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论家庭教育

浅论家庭教育

浅论家庭教育
浅论家庭教育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对策

武隆职教中心谢瑜

家庭教育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重要性更超过了学校教育。它是小孩启蒙教育的第一站。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随着家庭经济的改善,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走进了误区,不是对小孩过于严厉,就是过于溺爱。

1、期望过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而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父母也有了优质教育的观念,望子成龙,望子成凤乃父母的愿望,于是就有了“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这个口号成为各个素质培训班的广告词,于是父母让小孩从小就学习这个班,那个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的心是好的,小小年纪正是玩的时候,却背负着父母的过多压力,压抑了孩子的天性。

2、过于溺爱。“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这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起源于40、50年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自己苦过来了,怎么也不能让孩子再吃苦。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众多家庭里,孩子是中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6个大人围着孩子转。好东西总是留给孩子吃。孩子吃得越多,就越高兴,孩子不吃,就满屋子里追着喂。宠爱过度只会使孩子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使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照顾。在这种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缺乏同情心,更不懂得何为孝义之道。

3、不知道言传身教。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俗话说:“言传身教”。除了教,还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父母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超出人们的认识。许多孩子的性格、作风、都和父母很像,乃至有些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都透露出父母的身影,遗传并非起决定作用,后天的教育,包括父母的榜样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4、过于严厉。俗话说“黄金棍子出好人”,孩子不听话,家长的唯一教育方式就是打,他们认为孩子是打出来的。其实不然,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会和孩子的心越来越远,很多家长都说: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和同学能聊天,为什么回家后就没有话说呢?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的心和他的心已经离得很远了。

二、家庭教育的建议

怎么实施家庭教育才能走出误区,让家庭教育真正的做到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对此我有几点小想法,共同探讨。

1、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和睦的家庭

家庭教育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孩子读书以后的第二课堂,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这里的家庭环境好坏不是指经济条件的好坏,而指家庭成员的关系,即人文环境,在家里创造出一个乐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氛围。无论贫穷也好,富有也好,家庭成员的和睦至关重要。一个父母关系不和睦,长期吵架的家庭,孩子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

(2)自己带孩子

现在很多孩子是隔代教育,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己在外挣钱,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孩子变坏后,才醒悟过来,这时是多少钱也买不回一个行为习惯优良的孩子。父母再忙,也不能疏于管理孩子,自己带孩子才能在各个方面起到督促、教育孩子的作用。

2、教育以德为先

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看作是让孩子学习优秀、智力超群,其他方面次之。但是,我认为教育以德为先。先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合格的人,再谈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优秀的材。

(1)意志品质的磨练

很多年前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出游,日本孩子自己完成出游路程,而中国的孩子,家长生怕孩子吃苦,开着小车接送。现在独生子女教育有一个严重不足,就是对孩子没有任何意志品质方面的要求,也很少磨练孩子的意志。凡事宠着护着,唯恐孩子不顺心。独生子女中较多地存在着脆弱、依赖、任性等不良的意志品质,而家长似乎视而不见。家长往往无休止的满足孩子的欲望,不给机会或没有意识到让孩子锻炼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孩子的意志品质在无形中弱化。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练是家长、老师和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只能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发展,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挫折教育的条件。

(2)家庭关系的维系

80后结婚了,生子了,他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但是他们更多的还有表亲,而80后的下一代或许连表亲都没有了,只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时,父母的表亲就是很亲近的人,父母应该让这些关系延续下去,多多走动这些关系。让孩子知道家族、家庭。我们众多的称呼在这些小孩中也没有了!更多的是被叔叔、阿姨所代替。很多孩子不知道他所叫的叔叔阿姨和父母是什么关系,中国5000年传承的家庭观念,要继续传承下去。

3、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标杆,遗传因素除外,父母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有这样一个例子:父亲对爷爷奶奶不好,孩子从小就学起,等到父母老了,孩子长大了对父母也不好,父母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你对爷爷奶奶都不好,我跟你学的。

(1)百善孝为先

现在我们很多独生子女,因为溺爱的缘故,对待老人是不屑一顾。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父母在此问题上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从小言传身教,从小耳濡目染,把孩子成人的第一课上好。

