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环境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面对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 会问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必须立即转变,以民主、文明、高效、健康、创新为特征的生 态城市正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国内外城市已 开展建设实践,但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加 以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加快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显得特别迫切。 关键字:生态城市;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1 生态城市概述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 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 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 护[1]。“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 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 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 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 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体地说,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 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 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2]。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 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 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 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环境的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 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 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 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3]。 2 生态城市的环境评价 城市是人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是加工物质、提供信息的高 效场所。当前,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突飞猛进,城市人口激增,

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参与或改造原有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应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其实质是从生态学的思想出发,把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规划,从而使生态城市向着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对生态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②要把城市、区域规划和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结合起来,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达到与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③把空间环境和生态经济体系规划相结合,寻求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整体最优化方案,追求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最佳效益。 2、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转变为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二是向自然单纯的索取转变为补偿与索取相结合;三是统一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任务,包括利用自然,也包括保护自然。只有实现三个转变,才能使城市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护。 3、创新技术,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运用现代的生态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并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从而使城市经济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变,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供需平衡,使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自我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4、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把城市的能源系统、污染处理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修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首先应遵循生态原则。从最大限度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灌木的搭配及花卉的点缀等;其次是遵循文化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文化特点、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并将其融入园林绿化之中,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充满人文内涵品位的方向发展。 5、运用法规体系 强化公民和政府的环保意识。生态城市应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制。通过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给予法律制裁。只有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形成并强化,生态城市建设才会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决策者的环保意识,只有决策者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有效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使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

生态城市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10075409.html, 生态城市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作者:姚永建林娟熊健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4期 【摘要】:本文通过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来出发,详细介绍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阐述生态城市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集中聚居的场所,也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面对自然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几千年以来的环境价值观逐渐发生了变化,评判城市先进的标准由原来的“工业、技术、现代建筑”转变为“绿野、文化、传统建筑”。上世纪80年代是人们寻求高效、节能、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阶段,90年代以后又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城市观念由原来单纯的自然优美环境转向全面生态化。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国际上第四代城市发展的目标模式,很多大城市都把生态城市当作城市发展的目标,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重视生态城市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渐由概念向行动迈进,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不断提高。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随着深灰生产力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相应的提出更高要求,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这就使得人们对生态消费与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大力提倡生态城市建设,这不仅是适应城市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发展绿色生产力以及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需要。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步入绿色科技先进领域的起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城市的整体水平和形象。 2.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把“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列实施,在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实施并贯彻好这一重大战略。 3.是有效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要求。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活动中心,同时更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经济发展通常会导致住房紧张、人口拥挤、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生态破坏等问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

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最新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2008-01-15 如有疑问请访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10075409.html,/natu/stxhq/ghyzb/200801/t20080115_116249.htm 一、生态县(含县级市)建设指标 1、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 2、建设指标

二、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建设指标

1、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市80%的县(含县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命名;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并获命名。 2、建设指标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作者:沈超来源:城市观察添加日期:11年01月16日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溯源与研究成果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生态城市则是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想形态。国外对生态城市的探索起源较早,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 E.Howard创建的“田园城市”学说,标志着近代生态城市思想的发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自那以后,健康城市、清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城市改造运动在西方兴起,促使生态城市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1984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tky认为,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一种人类聚居环境。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从最初的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丰富体系。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在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生态专家提出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社会生态文明度、经济生态高效度和自然生态和谐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生态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等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常用术语,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用地结构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城市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而建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的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摘要: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是为了保证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也将是泰安市未来计划的新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城市的内涵,初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所需考虑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对泰安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随着人口、资源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加剧,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等工作被提上日程。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泰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泰安市也提出泰安市要打造北部依山、南部傍水的山水生态旅游名城。虽然政府对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已经高度重视,但是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生态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上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 一、生态旅游城市概念 综合目前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本人认为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是针对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进行的生态型城 市的建设,其发展目标是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原理,实现城市中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她的实现

途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即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各种既愉悦消费者身心又能保护资源的特色旅游方式,比如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 二、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内容 (一)生态旅游城市评价指标在选取上主要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设定 1、科学性原则:第一在选取指标时,采用德尔菲法采用专家的意见,此外要求各个指标之间既不具备相关性,又涉及面广;第二在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价技术来计算。 2、可获得性原则:最终选取的指标能够容易获得相关的数据或有重要资料的支持。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有的指标可以通过调查或资料等确切的数据来对比,同时我们还会接收到一些由于无法定量只能定性的分析数据。 4、基于城市建设原则:只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指标,不将先天优势,比如已有的自然资源等作为指标。 (二)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的内容 根据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参考了其他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经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指标体系分成三大类: 1、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反映了空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 2、生态旅游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关键词:生态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年,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和高速增长,正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资源和 环境使用模式。在此模式下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纷至沓来,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而生态园林城市是人居环境发展的高级阶段。建设生态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被认为是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1986

