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资格证《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熟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

(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

(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

(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

(3)设计恰当的测评题目。

5.形成完整的教案

(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

(2)掌握教案必备的组成要素。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形成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是A.太阳辐射差异 B.距海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差异 D.下垫面性质差异

(2)《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出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①前30名城市中,拥有个数最多的

省级行政区有

A.辽、鲁、苏

B.苏、浙、粤

C.浙、闽、粤

D.苏、浙、皖

②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

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投资环境

B.旅游资源

C.城市景观

D.生态环境

2.简答题

(1)举例说出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2)有人说“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应该要求学生多记地名。”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为什么?

3.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面初中课堂教学导入片段,回答问题。

某地理教师在讲述地球上的五带时,这样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介绍了不同经度地点上的时刻不同,各个时区的区时不同。这一节课要讲不同纬度地带的气候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我们了解地球上有哪五带、五带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五带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这些特点,为以后学习世界的气候打好基础”。

问题:

①请就这堂课的导入方式予以评述。

②地理课的导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沙漠边缘的一些农场,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已有1万多平方千米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塔里木河沿岸的天然胡杨林,近20年来,林地面积已缩小一半,18万公顷的林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材料三: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湖附近的灌木梭林,近几十年已缩小了约30平方千米,导致1.2万公顷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

问题:

①描述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

②分析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

4.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材料二:“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图:

图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

问题:

(1)写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植被类型等方面的自然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说明教学目标设计意图。

2021年中学科目二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2021年中学科目二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1.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2.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 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 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5.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真题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科学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西安某中学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西藏”夏令营活动。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图为我国四地景观图。若走最短路线,则学生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甲乙丙丁 18上-1-1 18上-1-2 18上-1-3 18上-1-4 A.甲B.乙 C.丙 D.丁 2.经过几天的西藏行,学生发现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平原地带 B.位于丘陵地带 C.位于河谷地带 D.位于高山地带 下图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18上-3-1 3.图中所示日期相同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对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方向产生影响的风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5年10月16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了共同建设和运营“雅万高铁”(雅加达至万隆)项目协议,标志着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取得世界性突破。下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18上-5-1 18上-5-2 18上-5-3 18上-5-4 5.将建设“雅万高铁”的机械设备通过海运从上海运往雅加达,若走最短路线经过的海峡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协议签署当日,雅加达日出方位是() A.正东 B.东北 C.东南 D.正南 下图中箭头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第7、8题。 18上-7-1 7.下列自然带更替方向中,以热量为主导因素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8.图中有一处具有明显的非地带性分异,它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与答案

2 0 1 5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分,共5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中”中的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 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 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 【答案】C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主体教育思想 B. 强调学生自主发展 C.鼓励学生自学成才 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答案】C 3、青年教师小王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失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 提高。这体现了小王老师注重()。 A. 教学反馈 B.教学反思 C.教学创新 D.情境创设 【答案】B 4、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 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 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 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 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答案】B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下 列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不包括()。 A.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B.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C.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D.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答案】D 6、关于图1 种教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教师里一学生拿着59 分的卷子,老师骂: “你怎么这么笨呢!”) A. 有利于行使教师的权利 B. 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 C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答案】C 7、年满14 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

教师资格证初中科目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一)基本知识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教育学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阶段(单选)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与生产力(单选、一级简答) ?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助记:龟速构防守) ①决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②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 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经济功能(助记:两再一新促生产) ①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进行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 与政治经济制度(单选,二级简答) ?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助记:体内性质两权一亩地) 政治经济制度①决定教育的性质②决定教育目的③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④决定受教 育权⑤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助记:人鱼公主促政治) 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的人才——主要途径 ②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③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社会舆论 ④传播一定的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3. 与文化(单选,简答) ? 文化对教育制约(不需要背诵) ? 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传递、保存文化②传播、交流文化③选择、提升文化④更新、创造文化 学校文化:全体或部分成员习得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设施 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文化):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4. 与人口(单选低频,不需要记忆) ? 人口数量制约教育规模、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 教育①减少人口数量②提高人口素质③改善人口结构 相互影响 社会因素 教育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呢还是掐着手指算日子呢?距离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还剩3个月的时间,中华考试网小编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 A.发现学习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张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 B. 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且对应 B. 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性 D.社会课程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初级中学)地理

2019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精编)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本套试卷共31小题,目前已收录27小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下列为世界著名旅游景点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①(见图19-1)②(见图19-2) ③(见图19-3)④(见图19-4) 1.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景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位于发展中国家的景点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张先生前往太平洋的某小岛旅游,手表时间仍显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3~4题。 3.当小岛地方时为中午12点时,手表显示时间是6时40分,该地经度是()(常考) A.160°E B.160°W

C.40°E D.80°W 4.该地所在的时区是()(常考)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结合下图,回答5~6题。 (见图19-5) 5.图示时刻,下列省份中最有可能出现大风降雨天气的是()(常考) A.吉林省 B.陕西省 C.青海省 D.江苏省 6.图示时刻,甲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此次地震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易错) A.亚欧板块挤压印度板块 B.印度板块抬升隆起 C.印度板块挤压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俯冲消亡 8.为迅速获取地震灾情,首先应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读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完成9~10题。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题意识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60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 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 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 B.向当地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D.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诉 7、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费,学习这种做法( ). A.能促进自身发展,合情合理 B.能解决自己困难,情有可原 C.违反法律法规,应当追究责任 D.违反法律规定,但可免予处理 8、某县教育局根据中考成绩,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发面予以倾斜,该县义务教育没有做到( ). A.重点发展 B.均衡发展 C.协调发展 D.优先发展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整理

