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特种油品

特种油品

特种油品
特种油品

特种油品

印刷版:8500元电子版:8800元印刷+电子:9000元

2013年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市场供需调研及2018年投资规划咨询报告

2013年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市场需求及2018年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第一章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发展综述

1.1 行业研究背景及方法

1.1.1 行业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2 行业研究方法概述

1.2 特种油品行业界定

1.2.1 特种油品行业定义

1.2.2 特种油品产品分类

1.3 原油市场发展分析

1.3.1 原油储量分析

(1)世界原油储量分析

(2)中国原油储量分析

1.3.2 原油市场产销分析

(1)世界原油市场产销分析

(2)中国原油市场产销分析

1.3.3 原油价格分析

(1)原油价格走势分析

(2)原油价格走势预测

1.3.4 中国原油进出口分析

(1)原油进口量分析

(2)原油进口价格分析

(3)原油对外依存度分析

1.4 特种油品行业政策环境

1.4.1 行业监管体制

1.4.2 行业相关政策

1.4.3 行业相关标准

1.5 特种油品行业经济环境

第二章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特种油品行业发展分析

2.1.1 特种油品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2.1.2 特种油品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2.1.3 特种油品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1)2009-2013年特种油品行业经营效益分析(2)2009-2013年特种油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2009-2013年特种油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4)2009-2013年特种油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5)2009-2013年特种油品行业发展能力分析2.2 特种油品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2.2.1 行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2.2.2 特种油品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2.2.3 不同规模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2.4 不同性质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3 特种油品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2.3.1 全国特种油品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1)2009-2013年全国特种油品行业总产值分析(2)2009-2013年全国特种油品行业产成品分析2.3.2 各地区特种油品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1)2009-2013年总产值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2)2009-2013年产成品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2.3.3 全国特种油品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1)2009-2013年全国特种油品行业销售产值分析

(2)2009-2013年全国特种油品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2.3.4 各地区特种油品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1)2009-2013年销售产值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2)2009-2013年销售收入排名前10个地区分

2.3.5 全国特种油品行业产销率分析

第三章中国特种油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3.1 特种油品行业竞争分析

3.1.1 特种油品行业区域市场竞争分析(1)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2)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3.1.2 行业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竞争分析(1)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特征

(2)行业经济类型集中度分析

3.2 特种油品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3.2.1 特种油品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3.2.2 特种油品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3.2.3 特种油品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3.2.4 特种油品行业替代品威胁

3.2.5 特种油品行业内部竞争现状

3.3 跨国特种油品企业在华投资布局3.3.1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特种油品种类

(5)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3.3.2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集团(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特种油品种类(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5)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3.3.3 德国福斯集团

(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特种油品种类(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5)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3.3.4 瑞典尼纳斯石油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特种油品种类(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5)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3.3.5 韩国SK株式会社(1)企业发展简况

(3)企业特种油品种类

(4)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5)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第四章中国特种润滑油市场发展分析4.1 润滑油行业发展分析

4.1.1 润滑油行业发展特点

4.1.2 润滑油行业发展规模

4.1.3 润滑油行业市场格局

4.1.4 润滑油行业需求结构

4.1.5 特种润滑油产品种类

4.2 变压器油市场分析

4.2.1 变压器油市场概述

(1)变压器油的用途

(2)变压器油的分类

4.2.2 变压器油市场发展历程

(1)国外市场发展历程

(2)国内市场发展历程

4.2.3 变压器油标准发展现状

(1)国外变压器油标准

(2)国内变压器油标准

4.2.4 变压器油生产工艺现状4.2.5 变压器油市场需求规模(1)市场需求规模

(2)市场需求结构

4.2.6 变压器油市场企业格局4.2.7 变压器油市场存在问题4.2.8 变压器油市场发展展望(1)变压器市场需求展望(2)变压器油市场需求展望4.3 橡胶油市场分析

4.3.1 橡胶油市场概述

(1)橡胶油的用途

(2)橡胶油的分类

(3)橡胶油选用原则

4.3.2 橡胶油市场发展历程

4.3.3 橡胶油市场重点企业

4.3.4 橡胶油用油企业区域分布4.3.5 橡胶油市场下游需求分析(1)合成橡胶业

(2)橡胶制品业

(3)轮胎制造业

(4)制鞋业

(5)热溶胶业

(6)电光缆膏业

4.3.6 橡胶油市场存在问题分析4.3.7 橡胶油市场发展对策分析4.4 白油市场分析

4.4.1 白油市场概述

(1)白油的用途

(2)白油的分类

4.4.2 白油市场发展历程

4.4.3 白油标准发展现状

4.4.4 白油生产工艺现状

4.4.5 白油市场供求规模

(1)白油产量

(2)白油消费量

4.4.6 白油市场价格走势

4.4.7 白油市场发展展望

4.5 合成润滑剂市场分析

4.5.1 航空润滑油市场分析

4.5.2 合成压缩机油市场分析4.5.3 合成齿轮油市场分析

4.5.4 合成液压油市场分析

4.5.5 特种润滑脂市场分析

(1)润滑脂市场分析

(2)特种润滑脂市场分析

第五章中国金属加工油市场发展分析5.1 金属加工油市场发展概况

5.1.1 金属加工油种类与性能

5.1.2 金属加工油研究进展分析

(1)金属加工油基础油的选择

(2)油基金属加工油的发展

(3)水基金属加工油的发展

5.1.3 金属加工油市场需求概况

5.1.4 金属加工油市场发展趋势

5.2 金属加工油产品市场分析

5.2.1 热处理油市场分析

(1)热处理工艺及分类

(2)热处理油基本特性

(3)热处理油分类标准

(4)热处理油应用现状

(5)热处理油生产企业

5.2.2 热传导液市场分析

(1)热传导液发展历程

(2)热传导液系统原理

(3)热传导液基本性能(4)热传导液分类标准(5)热传导液主要品种(6)热传导液应用现状(7)热传导液生产企业5.2.3 防锈油市场分析(1)防锈油作用原理(2)防锈油产品分类(3)防锈油应用现状(4)防锈油生产企业5.2.4 切削液市场分析(1)金属切削润滑特点(2)切削液性能与作用(3)切削液产品分类(4)切削液应用现状(5)切削液生产企业5.2.5 轧制油市场分析(1)轧制工艺分析(2)热轧轧制油市场(3)冷轧轧制油市场5.2.6 冲压油市场分析5.2.7 磨削液市场分析

