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全册说课稿

高中化学全册说课稿

原子结构

一、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原子结构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原子结构是本单元,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原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它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深化、拓展和完善。

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构成原子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A Z X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够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房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教法与学法

由于本节课内容最大的特点是:抽象,理论性强且无演示实验,探究试验,因此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枯燥感,所以我们教师要有组织的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直观的教具和形象地比喻,充分发挥模型,幻灯片,电脑三维动画的作用,是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微观世界宏观化,注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教学中应以复习初中内容为主线,边复习边学习新内容,使学生逐步构建较为系统的原子结构知识

四、重难点突破

本节可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为原子核,核素。第二课时为核外电子排布。

我们利用复习初中学过的有关原子结构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然后利用化学史中的ɑ粒子散射实验突破本节难点。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总结出原子的内部结构,通过讲解化学史,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我们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P z 中的有关数据,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构成原子的各微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对于核素,我们可以以氢元素的三种核素为例,引导学生掌握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第二课时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采用探究式的方法进行,先利用初中学习的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然后启发学生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内容为本节知识要点,副板书为辅助教学其他知识。

每一课时结束时都要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一定量的针对性地练习

高三化学公开课说课稿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课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说课:龚黎珍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一节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技能,是中学化学中有关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使学生掌握配制原理和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二. 学生现状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无疑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但在讲授的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解惑,帮助学生将知识归纳、整理,指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尤其重要。例如学生经常遇到的有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问题,此类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对于配制过程中需要哪些仪器,

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演示讲解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应注意哪些事项,在哪些步骤中可能会引起误差,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学生觉得这些知识好象就在眼前,但就是抓不住,在练习中经常出错。

三. 教学方法:

示范——实践

通过直观教具(实验、录象)引起学生的直观注意并激发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提高他们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的正确途径。

四. 教学过程:

为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我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主线索:“步骤→仪器→误差”

先引导学生回忆配制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即: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移液;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结合实验步骤来逐一回忆每一步中所需要的仪器?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应注意哪些事项?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根据c B = n B/ V进行误差分析:

① V不变时,操作使n B偏大,则c B偏高;反之,偏低。② n B不变时,操作使V偏大,则

c B偏低;反之,偏高。

例如:步骤④移液: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由步骤④移液很容易想到仪器: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②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③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④溶解后必

须恢复至室温后才能移液;⑤容量瓶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溶液,不能加热,更不能用来做反应容器。操作注意事项: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在这个步骤中操作不当会引起n B的变化:如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使溶质的质量偏低,物质的量n B偏小,物质的量浓度c B偏低。

又如步骤⑥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 ~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由步骤⑥定容很容易想到仪器:胶头滴管。

在这个步骤中操作不当会引起V的变化:如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的体积V偏大,物质的量浓度c B偏低;俯视刻度线会使溶液的体积V偏小,物质的量浓度c B偏高。

通过按照主线索“步骤→仪器→误差”回忆,使学生回忆时不会遗漏仪器,也便于记忆。经过上面总结以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和应用以上学到的理论,绝大多数同学能够较熟练的分析,他们对于自己作出的结论也能正确解释。

二、播放录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部分,所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不仅是本章知识的延伸,是本章的重点、难点,而且是整个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其实验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实验的精确程度。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动手再做一遍。但这样浪费时间,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可以采用录象。学生通过观看录象,找出录象中的错误(用手拨动游码,在移液过程中玻璃棒没有沿烧杯口提起)。一方面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下掌握学习的规律,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准确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很好地突破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三、与国外教材的对比

展示国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让学生对这两种配制方法进行对比讨论。

五. 板书板图设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 操作步骤:① 计算;② 称量;③ 溶解;④移液;⑤ 洗涤;⑥ 定容;⑦ 摇匀。

2、 仪器: 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3、 实验误差分析。 六. 总结

经过三个层面循序渐进的专题复习,一方面能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困惑,另一方面能充

Figure2-7. To Prepare a solution of accurately known concentration:(a)weigh

out an amount of the solid(here,nicke chloride,NiCl 2 ).(b)dissolve it in less water

than the final desived volume of

solution,and(c)dilute carefully to the total volume marked on the neck of the volumetric

flask.The molarity equals the number of moles of solute divided by the total volume

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说课稿

吉林省实验中学刘旭红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说课稿

吉林省实验中学刘旭虹

一、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的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

分类。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编排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思想并逐步多角度地认识化学物质的分类从而使其化学物质分类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上。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是学科体系的三个要素。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重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科思想的培养。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之一,新课程在必修1的第二章加了此部分内容,可见其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学科思想的学习更注重过程性,而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性与主动性。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在整合与落实三维学习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维目标的落实,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更好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应用,懂得物质的分类就可以实现由“掌握了一种物质”向“贯通一类物质”的转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化学科学。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其实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一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教学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二是根据本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三是

