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吴一泉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说,它是在代中国与西方社会开始广泛接触之后产生的一种学说。作为洋务派的思想理论和行动准则,这一学说一经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不休争论,有人赞扬,有人附和,有人批评,有人咒骂。这种不同寻常的强烈反应,正可说明“中体西用”说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每一种思想学说的产生,都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现实需要。“中体西用”说之所以能够受人重视,是因为在中西之间已无可避免地要展开大规模交往之时,人们必然要依据自己的认识,对两者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长短利弊进行比较,决定取舍。而比较、取舍的本身,就包含着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代的矛盾和冲突,争论在所难免。

被清朝统治阶级关闭的国门,是迫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而打开的。当一向被认为只能向“天朝上国”称臣朝贡的“夷狄”之人,突然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出现在面前,他们所凭恃的“器物”是那么先进,实力显得那么强大,这使不少人感到困惑和忧虑。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应该更多了解自己对手的实际情况了。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为肇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相继出现了诸如《红毛英吉利考略》、《海录》、《海国图志》等一批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其中以魏源的《海国图志》最为著名。在此书的序言中,魏源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提倡学习西方的最初呼声。尽管魏源并没有说明如何“师夷”的问题,但他毕竟肯定了西方社会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从而为后来的洋务派乃至改良维新派要求学习西方开创了先河。

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由于中西双方在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人们在看到近代声光化电之类的先进技艺的同时,也明显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给本国传统带来的冲击。因此,应该如何学习西方——即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就成为那些主张学习西方者所不能不考虑的了。1861年,早期改良思想家冯桂芬在他所著的《校庐抗议》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一条原则,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在不改变传统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事物。这可以看作是“中体西用”说的雏形。

冯桂芬的这一思想,既强调维护传统,又不排斥采择西学,很合洋务派的口味,因而为他们所接受,并在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提炼。洋务派首领人物李鸿章曾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25卷)因此,需要向西方学习的,自然只是一些先进技术而已。一些鼓吹改良的人士也认为:“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王韬《弢园尺牍》第30页〕“中学其本也,西学共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郑观应集》上册第276页)无论“中道西器”抑或“中主西辅”,就其内容实质而言,与冯桂芬之说实无二致。

洋务运动时期,人们在论述中西之学的“体用”关系时,用词往往不同,或曰“本末”、或曰“道器”、或曰“主辅”等等,直到1895年才有人第一次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这一年四月,曾任上海中西书院掌教的沈寿康,在《万国公报》上用笔名发表《匡时策》。一文,其中讲道:“夫中西学问,本自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此后,人们在表述和概括这一思想时,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一提法。

以往不少学者对“中体西用”说多有责难,甚至视其为一种反动的思想纲领,这似乎失之偏颇。事实上,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到九十年代维新思潮勃发,在这三十年左右的时问里,“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思想理论,虽然有其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所谓的“中体”,往往成为维护封建文化和专制统治的借口,但这并不能完全否认它为西学在中国传播,至少为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发挥的作用。

无可否认,近代中国已经落到了世界潮流的后面,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天朝”意识和“上国”心理,在当时仍根深蒂固。晚清的官僚中间弥漫着一股虚骄之气,在这些官僚眼里,学习西方就是“以夷变夏”,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一批被后人称作顽固派的守旧无知之士,不仅不承认中国的落后,而且认为清朝的统治“远过宋、元与明,直将驾汉、唐而上之,’(方浚颐《二知轩文存》卷12)。他们闭目塞听,狂妄自大,声称“中国数千年来未尝用轮船、机器,而一朝恢一朝之土宇,一代拓一代之版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2册第46页)。按照这种认识,任何鼓吹“师夷”的主张,自然成了“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的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洋务人士提出的有关学习西方的每一项措施,无不遭到他们的攻击和抵制。且不说办同文馆和派学生出洋,就是兴办工厂,修建铁路,也是一波三折,举步维艰。如在修筑铁路问题上,李鸿章等人认为,”火车铁路利益盛大……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李文忠公全书·译署函稿》卷14)。而顽固派则认为,“若开铁路,无事则显耗中国之财源,隐蹙小民之生计;;有事则千人守之而不足,一夫隳之而有余”。〔《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109页〕甚