第六章中国航空油料市场发展分析6.1 航空运输行业发展状况

6.1.1 航空运输行业发展分析

(1)民航生产指标

(2)航班运力供给

(3)民航经济效益

6.1.2 航空公司和机队发展分析(1)航空公司发展概况

(2)运输机队发展概况

(3)民航定期航班航线

6.1.3 航空运输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城市化加快和居民消费升级(3)旅游业快速发展

(4)机场建设速度加快

(5)航空运输政策法规

6.1.4 高铁对航空运输行业的影响(1)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分析(2)高铁对航空运输市场的影响(3)高铁对未来航空市场的影响6.1.5 航空运输行业运力需求预测

6.2 航空油料市场发展状况

6.2.1 航空油料产品种类

6.2.2 航空油料市场发展概况

6.2.3 航空油料市场垄断特性

6.2.4 航空油料市场经济特征

6.2.5 航空油料市场发展趋势

6.3 航空油料市场竞争分析

6.3.1 航空油料市场五力模型分析6.3.2 航空油料市场潜在进入者分析6.3.3 航空油料市场供应商分析

6.3.4 航空油料市场购买者分析

6.3.5 航空油料市场替代品分析

6.3.6 航空油料市场竞争格局分析6.4 航空煤油市场供求分析

6.4.1 航空煤油市场供给现状

(1)航空煤油生产企业

(2)航空煤油产量规模

(3)航空煤油生产区域分布

6.4.2 航空煤油市场消费现状

(1)航空煤油消费规模

(2)航空煤油消费区域分布

6.4.3 航空煤油市场进口现状

6.4.4 航空煤油市场价格现状

(1)航空煤油定价机制

(2)航空煤油价格走势

(3)与柴油价格对比分析

6.4.5 航空煤油市场供求预测

(1)航空煤油市场需求预测

(2)航空煤油市场供应预测

(3)航空煤油市场价格预测

6.5 航空汽油市场供求分析

6.5.1 航空汽油市场供给现状

6.5.2 航空汽油市场消费现状

第七章其他特种油品市场发展分析7.1 环保型溶剂油市场分析

7.1.1 环保型溶剂油产品种类

7.1.2 环保型溶剂油生产技术

(1)脱硫脱臭技术

(2)脱芳烃技术

(3)脱色技术

(4)窄馏分溶剂油生产技术

7.1.3 环保型溶剂油市场供给分析(1)环保型溶剂油生产企业

(2)环保型溶剂油企业产能

7.1.4 环保型溶剂油市场需求分析(1)总体需求情况

(2)细分产品市场需求

7.1.5 环保型溶剂油市场价格走势7.1.6 环保型溶剂油市场需求趋势7.2 特种沥青市场分析

7.2.1 特种沥青市场发展概况

7.2.2 高粘度沥青市场分析

7.2.3 高弹性沥青市场分析

7.2.4 废橡塑沥青市场分析

7.2.5 环氧沥青市场分析

7.2.6 彩色沥青市场分析

7.3 特种蜡市场分析

7.3.1 特种蜡市场发展概况

7.3.2 国外特种蜡生产企业分析7.3.3 国内特种蜡生产企业分析7.3.4 特种蜡市场重点产品分析(1)物理改性蜡

(2)合成蜡

(3)乳化蜡

(4)微粉蜡

7.3.5 大型石化企业发展特种蜡的优势与对策(1)大型石化企业发展特种蜡的优势

(2)大型石化企业发展特种蜡的对策

第八章中国特种油品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企业可自选)

8.1 特种油品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8.1.1 特种油品企业资产排名

8.1.2 特种油品企业收入排名

8.1.3 特种油品企业利润排名

8.2 特种油品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8.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特种油品

(8)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9)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特种油品

(8)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9)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8.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北京分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特种油品

(8)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9)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8.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上海分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特种油品

(8)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9)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8.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茂名分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产销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产品结构及特种油品

(8)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9)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10)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

第九章中国特种油品行业投资与前景预测9.1 特种油品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9.1.1 特种油品行业政策风险

9.1.2 特种油品行业技术风险

9.1.3 特种油品行业环保风险

9.1.4 特种油品行业汇率风险

9.1.5 特种油品行业市场竞争风险

9.1.6 特种油品行业宏观经济风险

9.1.7 特种油品行业其他投资风险

9.2 特种油品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9.2.1 特种油品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9.2.2 特种油品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9.2.3 特种油品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9.3 特种油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9.3.1 特种油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9.3.2 特种油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石油资源量评估结果(单位:亿吨)图表2:2006-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月度走势(单位:美元/桶)

图表3:2006-2012年我国月度原油进口量(单位:万吨)

图表4:2006-2012年我国月度原油进口单价(单位:美元/桶)

图表5:中国齿轮专业协会颁布的相关标准汇总图表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相关标准汇总

图表7: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相关标准汇总

图表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行业相关标准汇总

图表9:2000-2013年中国GDP增长(单位:亿元,%)

图表10:2003-201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单位:亿元,%)

