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20卷第1期(总第213期)

经济管理

1

计量模型中变量的选择与构建

1.1

变量的选择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在前人的研究中,基本都以粮

食产量或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为因变量,使用的自变量则有很多且相互间有些不同,主要包括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村劳动力、农村用电量、受灾或成灾面积、粮食收购价格、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科技投入等。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文选取粮食产量为因变量,粮食播种面积为主要自变量,同时为了保证能够考察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的粮食播种面积增产效果,选取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作为控制变量。

1.2模型的构建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在控制某些农业投入品的情况下粮食播

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本文采用能反映要素投入———产出关系的道格拉斯函数。即Y=αX 1β1

X 2β2

X 3β3

,将该函数两边对数化可化为线性回归模型(双对数模型):ln Y=β0+β1ln X 1+β2ln X 2+β3ln X 3+U

不考虑控制变量则为:ln Y=β0+β1ln X 1+U

其中,Y 为粮食总产量,X 1为粮食播种面积,X 2为农机总动力,X 3为化肥施用量,U 为回归误差。

对数化变量值后做线性回归,一方面可以做到无量纲化,还可以减少异方差:另一方面,对数化模型的系数表示的是弹性,即粮食播种面积变化1%,粮食总产量变化的百分比,实际性意义很强,便于做相关分析。

2

数据来源及特点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1983~2007年全国及云南省数据。同时为了

弥补早期数据的不足,本文把1983~1994年作为研究的第一阶段,之后为1995~2007年(第二阶段)。

2.2模型优化

本文采用的是1983~2007年云南省及选取的4个变量相结

合的面板数据,解决了数据不足的问题。同时,面板数据能解决一定程度上的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有利于我们的研究。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我们必须考虑到时间趋势的

影响,即时间效应的影响。由于每个分组的时间跨度都较长,至少为10年,各变量数据有很可能带有时间趋势,为了消除可能的时间效应带来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地将时间变量T 引入模型中。

最终,我们将原双对数模型转变成引入时间变量的双对数模型:ln Y t =β0+β1ln X 1t +β2ln X 2t +β3ln X 3t +T+U

不考虑控制变量则为:ln Y t =β0+β1ln X 1t ++T +U 其中,t 表示时间;T 表示时间变量。

本文所用的统计和计量分析软件为SPSS 和Eviews5.0,其中相关统计分析及计量模型多重共线性的测定出自于SPSS 软件,具体的建模和计量结果出自于Eviews 软件。

3描述统计结果

以下是用云南省粮食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的数据进行简单

描述统计的结果,本文选取了粮食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粮食产量增量与粮食播种增量的关系和单位粮食播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变化这三个指标来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力及其发展变化做出判断。

3.1粮食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由图1可看出云南省的粮食产基本上保持稳定升的趋势,但是1984~1986年、90代初和本世纪初,南省粮食产量都现一定幅度的减少这与云南省耕地积的减少有关。

3.2

粮食产量增与粮食播种增量关系

由图2可看出从1983~2007年,南省粮食产量的量和粮食播种面对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颜明敏,李永勤

(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本文通过把1983~2007年云南省的样本面板数据分成两个不同时期,首次使用引入时间变量的变截距双对数

模型,并根据不同结果的各方面检验进行模型改进,对不同阶段云南省粮食播种总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

[关键词]粮食产量;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不同阶段

-72-

经济管理颜明敏,等:对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而且两者

,都是在正

单位粮食播

由图3可看出,1983~2007年云南省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

量基本保持上升的趋势,但在1984~1986年有下滑的趋势。到

2006年,云南省1千hm2的粮食播种面积对应0.36万t。

4计量结果分析

本文最终采用的是双对数模型,具体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4.1不同阶段的模型结果对比和解释

(1)第一阶段(1982~1992年)。初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粮食

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和农机总动力都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其p值分别为0.58和0.92)做相应调整去处lnX2和lnX3项

