛、祛风胜湿之功。阿魏酸(FLA)为桂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川芎等常用植物药中,可有效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肾血管收缩,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 增殖,抑制炎症及免疫反应,减少尿蛋白。川芎嗪是从川芎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单体,具有降低血浆内皮素(ET)和TNF水平、抗氧化等作用。 4.葛根 葛根味甘性平,功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改善肾 血流量,从而预防和治疗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恢复肾小球滤过功能,延缓 减轻肾脏损害,减少、缓解蛋白尿的产生。 5 水蛭 水蛭性平味咸苦,归肝、膀胱经,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临床病理分析表明,肾小球内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沉积与蛋白尿密切相关。水蛭能减少肾小球内FRA沉积,主要机制:①降低血液黏稠度。水蛭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高血脂等均有减低作用;②抗凝血酶。水蛭是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之一,它与凝血酶迅速结合,抑制血液凝固;③水蛭可活化纤维蛋白酶原前活化因子,分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6.蝉蜕 蝉蜕甘咸性寒,甘能养,咸入肾,寒能清。既能驱风,又能宣肺,发汗消肿以利水之上源。临床上慢性肾炎患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病情复发或加重,蛋白尿增加。蝉蜕通过降低血液内皮素,减少自由基释放,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蛋白尿。 7.地龙

别把蛋白尿与肾病划等号

别把蛋白尿与肾病划等号 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很多,有些是泌尿系统病变引起,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其他脏器病变累及肾脏所致。其中,血液系统的一种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是引起成人,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蛋白尿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它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浆细胞无节制地增生、广泛浸润,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现和沉积,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黏滞血症、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本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般较大,较集中在50~60岁的成人,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 多发性骨髓瘤的6大特征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患者的首发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误诊或漏诊。建议广大中老年人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 ⒈骨痛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骼病变常是多发性的,骨痛是其主要表现。一般疼痛程度不一,早期常是轻度、暂时的疼痛,随着疾病进展,可以变为持续而剧烈的疼痛。若疼痛突然加剧,常提示发生了病理性骨折,胸椎或腰椎的压缩性病理性骨折还会造成截瘫。 ⒉贫血和出血倾向本病贫血程度不一,一般疾病早期贫血较轻,晚期较重。出血倾向也不少见,程度一般较轻,以黏膜渗血和皮肤紫癜为主。 ⒊肾功能损害这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常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或镜下血尿,易被误诊为“肾炎”。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肾功能衰竭是慢性、渐进性的,但少数情况下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⒋反复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感染,以肺炎球菌性肺炎多见,

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和败血症,病毒感染中以带状疱疹多见。 ⒌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可引起头痛、呕吐、多尿、便秘,重者可致心律紊乱、昏迷甚至死亡。 ⒍其他表现血黏度增高、高尿酸血症、肝脾肿大等也是本病的常见表现。 特别提醒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非常容易被误诊的疾病,患者常被误诊为慢性肾炎、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 性肺炎、慢性肝病、转移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腰肌劳损、颈椎病等。究其原因,除部分病例因临床表现不典型为诊断造成困难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临床医生、患者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不足有关。 有不明原因的血沉增快、贫血、反复感染(特别是反复肺炎)、骨痛和蛋白尿的中老年患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尽早给予相应检查。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制增生和向正常组织器官浸润的性质,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24T14:28:43.28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英纪群[导读]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 李英纪群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饮食控制、降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点,每日1次。对照组仅采用原有降糖常规治疗。二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的UAER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治疗后UAER比较,治疗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芪注射液;白蛋白尿【中图分类号】R4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45-0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DN又称为肾小球硬化症,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壁增厚,血管间质基底膜样物质沉积,最终出现肾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尿蛋白是DN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据统计DN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在20%—40%。目前在很多国家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DN患者,以观察其在防治早期DN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DN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年龄33~72岁,平均(64.8±7.7)岁;对照组20例,年龄23~74岁,平均(64.8±8.5)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条件:①依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和分析标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ug/min;②所有入组患者均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及UAER,符合DN标准;③通过查体及询问病史等方法排除心力衰竭、酮症酸中毒、原发性高血压、泌尿系感染、出血性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因素。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运动疗法及使用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点,每日1次。二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原有降糖常规治疗。疗程同治疗组。 1.3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其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根据24小时尿量算出。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组临床疗效比较(表1) 2结果 2组治疗前后UAER变化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治疗后2组UAE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明显下降(P<0.05). 3讨论 DN是DM患者重要致死原因之一,基本病理改变为肾病血流动力学紊乱和肾小球硬化,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DN的表现。我们发现黄芪注射液治疗DN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控制DN的发展,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注射液是黄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黄芪的主要成分为黄芪异黄酮、皂苷、生物碱、微量元素(硒、锰等)。本研究证实黄芪具有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1],黄芪多糖上调T—KB2mRNA的表达,抑制NF—KBmRNA的过度表达而发挥肾保护作用[2]。DN属中医学消渴、水肿、尿浊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阴虚燥热,水湿瘀血内停。治宜以益气养阴、清热、软坚通络为关键。黄芪注射液中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微量元素硒,可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和机械屏障,降低蛋白尿,轻微降压和保护肾功能对糖尿病的脂类代谢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3]。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早期DN患者的UAER,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DN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及延缓系膜区基质堆积和基底膜增厚,从而减轻和延缓DN进展。参考文献 [1]熊涛,董文斌,王明勇等。黄芪注射液对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0):1615—1616 [2]张莹雯,吴朝妍。黄芪多糖对肾阳虚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F—KB及IKB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6):365—368 [3]王丹蕊,石阶平.几种植物多糖对链脲菌致糖尿病大鼠的调节作用及机理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20-22.作者单位:014010内蒙古包钢医院

