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育种复习

育种复习

育种复习
育种复习

绪论

1.家畜:参考定义:指在人类的控制下,能够顺利的进行繁殖、有相当大的规模且其有利

于人类的性状得到充分发展并能遗传下去的家养的脊椎动物。

广义概念:已经驯化的一切动物。

狭义概念:仅指哺乳纲的驯化动物,

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则另称为家禽

2.家畜育种学: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

具体指: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3.育种学与遗传学有着直接的关系:育种学:应用遗传学遗传学:育种生理学

4.最早被驯化的动物是狗。周代出现《相马经》(伯乐著)和《相牛经》(宁戚著)《相羊经》、《齐民要术》、《元亨疗马集》

1866年,奥地利学者Mendel,G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第二章

1.家畜:指在人类的控制下,能够顺利的进行繁殖、有相当大的规模且其有利于人类的性状得到充分发展并能遗传下去的家养的脊椎动物。

2.最早被驯化的动物是狗

4.家畜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的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

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在产品和质量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生产资

料。

5.家畜品种的主要分类方法

(1)按品种的改良程度

①原始品种:古老的地方品种:土著品种、土种

ω未经严格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

ω具很强的适应能力、抗病力

②地方良种

ω由原始品种经过系统培育而成

ω具某些优良生产特性

(2)培育品种: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指导下,经过较系统的人工选择育成的品种,集中了特定的优良基因:产品相对专门化,某些性状的表现明显高

于原始品种,经济价值较高,需要较高的饲养管理条件,适应性、抗病力不如原

始品种

(3)按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

按体型大小:大型、中型、小型

按角的有无: 有角品种无角品种

根据毛色或羽色

(4)按品种的主要用途:专用品种,兼用品种

6.品种的形成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造成的地理隔离。使得向各地迁移的小群体在一定时间后在体型外貌,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其中既有由于基因漂移造成的差异,也有自然选择、人工选择造成的差异。这时出现家畜品种的雏形。人们给这些家畜冠以不同的名称以示区别这就是最初的家畜品种。这些品种一般称为原始品种,地方品种或土种。对这些品种继续选择,向某一特定生产方向育种就形成了培育品种。

-

第三章

2.质量性状:是指在个体间没有明显的量的区别而表现为质的中断,呈现或有或无、或正或

负的关系。1、毛色2、角型3、遗传缺陷4、血型、血液蛋白型等等

3.畜禽的绝大部分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产性状都属于数量性状: 瘦肉率、产奶量、产蛋量、

产仔数

4.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遗传规律的区别:

(1)数量性状受多个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影响,但每个基因的效应微小

(2)数量性状的表达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5.数量性状遗传参数

①遗传力——群体中各数量性状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程度

②重复力——同一数量性状在同一个体多次度量值间的相关程度

③遗传相关——不同数量性状之间由于遗传原因导致的相关程度

进而用三大遗传参数来描述各个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第四章

1.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测定站测定场内测定

2.测定站测定:将所有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特定的牧场中,在一定

时间内按同一标准进行统一测定。

优点: 环境条件相对固定;容易保证测定的中立性和客观性;便于对一些需要特定设备或较多人才能测定的性状进行测定。

缺点:测定成本较高;测定规模受到限制,因而,选择强度相对较低;测定过程中,容易传播疾病;难以控制环境和遗传的互作。

3.场内测定:在测定个体所在牧场内进行测定,不要求测定时间的统一。

优缺点:与测定站测定正好相反。

说明:各场内缺乏遗传联系时,不能进行跨场的遗传评定,场间结果不具可比性。

4.从被测对象与要进行遗传评定个体间的关系来分:个体测定,系谱测定(早期选择),同胞

测定(最可靠),后裔测定

①个体测定:通常简称为性能测定,是对畜群中每个个体的有关性状进行测定,获

得个体本身成绩,用于遗传评定。

②系谱测定:是对候选群体的亲本或其它祖先进行性能测定,获得各祖先的成绩,

用于对个体进行遗传评定。早期选择

③同胞测定:是对候选群个体的同胞进行性能测定,获得同胞的成绩,用于对个体

进行遗传评定。

④后裔测定:是对候选个体的后裔进行性能测定,获得后裔成绩,用于对个体进行

遗传评定。

5.从性能测定的目的来分:大群测定抽样测定

6.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1)产奶量

年产奶量:一个自然年中的总产奶量;

泌乳期产奶量:从产犊至干乳期间的总产奶量;

305天产奶量:从产犊到第305个泌乳日的总产奶量;

成年当量:各泌乳期产奶量校正到成年时的产奶量。

(2)乳成分

乳脂量和乳脂率:每隔30天抽样测定;泌乳期中平均乳脂率的计算;

乳蛋白量和乳蛋白率。

4%标准乳= (0.4+15 ×乳脂率)×产奶量

(3)挤奶性能(milking performance)

排乳速度:一次挤奶中间阶段1分钟的挤奶量。

前后房指数: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奶量的百分比

7.屠宰率:全净堂重或半净堂重/宰前活重*100%

8.半净膛重:指去气管、食道、嗉囔、肠道、脾脏、胰脏和生殖器官,留心、肝(去胆囊)、

腺胃、肌胃(除去内容物及角质膜)腹脂(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和肌胃周围脂肪)

