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羁旅行驿诗歌鉴赏

羁旅行驿诗歌鉴赏

羁旅行驿诗歌鉴赏
羁旅行驿诗歌鉴赏

例题1. 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此诗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题2. 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例题3.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

【巩固练习】

晚次鄂州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释】[1]估客:贩货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愁鬓逢秋色,是说愁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实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

“愁“字堪称本诗的诗眼,从三、四联看,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这两联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注】此类新题答案在诗歌鉴赏练习预备题文档中

耒阳溪夜行戎昱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2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4.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3)在《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总结知识点】

一、通假字

1.迨应办军须无阙(阙:通“缺”)

2.不闲坐作进退之节(闲:古同“娴”,熟习/文雅)

3.天子不振,尚安所诉(阵:通“赈”)

4.而阳不之知(阳:通“佯”,假装)

5.尔曹亡惧(亡:通”无“)

6县车边(县:通“悬”)

二、皇帝有关

1.会大元帅府劝进,乘舆仪物皆未备

劝进: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乘舆:(1) 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2)借

指帝王

2.张浚集勤王之师(救驾的军队)

3.从驾至维扬,敌犯行在所

驾: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

行在所:1. 指天子所在的地方。2. 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车驾:马车/天子的代称

扈驾:随从,侍从

幸:特指帝王到某地,解释为“驾临”制诏:皇帝的命令【严助】视朝,临朝听政【褚亮】

奉安:安葬皇帝或父亲(今指为国家元首举行葬礼)

诣阙1. 赴朝堂 2. 指赴京都

朝觐:朝见,拜见(君主)

朝参,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

陛辞:指臣下临行前向君主告别

禁中:宫中(禁内:帝王所居宫中。)草昧:创始。引申为“开国之初”)

招谕:以帝王的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

顾命:临终遗命/帝王遗诏

宰臣:帝王的重臣,宰相

谕旨,皇帝晓示臣下的旨意

给扶,给予扶侍之人。古时君主赐给大臣的一种礼遇。(诏给扶减

拜)

近习:帝王的亲信。三、官员有关

荫补:祖上恩荫补授

超迁:越级升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判,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

(同“领”、“兼”)

行、署、权、摄、假:代理官职。

责授:降级授予官职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的官

致仕:辞职回家(乞骸骨)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

裁抑:制裁

治绩:为政的成绩

久次不迁:久居官次

率敛:lǜliǎn搜刮聚敛)

剖判:辨别;判断,

量移:被贬边远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

持节:汉代指持符节出行/后泛指在外担任重要职位。

丧死有关

起复: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

持服:守孝,服丧

服阙: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

持余服:服完剩下的丧期

丁忧:遭遇父母的丧事。

丁内艰:遭遇母亲的丧事(丁外艰)敛①聚集征收②收整,约束③装殓

瘗yì掩埋,埋葬

祖考:已故的祖父/祖先

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

哀毁,谓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四、战争

军旅:1. 部队。2. 作战或战争。3. 军事

转饷:运送军粮

畋弋tián yì打猎。弋,以绳系箭而射占募:招募,募集

行阵:也可写作“行陈”,军队行列贼帅:贼首渠帅:首领,泛指魁首。

反侧:反叛。

边籴:边地购进的军粮。

乱离:战乱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有事(江南):用兵(进攻讨伐)江南战伐:征讨、征战,

五、品格才能

荒恣:放纵恣肆,无所约束。

苛扰:狠虐,骚扰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二三其德)

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虚公:无私而公正。

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人。

矜持:拘束,不自然。

器局:才识气度

俊辩:能言善辩

文学:写作才能

经略:筹划治理。(经略之才)

至行:卓绝的品行

廊庙器:称能肩负朝廷重任者

谨敕(谨饬):谨慎。

六、年成灾异有关

属洛阳岁旱艰食:粮食歉收

凶、饥、馑、歉:粮食歉收,荒年

偏灾:大灾

殷阜:富足

七、重要单字

讼:控告。

廉:考察,查访

验:证据(无验)

鞫:审问(鞫穷:彻底追查)

科:判定刑罚(论,坐)

急:逼迫扞[hàn],抵御

劬qú过分劳苦,勤劳(劬劳)

旰gàn 晚,天色晚:~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

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绪:前人留下的功业(事业)

厥:代词,他的,他们的。

比:齐等,同等

抗:匹敌方:比拟。

帖:安定,顺服(帖然)