至攻击说:“倡导此说与赞成此说者,非奸即谄,而置国家之大害于不顾也。”(同上第104页)洋务派曾几次提出修路主张,都因遭到顽固派的竭力阻挠而难以实施。虽然经过数年的激烈争论之后,铁路最终还是建了起来,但顽固派为此对洋务人士的攻击却仍然未减。无怪郭嵩焘要愤慨不已地抨击这些守旧之士“甘心陷弱,恬不为侮,数十年国家之耻,耗竭财力,毒害生民,无一人引为疚心;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一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洋务运动》第1册第303-304页)。

需安指出的是,顽固派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的。当中西交往刚刚开始之时,而这种交往主要又是西方凭恃武力迫使中国进行的,作为一个传统大国,人们对“师夷”之议无法也不可能普遍接受,正途出身的人员不屑于报考学习外文的同文馆,郭嵩焘在家乡倍受冷遇,足见当时倡办洋务之艰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洋务派打出“中体西用”的旗帜,在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强调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和统治制度并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这就比较有可能被一部分人所逐渐理解并接受,从而为在中国建立近代工业创造条件。事实上,西方的许多先进技术,正是在“中体西用”的名义下传入中国的。况且,“体”与“用”并不能截然分开,随着中外交往的发展,两方的思想文化也缓慢地渗透了进来,九十年代的维新运动,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戊戌年间,封建卫道士在攻击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时说:“近年以来,嗜西学者恐专言西学之难逃指斥也,因论言中学为体,西学为末,以中学兼通西学乃为全才,其欺人之谈也。如大逆康有为等皆以中学兼通西学,自应体用兼备,本末兼赅矣。及以所通之西学,变我祖法,乱我圣道,结党谋叛,罪通于天。向使纯务中学而不通西学,世间无此种全才,焉有此种非常之祸。”(《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484页)他们所咒骂的虽然是维新人士,却也可以从反面说明“中体西用”说的历史作用。

但是,任何一种思想学说,要是不能与时俱进,那就势必会被历史所淘汰。如果说“中体西用”说在洋务运动时期曾经对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乃至思想文化产生过积极作用,那么到了维新运动兴起以后,这一学说就逐渐成为对抗变法运动,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了。

189.1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在人们的心灵上蒙上了巨大的阴影。特别是打败中国的居然是一个历来被视作为“蕞尔小国”、不久前也曾受到西方侵略并被迫签订过不平等条约的日本岛国,这不能不在社会上激起更大的震动。在甲午以前二、三十年间,中国不仅修了铁路、建了工厂,还练了新兵,建立了近代海军,然而在中外战争中,却依然一败涂地,最终不得不与侵略者订立城下之盟。为什么同样的坚船利炮,与我无益,与敌则强,这已经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了。

还在洋务运动时期,已经有人对“中体西用”式的学习西方的方式提出了怀疑。如曾任两广总督的张树声在他的遗折中就写道:“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教育文化远逊于中华,然驯至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钦?”(《张靖达公奏议》卷8)甲午战争以后,人们面对严酷的现实,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仅靠依样画葫芦式地摹仿一些外国先进技术,是不可能使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境地和走上富国强民的道路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指出,要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必须实行变法,改变旧的封建统治的种种制度。在康有为起草的“公车上书”中,他们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上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四项主张,并且指出,前三项是“权宜应敌之谋”,而惟独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之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2册第133、139页)。康有为在另一份上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更是大声疾呼,”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弱”(同上第197页)。他们不仅要求变法,而且强调必须“全变”才行。

与此同时,维新派对洋务运动及其“中体西用”的理论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申论王夫之“无其器则无其道”之论时,一反传统的道器体用之说,指出,所谓“圣人之道”,“必有附丽而后见”。“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谭嗣同全集》第197页)。既然道器体用的关系应该颠倒过来,那么随着“器”的变化,“道”也就不能因循守旧,永远不变。所谓“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同上)因此,只有以道适器,才是圣人明智之举。与“中体西用”论针锋相对,康有为和梁启超还提出了“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梁启超阐述说:古代君主,“其自号于众也,曰孤,曰寡人,日予一人,……吾不解‘予一人’之训沽,与独夫有何殊异也”。当今世界是“千万人群而成国,亿兆京埃人群而成天下”,因此,“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3-4页)。他抨击洋务派在维护封建独裁统治的前提下所讲的变,是“补苴罅漏,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8页)。梁启超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同上第10页)。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