和肺、肾脏的重量。

9.全净膛重:指半净膛去心、肝、腺、胃、肌胃、腹脂,保留头、胫、脚的重量。

10 腹脂率:腹脂重/宰前活重*100%

11.家畜体质的库列硕夫分类法::骨骼的粗对细,皮肉的紧对松而把家畜的体质分为两对

相对的类型——细致型对粗糙型、紧凑型对疏松型,

①细致紧凑型:这类动物的骨骼细致而结实,头清秀,角蹄致密有光泽,肌肉结实有力,

皮薄有弹性,结缔组织少不易沉积脂肪,外形消瘦,轮廊清晰,新陈代谢旺盛,反应敏感灵活,动作迅速敏捷。乘用马、乳牛、细毛羊多属此种体质。

②细致疏松型:这类动物的结缔组织发达,全身丰满,皮下及肌肉内易积贮大量脂肪。它

的肌肉肥嫩松软,同时骨细皮薄,体躯宽广低矮,四肢比例小。代谢水平较低,早熟易肥,神经反应迟钝,性情安静。肉畜多为此种体质。

③粗糙紧凑型:这类动物的骨骼虽粗,但很结实,体躯魁梧,头粗重,四肢粗大,骨骼间

相互靠得较紧,中躯显得较短而紧凑,肌肉筋腱强而有力,皮厚毛粗,皮下结缔组织和脂肪不多。它们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较强,神经敏感程度中等。如役用家畜。役畜和粗毛羊为代表。

④粗糙疏松型:这类动物的骨骼粗大,结构疏松,肌肉松软无力,易疲劳,皮厚毛粗,

神经反应迟钝,繁殖能力和适应性均较差,是一种最不理想的体质。应予淘汰。

⑤结实型:这种类型的动物,体躯各部分协调匀称,皮、肉、骨胳和内脏的发育适度。

骨骼坚强而不粗,皮紧而有弹性,厚薄适中,皮下脂肪不过多,肌肉相当发达。外形健壮结实,性情温顺,对疾病抵抗力强,生产性能表现较好。这是一种理想的体质类型。

种用家畜应要求具有这种体质。

12.系谱(pedigree):是记载和表示个体及其祖先血统关系和生产性能的一个文件。

第五章

1.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选择反应取决于3个因素:选择强度、可利用的加性遗传变异、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2.遗传进展:每年所获得的选择反应影响遗传进展的因素有四个:选择强度、可利用的遗传变异、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和世代间隔

3.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1)可利用的遗传变异

(2)选择强度

(3)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

(4)世代间隔

4.对显性基因的选择应用测交淘汰杂合体

5.质量性状的选择实质:对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进行选择,主要是判别特定的基因型。

6. 遗传效应:提高被选择基因的频率,减少被淘汰基因的频率。

7.对隐性基因的选择:方法:若显性基因的外显率为100%,而且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的表型相同时,则可以通过表型鉴别,一次性地将显性基因全部淘汰。

8.对显性基因的选择:方法:由于隐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为此必须分两步处理。①根据表型淘汰隐性纯合体②应用测交淘汰杂合体

9.测交:是一种对显性表型的基因型进行测定的交配类型。一般针对于种公畜而言。

10.选择差:被选留个体的平均表型值与侯选群体平均表型值之差

11.留种率: 被选留个体的数量占侯选群数量之比,通常用P 表示

第六章

1.复合育种值(CBV ):单性状选择时,利用多元估计方法所得到的利用了多种遗传信息的

个体育种值

2.综合育种值(TBV ):多性状选择时,根据经济重要性对单个性状育种值进行加权得的加

权育种值。

3.利用系谱信息估计育种值的特点:

早期选择:个体性状未表现之前

个体出生前,根据系谱记录的亲本成绩预测后代育种值

个体出生后,亲本信息作为个体选择的辅助信息,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

4..育种值估计

n 个体本身的度量次数或同类亲属个体数

rp 多个表型值间的相关。一个个体多次度量时 rp=re 多个同类个体单次度量时rp=ra*h2

ra 提供信息的同类个体间的亲缘系数

回归分析法:课本p148

5..混合效应模型:模型中除 和e 外,既含有固定效应,也含有随机效应。

式中: y ——观察值向量

u ——固定效应(包括群体均值)向量

e ——随机残差向量

X ——固定效应的关联矩阵(设计矩阵)

Z ——随机效应的关联矩阵(设计矩阵)

6.加性遗传相关: 个体x 和个体y 的加性遗传相关是指他们的基因组中具有同源相同的基

因的比例,或者说个体x 的基因组中随机抽取一个基因在个体y 的基因

中也存在的概率。

7.遗传力:广义遗传力是 指数量性状基因型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它反映了一个性状受遗传效

影响有多大,受环境效应影响多大。

狭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第八章

1.品质选配:根据个体间的品质对比进行选配。可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品质既可以是质

量性状,也可以是数量性状;既可以根据表型,也可以根据遗传;既可以针对

单一性状,也可以针对综合性状。

e Zu Xb y ++=

2.亲缘选配:根据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选配。可分为近亲交配和远亲交配

3.品质选配:又称选型交配是依据交配双方的品质对比情况进行的选配。包括同质选配和异

质选配

4异质选配:又称为异型交配,选配品质不同或者不相似的个体间进行交配。

5.(1)同质选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两个前提);改变基因型频率(效果)

前提:一是公畜群与母畜群基因频率相同,使用频率相同;

二是交配前对交配类型没有选择,交配后对子一代基因型没有选择。

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增加,杂合子基因型频率降低

(2)遗传同质选配改变基因型频率的程度大于表型同质选配 (如前分析表)

遗传同质选配杂合子频率减少了(H/2)

表型同质选配杂合子频率减少了

HH/2 (D+H )=(H/2)[H/(D+H)]