俾:使,让(俾众周知)

逊:退让/逊色:差一点,次一点

第:但,只。

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甫:刚刚/美好

存:慰问,问候(枉用相存)

过:探望,问候(大母过余)

递:轮流(递相察:互相监督)

窜:流放(窜梁鸿于海曲)

剧:复杂,繁难。(繁剧)

羡赢:羡,有余,余剩。羡赢:盈余延光素相款奉(相:动作偏指一方,他。指梁末帝。款:诚恳。奉:侍奉。)

霁,雨雪停止,云雾散,天放晴。除:台阶(陛:殿前的台阶)

愿:纯朴(愿朴)

恂:示众(斩之以恂)

赡:丰富,渊博。

让:责备

虑:担心

怀:衔恨(望:埋怨,怨恨。衔:含,怀恨)

八、重要固定词语

抚谕:同“抚喻”。安抚晓喻。

伺便:等待合适的时机

修塞:修缮堤防,堵塞决口

构致:聚集招致

构陷:定计陷害,使别人落下罪名

籍没:登记并没收(家产)。

故事:先例

计数:谋略权术。

清论:公正的评论,亦指公正的舆论时论:当时的评论(舆论)

物议:众人的议论

追论:①议论过去的事②追究

滞论:积滞的案件

笔札:1纸和笔。2指文章、书信等讽诵①背诵②诵读

信宿xìn sù 1.连宿两夜。2.谓两三日。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

荒梗:荒凉闭塞处

生梗:①桀骜不驯②生硬

民庶:庶民、百姓。氓籍:民籍。

赤子:(1) 刚生的婴儿(2) 人民。籍没:登记财物加以没收

捶楚:杖击,鞭打。

不获已;不得已

眷遇:殊遇,优待

尔曹:你们

便宜:有利于国家的事/不需请示灵活处置

细故:小事,琐事。

绵厉:延续时间久(未几、俄而、俄顷等)

佥同:一致赞同

面折:当面指责

无素:1. 不经常。2. 平素不交往。宣谕:宣布命令

款狎:亲近,亲昵。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款奉:诚恳侍奉

款附:诚心归附

宿逋:久欠的税赋或债务

终焉之志: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善状:好样子(无状:不像样)

陵迟:衰落

文致其罪:舞文弄法,治人于罪。

曲宴:私宴,多指宫中之宴

燕聚燕聚:相聚宴饮。(燕聚一堂)隐微:(1).隐约细微(2).犹隐私

九、补充一词多义

逋:①拖欠/②拖延/③逃亡

寝:

①事寝不报。(息、止,扣住不发)

②其议遂寝(那种议论于是平息)

③貌寝(面貌难看)

勒:①强制(~令~索)

②统率(~兵)

③雕刻(~石“燕然未勒归

无计”)

邀:①迎候、半路拦截(邀击)

②邀请(“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

家”)

③求取、希望得到(邀功请赏)阳:①通“佯”,假装(阳奉阴违:表面上、假装)

②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殆:①伤亡殆尽(大概,几乎)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假:①假平西将军(代理)

②弄虚作假(不真实的)

③假公济私(借用、利用)

④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原谅)权:1.秤锤

2.衡量

3.权变,灵活

4.权力

5.暂且暂代官职

稽:①则可不劳众江东稽服(qí叩头/叩头臣服)

②无稽之谈(考证,考核。)

③稽留(停留,拖延)

按:①检查【召有司案图(通“按”,查阅)】

②巡行

羁旅行役诗学案及答案已排版

转烛飘蓬一梦归,村桥原树似吾乡 ——羁旅行役诗学案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也称为思想怀远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出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原因: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逢年过节。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二、羁旅行役诗抒发的情感 1、羁旅愁思 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 如: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客思乡。景:月。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②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客思乡。景:水、风、夕阳。手法:列锦、卒章显志。) 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客思乡。景: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手法:裂锦、想象、反衬。) 这类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或物或事或人。鉴赏时应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2、思念亲友 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如:①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内容:客思亲。手法:想象、主客倒置) ②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内容:客思亲。手法:细节描写。) ③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内容:客思亲。手法:直抒胸臆、主客移位) 3、怀才不遇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幽怨与愤慨之情。 如①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10年全国卷Ⅱ)欧阳修《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内容: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手法: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 4、征人思归,闺中怀人