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封建统治制度,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维新派对洋务运动及其“中体西用”理论的批判,锋芒锐利,切中要害。特别是他们提出的“变法”需要“变本”的主张,直接冲击了封建的统治制度和传统的纲常名教,因而不仅遭到顽固派,而且也遭到洋务派猛烈攻击。作为维新时期“中体西用”说代表人物的张之洞,在维新运动初起之始,也一度与维新派合作,并支持他们办报、办学会。但当他看到维新派宣扬“孔子改制”,并且在他们的文章中常有“干犯名义”之说后,便大为恼火,授令部属干预,甚至还亲自出面禁止地方传送阅读载有抨击封建官僚文章的维新报刊。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抵制维新思想,压制变法运动,张之洞于1898年亲撰《劝学篇》一书,系统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当时的社会上存在着“言新学”和“守旧学”两种人,“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一是。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劝学篇·序》)。因此,他摆出不偏不倚的架势,在书中列出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劝学篇·序》)。他一方面指责因循守旧、不思图变者为“泥古之迂儒”、“苟安之俗吏”、“苛求之谈士”;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讲求变法,也不是说样样都要变,“伦纪”、“圣道”、“心术”三者,也就是封建的伦理道德,就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张之洞对维新派提出的兴民权、设议院的主张尤为憎恨,视“民权”、“合群”之说为“召乱之言”,并攻击说:“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劝学篇·正权》)张之洞清楚地看到了康梁等人的学说与传统纲常名教的对立,因此鼓吹通过宣扬三纲五常来遏制维新思想。这就是他所说的“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劝学篇·名纲》)。

《劝学篇》产生于维新运动高涨之际,书中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作了充分的发挥和系统的论述,借以攻击维新变法思想,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特别是作者在书中也谈论天下大势,介绍外国情况,使自己的理论染有时代色彩,这比起那些只知“天朝上国”,只会顿足谩骂的人来说,确实高明许多。因此,《劝学篇》问世之后,立即受到决意维护清朝统治的人的欢迎和推崇。不仅光绪谕令各省“广为刊布”此书,“以重名教而杜卮言”,(《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21)就连顽固的封建卫道士苏舆,在他为攻击维新派而编的《翼教丛编》一书中,也收入了《劝学篇》的一些篇章,并称“疆臣佼佼厥南皮,《劝学》数篇挽澜作柱”(《翼教丛编·叙目》)。从这里可以看到,就反对维新运动而言,鼓吹“中体西用”论的洋务派,已经与顽固派站到一起了。

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各种思想学说层出不穷,各派政治力量相继而起。维新运动失败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站到了时代的前头,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实行武装斗争,很快成为历史的主角。武昌起义的枪声,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无论“中体西用”论者如何抗争,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还是被历史的大潮所冲毁。

学习历史的作用

学习历史有什么用 记得上中学时最厌烦的就是历史课,感觉枯燥冗长,空洞无味,不但没有认真好学,还给自己编造了不认真学习的理由——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现代人要发展就要往前看,预见未来,干吗老要回头去学习过去的事情,现在想来当时的思想是多么的幼稚可笑。经过多年实践和生活的体验,进入中年之后越来越觉的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导向;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 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刚刚曝光的时候,国人一片哗然,谴责声、讨伐声一浪者运动之父——拉尔夫-纳德就成名于那个时代,他将消费者维权推上了一个新的高点。知道了这些,民众就会理解“食毒时代”只是经济高度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人们只有通过理智地维权,让政府建立起更加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来保障人民生活的高质量与高度的安全性,民众就不会再迷茫地谴责与声讨,而是有目标有方向地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并最终为人民与国家带来公正和持久的利益。看来美国人的历史我们也能借鉴,教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这难道不是读历史的好处? 历史学科是一间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万面的建设上。由于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使得历史因没有实用价值、毕业后就业机会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倍受冷落和歧视。其实历史作为一间基础学科在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陶冶情操等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个人 1.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 不懂历史,就难以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经验和启示。 历史作为一间科学,它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广泛的包容性,它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西人说:"历史叙述过去,但是这个过去乃是现在的历史。"历史把老人们的经验传给儿童,若没有历史,老人也如儿童"。可见,历史是反思之学,我们埋应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从前人为鉴,避免重蹈覆辙;以前事为师,努力取其教益。因而,历史具有借鉴资政和启迪心智的功能是不争的事实。 学习历史使人明智。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多学一点历史知识,对自己做人处事,对自己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不管以后你从事的何种职业,都是必要的。其次什么人学历史有用,每个人都有用。但是历史对每个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领导者学历史作用比普通人作用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普通人学历史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鉴古识今,少走弯路,这是有很强现实意义的。 2.学习历史可以提高对社会和当前世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对于社会 1.传承 我们学习历史,其实也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至今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当一个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熟悉中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中国人的悲哀;当大多数的国人都不了解本国历史

