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互联网与虚拟社区

互联网与虚拟社区

互联网与虚拟社区
互联网与虚拟社区

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互联网与虚拟社区

刘 瑛 杨伯溆

Abstract:It is well known that media have great im pact on community life.As a new medium, Internet possesses all the qualities and characters that traditional media have.At the same time,Internet dem onstrates many unique features.This means that its im pact on community life may be very differ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through Internet is as significant as the face2to2face interaction.M oreover,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s capable of creating virtual communities that not only facilitate connections but als o provide supports for their members.Thus,the Internet has not only the potential to prom ote is olation am ong people in real life(face to face)but als o the capability to construct a virtual community that is detached from the real life.The point is,while the relationship am ong people in real life is gradually fading away,the relationship am ong people in virtual life becomes m ore and m ore significant.This means the possibility that virtual community will eventually replace face to face community in the future.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互联网融会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点,同时又具有许多独特性,诸如信息的可储存和再现性、多方同时可及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等。正因为此,互联网对现实社区生活的影响与传统传播媒介有了本质上的不同。本文认为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与面对面的传播一样是真正的互动,并且这种互动也能够产生真正的社区,从而为成员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联系和支持,因此互联网不仅进一步疏远了现实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而且还构建出了一个完全脱离于现实社区之外的虚拟社会空间,从而人们之间的现实社会联系愈发萎缩直至变成虚拟的社会关系,最终现实社区将为虚拟社区所取代。

一、社区关系是从互动之中产生的

传统的社区定义注重地缘或血缘关系,新的社区定义认为社区的界限不应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应该看到,无论是传统社区还是新出现社区的形式都是与人们之间的互动紧密相联的。没有互动就不可能形成任何群体和组织,更不用说社区。施拉姆说:“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施拉姆,1983:3) communication既可以译成传播,也有沟通、互动的意思,可见互动在社区中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认为,传统社区是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地域联结体。然而,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如通信、电话、电报、传真、电视、互联网等)进行,而不一定需要亲身面对面,这种以体外的传播手段为媒介而进行的互动同样也可能形成新的群体和新的社区关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互动都一定能够产生社区关系,卡拉?萨莱特认为互动要形成社区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这种互动要能够帮助成员形成自我,获取个体身份;第二,这种互动要能够帮助维持社区的存在,而要能够维持社区的存在就必须要建立起成员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要构建起必要的社会机构和群体以满足社区群体生活的需要,要有对违反社会秩序的成员进行社会控制的手段以维持社区的正常运行,以及要形成一套合理清楚的分层标准等(Surratt,1998)。

二、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是真正的互动

不少学者认为,面对面的沟通不需要媒介,而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或沟通必须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因而通过互联网的沟通具有匿名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且不说以面对面的沟通作为评价其他沟通形式的标准是否合理,仅就面对面的沟通不需要媒介这一说法而言,其正确性也是很值得怀疑的。

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类的所有沟通都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面对面的沟通也不例外;此外,也可以说,面对面的互动是以某人的社会角色及当时的场景为媒介的。正因为所有的沟通都是要通过媒介的,因此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匿名性(Becker,1962)。正如戈夫曼所说,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也可以有复杂的表演,人们通常都会被他人的这种自我表演所欺骗、愚弄或误导。简单地说,如果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不存在匿名性,那么人们没有理由会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表演给他人看,以证明自己的真实面貌。互联网上的沟通也存在匿名性。网民们也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反,他们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匿名性对社会秩序的危害,正因为这样,他们采取各种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匿名性,譬如运用文化规范、规则和技术手段来保证一个相对高程度的自我表露以维持社会秩序(G offman,1959)。在《网络国家》一书里,斯塔?罗克杉尼?希尔兹和默里?图洛夫也分析道,由于网上进行沟通的渠道很狭窄,所有可以用来对其他参与者进行分类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如面部表情、眼神接触、身体语言等,都丧失了。因此,初上网的成员会感觉到相当大的文化震撼,因为他还不太清楚可以用来从网上收集和合成信息的规则和手段。不过,新来者一般马上就会开始学习关于互动的新规则,并很快(通常在30分钟内)就能够熟练运用了。因此作者认为,网上沟通渠道的狭窄性并不意味着有意义的互动没有发生,网上成员都尝试着建立更多、更有效的沟通方法(Starr R oxanne Hiltz&Murray Turoff,1993)。

批评网上沟通具有匿名性实际上是暗指个体在网上的身份不同于他或她的“真实生活”身份。而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个体在不同的互动情境中都会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某人同时具有工作身份、父亲(或母亲)身份和教堂成员身份,当他或她在工作时,其工作身份占支配地位,至于他或她定期去教堂的行为则与目前的情况无关。同样,当一个个体加入了虚拟社区后,与网上其他成员有关的身份就是他或她的在线身份。正如在面对面互动中一样,他们偶尔也会被愚弄,但这只会让他们更努力地去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廓清群体的界限。通过要求自我表露的规范和价值观系统、社会化系统,网上互动的成员可以获得责任感及进行身份的互换以维持社会秩序(Surratt,1998)。

由此可见,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沟通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互动。既然如此,那么这种互动是否满足卡拉?萨莱特提出的互动构成社区关系的两个条件呢?

三、网上互动能帮助成员形成自我及获得身份

首先,看看互联网上的互动能否满足第一个条件,即互联网上的互动能够帮助成员形成自我并获得个体身份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自我的形成过程。符号互动论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第一,自我是过程,而不是实体;第二,语言(符号系统)在社会自我的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交谈等互动形式,人们能够发展出关于自我的概念、观察力、指导行为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的能力。这种自我发展的过程,通常被称为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可见自我的形成、个体身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语言、通过交谈来完成的。

萨莱特通过对IRC、Usenet和Fidonet三种形式的网上互动的分析指出,与在面对面互动中一样,网上互动中成员的社会化、自我的形成、身份的建立,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持都是通过语言、通过交谈来进行的。我们以其对IRC网上互动形式的分析为例来说明。IRC是Internet Relay Chat的缩写,是一种使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会议系统。在IRC中的讨论气氛通常都是轻松和友好的,只要愿意遵守IRC中关于行为的基本准则,所有的成员都可以加入到谈话中。而IRC中关于行为的基本准则就是“友好”。不过IRC的文化氛围也要求成员在回答他人时要迅速和机智,因为在IRC中的互动多数都是意识流形