二者之比=1+(D/H )≥1

遗传同质选配改变基因型频率是表型同质选配的1+(D/H )倍

遗传同质选配优于表型同质选配

(3)连续进行同质选配,杂合子频率不断降低,纯合子频率不断增加,群体将分化为由纯

合子组成的亚群体。

(4)同质选配结合选择,既改变基因型频率又改变基因频率,群体将以更快的速度达到纯

合。

(5)同质选配对于数量性状而言不改变其育种值因杂合子频率降低,可能↓群体均值

遗传同型选配改变群体均值幅度>表型同质选配

6.异质选配的应用:用好改坏(用优改劣)结合双亲的优良特性丰富后代的遗传基础可创造

新的遗传类型

7..近交:交配双方存在亲缘关系

远交:交配双方没有亲缘关系、或亲缘关系较远

一般地,到共同祖先距离6代以内个体间的交配称为近交(其后代的近交系数 > 0.78%) 距离6代以上个体间的交配为远交

8..种群间为杂交种群内为近交

9.近交系数::配子基因效应间的相关。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为同源相同基

因的概率。是对一个个体双亲间亲缘程度的间接度量

9..杂种优势:杂种群体均值高于亲本群体均值的部分

10..近交系数:是对一个个体双亲间亲缘程度的间接度量

11.个体近交系数的计算

Fx:个体x 的近交系数

n1:个体x 的父亲到共同祖先的世代数

n2:个体x 的母亲到共同祖先的世代数

n1+n2 +1: 连接x 的父亲、母亲与共同祖先通径链中的个体数

FA:共同祖先A 的近交系数

12..亲缘系数:是对一个个体双亲间亲缘程度的直接度量。

13..遗传效应:与随机交配相比,主要改变了公母畜间的交配机率。随机交配:在一个有性

繁殖群体中,任何个体与异性的交配机会都是相等的。 )1()21(12

1A n n X F F +=++∑

第九章

1.品系的概念

狭义: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并且有与系祖类似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同时这些畜禽必须符合该品种的基本方向。

狭义品系由于具有一个共同祖先所以也叫单系。

有人将来源于一头母畜的品系叫品族

广义:一些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种畜群。

品系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突出优点;

②相对稳定的遗传;

③有一定的数量。

2..品系的类别

①地方品系:在品系中由于地理隔离或繁殖隔离及不同的生态或饲养管理形成的不同类群

叫地方品系。

特点:地方品系形成较慢;保持时间较长;适应性较好。

②单系:是指来源于同一头系祖,并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而

以一头优秀种母畜建立起来的品系叫品族。

特点:单系建立比地方品系快;以少数几项突出的生产性能或外型特征为标志;一般采用高度近交而成,所以遗传性较稳定;育种价值高。

③近交系:指用高度近交而建成的品系。

一般认为近交系数要达到37.5%以上,多采用连续的全同胞交配而建成。

特点:具有相似的特征;遗传性稳定。

缺点:成本太高;大家畜建近交系困难。

④群系:以选择的一个基础群为基础,进行闭锁繁育而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特性的

优良畜群

特点:建系较快;遗传基础广;后代集中各优良性状。

⑤专门化品系): 建立各具一组性状的父本和母本品系,然后通过杂交(系间杂交)而获

得优于常规的具专门生产性能的畜群。

3..系祖建系法:以一个优秀的家畜为系祖而建立品系的方法称系祖建系法。

①选择和培育优秀系祖

根据育种要求选择系祖,作为系祖须满足下列条件:

i 具有突出特点的优秀个体,且该性状遗传性稳定。

ii 系祖本身各性状都应达到该品种的基本要求。

iii 不能有遗传缺陷,也不能携带隐性有害基因最好进行测交。

②选择同类型的优秀母畜(多头):

i 为系祖选择的配偶必须是同类型的,一般与系祖没有亲缘关系为好。

ii 选配则采用同质选配。

iii 若系祖存在个别缺点,也可选择具有该优点的母畜采用异质选配来弥补系祖的不足。

③选择系祖的继承者:系祖(公畜或母畜)的继承者最后只能留下一个,但开始选择时应

多留一些作为选择和备用

④单系的建立应注意下列问题:

i 每一代选留种畜,都应强调向系祖的方向选择。

ii 每一代都应进行严格的选配,采用同质选配,特殊需要时采用异质选配。

iii 一般情况下最初一、二代应尽量避免近交。三代以后为了迅速固定系祖的优良性

状可采用一定程度的近交。

4.专门化品系的建立方法

系祖建系法

群体继代选育法:已不同于传统的群体继代选育法,对闭锁和继代不作严格要求

正反反复选择法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正反交反复选择法示意图

选择

依据杂交效

果选择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改良R R S示意图

交效果选择

5..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可分为:选择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杂交育种。

6..分子育种: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直接在个别分子水平上操纵、控制和选择,构成动物个

体遗传组成的基因,从而达到改变动物、育成新类型的目的。

选择育种:根据家畜遗传变异的特征,通过选择和繁育引导变异方向而培育新品种。

7..简单杂交育种:通过两个品种的杂交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复杂杂交育种:以两个以上品种杂交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复杂杂交育种。

特点:

a.参加杂交的品种多,遗传基础较复杂。

b.后代变异范围广,较难固定优良性状。

c.育成的速度慢,成本较高。

8.依育种工作的目的而分

①改变生产方向的杂交育种

藏羊(粗毛)→细毛羊

黄牛(役用)→奶牛(乳用)

②提高生产性能的杂交育种:

牦牛→杂交改良为高产的肉乳兼用

③增进抵抗能力的杂交育种

如:抗马立克氏病的来航鸡品种育成

9.畜群的杂交改良:引入杂交级进杂交

(1).引入杂交:也称为导入杂交,其主要目的是改正地方品种的某种缺陷,或改良地方品种的某个生产性能,同时还要有意保留地方品种的其他优良特性。

(2)级进杂交:级进杂交也称为改良杂交(grading crossing),该方法就是选择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与被改良品种的母畜交配,所得杂种又与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

交配,如此连续几代将杂种母畜与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畜回交,直至被改良

品种得到根本改造

第十章

1.杂种优势:即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在一定程

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值。

2.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上位效应):使一个性状受到抑制或者增强,杂种优势是上位效应

的促进作用

3.亲本群的初选

母本群的要求

母本种群应数量多、适应性强

母本种群的繁殖力要高,泌乳能力要强,母性要好

母本种群在不影响杂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体格不一定要求太大

父本群的要求

父本群的生长速度要快,饲料利用率要高,胴体品质要好。这些性状的遗传力一般较高,可遗传给杂种后代。

父本群的类型应与对杂种的要求相一致。如要求生产瘦肉型猪时,即应选择瘦肉型猪作父本。

4.亲本群的选育主要包括选优、提纯两个方面

“选优”就是通过选择,选出性能优良、合乎理想的个体,从而使亲本群内优良、高产的基因频率尽可能增大

“提纯”则是通过选配,使亲本群在主要性状上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间的差异尽可能减少