初中历史启示认识篇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启示认识篇 1.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认识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显示了新中国有能力解决历史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说明新中国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放在首位。 2.黄继光与邱少云的精神 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我们要树立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的自信心,要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立场为祖国奋发学习争先的信念。 3.土地改革的认识 中国农民两千年来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农民才能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4.“一五”计划所取得成就的感想 一五期间我国之所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要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归功于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现代中学生,我们要发愤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5.对振兴东北老基地的感想或建议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旧企业进行改造和翻新;对旧厂的资本运作,所有制形式,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都进行改革。6.对农业合作化的看法。 农业合作化是必要的,但合作必须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结合农民的思想认识,循序渐进,追求发展,凭主观搞瞎指挥,势必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 7.对1958年总路线的认识 从主观上讲,它反映了人民普遍的良好愿望,从客观上讲,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速度,否定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实际上是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使左倾思想更加膨胀。 8.如何看待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与现实相比,你得到怎么样启示? 这些失误后来成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成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9.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人的优秀品质。 他们的爱国家义精神,艰苦创业,勤俭企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0.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出现挫折与失误的认识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11.刘少奇冤案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启示 民主和法制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公民权利的重要保障,要想避免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1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与启示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逐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阶级斗争虽仍存在,但绝不可扩大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健全民主与法制;必须把保持政治上的安全团结放在十分重要的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 提要:鸦片战争时,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华帝国的大门,也同时击碎了“天朝”人们虚骄的心理,使得他们开始正视“夷狄”和“夷狄文化”,中西文化碰撞遂成为近代中国嬗变的主题。如何对待“西学”?又如何对待“中学”?“中体西用”思想即是近代中国人对上述问题的最初回答。这一文化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大致经历了由“西艺”到“西政”到“西教”三个演变阶段。本文通过“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演变三阶段的考察,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中体西用西艺西政西教 提纲 引言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艺”的传入 二、“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政”的传入 三、“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教”的传入 结束语 “体”和“用”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很能表现中国人思维方式特点的范畴,它涵义丰富、运用广泛。最早将体用两字并举,是先秦思想家荀子。《荀子.富国篇》说:“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1不过在先秦时期,体与用多是分开来讲的,两者并举仅是个别的情况。到魏晋时期,“体用”已经是指一物的“体用”,如玄学家王弼《老子注》:“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2此处的体是指存在或实体,用是指作用或表现。到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往往用“体用”来表述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他们把“体”看作是内在的深微的基础,是恒常存在的不变的东西;把“用”则看作是外在的明显的表现,是流动的可变的东西。理学家程颐又提出了“体用一源”的思想,后又经宋代的朱熹和明代的王阳明等人的进一步解释,“体用”便是指一个事物的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3 近代中国人所使用的“体用”,却常常用来表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导作用和从属作用、最高准则和应用方式、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并且使用的范围相当宽泛。诸如,“以自立为体,以推诚为用。”(曾国藩语)“以守为体,以战为用。”(王文韶语)“以清心寡欲为体,以破除情面为用。”(朱采语)“忠实为体,勤俭为用。”“恃工为体,恃商为用。”(薛福成语)“理学为体,经济为用。”(唐文冶语)等等语词,不胜枚举。4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作为一种文化模式,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代表着近代中国人谋求救国强国之路的一种文化选择。“中体西用”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中体”与“西用”的范围随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 一 一般认为,冯桂芬是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雏形的人,但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却要追溯到魏源。鸦片战争,英国的坚船利炮战胜了中国的大刀长矛,“天朝上国”惨败于“蛮夷小邦”,它极大震撼着“上国”的人们,使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尽善尽美”的迷梦中惊醒,开始认识到西学的长处,古老的中华大地传出了学习西方的阵阵呼声。魏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是向西方学习,以夷人为师的第一声号令,“师夷长技”便是“西学为用”的最初表述形式。但魏源要师夷的“长技”仅局限在军事方面,“夷之长技有三:

浅谈“中体西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浅谈“中体西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您的大名 (安康学院XX系XX专业11级,陕西安康725000) 指导教师:XXX 【摘要】“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讨论“中体西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关键词】中体西用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前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其灵魂是儒家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的近代文化,也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其灵魂是以自由、平等为标志的天赋人权思想。“中体西用”就是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来弥补儒学的不足。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下“中体西用”产生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一、“中体西用”产生的积极作用 1.中体西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中体西用”的合法化打破了中学的一统天下,使中国落后封闭僵化的局面得以改观。随着西学范围的不断扩大,西学为用的主张不再视为离经叛道,“用夷变夏”不再是中国思想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后,是否应该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这个“体”进行某些改变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就成为

人们关注和思考的主要问题。“中体西用”的集大成者张之洞将“中体西用论”发展成“整顿中法,仿行西法”,并提出“以仿西法为主”;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将“中体西用”发展为变法维新,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而以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受到“中体西用论”的影响,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方略。不过他们突破了中体西用论的框框,思想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主张仿效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用暴力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中体西用起到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 在殖民主义侵略狂潮的冲击下,一个民族倘若不想沦为殖民地,就必须加强本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整合程度。唯有如此,方可确立一个借以发展与更新的根基。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着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每当涉及中国的命运和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时,人们总不免提起中体西用。没有中体作为纽带,中国文化是难为继的。 3. 中体西用起到了启示人们思想的作用 中体西用给人们的启示: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中体西用的本意没有这个内容,但它的思维逻辑,却在客观上使人们得到了启示。洋务运动后,拒绝学习外国的盲目排外思想固然没有市场了,而全盘西化的主张,也被多数人所否定。结合本国实际学习外国的东西,已经逐渐成人们遵循的法则。维新派在主张君主立宪的同时,也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 总而言之,中体西用是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出路的文化自救方案和关于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战略思想在封建专制统治和顽固守旧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性模式。它的提出,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应进西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冲击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二、“中体西用”产生的消极影响 1. “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 任何一种文化实体都是植根于自己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的。洋务运动前夕的

历史事件的启示

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①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②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③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④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革的启示: 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③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④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⑤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思想解放的启示:1、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思想解放推动政治运动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世界大战的启示:1、珍爱和平,反对战争;2、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3、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4、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人类命运休戚与共,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5、战争客观上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启示: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2、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每个国家都应该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3、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带来了如战争、环境、资源消耗、高科技犯罪等消极影响;4、青少年应该自觉履行历史使命,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国家民族振兴做贡献。 国家建设道路探索的启示: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发展经济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4、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指导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 单位:蓟县尤古庄镇西塔庄中学 姓名:王迎利 学科:中学历史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进而实现信息化教学。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观念、飞速发展、积极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

九年级历史重大事件认识及启示

重要历史认识及启示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 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 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启示:(1)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2)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4)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首先是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应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合作 为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振兴做贡献;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诫日本“历史不能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 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 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的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光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的安危、深入虎 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 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 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湾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势力逆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的长期奋斗; 11.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 林,应善于学习和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 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 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

