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要点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要点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要点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要点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要点

相关分析

一、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Bivariate 1.相关系数的含义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统计方法。相关系数是描述相关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的统计量,通常用r 表示。

①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即:–1≤r ≤ 1。

②计算结果,若r 为正,则表明两变量为正相关;若r 为负,则表明两变量为负相关。

③相关系数r 的数值越接近于1(–1或+1),表示相关系数越强;越接近于0,表示相关系数越弱。如果r=1或–1,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直线性相关。如果=0,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不相关(不是直线相关)。

④3.0

⑤r 值很小,说明X 与Y 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意味着X 与Y 之间没有其它关系,如很强的非线性关系。

⑥直线相关系数一般只适用与测定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若要衡量非线性相关时,一般应采用相关指数R 。

2.常用的简单相关系数

(1)皮尔逊(Pearson )相关系数

皮尔逊相关系数亦称积矩相关系数,1890年由英国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提出。定距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测量常用Pearson 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

n

i n

i i i

n

i i i

y y x x

y y x x

r 1

1

2

21

)()()

)(( (1)

(1)式是样本的相关系数。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数据要求:变量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相互独立的连续数据;两个变量在散点图上有线性相关趋势;样本容量30≥n 。

(2)斯皮尔曼(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

Spearman 相关系数又称秩相关系数,是用来测度两个定序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

当两组变量值以等级次序表示时,可以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反映变量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它是根据数据的秩而不是原始数据来计算相关系数的,其计算过程包括:对连续数据的排秩、对离散数据的排序,利用每对数据等级的差额及差额平方,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

1612

2

--

=∑n n d r R (2)

(2)式中,R r 为等级相关系数;d 为每对数据等级之差;n 为样本容量。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对数据条件的要求没有积差相关系数严格,只要两个变量的观测值是成对的等级评定资料,或者是由连续变量观测资料转化得到的等级资料,不论两个变量的总体分布形态、样本容量的大小如何,都可以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来进行研究。

(3)肯德尔(Kendall )等级相关系数

肯德尔(Kendall )等级相关系数是在考虑了结点(秩次相同)的条件下,测度两组定序数据或等级数据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它利用排序数据的秩,通过计算不一致数据对在总数据对中的比例,来反映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

141--

=∑n n i

r K (3)

(3)式中,K r 是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i 是不一致数据对数;n 为样本容量。 计算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的数据要求与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的数据要求相同。

3.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通常,我们用样本相关系数r 作为总体相关系数ρ的估计值,而r 仅说明样本数据的X 与Y 的相关程度。有时候,由于样本数据太少或其它偶然因素,使得样本相关系数r 值很大,而总体的X 与Y 并不存在真正的线性关系。因而有必要通过样本资料来对X 与Y 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线性相关进行检验,即检验总体相关系数ρ是否为零(即原假设是:总体中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

SPSS 的相关分析过程给出了该假设成立的概率(输出结果中的Sig.)。

样本简单相关系数的检验方法为:

当原假设0H :0=ρ,50≥n 时,检验统计量为:

2

11

r

n r Z --=

(4) 当原假设0H :0=ρ,50

2

12r

n r t --=

()2-=n df (5)

式中,r 为简单相关系数;n 为观测值个数(或样本容量)。

4.背景材料

设有10个厂家,序号为1,2,…,10,各厂的投入成本记为x ,所得产出记为y 。各厂家的投入和产出如表7-18-1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认为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相关性吗?

表1 10个厂家的投入产出 单位:万元

厂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投入 产出 20 30

40 60

20 40

30 60

10 30

10 40

20 40

20 50

20 30

30 70

5.操作步骤

5-1 绘制散点图的步骤

(1)选择菜单命令“Graphs ”→“Legacy Dialogs ”→“Scatter/Dot ”,打开Scatter/Dot 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选择散点图窗口

(2)选择散点图类型。SPSS提供了五种类型的散点图。

(3)根据所选择的散点图类型,单击“Define”按钮设置散点图。不同类型的散点图的设置略有差别。

①简单散点图(Simple Scatter)

简单散点图的设置窗口如图2所示。

图2 简单散点图的设置窗口

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指定某个变量为散点图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选入Y-Axis和X-Axis框中。这两项是必选项。

可以把作为分组的变量指定到Set Markers by框中,根据该变量取值的不同对同一个散点图中的各点标以不同的颜色(或形状)。该项可以省略。

把标记变量指定到Label Cases by框中,表示将标记变量的各变量值标记在散点图的旁边。该项可以省略。

从左侧变量列表框中选择变量到Panel by框中作为分类变量,可以使该变量作为行(Rows)或列(Columns)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便于比较。该项可以省略。

选择Use Chart Specifications From选项,可以选择散点图的文件模板,单击“File”可以选择指定的文件。

单击“Title”按钮可以对散点图的标题进行设置,单击“Options”按钮可以对缺失值以及是否显示数据的标注进行设置。

②重叠散点图(Overlay Scatter)

重叠散点图能同时生成多对相关变量间统计关系的散点图,首先根据分类变量的不同取值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对各分类数据做简单散点图。重叠散点图的设置窗口如图7-18-3所示。

图3 重叠散点图的设置窗口

从左侧框中选择一对变量进入Pairs框中,其中前一个为图的纵坐标变量(Y-Variable),后一个作为图的横轴变量(X-Variable),可以通过点击按钮进行横纵轴变量的调换。

其他设置与同简单散点图都相同。

③矩阵散点图(Matrix Scatter)

矩阵散点图以方形矩阵的形式在多个坐标轴上分别显示多对变量间的统计关系。矩阵散点图的关键是弄清各矩阵单元中的横纵变量。矩阵散点图的设置窗口如图4所示。

图4 矩阵散点图的设置窗口

把参与绘图的若干变量指定到Matrix Variables框中。选择变量的先后顺序决定了矩阵对角线上变量的排列顺序。

其他设置也与简单散点图相同。

④三维散点图(3-D Scatter)