纯繁和杂交是整个杂种优势利用中两个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互相不可替代的过程

5.杂交方式:二元杂交(AB),三元杂交(C(AB)),四元杂交、双杂交,回交(A(AB),轮回杂

交,二元轮回杂交三元轮回杂交,顶交

6.顶交:用近交系的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这种杂交方式主要用于近交系

的杂交,父本要高度提纯,使得公畜在主要性状上基本都是优良的显性纯合子。这样即使母本群的纯度稍差一些,影响也可能不大。

7.试举出一个畜禽配套系杂交的实例课本P278

三系配套三级繁育体系

曾祖代A♂×A♀B♂×B♀C♂×C♀

↓↓↓

祖代 B ♂×C♀

父母代A♀×BC

商品代ABC

四系配套四级繁育体系

曾祖代A♂×A♀B♂×B♀C♂×C♀D♂×D♀

↓↓↓↓

祖代 A ♂×B♀C♂×D♀

↓↓

父母代AB♂×CD♀

商品代ABCD

作物育种学复习重点

1、抗性育种的复杂性体现在哪? (1)抗病性是寄主、病原两个生物体系在一定环境下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寄主、病原、环境三者一体的生态系统;(2)病原具有易变性;(3)病害类型多,其发生、发展与栽培条件有关;(4)抗病性往往与一些不良性状连锁遗传。 2、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内容。 基因对基因学说是指针对寄主方面每一个抗病基因,在病原菌方面迟早也会出现一个相应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相应的抗病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相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该学说假定作物的抗病基因是显性,寄生物的无毒性基因也是显性,只有抗病基因与相应的无毒性基因匹配时,寄主才表现出抗病反应,其他均表现为感病。基因对基因学说是寄主和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模式。 3、品种抗性丧失的原因及防治。 抗病性丧失原因:1寄主发生变异2病原发生变异3环境发生变异所以三位一体的病三角,三者任一改变都可导致抗性丧失。抗病性人为流失:1非育种目标的抗性流失2目标抗性中垂直抗性的流失(基因对基因学说)2垂直抗性育种中水平抗性的丧失。 防治措施:1抗病品种的大区域布局,品种轮换搭配,会使生理小种定向选择丧失2品种的轮换3选用聚合品种4,选所系品种5水平抗性的利用6复合抗病性的利用垂直农艺性状优良的水平抗性品种基础上采用回交,转育垂直抗性基因育成复合抗性品种,在垂直抗性中选育水平抗性有同样的效果。 4、杂优利用的条件、途径。 条件:1选配强优势组合。亲本满足DUS三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强优势即配合力高、亲本性状突出。2亲本的纯度要高,异交结实率高。3杂交制种技术简单易行可靠。亲本繁殖简单易行,便于保持亲本的纯度,提高亲本种子的产量,杂交制种简单易行,制种产量高,有健全的种子生产和管理体系。途径: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利用标记性状生产杂种种子;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F2 剩余杂种优势的利用;雄性不育性利用。 5、显性、超显性假说的分歧、共同点 共同点:杂种优势来源于F1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互作效应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表现出正向或反向的中亲或超亲优势。 不同点:显性假说认为杂合的等位基因间是显隐性关系,一对杂合等位基因不能表现超亲优势;非等位基因间是显性基因的互作或累加关系,超亲优势由双亲显性基因间的累加效应而产生。超显性假说认为杂合等位基因间的异质互作,一对杂合等位基因也可能产生超亲优势;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即上位性效应更可能出现超亲优势。 两种假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但是他们忽视了细胞质基因和核质互作对杂种优势的作用;只考虑核基因水平上的杂种优势;忽略了染色体间的互作;忽略了胞质基因组的互作。 6、配合力概念,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的特点。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的大小。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的属性,是受多种基因支配的。 一般配合力(GCA):指一个自交系亲本与其它若干个自交系杂交的F1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它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的,是可遗传的部分。 特殊配合力(SCA):指两个特定亲本所组配F1在某种数量性状上的表现。特殊配合力是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的即受基因间的显性和超显性以及上位性等效应所控制的,只能在特定的组合中由双亲的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而反映出来,是不能遗传的部分。 7、遗传脆弱性:遗传脆弱性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遗传构成在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下,由于选择、突变、遗传漂变而引起的群体内基因平衡被打破的现象。比如:遗传多样性的大幅度减少和品种的单一化,增加了对对严重病虫害抵抗能力的遗传脆弱性,即一旦发生新的病害或寄生物,会产生新的适应性而使作物失去抵抗力。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高;最初始的起源地为原生起源中心;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性状的遗传变异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原生作物和次生作物。

论北美大豆的育种现状及其启示

论北美大豆的育种现状及其启示北美大豆的育种现状分析 1.大豆遗传资源的收集及评价 美国农业部(USDA)科研人员先后举行两次大规模调查。Dorsett 于1924~1926年在中国东北部收集1500份大豆资源,并送回美国。此后,Dorseet和Morse又于1929~1931年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收集约4500份资源。现在,美国农业部设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大豆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有190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另外,作为美国大豆遗传资源的长期保存库,同样的资源还保存在美国马里兰州的贝尔茨维尔和密西西比州的斯通威尔。上述基因库保存并续繁了极为宝贵的种质材料,并对保存种质的形质性状进行系统评价,为世界大豆育种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位于加拿大中南部城市萨斯卡通的加拿大农业部基因库,仅保存极少量的大豆种质资源,大部分加拿大育种家的育种研究,都要依赖于美国收集的资源。随着人类有目的选拔活动的不断深入,在野生大豆的进化演变过程中,大豆遗传变异基础愈加狭窄,遗传多样性也异常低下。其主要原因是野生种有的最低碱基序列多样性,随着作物化的演变进程被减半,稀少的等位基因81%被遗失,遗失基因的60%是具有显著变化特性的等位基因。 2.北美普通大豆的遗传改良育种 在北美通常认为,新开发品种对大豆增产的贡献率最大,每公顷年增产幅度大约在23kg[13]。在过去70多年时间里,北美大豆育种家们主要致力于提高大豆产量、品质以及病虫抗性、倒伏抗性等研究。