式的对话,话题会很快地从一个内容转到另一个内容;而且在一个成员超过4或5个人的频道上,人们都喜欢同时进行几个谈话。在这种文化背景下,IRC的老成员会运用公共和私人频道以及一些命令语句来对新成员进行社会化,帮助新成员形成自我,找到建立自己身份的正确方法,以及维持社区中的社会秩序(Surratt,1998)。

与此类似,史密斯在其《WE LL:虚拟大众的逻辑》一书中,首先对自我的产生进行了一番符号互动主义的讨论,然后说明在WE LL社区中的成员,尽管其可利用的方法有限,但仍能够仅仅运用文本来创造自己的个性和身份。在WE LL上的互动是不同空间、不同步,同时也看不见对方的实在个体的,因此具有匿名性,但这并不表明在WE LL上不存在身份,因为人们对于他们的网上用户身份投入了期望和评价。如果人们希望保持他们在虚拟社区中所获得的社会关系网络、知识财富和地位,他们就必须在互联网上继续扮演他们已经建立起来的身份并承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责任(M.Smith,1992)。

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我们可以运用大量的手段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如衣着打扮、声音语调、仪态姿势、手势动作等;但在互联网上的互动中,由于相互看不到对方,大都只能够运用文本来表达身份,这一方面为互动增加了困难,但另一方面也为人们营造自己的身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朱迪思?唐娜斯就通过对互联网的Usenet上的一篇文章的研究揭示出在网上互动中建立身份的方法。她认为第一个形成身份的方法是建立帐号名;在网上发表文章也有助于建立身份,因为文章的写作风格、表达的内容、对缩写和暗语的熟练运用等都可以表明身份;另外,在每一篇文章的末尾都有一个签名,这也是建立身份的一个重要手段,签名是成员用来展示其兴趣、观点和职业的手段,而且还可以通过提供自己所在公司的名称和自己在公司的职位来保证自己在网上的信用和责任(因为别人可以通过核对公司来确认你的身份信息);另外,签名中作者的主页是建立身份的又一个手段,通过提供一个到主页的详细文件的链接,作者能够更加详细地来建立自己的身份(Judith Donath,1999)。

较早一些的关于网上互动的看法是认为虚拟社区中不存在例如种族、性别、地位和年龄等的身份信息,因为在互联网上不可能反映任何物理上的身体特征,因此根据身体特征来进行社会分类是不存在的。不过现在有学者认为,在虚拟社区中划分人们的种族、性别等不是根据外部特征,而是根据他们对于相关问题的思想和观点。拜伦?伯克霍特就指出与现实社区中一样,在虚拟社区中也存在着种族身份,只不过种族身份的确立过程起了一些变化。虚拟社区中的种族身份是根据某人对种族问题所持的态度,而不是根据其身体特征来确立的。伯特霍特以一个Usenet的新闻组个案为例研究了虚拟社区中的种族身份获得、保持,以及受到质疑和重新建立的过程。尽管在互联网这个文本组成的世界里,你可以随意地宣布自己所属的种族,但这并不保证其他成员会认同或支持你所说的这个身份。种族身份的建立必须在成员的互动中达成协议,人们不可能自己来建立他们的种族身份,而必须得到其他社区成员的认同才行(Byron Burkhalter,1999)。虚拟社区中不光有种族身份还有性别的存在,乔迪?布恩分析说:性别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虚拟社区中的互动中人们都努力地重新塑造自己的性别。在虚拟社区中,“你是男士还是女士”是一个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这个问句的缩写“RUM orF”用得相当广泛,甚至超过了关于年龄、体重、身高、社会经济地位等其他问题的缩写的应用。尽管在虚拟社区中你可以随便说自己是男或是女,但实际上在互联网上关于性别的描述比在面对面互动中还要显得老套和缺乏想象力。只有那些想扮演交叉角色(既想当男人又想当女人)的才会将自己描述成超性别的人(Jodi O’Brien,1999)。

四、网上互动能保证虚拟社区的存在和正常运行

可见,互联网上的互动能够帮助成员形成自我以及获得和展示个体身份。接下来研究一下互联网上的互动是否能够满足互动形成社区的第二个条件,即是否能够保证社区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前面已经提到,要维持社区的存在就必须建立起成员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要构建起必要的社会机构和群体以满足社区群体生活的需要,要有对违反社会秩序的成员进行社会控制的手段以维持社区的正常

运行,以及要形成一套合理清楚的分层标准。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首先看看网上互动如何形成价值观和社会秩序以及如何对成员进行社会控制。传统观点一般认为社会规则有三种形式———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法律。社会习俗是指一些日常的习惯、传统和礼节,违反它们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违反道德观念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维护道德观念是维持一个社会组织的关键;法律是制成法典的社会规则,其威力最大,违反它的人会被拘捕或受到惩处。不过,在互联网上由于成员所处地理位置的分散性以及所有的社会规则都是以文本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很难区分三种形式的规则。在互联网上没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法律,但这并不是说,在互联网上不存在社会控制,而是说我们应该重新评价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其实,在互联网上能否区分出这三种形式的社会规则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应该注意那些能够发挥作用的规则。在互联网上,一个行为是否为偏差行为取决于他人对这个行为的反应,如果他人认为这个行为有问题,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偏差行为,否则就不是。萨莱特就分析道,比如在IRC社区有一些成文的规则:第一,不要制造大量的文本来充斥频道;第二,不要在所传送的消息中使用蜂鸣声;第三,在发布公共消息时不要使用骂人的话;第四,不要用别人不想接受的信息或评论来骚扰对方。而网上的新成员通常都会违反其中的一些规则,如果新成员能够承认自己是新手,并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道歉,同时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指导,那么,老成员通常都会认为新成员的不恰当行为不是故意的,因此可以容忍。但如果做出不恰当行为的人不愿意接受帮助或者改变其行为,那么,他或她就违反了规则,会受到社区成员的惩罚。这种惩罚包括将其逐出社区或者社区的其他成员都不理会他的话和行为等等(Surratt,1998)。

网络的早期建设者们初期是抱着乌托邦式的幻想的,很多人也以为网上的沟通和互动能够促进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发展,但后来人们发现在互联网上实现完全自由的理想模式是不可能的,必须有一些进行控制和处罚的手段。伊丽莎白?里德在她的书中研究了两种M UD虚拟社区———冒险M UD和社会M UD———中的权力运作方式及社会控制手段。里德认为网上惩罚方式与中世纪的处罚方式很相似,主要包括如下一些社会控制方法(Elizabeth Reid,1999):