9. 昆体良 40位著名人物的相关知识点】 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 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 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 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 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科目二 1. 孔子 2. 孟子 3. 荀子 4. 朋. 了 5. 朱熹 6. 苏格拉底 7. 柏拉图 8. 亚里士多德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9. 昆体良

11.夸美纽斯 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 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 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 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代表作《教育漫话》 15.华生 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6.罗杰斯 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17.皮亚杰 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 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18. 弗洛伊德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真题和参考答案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段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6、发达国家已经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式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高中地理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 (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 (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 (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

(完整版)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尊老爱幼 B.竞争与协作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 ) A.社会公德 B.家庭道德 C.职业道德 D.法律规定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9.从( )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 B.表现主题 C.表现形式 D.写作重点 10.( )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 B.时限性 C.实用性 D.程式性 1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最全最经典)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简答题85题-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简单题85题(最全) 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6教育与社会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归纳汇总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p8)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6)教育的信息化。 (7)教育的全球化。 (8)教育的个性化。 2.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p13-p14)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p14-p15)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p16)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5.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p18-p19)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6.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p22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7.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p22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 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p23-p24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教 师 资 2 0 2 0 年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大洲和大洋》 2、内容: 3、基本要求: (1)了解大洋和大洲的基本知识。 (2)有师生互动 (3)试讲时间10分钟 教学设计逐字稿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 (生: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生: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 (生:杨利伟) 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教 师 资 2 0 2 0 年 新授: 一、世界海陆分布(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生: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继续阅读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 (生: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 师:请同学们继续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生: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 师: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是啊,我们的先辈们不知经过了多少探索才对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先人的脚步,一起来感受他们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请同学们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然后谈谈你的感想。 (生: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板书) 师:请大家阅读图2.5。(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任意一个半岛、岛屿、海洋或大陆,并说出他们的区别。(学生在地球仪找出了很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别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游戏:搬动课桌通过搬动摆放课桌,了解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大洲、海峡区别。几排课桌组成大陆,旁边单独的课桌是岛屿,课桌之间为海峡。 (教师介绍冰岛与格陵兰岛名称由来,增加趣味性。) 小组活动: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请每组派个代表到台上给大家展示交流成果。 生:上台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读图册P14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试着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 生:排次序

2018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完整真题及答案

2018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 完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育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认识(A)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的结合 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2、刚开学,班主任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C)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性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会主动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货,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做法(B)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D)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C)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机关是( A) A、教育行政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纪检部门 D、公安部门 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受理其申诉的机关是( B)

2019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涵义(掌握)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 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育者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教育影响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教育的属性3,根本特征,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历史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永恒性社会属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4

2018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考点梳理

27.常见模板 教学步骤 1.指出。。。2说出。。。3根据。。分析 教学意义 1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通过地图进行记忆,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3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4为接下来学习打下基础 5版图可增加课堂的美感,树立教师的威信 材料分析题 29、30常考内容 地理课程理念 1践行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标理念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课堂导入设计特点 1情景导入2复习导入3设疑导入 4时政新闻导入 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 地理课堂讲解要求 1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 2提供丰富表象,充分感知 3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4语言要条理分明、措辞准确 5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学中提问的类型 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评价提问课堂提问注意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提出、必要的追问、引导学生提问、应对学生提问、问题的评价 课堂结束的作用 1强调重点和关键点 2构建知识体系 3了解教与学4延伸拓展能力 结束类型 1归纳总结2区别和对比3竞赛活动4练习填图5悬念存疑 教学媒体 1语言媒体、图像媒体、电教媒体 地图图表的使用 1选图恰当,紧扣主题 2挂图位置得当,便于教学 3指图准确,语言恰当4用图讲解方法得当 电教媒体的使用 1展示真实地理事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地理表象 2改进地理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概念、地理原则等理性知识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设计多种学生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板功能 1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2突出重点难点,揭示知识的内在体系 3启发学生思维,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 4便于学生课堂记录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的特点 继承性、实践性、多样性、创造性、地理性 语言信息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板书笔记法 直接感性符号为主的方法 演示、参观、地图、纲要 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方法 地理调查法、观测法、实验法 探究学习的方法 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缺点改进 1每位学生逐个点拨 2针对性点评 3结果总结归纳分析简明 4注重教学反馈 5教学首尾呼应 教案此为常见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2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环节二新课教学 学生问答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能力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总结过度 小组活动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知识要点总结知识培养总结概括能力作业巩固知识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1道题,每题2分,共42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应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 D.社会课程 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因材施教 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笔记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资料——中学综合素质笔记 目录 第一章职业理念 (2) 第一节教育观 (2) 第二节学生观 (8) 第三节教师观 (15)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31) 第二节依法执教 (31) 第三节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34)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1)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 (41)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58) 第三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61)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概述 1.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第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