图表11:2005-2013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单

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

······· ·· ······· ·· 安全与环保 收稿日期:2008-11-05;修回日期:2008-12-08 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 程晓明1 王治红1 诸 林1 申乃速2王小红2 (1.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都610500;2.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吐鲁番839009) 摘要介绍了目前对汽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以及汽柴油中的硫化物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叙述了吸附脱硫、萃取脱硫、膜分离、生物技术脱硫、络合沉淀法和催化氧化法等几种深度脱硫方法,并且提出了对未来在汽柴油深度脱硫方面的建议。关键词汽油;柴油;深度脱硫中图分类号TE6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829(2009)01-0044-04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世界各国规定的燃油硫含量标准也在迅速提高。例如,根据美国环保署的要求,从2006年6月起,炼油厂需要将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从目前的400×10-6降到30×10-6,高速公路柴油的硫的质量分数从500×10-6降到15× 10-6;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也提出了大 致相同的含硫标准。 目前我国的汽油标准要求的硫的质量分数为 800×10-6,远低于欧美,但从2010年起将与国际接 轨。因此,国内炼油业对油品高效脱硫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对柴油的硫含量,2005年欧美限制在50× 10-6以下,进一步还要降低至15×10-6以下,柴油生产正朝着“零硫”(硫的质量分数小于10-6)方向发 展。在我国,2005年起北京执行欧Ⅱ标准柴油规范,要求其硫含量小于30×10-6,而2008年执行更为严格的欧Ⅲ标准柴油规范。 油品脱硫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其中含硫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在脱硫方法的研究中要充分利用含硫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对于汽柴油的硫化物,采取合适的深度脱硫技术。 1汽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汽油中的有机硫主要源于裂解汽油(FCC 馏 分),而直馏汽油中的硫含量很低,可直接用于配制汽油。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四氢噻吩、噻吩、苯并噻吩(BT )、二苯并噻吩(DBT )、甲基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苯并噻吩等。柴油一般由中间馏分、催化裂化直馏瓦斯油(FCC LGO )和焦化瓦斯油(Coker Gas Oil )调和而得。其含 硫化合物主要包括脂肪族硫化物、硫醚、DBT 、烷基 苯并噻吩和烷基二苯并噻吩等。 2加氢深度脱硫 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预处 理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加氢脱硫是较成熟的技术,国内外对此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催化加氢脱硫(HDS )技术是炼油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脱硫方法,在催化剂Co-Mo/Al 2O 3或Ni-Mo/ Al 2O 3作用下,通过高温(300~350℃)、高压(5~10MPa )催化加氢可以将油品中的有机硫转化成H 2S 脱除。但该方法很难将BT 尤其是DBT 和多取代的苯并噻吩脱除。 如果采用现有的HDS 技术继续深度加氢,会降低燃油中烯烃和芳香烃的含量,从而引起燃油辛烷值的降低,氢耗增加,反应器体积增大,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急剧增加。因此,目前的HDS 技术很难将汽柴油的硫质量分数降低到10×10-6以下。因此需要开发更为有效的汽柴油深度脱硫技术[1]。 加氢脱硫技术是一种很成熟的工艺,对于高含硫油品,该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硫含量,同时,加氢脱硫技术操作灵活,精制油收率高,颜色好,能有效地脱除如噻吩类等难以脱除的硫化物。此外,加氢脱硫技术操作费用高,工艺条件苛刻,需高温、高压和高活性催化剂,并需要消耗大量高纯度氢气,故很难被 程晓明等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安全与环保 ·44 ·

6吨燃油锅炉脱硫除尘项目治理方案.

泊头市高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 公司系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省环保产业协会会员单位。公司始建于1989年(公司前身河北通风环保设备厂,2002年成功改制重组为河北环科除尘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公司依靠先进技术、科学管理,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是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于一体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历次荣获省工商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企业局“名优产品”称号,并于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省环保企业十强企业。公司占地面积57500m2,建筑面积12000 m2,现有职工568名,工程技术人员63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1人。公司历来注意人才的培养和吸纳,公司员工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日益提高,既有国内环保行业的著名专家,又有一批作风硬,技术精的中青年管理、技术、营销骨干,大批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正源源不断地进入企业,充实了公司各个岗位,为公司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公司产品主要用途是分离工业废气中的颗粒和细微粉尘,变废为宝加以回收利用。所生产的除尘器质量过硬规格齐全,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主要产品有高压静电、袋式、旋风、湿式和单机除尘器以及骨架、布袋、电磁脉冲阀、控制仪等各种附机附件。本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冶金、矿山、建材、铸造、化工、烟草、沥青水泥机械、粮食、机械加工、锅炉等行业,并且实现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技术培训的一条龙服务。 我公司历史悠久,是一家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机械设备、完善的监测设施以及健全的管理体系的大型环保企业。为了获得高品质的产品,公司陆续购进吊装、运输、剪切、冲压、焊接、机加工、电力、微机、检测等设备,以满足生产各种除尘设备的需要。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公司积极贯彻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 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 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度和含硫量分类。 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度分类 类别 20℃密度(3)度(60℉) 轻质<0.851 >34 中质 0.85—0.93 34—20 重质 0.931—0.996 20—10 特稠>0.996 <10 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按含硫量分类 类别百分比 低硫<0.5% 含硫>0.5% 高硫— 3、按含蜡量分类 类别百分比 低蜡 0.5—2.5% 中蜡 2.5—10.0% 高蜡>10% 二、油品分类 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 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生产燃料产

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苯类产品。 4、延迟焦化:焦化是使减压渣油、二次加工尾油等重质油进行深度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的过程,其特点是除了生成气体、汽油、柴油、蜡油,还要生成石油焦(可制成电极或作冶炼工业燃料)。延迟焦化是指先在加热炉中加热,然后再延迟到焦炭塔中生焦,从而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 5、尿素脱腊:尿素脱蜡是生产低凝点油品的一种方法。他利用尿素与正构烷烃形成络合物。从石油馏分中将高凝固点的石蜡分离出来。经过处理的油品凝固点可低达零下40℃—60℃,并副产高纯度液体石蜡。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炼制工艺技术 四、常用油品种及性能 1、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1)馏程:在一定外界压力下,油品的沸点随着气化率增大而不断升高,油品的沸点不是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称为馏程。馏程反映了油品的组成,从油品馏程之间的相互比较,可大致判断油品中轻、重组分的相对含量。 沸点范围馏分 <200℃汽油馏分或低沸点馏分 200℃—350℃煤、柴油馏分 350℃—500℃润滑油馏分