后,lnX1变得更加显著,同时DW统计量为1.73,通过了DW检

验,不存在序列相关性。结果见表1。

一次改进后的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检验、序列相关

检验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拟合性和现实性也很强,由此看来,

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粮食产量则增加2.102154%。若分别

乘以云南省在1983~1993年的平均值984.35万t和347.01万

hm2,可简单地算出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000hm2,粮食产量增

加6000t。

(2)第二阶段(1994~2007年)。初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lnX3

这个变量的显著性很差,剔除lnX3后,其他所有变量都非常显

著,但DW统计量仅为1.47,没有通过DW检验,仍存在一定的

序列相关性。

为了消除序列相关性的影响,本文引入了AR(1)项。引入后

发现,DW统计量为1.99,序列相关被成功地消除了。同时时间

趋势也变得非常不显著,最终将时间趋势也剔除,结果见表2。

如表所示,变量的剔除并没有对R-squared产生影响,方程

通过了显著项检验和F检验,同时DW值为1.99,而k=4.1%显

著水平下DW检验的上下界分别为1.48和1.46,通过DW检

验,不存在序列相关。又由SPSS测得两变量的VIF值为2.347,

CI值最大为26.846<30,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对模型结果的简单解释如下: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

影响显著为正,而且增加1%粮食播种面积能带来0.637857%的

粮食产量增加,经当期云南省平均值换算得出,增加一千公顷的

粮食播种面积只能带来0.22万吨粮食产量的增加。

从第二个阶段的分析结果显示:新时代背景下,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和农机总动力水平已成为制约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4.2不同阶段粮食增产效应的发展变化分析

根据上文2个阶段的模型改进回归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

(1)不管是含有控制变量的模型还是不含控制变量的模型结

果,不同时期的粮食播种面积的增产弹性显著为正,粮食播种面

积对粮食作物的影响一直都是显著的正值。但从弹性变化来看,

粮食播种面积的增产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有减少的趋势,

到第二阶段的时候显著水平有所下降。同时如果从具体的量上

来看,1000hm2粮食播种面积产生的粮食产量增加在下降,从第

一阶段的6000t下降到2200t。

(2)对于农机总动力来说,第一阶段对粮食增产效应很不显

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机总动力的增产效应变得较为显著。

(3)对于化肥施用量来说,在两个阶段对粮食增产效应都不

明显,主要原因可能是云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气候条件

比较良好。

本文将1983~2007年云南省的面板数据分成两个阶段,通

过选取粮食产量为因变量,粮食播种面积为主要考察变量,农机

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一个引入时间变量(或

固定效应)双对数模型,进行分阶段地计量分析。回归结果对比

分析显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显著的正增产效应一直

保持到近期才有所下降,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增产弹性

有所减少,单位面积的投入带来的实际粮食产量增加量在减少。

参考文献:

[1]

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2]张利、彭辉、靳兴初.不同阶段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分

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4):85-94.

[3]龙方、曾福生.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J].农业经济问

题,2008,(7).

[4]丁秋更.基于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探微[J].农业经济,2008,(8)。

[5]中国农业年鉴1991-2007[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2007.

[6]云南统计年鉴1991-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7.

作者简介:

颜明敏(1985—),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方向。

李永勤,男,教授,云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主要研究人力资源

管理和民族经济学方向。

-73-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迅猛,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粮食产量无疑成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同时,粮食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因此,“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关注农村居民收入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将就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对粮食产量关键作用的因素。 二.研究方案与数据的搜集统计: 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粮食面积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用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根据实际情况及模型建立需要选取其中五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农业化肥施用量(x1),粮食播种面积(x2),成灾面积(x3),农业机械总动力(x4),农业劳动力(x5)。表中列出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拟建立中国粮食生产函数: 表1 中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资料

2000 46218 4146 108463 34374 52574 36043 2001 45264 4254 106080 31793 55172 36513 2002 45706 4339 103891 27319 57930 36870 2003 43070 4412 99410 32516 60387 36546 2004 46947 4637 101606 16297 64028 35269 2005 48402 4766 104278 19966 68398 33970 2006 49804 4928 104958 24632 72522 32561 2007 50160 5108 105638 25064 76590 3144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8)。 研究假设:农业化肥施用量(x1)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粮食播种面积(x2)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成灾面积(x3) 与粮食产量负相关 农业机械总动力(x4)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农业劳动力(x5) 与粮食产量正相关 三、模型的估计、检验、确认 1.画散点图

粮食产量的数据

粮食产量的数据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最初农民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俗称农家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增施化肥逐渐成为怀远县粮食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各增产因素总和的30%~60%[6]。但是过度、过量的施用化肥,会对粮食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化肥的施用虽是怀远县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 种类较为单一, 施用方法相对落后,致使肥料的肥效利 用率较低, 造成土壤板结、粮食产量下降等问题[7]。 2.2.2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本文以花生为例,调查了怀远县化肥(以15-15-15复合肥为例)施用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2000年以前,怀远县种植花生时是在农家肥作为基肥的基础上平均每亩施25公斤复合肥,亩产约为300公斤;2000年以后,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农民每亩花生平均施用40公斤复合肥,亩产可达350公斤左右;现阶段,虽然农民在种植花生的时候,每亩施用45公斤复合肥,并在花生初花期时追施适量尿素,但亩产提高并不显著。 图2-2怀远县2005-2012年化肥施用量及粮食产量数据