(2)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大的方面,而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而正是这些细节才是孩子养成中习惯的关键。

父母的良好习惯,会传达给孩子。我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父亲为了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于是报了自考,和孩子一起学习,和孩子比着学习。父亲两年自考完毕,孩子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这仅仅是在学习方面,那么生活方面也是一个道理,早起,早睡,爱劳动,不讲脏话,公交让座等等生活中的小细节,更是值得我们反思。教育孩子也是我们家长学习的一个过程,一个完善自己的过程。

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4、我们平等对话

教育孩子的关键是尊重孩子。很多家长问: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喜欢说话,而回家后就不喜欢说话呢?那么你了解孩子吗?倾听过孩子给你说的话吗?只关心孩子生活,只关心孩子学习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关心除此之外的东西。关心流行明星,关心孩子关心的花边新闻,我们再加以正确引导。让孩子成为你的朋友,你是他倾诉的对象,那怕是他或她喜欢上班上哪位同学,不需要呵斥,没有批评,更没有棍棒相加,我们年轻过,都从孩子过来过,加以引导,是可以的。

5、请别拔苗助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但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孩子贪玩这是天性,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也认同,但是过犹不及,过多的给孩子压力,过多的让孩子承担

年龄所不能承受的压力,适得其反。很多漫画都在强调这个问题,小小年纪一个星期没有空时间,都被这样班那样班所填满,让孩子期望的寒暑假也被补习所预定。小孩对学钢琴没有兴趣,而父母因为考大学有特长的可以加分,就让孩子学钢琴,不仅学不好,反而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兴趣,但别拔苗助长。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施教的父母,社会需要的不是“暴君”,也不是懦弱无能之人,是要有良好品性的公民。

小学家庭教育的论文

小学家庭教育的论文 小学家庭教育的论文 导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由WTT为您整理出的小学家庭教育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一、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不仅来自于学校和社会,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又与家庭收入有关。例如,有资料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家庭收入水平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经济发展水平就相对低下。其结果就是城镇家庭有能力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多的教育投入。随着城市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或是教育投资的拉大,将会有更多的家庭因为缺乏购买能力或是缺少家庭教育投资认识而无法实现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2.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1)“全面发展观——利用各种因素促进动态生成;与“成绩至上观” “全面发展观”即德、智、体、美、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不仅要进行智育,而且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受教育者形成来那个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美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杜威曾言:“教育历程本身以外别无目的,它便是自己的目的。”蔡元培也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农村的一些家长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受教者的期望过高,把考上大学作为受教育者成才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出路,将分数教育、比较教育、择校教育放在首位,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育无用观”与“教育有用观” “教育无用观”是在大学扩招以后才逐渐流行,并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者接受。近几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大批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就业困难,毕业论文答辩。大学生就业困难状况确实存在,但也应该看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民族素质和自身发展的深度影响,不能因噎废食。 (3)“女子无才便是德”与“教育平等观”

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要求

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要求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2020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飞跃,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和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状态完全不一样,个人主见都很好强,不宜沟通,进入初中后我们更是束手无策,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我谈一些我的个人想法,供大家交流。 教育大会再次明确“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实际上也就明确了,作为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家庭教育同样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全国教育大会上,关注家庭教育,讲了几个个思想: 一、办好教育要有大教育观。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要合作共育,政府

要担负主导责任。家校社合作,是大教育观、现代教育观,绝不仅仅是加强家庭教育的一项措施,而是教育思想、培养模式、学校制度的三个根本性转变。家校社合作,本意上是研究人的培养模式转变的重大课题,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创新探索。社会参与、三教结合,是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一个主要特征和必备条件。 二、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重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重在强调家庭教育是起始教育和奠基教育。人生的起始教育在家庭,学校教育迟至7岁才介入孩子的人生,社会教育更晚。家庭教育不仅是起始教育,而且是人生0至6岁关键期的“唯一教育”,成为人生的奠基教育。 中国民间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童“三岁”“七岁”