油品知识大全

油品知识大全 1 、汽油 一、汽油的分类及适用性汽油按其用途可分为车用汽油、工业汽油、航空汽油、溶剂汽油等。汽油按其组成特性分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 二、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油发动机有进气、压缩、做功与排气四个冲程。 三、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和表示汽油有六大品质要求;良好的蒸发性;良好的抗爆性能;良好的高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抗腐蚀性;良好的清洁性和满足环保要求。汽油的抗爆性是只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用辛烷值和抗爆指数来表示。辛烷值是这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百分含量。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抗爆性能越好。 四、汽油规格的划分和选用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划分为90号、93号和97号三个牌号。牌号越高,其抗爆性越好,可适合高压缩比的汽油机使用。选用汽油的依据是压缩比。压缩比是发动机气缸的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压缩比高的汽车应使用高辛烷值(高牌号)的汽油,反之,则选用较低牌号的汽油。压缩比8.2 选用90号汽油压缩比8.5 选用93号汽油压缩比9.0 选用95号汽油五、车用无铅汽油标准 六、汽油清净剂汽油清净剂是含有胺基和酰胺基等高分子表面活性物的复合物,在无铅汽油中具有教高的清洁、分散、抗氧、破乳和除锈性能。为保持汽车燃油系统(包括化油器、喷嘴、进油阀、燃烧室)的清洁,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减少油耗,在车用无铅汽油中加入汽油清净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内部沉积物的生成,分散、清除已生成的氧化沉积物,保持金属表面的清洁,从而保证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正常发挥,节省燃料,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 、柴油 一、柴油的分类及适用性柴油按直馏分类可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两种,经柴油是内燃机车、柴油汽车等普通高速(转速在1000转/分以上)柴油机燃料,重柴油是中速(转速在 500~1000转/分)和低速(转速在300~400转/分)柴油机燃料。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柴油发动机也有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油的性能指标及表示柴油有五大品质要求:良好的蒸发和雾化性能;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良好的燃烧性能;良好的安定性和抗腐蚀性及低磨损性。 1、蒸发性和雾化性为了保证高速柴油机的正常运转,轻柴油要有良好的蒸发性,以便与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柴油的蒸发性用馏程和闪点两个指标来评定。(1)馏程:200~365°C (2)闪点闪点又叫闪火点,它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C表示。柴油的闪点既是控制柴油蒸发性的项目,也是保证柴油安全性的项目。 2、流动性柴油的流动性主要是用粘度、凝点和冷滤点来表示(1)粘度是柴油重要的使用性能指标,在标准要求的粘度范围内,才能保证柴油对发动机燃油系统的良好润滑性,保证柴油有教好的雾化性能和供给量,从而保证柴油有较好的燃烧性能。(2)凝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柴油遇冷开始凝固而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是柴油储存、运输和收发作业的界限温度。(3)冷滤点是指柴油在条件下不能通过滤网的最高温度。同种柴油,冷滤点 高于凝点4-6°C 。 3、燃烧性柴油的燃烧性也叫发火性或抗爆性,它表示柴油自燃的能力。评定柴油燃烧性能的指标是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是指和柴油燃烧性能相同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使用十六烷值高的柴油易于启动,燃烧均匀而且完全,发动机功率大,油耗低。

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油气田地面工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16616019.html,) 第31卷第12期(2012.12)〈行业论坛〉 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高军1王瑞军2韩宝龙3罗再扬1 1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2河南石油勘探局计划处3大港油田内控管理处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化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中国油气计量技术和标准化的影响也越显突出,新的计量技术被逐步引进,新的计量仪表得到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被修改采用或等同采用。中国的油品计量标准体系在跟踪研究与吸收转化相结合、制定与修订相结合、国标与行标相结合的发展原则中日臻完善,标准的数量、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扩展和提升,这对中国跨境油品交接计量以及新技术、新仪表在中国油气贸易交接计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化方面的技术支持,基本满足了中国油品生产和贸易交接计量的需要。 关键词:静态计量;动态计量;贸易计量;标准体系doi:10.3969/j.issn.1006-6896.2012.12.005 1标准体系的建立 中国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以下简称油品)计量标准是围绕先测量油品体积,经温度、压力修正,扣除含水量,再经空气浮力修正,通过油品标准密度转换为空气中表观质量这一过程建立的。早期油品交接计量主要依据的标准是《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立式金属罐交接计量规程(SY/T 5669)》、《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铁路罐车交接计量规程(SY/T 5670)》和《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流量计交接计量规程(SY/T 5671)》。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化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中国油气计量技术和标准化的影响也越显突出,新的计量技术被逐步引进,新的计量仪表得到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被修改采用或等同采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制定了《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基本涵盖了原油动态计量的计量方式、仪表选择、数据采集、检定方法、油量计算等方面。90年代末,在ISO 7278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液态烃动态计量 容积式流量计检定系统(GB/T 17286)》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涵盖了液态烃动态计量领域国际标准所推荐的计量系统、计量方式和计量方法。 至21世纪初,中国油品计量标准体系从标准参比条件的确立,到油气计量站的建设、计量系统的设计、流量计及配套仪表的选型和检定方法、品质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计量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需要。 2标准的构成 2.1油品计量基础标准 (1)《石油液体和气体计量的标准参比条件(GB/T 17291—1998)》(NEQ ISO 5024:1976)。GB/T 17291非等效采用ISO 5024:1976《Petro-leum liquid and gas measurement--Standard reference conditions 》,该标准规定了石油液体、气体计量的压力和温度标准参比条件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293.15K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采用ISO 5024规定的标准参比温度。 (2)《石油计量表(GB/T 1885—1998)》(EQV ISO 91—2:1991)。GB/T 1885等效采用ISO 91—2:1991《石油计量表 第2部分》,规定了在 非标准温度下获得的玻璃石油密度计读数(视密度)换算为标准温度下的密度(标准密度)和体积修正系数的方法。GB/T 1885适用于原油、润滑油和其他液体石油产品。2.2油品动态计量标准 (1)《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其中《原油动态计量 一般原则(GB/T 9109.1—2010)》是该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它规定了原油动态计量有关计量站建设、计量设施配置、油量计量和仪表检定的一般原则。其他还有《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2部分:流量 计安装技术要求(GB/T 9109.2)》、《石油和液体 石油产品动态计量 第3部分:体积管安装技术要 - -11