图2-3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通过图2-3可以看出一定程度下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2.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的施用状况(以玉米为例) 近年来怀远县为防止玉米株高过高而导致的倒伏、收获不便等问题,大多数采取喷施植物矮壮素的方法。农民通常在拔节期根据田间玉米长势将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制剂应用于玉米生产当中,可以改善群体结构,降低株高,提高玉米产量。一般旺长田块每亩可以用药20毫升兑水30-40斤,制成浓度为600-800ppm 的玉米矮壮素水溶液,然后对玉米植株顶部叶片进行喷雾[8]。另外,在玉米11-14叶期,每亩用玉米矮壮素40毫升对玉米上部叶片均匀喷施,可以控制株高,促进果穗分化,提高结穗和结实率。 2.3.2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矮壮素其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即根茎叶的生长),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即花和果实的生长),使植株的间节缩短、矮壮并抗倒伏,促进叶片颜色加深,光合作用加强,提高植株的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盐碱的能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9]。 黔兴201 矮壮素 对照12514.95 11657.70 7.35 渝单5号矮壮素12186.30 8.02

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选取我国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国后,在经历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以及文革的浩劫后,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1978年改革开放也首先在农村地区开展,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产量也不断上升。可是农村人口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也制约着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粮食产量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78年到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回归

模型,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在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后,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二、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了1978年至2011年的34组数据,从数据个数来看完全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需要。选取1978年以后的数据主要是因为1978年之前,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农业数据的浮夸形象,以及文革期间农业生产的停滞等非正常社会现象会影响模型的分析,故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选取数据。1978年-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数据表 三、模型设定 1、分别做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 2、X 3、X 4、X5)的散点图,结果如下: 由散点图可知,解释变量与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确,故对原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建立新的回归方程 3、为了方便计算,对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在eviews对话框中输入genr y=log(y) genr x1=log(x1) genr x2=log(x2) genr x3=log(x3) genr x4=log(x4) genr x5=log(x5) 建立新的回归模型,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新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Y 2.4080780.078124X10.603457X20.401626X3 1.461565X40.128441X5 四、模型的检验与调整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剖析

应用统计案例库封面 案例名称: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刘文卿 薛立波 教学目的: 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粮食产量影响因素, 建立回归模型反映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正 确诊断并处理经济变量的多重共线性。 适用课程: 应用回归分析学习本案例的 前期知识准备: 回归分析、SPSS 软件 本案例的知识点: 回归分析 多重共线性 岭回归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1949年——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与人口统计分析

1949年——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与人口统计分析 12级经济班2012420140 袁文超 前言: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大陆粮食产量达5亿895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人均粮食拥有量也终于远离徘徊多年的400公斤左右,达到创纪录的435.4公斤。 2012年,全世界粮食总产量为22.8亿吨,世界总人口约70.9亿人。 则世界人均粮食拥有量为321.7公斤。可见中国人均粮食已达世界平均水平的1.35倍以上。中国的粮食安全,已赢得很有富余度的较充分保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这确实是个值得讴歌的奇迹!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1949年至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与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资料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分析法:从人大论坛公布的数据资料出发,收集中国从1949年开始到2012年的人口数据于粮食产量。结合相关历史史实,分析各年度大事综合得出结论。 1.2.2 数量研究法:分析各年度的环比增长率,比较各年度平均数据,绘制表格分析数据的大体走势,从而得到一些结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数据统计表格 中国粮食产量与人口统计表(1949-2012) 年度产量(万吨)粮食产量环比 增长率人口(亿) 人口环比增长 率 人均粮(公 斤) 1949 11318 - 5.4167 - 208.9 1950 13213 16.74% 5.5196 1.90% 239.4 1951 14369 8.75% 5.6300 2.00% 255.2 1952 16392 14.08% 5.7482 2.10% 285.2 1953 16683 1.78% 5.8796 2.29% 283.7 1954 16952 1.61% 6.0266 2.50% 281.3 1955 18394 8.51% 6.1465 1.99% 299.3 1956 19275 4.79% 6.2828 2.22% 306.8 1957 19505 1.19% 6.4653 2.90% 301.7 1958 19765 1.33% 6.5994 2.07% 299.5 1959 16968 -14.15% 6.7207 1.84% 252.5 1960 14385 -15.22% 6.6207 -1.49% 217.3 1961 13650 -5.11% 6.5859 -0.53% 207.3 1962 15441 13.12% 6.7295 2.18% 229.5