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试点工作,这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次具体实践。在江西宜春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之后,我国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又先后分四批开展15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生态省2个,生态地、市16个,生态县(市)l29个,其他7个。1996年,威海市提出了“不求规模,但求精美”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并实践于“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活质量文明化”,的总体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中。新世纪以来,上海、广州、厦门、宁波、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襄樊、十堰、日照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贵州、山东、吉林、安徽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 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其中,中德两国开展的“扬州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合作研究就是一例。2006年4月,建设部筹划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人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2006年8月7日,国务院在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些充分体现出我国人民对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的美好向往,可

宜居生态城市规划

宜居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充分有效地运用了各种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肯定,这样才有助于全人类的长期可持续化发展,维护好整个生态系统。本文对城市规划和生态宜居城市间的关系及规划进行阐述,以期指导。 一、城市规划与生态宜居城市间的关系 1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生态宜居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追求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流思想。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新方向。城市建设由单纯的追求GDP高速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转变。生态宜居城市规划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是城市建设理论和发展的正确方向。生态宜居城市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协调人、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生态宜居城市理念将引导城市的稳健发展。 2城市规划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品质的重要因素。建筑密度、城市交通、绿地率控制、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布局均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设施布局、城市细节设计和城市功能布局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交通通行和工作环境等,对生态环境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到建设枢纽的作用。城市规划能够统筹各个部门、协调多方力量,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而共同努力,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保证。城市规划对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居民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规划便利、安全、景观宜人的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的户外运动。 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原则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最直接的实践,是一项全局建设工程。将生态宜居作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城市规划建设能够满足居民健康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将以人为本作为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原则的出发点,并结合当地相关政策导向确立了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和面向大众的原则。将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第二人人参与和共建共享的原则。在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应当广泛地动员单位、家庭等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在人人参与规划建设的同时确保建设成果的共享。第三,坚持突出特色和夯实基础的原则。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和城市规划现状,探索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规划项目,并且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从而逐步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战略 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和居民的健康生活。采取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建设的策略,以影响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规划建设因素为切入点,制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总体控制的建设战略。首先,以项目建设带动生态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应当将相关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细化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内容和条目,从较为具体的建设项目出发,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促进生态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建设内容越具体、越细致就越能促进规划建设的发展。项目可以是以某项内容为单元的专项城市建设项目,或是以地域范围为单元的整体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是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细胞,只有局部功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建设,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将城市环境建设作为建设的切入点。日常生活环境和相关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以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内容为依据,进行生态依据城市专向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从而达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的。 四、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 1区域绿地规划 改善区域绿地体系是区域绿地规划的首要任务,加大对区域绿地的控制力度,对区域绿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生态城市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为目标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中国生态文明的崛起、 2、生态城市资源节约生态城市主要从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三个方面实现资源的节约。水资源方面要求做到超过30%的再生水利用率和超过90%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源方面要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过15%,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低于85度/年/平方米;土地资源方面要求在保证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在80-120平方米的基础上尽量集约用地,使城镇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的比例大于50%。 3、生态城市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对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垃圾、噪声和公园绿地都有特别要求。要求全年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浓度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均要大于310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城市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超过9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以上。 4、生态城市经济持续生态城市要兼顾经济、社会、自然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小于4、0、每万元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 5、0、每万元GDP消耗标准煤在0、83吨以内、每万元GDP的取水量在70立方米以内;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的55%以上;代表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要小于30%;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就业水平,要求该项指数小于3、2%。 5、生态城市社会和谐生态城市的社会和谐,要做到住房保障、医疗水平、文体设施、科技教育、收入分配、交通便捷、城市安全面面俱到,住房保障率要达到90%以上,住房价格收入比保持在3-6之间;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8人以上,没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大于30张;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3册以上,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R&D经费支出占GDP的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于2、2,基尼系数0、38;公共交通分担率大于50%,平均通勤时间小于30分钟;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小于10件,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大于3平方米。 6、生态城市创新引领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引进开发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在保持自然特色风貌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通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炜来源:网络搜集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