汽油脱硫技术

汽油脱硫技术 摘要: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本文主要综述了FCC汽油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 前言 据统计,我国车用汽油中90%的硫来自催化裂化。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存在形式以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硫化物为主,其中噻吩类硫的含量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而硫醚硫和噻吩硫的含量占总硫的85%以上。因此,催化汽油脱硫过程中如何促进噻吩类和硫醚类化合物的转化是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关键。围绕低硫和超低硫油品的生产,开发出了许多相关的脱硫技术,目前相关的脱硫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以及添加剂技术等。 1. 加氢脱硫技术 1.1 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 是通过对FCC原料油加氢处理来降低FCC汽油硫含量,可将FCC原料硫含量降至0.2%以下,从而使FCC汽油硫含量降到200μg/g。 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加氢处理,可以同时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和馏分油的硫含量,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品的产率和质量。但投资高(FCC原料加氢预处理所需投资为其他方法的4~5倍),要消耗氢气,操作费用高,且难以满足硫含量小于30μg/g的要求。 1.2 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 该技术是在FCC过程中使用具有降低硫含量的催化剂和助剂以及其他工艺新技术,从而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直接达到降硫的目的。 该类技术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不需增加投资和操作费用,缺点是脱硫效果差。 1.3 FCC汽油加氢处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综述

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人们在环保等方面要求有明显提高,对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要求也更为严格。本文就当前石油炼化企业烟气脱硫技术发表了一些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石油炼化企业烟氣脱硫技术有清楚全面认识,明确各个技术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更好的满足烟气脱硫需要,提高烟气脱硫有效性。 石油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涉及各个加工工艺,各个企业在排放特征以及减排工程方面存在有明显区别。目前石油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锅炉烟气、脱硫装置尾气和催化再生烟气等途径,必须要结合具体排放途径有针对性的选择减排技术。因此,必须要做好电厂等成熟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技术研究,明确各个施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与烟气排特点相结合,选择最佳烟气脱硫工艺,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液态吸收剂与SO2发生相应反应,其产物同样为液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不仅有着非常高脱硫效率,同时整个系统运行相对较为稳定,但是具体应用中需要较高的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同时脱硫后产物处理存在有较大难度,容易有二次污染等问题出现。 常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膏湿法、氧化镁法、双碱法、氨法、海水法等。 (1)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剂选择石灰,价格低廉,破碎为粉末状与水混合,制成吸收浆,在吸收塔充分混合烟气,吸收浆中的碳酸钙成分能够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及氧气发生反应出去,生存石膏产物。脱硫后烟气经过换热器处理后排出,石膏脱水后可回收,脱硫吸收剂利用率高。这一烟气脱硫技术属于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工艺,技术成熟,我国燃煤电厂脱硫中石灰-石膏湿法同样有广泛应用,但是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做好防腐工作,同时管道容易出现堵塞,会有大量CO2产生,导致其发展和应用受到限制。 (2)氧化镁法,氧化镁法与石灰-石膏湿法原理基本相同,使用氧化镁代替石灰,氧化镁与二氧化硫在反应塔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亚硫酸镁和水,亚硫酸镁可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镁易溶于水,不会堵塞管路,同时能够重复性使用。但是氧化镁的制备相对较为复杂,同时需要较高承担,导致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3)双碱法,双碱法指的是利用钠碱将烟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吸收干净,反应后液体使用石灰处理,综合碱法和石灰法两种施工工艺,整个工艺可分为吸收、再生以及固体

新型汽油脱硫技术的对比

新型汽油脱硫技术的对比 摘要:文章针对两种汽油脱硫新技术:RSDS-Ⅱ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S-Zorb 吸附脱硫技术,从反应机理、技术特点、设备特点各方面逐一对比,为炼油企业选择更适合生产实际的汽油质量升级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油脱硫对比 1、前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各国对发动机燃料的组成进行了日趋严格的限制,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将有效的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2017年10月执行的国V汽油标准要求成品汽油中的硫含量须小于10μg/g。 我国汽油组分将长期以催化裂化汽油为主,其份额占到80%左右。汽油质量升级主要是提高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控制汽油中的硫、烯烃、芳烃含量和辛烷值等主要指标,与相应的国际标准接轨。而且我国绝大多数的催化裂化装置为重油和渣油催化裂化,和普通催化裂化相比,汽油中的硫含量更高,汽油脱硫难度更大,开发清洁燃料技术成为当前炼油行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中国炼油企业多年来狠抓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以生产清洁燃料为主要目标,针对催化汽油脱硫技术引进和开发了两种新型工艺:(1)一次性买断引进美国康菲公司开发的S-sorb汽油吸附脱硫技术,2007年在燕山分公司建成国内第一套12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2)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长岭分公司合作开发的RSDS-Ⅱ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2008年在长岭分公司30万吨/年选择性加氢装置成功进行工业化试验。本文对这两种新工艺的反应机理、技术特点进行介绍、对比,为炼油企业选择更适合生产实际的汽油质量升级技术提供参考。 2、反应机理 为了了解RSDS-Ⅱ加氢脱硫和S-Zorb吸附脱硫这两类催化汽油脱硫工艺的区别,首先从脱硫机理比较。 大部分FCC汽油中的硫主要以四种方式存在,即:硫醇、硫化物(包括线性和立体)、噻吩和苯噻吩;硫醇和硫化物的加氢反应很快,通常在直接脱硫的条件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噻吩和苯噻吩的加氢脱硫与烯烃的加氢饱和反应速率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xx国家标准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GB11120-1989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1885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1995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3141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GB/T35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494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GB/T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 GB/T12579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 GB/T12581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SH/T0124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64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 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技术内容 3.1产品质量等级 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3.2技术要求 运动粘度,(40℃)mm2/S 粘度指数1 倾点2,℃不高于 闪点(开口),℃不低于 密度(20℃),kg/m3 酸值,mgKOH/g不大于 中和值,mgKOH/g不大于 机械杂质,%