在大豆广适性品种开发方面,也由美国北部扩大到加拿大南部等高纬度地区。有关作物改良的研究,1985年前,主要由公立研究机构主导。此后,美国私立研究机构已取代公立机构,主导大豆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尤其是最近40多年来,私立研究机构的贡献率正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在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育种家们多利用淡季闲置下来的保护地苗圃等作为加代繁殖的场所,来加快选育进程。所采用的育种方法多为系谱法、单粒传法、回交选育法或者混合改良法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系统数据库软件的广泛应用与开发,多变量解析等复杂遗传变异的研究,使北美育种家的育种程序向着简便化发展,使效率化育种成为可能[14]。它将成为比通过实际的试验交配来评价杂交亲本配合力更有效地选择方法之一。为了促进大豆基因重组,获得更大的遗传变异,北美的少数几个研究小组,在雄性不育、双亲交配、循环选拔等方面进行有效尝试,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近年来,极少数研究小组进行了F1杂交大豆的开发应用、复合品种及多系品种的培育尝试[13]。过去几十年,来自中国北部的大豆遗传资源,对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品种选育及开发作出较大贡献,而引自中国南部的大豆遗传资源,已成为美国南部育成品种的祖先[14]。根据Cui等近缘系谱分析,北美食品加工用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与同地域栽培的加工用品种存在差异,其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15]。Martin等对北美大豆产量遗传贡献的众多调查结果表明,即便是产量最高的农家品种,距离理论上的选择极限仍有差距[16]。选择极限就意味着再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对北美大豆育种家来说,这种威胁正越来越近。因此,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 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 ?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 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 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4.种子产业化 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名词解释: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天 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 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 择差 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 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 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 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21、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2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 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减少育种 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 23、自交不亲和性;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24、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5、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26、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7、自交衰退;异化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长势弱,抗性差,产量低。 28、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在经过人

育种学复习重点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3.作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4.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应用的科学;实践性强。 5.作物育种学主要内容: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选育方法;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极品种类型 1.作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主要包括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还有两种特 殊方式是自交不亲和性和雄性不育性。无性繁殖包括植株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 2.作物品种的类型: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3.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 的同质纯和品种。包括了自花授粉作物的常规品种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 4.自交系的理论亲本系数:具有亲本纯合基因型的后代植株数达到或超过87%,就是自交 系品种。 5.自交系的育种特点:1、自交+ 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2、创 造丰富变异群体从中进行单株选择。 6.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 体。 7.杂交种遗传特点:个体内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8.杂交种育种特点:自交系间杂种优势最强①连续自交选择获得纯合的、一般配合力高 的自交系。②测定自交系间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配得强优势组合。③育种中注意选择利于制种的性状,如柱头外露、双亲花期差距、母本雄性不育性的稳定性、父本花粉量等。 9.群体品种:1. 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品种内植株间、及与相邻的异品种间随机 授粉,包含杂交、自交和姊妹交产生的后代。故其个体的基因型是杂合的,群体是异质的,保持一些本品种的主要特征。2. 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synthetic cultivar): 是由一组选择的自交系采用人工控制授粉和在隔离区多代随机授粉组成的遗传平衡的群体。个体内杂合、个体间异质,但具一个或多个代表本品种的性状。3. 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composite-cross population):由二个以上自交系品种杂交后繁殖出的分离的混合群体,最后将成为一个多种纯合基因型的混合群体。个体纯合,个体间异质,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差异较小。4. 多系品种:由若干个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的种子混合繁殖而成。 10.群体品种育种特点:群体品种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创建和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多 样性,故在育种上具有以下特点:①选择原始亲本,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若干个有遗

动植物的启示的作文5篇_0

动植物的启示的作文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大自然对我们的启示无处不在。比如,生活中,我们与植物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又有谁留意过植物的一些奥秘呢?现在,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植物生理的过程。一个星期天,平时对植物就很有兴趣的我突然对植物的生理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正当我为花儿浇水的时候,我想:植物里面会不会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想着就直奔对植物很有研究的爸爸那里。爸爸见我对植物这么有兴趣,便放下手中的活儿,兴致勃勃地说起来:“早在一百万年前,植物就作为最古老的生命在地球上出现,并且已经和人类相伴多年。但今天科学家们大都谦虚的认为;对于植物,人们理解的还远远不够,诸如开花结果,生长发育这些最基本的生理过

程,人类的教科书还无法具体描述。”除此,爸爸还对我说:“其实,每一宗植物体内都有异常激烈的接力赛。在我们眼里,扎根于土壤的植物是平静的,但科学家却发现,植物体内却充满了纷繁复杂的运动。”爸爸还对我说:“中国的科学家正在试图描述植物体内的一田径比赛。这是一场被冠名为光合作用的接力赛。光信号是接力棒,他首先被植物体内的光线接收“接力棒”随后通过下面的蛋白质“接力手”层层传递,最终到达植物细胞信息处理中心。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传递蓝光信号的一好和二号“接力手”,但都是那些蛋白质“接力手”参与了比赛?每一位“接力手”承担了什么功能?目前还不清楚。如果能找到所有的光信号传导的“接力手”,那么就可以构建起一个植物体内的光信号传递,按照植物育种的各种需要来改良农作物。”通过我和爸爸的对话,我对植物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实,大自然就像人类的老师,就像一座巨大