取消可能会引起令人讨厌的行为的系统命令。比如M UD的管理者取消社区中的“叫喊”命令。

提供一些帮助成员忽略掉令人讨厌行为的命令。比如在大多数社区中都能够见到的“开口器”(gag)命令能够让用户忽略掉某个人的语言和行为。一些社区允许他们的成员有目的地选择他们愿意接受的行为。比如在一些冒险性的M UD中,成员们可以选择冒着角色有可能被谋杀掉的危险,也可以选择避免这种危险伤害自己。

暂时地限制违规者的权利。一个成员的行动可能会受到限制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使用一些特定命令的权利。

用公共的例行仪式羞辱违规者。M UD的管理员或所有者有时会将一个违规者赶到一个公共场所,有时还可能允许其他成员羞辱或者嘲笑他。

将违规者驱逐出社区。管理员可以将违规者赶出社区,不过由于在网上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其他的帐号和身份,因此,这个人可能又马上回到社区中。

建立更严格的允许进入社区的条件。为了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一些社区会限制成员人数,或者要求新成员必须要有老成员的担保。有些社区会不准许作为客人的访问者进入或者严格地限制他们的能力。

增加登记身份的责任感。一些社区要求成员拥有固定的身份以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有些社区要求成员登记他们的合法姓名和电话号码。

安娜?史密斯则提出了另一种不同的社会控制手段———调解制度。史密斯注意到,与面对面的社区相比,虚拟社区具有如下特征:界限更加开放: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加入或离开M UD,而不用付出像实际进入一个新的社区那样高的代价;具有相对高的匿名性;社区成员很可能具有很高的社会多样性,如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或种族,也可能对社区的目标怀有各自不同的期望。

所有这些特征都可能引起矛盾,因此史密斯认为,在互联网上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方法要比在面对面社区中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更加困难。史密斯认为解决争端的方法只有三种:运用权力、调解利益和审判权利。史密斯根据自己在面对面社区中所得到的经验,将调解的方法引入到一个M UD社区中。之所以会想到使用调解的方法是源于一件事。一次,某个M UD的管理员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权力惩罚并驱逐了一个成员,但他的行为受到了大多数成员的指责和批评,从而引发了一场寻求更好的冲突解决方法的改革。社区成员们决定严格地限制社区访问者的能力,在成为正式的社区成员之前必须得到两位资深成员的教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化以及接受争端调解方法课程的学习。因此,史密斯认为协调、调解的方法在解决虚拟社区中的冲突和矛盾方面是比较有用的。社区的顾问委员会就是调解方法的一个制度化的形式(Anna Du Val Smith,1999)。

网上互动除了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依此对成员进行社会控制之外,也能够建构起一些解决社区群体生活问题所必须的社会机构和群体。

首先来了解一下传统的关于群体的定义。社会群体一般可以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一词是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C.H.C ooley)首先提出来的,后来,一些社会学家进一步提出次级群体一词作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概念。当一个群体将互动模式用明确的成文规则来表示时,它就是次级群体或者叫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中的关系是非个人化的,每样东西都清清楚楚地写下来,成员们根据成文的规则来行动。但是,这种根据规则是否是成文的来划分群体的方法在互联网上是不可行的,因为在互联网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写下来的。

马蒂多提出了一个理解社会群体概念的有意义的思路,他认为人类群体是人们之间行为的组织模式,而不是个体的集合,因为,一个人的所有行为不可能被全部包含在一个群体中间,同时,如果不是限制得很严格的话,一个个体的行为也可以用另一个体的来代替,而群体并不会因此改变。因此群体的真正组成单元不是个体,而是个体的行动或表演(Don Martindale,1966:120)。如果将人类群体定义为互动的具体模式,而不是个体的集合,就没有必要划分“正式”或“非正式”群体了,需要了解的是不同类型的互动,以及互动如何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及成员的社会身份。马蒂多认为组织与人类群体一样,是集体生活的策略;制度也是行为的有组织的模式,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结构。例如,家庭既是一个社会制度也是一个群体,说它是社会制度是因为它能够解决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集体问题,它是大多数社区成员都珍视的一个理想和概念,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家庭的具体形式会变,但家庭的基本意义不会变。同时,每个家庭又是一个有着行为规则的具体的社会群体。这种认为群体和制度都是解决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策略的观点对于理解虚拟社区中的制度和群体是相当重要的。

按照上述的将社会机构和群体看成是解决群体生活问题的策略的观点来看,互联网上的互动也能够形成社会机构和群体。我们以萨莱特关于Usenet的研究为例。从严格意义上说,Usenet不算是一个网络,它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时的讨论系统,由一系列新闻组组成,每一个新闻组有自己特定的讨论主题及反映讨论主题的名称。人们通过一些计算机软件将文章或消息贴到这些新闻组中,这些文章或消息就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到其他相连的计算机系统中。在Usenet中运用得最广泛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智度和群体)是“关于经常讨论问题的论坛”(FAQ:frequently2asked2questions forum)。在前面讲过的IRC 社区中成员互动的主要目的就是“闲聊”,而Usenet中的新闻组是成员们用来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的。闲聊或者是问些“怎样做”及如何在Usenet中生活的问题被认为是一种浪费时间和带宽的行为,也是一种违反Usenet社区强调效率的文化的。因此,第一个要教给新成员的是不要在新闻组中浪费时间的规则。FAQ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它是用来回答各种可能会被经常问到的问题的论坛。比如,在Usenet上有六个FAQ是新成员必须要学的课程:(1)关于如何在Usenet社区中生活的启蒙书;(2)关于Usenet的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的解答;(3)关于网上礼节的问答;(4)Usenet写作风格提示;(5)在Usenet上张贴文章要遵守的规则;(6)什么是Usenet?每一个论坛都针对专门的问题做出回答,以供成员们碰到疑问时来此寻求答案。比如,关于网上礼节的问答论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签名文件的写法;不能在Usenet上发

e-mail;网上常用的一些拼写;发布文章的恰当语调等等。除以上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外,还有如系统管理员网络、签名文件、标准的消息格式等策略,这些能够使个体感觉到一个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具有自己的规范、价值观和信仰系统,个体通过这些能够获得身份和归属感(Surratt,1998)。

网上互动除了能够帮助成员形成自我、建立个体身份、形成价值观和社会秩序、对成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构建起互联网上社区的社会群体和组织之外,也能够形成一套合理、清楚的社会分层标准,以协助网上社区的正常运转,研究社区的分层体系有助于了解社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以及社区的结构。