石油化工脱硫方法

石油化工脱硫方法 随着环保和市场对石化产品中硫含量要求越来越苛刻,石油化工中硫化物脱除,尤其是较难脱除的有机硫化物脱除方法已成为各石化企业和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机硫化物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加氢转化、生物脱除技术、超生婆脱硫、沸石脱硫、液相吸附脱硫、离子液脱硫等,展望了有机硫脱除技术发展远景。 关键词:有机硫;脱除;石油化工 随着世界范围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人们对石油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尤其是对燃烧后形成SO2、SO3继而与大气中水结合形成酸雾、酸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硫化物含量限制。世界各国对燃油中的硫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以汽油为例,2005年欧美要求含硫质量分数降低到30×10-6~50×10-6,至2006年,欧洲、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要求汽油中硫含量低于10~50μg/g,甚至提出生产含硫质量分数为5×10-6~10×10-6的“无硫汽油;”自2005年起,我国供应北京、上海的汽油招待相当于欧洲Ⅲ排放标准的汽油规格,即含硫质量分数低于150×10-6。为了满足人们对石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和维护生产安全稳定进行,石油化工各生产企业不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脱硫工气。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硫化物可分为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较容易脱除,本文就比较难脱除的有机硫脱除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 1 加氢转化脱硫

天然气、液化气、炼厂气、石脑油及重油中常含有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羰基硫和噻吩等有机硫化物,热分解温度较高,且不易脱除。加氢转化脱硫技术是最有效的脱除手段之一。有机硫在加氢转化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分解生成硫化氢(H2S)和相应的烷烃或芳烃,生成的H2S可由氧化锌等脱硫剂脱除达到很好的脱除效果。近年来,国外开发出几种典型的催化裂化(FCC)汽油脱硫新工艺,如ExxonMobil公司的SCANFining工艺和OCTGAIN工艺、LFP公司的Prime-G+工艺和UOP公司的ISAL工艺;在中内,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针对我国FCC汽油的不同特点,开发出了OCT-M、FRS和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并在国内石化企业得到成功应用;还开发了FH-DS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柴油加氢装置[1,2],此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开发出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及芳构化工气技术Hydro-GAP[3]。但加氢脱硫技术存在设备投资大,操作费用高,需要大量氢等局限,对于一些没有氢气或氢气资源紧张的中小型炼油企业而言,投资成本太大,转而寻求非加氢脱硫技术。 2 生物脱硫技术 加氢脱硫法对化石燃料中含有的典型有机硫化合物—二笨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无能为力。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生物脱硫技术是化石燃料精度技术的替代或补充,可以运用需氧或厌氧细菌来完成微生物脱硫工艺过程。生物催化的操作温度比较温和,大多数条件下都可以实现,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物,不产生

关于2020年全国成品油实施国五标准

关于2020年全国成品油实施国五标准 为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有关要求,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守法企业和消费者权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时限停售低标准油品 (二)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Ⅴ标准的车用汽 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 二、规范成品油流通管理 (三)严禁炼油企业将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成品油以其他产品名义销售给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 (四)严禁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从无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成品油,严禁成品油批发企业向不具有成品油经营资格的企业 销售用于经营用途成品油。 (六)规范加油站(点)产品标示,按法规要求明确标注所售汽、柴油产品名称、牌号和等级(如:0号普通柴油,92号汽油(Ⅴ),0号 车用柴油(Ⅳ)),便于消费者选择、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七)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加油站车用汽、柴油封闭销售,除农村加油站(点)及水上加油站(点)外,加油站不得 销售普通柴油。 三、加强炼厂质量升级和生产监管 (九)中央及地方炼油企业(以下简称炼油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时限要求,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保障清洁油品市场 供应。

(十)炼油企业必须依据国家现行质量标准组织成品油生产,未取得工业产品许可证、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成品油产品不得出厂。 (十一)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会同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等单位继续深入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监管,有效促进企业如期完成升级改造; 各炼油企业按季度向相关派出机构报送升级改造、成品油生产情况 等信息。 (十二)各地质检部门督促炼油企业强化出厂检测,确保出厂成品油质量,同时加大对生产企业汽、柴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重 点查处汽、柴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虚高标号等违法行为。 四、落实相关管理责任 (十三)各省(区、市)政府应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有关精神,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及 前述要求,加紧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部门职责,逐项拆解任务,启动相关工作,并按季度向国家能 源局报送进展。要畅通信息举报途径,做到“有疑必查、有举必究”;要加强信息共享,大力开展联合执法和联合惩戒,做到“一处 违法、处处受阻”;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油品质量抽 查不合格的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企业。 成品油是经过原油的生产加工而成的。成品油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6类。其中,石油燃料产量最大, 成品油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以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成品油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以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成品油的定义:按照《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 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 替代燃料。”