什么是肾前性蛋白尿

什么是肾前性蛋白尿 只要是尿当中的蛋白质含量增高了以后,普通的检查就可以查出来的就是蛋白尿,如果蛋白质实在是太多的话,就会被叫做大量蛋白尿。蛋白尿又分为肾前性蛋白尿,肾性蛋白尿,肾后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这几种蛋白尿。那么什么叫做肾前性蛋白尿呢?别的蛋白尿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蛋白尿肾小球结构图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在病理情况下,如患有肾病时,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会发生改变。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典型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尿常规检查时,蛋白尿和血尿同时出现异常,高度怀疑肾病。 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10mg/24h,用普通尿常

规检查测不出。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故此期在临床上形成蛋白尿。 肾前性蛋白尿 肾前性蛋白尿,也就是说导致蛋白尿的病因不在肾脏,而是在血液达到肾脏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能够产生蛋白尿的病因,比如大量肌肉组织损伤、过量溶血、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蛋白尿,都不是因为肾脏的问题,肾脏功能是完好的。 肾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也可由肺炎球菌、沙门菌、水痘或乙型肝炎病者、原虫感染以及肺感染性的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引起)、急进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肾病综合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感染性心内膜炎肾炎、肾动脉硬化、肾淀粉样变性、先天性肾炎等。 肾小管性:Fanconi综合征,重金属中毒(汞中毒、镉中毒、铅中毒等)、wilson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肾盂肾炎、多发性骨