分层通常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传统的分层标准主要有二,一类是韦伯提出的三个标准:财富———经济标准,地位———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财富的差别产生阶级,地位的差别产生身份群体,权力的差别产生政党。另一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并借鉴西方分层理论的社会学者的观点,这些划分分为两类标准,阶级标准和非阶级标准,由此区分社会中两种不同性质的集团———阶级集团和层次(或阶层)集团;阶级社会中的各种区分都受阶级区分的制约,划分阶级是阶级社会中分层的根本区分、本质区分,是其他一切区分的基础(王康主编,1988:229)。

不过,在互联网上这些关于分层的理论受到了挑战。首先,在现实社区中我们通常是根据社会阶级、种族、性别和年龄等等来进行分类的,但上述这些特征都是与具体个人的身体相联系的,而在互联网上我们无法看到所交往的其他成员本人,只能看到他在网上发布的文章、讨论等;其次,诸如社会阶级、种族、性别和年龄这些特征通常被看作是分类的“原因”,但其确切的作用过程却并未得到清楚的研究。在互联网上,阶级、种族、性别和年龄这些具体的特征都是无法直接看到的,因此,进行分层的标准主要是根据成员遵守社区中规则和价值观所具备的经验和能力,而影响这种经验和能力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成员在网上所花费的时间,另一个是成员是否能够以大家都接受的方式进行谈话的能力。由此可见,在互联网上成员之间的区分就在于是“网络常客”还是“网络新手”,二者在所获得的资源、所拥有的特权以及运用权力的范围等方面是不平等的(Surratt,1998)。

我们介绍萨莱特关于Fidonet上社区分层情况的研究。Fidonet是一种通过调制解调器在电话线上拔号上网的点对点的、保存并转发形式的电子邮件网络。对互联网进行资助的是政府和商业企业,对Usenet进行资助的是大学、商业企业和个人,而对Fidonet进行资助的主要是个人,因此Fidonet的资金援助并不是很充足,这一点决定了Fidonet独特的文化氛围———争取最高效率(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的占用时间)。在Fidonet的互动中形成了三个基本的地位群体———调解人、网络常客和网络新手,社区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归入其中一个群体,每一种地位群体都有其特有的优势和劣势。网络新手可以比较自由地问一些新手才会问的问题以及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只要他或她表现出想学习Fidonet的规则以及表达出想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愿望,别的成员是不会对他的违规行为进行追究的;当然,一个成员不可能无限制地老是以网络新手的面目出现,因为没有人会接受一个无止境地犯新手错误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犯这样的错误的话,很可能会被当作越轨来对待。网络常客是指那些拥有娴熟的技术和社会技能的成员,他们有能力也愿意为社区服务。因此,他们不可能像网络新手那样去骚扰和激怒别的成员,但是他们有其他的自由,比如在环境允许时,可以偶尔地违反一下Fidonet的规则,如张贴离题的文章、向新手大声叫喊等等,另外,他们可以为群体订立各种不同程度的任务。调解人是指那些上网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其他成员信任并被选为真正领导者的成员,他们的责任是确保群体能够生存下去,不过他们也可以与其愿意与之交往的成员进行互动(当然是在他不利用自己地位优势的情况下)。调解人可以在其调解人的身份和网络常客的身份之间来回转换,因此,在与他人进行互动时,他们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可见,通过Fidonet的互动形成了一套根据上网时间长短来划分成员层次的分层标准,这种依据上网的时间长短来进行分层的标准也适用于其他网上互动形式。网络新手需要学习规则和服从规则,接受关于社会技能和技术技能方面的帮助,对网络常客和调解人应该保持尊重的态度。如果网络新手想成为网络常客,他就必须学习关于网络常客的行为规则以及参与到常客们认同的群体中去。如果网络常客想成为调解人,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过大多数网络常客都不会想到要

这么做。总的来说,每一个个体都会通过互动积极地参与到决定其地位的协商过程中去(Surratt, 1998)。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是一种真正的社会互动,并且这种网上互动满足形成社区的两大条件,从而在互联网上构筑起了一个新形式的社区———虚拟社区,而虚拟社区所提供的社区联系和支持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来说都不比传统现实社区所能提供的逊色。

有的学者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现代的怪物法兰根斯坦,会反噬其主人———人类,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类创造出更众多、更飘渺、更离奇的符号,这使得人的社会生活世界愈来愈被这些人为的符号象征世界所制约、消融。人类在认知上对虚拟与真实世界的相对较清楚的分界线也因此而模糊,处在这样的混沌状态之中,传统人作为主体的机会和自我期许的线性特质,也就逐渐地为客体化的虚拟世界消融殆尽了,人类再也不必有自我期许,更不必有什么矜持,因为主体已经消失掉了(叶启政,1998)。这种担心并不是耸人听闻。电话、电视之类的传统媒介对现实社区的影响是简单地侵蚀和瓦解,互联网则在给现实社区致命一击的同时,更构建起一个虚拟社区来取代以往的现实社区。过去鸡犬之声相闻、邻里互帮互助的传统社区再也不会回来了,也许人们只有在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中去找寻虚无的慰藉和温情了。

参考文献:

W.施拉姆,1983,《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

王康主编,1988,《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

叶启政,1998,《虚拟与真实的浑沌化———网路世界的实作理路》,载《社会学研究》第3期。

Becker,Ernest1962,The Birth and Death o f Meaning,New Y ork:Free Press.

Burkhalter,Byron1999,“Reading Race Online:Discovering Racial Identity in Usenet Discussions.”in Peter K ollock&Marc A.Smith (eds.)Communities in Cyber space,London and New Y ork:R outledge.

D onath,Judith1999,“Identity and Deception in the Virtual C ommunity.”in Peter K ollock&Marc A.Smith(eds.)Communities in

Cyber space,London and New Y ork:R outledge.

G offman,Erving1959,Presentation o 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 ork:D oubleday.

Hiltz,S tarr R.&Murray Turoff1993,The Network N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Cambridge,M A:MIT Press. Martindale,D on1966,Institutions,Organizations,and Mass Society,Boston,M A:H oughton Mifflin C ompany.

O’Brien,Jodi1999,“Wring in the Body:G ender(Re)production in Online Interaction.”in Peter K ollock&Marc A.Smith(eds.) Communities in Cyber space,London and New Y ork:R outledge.

Reid,E lizabeth1999,“Hierarchy and P ower:S ocial C ontrol in Cyberspace.”in Peter K ollock&Marc A.Smith(eds.)Communities in Cyber space,London and New Y ork:R outledge.