生态市建设指标(新) 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指标体系 一、定义 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生态市是地市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生态市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二、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市80%的县(含县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命名;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并获命名。 三、建设指标

四、指标解释 第一部分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指标解释: 按照《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环办〔2004〕109号),组织编制或修订完成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有关专家论证后,由当地政府提请同级人大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规划文本和批准实施的文件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规划应实施2年以上。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制订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政策措施;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主要工业污染源达标率100%,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小印染、小酿造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全部关停。 数据来源:当地政府或各有关部门的文件、实施计划。 2、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指标解释: 设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将环境保护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评优创先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数据来源:当地政府或各有关部门的文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指标解释: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导读:本文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

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1.项目的立项依据 (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研究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是目前发展理念和治国战略研究的热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发展的宏伟目标与行动指引,同时也提出了理论研究的方向与要求。 首先,研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机制,就是把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宏大哲学理念、政治理想、治国战略具体落实到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民众生活当中,是急需取得突破的一个重大课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与实践,实践活动的展开,需要探索全社会参与、分享、协调的实践理论进行指导。虽然众多学者从哲学的高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意义与要求进行解读,并且贵州省、湖北省鄂西区域、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区域纷纷编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但在宏观的哲学命题与零散的实践之间,还需要构建完整、科学、成体系的实践理论,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其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认真研究并回答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与分享机制、建立可持续循环发展机制、指导理念在产业中的转化机制与融合机制等几个核心问题。自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特别是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分析这些理论成果,更多倾向于从哲学层面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与要求,即便是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与路径的研究,也多是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性的理论。这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研究的具体化、细致化,为提出可操作、可测度、可调控、可比较的具体方法与模型,提供了认识的基础、理论的基础。 第三,以旅游业作为切入口,以具体的旅游生态文明区建设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旅游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机制,是一个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问题。旅游业本身即是一项美丽产业,与生态文明关系紧密,并且旅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纷至沓来。严峻的城市环境现状迫使人们反思以往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理念。城市人在不愿放弃城市便利舒适生活的同时,又希望拥有乡村宁静恬淡的生活。人们的这种意识,可以认为是生态城市思想的萌芽和原始动力。这种思想是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逐步形成的。到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城市的理念理论体系被正式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当前,世界上普遍认为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最优途径,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新的聚居模式。 1、中国生态聚居思想的发展历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关心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我国古代一般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称为“天人关系”。《易经》的作者提出了“天人合一”、“物我齐一”的自然观,赋予“天”以“人道”,即“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这种观点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既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与自然建立起和谐发展的关系,这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原则。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也相当早,是世界公认的城市发源地之一。我国城市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约在春秋之际,中国就基本上具有了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在古代风水学中普遍涉及的“天人合一,负阴抱阳,坐南朝北,背山面水”,以及合理布局土地等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古朴的自然生态观的体现。这一模式影响着我国几千年来城市建设发展的生态模式,支配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应用。这些思想虽然有些观点也包含了一些封建的因素在内,而且也没有形成系统,但在本质上,这些古朴的观点还是体现了生态价值理论的,很多地方是值得借鉴的,它对我国古代和近代城市建设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它也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我们的前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近代,我国在20世纪初在生态城市思想与实践上落后于西方国家。其后,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停滞不前后,我国现代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开始追踪国际的先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_以天津市为例 (1)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
——以天津市为例
张萌 史延冰 王欣然
摘要:以传承运河文化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天津市将运河申遗保护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 宜居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本文明确了传承运河文化是天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契 机,进而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及区县统筹协调发展与传承运河文化和运河保护 发展的关系,并从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重塑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人居环境体系、带动文化旅游发展、突 出地区发展重点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带动天津运河沿线地区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天津 生态城市 京杭大运河 文化传承 宜居建设
1 引言
天津市是国务院 1986 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天津在深入推进 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通过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生态宜 居城市的建设步伐。 从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出台,到 2008 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保护条例》和《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天津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编制了一 系列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在挖掘城市历史、守护城市记忆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 年,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天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 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运河风貌、传承城市运河文化,不仅是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 也是体现天津地域文化价值、 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的迫 切要求。
2 天津运河文化的内涵与现实发展需求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北起武清区木厂闸, 南至静海县九宣闸, 以三岔河口为分界点分为北 运河和南运河两个区段,总长约 174 公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
755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