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重要指标即主要粮食总产量,主要谷物总产量,稻谷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豆类产量,薯类产量等,把握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广东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广东省主要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广东省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广东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广东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广东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广东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广东省主要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广东省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东省主要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广东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广东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 Technical service contrac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 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合同编号:XX-2020-0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 前言: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技术合同的标的与技术有密切联系,不同类型的技术合同有不同的技术内容。本文档根据技术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 项目联系人: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 咨询方(乙方):_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

项目联系人: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 本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就__________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项服务,并支付相应的报酬。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有关规定,甲方委托乙方进环境评价的内容如下: 1.环境评价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2.环境评价的内容: 一、该项目的工程分析; 二、该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国计民生的头等问题。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与生产的一个关键的主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多次的变动,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了解影响粮食生产因素很重要。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创建我国粮食生产函数,我们会发现粮食播种、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三大因素,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引言 众所周知,粮食是我们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没有粮食这个重要基础,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回顾我国粮食的生产情况,我们会发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从整体来讲我国粮食产量呈上升的趋势。 二、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1978年)之前我国粮食产量非常缓慢增长,一直都在30000万吨以下。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一路疯狂走高,粮食生产得到飞速发展,但波动也更频繁复杂。在1997年总产量首次跨上50000万吨的大难关,达到了50453万吨,增长率为%。但在2004年开始出现了几年的连续减产的现象,曾一路降到43069万吨的局面,一下子退回到十几年前的水平,让人更加担忧。从2004年以来的5年里,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产。在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一直是我国最关心的问题,我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的体制,减少定购数量,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粮食生产实现高速增长。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开始一路走高。1980—2010年这30年,我国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改革和粮食价格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0万吨,增长了7.8%。1979年粮食产量继续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从而促进粮食产量飞速增长。1978和1979两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38%。而1980和1981年则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江苏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废纸和商品浆造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苏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 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1 评价目的---------------------------------------------- -------1-1 1.2 编制依据-----------------------------------------------------1-1 1.3 评价采用的标准-----------------------------------------------1-2 1.3.1 环境质量标准--------------------------------------------------------1-2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2 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3 1.4.1 评价工作等级--------------------------------------------------------1-4 1.4.2 评价范围------------------------------------------------------------1-4 1.4.3评价因子-------------------------------------------------------------1-4 1.5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表-------------------------------------1-4 1.6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5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2-0 2.2 项目规模及总投资---------------------------------------------2-0 2.3 生产工艺方法-------------------------------------------------2-0 2.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2-0 第三章工程分析 3.1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3-1 3.2 主要原辅材料用料---------------------------------------------3-1 3.3 主要工艺设备-------------------------------------------------3-2 3.4 公用工程-----------------------------------------------------3-2 3.4.1 供汽----------------------------------------------------------------3-2 3.4.2 给排水情况----------------------------------------------------------3-3 3.5 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控制措施-----------------------------------3-4 3.5.1 废气----------------------------------------------------------------3-4 3.5.2 废水----------------------------------------------------------------3-5

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重要指标即主要粮食总产量,主要谷物总产量,稻谷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豆类产量,薯类产量等,把握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陕西省主要粮食产量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陕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陕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陕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陕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陕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陕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陕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陕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陕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陕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陕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 2.1-9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2 引用标准 HJ/T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所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部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2 在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如需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则应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 3.3 如通过评价对厂选厂址给出否定结论时,对新选厂址的评价应按3.1的规定重新进行。 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4.1 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以下列因素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4.1.1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有: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4.1.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4.1.3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4.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概要 4.2.1 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 根据环境的组成特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可进一步分解成对下列不同环境要素(或称评价项目)的评价,即: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土壤与生态、人群健康状况、文物与“珍贵”景观以及日照、热、放射性、电磁波、振动等。 建设项目对上述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统称为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简称单项影响评价)。 4.2.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4.2.2.1 按照4.1中的划分依据,可将上述各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例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等,依此类推。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各单项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详细规定,可参阅相应的导则。