Smith,Marc1992,“V oices from the WE LL:The Logic of the Virtual C omm ons.”Master’s Thesis,Department o f Sociology,UC LA. Smith,Anna Du Val1999,“Problems of C on flict Management in Virtual C ommunities.”in Peter K ollock&Marc A.Smith(eds.) Communities in Cyber space,London and New Y ork:R outledge.

Surratt,Carla G.1998,Netlife:Internet Citizens and Their Communities,New Y ork:N ova Science Publisher,Inc.

作者刘瑛系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师,硕士

杨伯溆系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罗 琳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 2、教学资源及软件建设滞后 一方面学校教学软件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部分资源被闲置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不知道学校有这些资源;二是这些资源一般由学校的资料室集中管理,教师使用时可以去借,很多教师没有时间或是嫌麻烦;三是有些教学软件实用性较差,教师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不愿意用;四是多数教师不会对购买来的教学软件进行再加工或者没有时间加工等等。这些情况既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培训重技能轻应用 这几年,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及人事部门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评职称时必须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从培训内容上看,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导致目前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大多都是单一模式一一课件,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也只是课堂中播放课件,使得信息技术真正的优势与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属于最低的层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仅有技术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面向教学应用、面向课程整合的培训,

虚拟社区的功能

所谓社区,它的存在基础是固定的场所、固定或流动的人群。网络虚拟社区亦是如此,固有的网络空间,频频出没于其间的大虾与漂泊不定的游客,共同组成了虚拟社区这个团体。在现实世界中,人人希望被理解,人人希望得到承认,人人渴望交流,但现实中的诸多因素阻止着交流的欲望,而虚拟社区,提供了一个公正平和的交流场所,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你的想法,与他人交换意见。在Internet发展到逐渐贴近人们生活的今天,虚拟社区就是一个小小的虚拟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动作都可以搬到网上虚拟进行。 虚拟社区也称为CLUB,包含的功能主要有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内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找工作等。也就是在网上提供现实社区所需的各种交流手段。 社区(主要是BBS)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1 社区通信。社区为每一个居民都提供了电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该信箱收发邮件,相互通信,有利于非同时在线时,居民的交流。有的大型论坛提供手机短信发送功能,更方便了网民之间的交流。当然不是免费,一般是对方“买单”。 2 聊天服务。虚拟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两种实时交互的聊天服务,聊天时除了用文字表达以外,系统还预设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供调用(有些还能用语音进行实时交谈)。第一种方式是聊天广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谈话的内容也不受限制。第二种方式是聊天室,聊天室的开设者是这个房间的主人,他可以控制谈话的内容,也可以对聊天的人进行取舍。听说在这里出了不少网络情缘。前些时流行的网络小说《痞子蔡与轻舞飞扬》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就是发生在聊天室里。 3 张贴讨论。这是虚拟社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居民可以在社区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议、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这些最终都以张贴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现。居民还可以在社区中转贴自己比较喜欢的小说、散文等。目前,国内的许多社区系统已经还允许居民在帖子中加入文件上传、贴图、表情动作等功能。这样一来,帖子就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得居民的交流更加有效。前些时候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主要是通过BBS发起的。游行运动也是通过在西北大学论坛和交大“兵马俑”发帖跟帖的形式挑起的。可见BBS在大学声中的影响力之大! 4 投票居民在社区就某一问题发起投票或进行投票,从而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同时居民在投票的过程中也张贴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投票要比现实的投票透明,民主,公开。其结果也真实的反映了网民的偏好。 目前在国内有影响虚拟社区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适合普罗大众,以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为主,像分布在广州、北京、上海的网易社区、天涯社区、湛江的碧海银沙等;第二类,适合在校大学生,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为主,像清华的“水木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比较起来,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是:(1)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卜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为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km,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W。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2)蜂房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1)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黑泉镇永丰小学 一、实施背景 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10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

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 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互联 姓名:陈阳 学号:2009032102 专业:09级新闻采编与制作1班

网络社会生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社会结构而言,就是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接下来我就与大家共同探讨下“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与现实社区的之间的互联。 一、社区和虚拟社区内涵与外延的辩析 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要把握虚拟社区首先要了解现实社区。“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蓬勃发展起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区”一词源于Community,其词义包括: (1)任何大小的一个社会组织,其成员居住在一特定区域内,共有一个政府,并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2)一个因具有共同特征或兴趣,使它在其存在的较大社会组织中突出来的团体。 (3)一组在一定规则下过着同样生活的男人或女人。 (4)一群占据一定地区的植物和动物的总和。 (5)The community:公众、大众。 (6)共有、享有(shared possession)。 “社区”一词的多种含义,反映了“社区”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所以,社会学上对社区的定义也是包罗万象。德国社会学F·腾尼斯从社区的源起上认为,社区指的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自然情感的社会有机体,有点接近平常所说的乡村小社会;而爱德华和琼斯从社区结构与组织形式作出判断:有一群人,居住在一定的地方,在组织他们的社会生活时行使一定程度的自治;他们组织社会生活时以地方为基础来满足他们各方面的生活需要。怀特则从社区成员内在联系上指出:社区一词一方面有一种情感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对于地方的发生在身边的和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归宿感。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人强调: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我们虽然很难将社区概括为一种组织、一种社会关系或一种情感,但从以上的认识和判断中,我们不难发现“社区”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以及相应的组织、公众的参与和某些共同的意识与文化。 “虚拟社区”是从英文“Virtual Community”翻译而来的。与现实社区相比,从中文的角度理解,“虚拟社区”似乎是非实在的、类似于乌托邦的“理想国”。因为,“虚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不符合事实的,假设的”。所以人们很容易得出:“虚拟社区”是人们在网络上构造的虚幻世界的结论。然而,虚拟社区并不虚假,网络是真实的,网上社区也是真实的:人们在此获取信息、广泛交流、甚至购物、交易、娱乐等等。目前,全世界都用“Virtual Reality”来描述网络给我们营造的新空间,即“虚拟现实”,但“虚拟”一词的英文“Virtual”,其本意一点也不“虚”,正好相反,它是“实质上的、实际上的、事实上的(almost what is stated;infact thought not officially)”。由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研究“虚拟社区” (“Virtual Community”)时,文化环境的差异或许将引起我们研究视角的差异。 假如我们把组成“虚拟现实”一词的“虚拟”和“现实”两上部分看成“相等的两半”,那么“虚拟现实”就是一个重复修饰的概念。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比如说,飞行模拟,这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科学研究,提升服务水平。高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已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然而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和寻找一条可行的、适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信息数据源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化保障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 目前,高等学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3%,学校无限网络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了16.7%,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到了0.59;我国自主研发的Cernet软件系统,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互联单位达到了2000多个,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 2.数字资源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成员图书馆超过500家,联合目录数据库数据量180万条,馆藏总量近700万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集中收录了近2800种中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面向全国高校开放文献传递服务,注册用户近4000个,成员馆遍及全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收集了30所高等院校的10余万件优质教学标本和特色藏品等基础资源,涵盖了地球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和科学技术四大领域。此外,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教学数据库,包含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库和题库等。 85.7%的高校建立了电子图书资源,校均电子图书资源达到29.3万册。 3.信息化教学与应用取得长足进步 高等学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

