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期中考试复习声现象

期中考试复习声现象

期中考试复习声现象
期中考试复习声现象

声现象(1)

教学目的:掌握声现象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声音的产生,三要素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看书)及相关例题

例1:(2015?佛山)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禁鸣喇叭是阻断声音传播过程

D、只能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少噪声

例2:(2015?邵阳)“小明,上学去啰!”。正在吃饭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刚在喊他,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来的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例3:: 2015?攀枝花)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例4:(2015?广元)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二|、当堂反馈

1.(2015?岳阳)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2.(2015?青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D.蝙蝠靠发出的次声波定位

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 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B、振幅越大,人听到的声音响度一定越大

C、声音的音调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大

D、利用超声波能够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5.(2015?随州)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我珍藏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乐让我振奋!”从“声音的

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6.(2015?黑龙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不可以消除噪声D.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赫兹

三、课后巩固

1.(2015?钦州)(1)如图1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2.(2015?厦门)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

健声音的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

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3.(2015江西)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 ,○2。

4. (2015?哈尔滨)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5.(2015?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6.(2015?南充)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能够传递和能量.

7.(2015?临沂)如图所示,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

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

的.

8.(2015?沈阳)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

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

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改变了。

9. (2015?丹东)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___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

10.(2015?苏州)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同.

11.(2015?衡阳)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12.(2015?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13.(2015?南昌)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10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②,③。

四、作业:《课课练》p14 1、2 p15 1.

五、课后反思:

声现象(2)

教学目的:掌握声现象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声音的产生,三要素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看书)及相关例题

例1:(2015?河池)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例2: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例3:(2015?鄂州)《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说法均正确

例4:(2分)(2015?吉林)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

二|、当堂反馈

1.(2015?成都)如图,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

多水花。这说明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2. (2015?福州) 2015年3月27日,中国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台下的听众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3. (2015?广州)如图4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

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

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

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4.(2015?眉山)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5.(2015?南通)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6. (2015?陕西)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2015?广东汕尾)2013 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8.(2015?贵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三、课后巩固

1.(2015?河南)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l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

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

音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

减弱噪声。

2.(2015?贵港)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

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来分辨.

3.(2015?雅安)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4.(2015?济宁)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

气,改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

)。

6.(2015?内江)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

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7. (2015?昆明)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______

进行判断的;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产生_______。

8.(2015?凉山州)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用如图的标志,这是在减弱噪声.

9. (2015?邵阳)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

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_______也能够传声。

10.(2015?南京)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11.(2015?安徽)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

的会降低。

16、(2015?北京)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

三音石和圜丘。如图9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

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

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四、作业:《课课练》p16 1、2 、3

五、课后反思:

声现象练习

教学目的:掌握声现象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声音的产生,三要素

1.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传播到人的耳朵.2.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3.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又是否振动的原因是_______.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_______(能/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 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____m,声速按340 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形式传播.

5.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_______,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_____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6.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

7.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

用同样大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1”的音,

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最右边瓶发出的是

_______(1/2/3/4/5/6/7/1)音.

8.“B超”是利用超声波准确地诊断人体内部的器官是否患病

的医疗仪器,它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的特

点;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部

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的特点.

9.如图所示,小明按(a)、(b)姿势站立时,请同伴

用铅笔分别以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衣架听声音.小

明设计这个实验是主要是用来探究( )

A.决定响度的因素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如图,手握铝棒中点,并轻轻摩擦铝棒,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当铝棒发声时( )

A.只有铝棒周围空气在振动B.只有铝棒在振动

C.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D.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没有振动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12.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

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声速B.响度C.音色 D.回音

13.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

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

14.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 dB的声音,他“吼”

出的声音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传播

B.好朋友的声音与陌生人的声音是由音调来分辨的

C.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大D.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16.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17.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 dB,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吼”声属于超声波B.“吼”声传递了能量

C.“吼”声属于噪声D.85 dB说明“吼”声响度大

18.下列实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19.如图所示,将闹钟放在鞋盒里,四周覆盖隔声材料,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需要控制许多变量.以下给出的控制变量,不合理的是( )

A.闹钟响铃的时间B.听者到声源距离

C.所用材料的厚度D.声源发声的响度

20.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桑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21.如图4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如图4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5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

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会出现的现

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面,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

“丁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

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

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 表明发声体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 .

24.图6均是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指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物理现象?

(1)图(a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e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文后提出的问题.

A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

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______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

和距离.

C . 音色不同

D .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图4 图5 图4 图6

B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________

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

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

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使人丧生.

(1)请你在短文A 、B 中的两处横线上填补恰当的文字;

(2)短文C 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_______左右,声波具有_________.