根据学情,本部分内容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并制作分类图。

2.过程与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让学生自己阅读都能学完,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以获得发展为目的。本人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活动探究式教学(其流程如下图),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按照下列线索作为指导思想:

(1)知识线索

教学设计的主线就是以分类观为核心观念,通过活动探究教学模式,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不断地创设思维情境,问题连锁,环环相生,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由分类的意义到分类有标准到分类方法到分类应用,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感知由生活到化学,思维由浅入深,达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2)思维线索

思维的发散→思维的收敛→思维的迁移。每个探究活动的问题都是发散的,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地碰撞,对分类思想的认识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思维不断收敛升华,最后学生学以致用,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类,实现思维的迁移。

(3)分类思想形成线索

观察感知阶段(活动1)→加工整理阶段(活动2)→初步形成和巩固阶段(活动3)→丰富拓展阶段(活动4)→逐步完善阶段

2.教学流程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板块,即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应用。每个板块都是以问题创设情境,提出学习任务,进行教学和学生活动,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每个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每个板块相对独立,但按照知识线索、思维线索、及分类方法形成线索来看,各个板块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

板块一:生活中的化学——分类的意义(思维的发散阶段、分类方法形成的感知阶段)

【问题情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地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

【提出学习任务】在2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道的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分类的意义。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头脑风暴式分组活动。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分类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开始本节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板块二:从生活到化学——分类的含义(思维的收敛阶段、分类方法的加工整理阶段)

【问题情境】对学生熟悉的化学物质尝试分类。

【提出学习任务】对下述化合物:NaCl、HCl、CaCl2、CuO、H2O、Fe2O3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在对这些物质分类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分组汇报,学生的分类形式会有多种。学生的活动就是在做分类的工作,通过学生回答怎样做分类这个工作,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认识到同种事物可以有多种分类标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得出分类的概念。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板块三:分类的方法(思维的收敛阶段、分类方法的丰富推展阶段)

问题情境: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提出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和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同时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对于两种方法的特点,要求学生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独立完成,教师可通过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概括。

板块四:分类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思维的迁移、分类方法的逐步完善阶段)【问题情境】将学过的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提出学习任务】将学过的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体会用到的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对学习化学有何帮助?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分组汇报,师生共同交流分享成果。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整节课的亮点,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隐性地使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体会到了方法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方式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本节课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纸笔评价: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见练习。

2.学习档案评价:小组活动记录单是一种形式。我还设计课后活动记录档案袋。

3.随堂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三价铁的氧化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内容除了对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回顾以外,主要介绍了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

合物》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为化学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中,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的先研究“典型金属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纵向知识结构编排方式,而是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来分类,重新整合,横向分块,集中介绍。本课节选的便是其中的氢氧化物和盐中的部分内容,其目的是意欲借助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对有关铁方面的知识的进行一次回归、梳理及升华。但受中学知识的局限,或者是教材编排的限制,过去我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是通过学生以前的知识积累直接告诉学生哪些物质可以实现两者间的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新的例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后通过练习相关的方程式来巩固。但如此讲授,我发现收效甚微,学生的遗忘率很高,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知从何下手,更加不要说要求学生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了,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使所教授的内容很快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呢?也许教授方法比讲授知识本身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这节课我力图能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当然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通过实验检验方案,最后总结规律,得出正确结论。我认为,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据教学大纲、素质教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铁的氢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归纳使学生掌握三价铁的氧化性和鉴别方法。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相互转化的本质及其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能力方法目标:

通过对铁盐、亚铁盐相互转化关系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设计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从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关系中,体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此前学习的是较粗浅的关于氧化还原的基础知识,根据《大纲》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即可,而他们所接触到的例子也只能是初中已学过的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头脑中的感性材料积累本身就是有限的,这就使概念的形成过程——由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有了障碍,而这节课的内容将涉及到多种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的反应或者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的反应,这即是对前面所学理论知识的呼应与回归,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将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所以,以实验探究的方式了解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解释并准确掌握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将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学情和教法

1、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遇到具体的化学反应,能根据已经掌握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从本质上加以区分。这些知识为研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经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

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技能和分析实验的能力,从而为以实验方法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这也是本节所要强调的、学习和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观点和方法。由于学生具有这样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化学观点方法,要掌握三价铁的氧化性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当然,由于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方案,再根据方案设计实验,而实际上我们知道药品添加的先后顺序不同以及药品的用量不同将有可能造成不同的实验现象,所以,在学生提出初步方案后,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规定实验时药品添加的先后顺序以及药品的用量,这些内容将会成为学生的疑点,使好钻研的同学颇感迷惑。