三维散点图生成三个相关变量的三维散点图,由三个坐标轴对应变量的数据

决定,它以立体图的形式展现三对变量间的统计关系。设置窗口如图5所示。

图5 三维散点图设置窗口

从左侧的变量列表中指定三个变量分别选入Y-Axis、X-Axis、Z-Axis框中。其他设置均与简单散点图相同。

⑤单点散点图(Sample Dot)

单点散点图生成单个变量的散点图,显示数值型变量的每一个观测值,这些值都堆积在X轴附近,由于没有指定Y轴,所以数据点的Y坐标没有特殊的含

义。设置窗口如图6所示。

图6 单点散点图设置窗口

从左侧变量列表中选择一个变量选入X-Axis Variable框中。其他设置与简单散点图相同。

5-2 计算简单相关系数的操作步骤

通过散点图可以初步判断变量是否具有线性趋势。对具有线性趋势的变量计算相应的简单相关系数的步骤如下:

(1)选择菜单命令“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打开两变

量相关分析的对话框,如图7所示。

图7 两变量相关分析窗口

(2)选入需要进行相关分析的变量进入Variables框,至少需要选入两个,如选入“投入”、“产出”变量。

(3)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复选框中选择需要计算的相关系数。主要有:Pearson复选框:选择进行积距相关分析,即最常用的参数相关分析;Kendall's tau-b复选框:计算Kendall's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复选框: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即最常用的非参数相关分析(秩相关)。

(4)Test of Significance单选框用于确定是进行相关系数的单侧(One-tailed)或双侧(Two-tailed)检验,系统默认双侧检验。

(5)Flag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用于确定是否在结果中用星号标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系数,一般选中。此时P<0.05的系数值旁会标记一个星号,P<0.01的则标记两个星号。

(6)单击Options按钮,弹出Options对话框,选择需要计算的描述统计量和统计分析,如图8所示。

图8 两变量相关分析的Options子对话框

在Statistics复选框中定义各变量输出的描述统计量。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选项表示每个变量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Cross-product deviations and covariances选项表示各对变量的离差平方和、样本方差、两变量的叉积离差以及协方差阵。叉积离差为Pearson相关系数公式中的分子部分;协方差为叉积离差/(n-1)。

在Missing Values单选框中定义分析中对缺失值的处理方法,可以是具体分析用到的两个变量有缺失值才去除该记录(Exclude cases pairwise),或只要该记录中进行相关分析的变量有缺失值(无论具体分析的两个变量是否缺失),则在所有分析中均将该记录去除(Excludes cases listwise)。

(7)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提交运行。

6.结果解析

根据背景资料,利用表1中的数据,建立SPSS数据文件,分别将变量投入、产出选入Variables框中,并在Options子对话框选中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选项和Cross-product deviations and covariances选项,其他选择默认。结果如表2、表3所示。

6-1 表2为描述统计量,表3为相关分析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59,即投入与产出的相关系数为0.759,双侧检验的P值为0.011,明显小于0.05,拒绝二者不相关的原假设。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可以认为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当投入增加时,产出也会相应增加。

表2 描述统计量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an Std. Deviation N

投入22.00 9.189 10

产出45.00 14.337 10

表3 简单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Correlations

投入产出

投入Pearson Correlation 1 .759*

Sig. (2-tailed) .011

Sum of Squares and

760.000 900.000

Cross-products

Covariance 84.444 100.000

N 10 10

产出Pearson Correlation .759* 1

Sig. (2-tailed) .011

Sum of Squares and

900.000 1850.000

Cross-products

Covariance 100.000 205.556

N 10 10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6-2 调用Bivariate过程命令时允许同时输入两个变量或两个以上变量,但系统输出的是变量间两两相关的相关系数。

二、偏相关分析:Partial

1.偏相关分析的含义

在实际问题中,两变量的相关关系往往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候会使相关分析的结果变得不那么可靠。因此,引入了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偏相关分析,也称净相关分析,是指在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时,将与这两个变量有联系的其他变量控制不变的统计方法。根据控制变量的个数,偏相关分析分为零阶偏相关分析、一阶偏相关分析、二阶偏相关分析等等。其中,零阶偏相关分析是指没有控制变量的相关分析,即一般的相关分析。一阶偏相关分析是指有一个控制变量的相关分析,二阶偏相关分析是指有两个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其他高阶偏相关分析以此类推。

2.偏相关系数

进行偏相关分析时要用到偏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是在多元相关分析中说明当某个自变量在其他自变量固定不变时,分别同因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偏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亦在-1~+1之间,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当有一个控制变量为2x 时,变量1x 和y 之间的一阶偏相关系数为:

)

1)(1(22

2

12

212121x x yx x x yx yx x yx r

r r r r r ---=

? (6)

3.对偏相关系数的检验方法

在偏相关分析中,由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在固定(控制)了一个或几个变量后进行的,考虑到这种因素及抽样误差的影响,其检验统计量为:

2

12r

k n r t ---=

(7)

式中,r 是特定的偏相关系数;n 为观测值个数;k 为控制变量个数;2

--k n 为自由度。

4.背景材料

某汽车制造商从某月中随机抽出10天的电力消耗量、温度、日产量等有关资料,数据如表4所示。结合多年管理经验,对电力消耗量、温度、日产量的关系做出相关分析。

表4 某汽车制造商的电力消耗量、温度、日产量等数据表 电力消耗(千瓦)

温度(华氏)