从父母和家庭学到的习惯、性格和情绪,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和情绪,才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线”。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奠基性,深刻性和长远性。 三、家庭教育重点有新定位。 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理解这里的“人生第一课”,不是定量词,不是“第一节课”;而是定性词,是“第一重要的课”。而且这“第一重要的课”不是一节两节,而是贯穿人生的始终。 在阐述“培养什么人”这个核心概念时,明确6条标准:政治标准、思想标准、道德标准、知识标准、精神标准、素质标准。如何理解将奋斗精神作为“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标准,怎

家庭教育研究之——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研究之——家庭教育现状 通过我们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63%的家庭不重视教育;41%的家庭不管学生成绩;31%的家庭部分管学生成绩;63%的家庭对学校认可程度不高。 现状思考: 一、家庭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庭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家教就是辅导学习,学校教育是万能的,学校就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因而很多家长还将学生的问题向老师告状,同时,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问犯错误的学生:老师没教你啊?家长把自身直之于外。 二、家长没有教育能力。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学历水平不高,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据中央综治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并非放任不管,他们以说服教育、打骂等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却没有能力去改变孩子。 三、家庭影响大于学校。我们知道,学生很多意识、习惯、能力是从小形成的,从最新身心研究的结果看,孩子越小,培养其良性意识、习惯、能力最容易。反之,一旦成了定式,甚至随着年龄越大,要想改变已经具有的意识、习惯、能力就比较难。也就是说就中国目前的状况来说,对最佳教育期0—3岁孩子的教育根本还是一个空白。 对策设想: 一、社区引领,社区力求为其创造氛围和条件,诸如请专家讲座,组织看有关媒体信息,成立家教协会等。 二、学校引领,学校是当地的唯一教育机构,既懂教育又有相关条件,因而要主动引领当地的家庭教育。 三、教师引领,任课老师要加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关学习,要更多地与学生家长沟通,要借一切机会帮助家长,主动为家长的家庭教育出主意想办法,要适时矫正家长教育的偏差,从而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

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

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述 曹清张慧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即为一种教育形式.对中国 社会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反映 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受重视 的原因,施教内容、方法及特点等,有助于指导我们当今的家 庭教育,且其中的优秀教育方法依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存 在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特点意义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 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同时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 互影响。[1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促进古代 各类学校的产生与进步,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家庭道德观念. 乃至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深 刻而久远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视的原因 (一)政治基础——孩子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巾国古代社会及家庭对孩子的重视.从文字记载上看,约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各诸侯国互相吞并,而争雄称霸的主要条件是实行“耕战政策”,

富国强兵。[2]此时劳动力和兵源就成为国家兴衰的重要问题.对 孩子的重视即表现为“慈幼”思想,以及对其进行教育。 另外,中国古代的官学其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政治关系 紧密相连。王朝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使官学处于不稳定状态,“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状况普遍存在。与其相比,家庭教育 更为稳定,其不拘泥场地,教育方式激动灵活,执教与受教者 的亲属关系保证了双方长期紧密的联系。川 (二)文化基础——视“齐家”为治国的根本之道。 《周易·家人》这一卦的卦辞中较早提到了家教在治国 的作用,其中提到“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大学》中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即是修身的目标。又是 治国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确立 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与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相辅相成、不可 分割的关系。 (三)经济基础——家庭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世袭家传。 春秋战国之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的自给自足式的家庭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有主导地 位。因此,特别是在科技、传统手工作坊之类的家庭中,家庭教 育是一种家庭谋生手段的传递与继承。管子就曾指出:“其父 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因而得出结论:“故 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在学校教育为主的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也逐渐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并将之付诸实践,这种行为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针对家庭教育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正文: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即是指在家庭领域内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应从孩子小时教起,家长切不可松懈。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全面,重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从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的环境是家庭,接触最紧密的即为他们的父母或其他负责人。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承担着孩子教育的启蒙作用,即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会孩子各种基本生活行为(如走路、说话、独立性等),影响着孩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从而对孩子一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人的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家庭,结婚前生活在父母组建的家庭中,婚后生活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家都是根,中国传统思想落地归根,从而使人们对家有着深厚的情感。家是一个人物质源泉和精神支柱,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避风港,家承载着太多的使命,伴随着人的一生。 (三)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 学校每个班级中都有好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使老师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在网络上飞速传播,这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使用新技术,摒弃网络上的不良诱惑,从而使孩子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优化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自觉屏蔽不良信息。 (四)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父母孩子之间,父母应属于比较强势的一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这更可以显示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的对待孩子进行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好地理解与体谅父母,使孩子在内心中对父母产生一种敬畏感,使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父母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付诸于实践,如此良好的循环下去,必定会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融洽,使孩子对父母又敬又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家庭教育文章集锦六篇