26.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

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以上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

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

28.如图6,在线的中间拴上一面小镜子,线的一端拴在椅子靠背上(或另一同学拉着),在线的另一

端穿着一个较大的纸盒子,将线绷紧,镜子稳定下来后,镜子反射的光斑就不再晃动了.对纸盒喊一

声,观察墙上的光斑,你将发现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环境监测中,监测人员使用专业的仪器对声音进行波形测定.图7是某次监测的结果,则波形

________是乐音波形.

30.打靶时,靶子到打靶人之间的距离是340m ,从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 打靶人听到子弹击中

靶的声音,若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31.某汽车以l0m /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4s 听到回声,则听到

回声时车距前面高山多少米?

四、作业:《补充习题》p10 8、10、14

图6 图7

五、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1)

教学目标:掌握温度的测量,汽化和液化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汽化、液化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看书)及相关例题

例1.2009年底,为了预防甲型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

例2.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

(1)水的沸腾是剧烈的_______现象.

(2)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低于纸的着

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例3.如图所示的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

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此过程_______(吸热/放热/不吸放热).

例4.(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白气”,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__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__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二|、当堂反馈

1、.海拔两千米以上的瓦屋山森林公园享誉世界,一场夏雨过后,薄雾缭绕,茶香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薄雾”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瓦屋人家沏清茶所用沸水的沸点_______(高于等于/低于)100℃.

2、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线a所示.若

其他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

又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a/b/c/d)

3、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 )

A.20℃B.30℃C.40℃D.50℃

4、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5、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

B.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

C.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

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三、课后巩固

1、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是因为( )

A.水液化吸热B.水液化放热C.水汽化吸热D.水汽化放热

2、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3、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_______.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4、小雨同学猜想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A.水的表面积;B.水上方的风速;C.水的温度.

(1)小雨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

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你认为小雨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_______是否有关.

(2)接着小雨用电吹风的热风挡在图左边玻璃片上方吹风,发现左边玻璃片更早干了,小雨由此得出,水上方的风速越大,蒸发也越快,你认为此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四、作业:《补充习题》p25 7、8

表1 表2 五、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2)

教学目标:掌握温度的测量,汽化和液化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汽化、液化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看书)及相关例题

例1.已知氧的沸点是-183℃,氮的沸点是-196℃,氦的沸点是-268℃,利用液化空气提取

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液态空气蒸发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

A .氧

B .氮

C .氦

D .不能分离这些气体

例2.以下措施中,无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

A .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B .压缩气体体积并降低气体温度

C .使气体体积压缩到足够小

D .增大气体体积并升高温度

例3.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右图主要用来探究( )

A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 .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例4.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上的露珠

C .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 .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二|、当堂反馈

1、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1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 (选填“甲”

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3中a 、b 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5)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2中.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由此说明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7)小明还发现移开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8)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填序号).①得到可靠的结论②减小实验误差.(9)如果用硬纸片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a、b所示.

(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水的沸点是℃,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在图a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三、课后巩固

1、.阅读短文

变频空调的节能原理

传统空调压缩机依靠其不断地“开”、“停”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

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变频空调则依靠控制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不但电能消耗少,而且室温波动小,舒适度大大提高.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功率维持设定的温度,实现了高效、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的效果,采用了变频技术的智能变频集中式空调则集中了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的优点,可使中央空调的耗能降低30%至80%,成为近几年商用建筑的首选.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空调机的制冷原理是:在室内,制冷液由于吸收热量,而在室外则由于放出热量,从而把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以上两空均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2)在空调机制冷的过程中,压缩机的作用是.

(3)传统空调压缩机依靠其不断地“开”、“停”来调整室内温度,变频空调则依靠控制压缩机的

实现了高效、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4)根据自己的理解,空调是利用热敏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通过作为电路的开关达到自动控制电路通断的目的.

四、作业:《补充习题》p25 9、10

五、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3)

教学目标:掌握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看书)及相关例题

例1.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_______,温度_______;钨的熔点是3 140℃,它的凝固点是_______℃.

例2.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_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_______使河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例3.图甲、乙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1)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_______(晶体/非晶体),理由

是_______.

(2)图乙是冰的熔化图像,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_______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_______热量,总体积_______.

(3)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乙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_.

例4.冬天的露天温泉有时会出现这样情景:水面的上方一层白雾,雪花从天空中飘落,落人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里所说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形成是_______现象,落入水中不见踪影,是雪花_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二|、当堂反馈

1.蜂胶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等多种功能,天然蜂胶由于含有重金属不能直接食用,必须提纯,把天然蜂胶溶解在乙醇中,使其中的重金属沉降,然后在减压提纯器中提纯,在减压提纯器中,乙醇在50℃时就沸腾,原因是_______,提纯后的蜂胶温度低于15℃时很硬、很脆;36℃时质软、有黏性;温度达60~70℃时熔化成为黏稠液体,可见蜂胶属于_______(晶体/非晶体).