作物育种学(要点)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学科,即改良植物的遗传性,使之更符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可将之为人工进化的学科。 一般配合力:一个被测系与一个遗传基础复杂的群体品种杂交后的产量表现,或被测系与许多其他系杂交后F1的平均值。 特殊配合力:一个被测系与另一个特定的系杂交后的产量表现。 测交种:在测定配合力的工作中,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统称为测验种。这种杂交称侧交,所产生的种子叫测交种。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保持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恢复性:指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的品种或自交系。 三系配套:用恢复系的种子在田间大面积播种所得的植株既可以通过传粉结实,又可以在各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性必须配套使用。称为三系配套。系谱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个世代都予以编号以便查找株系的历史亲缘关系,故称为系谱法。 顶交种:一个品种和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 单交种:两个自交系间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 三交种:一个单交种和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双交种:两个单交种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综合种:10个以上自交系杂交,或几个单交种、双交种杂交后通过混合选育的杂交种。 回交育种的意义和特点:一、意义:1、当一个优良品种由于感染某种病害而失去其利用价值时,用回交育种能有效改良其性状。2、雄性不育特性的转育。3、给父本品种导入标准性状。4、回交在解决远缘杂交中存在的杂种不育和分离世代过长方面,已被证明是有效的。5、回交可以打破连锁,创造出综合双亲优良性状的后代。二、特点:1、育种过程中可以对目标性状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使育种工作有更大的准确性。2、目标明确,可以利用温室、异地或者异季培养以加速育种进程。3、回交育种所得到的新品种丰产性和优良性状与原有优良品种相似,能够迅速推广应用。4、只能改良少数的性状。5、被改良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效果差。6、工作量大。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育种特点 一、自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对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3)没有自交衰退现象。4)通过人工选择可迅速分离出许多纯系。育种特点: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纯系间选择是有效的。二、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个体的异质性,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不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不稳定性,为了获得稳定的春和后代强制自交。3)异花授粉作物自交衰退严重。育种特点1)简单的单株选择效果不好。2)良种繁育必须严格隔离。3)可利用杂种优势。三、常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遗传基础基本是纯合状态,只是异质花程度没有异花授粉的显著。育种特点采用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是有效的。四、无性繁殖作物遗传特点1)基因型的杂合性。2)无性繁殖后代,个体间基因型的一致性。育种特点1)可以采取选择(系统)育种的方法,选择优良的单株。2)杂种优势利用不需保持系。 三种选择育种的方法: 一、单株选择,适用于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是将当选的优良个体分别脱粒保存,翌年分别各种一区行,根据小区植株的表现鉴定上年当选个体的优劣。有一次和多次的,直至达到选择目的。其缺点是1、异花授粉作物为利用杂种优势而培育自交系要采用单株选择,但不适宜单株选择选育品种。2、同一优良品种内进行选择,因为单株间或系统间差异小,难以选到优良个体且花费人力物力。 二、混合选择,从品种混杂群体中,把成熟期、株高、茎叶性状和颜色一致的相似优良个体(单株)选出,混合脱粒脱铃,第二年与原品种比较,优异的就可作为新品种推广。这种方法工作简易,收效迅速,不需要较多劳动力。其缺点是不能了解各个个体后代性状的表现,有的个体具有不良的地产效能,会影响整个品种群体的优良程度,降低选择效果。 三、集团选择,当品种的群体复杂而表现若干类型,每一类型又有一定数量植株时,可把每一类型相同的个体选出,集中混合脱粒播种,翌年各类型进行产量比较,选出新品种。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 (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是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是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作物品种的类型: (1)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结合群体。

育种学复习资料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大白菜育种的总的目标为优质、丰产、抗病和抗逆。 5、目前大白菜育种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优势育种。 6、四倍体大白菜具有品质优良、抗病性、抗逆性强及耐贮性好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创造优良的四倍体材料是四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之一。 7、目前,大白菜生长期至少有六大病害,为害程度依次为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病毒病、白班病和黑腐病。 设计白菜有性杂交技术规程。 8、甘蓝按叶色和叶形可分为白球、红球和皱叶三个类型。 9、萝卜属于多型种,包括二年生大型肉质根和一年生类型及油料萝卜。 10、萝卜普通种包括3个变种:短细长萝卜、黑萝卜、及中国一年生油料萝卜。 11、萝卜属近缘植物有4个种:长角萝卜、陆地萝卜、海萝卜、野萝卜。 12、以鲜食为主的黄瓜育种目标是:色泽青绿、刺瘤少,果实中型,肉质嫩脆,品质佳。心室小,皮薄,瓜把短,生食、煮食均适宜。早熟、丰产,种子多。耐贮运,抗病力强。 13、生物技术在番茄上的运用。P67 某一优良番茄地方品种,但不抗病毒病,如何选育出抗病的新品种?设计育种方案 14、番茄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 15、按植物学划分,一般将茄子划分为三个变种:圆茄、长茄、矮茄。 16、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早疫病、病毒病、青枯病。 17、豇豆主要质量和数量性状遗传如下:荚色遗传、荚长、籽粒颜色、生长习性、熟性、光周期、豇豆龙性不育的遗传、营养成分。

先锋公司的育种研发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先锋公司的育种研发管理经验和对我们的启示(撰稿人:刘文国、王绍平、张世煌) 一、先锋简介 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是杜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1926年成立,总部设在美国衣阿华州约翰斯顿市,1973年上市,1976年在中欧和亚洲建立新市场,1999年与杜邦合并。目前在全球近7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2008年在全球的种子贸易额为20.165亿美元,市场份额占25.2%。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种业公司。 1983年,先锋公司在北京农业大学设立联络站,进行玉米品种试验。直到1996年才找到适合中国生产条件的种质,然后开始在中国的育种研发和投资。1997年设立了杜邦先锋北京办事处,1998年建立铁岭先锋公司,并在辽宁铁岭和河南新乡设研发中心,分别研发春、夏播玉米品种,开始针对中国市场进行育种和测试。2002年末,与登海种业成立合资公司;2006年,成立敦煌种业先锋海外有限公司。先锋在中国的研发是自主完成的,两家合资公司只是在生产和商业销售上合作,不涉及育种研发和技术转让。至2008年底,已有17个先锋育成的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按播种面积计算,约占国内玉米种子市场的6%。 二、先锋公司玉米育种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1、育种基本模式

