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

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

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
(中南大学校长 黄伯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与日俱增,大学的发展环境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摆在大学的面前。我国大学应审时度势,在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特色的形成与变革中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确立新的理念,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一)目标定位是特色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任何一所大学,如不顺应历史潮流确定新的发展目标,是难以在变革中取胜的。尤其对于历经管理体制变革的大学来说,明确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更显得紧迫和重要。大学有了精心设计的目标,学校的全体成员才会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动力。我国大学现在谈发展目标定位,基本上是个"重定位"问题。所谓"重定位",是指大学在沿着传统发展轨道前进的过程中,因考虑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变革而进行的发展目标的修正或转移。这种动态性的发展目标定位,不仅仅局限于合并大学之中,举凡感触到变革的压力而又希望不断取得成功的学校,都应当发挥教育家与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智慧"与创新能力,用陌生的眼光去看熟悉的事物,力求在传承中创新开拓,内化现代办学理念,外显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
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虽然是大学领导层的一种战略决策,但这种行为的产生并不是主观意志的结果。正确的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在它的实际运作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概括而言,对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影响较大的有:政府的教育法规与政策;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望;大学可利用的办学资源;大学竞争态势等。对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就是将这些影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与整合设计。完整的大学发展目标定位过程,主要包括定位分析、定位描述和定位评估等三个大的技术设计阶段,定位的结果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载体。
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应从层次、类型、学科、人才、面向和规模等方面着手,从主体定位、时间定位、时效定位和方法定位等角度进行审视,而在具体内容上主要涉及学校经过发展后所能达到的功能目标、学科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水平目标等,它们构成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体系。
大学的功能目标是指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大小。从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出发,高等教育应具有三大社会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与直接服务社会。因此,大学的功能定位应以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为基准,思考自己的功能发展目标。是培养人才为主,还是三者兼而有之

?功能目标的综合性应该是三者都有,都发挥着较好的作用。大学的本质是学术机构,学术性是大学的个性与灵魂。学术性通常体现为学科发展的水平。学科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标尺,是评估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指标。对一所学校来说,学科发展的定位应当顾及学科历史的积淀,因为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会稳步前进,传统的学科建设思想、模式与特点,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坚持这种认识对在体制改革中新组建的大学来说尤为重要。新组建大学的学科结构是原来各高校几十年发展的结果,如何从现有学科的"原态的、机械的综合"朝着"创新的、有机的综合"方向发展,是这些大学学科发展定位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是教育遗产与现实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造成了大学群体中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学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与缩小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发展愿望与发展现实的矛盾冲突也不断困扰着大学校长们。这种发展中的差异是符合教育生态学原理与大学自身发展逻辑的。一所大学在教育生态圈中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现实中的努力,而且也与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有关。发展水平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有水平的大学的形成。
学校水平的高低,从静态上看可以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类型来整体判断。其实,每一种类型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水平差距,都可以在自己的能级定位圈中办出高水平的大学。所谓"高水平大学",目前虽无一致的定义,但高水平的学术成就、高水平的社会贡献和高水平的管理成效,应当是检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尺度。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取向于教学的综合性、科研的前沿性、管理的科学性和环境的学术性。所以,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是一个目标体系的定位,同时又是一个动态发展中的系统定位。大学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目标定位,而每到一个新阶段开始的转折关头,往往需要一位教育思想卓越的校长来实现这种办学目标定位的转变,从而为大学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二)特色形成是大学办学的基础与源泉
大学的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大学特色来源于大学的本色。本色者,大学本质与规律也。遵循了大学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大学就可以办出特色。
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就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特色所形成的合力:目标的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的特色产生

生长力;模式的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的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的特色产生感召力;教师的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的特色产生竞争力。特色是力量之源,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一般来说,一所大学主要由物质形态的、组织形态的、观念(精神)形态的三部分构成。其中最能反映大学特色的当属观念形态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校园精神氛围等。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校园精神氛围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也是大学特色之根本。
由于不同的目标定位,大学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即使是同层次、同类型或同一地区的大学,也可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对于一所大学而言,由于它是一个系统,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哪一方面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追求。因此,大学特色是一个集合概念,反映的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特色的集合。鼓励形成各方面的特色,应该是大学特色追求上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努力办出特色是大学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努力向往的目标。
大学是有目的的系统,大学特色不可能自然形成,必须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经过治校者与全体教职工、学生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完善。大学特色形成的条件,有外部与内部两个层面。在外部条件中,如何创造一个宽松的办学社会环境首当其冲。创造宽松的办学环境要求
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法人实体,负起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全部责任。只有当一所大学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实体、自主办学时,它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性去追求办学特色。没有自主权就没有特色。这需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特色形成的外部条件。
在内部条件中,科学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大学目标是最为基本的。在大学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时,学校应从依据政府的文件和指示精神转向依照法律、法规和科学的办学理念进行办学。只有在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与明确地定位了办学目标,并将之渗透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去,才能逐渐形成大学的特色。
大学特色的形成可主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1)办学思想特色。考察中外所有办学特色鲜明的大学,无一不与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密切相关。如:洪堡的思想与柏林大学、蔡元培的思想与北京大学等。希望有所建树的大学校长,不仅应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还应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完善的人格特征、独特的思维品质与出色的管理才能。高水平的校长应具有多样化的思想。民主的活力在于多样化,在于各种思想的相互补充、相互竞争。多样化要求大学校长