影响粮食产量因素分析

影响xx县粮食产量因素分析 xx县位于豫东北平原,地处东经114°23′—114°59′,北纬35°12′—35°47′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黄河支流金堤河流域,西部和北部边界地带属于海河支流卫河流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状好,光照充足,适宜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尖椒等生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xx县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其中小麦常年(近五年平均)种植面积160多万亩,单产456公斤,总产74万吨,玉米常年(近五年平均)植株面积76.8万亩,单产518公斤,总产40万吨。 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xx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受流水分选规律的影响,不同地带冲击物的类型不同,造成xx县土壤的多样性。表层质地主要分砂壤、轻壤、中壤和粘土四大类,其中砂壤型耕地42.8万亩,轻壤型耕地87万亩,中壤型耕地49.6万亩,粘土型耕地15.6万亩。在xx县境内,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肥力的最主要因素。在粮食生产中,作物品种、土壤肥力水平和管理技术决定了产量的高低和增产潜力。不同的土壤特性、不同的肥力水平和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常常导致各种作物之间、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和同一品种不同区域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不同土壤质地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粮食作物在砂壤、轻壤、中壤和粘土地都可种植,但由于土壤特性的不同,保水保肥能力不同,品质、产量都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据调查分析(见表二),同一作物,在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下,由于粘土和中壤地,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强,小麦和玉米产量均偏高,而轻壤和砂壤地质地偏轻,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差,养分含量低,造成同一作物之间产量差异较大。因此,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域优势,科学进行田间管理是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最重要措施。 表二不同作物在不同质地上产量调查表 单位:万亩、公斤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指导老师: X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课程:________ 环境影响评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XXXXXXXXXXXXXXXXXXX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刖言 建设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对发展贵州人才基地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主要以各高校狙击为主要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基地,提高贵州省教育素质质量。 建设项目投入巨大,最终还是希望给予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目前,花溪大学城还在建设之中,我们本次对贵州师范大学的正在建设中项目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拉简单的评估。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

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稿,2005年4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稿,2008年6 月1 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稿,2011年3 月1 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稿,2004年8 月28 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 月1 日施行)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 月18日施行,国务院第253 号令)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 日施行,环境保护部令第2 号) (1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6 月1 日(12)《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2009 年7 月 (13)《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2005年11月 (14)《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1997年10月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班级:08物流 姓名:綦淇 学号:130112008034 日期:2011年6月22日

关于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90—2005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以粮食产量为应变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成灾面积五种可量化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于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文献综述 1、《近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赵俊晔,李秀峰,王川著 ……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分析对1991~2004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来自稻谷单产变化及玉米和小麦播种面积的变化。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一直保持高的关联度;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剧烈变动,其关联序仅次于有效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用塑料薄膜等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逐渐下降。 2、《中国粮食产量分析及展望》新浪财经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3282547.html, ……自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发展,产量不断提高,但这一过程也呈现出我国粮食产量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而且粮食产量的动波动基本上与粮食价格相吻合。未来我国粮食供求形势还不容乐观,粮食价格从长期看仍然有上涨要求。 3、《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王玉斌,蒋俊朋,王晓志,陈慧萍著 ……基于最小信息准则采用扩展ADF法对1949—2004年中国粮食及水稻、小麦、玉米产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其在原始序列水平上均为平稳时间序列;采用TARCH 模型与EGARCH模型对以上数据的增长率数据进行非对称性检验,结果表明,波动具有"杠杆效应",负面影响比等量正面影响导致更大波动;根据扩展C-D函数运用1978—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结果说明,投入变动对粮食产量波动有同向影响,经济作物比较收益情况对粮食生产有反向作用,粮食本身收益情况并非影响生产的关键因素,粮食生产对气候等自然条件依赖性较强。 4、《我国粮食作物技术进步模式的经济学分析》杨巍著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农业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长期短缺向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18万吨增长为2005年的48402.2万吨,年均增长速度5.85%,技术进步带来的单产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为我国粮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着转化率低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达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30%~40%,很多成果没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推广应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也有成果应用主体的科技意识和接受能力差的问题,还与成果本身适用性密切相关。科技成果只有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5、《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利用协整理论分析1983—2003年数据》张驰,乔现伟著 ……利用1983—2003年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来对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近年来粮食产量的连续下降不是由于自然原因和对农业的