先锋公司在全球的育种模式简图 2、育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1)资源共享,不断更新 在受雇用期间所有育种家均可凭本人专有密码进入内部网络,在世界126个试验站之间规范地交流和共享种质资源。先锋公司的育种者利用此平台围绕其技术核心来充实和使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种质资源。目前拥有全世界60%以上的具有极大遗传潜力的玉米种质资源,使其能够在80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创造出越来越好的新产品。先锋公司历史上有33个优良自交系的系谱直接影响美国40%以上的杂交种应用面积,并间接地影响其他杂交种的遗传组成。

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比较

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比较(总结整理) 一、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四、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五、细胞工程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方法:(1)植物:去细胞壁→细胞融合→组织培养 (2)动物克隆:核移植→胚胎移植 优点: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有目的地培育优良品种。动物体细胞克隆,可用于保存濒危物种、保持优良品种、挽救濒危动物、利用克隆动物相同的基因背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等。

动物育种学复习重点

家畜:经过驯养且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家养动物。 家养:人类的培育使动物在新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逐渐适应的一个过程。 家畜育种:通过改进、保护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求得当前和未来更高的生产效率的全部活动。 家畜育种学: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畜牧学的单位,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能满足人类一定需求、具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家畜类群。品系:狭义: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广义: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 单系:来源于同一头系祖,并且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近交系:运用连续近交形成,群体近交系数达0.375以上。 群系: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 地方品系: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专门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 合成品系: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 生长: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重逐渐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与机能的过程。它是个体生育机能逐步实现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累积生长:家畜在任一时期所测得的体重或体尺,是前期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家畜体重的累积生长理论上为“S”形曲线。 绝对生长: 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增长量. 反映生长速度,呈“钟”形,其最高点相当于累积生长曲线的拐点。 相对生长:单位时间内增长量(增量)与原有体量(始重)的比值。反映了生长发育的强度。

高中生物的几种育种方式

高中生物的几种育种方式 1 杂交育种 1.1 原理 以杂交方法培育优良品种或者利用杂种优势成为杂交育种。 1.2 方法 在杂交育种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品种间杂交(两个或多个品种间的杂交),其次是远缘杂交(种间以上 的杂交)。在杂交育种时,应采用基因纯合体作亲本,正确识别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区别。对杂种来说,表 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却不一定相同。纯合体不再分离,而杂合体后代继续出现分离。掌握了这个原理, 就能有效的指导育种工作。 1.3 优点 杂交可以使生物的遗传物质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群体,是增加生物变异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不同类型 亲本的杂交可以获得性状的重新组合,杂交后代中可能出现优良性状的组合,甚至出现超亲代的优良性状。 1.4 缺点 也可能出现双亲的劣势性状组合,或者双亲所没有的劣势性状。另外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1.5 应用 从20世纪40年代起,世界各国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绿色革命”的农业增产运动,大大提高了粮食产 量。而这一成就斐然、声势浩大的运动就是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的育种方式,培育出了许多高产而且品质 优良的农作物而取得成功的。 小麦高茎D(易倒伏)、抗锈病T的纯种与矮茎d(抗倒伏)易染锈病t的纯种杂交,培育出矮茎、 抗锈病的品种。【小麦的抗病性状,多由显性基因控制,为获得稳定的抗病类型,必须连续自交选择。】 DDTT X ddtt ↓ DdTt ↓ D_T_ D_tt ddT_ ddtt 由于后代中矮茎、抗锈病的小麦品种的基因型为ddT_,不一定是纯合子,所以应将其连续自交,增大 纯合子的概率,达到育种的目的。 2 诱变育种 2.1 原理 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单株,进 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 2.2 诱因 诱发突变的物理因素主要指某些射线,如x射线、B射线、Y射线和中子流等;化学诱变剂主要指某些烷化剂,碱基类似物,抗生素等化学药物。 2.3 优点 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2.4 缺点 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2.5 应用 物理诱变方法应用于植物始于1928年。L.J.斯德勒首先证实了X射线对玉米和大麦有诱变育种。1930年和1924年H.尼尔逊.爱尔和 D.托伦纳分别用辐射诱变技术获得了有真实价值的大麦突变体和烟草突变 体。化学诱变剂在植物上德应用一般认为始于1943年,当时 F.约克斯用马来糖(脲烷)诱发了月见草、 百合和风铃草的染色体畸变。 理化因素的诱导作用,使得植物细胞的突变率比平时高出千百倍,有些变异是其它手段难以得到的。 当然,所产生的变异绝大多数不能遗传,所以,辐射后的早代一般不急于选择。 我国的诱变育种同样成绩斐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诱变育种的品种数一直占到同期育种品种的1 0%左右。如水稻品种原丰早,小麦品种山农幅63,还有玉米的鲁原单4号、大豆的铁丰18、棉花的鲁棉1号等都是通过诱变育成的。 2.6 实例 太空椒正是用曾经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而成的。与普通椒相比,太空椒的果实个大、肉厚、口感 好,维生素C的含量高,在大田生产中产量比普通青椒高25~30%。

育种学考试重点

保持品种抗性稳定与持久问题: 1.抗源的合理利用:抗源轮换;抗源多样化;抗源合理布局。 2.抗源聚集,即选育聚合品种:把抗性基因a导入父本,抗性基因 b导入母本;父母本杂交,抗性基因a、b聚合。 3.应用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 4.利用水平抗性的品种 基因对基因假说:针对寄主植物的每一个抗病基因,病原菌迟早会出现一个相对应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不会克服其相对应的抗性基因,而产生毒性效应。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该学说同时假定抗病基因共显性,有毒基因是显性,只有当抗病基因与对应的无毒基因匹配时,寄主才表现抗病反应,其它均为感病反应。 自交系品种 无性系品种 种植保存:为了保持品种资源的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的生活力, 并不断补充其数量, 品种资源材抖必须每隔一定时间(1-5年)在种质圃繁殖一次。(原生境保存+非原生境保存) 收获指数株型育种高光效育种:引种驯化:系统育种:配合力:饱和育种:有限育种:近等基因系:多系品种:核质杂种:侵染力:毒性:193 外植体: 细胞工程:原生质体融合:测交:测交种:测验种: 核质杂种:P117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P165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途径又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测定配合力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如何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杂种优势? 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有价值不育系(包括两系)应具备什么条件? 杂交品种选配的原则?为什么? 三系、两系杂交的产生 作物的起源中心论点是什么?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有什么?P23 简述纯系育种的技术与方法? 会交育种的利用有哪几个方面? 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内容?P196 保持品种抗性稳定与持久问题。 细胞融合基本步骤 分子标记类型、优缺点 MSA育种方法的回交育种步骤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P142