浅析“西学中源”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

浅析“西学中源”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 发表时间:2011-03-14T11:15:15.29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万建华 [导读] 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 万建华(泉州市城东中学,福建泉州362011) 一 1.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 课《西学东渐》,有一道“解析与探究”试题: 材料一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材料二 奕 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朝廷采纳奕 意见,颁布上谕,表示:“习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 ———《洋务运动》第二册 材料三 严复批评“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哕”。 ———摘自《救亡决论》 【问题】“西学中源”说曾经是顽固派反对西学的武器,而在洋务派领袖奕 手中则成为倡导西学的依据,但在维新思潮主将严复看来却“令人呕哕”。请结合时代背景,对“西学中源”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进行分析评价。 2.一次练习中的一道选择题: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B.为变法作解释 C.宣传中体西用D.维护中华文化 给出的答案是A。 很明显,两道试题的命题者都认为“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及“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是顽固派用于反对西学的借口。但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 二 笔者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认为教材“解析与探究”试题的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出自洋务派。理由如下: 材料一出自林昌彝《射鹰楼诗话》。林昌彝是清代文学家,字惠常,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道光进士。林则徐之族兄,与魏源等交好。他在道光末年写成的《射鹰楼诗话》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①突出表现了爱国反侵略思想,兼及抗御入侵、抵制鸦片贩毒及商品倾销的方略。②评论诗人和诗篇。③通过选录、品评作品和检讨前人诗论,表达了作者的论诗主张。④有关风化之事,诸如花会的赌博、吸食鸦片之害及断烟之方以及耶稣教的传播等,也都有所论列。 学者盛邦和、何爱国在《儒家与现代化:反抗与调适》一文中说:“鸦片战争以来,那些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儒学的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相继利用‘西学中源’论作为引进、传播、学习西学的理论武器。如梁廷枏、林昌彝、冯桂芬、王韬、奕诉、郑观应……”明显认为林昌彝的政治立场属于洋务派。 因此,从作者的政治立场及《射鹰楼诗话》的内容,笔者认为,材料一表达的意思与材料二奕 的观点和目的是一致的:用“西学中源”说来证明中学与西学并无冲突,证明两者之间是可相容、可互补的,用于减少洋务运动的阻力。 三 “西学中源”说是洋务派面对中国由于闭塞而导致落后于西方、倍受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的现实,于19 世纪60 年代杜撰的一个理论,用于证明中学与西学并无冲突,证明两者之间是可相容、可互补的。但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这个观念越来越暴露出内容牵强的弊病,而且也无法令人信服地回答随着对于西学认识逐步深入而产生的新的问题:植根于华夏文化的中学与作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继承、融合者的西学毕竟属于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同源”之说没有根据。它夸大了西学与中学之间的相似性;他们的论据大多缺乏有力的考证。因此,“中体西用”论应运而生。它沿用了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所述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本”,即肯定以“尧舜周孔之道”为代表的儒学伦理政治观念的统治地位,兼采西方近代先进技术为手段来促进国家的富强。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具体举措虽然没有触及到封建统治的核心,但是在实际上却打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通路,并逐步引起了思想以及全方位的社会变革,而且也为以后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 到了19 世纪末,以严复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则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显然,19 世纪末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东西方文化本质性的差异,并企图用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社会。 由此可见,并非是“西学中源”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东西学本质性差异的认识在逐步深入。

浅析_中体西用_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 第6期Journa l o f Chi F eng U n i versity(Soc.Sci)N o 6 V o l 28 浅析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康健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摘 要 中体西用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主张在坚守中国政治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不变的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目的。 中体西用思想,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结构,对于西方文化的输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体西用的思想用割裂的 体、 用来建构文化模式是不科学的,是在中西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碰撞矛盾中产生的一种变形结合,其结果必然阻碍中国近代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体西用;变形结合;双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 D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596(2007)06-0009-02 气势宏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历次的文化交融、冲撞中总是汇纳百川,显示着无与伦比的高姿傲态,这自然而然便养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优越感,它如印记般深深烙在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但是自清中叶以后,世界形势骤变,当此时中西文化再度撞击时,国人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则走向了自高自大、盲目排外的极端。就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火扣响了中国大门之时, 天朝上国尽善尽美,无所不有,无须求于他人的观念,仍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想法。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才开始从昏睡中惊醒,冷静的 睁眼看世界,寻求拯时救世的良方,19世纪60年代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的舞台上粉墨登场,并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体西用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是一种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近代思想。人们通常将19世纪60年代初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的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西方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视为 中体西用的最早表述,但 如果对其探本溯源,则应始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讲的就是#西用?的问题。%1& 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在坚守中国政治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不变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的制器、练兵、教育、科举等内政作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通,以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目的。这种思想是作为那些标榜 中国欲自强,只须兴教化、讲廉耻、恪守忠信礼义之道的封建顽固保守势力的对立面出现的,它试图将西方资本主义的 用(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移花接木般嫁接到中国封建主义的 体(封建政治制度)上来,这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妄图 以以新卫旧的形式来推动中国社会自身的新陈代谢%2&,是在中西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碰撞矛盾中产生的一种变形结合。 中体西用突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 中学在中西文化交融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道器观、本末观,把西学限定在中西文化交融中从属的位置上,仅仅是肯定它在中西文化交融中的辅助作用。可以说,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中体西用的文化模式, 树立了中西文化交融下中国近代文化演进的路标%3&。 中体西用的思想,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结构。它动摇了 夷夏大防的古训,使国人开始学会将中国与列强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用直观的眼光探讨西方富强发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这虽然是一种折中调和式的 理想救国方案,但对于改变中国人的封闭虚骄、盲目排外的心态,对于沟通中西,尤其对于西方文化的输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 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近代民族工商业体系也初步形成,中西文化得以在物质层面交流、融汇。洋务运动便是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产物。19世纪60、70年代封建顽固派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在思想界仍保持着某种优势,但洋务派以 中体西用为理论基础,在与顽固派的中学西学之争中,系统论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必然性。同时他们以 自强、 求富为口号,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军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交通业、金融业、商业在内的民族工商业体系,并输入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举办各类新式学堂,选派人员出国留学。可以说,洋务运动逐步完善了在物质层面输入西方文化的思想主张,使得中西文化开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融汇。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技术,才引起一大批知识分子深入接触到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随着洋务运动的客观实践效果,对封建制度产生了怀疑,才引起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才引起人们变革封建制度的要求,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推进了辛亥革命。虽然 中体西用思想的最初倡导者们是希望利用它来挽救、维护封建制度,但最终的结果却适得其反,西方技术、文化、思想观念的传入,挖开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墙角。 中体西用的思想虽然将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置于从属、辅助的地位,但这种 体用结合的思维 (9 (