我国移动通信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2905163.html, 我国移动通信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刘姝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3期 [摘要]21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 (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212-01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二、4G移动通信简介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4G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一)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 速率,因此4G通信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 (二)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it/s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 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 (三)多种业务的完整融合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开始参与学院管理系统的建设,到2013年实地参观多个省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几年来在中关村参观了多个企业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发现中小企业在借助3G互联的力量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新业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3年参观中国联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其系统除发挥在线办公与信息共享的作用外,还为投资管理与决策分析提供数据依据。而与之对比的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本应走在技术前沿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担当其应有的责任,却还在办公自动化的时代里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总结了如下五点主要内容: ●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教育更应发挥它先进性的一面。移动互联时代,创新技术不断出现,而随之的应用更是能被快速推广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借助移动智能手机快速分享新技术和新内容,而教师队伍中还在使用着旧式功能机(非智能机);移动办公已被企业大规模应用,而高校教师查看个人工资还要去财务领工资条;在校园中更是难于出现新的创新技术,这些问题的出现,集中在不对称的信息分享模式上,同时也体现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还相对滞后的现状。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更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和年青教师越来越喜欢使用新媒体分享和学习;另一方面是院校领导并没有足够认识,采购一些电子教学设备,建一个校园网就认为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平台。 ●缺乏对高校信息建设的有效规划和管理 在参观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后发现,在各个信息平台建设上仍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各院校各建各的模块或平台,没有从整体上统一规范标准,这为以后的各个平台数据连通和接口兼容留下隐患;造成目前分散建设严重,未来整体融合困难都是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协调和合作。国务院在2006年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方向、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这一战略一方面为高校信息化发展和建设提供发展指导建议,另一方面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提出要求,而实际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和统一协调。因为信息化需要在整合资源释放人力方面提出有效的执行方式,同时也需要规范流程和管理标准,所以要去整合资源就需要去从整体上协调和利用资源,提高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更需要有实际数据支撑。建立和发展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这是需要执行部门从宏观上对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高度和长远的认识,并具有一定执行效果的推动力度。 ●缺乏专项资金投入 实现高校信息化会带来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开放化的信息平台会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同时也会带来各高校间的办学利益冲突;第二,信息化会打破各高校间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如何整体协调和调动人力和硬件资源需要统一管理;第三,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实现办公自动化那样采购几台电脑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能建立庞大的系统信息平台,不但需要政策的支

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 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定义由瑞格尔德(Rheingole)做出,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中文名 虚拟社区 外文名 Online Community 背景 计算机网络 命名 瑞格尔德 基本定义 虚拟社区又称为在线社区(Online Community)或电子社区(Electronic Community),作为社区在虚拟世界的对应物,虚拟社区为有着相同爱好、经历或专业相近业务相关的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聚会的场所,方便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 从营销的角度,可以把虚拟社区粗略地理解为在网上围绕着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相互交流的人群,这些人对社区有认同感并在参加社区活动时有一定的感情投入。 功能特性 虚拟社区至少具有四个特性:一、虚拟社区通过以计算机、移动电话等高科技通讯技术为媒介的沟通得以存在,从而排除了现实社区;二、虚拟社区的互动具有群聚性,从而排除了两两互动的网络服务;三、社区成员身份固定,从而排除了由不固定的人群组成的网络公共聊天室;四,社区成员进入虚拟社区后,必须能感受到其他成员的存在。 主要类型 虚拟社区的类型根据沟通的实时性,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同步虚拟社区如网络联机游戏,异步社区如BBS等。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国内逐渐形成以BBS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其他同步异步信息交互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社区形式。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虚拟社区,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虚拟社区,又称为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论坛。1978年在芝加哥地区的计算机交流会上,克里森(Krison)和罗斯(Russ Lane)一见如故,因此两人经常在各方面进行合作。但两个人并不住在一起,电话只能进行语言的交流,有些问题语言是很难表达清楚的。芝加哥冬季的暴风雨又使他们不能每天都见面,因此,他们就借助于当时刚上市的调制解调器(Modem)将他们家里的两台苹果Ⅱ通过电话线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世界上的第一个BBS。这就是原始的BBS的雏形。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BBS在功能得到不断扩展,并迅速成为全世界计算机用户的交流信息的园地——虚拟社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和一些相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提供各种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讨论、通信、聊天等,使社区居民得以互动。不过,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 同互联网相比,虚拟社区(Virtual Commnity)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虚拟社区是随

3D虚拟社区的交互性研究

3D 虚拟社区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真实世界“拟仿”的虚拟空间。诚如法国著名思想家让 ·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言,“大众传媒的‘表现’就导致一种普遍的虚拟,这种虚拟以其不间断的升级使现实终止。这种虚拟的基本概念,就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虚拟,还有时间的虚拟(实时),音乐的虚拟(高保真),思维的虚拟(人工智能),语言的虚拟(数字语言),身体的虚拟(遗传基因码和染色体组)……”[1]而所有的这些虚拟,逐渐在人们的真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美国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 )到中 国的HiPiHi 、创想王国(Novoking ), 3D 虚拟社区影响力日益增大,已经在政治、商业及教育等多个领域有所应用。本文拟从人机交互、内容交互和人际交互三个层次上对3D 虚拟社区交互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其交互特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3D 虚拟社区概述 虚拟社区是利用互联网建立的 一种跨越空间、非面对面的多人交往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人与人之间通过信息、权利、资源的交换形成一种与现实社会关系不同而又存在交叉的互动关系。虚拟社区有广义与 狭义之分,广义的虚拟社区包括通过互联网建立的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狭义的虚拟社区指各种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各种社区。 3D 虚拟社区是虚拟社区的一种形式,它通过三维技术,打造一个人与人互动的虚拟仿真空间。在这样一个 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虚拟形象,人们以虚拟化身(avatar )的形式参与到虚拟社区中来。 1.1高度仿真 如果说,web1.0的本质是聚合、 联合、搜索,web2.0的本质是互动、参与,那么,web3.0的本质就是进行更深层次的人生参与和生命体验。3D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规划重点课题“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六十年”(09AA001)作者简介:陈俐燕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黄鸣奋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艺传播学及网络文化 3D 虚拟社区的交互性研究 陈俐燕 1,2 黄鸣奋 1 (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厦门大学软件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在3D 虚拟社区中,交互是整个系统中各种能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拟从人 机交互、内容交互和人际交互三个层次上对3D 虚拟社区交互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其交互特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空间;3D 虚拟技术;交互性【中图分类号】G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1)05-0058-03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1.05.012