2.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

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

玻璃管放人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

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

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图丙的物

质处于_______状态,物质由图甲直接变成图丙的过程叫

做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

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5.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三、课后巩固

1.如图甲、乙分别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填“正确”或“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得到许多信息,如①这种物质的熔点是℃;②该物质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2.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晶体/非晶体).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

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一时间图像,得出冰的熔化特点

是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正确/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形成的.

四、作业:《补充习题》p25 6、

五、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4)

教学目标:掌握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看书)及相关例题

例1.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例2 .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例3.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例4.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

(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二|、当堂反馈

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________

经过____ 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

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

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2.北方的冬天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因为_____ 7.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时,会发现冰棍表面有一层“白粉”,这是_______现象;人手接触冰棍,会有“粘手”的感觉,这是因为人手接触冰棍时,冰棍先__ ____后____

__的缘故。

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种物质是(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min.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4,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

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

A.水的质量增大B.冰的质量增大C.水的温度降低D.冰的比热容增大

三、课后巩固

1、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固体的图像( )

A B C D

2.2014年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

A.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B.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C.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D.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3.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

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

4.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

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5.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

(1)请分析估价两套实验方案.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4)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晶体的__ __变化,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中绘出“温度一时间”的图像.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___.

四、作业:《补充习题》p20 1、2、3

五、课后反思:

塑料外

凝结的

水滴

甲乙三1题丙

最新声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物理 声现象综合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 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完整版)《声现象》练习题.doc

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 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48 分 )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2016 海南 )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3. (2016 河源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 品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4.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 A. 引吭高歌 B.高声喧哗 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听不见,声音高些 5.(2015?益阳)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B.不能听到真空罩C.发声的音叉将乒D.8 个相同玻璃瓶装不 烛焰晃动,说明声波中闹钟的闹铃声,说乓球弹开,说明发声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 能传递能量明声波的传播需要的物体在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 介质同 6. (2016 东营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用泡沫盒 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 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 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7.( 2016 陕西)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 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 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8. (2016 呼和浩特 )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 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 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 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

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 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

声现象练习题

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精选专题二、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调响度 B.音色响度 C.音色音调 D.音色音调响度 2. 如图3所示,海北中学有一个跑道为400 m的操场,在操场的主席台和观众席上方一字形排列着A, B, C三个相同的音箱。在一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站在操场中的所有同学都可以听到音箱发出的足够大的声音,但站在某些位置的同学却感觉听不清音箱中播放的内容,在图3的1,2, 3三个位置中,位于哪个位置附近的同学应该是“感觉听不清”的?( ) A. 1 B. 2 C. 3 D.在哪个位置都一样 3. 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位置在( ) A.排气管上B.空气中C.人耳处D.发动机上 4.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 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7.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 声波能量大的是( ) A .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B .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 .医院利用“B 超”检查体内情况 D .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 ) A. 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9.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 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 2,在钢铁中的 传播速度为v 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v 1=v 2=v 3 B .v 3>v 2>v 1 C .v 1>v 2=v 3 D .v 1>v 2>v 3 10.月球不像地球,在它周围空间没有大气层,甲乙两人在月球上进行考察,若 甲向上发射信号弹,则乙( )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断,声音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 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A B C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 情况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声现象 本章测试卷 一、理解与应用 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 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 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如图测4-1所示,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图测4-1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4.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5.如图测4-2,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图测4-2 A.340 m B.170 m C.34m D.17m

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 10.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鸟鸣声是靠传到耳朵,而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我们就听到了鸟鸣声. 11.试试看:小明取8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到右将杯子排在桌子上,如图测4-3.然后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只杯子,会发现最右边的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接着小明用8只可乐瓶,分别装入不同的水,用嘴对着可乐瓶口吹,会发现最右边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 图测4-3 12.小王喜欢唱歌,看看如图测4-4所示的这段歌谱,这是小王最喜欢的一首歌《托起明天的太阳》中的一段:小王唱到字时音调最高,唱到字时响度最大,如果换小陈来唱,他俩的是不同的. 图测4-4 13.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知识点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 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 “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 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 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 靠无线电话交谈。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 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3次声音。 ②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 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当时空气15℃)。 ③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1)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2)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 (4)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 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 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 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试题及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一、填空题 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 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 4.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 . 5、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6、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 7、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