第一篇: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这是说,母亲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么地方,请不要把我同贵族、名流、富豪们葬在一起,请把我埋在普通的犹太工人、老百姓中间,让我的墓碑能够点缀周围普通的石碑,也让他们装饰我的墓碑。”这遗嘱出自俄国籍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汗姆的手笔。与这份遗嘱一起留给后世的,还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尖酸刻薄、谩骂诅咒的语言。例如:“吃——让蛆虫把你吃掉!”“叫——让你牙疼得叫起来!”“缝——让缝衣针扎死你!”…… 原来,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亲,父亲给他娶了个心肠毒、脾气坏的继母。继母经常用恶毒的语言谩骂他。肖洛姆从不顶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继母嘴巴里“吐”出的词语,记录在笔记本上。后来,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许多咒骂和尖酸刻薄的词语,都是从继母那里“借”来的。 事实证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影响着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镜子”,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第二篇: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完整版)家庭教育答案

1.“树大自然直, “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这是某些父母的口头禅。有这种思想的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子女,但却马马虎虎地放弃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负责任,这种态度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正是批评这类家长的警句。 他们为什么会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3条:第一,他们认识不到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第二,不懂得应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教育; 第三,对子女缺乏真正的爱的情感。 二、举例说说不同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 1、主干家庭:即三代同堂的家庭。学前儿童能在这样的家庭中,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通过观察祖辈和父辈的行为进行学习,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交往能力。但主干家庭中溺爱孙辈的情况,祖辈和父辈对教育孩子不同的观点,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2、核心家庭:是父母双全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教育者之间的思想容易协调,教育观念一致。这样的家庭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及学业进步。但是,这种结构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照顾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品行上出现不良状况。 3、单亲家庭:即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或许是离异、或许是病故,这样的状况总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和打击。有时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控制等方面,与完整家庭孩子比,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孩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问题。 4、隔代家庭:即由祖父母代替父母承担教育任务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虽然父母都在,但一年甚至几年才看望孩子一次。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容易受到心理伤害,不能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赖关系,不利于学前儿童的良好发展。 5、混合家庭:父母离异或丧偶后重新组合的家庭。由于没有血缘关系,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赢得双方的信任。而双方相处更需要磨合和宽容。 三、你认为学期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有那些和个性发展影响。 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可以交互组合成四种主要的教养类型, 即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1民主权威型的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民主和谐与相互尊重。他们彼此都敞开心扉, 倾心交流, 给孩子营造出平等、轻松的家庭氛围, 给孩子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也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 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 以平等的 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 善于接纳孩子们正确的想法与意见, 并且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 意愿大胆地尝试。因此, 在这种家庭氛围里成长的孩子, 大多数性格开朗, 乐观、自信、独立, 好探索, 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拥有一份宽容的心, 能与同伴和睦相处。 2绝对权威型的学前儿童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对孩子的兴趣 和能力全然不顾, 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行事, 常以严厉、强迫的态度命令、控制孩子的行为。这种教养方式, 将会造成孩子独立 性和自主性较差, 无主见。当家长制定的标准过高, 孩子达不到, 屡遭失败, 极易产生