日产量 12 11 13 9 14 10 12 11 14 11 83 79 85 75 87 81 84 77 85 84

120 110 128 101 105 108 110 107 112 119

5.操作步骤

5-1 选择菜单命令“Analyze ”→“Correlate ”→“Partial ”,打开偏相关分析的对话框,如图9所示。

图9 偏相关分析窗口

5-2 选入需要进行偏相关分析的变量进入Variables框中,至少需要选入两个。

5-3 选择需要在偏相关分析时进行控制的协变量进入Controlling for框中,如果不选入,则进行的就是普通的相关分析。

5-4 在Test of Significance单选框中确定是进行相关系数的单侧(One-tailed)或双侧(Two-tailed)检验,一般选双侧检验。

5-5 Display actual significance level复选框用于表示在结果中给出确切的P 值,一般选中。

5-6 单击Options按钮,弹出Options对话框,选择需要计算的描述统计量和统计分析。如图10所示。

图10 偏相关分析的Options子对话框

(1)Statistics复选框用于定义可选的描述统计量。其中,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表示每个变量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Zero-order correlations表示输出包括控制变量在内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

(2)Missing Values单选框用于定义分析中对缺失值的处理方法,可以是具体分析用到的两个变量有缺失值才去除该记录(Exclude cases pairwise),或只要该记录中进行相关分析的变量有缺失值(无论具体分析的两个变量是否缺失),则在所有分析中均将该记录去除(Excludes cases listwise)。系统默认为前者,以充分利用数据。

6.结果解析

这里我们选择电力消耗、温度作为待分析变量,把日产量作为控制变量,在Options子对话框中选中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选项,其他选择系统默认。具体分析结果见表4、表5所示。

6-1 表5偏相关系数表中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日产量变量后,电力消耗与温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815,概率P值为0.007<0.05,从而表明两者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表4 偏相关分析描述统计量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an Std. Deviation N

电力消耗11.70 1.636 10

温度82.00 3.887 10

日产量112.00 8.083 10

表5 偏相关系数表Correlations

Control Variables 电力消耗温度

日产量电力消耗Correlation 1.000 .815

Significance (2-tailed) . .007

df 0 7

温度Correlation .815 1.000

Significance (2-tailed) .007 .

df 7 0

6-2 表6的输出结果是在分析时,除了原有的设置外,在Options子对话框中还选中Zero-order correlations选项的分析结果。表6中结果表明,在没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电力消耗与温度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838,概率P值为0.002<0.05,也表明两者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可见,偏相关分析的结论与简单相关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但在有些时候,偏相关分析的结论与简单相关分析的结论可以不一致。

6 Correlations

Control Variables 电力消耗温度日产量

-none-a电力消耗Correlation 1.000 .838 .361

Significance (2-tailed) . .002 .305

df 0 8 8

温度Correlation .838 1.000 .506

Significance (2-tailed) .002 . .136

df 8 0 8

日产量Correlation .361 .506 1.000

Significance (2-tailed) .305 .136 .

df 8 8 0

日产量电力消耗Correlation 1.000 .815

Significance (2-tailed) . .007

df 0 7

温度Correlation .815 1.000

Significance (2-tailed) .007 .

df 7 0

6 Correlations

Control Variables 电力消耗温度日产量

-none-a电力消耗Correlation 1.000 .838 .361

Significance (2-tailed) . .002 .305

df 0 8 8 温度Correlation .838 1.000 .506

Significance (2-tailed) .002 . .136

df 8 0 8 日产量Correlation .361 .506 1.000

Significance (2-tailed) .305 .136 .

df 8 8 0 日产量电力消耗Correlation 1.000 .815

Significance (2-tailed) . .007

df 0 7

温度Correlation .815 1.000

Significance (2-tailed) .007 .

a. Cells contain zero-order (Pearson) correlations.

spss多元回归分析报告案例

企业管理 对居民消费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以湖北省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三十多年间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但我国居民消费率一直偏低,甚至一直有下降的趋势。居民消费率的偏低必然会导致我国内需的不足,进而会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本模型以湖北省1995年-2010年数据为例,探究各因素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多元关系。(注:计算我国居民的消费率,用居民的人均消费除以人均GDP,得到居民的消费率)。通常来说,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居民总 收入,人均GDP,人口结构状况1(儿童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等因素。 1.人口年龄结构一种比较精准的描述是:儿童抚养系数(0-14岁人口与 15-64岁人口的比值)、老年抚养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值〉或总抚养系数(儿童和老年抚养系数之和)。0-14岁人口比例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可由《湖北省统计年鉴》查得。

一、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一)、数据搜集 根据以上分析,本模型在影响居民消费率因素中引入6个解释变量。X1:居民总收入(亿元),X2:人口增长率(‰),X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X4:少儿抚养系数,X5:老年抚养系数,X6:居民消费占收入比重(%)。 Y:消费率(%)X1:总收入 (亿元) X2:人口增 长率(‰) X3:居民消 费价格指 数增长率 X4:少儿抚 养系数 X5:老年抚 养系数 X6:居民消 费比重(%) 1995 1997 20003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SPSS皮尔逊相关分析实例操作步骤

SPSS皮尔逊相关分析实例操作步骤 选题: 对某地29名13岁男童的身高(cm)、体重(kg),运用相关分析法来分析其身高与体重是否相关。 实验目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相关分析可对变量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计算29名13岁男童的身高(cm)、体重(kg),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 实验变量: 编号Number,身高height(cm),体重weight(kg) 原始数据: 实验方法: 皮 尔 逊 相 关 分 析 法 软件: 操作过程与结果分析:

第一步:导入Excel 数据文件 1.open data document ——open data ——open ; 2. Opening excel data source ——OK. 第二步:分析身高(cm )与体重(kg )是否具有相关性 1. 在最上面菜单里面选中Analyze ——correlate ——bivariate ,首先使用Pearson ,two-tailed ,勾选flag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进入如下界面: 2. 点击右侧options ,勾选Statistics ,默认Missing Values ,点击Continue 输出结果: 图为基本的描述性统计量的输 出表格,其中身高的均值(mean ) 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 为、样本容量(number of cases ) 为29;体重的均值为、标准差为、 样本容量为29。两者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值得差距不显着。 图为相关分析结果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体重和身高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即 |r|=,表示体重与身高呈正相关关系,且两变量是显着相关的。另外, 两者之间不相关的双侧检验值为,图中的双星号标 记的相关系数是在显着性水平为以下,认为标记的相关系数是显着的,验证了两者显着相关的关系。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的体重与身高存在显着的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an Std. Deviation N 身高(cm ) 29 体重(kg) 29 Correlations 身高(cm ) 体重(kg) 身高(cm ) Pearson Correlation 1 .719** Sig. (2-tailed) .000 Sum of Squares and Cross-products Covariance N 29 29 体重(kg) Pearson Correlation .719** 1 Sig. (2-tailed) .000 Sum of Squares and Cross-products Covariance N 29 29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 (2-tailed).