黄芪治疗蛋白尿 小偏方治大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黄芪治疗蛋白尿小偏方治大病 导语:如果有肾病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蛋白尿,但是从蛋白尿的多少也不能够判断出肾病的轻重,治疗蛋白尿可以选择一些小偏方,黄芪治疗蛋白尿的效 如果有肾病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蛋白尿,但是从蛋白尿的多少也不能够判断出肾病的轻重,治疗蛋白尿可以选择一些小偏方,黄芪治疗蛋白尿的效果就很好,有蛋白尿的患者平时也要做好饮食保健。 一、治疗蛋白尿的小偏方处方: 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 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治疗蛋白尿的小偏方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尿蛋自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二、饮食保健 肾炎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认为肾炎病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评估急慢性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评估急慢性肾病 2015-03-09 17:47来源:丁香园作者:xyclair 字体大小 -|+ 急慢性肾病在人群中很常见。早期肾病通常是没有症状的,需要实验室检查助诊。血肌酐和尿蛋白是肾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但目前对于检查哪些项目以及这些检查项目该如何解读仍存在较大争议。 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的Levey 等为了评估GFR 和尿蛋白用于检测急慢性肾病,通过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和Medline 检索分析了不同的指南。文章于上月发表在JAMA 上。 KDIGO 对于急慢性肾病的定义 1. 急性肾损伤(AKI):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血肌酐在7 天内上升超过基线1.5 倍;②尿量<0.5mL/kg/h,并持续6 小时;③血肌酐在2 天内上升到0.3mg/dL(26.5μmol/L)以上。 2. 急性肾脏病(AKD):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符合AKI 定义;②3 个月内GFR 下降35% 或肌酐上升50%;③3 个月内GFR<60 mL/min/1.73m2;④3 个月内有肾损伤标志物出现。 3. 慢性肾脏病(CKD):以下任意一条出现超过3 个月①GFR<60 mL/min/1.73m2;②肾损伤标志物出现: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病变导致的电解质异常、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异常、肾移植病史。 其他组织也大致同意KDIGO 的定义,但对于分期仍有一些争议,也认为AKD 诊断证据不充分。 肾小球滤过率(GFR) GFR 受体表面积、蛋白摄入、怀孕、血压、药物等因素影响。 在各人群中,基于肌酐计算的GFR(eGFRcr)和基于胱抑素C 计算的GFR(eGFRcr-cys)最准确。临床医生初次检查时要结合肌酐和GFR 判断。 KDIGO 指南着眼于一些常见的eGFRcr-cys 能确诊CKD 的临床情况。一些患者中至重度eGFRcr 下降可能是唯一提示CKD 的指标。这些eGFRcr-cys 低于 60mL/min/1.73m2的患者预后更差。CKD 的确诊帮助决定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更精确的GFR 对于使用经肾脏代谢的全身毒性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评价肾源功能有很大帮助。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支持采用eGFRcr-cys 来诊断CKD,KDOQI 及CSN 承认胱抑素C 具有前途,但考虑到对于影响胱抑素C 的因素未达成共识、成本高及检测方法不规范,不建议广泛使用。 若对GFR 准确度要求更高,KDIGO 推荐采用外源性标志物检测GFR。 尿蛋白 生理情况下也会出现尿蛋白排泄率(AER)升高,且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但不会超过30mg/d。 AER 的精确测量需要收集一段时间内所有尿液,其中膀胱排空异常、尿液收集不全、尿液溢出均会引起误差。所以采用收集一个时间点的尿液样本。 随机测尿蛋白肌酐比(ACR)是最佳的方法。然而当前测量白蛋白的方法是采用免疫分析法,成本较高。相比于单纯测定白蛋白和总蛋白浓度,测定ACR 和总蛋白肌酐比更有意义,但需要尽可能减小尿液浓缩和稀释引起的变化。而影响肌酐的因素比较多,一些研究者建议加入肌酐清除率来一起评估。

黄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30例临床观察

黄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3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3-03-01T14:58:24.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程秋菊 [导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泌尿系统疾病。 程秋菊(龙江省嫩江县九三中心医院肾内科 161400)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泌尿系统疾病。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由于本组疾病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起病前多有一个漫长的无症状的尿异常期,然后缓慢持续进行性发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于1991年7月-2012年5月应用黄茂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探讨其治疗作用。临床资料共收治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基础组:随机选取本院既往采取基础方法治疗的肾小球肾炎病例共30例作临床对照。急慢性各1s例,年龄20~65岁,平均35岁,人院时尿蛋白(++~+H)。黄芪联合黄葵组:30例住院肾小球肾炎患者,年龄22~69岁,平均35.5岁。急性肾小球肾炎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16例,人院时尿蛋白(H~+¨+)。两组均除外药物过敏史,肝功能受损,严重肾功不全,孕妇,心脏病和急进型肾小球肾炎。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限制饮食钠的摄入,伴高血压患者应限钠(<3g/天),钠摄入量控制在80-100mmol,降压药物应该在限制钠饮食的基础上进行,高血压者给ACEI或ARB制剂及长效CCB制剂;调整饮食蛋白质与含钾食物的摄入;戒烟、限制饮酒;减肥;适当锻炼等。24h尿蛋白定量≥2g者采用强的松1mg?kg-1?d-1,晨1次顿服,连用8周逐渐减量,每周减量10%至维持量;水肿者给予速尿及安体舒通;有感染者予以无损肾功能的抗生素。 治疗组:黄芪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应用4周。采用黄葵胶囊(江苏省中药制药厂生产)口服,每次5粒,1日3次,疗程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蛋白、血尿、血肌酐变化,每半个月复查尿常规1次。 1.4 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则连续检测2次,取平均值,肝肾功能测定前要求患者素食3d。 1.5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标准。完全缓解: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I’Q)持续少于0.2g,尿检RBC阴性;基本缓解: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24huPQ持续减少,509/n以上,尿检RBC在阳性内;有效:症状与体征好转,24h UPQ减少,但不足5096,或尿RBC减少。 2 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迁延、反复,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殖、减轻肾脏硬化。并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为主要目的。黄芪具有补脾肺之气、利水消肿之功,现代医学认为:黄芪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使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有所改变,减少基底膜IgG和IgC的沉积,从而改善肾功能,同时调节蛋白的代谢,提高血浆白蛋白及机体免疫力;清利湿热,解毒消肿。在肾小球疾病发生进展中,凝血障碍是一重要原因,大多数病人多存在肾小球内高凝状态。黄芪有抑制血栓素(TxB2)合成,抑制血小板内5-羟色胺合成和释放而起到抗凝作用,黄葵胶囊具有清利湿热,解毒消肿。治疗组总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黄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效果好,既能保护肾皮质功能,增强免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利于减少西药激素的临床副作用,延缓肾衰的进展速度,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经方治疗肾病综合症(尿潜血水肿蛋白尿)作者:如实