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_现代文阅读题 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 王建军因血缘关系而萌发的亲情是家庭成员交往的自然基础和人伦准则,从亲亲敬长的血缘亲情中提升出孝悌仁爱等道德,这是古代家庭教育乃至道德教育具有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孔子说,孝悌之德的培养并非停留于孝顺之举的行动层面,而应追求尊老敬长情感的升华。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家庭教育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古人对孝悌内涵的界定并未停留在情感的层面,而是力图将这一情感导入尊卑贵贱的家族制度的轨道,将对家长的孝顺之情转化成对宗法等级制度的服从。在宗法制度的影响及古代思想家们的包装下,这种血缘关系的不同却成为家庭成员内部主从、尊卑的客观基础,成为家庭成员之间贵贱亲疏的理论依据。这种血缘宗法制度给古代家庭教育贴上了等级制度的标签,遵守和服从这一文化秩序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要求,古代家庭中的儿童备受其害。可这压抑儿童天性有损家庭和睦的家庭教育主张却能在古代社会大行其道,历久不衰,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家庭教育所倡行的孝悌之德适应了封建社会的发展需要。孔子曾说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萌发于血缘之情的孝悌之德不仅具有“事亲”的效用,而且具有“事君”的效用,这是由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所决定。这样,培养孝悌之德不仅成为“齐家”的需要,而且成为“国治”的基本素质要求。正由于古代家庭结构与社会政治结构的这一同构性,将孝悌之德政治化和制度化便成为封建政治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身居这一文化环境中,任何家庭都难以摆脱这一教育模式的张力。魏晋时期的嵇康素以“言论放荡,非毁典谟”著称于世,但他并不希望子女效法自己,为子女和家庭的前途考虑,不得不又回到了家庭礼教的轨道。这说明,在宗法血缘制度之下,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认同和服从血缘宗法制度成为古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要求,但要求子孙服从家长权威认同家庭制度并不是古代家庭教育目的的全部。遵从血缘宗法制度的积极意义是继承家庭传统的自强自立,以扬名显亲,光宗耀祖。在中国古代,无论何等家庭,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百姓,对这一目标有着高度的认同。为了强化子弟的门第意识,各等家庭的尊长们都十分注意向后代灌输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思想。很多人以历史的反面教材为例,告诫子弟从中吸取教训,免蹈覆辙。翻开古代多如牛毛的家训、家诫、诫子书,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封建士大夫对家门兴衰的忧患意识。正是基于这种忧虑,有眼光的士大夫无不把自立自强的要求置于家庭教育的核心。当然,在封建士大夫家庭中,读书乃是谋生的第一要务,鼓励子弟读书入仕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主流。隋唐科举盛行以后,科举入仕成为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最实在最便捷的途径,家庭教育的重心由此向鼓励子弟应试科举的方向倾斜。这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心理趋向。封建统治者“劝以官禄”的政策与家族家庭“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相济,使古代家庭教育的追求与封建统治的追求又一次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古代家庭教育以孝悌之德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其合理性的原因主要是它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B:孩子对家长的孝顺本源于血缘亲情,但宗法制度的介入,使得古代家庭教育中要求孩子遵守和服从长辈,体现了等级制度的特点。

试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试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荆门市东宝区浏河小学胡大雄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初环节,同样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成为主要教育后,家庭教育又起着补充和延伸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对于人生的影响极为深刻,也相当长远。可以这么说,家庭教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的建立与人生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论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素质、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并探讨家庭教育其中的教育原则,为家长对孩子更好的实施教育提供建议。 家庭是人一生第一教育基地。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从古到今众多活生生的事例都阐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说明人类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几乎是不可实现的。然而,家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甚至是严重扭曲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必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体系。 一、父母要具备良好的素质 現在,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家庭居多,而孩子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所以说:家长的素质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 家长文化素质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取决于父母的文化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对120名杰出人才进行长达4年的研究,这些杰出人物的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关心孩子的成长,肯于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和财力去教育子女,并且普遍注意个人言行在孩子面前的表率作用,这些家长经验的特点,正是家长文化素质高的具体体现;家长文化素质低下,对孩子成长也有严重影响。不少的刑事案件中反映出法盲常常伴随着文盲,据一项对5350名青少年犯罪分子的调查表明:目前只有小学文化的占83%,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5%。 我接触到这样一位父亲,在家中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主张孩子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发展。孩子父亲说:“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学习,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为孩子创设好的环境。”每逢周六父亲总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去书店买书。他认为全家人学比孩子一个人学更能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与那些整天就只知道沉迷于麻将桌、舞厅的家长相比,绝对是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家长的品德素质是决定孩子品德面貌的基础。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摇篮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孩子在幼年时期行为习惯不固定,在心理上对父母存在依