SPSS线性回归分析案例

回归分析 实验内容:基于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研究目的】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社会保障制度、风俗习惯等等。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去研究。 【模型设定】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现选用城镇居民消费进行比较。模型中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从理论和经验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故可以选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选取2010年截面数据。 1、实验数据 表1: (

2010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2、实验过程 作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的散点图,如图1:

表2 模型汇总b 模型… R R方调整R方标准估计的误差 1.965a.93 2.930 a.预测变量:(常量),可支配收入X(元)。 b.因变量:消费性支出Y(元) ~ 表3 相关性 消费性支出Y (元) 可支配收入X(元) Pearson相关 性消费性支出 Y(元) .965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所以建立如下线性模型:Y=a+bX

典型相关分析报告SPSS例析

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又称规则相关分析,用以分析两组变量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两个变量组均包含多个变量,所以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的解惑都是规则相关的特例。典型相关将各组变量作为整体对待,描述的是两个变量组之间整体的相关, 而不是 两个变量组个别变量之间的相关。 典型相关与主成分相关有类似, 不过主成分考虑的是一组变量,而典型相关考虑的是两 组变量间的关系,有学者将规则相关视为双管的主成分分析;因为它主要在寻找一组变量的 成分使之与另一组的成分具有最大的线性关系。 典型相关模型的基本假设: 两组变量间是线性关系, 每对典型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每 个典型变量与本组变量之间也是线性关系;典型相关还要求各组内变量间不能有高度的复共 线性。典型相关两组变量地位相等,如有隐含的因果关系,可令一组为自变量,另一组为因 变量。 典型相关会找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 * *= i i j j X a x Y b y 与,称为典型变量;以 使两个典型变量之间所能获得相关系数达到最大,这一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i a 和j b 称为典型系数。如果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标准化的典型系数。 典型变量的性质 每个典型变量智慧与对应的另一组典型变量相关,而不与其他典型变量相关; 原来所有 变量的总方差通过典型变量而成为几个相互独立的维度。一个典型相关系数只是两个典型变 量之间的相关,不能代表两个变量组的相关;各对典型变量构成的多维典型相关, 共同代表 两组变量间的整体相关。 典型负荷系数和交叉负荷系数典型负荷系数也称结构相关系数, 指的是一个典型变量与本组所有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

spss中多元回归分析实例

SPSS中多元回归分析实例在大多数的实际问题中,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我们称这类回问题为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建立因变量y与各自变量xj(j=1,2,3,…,n)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b+bx+bx+...+bx+e k210k12其中:b0是回归常数;bk(k=1,2,3,…,n)是回归参数;e是随机误差。 多元回归在病虫预报中的应用实例: 某地区病虫测报站用相关系数法选取了以下4个预报因子;x1为最多连续10天诱蛾量(头);x2为4月上、中旬百束小谷草把累计落卵量(块);x3为4月中旬降水量(毫米),x4为4月中旬雨日(天);预报一代粘虫幼虫发生量y(头/m2)。分级别数值列成表2-1。 预报量y:每平方米幼虫0~10头为1级,11~20头为2级,21~40头为3级,40头以上为4级。预报因子:x1诱蛾量0~300头为l级,301~600头为2级,601~1000头为3级,1000头以上为4级;x2卵量0~150块为1级,15l~300块为2级,301~550块为3级,550块以上为4级;x3降水量0~10.0毫米为1级,10.1~13.2毫米为2级,13.3~17.0毫米为3级,17.0毫米以上为4级; x4雨日0~2天为1级,3~4天为2级,5天为3级,6天或6天以上为4级。

数据保存在“DATA6-5.SA V”文件中。 1)准备分析数据 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创建“年份”、“蛾量”、“卵量”、“降水量”、“雨日”和“幼虫密度”变量,并输入数据。再创建蛾量、卵量、降水量、雨日和幼虫密度的分级变量“x1”、“x2”、“x3”、“x4”和“y”,它们对应的分级数值可以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通过计算产生。编辑后的数据显示如图2-1。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

相关分析 一、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Bivariate 1.相关系数的含义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统计方法。相关系数是描述相关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的统计量,通常用r 表示。 ①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即:–1≤r ≤ 1。 ②计算结果,若r 为正,则表明两变量为正相关;若r 为负,则表明两变量为负相关。 ③相关系数r 的数值越接近于1(–1或+1),表示相关系数越强;越接近于0,表示相关系数越弱。如果r=1或–1,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直线性相关。如果=0,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不相关(不是直线相关)。 ④3.0

SPSS统计分析分析案例

SPSS统计分析案例 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

SPS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例操作步骤

SPSS 统计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操作与分析 实验目的: 引入1998~2008年上海市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以上平均年贷款利率和房屋空置率作为变量,来研究上海房价的变动因素。 实验变量: 以年份、商品房平均售价(元/平方米)、上海市城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五年以上平均年贷款利率(%)和房屋空置率(%)作为变量。 实验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软件:spss19.0 操作过程: 第一步:导入Excel数据文件 1.open data document——open data——open; 2. Opening excel data source——OK.