【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克思论文---马克思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 国6 [摘要]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马克思主义所走过一个半世纪多的历程。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败下去,反而更加兴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具有实践性的。它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正确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 与时俱进实践实事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正文] 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于童年时代:他才刚刚发展。 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 —萨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这就是它的实践性、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要使自己能够承担和履行并且始终能够承担和履行这一职能、使命,就必须能够随着历史条件和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而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马克思主义能够发展,首先在于它是科学,是真理,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思想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发展的基本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还在于它的开放性。其实,一切科学、真理都是开放的。它能够吸收来自现实实践、来自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材料。 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1845年以前,马克思研究的主题主要是作为“类”的人的解放和自由问题,也就是理想人性的实现问题。 1845年以后,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主题和理论前提发生了转换,那就是着重研究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也就是研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研究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的社会历史条件。换言之,1845年以后,马克思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论框架和理论基础,主要就是以现实的人、历史的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历史唯物主义,其理论前提主要是现实的人、处在现实生活过程和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人,其关注的主要是现实的人性和历史变化了的人性。这种研究主题和重点的转移,是与时俱进的一种形式。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恰逢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转折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再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资本主义积聚和集中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向以垄断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过渡。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已经来临。面对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1}。 列宁勇敢地迎接了挑战,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深刻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已经内在地决定,它总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在与历史和时代变化的新特征的结合中、在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的结合中,对时代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列宁主义就是这一时代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首先,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针对当时标榜为“新思潮”的各种唯心主义理论,以及针对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攻击和歪曲,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重要著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针对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谬误,系统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发展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列宁还周详地阐明了辩证法要素,揭示了辩证法的

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学业失败归结为自己,将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渊源归结为自己。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过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呼吁家长们不要以为教育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实践证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是杰出的家庭教育。教子成材是父母的职责和义务,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要想使家庭教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家长们需要了解教育的奥秘,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每时每刻把握教育的时机,挖掘教育的潜力。 家庭教育的意义: 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缺乏科学指导、忽视甚至抵触现代技术的作用。如果家庭教育这一支柱继续弱小,与另两个支柱形成巨大差别,那么,国民教育的平台就会倾斜,更不可能平稳、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此,国家必须为家庭教育立法。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是人类的未来,家庭教育正是未来目标实现的保证。没有良好家庭教育的今天,教育对昨天的历练就会变成痛苦,教育对明天憧憬就会变的暗淡。教育的大鹏要腾飞,基础教育的躯干必须强壮,职业和高等教育的双翼必须强健,家庭教育的大脑必须健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健康,才会有全社会的健康。只有以家庭的和谐为根基,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家庭教育“为民族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家庭教育立法是国家的责任,为教养子孙而修行是每个国民的使命。

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历史教育的功能 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哲理,说明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 1、对个人而言,历史教育具有文化功能,人类文化实质是人类生产与社会演进的产物。而历史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的途径。所以说历史教育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永恒的范畴。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增强忧患意识,增进民族凝聚力,什么是忧患意识,概言之,这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忧患意识表现出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是这种主体对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它因此成为重要的精神动力。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足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足以使人沉沦死亡。对个人而言是这样,对于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历史教育在面对古代先进的技术成就和灿烂的文化时,我们有的是满心的喜悦,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历史上那些灾难深重的黑暗时期。中国历史上战乱不断、人性压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外敌的侵略,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它们所留下的创伤至深至巨,久久难以愈合,时而隐隐作痛,促使人们时刻去反思。因此,在培养民族优越感的同时,也应培养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一个具有忧