油品脱硫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进展 酱油潘 摘要:降低汽油中硫含量以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排放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而催化裂化(FCC)汽油是汽油的主要来源,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是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关键。本文以一个本科生的眼光,列举了近年来常用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正文: 1.汽油脱硫的重要性及意义 汽油中的硫燃烧转化为SOx,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SOx也是汽车尾气转化催化剂的抑制物,会降低汽车尾气转化器对NOx、未完全燃烧的烃类(HC)及颗粒物(PM)等的转化效率。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范围内对车用燃料的质量要求更加苛刻,低硫“清洁燃料”的生产成为必然的趋势。 2.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分布 研究表明,汽油中所含硫化物的存在形式有元素硫、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硫化物以及噻吩等,有机硫化物是汽油中主要的含硫化合物。针对我国炼厂催化裂化汽油的类型硫含量分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的殷长龙在其文献中有如下表述:催化裂化汽油中含量较多的硫化物有四类: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化合物,其中,硫醇硫和二硫化物硫的含量较少,二者之和占总硫含量的15%左右;硫醚硫含量中等,占总硫含量的25%左右;噻吩类硫的含量最多,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 3.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技术 目前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脱硫技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或其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2)对汽油全馏分进行吸附脱硫;(3)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或其重组分进行氧化脱硫。下面对这三种脱硫技术做详细介绍。 3.1加氢脱硫技术 对于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或其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来说,其主要难点在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在加氢脱硫反应条件下易饱和,造成辛烷值损失。烯烃含量越高,加氢脱硫过程中烯烃饱和率越高,辛烷值损失也越大。中国的炼油企业绝大多数的催化裂化装置为重油和渣油催化裂化,与普通催化裂化相比,其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更高。烯烃体积分数一般都大于40%,如果在催化裂化部分不采取任何措施,烯烃体积分数可高达60%以上。因此在加氢脱硫的同时减少辛烷值损失具有一定难度。 3.1 .1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异构降烯烃技术(RIDOS)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异构降烯烃(RIDOS)技术是针对中国以高烯烃含量为主要特征的催化裂化汽油(特别是渣油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和降低烯烃含量而专门开发的加氢技术。如前所述,该技术开发的难点在于如何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而又不过多影响其辛烷值。RIDOS技术是根据催化裂化汽油硫、烯烃、芳烃含量的分布特点,将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重2个汽油馏分。轻汽油馏分(LCN)利用传统碱精制方法通过将硫醇硫转化为二硫化物形式将其脱除,从而可避免烯烃的加氢饱和,减少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损失。重汽油馏分(HCN)烯烃含量相对较低,硫含量较高,且以噻吩类硫为主,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深度脱硫和烯烃加氢饱和,同时通过异构化作用,使低辛烷值的烷烃进行异构,使其成为具有高辛烷值的支链异构体。将轻、重汽油馏分处理后的两物流混合即成为RIDOS汽

《上海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名录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名单 (新版许可证) 序号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设施地址 1 上海真源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沈建中闵行区瓶北路150弄149号 2 上海星济工业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唐光远奉贤星火开发区莲塘路299号 3 上海敦煌化工厂孙华平金山区金山卫镇第二工业区金园路155号 4 上海三益实业公司张恒忠闸北区沪太支路928弄4号 5 上海星月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康正华闵行区元江路3198号 6 上海永程固废处理有限公司杨永昌崇明县港沿新垦农场 7 上海宏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李伟松江区车墩镇新兴村 8 上海洁申实业有限公司朱龙德奉贤区奉城镇爱民村502号 9 上海景东油脂化工厂朱惠林闵行区景东路1500号 10 上海泉灵工贸有限公司陆永华金山区金山卫镇松金公路1085号 11 上海天立助剂厂有限公司顾中立宝山区潘泾路525号 12 上海绿澄助剂厂徐全林青浦区白鹤镇外青松公路2419号 13 上海新禹固废处理有限公司王正达南汇区老港化工区拱极东路418号 14 上海市高桥石油加工厂葛春芳浦东北路4448号 15 上海集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金中平松江工业区洞泾分区 16 上海巨浪环保有限公司徐林元青浦区白鹤镇兴利路885号 17 上海万安企业总公司黄纪元金山区亭枫公路4338号 18 上海恩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邢建南嘉定区徐行镇宝钱公路485号 19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汪力劲嘉定区朱家桥镇嘉朱公路2491号 20 上海绿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夏萍金山区第二工业区 21 上海新金桥工业废弃物管理有限公司潘建中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敬业路870号 22 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赵谷鸣宝山区蕴川路2828号 23 上海金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顾诵钰青浦区白鹤镇鹤墩路18号 24 上海长盈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徐雪雄奉贤区化工分区联合北路303号 25 上海康环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汪力劲嘉定区嘉朱公路2395号 26 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李春航嘉定工业区回城南路2358号