第二步: 1.在最上面菜单里面选中Analyze——Regression——Linear ,Dependent(因变量)选择商品房平均售价,Independents(自变量)选择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以上平均年贷款利率、房屋空置率;Method 选择Stepwise. 进入如下界面: 2.点击右侧Statistics,勾选Regression Coefficients(回归系数)选项组中的Estimates;勾选Residuals(残差)选项组中的Durbin-Watson、Casewise diagnostics默认;接着选择Model fit、Collinearity diagnotics;点击Continue.

3.点击右侧Plots,选择*ZPRED(标准化预测值)作为纵轴变量,选择DEPENDNT(因变量)作为横轴变量;勾选选项组中的Standardized Residual Plots(标准化残差图)中的Histogram、Normal probability plot;点击Continue. 4.点击右侧Save,勾选Predicted Vaniues(预测值)和Residuals(残差)选项组中的Unstandardized;点击Continue.

spss相关分析案例多因素方差分析

本次实验采用200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省份城镇居民月平均消费类型划分的数据(课本139页),将东部、中部和西部看作三个不同总体,31个数据分别来自于这三个总体。本人对这三个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月平均消费水平进行比较,并选取人均粮食支出、副食支出、烟酒及饮料支出、其他副食支出、衣着支出、日用杂品支出、水电燃料支出和其他非商品支出八个指标来衡量城镇居民月平均消费情况。 在进行比较分析之前,首先对个数据是否服从多元正态分布进行检验,输出结果为: 表一 如表一,因为该例中样本数n=31<2000,所以此处选用Shapiro-Wilk统计量。由正态性检验结果的sig.值可以看到,人均粮食支出、烟酒及饮料支出、其他副食支出、水电燃料支出和其他非商品支出均明显不遵从正态分布(Sig.值小于,拒绝服从正态分布的原假设),因此,在下面分析中,只对人均副食支出、衣着支出和日用杂品支出三项指标进行比较,并认为这三个变量组成的向量都遵从正态分布,并对城镇居民月平均消费状况做出近似的度量。另外,正态性的检验还可以通过Q-Q图来实现,此时应判别数据点是否与已知直线拟合得好。如果数据点均落在直线附近,说明拟合得好,服从正态分布,反之,不服从。具体情况这里

不再赘述。 下面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一、多变量检验 表二 由地区一栏的(即第二栏)所列几个统计量的Sig.值可以看到,无论从那个统计量来看,三个地区的城镇居民月平均消费水平都是有显著差别的(Sig.值小于,拒绝地区取值不同,对Y,即城镇居民月平均消费水平的取值没有显著影响的原假设)。 二、主体间效应检验

如表三,可以看到三个指标地区一栏的(即第三栏)Sig.值分别为、、,说明三个地区在人均衣着支出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别(Sig.值大于,不拒绝地区取值不同,对指标的取值没有显著影响的原假设),反之,而在人均副食支出和日用杂品支出指标上有显著差别。 三、多重比较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精选

本科教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分析技术系列实验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一、实验室名称: 二、实验项目名称:相关分析 三、实验原理 相关关系是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在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当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变量取一定值得时候,与之相应的另一变量的值虽然不确定,但它仍然按照某种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按照数据度量的尺度不同,相关分析的方法也不同,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常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测定;定序变量的相关系数常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Kendall 秩相关系数测定;定类变量的相关分析要使用列连表分析法。 四、实验目的 理解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在SPSS软件中相关分析的主要参数设置及其含义,掌握SPSS软件分析结果的含义及其分析。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以雇员表为例,共有474条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1)分析性别与工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2)分析教育程度与工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实验要求:掌握相关分析方法的计算思路及其在SPSS环境下的操作方法,掌握输出结果的解释。 1.分析性别与工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分析:性别属于定类变量,是离散值,因使用卡方检验。 Step1.操作为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Crosstabs Step2.将性别(Gender)和收入(CurrentSalary)分别移入Rows列表框和Columns 列表框。

Step3.单击Statistics按钮,在弹出的子对话框中选中默认的Chi-square,进行卡方检验。退回到主对话框,单击ok。 2.分析教育程度与工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分析:教育程度为定序变量,工资为连续变量,可使用Spearman和Kendall秩相关系数检验。 Step1.用散点图初步判断二变量的相关性,操作为Graphs/LegacyDialogs/Scatter,选择SimpleScatter,教育程度为自变量,工资为因变量,做散点图。 散点图结果如图示,二者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只有线性相关的关系确定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分析。因此,在进行相关分析之前的预分析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 Step2.两变量相关分析,操作为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选择Kendall和Spearman 相关系数。 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计算机、打印机、硒鼓、碳粉、纸张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分析性别与工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卡方检验结果为 显着性水平为,即至少有%的把握认为性别和工资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实例分析

SPSS--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解析!(一) 多元线性回归,主要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跟一元回归原理差不多,区别在于影响因素(自变量)更多些而已,例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毫无疑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该为: 上图中的x1, x2, xp分别代表“自变量”Xp截止,代表有P个自变量,如果有“N组样本,那么这个多元线性回归,将会组成一个矩阵,如下图所示: 那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矩阵形式为: 其中:代表随机误差,其中随机误差分为:可解释的误差和不可解释的误差,随机误差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多元线性方程才有意义(一元线性方程也一样) 1:服成正太分布,即指:随机误差必须是服成正太分别的随机变量。 2:无偏性假设,即指:期望值为0 3:同共方差性假设,即指,所有的随机误差变量方差都相等 4:独立性假设,即指:所有的随机误差变量都相互独立,可以用协方差解释。 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SPSS---多元线性回归的具体操作过程,下面以教程教程数据为例,分析汽车特征与汽车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汽车特征跟汽车销售量的关系,建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数据如下图所示:

点击“分析”——回归——线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将“销售量”作为“因变量”拖入因变量框内,将“车长,车宽,耗油率,车净重等10个自变量拖入自变量框内,如上图所示,在“方法”旁边,选择“逐步”,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它的方式,如果你选择“进入”默认的方式,在分析结果中,将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所有的自变量,都会强行进入) 如果你选择“逐步”这个方法,将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将会根据预先设定的“F统计量的概率值进行筛选,最先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应该是跟“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贡献最大的,如下图可以看出,车的价格和车轴跟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符合判断条件的概率值必须小于0.05,当概率值大于等于0.1时将会被剔除)

SPSS多元回归分析报告实例

多元回归分析 在大多数的实际问题中,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我们称这类回问题为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建立因变量y与各自变量x j(j=1,2,3,…,n)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b0是回归常数;b k(k=1,2,3,…,n)是回归参数;e是随机误差。 多元回归在病虫预报中的应用实例: 某地区病虫测报站用相关系数法选取了以下4个预报因子;x1为最多连续10天诱蛾量(头);x2为4月上、中旬百束小谷草把累计落卵量(块);x3为4月中旬降水量(毫米),x4为4月中旬雨日(天);预报一代粘虫幼虫发生量y(头/m2)。分级别数值列成表2-1。 预报量y:每平方米幼虫0~10头为1级,11~20头为2级,21~40头为3级,40头以上为4级。 预报因子:x1诱蛾量0~300头为l级,301~600头为2级,601~1000头为3级,1000头以上为4级;x2卵量0~150块为1级,15l~300块为2级,301~550块为3级,550块以上为4级;x3降水量0~10.0毫米为1级,10.1~13.2毫米为2级,13.3~17.0毫米为3级,17.0毫米以上为4级;x4雨日0~2天为1级,3~4天为2级,5天为3级,6天或6天以上为4级。 表2-1 x1 x2 x3 x4 y 年蛾量级别卵量级别降水量级别雨日级别幼虫密 度 级别 1960 1022 4 112 1 4.3 1 2 1 10 1 1961 300 1 440 3 0.1 1 1 1 4 1 1962 699 3 67 1 7.5 1 1 1 9 1 1963 1876 4 675 4 17.1 4 7 4 55 4 1965 43 1 80 1 1.9 1 2 1 1 1 1966 422 2 20 1 0 1 0 1 3 1 1967 806 3 510 3 11.8 2 3 2 28 3

多元线性回归实例分析报告

SPSS--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解析!(一) 多元线性回归,主要就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跟一元回归原理差不多,区别在于影响因素(自变量)更多些而已,例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为: 毫无疑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该 为: 上图中的 x1, x2, xp分别代表“自变量”Xp截止,代表有P个自变量,如果有“N组样本,那么这个多元线性回归,将会组成一个矩阵,如下图所示: 那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矩阵形式为: 其中:代表随机误差, 其中随机误差分为:可解释的误差与不可解释的误差,随机误差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多元线性方程才有意义(一元线性方程也一样) 1:服成正太分布,即指:随机误差必须就是服成正太分别的随机变量。 2:无偏性假设,即指:期望值为0 3:同共方差性假设,即指,所有的随机误差变量方差都相等 4:独立性假设,即指:所有的随机误差变量都相互独立,可以用协方差解释。 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SPSS---多元线性回归的具体操作过程,下面以教程教程数据为例,分析汽车特征与汽车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汽车特征跟汽车销售量的关系,建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数据如下图所示:

点击“分析”——回归——线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将“销售量”作为“因变量”拖入因变量框内, 将“车长,车宽,耗油率,车净重等10个自变量拖入自变量框内,如上图所示,在“方法”旁边,选择“逐步”,当然,您也可以选择其它的方式,如果您选择“进入”默认的方式,在分析结果中,将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所有的自变量,都会强行进入) 如果您选择“逐步”这个方法,将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将会根据预先设定的“F统计量的概率值进行筛选,最先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应该就是跟“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

SPSS分析报告实例

SPSS与数据统计分析期末论文影响学生对学校服务满意程度的因素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次数据主要来源自本校同学,调查了同学们年级、性别、助学金申请情况、生源所在地、学院、毕业学校、游历情况、家庭情况、升高、体重、近视程度、学习时间、经济条件、兴趣、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与对学校总评价以及建议等共41条信息,共收集数据样本724条。我们将运用SPSS,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手段,旨在了解同学们对学校提供的满意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频数分析 可靠性统计 克隆巴赫 Alpha 项数 .985 62 对全体数值进行可信度分析

本次数据共计724条,首先从可靠性统计来看,alpha值为0.985,即全体数据绝大部分是可靠的,我们可以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处理。 其中,按年级来看,绝大多数为大二学生填写(占了总人数的67.13%),之后分别依次为大二(23.76%)、大四(4.14%)、大一(4.97%)。而从专业来看,占据了数据绝大多数样本所在的学院为机械、材料、经管、计通。 三、数据预处理 拿到这份诸多同学填写的问卷之后,我们首先应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数据的缺失值处理,由于我们对本份调查的分析重点方面是关于学生的经济情况的,因此对于确实的部分数据,升高、体重、近视度数、感兴趣的事等无关项我们均不需要进行缺失值的处理,而我们可能重点关注的每月家里给的钱、每月收入以及每月支出,由于其具有较强主观性,如果强行处理缺失值反而会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因此我们筛去未填写的数据,将剩余数据当作新的样本进行分析。 而对于一些关键的数据,我们需要做一些必要的预处理,例如一些调查项,我们希望得到数值型变量,但是填写时是字符型变量,我们就应该新建一个数字型变量并将数据复制,以便后续分析。同时一些与我们分析相关的缺省值,一些明显可以看出的虚假信息,我们都需要先进行处理。而具体预处理需要怎么做,这将会在其后具体分析时具体给出。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