现代家庭教育与现状

现代家庭教育与现状 番禺区德兴小学四(3)家长谢乐明 近年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很多的问题。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一般地说,人都出生和生活在一个家庭中,都是首先通过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基层组织,再进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因此,对大多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与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他们很尊重自己子女的看法;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从中美教育的差异上可以看到我过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不足。因此,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

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努力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重点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们最初的启蒙老师。所以父母对孩子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一般来说,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若能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健。 首先: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 其次: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在家庭教育中要合理地利用这一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父母应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燥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让不良行为和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从而为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步入大社会,儿童缺乏理性辨别是非能力,但却比成人更敏感,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

学前教育史习题

学前教育史习题

学前教育史习题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单选题: (每题2分) 1. 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A三少B三公C三母D三太 2.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写的()。A蒙求B三字经C急救篇D千字文 3.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写的()。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 4. 在古代宫廷,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的制度是()。A三公B三母C三少D三太 5. 古代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A礼教B幼仪C环境教育D能力培养 填空题: (每空1分) 1.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____”。 4. 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简称三、百、千。 5. (本题2分)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________类和知识掌故类。 大题:(本题10分) 名词解释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 简答题 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3 .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4 .中国古代儿童初步的道德教育。 论述题(本题15分) 5 .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6 . 请简要概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单选题: (每题2分) 1. 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用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的,主要是()。 A 幼稚园保育知识B幼稚园教养知识C封建纲常名教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 2. 南宋理学家()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A 颜之推B王守仁C朱熹D贾谊 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中。 A颜氏家训B童蒙须知C三字经D急救篇 4. 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A王守仁B颜之推C顾炎武D朱熹5. 5.()的内容指广习经史百家等书本知识外,还要熟习士大夫职司、交往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杂艺,即师赋、文章、书法、算术、绘画、卜筮、医方、琴瑟、投壶、游戏等各种技艺。 A学艺B小学C童蒙须知D学则 6.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它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A三字经B颜氏家训C同盟须知D学则 填空题: 1.西汉政论家、文学家_______断言“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2.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___。 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_______》中。 4. 陆振孙《书录解题》上称_________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5.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 大题: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幼儿的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对子女,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生活的活动过程。 家庭教育的意义是幼儿在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和集体教育的同时,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打好素质基础。孩子入园、入校接受集体教育的同时,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家庭教育存在于家庭生活中,具有早期性、感染性、连续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比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发展,潜移默化着孩子的心灵成长。作为父母,要培养一名优秀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是促使儿童健康发育的基本保证,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教室”,家长应平时注意家庭整洁、卫生,做到有条有理,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一美感,使孩子感觉心情愉快。家长平时应帮助、督促孩子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等,利于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从出生开始,像一张白纸一样,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孩子像镜子一样,照着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又像录音机一样,录着家长的一言一语。因此,作为父母,要树立一个正直、高尚的形象,做孩子心中的英雄,时刻引导孩子向善,教育孩子向正确的人生观迈进;试想家长修养不足,在孩子面前争论吵闹、出口成脏、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这样的父母又怎能教育好下一代呢? 三、父母与孩子的正确沟通 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十分重要,良好的沟通才有助于孩子的教育,每个

家庭教育十大理念

精心整理为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需要用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引领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改变不良的家庭育人环境。 为此,整理以下十大理念。 ——顾晓鸣 1 2 3 4 5 6 7 8 9 10 1 亲密的接触着,信息与潮流刺激的事孩子们的神经,影响的 是孩子们的思维,改变的是孩子们的行为尽管他们的超前, 让父母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带他们毕竟是一种带 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唯有疏导是上上策, 而我们的多数父母由于忙于生计,无暇学习,难怪与我们的

孩子会称自己的父母是“外星人”,听不懂孩子的语言。另 外孩子们的创造性,想象力,行动力,新的思维方式及一些 人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也就是做父 母的要放下架子善于与孩子共同成长。 2、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3、 %, %, 15 提高到一般水平,则后进生就会相应减少五倍左右;如果我们把一般的家庭教育再提高到较好水平的家庭教育,则优等生增加三倍左右。 4、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 孩子与我们大人之间有年龄、有收入、经历、身高、体重、学历的差距,有性别之分,唯独没有人格的差距。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家