最新初中历史重要历史事件认识及启示归纳汇总

最新初中历史重要历史事件认识及启示归纳汇总 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学生就要认真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 (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4、怎样才能制止战争? (1)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2)中国:要想避免帝国主义战争的威胁,我们就要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现代化的国

防;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和平取代战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对外关系。)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人民什么启迪? (1)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维护它,热爱和平,不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2)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挑战面前,全世界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赢得胜利。(3)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6、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局势)? 努力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实施科技兴国的战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7、近年来,在国际社会发生危难之时,常能看到中国的身影,说明了什么?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在提高;中国积极履行职责,帮助其他国家,体现了大国风范。 8、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你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特点:中国的近代化与挽救民族危亡相合;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学习的过程从学习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历史事

浅议“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研究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 学生姓名:吴小赖学号:20095011218 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马小帅职称:教授 【摘要】“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传统体制为主,用西方科学文化来促进本国发展,不仅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必要途径和过渡环节, 也是当时中国现代化走向西方化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本文从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并着重阐述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关键词】中体西用内涵历史作用高等教育改革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中体西用”思想是晚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以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为改变落后的状态,由代表地主阶级的改良派提出的改良纲领,其目的除了要维护衰败的统治秩序外,还力求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封建统治者一直认为“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但是中世纪末以后,西欧国家科技和经济日益发达,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却依然是唯我独尊、傲慢自大,拒绝与外界来往鸦片战争的开始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政治和社会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方文化激烈地冲突和融合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特点。民族的耻辱激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19 世纪60 年代以后,洋务派积极向西方学习,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希望通过文化创新和整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而发挥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体西用”的内涵 从以上对“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的历史考察不难看出“中体西用”是“中学为

几个历史故事给我们的启迪

几个历史故事给我们的启迪 眼光决定生死 春秋时,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曹僖氏是有名的贤内助。有一年,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曹国寻求避难,曹国的大臣不仅拒绝了他,还处处为难他。唯独曹僖氏眼光独到,对丈夫说:“我看重耳迟早要当晋国的君王,那时,他定会讨伐曾对他无礼的曹国,我们也会跟着一起遭殃啊。” 僖负羁一惊,疑惑地问:“你为何这么说?”曹僖氏答:“难道你没注意他带的三个随从?他们长途逃难而来,重耳累得坐都坐不稳,而随从们却站得笔直。在重耳受到羞辱时,他们也没擅自行动,而是照样守在主子身旁,等待命令,可见这三人的克制力有多强!有这么优秀的随从,重耳不当国君都难呀。”僖负羁觉得有道理,忙问该怎么办?曹僖氏接着说:“不妨在他落难时我们帮一把,日后就不会被报复了。” 僖负羁接受了建议,马上安排好饭菜宴请重耳。那三个随从仍然守在重耳身边一动不动,僖负羁心生敬佩,又赠了重耳一面玉璧。果然,不久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并带兵讨伐曹国。念在往日恩情,重耳下令士兵不准进

僖负羁家骚扰。僖负羁躲过一劫,对妻子的眼力也钦佩不已。 通常,想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与之密切关联的人和物来观察和判断,会有更为全面的发现。 真假背后的玄机 李遇是唐代的一个穷秀才。科考失败后,亲戚王安推荐他到一位官员家当私塾先生。官员赏识他的才华,就招他当了上门女婿。 一次,李遇听说王安喜欢古玩,就拿着一枚玉石戒指,找他鉴定。王安仔细看了看说:“戒指是假的。”李遇听了,沮丧地说:“那就给你家孩子当玩物吧!”过了几年,王安家道中落,只好靠卖家产度日。一天,他拿着戒指到一家古玩店变卖:“我想卖100两银子!”王安对店员说。店员答:“请稍等,我去请老板。”结果,从屋里走出的老板正是李遇!“你怎么会在这?”王安很惊讶。“我倒想问问,您为何要卖这枚假戒指呢?”李遇话音刚落,王安拿起戒指落荒而逃。 原来,这枚戒指是李遇夫人的陪嫁之物,价值不菲。几年前,他想送给王安报答恩情,又怕他不肯接受,就假说请他鉴定,没想到王安却说是假的,弄得他非常尴尬。当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