2、以实验促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现象→归纳总结。分散难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验演示与物质性质的类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学,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3、利用现代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将讨论题.练习题和实验观察重点展示出来,节约课堂时间,也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找准学习重点;演示实验可在多媒体高清晰展示台上做,以求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配合教学。

三、说学法

根据化学学习的认知理论,让学生从创设的问题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有选择地观察,有目的地思考,进行类比、讨论,透过化学现象探索其本质。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用适当的学法,如铁盐的物理性质,用观察法学习;学习化学性质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演绎推理,使学生认识到Fe3+的强氧化性;学习Fe2+和Fe3+的相关性质时,可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习Fe3+的检验以及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相关内容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片,找出图片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加强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1、制作电教课件

2、准备实验用品

3、准备学生课堂练习

(二)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情况,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相关知识,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作为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回顾,创设以下问题:(从实验桌上拿起两瓶未知溶液)现有两瓶已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你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它们?(方法并不唯一)问题提出后,可留出足够时间鼓励学生相互讨论。经过热烈讨论,学生给出答案:(1)根据溶液的颜色(2)分别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及所发生的变化。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为两瓶溶液贴上正确的标签。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所以,接下来我顺势切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介绍一种更灵敏的鉴别方法。

2、新授课的教学方法

探究与交流一:

探究:Fe3+离子的检验(操作参阅书本P51)

在两只试管里分别加5mL FeCl2溶液入和5mL 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交流:阴离子相同,阳离子不同,可以预测Fe3+遇到SCN-生成血红色物质,而Fe2+遇到SCN-则不会生成血红色物质,据此可将Fe3+和Fe2+区分开来。

安排这个环节我的目的有两个:首先,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和优良的习惯,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当然,这个目标也贯穿了本节课的始终。其次,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区分Fe 3+和Fe 2+的三种方法,这就为下面的探究提供了知识基础。当然这三种方法有简有繁,各有优缺点,在下面即将要碰到的问题中,也许三种方法都可以,也许只有其中的一种适用,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判断和取舍,这就好比为学生提供了各种钥匙,面对不同的锁,究竟谁能又快又准地把锁打开呢?这就要看各人的能力了。

探究与交流二:

出示:底部有黑色粉末的FeCl2溶液的试剂瓶

提出问题:盛放FeCl2溶液的试剂瓶底为何有黑色粉末?黑色粉末是什么?

解决问题:

(1)黑色粉末是什么物质?(铁粉)

(2)为何要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类比于钠为何要保存在煤油中?推测铁粉的作用。

(铁粉防止FeCl2溶液变质。)

(3)推测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会使FeCl2变质?你的依据是什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氧气可将Fe2+氧化成Fe3+。因为同为二价的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就可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

设计实验:

(1)不含固体粉末的FeCl2溶液的制备——铁钉和盐酸在试管中反应。

(2)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倒入烧杯中

(3)滴加1—2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改变

实验验证:

取适量不含固体粉末的FeCl2溶液(铁钉与盐酸溶液反应)于烧杯中,滴加1—2滴KSCN 溶液,振荡溶液,溶液变红。

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生将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知识。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要让学生在这种交互的过程中保持热情,不断地去探索,则需要给予他成就感,而成就感的获得则来自于每个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力所能及,所谓跳一跳就够得到,如果竭尽全力也够不到,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更不要说进一步探索的热情了,所以问题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力所能及并不代表肤浅,毕竟学生是要通过探索过程获得新知识的,也就是说最终学生的思维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如何解决这一对看似矛盾的问题,我选择有梯度地设置问题,即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就如这节课所展示的那样:黑色粉末是什么物质?(铁粉)——→为何要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粉防止FeCl2溶液变质。)——→推测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会使FeCl2变质?你的依据是什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因为这一节课我本意就是要在方法上有所突破,所以在课前我也确实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如何将问题设置得既有梯度又要很流畅,而在具体实施时果然不负我望,整个流程行云流水一般,连我自己也很享受这个过程,所以,不仅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兴趣高昂,连我这位老师也颇有成就感。

下面几个探究过程的设计也同样遵循以上原则,所以,请允许我不再一一重复。

探究与交流三:

提出问题:既然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应该如何保存FeCl2溶液?加入铁粉是何原理?

解决问题:

(1)如何保存FeCl2溶液?(与空气隔绝。)

(2)加入铁粉是何原理?(铁粉只有还原性,Fe3+只有氧化性,加入铁粉可防止Fe3+的生成,同时不引入其它杂质。)

(3)能否设计实验证明铁粉确实可与FeCl3溶液反应?(关键:如何证明Fe3+转化成Fe2+?KSCN溶液何时滴加?)