精心整理 相关分析 一、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Bivariate 1.相关系数的含义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统计方法。相关系数是描述相关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的统计量,通常用r 表示。 2∑∑===--= n i n i i i i i i y y x x r 1 1 2 21 )()((1) (1)式是样本的相关系数。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数据要求:变量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相互独立的连续数据;两个变量在散点图上有线性相关趋势;样本容量30≥n 。 (2)斯皮尔曼(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 Spearman 相关系数又称秩相关系数,是用来测度两个定序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

当两组变量值以等级次序表示时,可以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反映变量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它是根据数据的秩而不是原始数据来计算相关系数的,其计算过程包括:对连续数据的排秩、对离散数据的排序,利用每对数据等级的差额及差额平方,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 1612 2 -- =∑n n d r R (2) (2)式中,R r 为等级相关系数;d 为每对数据等级之差;n 为样本容量。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对数据条件的要求没有积差相关系数严格,只要两个变量的观测值是成对的 样本简单相关系数的检验方法为: 当原假设0H :0=ρ,50≥n 时,检验统计量为: 2 11 r n r Z --= (4) 当原假设0H :0=ρ,50

2 12r n r t --=()2-=n df (5) 式中,r 为简单相关系数;n 为观测值个数(或样本容量)。 4.背景材料 设有10个厂家,序号为1,2,…,10,各厂的投入成本记为x ,所得产出记为y 。各厂家的投入和产出如表7-18-1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认为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相关性吗? 表110个厂家的投入产出单位:万元 X-Axis 各点标以不同的颜色(或形状)。该项可以省略。 把标记变量指定到LabelCasesby 框中,表示将标记变量的各变量值标记在散点图的旁边。该项可以省略。 从左侧变量列表框中选择变量到Panelby 框中作为分类变量,可以使该变量作为行(Rows )或列(Columns )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便于比较。该项可以省略。 选择UseChartSpecificationsFrom 选项,可以选择散点图的文件模板,单击“File ”可以选择指定的文件。

SPSS—非线性回归(模型表达式)案例解析

SPSS—非线性回归(模型表达式)案例解析 2011-11-16 10:56 由简单到复杂,人生有下坡就必有上坡,有低潮就必有高潮的迭起,随着SPSS 的深入学习,已经逐渐开始走向复杂,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SPSS非线性回归,希望大家能够指点一二! 非线性回归过程是用来建立因变量与一组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它不像线性模型那样有众多的假设条件,可以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建立任何形式的模型非线性,能够通过变量转换成为线性模型——称之为本质线性模型,转换后的模型,用线性回归的方式处理转换后的模型,有的非线性模型并不能够通过变量转换为线性模型,我们称之为:本质非线性模型 还是以“销售量”和“广告费用”这个样本为例,进行研究,前面已经研究得出:“二次曲线模型”比“线性模型”能够更好的拟合“销售量随着广告费用的增加而呈现的趋势变化”,那么“二次曲线”会不会是最佳模型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非线性模型”能够更好的拟合“销售量随着广告费用的增加而呈现的变化趋势” 下面我们开始研究: 第一步:非线性模型那么多,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模型呢?” 1:绘制图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趋势结合自己的经验判断,选择合适的模型 点击“图形”—图表构建程序—进入如下所示界面:

点击确定按钮,得到如下结果:

放眼望去, 图形的变化趋势,其实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更倾向于"S" 型曲线,我们来验证一下,看“二次曲线”和“S曲线”相比,两者哪一个的拟合度更高! 点击“分析—回归—曲线估计——进入如下界面

在“模型”选项中,勾选”二次项“和”S"两个模型,点击确定,得到如下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SPSS案例

多元回归分析 在大多数得实际问题中,影响因变量得因素不就就是一个而就就是多个,我们称这类回问题为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建立因变量y与各自变量x j(j=1,2,3,…,n)之间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b0就就是回归常数;b k(k=1,2,3,…,n)就就是回归参数;e就就是随机误差。 多元回归在病虫预报中得应用实例: 某地区病虫测报站用相关系数法选取了以下4个预报因子;x1为最多连续10天诱蛾量(头);x2为4月上、中旬百束小谷草把累计落卵量(块);x3为4月中旬降水量(毫米),x4为4月中旬雨日(天);预报一代粘虫幼虫发生量y(头/m2)。分级别数值列成表2-1。 预报量y:每平方米幼虫0~10头为1级,11~20头为2级,21~40头为3级,40头以上为4级。 预报因子:x1诱蛾量0~300头为l级,301~600头为2级,601~1000头为3级,1000头以上为4级;x2卵量0~150块为1级,15l~300块为2级,301~550块为3级,550块以上为4级;x3降水量0~10、0毫米为1级,10、1~13、2毫米为2级,13、3~17、0毫米为3级,17、0毫米以上为4级;x4雨日0~2天为1级,3~4天为2级,5天为3级,6天或6天以上为4级。 表2-1

数据保存在“DATA6-5、SAV”文件中。 1)准备分析数据 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创建“年份”、“蛾量”、“卵量”、“降水量”、“雨日”与“幼虫密度”变量,并输入数据。再创建蛾量、卵量、降水量、雨日与幼虫密度得分级变量“x1”、“x2”、“x3”、“x4”与“y”,它们对应得分级数值可以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通过计算产生。编辑后得数据显示如图2-1。 图2-1 或者打开已存在得数据文件“DATA6-5、SAV”。 2)启动线性回归过程 单击SPSS主菜单得“Analyze”下得“Regression”中“Linear”项,将打开如图2-2所示得线性回归过程窗口。

SPSS皮尔逊相关分析实例操作步骤

S P S S皮尔逊相关分析实例 操作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SPSS皮尔逊相关分析实例操作步骤 选题: 对某地29名13岁男童的身高(cm)、体重(kg),运用相关分析法来分析其身高与体重是否相关。 实验目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相关分析可对变量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计算29名13岁男童的身高(cm)、体重(kg),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 实验变量: 编号Number,身高height(cm),体重weight(kg) 原始数据: 实验方法: 逊 相 关 分 析 法 软件: 操作过程与结果分析:

第一步:导入Excel 数据文件 data document ——open data ——open ; 2. Opening excel data source ——OK. 第二步:分析身高(cm )与体重(kg )是否具有相关性 1. 在最上面菜单里面选中Analyze ——correlate ——bivariate ,首先使用Pearson ,two-tailed ,勾选flag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进入如下界面: 2. 点击右侧options ,勾选Statistics ,默认Missing Values ,点击Continue 输出结果: 图为基本的描述性统计量的输 出表格,其中身高的均值(mean ) 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为、样本容量(number of cases )为29;体重 的均值为、标准差为、样本容量为29。两者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值得差距不显着。 图为相关分析结果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体重和身高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即|r|=,表示体重与身高呈正相关关系,且两变量是显着相关的。另外,两者之间不相关的 双侧检验值为,图中的双星号标记的相关系数是在显着性水平为以下,认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an Std. Deviation N 身高(cm ) 29 体重(kg) 29 Correlations 身高(cm ) 体重(kg) 身高(cm ) Pearson Correlation 1 .719** Sig. (2-tailed) .000 Sum of Squares and Cross-products Covariance N 29 29 体重(kg) Pearson Correlation .719** 1 Sig. (2-tailed) .000 Sum of Squares and Cross-products Covariance N 29 29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 (2-tailed).

spss相关分析操作过程

相关分析 定义 相关分析用于研究定量数据之间的关系情况,包括是否有关系,以及关系紧密程度等.此分析方法通常用于回归分析之前;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逻辑关系为:先有相关关系,才有可能有回归关系。 分析过程 相关分析使用相关系数表示分析项之间的关系。 1.在相关分析之前,SPSSAU建议可使用散点图直观查看数据之间的关系情况 2.首先判断是否有关系(有*号则表示有关系,否则表示无关系) 3.接着判断关系为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4.最后判断关系紧密程度(通常相关系数大于0.4则表示关系紧密);相关系数常见有 两类,分别是Pearson和Spearman,默认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 除此之外,SPSSAU还提供Kendall相关系数。三个相关系数的区别如下表格: 如果多个量表题表示一个维度,可使用“生成变量”的平均值功能。将多个量表题合并

成一个整体维度。 分析结果 格式1(当仅放入一个框中时): * p<0.05 ** p<0.01 格式2(两个框均放置项时): * p<0.05 ** p<0.01 *备注:通常情况下会使用格式1,如果希望格式2,则右侧两个框中均需要放置分析项。单从相关分析方法角度看,其并不区分X和Y,但从实际意义上看,通常是研究X和Y的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案例 Contents 1背景 (3) 2理论 (3) 3操作 (4) 4 SPSSAU输出结果 (5) 5文字分析 (6) 6剖析 (6) 1背景 研究“淘宝客服服务态度”,“淘宝商家服务质量”分别与“淘宝商家满意度”,“淘宝忠诚度”之间的关系情况,此句话中明显的可以看出“淘宝客服服务态度”,“淘宝商家服务质量”这两项为X;而“淘宝商家满意度”,“淘宝忠诚度”这两项为Y。 2理论 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定量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情况,以及相关分析是研究有没有关系。如果呈现出显著性(结果右上角有*号,此时说明有关系;反之则没有关系);有了关系之后,关系的紧密程度直接看相关系数大小即可。一般0.7以上说明关系非常紧密; 0.4~0.7之间说明关系紧密;0.2~0.4说明关系一般。如果说相关系数值小于0.2,但是依然呈现出显著性(右上角有*号,1个*号叫0.05水平显著,2个*号叫0.01水平显著;显著是指相关系数的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普遍存在的,而不是偶然出现),说明关系较弱,但依然是有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的计算有两种,一种叫Pearson相关系数(默认);另外一种叫Spearman相关系数(使用非常少)。从理论上讲,数据分布呈现出不正态时则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但无论是Pearson或者Spearman相关系数,其实际依旧是研究相关关系,结论上并不会有太大区别;并且数据正态分布通常在理想状态下才会成立。因而现实研究中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的情况占绝大多数。

spss案例分析报告

S p s s 分析身高与体重的相互 影响 姓名:刘海艳班级:11 电商班学号:14113201683 序号:26 一、案例介绍:这是某幼儿园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数据中主要包括编号,学生姓 名,性别,学生年龄,每个学生的体重以及身高数值。主要是看下幼儿园学生体重与身高的相互关系。 二、研究案例的目的:分析幼儿园学生身高体重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三、下面是数据来源: 四、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使用spss 中的描述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在描述统 计分析中主要是分析出身高体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值,在图表中可以看出身高的最大值;在线性回归分析中主要是采用身高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来进行分析的。 五、研究的结果: 1) 描述分析: 打开文件“某班23名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数据” ,通过菜单兰中的分析选项,进行描述性分析,选择体重和身高,求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得到如下结果:从结果看出,该班学生样本数为23,体重最小值为13.7kg ,最大值为23kg, 平均体重为17.7167kg。身高最小值为105cm 最大值为116cm平均身高为108.85cm。 以身高为例子,选择描述中的频率选项可以得出分布,在频率对话框的图形选项中,选择条形图,即可用图形直观看到结果。 从图形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不同身高段的人数分布情况,其中108c m左右的人数

最多。从表格中则可以清楚地看到具体数目。 2) 线性回归分析:选择分析——回归——线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以身高作为自变量,体重作为因变量,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得出。R=0.223,即两者具有弱相关性。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大概可以表示为y=-0.139x+2.617 六、研究结论: 从描述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身高和体重的相关性是相对比较弱的,也就是弱相关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