羁旅行役诗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人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妙喻传情:乡愁。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3.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三、常见意象 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重点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寒塘》;③“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鹃啼血”,如2004年全国卷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羁旅行役诗鉴赏复习课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 羁旅行役诗复习课教案 执教者:宣汉县土黄中学刘光洲 教材理解: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教学目标: 1、判断特征,把握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行役诗的常用手法和思想情感。 3、了解古典诗词,提高文学修养。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了解古典诗词,提高文学修养。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23教学模式,1学案(学生自学,积累丰富);2课案(课堂交流,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解决);3练案(利用练习,加强巩固)。 一、教学过程: 1学案 完成任务: 1、判断羁旅行役诗的题材特征。 2、捕捉、积累羁旅行役诗中的常用意象。 3、把握羁旅行役诗常用的手法。 4、理解羁旅行役诗表达的情感。 题材特征 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标志:1、动词类: 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 2、名词类:

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 常见意象 月亮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予),山深闻鹧鸪。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猿啼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 高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意象三字经: 夕阳外,暮霭里,月光明,秋风起, 杨柳色,春草绿,梧桐树,芭蕉雨, 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 倚高楼,浮云飘,凭栏处,萧声咽, 碧云天,黄叶地,暮钟响,流水长, 驿馆里,孤灯下,茅店月,板桥霜, 长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全突破 常见题材之羁旅行役诗(含答案)

何为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思乡怀人诗”。主要通过描写羁旅在外之人所见之景,记叙其所遇之事,多表达凄苦孤寂的心境,宦游之艰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亦或忧国忧民的情怀。 如何鉴赏羁旅行役诗? 把握三点:所遇之事 所见之景 所抒之情 思考一点:为何羁旅行役诗非常多? 1.为前程、理想不得归(游子); 2.征召戍边; 3.遭遇贬谪; 4.家国离乱。

所见之景 整体意境: 常见时地: 常见意象: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_________和_________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清渐向瞑,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 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 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快速分辨出题材 熟知题材的内容(景,事,情) 用经验方法作答 总结典型意象 情感主题 高频手法 高考真题讲与练 讲析题部分参考答案 12.(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总答2分)上阕写作者 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孤寂之感更浓重。(简要分析3分)

羁旅行役诗

三、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一是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二是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三是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四是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鉴赏: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羁旅思乡诗鉴赏

羁旅思乡诗鉴赏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2.情感方面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3.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

羁旅行役诗经典题解

羁旅行役诗经典题解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诗中具体描写诗人过冬至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2.请结合句子,分析这首诗歌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6分) 答案:1.抱膝灯前影伴身。 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表达羁旅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2.诗的一二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而三四两句“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是虚写,是想象,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这首诗的体裁是绝句,唐代另一种著名的诗歌体裁是律诗。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5分) 3、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 2.三、四句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担心自己要说的话没能在信中一一表达,在行人快要出发的时候又把信件打开,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3.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 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5分)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吹芦管”是理解本诗思想的关键,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6分) 答案:1.冷清的大漠月夜图。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3分,)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冷切,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2.同意。“吹芦管”是在“沙似雪、月如霜”的受降城上听到的,由末句的“一夜征人尽望乡”可知,这芦管所吹的曲子正是思乡之曲;“吹芦管”由景入情,

(完整版)高考真题之羁旅行役诗

诗歌归纳之羁旅行役诗专题 一、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二、常见意象及特征: 故园(西楼、高楼、小楼、危楼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云(漂泊不定,喻指漂泊)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三、思想内容: ①羁旅愁思,游子漂泊在外(四处漂泊)的凄凉,孤独(孤苦无依) 愁苦,寂寞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②思念亲人,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 ③感慨身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江汉》、《旅夜书怀》、《登高》。 四、体味抒情方式: 或物或事或人,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羁旅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是“触景伤情”“感时伤情”“托物传情”还是“因梦寄情”。 例一、(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和衬托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羁旅行役诗鉴赏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羁旅行役诗鉴赏