设计实验:师生共同交流

实验验证: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观察、记录现象。

探究与交流四:

提出问题:分析上述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并同时指出电子工业上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浸泡铜制电路板,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其化学原理。

学生实验:

用毛笔蘸取少量30%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一个“+”号,放置片刻后,用少量水(洗瓶)将铜片上的溶液冲到小烧杯中,迅速观察其颜色。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小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和铜片表面的变化。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学生板演:

FeCl3 + Fe = 2FeCl2+ CuCl2

探究与交流五:

提出问题:我们可用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如果FeCl3溶液中有杂质FeCl2的话,又该如何除去?

分析问题:根据前面的分析,应加入氧化剂,但同样不能引入杂质。考虑是否可通入氯气或加入氯水。

解决问题:设计探究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实验验证:取少量Fe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观察、记录现象。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探究与交流三、四、五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探究与交流三、四都是探究Fe3+的氧化性,而其中探究与交流三更是基础,所以我侧重于将Fe3+遇到Fe所体现出来的氧化性帮助学生透彻,那么接下来学生自然就会

将所学知识迁移到Fe3+和Cu的反应中。探究与交流五是探究Fe2+的还原性,在内容上也是对探究与交流二的呼应和回归,因为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Fe2+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所以要将FeCl2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并且不能引入其他杂质,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氯气或者氯水。

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启发学生将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即为后面的“巩固练习”作好铺垫,又达到了知识升华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

知识归纳:用简洁的语言归纳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条件?

氧化剂:O2、Cl2等

还原剂:Fe 、Cu等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我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进行对比。相信他们很快就能从两者的颜色、性质等方面做出比较,并且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他们的相互转化关系。

五、巩固练习:(略)

六、作业:课后习题

“乙烯”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结构、实验室制法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材简析

教材先说明不饱和烃的定义,然后从乙烯分子的组成推导出它的电子式,再由电子式写

出结构式,并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引出烯烃的定义,说明乙烯是烯烃中最简单的一种烃。

由于乙烯的分子结构是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因此教材在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前,先介绍乙烯的分子结构。这样,使学生容易体会到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辨证关系。教材先介绍了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接着介绍了它的键角、键长、键能等物理常数,特别是把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与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348KJ/mol)相比较,从而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容易断裂,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容易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即乙烯可以起加成反应的原因。加成反应是烯烃的重要性质之一。

而乙烯跟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的反应则是鉴别烷烃和烯烃的重要反应。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②使学生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对学生进行科学抽象能力的指导。

(3)德育目标结合“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

4.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二、说教法

1.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分子的结构问题,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在教学中可多使用球棍模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多练习、多对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2.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化学性质实验。通过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

3.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用计算机课件模拟乙烯的加成、加聚反应。其主要作用在于突破难点,化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发展。

三、谈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分子结构模型,掌握物质的分子结构特点;全面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对比学习法:通过对比学习,掌握乙烯、甲烷燃烧火焰的情况。在介绍加成反应时,与取代反应对比。并引导组织讨论:工业上制取氯乙烷应该利用乙烯和HCl的加成反应还是利用乙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为什么?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学习法: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程序

由于学生对有机物的学习方法还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紧扣“结

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主线。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对系统地学习有机物的方法的掌握。Array

1.新课引入从复习乙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入手。后提出:如果通过反应把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消去2个,即分子式由C2H6变为C2H4,在C2H4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是怎么结合的?C2H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怎么写?C2H6和C2H4的结构式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以下两点:

(1)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没有被氢原子完全饱和;

(2)乙烯分子中碳碳之间以双键相结合,而乙烷分子中,碳碳之间以单键相结合,从而引出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

2.分子结构的教学采用对比教学,边填表、边分析的教学方法,并尽量利用球棍模型来配合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填写下表:

通过分析:尤其是通过对双键的键能、键长和单键的键能、键长的比较,了解双键的键能不是单键的键能的2倍,而是比2倍略小;双键的键能也不是单键的一半,而是比一半大,进而得出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容易断裂的原因,这也是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的理论依据。

3.实验室制法的讲授先简单介绍乙烯的工业制法,后转入实验室制法。要求学生边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边讨论下列问题:

①两种反应物的体积比是多少?

②为什么要加入几块碎瓷片?

③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其水银球的位置如何?

④用什么方法收集乙烯?

(制备乙烯时,完成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

实验完成后,讨论:

⑤瓶中的液体变黑的原因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

⑥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⑦制取乙烯气体中还含有哪些杂质气体?如何除去这些杂质气体?

通过讨论,要求学生掌握乙醇脱水制取乙烯的实验装置、化学方程式,强调记住这个反应的温度是170℃。

4.化学性质的教学紧密联系乙烯的分子结构,尤其是联系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容易断裂这一点,自然地引入对烯烃的重要反应——

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讨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再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反应的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