长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别人对他们和蔼、友善,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做的好的时候有人赞美,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在做的不好的时候有人谅解和鼓励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在悲痛、烦恼、颓丧的时候有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一样。只有做到平等才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心理、平等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可能有效地达到子女与父母双 5、 。6 代父母必须研究的课题。仅靠本能的爱,朴素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是不对的,不够的。必须重视现代化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并不断付诸实践。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 7、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

家庭教育理论研究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自孩子出生起,养育和教育便成了贯穿父母一生的两件大事。其中,不少父母会感慨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苦恼和失败。但实际上,天底下 没有天生就不好的孩子,只有教育方式不对的父母。除了吃喝拉撒,父 母还要帮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健全的 人格。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 过程。其重点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们最初的启蒙老师。所以父母对孩子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教养孩子虽没有太多章法可循,但前人留下的一些育儿法则还是值得父母 们参考学习的。 延迟满足效应适度忍耐能成大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著 名的实验:将一群幼儿带进房间,每人面前摆着一个棉花糖。孩子们被 告知:可以现在把糖吃掉,也可以等待15分钟,那样可再得到一个棉 花糖作奖励。最终约2/3的孩子放弃奖励,立即吃掉了糖果。十几年后, 米歇尔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随访,发现当年忍耐力强的孩子成绩更好、注意力更集中、人际关系更好。 延迟满足其实就是平常所说的“忍耐”,为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克制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孩子可能会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平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放学后贪玩不回家,社交中过于固 执等。从生长发育中来看,19个月大的幼儿就能表现出延迟满足的能力 差异,因此,从1岁半到八九岁,家长都应有意识地训练这一能力。米 歇尔认为,有些孩子之所以自控能力强,秘诀在于“转移注意力”。家长要善于运用这一方法,比如孩子在餐桌前吵着要出去玩,父母可以给 他讲个故事,转移注意力。平时可制定一些规矩,如晚饭前不能吃零食、 把零用钱攒起来等,都是锻炼。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同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 而,我国古代很多人写的家训、 精选文档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中国古代在长期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育方法: 一、突出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 由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 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 学校和社会教 育更为有效和直接, 同时也正是这种关系, 往往使父母爱子过度, 造成放任和 溺爱, 结果反而害了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爱与教的矛盾, 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 在处 理爱与教的矛盾方面,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中国家庭教育慈严 相济的传统, 主要源于儒家, 孔子曾提出 “为人父, 止于慈” 的观点。 有“严父莫大于配天” 之语,可见,儒家既讲慈,亦讲严,讲究“慈严相济”。颜之推明确把“慈”与“严”结合 起来,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还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 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司马光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这方面思想, 在爱与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训并重,爱教结合。他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 害亲之理, 慈训曲全, 尊亲斯备” 。即父母只讲慈爱而不严加训教, 便失去作为尊长的大义, 只严加训教而不慈善,则伤害了骨肉相亲相爱之理,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 是完整的家教。 清代学者在处理家庭教育中宽与严的关系上, 更强调 “教子宜严” ,但“严” 不是动辄打骂,而是严格要求, “严”不仅包括对子女的严,也包括对家长的严,为父要严 于律己,以身作则, 这就更全面地阐述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思想。因此, 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成为优良传统。 二、重视以身示范的教育方法。 由于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正如颜之推所说, “夫同言而信, 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句话,人们总是相 信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命令,人们总听从所敬佩的人,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人 格的培养塑造, 并通过个人人格来影响他人。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 . 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继续发展这种思想,他说“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 在家庭教育中, 他更是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主张, 君子之不教子, 何也?孟子曰: “势不行也, 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 则是父子相夷也, 父子相夷则恶矣” 。即君子之所以不教子, 是因势所不行, 教者必以正道, 如果儿子不肯听从, 为父的必然发怒, 伤害儿子的感情, 儿子感情受到伤害, 又会责怪父亲, 你要我走正道,你自己却不如此,这样儿子又伤害父亲的感情,造成父子相伤,感情恶化, 这就从反面说明了父亲的言行对儿女教育的重要性。 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他说: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 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也就是子女在家庭中接 受教育, 大都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的,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因 精选文档 家书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 教育子女的 教育方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