羁旅行役诗又称记行诗、行旅诗。古代很多诗人长期客居异地,淹留他乡,或漫游山水,或谋求仕途,或贬谪迁徙,或戍守边塞。时间漫漫空间遥遥,他们只能用文字一遍遍地吟唱心中永恒的离乡之痛:对故土亲人的依恋与牵挂;对身世遭遇的感怀与无奈;对生命易逝、功业难成的哀伤与怨愤;对边地苦寒的怨尤和叹息。 一、常见意象及特征 1、这类诗常描写的景物、用词有:客船、车铎、孤帆、驿道、落日、圆月、晚钟、秋风、苦雨、杜鹃、鸿雁、浮萍、飞蓬、天涯、砧声、油灯、家书、故园(西楼、高楼、小楼、危楼)、慈母等。 2、景物特点常常是:萧条冷落、萧瑟悲凉、暗淡凄寒、幽寂清冷 3、表达技巧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衬托,乐景衬哀情,想象联想,对比,虚实结合(主客移位),侧面落笔,比喻,拟人,直抒胸臆等。 4、常用意象 月亮: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猿啼: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 红豆: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日暮: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落日:表现迟暮的老年。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高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白云: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白

羁旅行役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歌鉴赏第二类:羁旅诗 【题材概览】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国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远滞他乡,或漂泊流离,或辗转仕途,或游历山川,或探亲访友,他们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这类诗就叫羁旅诗。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中“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每年高考都有所涉及。 【内容情感】 行旅之中,家永远是温暖的慰藉。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漂泊流离的痛苦,凝聚了诗人的人生的感叹,情真意切,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大致说来,羁旅诗常见的内容及情感有: 1.描述旅途的艰辛,抒发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对家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眷念。 2.叙写漂泊不定的生活,表达对温馨家庭的渴盼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 3.叙写自我的失意生活,表达客居他乡、人生彷徨,充满文人失意之感。 4.在对旅途的叙写中,蕴含朋友珍重、鼓励、劝勉之意。 以上这些情感,很难以截然的界限分开,常常交织在一起。但终究围绕着哀己思亲的主线展开。 【鉴赏要点】 手法关键词: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节气节令。 羁旅诗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 羁旅诗常常通过营造一个特定的环境氛围来表达情感。旅途既为羁绊,烘托的氛围一般是凄寒、衰败、孤寂、冷清之景,这与温暖的家方能构成截然的对比。有时思家而不得归,便借助于梦,所以羁旅诗中常见梦的痕迹,梦当然是联想和想象的结果。梦中归乡,温暖喜悦;现实羁旅,凄苦无助,虚实对比强烈。 羁旅之中,常托物而传情。大雁、笛音、月光、柳树都是常用来寄情的媒介。 同时还要注意,“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了解一定节日的风俗特征对于把握诗歌内容也显得必不可缺。常见的节日有:①人日:正月初七日。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②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节又称为灯节。③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④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楔。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⑤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⑥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赏析示例】 阅读下面这道题,完成后面的练习。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 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作简要赏析。 思路点拨:读这首诗,有三个方面要注意。首先是标题,“驿”,即驿站,与驿站的文化内涵相关联,我们就会想到人在旅途、漂泊在外。其次,是这首诗中的意象,残缺之月,明灭孤灯,

羁旅行役诗学生讲解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第一课时) 了解感知 一.了解羁旅行役诗 概念: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 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 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妙喻传情:乡愁。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常见手法方面

3古代诗歌分类鉴赏羁旅行役(思乡怀人诗)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一、山水田园诗二、赠友别离诗三、思乡怀人诗 四、咏物感怀诗五、边塞军旅诗六、咏史怀古诗 羁旅行役(思乡怀人)诗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羁旅行役类诗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近几年有许多试题属于这一类型。《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舟下建溪》(方惟深)《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秋思》(张籍)《鹧鸪天》(晏几道)《菩萨蛮》(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江汉》(杜甫)。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3.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

羁旅行役诗常见意象

动物类: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 鹃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 形象。 ?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 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 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 腔的离愁别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 造口壁》:江晚正愁余(予),山深闻 鹧鸪。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 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

之感。赵嘏《长安晚秋》:残星数点雁横 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 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 难寄。 植物类: ?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 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 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 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 风各自愁。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 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 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 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 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 天文地理: ?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 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 词中常表现的情感。杜甫《恨别》:思 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云 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 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 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杂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 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

羁旅行役诗 赏析指导

羁旅行役诗 吴大坤 一、知识积累 1、羁旅行役诗内容简介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是流浪他乡的诗人在旅途中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2、羁旅行役诗常见情感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3、羁旅行役诗中常见的意象有: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