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 考试科目移动通信系统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2011年6 月12日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传输 摘要:总的说来,链路自适应方案,如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加强了时变无线信道的系统容量。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必须对资源的每一帧进行自适应和动态的分配。因此,系统需要控制消息来发送关于动态资源分配的信息给用户。这些信息包括用户ID,资源位置,调制等级,以及编码和自动重复请求(ARQ)信息。然而,这些资源分配信息的传输,造成了控制开销。在这篇文献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AMC来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的方案,并分析了它在支持截断ARQ,如链路层ARQ和HARQ的系统中的性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证明了使用AMC来传输控制消息是减少控制开销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当每帧的用户数较大,如对于互联网语音服务协议(V oIP),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关键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控制消息;控制开销;资源分配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Bas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iu Zhihu S100131051 Keyword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control messages, control overhead, resource allocation. 1.引言 最近的以分组为导向的系统,如移动WiMAX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通过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了数据吞吐量。这些技术有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及快速信道感知调度。AMC 方案能够通过选择信号星座图以及适合它的时变信道的信道编码来提高系统容量。自动重复请求(ARQ)有效地减轻了由于信道衰落造成的分组错误。除此之外,截短的ARQ通过限制在应用AMC时的最大重传次数以及在物理层只使用固定的调制和编码,改进了系统吞吐量。重传机制,特别是基于HARQ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改进由于信道测量和反馈延时错误造成的链路自适应误差的健壮性的好方法。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系统必须对每帧资源进行自适应的和动态的分配。并且,目前开发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基于分组的。所以,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无线资源能够在移动站之间得到有效共享。最后,自适应和动态资源分配要求逐帧链路自适应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对于动态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的设计非常重要。资源的链路自适应分配的控制消息应该与数据一块传输,以告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工作单位:东莞中学 作者:邓华声 联系电话:22119802

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今后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健康发展。 [关健词]: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建设工程,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初具雏形。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有近3万多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元,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90%的校园网络处于一种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就此,笔者对一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一些领导和老师,在看到他们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与他们共同研究和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改进问题的策略。下面就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谈谈我们的看法。 问题一:旧观念,指导新工作。 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致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除“人灌”外,还要加“机落”和“网灌”,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更谈不上创新和实践,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效益欠佳,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不小负面作用。 对策一: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 观念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问题二: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于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限制,所制定的规划,考虑得更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制定规划的观念、定位可能会与学校发展规划有较大差别,且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规划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以致出现了校园网络建成后,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则难以按规划实施,造成校园网络只是一种摆设的浪费现象。 对策二: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

浅谈虚拟社区的“治理”(一)

浅谈虚拟社区的“治理”(一) 论文关键词:虚拟社区;治理;互联网 论文摘要:虚拟社区来源于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它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社会结构之一。然而,虚拟社区的形成具有偶然性与短暂性,社区的成员不确定,成员的行为也没有共同的规范。隐匿的自由和自由的隐匿实现了种种快乐并最终导致了虚拟社区的混沌状态,这种混沌状态容纳了太多的东西甚至是藏污纳垢。为此,本文指出要摈弃传统的统治思维,引入“治理”新概念,以适应互联网本身的特性,追求网民的协商与认同,以真正的达到善治。最后本文从良好的传统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参与、分权、制度、标准出发,逐一分析并提出如何进行虚拟社区“治理”的相应思路与对策。 一、虚拟社区的形成及其问题 虚拟社区来源于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当中,包括互联网上的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等。虚拟社区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社会结构之一。“虚拟社区”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霍华德·里恩戈德的1993年专着《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ies)一书,他认为,虚拟社区是指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由志趣相同的人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这一社区是以共享的价值和利益为中心,将人群聚集在线上①。传统的社区定义注重地缘或血缘关系,虚拟社区则认为社区的界限不应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应该看到,无论是传统社区还是新出现的社区形式都是与人们之间的互动紧密相联的。没有互动就不可能形成任何群体和组织,更不用说社区。由于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互动,因此虚拟社区的形成就有其客观存在的可能。那么,虚拟社区的出现,将给现实社区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与影响呢? 对于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有多种多样的相关探索。学者巴里·威尔曼通过经验研究得出,“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并不一定对立,两者是社区的不同形式,具有特殊的法则和动态,和其他形式的社区互动②。因此,有的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几乎一样,既有社会等级,也有官僚制度。虚拟社区的主要特性如下: (1)存在不同的等级。虽然说虚拟社区是扩展的、可以自由表达意愿和进行辩论,在大多数虚拟社区里都可以感觉到民主的精神,但是,等级也并非不存在。虚拟社区同样存在着高低等级的差别,只有活跃的社区分子才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中。据统计,“所有新闻组的读者只有不到10%的人投稿参加讨论”,中国因特网的用户“95%的人上网只是查阅和浏览,网络数据信息传输水平极低。”③因此,尽管人们在虚拟环境下似乎存在着平等的幻想,事实上,现实的等级状况无不影响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等级划分。 (2)提供广阔的言论空间。随着网络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新一代网络形态(如Web2.0)的出现,虚拟社区在民主参与、直接性、公开性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政治所能要求的最高程度。这其中集中表现在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实际的言论自由空间,有学者认为:“人们在这里不必阅读来自一个信息源的消息,不必说一个话题,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一句话,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这正是网络对传播信息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④“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因特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舞台,以及信息自由流通的机会。”⑤ 虚拟社区将会对现实社区带来巨大的冲击,人们往往沉溺于虚幻的空间进行互动,并在其中扮演角色。虚拟社区甚至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约翰·哈格尔(JohnHagel)和阿瑟·阿姆斯特朗(ArthurArmstrong)在1997年发表了《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一书,认为创建虚拟社区会带来巨额利润。早期网易公司凝聚人气的是个人主页,新浪网靠的是四通利方开办的论坛,2005年博客中国网站更是利用大量的博客人气获得一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当然,也不是说所有虚拟社区都能带来巨额利润,在互联网上仍然有大批默默无闻的依靠低成本维持生存的虚拟社区。同时,虚拟社区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虚拟社区的形