石油脱硫

石油脱硫技术 随着环保和市场对石化产品中硫含量要求越来越苛刻,石油化工中硫化物脱除,尤其是较难脱除的有机硫化物脱除方法已成为各石化企业和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通过此次在齐鲁石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相关文献的查阅,我们对整个石油脱硫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以下我就对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有机硫化物脱除的方法进行一个简要的叙述。 众所周知,石油是一种混合物,其直接燃烧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硫会形成SO2、SO3,,它们会进一步与大气中水结合形成酸雾、酸雨进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因而石油脱硫是炼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硫化物可分为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较容易脱除,本文就比较难脱除的有机硫脱除技术进行综述。 就实际应用而言,应用较广的石油脱硫技术主要有,加氢转化、生物脱除技术、沸石脱硫、超生婆脱硫、液相吸附脱硫、离子液脱硫等,以下我就对前三种进行一下描述。 1 加氢转化脱硫 在我们社会实践的齐鲁石化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脱硫方法,由于其操作简单,所需设备相对简单的特点,加氢转化脱硫技术是最有效且应用最广的脱除手段之一。有机硫在加氢转化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分解生成硫化氢(H2S)和相应的烷烃或芳烃,生成的H2S可由氧化锌等脱硫剂脱除达到很好的脱除效果。在国内,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针对我国FCC汽油的不同特点,开发出了OCT-M、FRS和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并在国内石化企业得到成功应用;还开发了FH-DS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柴油加氢装置[1,2],此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开发出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及芳构化工气技术Hydro-GAP[3]。但加氢脱硫技术存在设备投资大,需要大量氢等局限,对于一些没有氢气或氢气资源紧张的中小型炼油企业而言,投资成本太大,转而寻求非加氢脱硫技术。 2 生物脱硫技术 加氢脱硫法对化石燃料中含有的典型有机硫化合物—二笨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无能为力。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生物脱硫技术是化石燃料精度技术的替代或补充,可以运用需氧或厌氧细菌来完成微生物脱硫工艺过程。生物催化的操作温度比较温和,大多数条件下都可以实现,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物,不产生杂质副产物。林军章等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能高效降解二笨并噻吩的高效菌,鉴定为红球菌[4]。在一定的发酵条件下对抚顺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和南油催化裂化柴油中硫的脱除率分别达到24.5%和31.19%。国外,Ohshiro T等也从Bacillus subtilis WU-S2B的野生型及其重组菌株中分离纯化出具有脱DBT活性的酶[5]。 3沸石脱硫 对于氢脱硫工艺难脱除的含硫芳香族单酚和噻吩衍生物来说,一种新脱除方法是使用吸收操作,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含Cu+和Ag+沸石Y从工业燃料油中有选择性地脱除硫化物。经此处理的工业柴油总硫含量可由430×10-6降低至0.2×10-6。脱除机理是亚铜Cu+或银阳离子Ag+通过π轨道络合有选择性地吸附噻吩物,研究表明该类物质比笨(笨是针对噻吩硫化物所使用的典型芳香族脱硫剂)对噻吩有更强的吸附力[9]。 但就以上几种石油脱硫技术而言,虽然加氢脱硫在大企业应用十分广泛,但随着氢气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其设备的昂贵,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并不大。我个人觉得倒是生物脱硫技术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虽然现在还没有实际应用的生物脱硫的工业装置,但我就了解,在中石化中石油的一些大型综合炼油厂,BDS已经可以和已有的HDS装置有机结合,很大限度地减少了氢气的生产费用,并改善了装置的操作。而且由于其相对较低的价格,它可以有效的以较低的价格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我相信,一旦菌种寿命这个生

成品油标准及分类

一.成品油分类 成品油的定义:按照《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汽油

航空燃料 目前,世界各航空公司所使用的航空燃料主要有两大类: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分别适用不同类型的飞机发动机。航空汽油用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燃料。现在这种发动机只用于一些辅助机种,如直升机、通讯机、气象机等,所以相应的航空汽油的用量也大大减少。随着航空工业和民航事业的发展,民航的大型客机的动力装置逐步被涡轮喷气发动机代替。这种发动机推动飞机向前飞行,通过把燃料燃烧转变为燃气产生推力,使用的燃料称为喷气燃料属于煤油型,所以通常称之为航空煤油,简称航煤。喷气式飞机航空煤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 航空汽油(用量不大,也没有查到相关参数) 航空煤油沸程为180~310℃。为C9~C16的多种烃类混合物。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闪点40℃以上。运动黏度40 ℃为1.0~2.0mm2/s。芳烃含量8%~15%。不含苯及不饱和烃(特别是二烯烃)。不含裂化馏分。硫含量0.04%~0.10%。燃烧完全,亮度足,火焰稳定,不冒黑烟,不结灯花,无明显异味,对环境污染小 航煤的销售是由直属民航总局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专营的 煤油 沸点范围为180 -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 柴油

柴油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油质的产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含10到22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比重为0.82-0.845kg/l。 柴油按凝点分级,轻柴油有10、0、-10、-20、-35五个牌号,重柴油有10、20、30三个牌号。 十六烷值是指与柴油自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标准燃料是用正十六烷与2-甲基萘按不同体积百分数配成的混合物。其中正十六烷自燃性好,设定其十六烷值为100,α-甲基萘(1-甲基萘)自燃性差,设定其十六烷值为0。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容易起动,燃烧均匀,输出功率大;十六烷值低,则着火慢,工作不稳定,容易发生爆震。一般用于高速柴油机的轻柴油,其十六烷值以40-55为宜;中、低速柴油机用的重柴油的十六烷值可低到35以下。柴油十六烷值的高低与其化学组成有关,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芳烃的十六烷值最低,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居中。当十六烷值高于50后,再继续提高对缩短柴油的滞燃期作用已不大;相反,当十六烷值高于65时,会由于滞燃期太短,燃料未及与空气均匀混合即着火自燃,以致燃烧不完全,部分烃类热分解而产生冒黑烟游离碳粒,随废气排出,造成发动机冒黑烟及油耗增大,功率下降。加添加剂可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常用的添加剂有硝酸戊酯或已酯。 柴油的主要指标是十六烷值、黏度、凝固点等。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凝点是评定柴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燃料不经加热而能输送的最低温度。一般选用柴油的凝点低于环境温度3℃~5℃,因此,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需使用不同牌号的柴油。在实际使用中,柴油在低温下会析出结晶体,晶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堵塞滤网,这时的温度称作冷滤点。与凝点相比,它更能反映实际使用性能。对同一油品,一般冷滤点比凝点高1℃ ~3℃。 润滑油 成品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合而成。基础油又分为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典型的润滑油成分:基础油75-99%,添加剂1-25%。 润滑油馏分,常常含有大量的长链烷烃(C20~C34),它们有相当高的熔点。如果油中有这些烷烃,在寒冷的气候下,油管中就会结出蜡状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