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不盲从权威。
(2)办学目标特色。办学目标通常要考虑三个维度: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和预设时期。这三维度都应该有自己的重点和个性化的规定。一所大学的目标特色,也可体现于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之中。整体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定位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战略目标确定后,就需确定学科发展目标或院系发展目标,这就是局部目标。
(3)学科专业特色。一所学校要有水平,必须有学科专业特色,它保证了学校竞争力的提升。为此,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目标定位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以利于各学科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学科建设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要开展专业重组与机制建设。同时,应建立学科及专业退出机制,形成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存优汰劣的良性循环。
(4)人才培养特色。特色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首先是人才规格特色。真正确立了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就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特色上。有了人才培养规格特色,就有了区别于其他大学的质量标准。这种特色应体现为人才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与和谐性的统一。其次是育人模式特色。育人模式通常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程序与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有特色的育人模式正是在这五个方面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5)校园环境特色。校园环境特色包括两方面:物质文化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环境。它的形成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特别是社会的制度环境无时无刻不在牵肘着大学环境特色的形成。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大学办学的多样化定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以使所有大学都能立足于现实和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安于相应的类型大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所属类型大学的佼佼者。
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所大学只有在进入良性运行并有了较好基础以后,才开始关注学校的特色,并把突显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的更高的目标。特色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大学的一种优势,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就会变成一种隐性的"文化教程"或"文化课堂",潜移默化地对所有成员产生积极的作用。变革是社会的质的变化,是一个新旧交替且弃旧图新、先进与落后并存,且先进取代落后的过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新的观念、新的模式

、新的规则、新的方法和手段,大量渗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社会的组织乃至全体都面临着如何进行发展战略抉择的问题。大学的战略抉择是一种与环境互动的抉择,它受制于环境且作用于环境,目的是在环境改造中实现其作为大学的全部价值。
(三)战略抉择是确保特色实现的关键
1.创新办学理念,重塑大学精神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是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以及怎样办好大学的思想认识基础,也是创新高等教育的理性思考。应该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大学的创新首先是办学理念的创新,不同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办学理念来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的交往关系形成大学的文化特色,重塑大学的精神。事实说明,一所大学一旦有了创新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加州理工学院坚持"小而优"的办学理念,其成为了世所公认的有特色的大学,而且,一直名列美国著名大学前茅。
2.崇尚学术,造就大师,蓄积人才资源
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之时便确立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他认为一个没有学术自由价值,教授不拥有学术权利的学校,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崇尚学术的首要条件应该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在政府层面要变更对大学的管理模式,使大学校长在学术问题上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不至于成为政府的官员。其次,崇尚学术,必须尊重学术和学术权利。在学校内部的制度安排上,要尽量缩小行政权利的"势力范围",减少管理机构数、减少管理层次,让专家、学者有更大的自主处理学术问题的空间。第三,崇尚学术,必须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专家、学者能自由、平等地表达学术观点和思想,开展学术争鸣,敢向权威挑战的风气。当然,做学问还应讲究经世致用,要使学术走出象牙之塔,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术大师是大学的支柱、是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传统的标志。凡名校皆有名师,凡名师多在名校。如果一所学校没有名师也就很难成为名校。因此,延聘大师,培养大师,蓄积人才资源,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
3.扬长补短,强化比较优势,在优势中求发展
国际国内,没有一所大学的所有学科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竞争中,大学的强弱往往是通过比较显现出来的。对于大学来说,既有的优势学科就是

特色、就是水平、就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是,优势学科的生命同样在于发展。当然,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在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的同时,不忽视相关学学科的建设,特别是弥补学科结构的空缺,使学科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内在结构关系,同样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学科建设上,我们还必须考察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把种种需要都放到理性的天平上来量一量,在守望大学学术理想和优势与特色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冷门"与"热门"、"朝阳"与"夕阳"的关系,使其都得到合目的性的发展。这样大学就会在理想和现实、学术和经济之间取得平衡。
4.确立国际意识,开放办学资源,以交流促提高
大学的开放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同时也是与大学自身的目标定位紧密相连的。如果我们的大学要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校,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系统中,用国际的视野来审视自我,评判自我,要求自我,从而确立自己的国际定位。这样,我们就要请进来,走出去,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人员、学术思想、教学、科研以及文化的交流,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借鉴国外大学成功的经验,提高我们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5.培养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以综合实力铸造学校品牌
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文化以及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的水平都会通过其所培养的人才反射出来并影响社会,形成自己的社会形象。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关注学生素质、特色、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我很赞成有些同志所提出的"染缸理论"或者"泡菜理论"。总之,大学的人才是在大学的环境中养成的,不论是人文素质还是科学素质,不论是特色的形成还是个性的发展,都是学习者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通过求知、思考、批判与认同来实现的。我们不要期望教师能够包办一切,但决不可忽视教师作为引路人的影响力;我们不要企望课堂教学能解决教育的一切问题,但必须把课堂作为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兼具人文和科学精神的育人环境,给学生留下一个成长和发展的理想空间。这样,培养了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大学何愁没有特色?有了特色,何愁没有品牌?
大学发展从来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大学发展中,每一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则需依赖那一时期教育理论家的认识水平与社会责任感,以及教育实践家的驾驭能力与兼容性。教育理论家的认识水平与社会责任感决定了大学发展的思想高度,教育实践家

的驾驭能力与兼容性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程度。大学的特色发展,既需要理论家的思想高度,也需要实践家来解决问题,因而,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是理念与实践的一体化过程。
(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1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