育种论文

烟草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李慧祥 (云南农业的大学烟草学院 09烟草学号:2090522) 摘要:烟草品质是烟草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烟草品质内容包括烟叶香味、外观质量、烟叶安全性、工业加工品质和化学成分等。烟草育种重点考虑的问题是烟叶香味和烟叶安全性等。 关键词:烟草;品质育种;进展;香味;安全 1中国烟草品种的历史与现状 1.1 中国烟草品种的历史 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不论采用何种先进工具或应用现代技术,都必须通过它才能发挥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的作用。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烟叶品质,以满足卷烟工业的要求,是一条投资少、收效大的最佳途径。中国烟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不断发展,与品种工作的不断加强和提高密切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等国卷烟工业开始进入中国,配方中高档卷烟原料以进口美国烤烟为主,中低档卷烟配方掺用不同比重的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烤烟。当时中国的烟草生产比较落后,生产上用的栽培品种不多,多为地方品种及少量外引品种。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引进烤烟品种金元和特字401等几个烤烟新品种。 新中国成立后。英美烟草公司撤出,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卷烟生产体系。由于烟叶不能进口,只逐步改用国内烟叶。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卷烟工业的发展,烟叶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高产品种相继诞生,生产上种植多叶型品种的比例由2O世纪5O年代初期的36.7%上升到2O世纪6O年代中期的80%左右,这些叶片数较多的品种(如河南种植的千斤黄、乔庄多叶,山东种植的金星6007、山东多叶,云南种植的58—1和寸金烟)为解决当时原料奇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高产品种的推广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致使烟叶品质下降,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香味、吃味变劣,严重影响了中国卷烟的质量。2O世纪7O年代,为了满足卷烟工业的质量要求,生产上淘汰了多叶型品种,开始种植自育品种,如河南选育的长脖

作物育种学重点名词解释

1作物品种: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性,生物特性和形态特征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2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3杂种品种: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4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 5地方品种:一般是指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多未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遗传修饰,所以又成农家品种。 ?野生近缘种:指现代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及与作物近缘的杂草,包括介于栽培类型和野生类型之间的过度类型。 ?体细胞杂交:诱导两个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互相融合形成异核体,异核体再生出细胞壁进而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发生核融合。这一过程称为 ̄ ̄ 6作物的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计划选育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7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进行形状鉴定、选择并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混合选择育种:是从原始品种群体中,按育种目标的统一要求,选择一批个体,混合脱粒,所得的种子下季与原始品种的种子成对种植,从而进行比较鉴定,如经混合选择的群体确比原品种优越,就可以取代原品种,作为改良品种加以繁殖和推广。 10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货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11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12异附加系:是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1个、1对或2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而形成1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个体。 13异置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而成的新类型个体。

作物育种学复习重点

◆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的某种群体。 ◆良种: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有性繁殖: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天然异交:区别于人工杂交,是指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雄性不育性: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Hardy-Weinberg法则:在一个封闭体系内,即没有选择、突变、遗传漂移等影响的体系中,经过若干代群体内个体间的随机交配,群体内各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再发生改变,即保持遗传平衡状态。 ◆杂种优势: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种质: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控制生物本身遗传和变异的内在因子。 ◆种质资源:凡是能够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种、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生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等,也称为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基因资源。 ◆原生境保存: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种质。 ◆非原生境保存:指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生态生长地以外的地方。 ◆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优良性状的指标。或者说对育成品种在性状上的具体要求。也可以说对选育品种进行生物好俄经济目标的设计。 ◆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从生产角度来讲,引种系指从外地引进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推广种植。 ◆驯化:指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回交育种:把供体的目标性状通过回交导入受体的育种方法。【(a*b)*a】 ◆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也是有利性状的接受者,又称受体亲本。 ◆非轮回亲本:只有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也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又称供体亲本。 ◆逐步回交法:在同一回交方案中同时转移几个目标性状基因(独立遗传的)。 ◆聚合回交法:在几个不同的回交方案中分别转移不同的基因,最后将它们组合于同一个体。 ◆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成就:育成大量植物新品种;提供大量优异的种质资源。 ◆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倍性育种: ◆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的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来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的F1植株群体。 ◆孢子体不育:指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特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全部正常,结实亦正常,但杂种二代不育基因分离重组,将有不育株产生。 ◆配子体不育: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特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花粉有不育和可育两类,且各占一半。 ◆主基因不育:指一对或两对核基因与对应的不育胞质基因决定的不育性 ◆多基因不育性:指由两对以上的胞质基因与对应的核基因共同决定的。 ◆生态型:同一物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的作物类型。 ◆选择:对育种材料选优去劣,对人工和自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选择优良的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形状指标的大小。 ◆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纯系亲本与其他若干个品种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有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的)。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又称为某一特定组合F1的实测值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得到的预测值之差。 ◆测交: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 ◆测验种:指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 ◆测交种:测交所得的后代。 ◆核质杂种:具有来源于不同种或不同系统的核与细胞质所形成的杂种。 ◆雄性不育:雄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的特性。有质核互作不育和核雄性不育两类型。 ◆质核互作不育(胞质不育):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应的细胞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 ◆剂量强度:指受照射的物质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能量,即物质所吸收的能量/物质的质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