8、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_dB. 9、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 10、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 11、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12、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 13、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 14、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 15、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 填写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反射的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掉了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 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 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 一、理解与应用 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 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 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4.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5.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A.340 m B.170 m C.34m D.17m 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3.用一软橡胶棒以不同的力轻敲同一个音又,所产生的声音将有不同的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 5、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玲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并且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小玲的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振动幅度逐渐增大 C、小玲的声音通过空气以声波的方式传入人耳,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变 D、小玲的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km/h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7.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8.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声现象知识点 1.1声音的产生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真空不能传声;注太空中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 声音;(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三、回声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距障碍物至少17 m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声音传播路程:S=v* t,距离L= S /2(由题的条件判断是否除以2) 3、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 4、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的方向(听见立体声); 1.2、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或说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通常说的声音的粗细。 决定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通常指声音的大小。 决定因素:(1)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大); (2)与声源的距离:听者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弱(小); 3、音色:(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二、超声波和次声波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1、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要产生次声波; 三、乐音和乐器 1、打击乐器: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打击力量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弦长、粗、松,音调低;弦短、细、紧,音调高。 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应用:暖水瓶灌水时,水位越高,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1.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专题一 声现象专题训练

声现象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 .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A .岸──空气──水──鱼 B .空气──水──鱼 C .岸──空气──鱼 D .岸──水──鱼 3、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的反射 B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D .利用回声加强原声 4、一般说来,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弱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为了美观好看 5、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 A .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 .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C .减少声音的分散 D .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6、(2011?北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交谈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7、(201l?荆门)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8、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 .速度太快 B .响度太小 C .频率太高 D .频率太低 9、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 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 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 .蝙蝠; B .海豚; C .猫; D .大象. 10.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 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A .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 .车铃就不会振动 C .没有铃声传出 D .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 11、在敲响大古钟时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 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B.是大钟的回声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 1000Hz~120000Hz 海豚 150Hz ~150000Hz 猫 60Hz~65000Hz 大象 1Hz ~20000Hz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及答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9313885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考时:70分钟满分:6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唯一答案题号填入对应表格中,每小题2分,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2.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 能觉察到 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 耗 4.1994年,苏梅尔—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的声响,这是因为: A.彗星的碎片太小,没分量 B.爆炸产生的声音很弱,听不见 C.太空是理想的真空,不传声 D.木星离地球太远,听不到 5.用洗衣机将衣服脱水甩干时,因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衣机剧烈振动而发出噪 声,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关上房门不管 B.关停洗衣机,用手拧干算了 C.戴上耳塞不理 D.先停机,将衣服重新摆放好再脱水 6下列技术应用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鸣枪声警告歹徒 B.利用超声波将普通水“击碎”成水雾,增大房内空气的湿度 C.利用超声 诊断仪检查人体内脏器官 D.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塑料、混凝土等 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 7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 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8、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9、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声现象知识点结构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人靠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得最快,中最慢; 2、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交谈; 3、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一般情况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 1、音调:声音的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叫响度;与发声体的、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和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

1专题一 声现象

专题一声现象 一、选择题 1. (2017·山东枣庄)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2. (2017·四川内江)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 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 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3. (2017·江苏南京)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A. 音调高 B. 音调低 C. 响度大 D. 响度小 4. (2017·江苏苏州)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5. (2017·湖北随州)随州市广水一中物理老师程军涛在CCTV科技节目中展示了自制教具“用锡纸记录声音”,赢得了亿万观众的赞叹(如图).对着纸筒唱歌,纸筒底部的振针在移动的锡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刻痕从而记录下声音.复原声音时,振针经过刻痕带动纸筒振动发声重现歌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个魔术节目,用障眼法使观众把“假的”当成了“真的” B. 利用声波是电磁波的特性和锡纸导电的特点,将声音电流记录下来 C. 声波具有能量,响度越大刻痕越深 D. 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刻痕,刻痕里记录着歌词汉字 6. (2017·贵州安顺)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 7. (2017·江苏淮安)如图所示,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小明表演了“威风锣鼓”节目,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是为了改变鼓声的().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8. (2017·上海)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9. (2017·湖北襄阳)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10. (2017·江苏盐城)重敲音叉产生的声音与轻敲音叉相比(). A. 音调变低 B. 频率变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答案)

人教版《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试题共四大题34小题卷面分数:100分考试时限:9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 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30分.) 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 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 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 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 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 .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应用了转换法.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D. 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 A. 钢、空气、水 B. 钢、水、空气 C. 水、空气、钢 D. 空气、水、钢

【答案】 B 【解析】【解答】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三次声音分别是钢管本身、水、空气传播而来的;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钢管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来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 B. 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 人走向由平面镜制成的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变大 D. 用遥控器遥控电视频道时,通常利用了红外传感器 【答案】 C 【解析】【解答】A、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减少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人走向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不变,C符合题意为答案。; D、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感器遥控电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控制噪声的途径:控制噪声的声源,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B、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减少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C、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始终与物体等大;D、遥控器是利用了红外传工作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 C.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 D.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答案】 D 【解析】【解答】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像到物的距离、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像时,u=2f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可以探测地下油矿.D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