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就是通过在教育领域引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等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可以说,这是新时代对教育技术和理念的重要要求。尽管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理念滞后 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把教育信息化片面地理解为教育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认为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是多配几台电脑,多设置几间多媒体教室。他们仅仅看到了信息化“技术”的一面,而忽视了信息化“理念”的一面。其实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手段虽然是为了使用信息化技术,但是目的却在于利用这种新式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来丰富教育知识储备,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开放式和发散性的思维。因此,教育信息化绝不仅仅是建什么高档次的网络,多设置几节信息技术课程等硬件设施建设的问题,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改革,促进师生互动,培养素质化和创新型人才。 (二)信息化设施落后 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因此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数量不足,多媒体教室少,而且开放时间有限。同时,安装的门户网站功能不完善,信息更新不及时,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对教育资源的均衡构成了很大影响。一般而言,目前城镇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施相对完善一些,而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则落后一些。 (三)信息化师资不足 大部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由其他学科教师慢慢摸索和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来,因此他们难免受制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一些不够深刻、不够熟练等诸多问题。这就导致本来一堂生动的互动型信息化教育课,在他们那里可能也会演变成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 信息化技术教师的缺乏,很大程度上与当地教育经费缺乏、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不足有关。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综合型工程,需要合理地配置各项资源。但是,目前大部分地区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都放在了电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网络设备方面,

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教育信息化、自能教育、自能学习、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学效益、传统教育、相辅相成、国民素质、国际社会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管理系统中的运用 要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管理中发挥其作用,就要形成信息化的科学的人员管理结构。成立了学校研究领导小组、子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资源管理组,并相应地指导学科教师进行各项工作。 完善设备建设,强化硬件管理,软件建设已出成效。要实现“自能教学”的信息化,必须先有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和管理。现在网络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网域,以ADSL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通过一台代理服务器,把学校中各台计算机全部接入互联网。要建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室内每台计算机都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让学生掌握在互联网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所有教室中建立了校园网节点,建立教师备课系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增进课堂教学效益。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理论,实现资源共享。还要制作了校园网页,加强了与社会与家长的联系。安装相关的教育理系统,教育应用

管理软件,具备学籍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财产管理等多种功能。通过公共接口使学校、区县、市教委的管理信息得以流通、交换,构成统一的、规范化的学校管理网络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资料库。 二、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要教育信息化能得以发挥,就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学习。在不少广大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多都是60年代和70年代的老一辈的教师,他们在电脑与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操作上都有很多不理解。因而,要将教育信息化得已全面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学习也是不可少的。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促进学生自能学习,利用网络的交流调阅等功能,开展小组讨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逐步提高的过程。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到培养学生“自能学习”教学过程中去设计,充分发挥现代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作用,使媒体和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实现优化组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气氛,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使学生愿学、会学、主动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建立一定的多媒体电教室,对教师进行一定的课件学习,提高整个教师队伍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素质。让信息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

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等相关概念的辨析

摘要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虚拟社区、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智能社区等概念相继出现,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文章对此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网络社区数字化社区数字社区智能社区 1 引言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的最后10年所出现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随着网络对社会全方位影响的不断扩大,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虚拟网络世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新名词、新概念,如虚拟社区、网上社区、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这些概念有些是重合的,有些是有差别的,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因此在使用这些名词时有着很大的随意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定义它们,怎样界定它们的联系,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又有着什么样的包含关系,困惑着许多人。本文旨在通过对虚拟社区、电子社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差别,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纠正这些概念认识上的混乱。 2 虚拟社区、电子社区、数字(化)社区等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1 虚拟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虚拟社区的雏形,在万维网发明以前就出现了,实际可追溯到1984年Brand和Brilliant 创建的The Well(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全球电子讨论链),主要用来实现“虚拟邻里关系”的交互式讨论和协商,1990年Well引进Cyberspace的名称,虚拟社区开始进入世人的视野。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虚拟社区迅速发展。从最初的电子公告版到新闻组,从网上聊天室到在虚拟社区服务器上构建自己的主页,一大群素昧平生的人由趣味相投而经常在线聚会,“匿名”的乐趣和摆脱空间限制的信息交往自由,使众多参与者在这个网络上构筑交流个人经验、分享兴趣的虚拟社区。随着虚拟社区的成熟,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在网上集结、传文件、讨论和聊天,使用者因此获得了真正社会交往意义上的网络传播的乐趣。与此同时,虚拟社区自身的扩张也极其迅猛。一个典型的例证是:1994年由David Bohnett创建的Geocities 社区网站,到1998年3月,其访问人次已达1 420万,1999年时,已拥有350万个会员站点。 在中国,虚拟社区也是由BBS和新闻组起步的。通过BBS和新闻组,网民可以实现一种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1997年10月,“网易”在国内第一个创建虚拟社区服务,“新浪”也随即宣布把虚拟社区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而成规模的应用意义上的虚拟社区的出现,则是以1998年3月大型个人社区网站“西祠胡同”的创办,和1999年6月创办于美国硅谷的“全球华人虚拟社区”ChinaRen的登陆为标志的。其中,“西祠胡同”成功地发展了以讨论版组群为主导的社区模式,而ChinaRen则第一次以聊天室为核心,开发了游戏、邮件、主页、日志等一系列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内容。由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等方面的特殊原因,中国的虚拟社区的发展速度和繁荣程度一直十分引人注目,它们大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多功能、立体化的社会交往空间。这些虚拟社区所涉及的分类主题和交流主题,涉及了实在化的当代社会的几乎所有重要现象和事件。正是在共同探讨相同和相似主题的过程中,虚拟社区加大了社会阶层的凝聚力,它们不仅体现为地区、人群、阶级的汇聚,有时甚至反映了民族情绪聚合的观念水平。 2.2 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与智能化社区概念的产生 电子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可追溯到美国最初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1993年2月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无缝网络”,使分布在全美各个地区的社区成为真正的智能电子社区。之后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对此又作了一个系统的概说,构筑了一个美国电子社区发展的全景图: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性的和世界性的电子通信网,它能把任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