经方治疗肾病综合症(尿潜血水肿蛋白尿)作者:如实 肾病综合症 ?初诊日期:98/11/09,星期一。于小妹,13 岁。来诊原因:尿中潜血。 (于小妹本住校,因班上有人罹患H1N1 故停课在家,其母说这位小妹之前在校体检,验出有尿中潜血、尿中RBC5-6 。 今校方通知其家长,需安排至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但因H1N1 停课没法返校,电话联络后由一位中医前辈建议先来我诊所就诊,然后再至医院检查。)望诊:脸稍微肿肿的,舌稍胖,苔薄白。 问诊:小便不太顺畅、小便热热的;大便一日一行,量较少、有些硬;LMP(最近一次月经)11/4。触诊:摸额头稍热、手心热。 脉诊:在右尺浮部靠内侧有一细线(是输尿管位置有发炎)。诊断:下焦湿热。 处方:猪苓汤8 克、凤尾草1.5 克、白花蛇舌草1.5 克、琥珀1 克、桃仁0.5 克、红花0.5 克。4X6 。 ?二诊日期:98/11/11,星期三。于小妹,13 岁。来诊原因:感冒。 望诊:脸更肿,眼胞浮肿,舌稍胖,苔白。 问诊: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有痰、痰少、痰白;觉身体热,小便不太顺畅,不易流汗。

触诊:摸其前额稍热、上背热、手心热,量体温37. C。 脉诊:右寸关有一浮细脉,按时脉体稍大带滑并不数。诊断: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处方:大青龙汤12 克、天花粉1 克、鱼腥草1 克。3X3。?三诊日期:98/11/12,星期四。于小妹,13 岁。来诊原因:水肿。(于妈妈今晨打电话告知,虽然已没有感冒症状,但因其女自觉身肿、连蹲下去亦觉大腿紧紧的、蹲不太下去。到西医院 泌尿科检查尿液:蛋白尿(+++)、WBC(白血球)0-2、RBC(红血球)1-3、OB(潜血)2+,初部判定肾病综合症,建议至肾脏科做进一步检查。当时我请其带女儿再来一趟,并告知不要服西药,因为肾病综合症是要服用类固醇;所幸西医并没开药物要她服用,可能觉得需至肾脏科做确诊的关系。上午来 诊时于妈妈告知有详问,之前在学校时RBC(红血球)6、蛋白尿(++)) 望诊:脸更肿,眼胞亦更浮肿。 问诊:自觉腹部肿大、腿部肿大,蹲不太下去;小便不顺畅,不易流汗;大便一日一行,量少。 触诊:按腿部时皮肤没有凹陷。 脉诊:右脉缓滑,左尺沉小。诊断:寒凝下焦,水湿停留。 处方:麻黄2 钱、附子2.5 钱、细辛3 钱、泽泻5 钱、猪苓 4 钱、茯苓4 钱、白术3 钱、桂枝2 钱、防己2 钱、石硫磺(包)2 钱、生半夏2 钱、阿胶(包)2 钱烊化、凤尾草2 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