浙江省杭州市区粮食和谷物产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浙江省杭州市区粮食和谷物产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对杭州市区粮食和谷物产量做出全面梳理,从粮食总产量,谷物总产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杭州市区粮食和谷物产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杭州市区粮食和谷物产量的理解,洞悉杭州市区粮食和谷物产量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杭州市区粮食和谷物产量现状 (1) 第二节杭州市区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杭州市区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杭州市区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杭州市区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杭州市区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杭州市区粮食总产量同全省粮食总产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杭州市区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杭州市区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杭州市区谷物总产量占全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杭州市区谷物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杭州市区谷物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谷物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

环评评估 自从1992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了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随后多个省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陆续设立环评技术评估机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正式进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审批提供技术依据,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客观、公开和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在环评体系中的现状。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也称技术核查、技术审查、环评评估,是由环评技术评估机构接受委托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质量的一种审核形式。评估的依据来自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及要求。评估机构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对建设项目和专项规划实施的环境可行性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并出具技术评估报告,为确保报告书的编制质量及完整性具有较好的监督和审核作用,属于非机构第三方审核。 二、环评评估存在存在的问题 一是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是环境保护部门行政职能的一部分但由建设单位支付费用。国家环保部发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中明确技术评估机构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开展技术评估工作,“为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的活动”,其工作流程为“技术评估机构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初步审核...”。在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原则“为与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相同依据的原则”。环保部在2002年3月28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执行《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三、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报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时委托相应级别的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对评价报告进行技术评估。...技术评估报告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审批的技术依据。”据此,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行政审批过程设置技术评估流程,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成为环评行政审批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计价格〔2002〕125号文规定“环境影响咨询...包括:...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技术评估”,该收费“属中介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因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经费没有明确来源,造成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的评估机构收费情况不一,如审计发现国家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开展技术评估工作不向建设单位收费,多个省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行政审批过程中,要求建设单位委托评估机构并交纳评估费,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报告依据同一原则出具,均由建设单位出资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徐州市年产130万吨捣固焦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名称:中国矿业大学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目录 1.总论 (1) 1.1编制依据 (1) 1.2评价原则 (1) 1.3评价等级 (2) 1.4评价标准 (3) 1.5评价范围 (6) 2.区域概况 (6) 2.1地理位置 (6) 2.2自然环境概况 (6) 2.3社会环境概况 (6) 2.4环境质量现状 (6) 3.工程分析 (8) 3.1现有工程分析 (8) 3.2拟建工程分析 (14) 3.3主要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21) 4.污染物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 (27) 4.1施工期污染防治 (27) 4.2拟建工程污染防治措施 (27) 4.3非正常排污措施可行性 (34)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 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 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0)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5.4固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 6.清洁生产分析 (42) 6.1工艺的先进性 (42) 6.2污染物控制措施 (45) 6.3焦化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46) 7.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 (47) 7.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47) 7.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48)

7.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8) 8.公众参与 (48) 8.1公众参与原则和方法 (48) 8.2调查内容 (49) 9.结论与建议 (50) 9.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0) 9.3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50)

影响粮食产量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粮食产量的多因素分析 05经济40501031 冉峥嵘40501039 李仪40501061 谭金仪 【摘要】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1978—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重要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影响中 国粮食生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受到单产提高缓慢、播种面积波动 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粮食生产,首先应该提供 一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增加粮农收入是根本。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提高单产、稳定 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增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稳定性。 【关键词】粮食产量多因素分析 一问题提出: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多而粮食需求量大,因此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主要体现在:粮食生产不稳定会引发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动,尤其当国家粮食储备不足的时候,很容易导致粮价上涨,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因此,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这个特殊农产品,我们不得不慎重对待。因此,分析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保障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不仅是中国经济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重视。许多经济 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时大多采用多元统计方 法,或者是简单的计量模型,主要是从某一两个因素进行的分析,从而预测粮食产量的。《1978-2003年我国农业 科技投入和粮食产量关系的计量分析》(杨剑波)一文是采用计量模型检验科技投入增长对粮食生产增长的影响、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主要用到的计量方法有协整分析、协整关系的检验与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 和动态调整模型。得到中国科技投入增长对粮食生产增长有显著影响的结论。美国学者布朗的一篇《谁来养活 中国》的论文,曾引发了国内的大讨论。从国内粮食生产领域来看,2003年秋冬以来,粮价在多年低位徘徊后出现 上涨,引发了新一轮对粮食问题的热烈讨论。而今年年初以来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的飙升,更引 发了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本文严格按照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1978—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重要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影 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