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规范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管理的思考

规范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管理的思考

规范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管理的思考
规范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管理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狱心理矫治管理的思考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措施调节服刑人员情绪,矫正其不良心理,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具有预防、激励、保障和治疗、培养和矫治四大功能,有利于稳定狱内改造秩序和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心理矫治始于西方国家,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慢。上世纪末,对监狱心理矫治工作要求只多见于领导讲话,少有具体文件和制度。2003 年6 月,司法部才正式颁布了79 号令《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第7 章阐述了“监狱应当对罪犯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监狱心理矫治在我国逐渐被重视与运用,彰显了我国监管工作理念的“人性化”与创新性,充分展现了对罪犯身心健康发展的尊重。

通过对合肥监狱心理矫治管理工作的调研,了解到了目前规范监狱心理矫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合肥监狱在罪犯心理矫治方面起步较晚,基本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罪犯心理矫治体系。目前建有专门的矫治监区,其工作职责包括:建立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网络,制定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规章制度;开展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包括新入监和在押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试与入监甄别、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个别教育和顽危犯转化、出监教育及危险评估等方面;负责开展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包括对服刑人员的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社会

帮教;积极组织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矫治工作进行心理矫治工作的研讨与交流,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民警矫治队伍。

矫治监区共有心理咨询师8人,其中6人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2人拥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另外,各监区共有民警兼职心理咨询师36人,其中二级心理咨询师2人,三级心理咨询师34人。多年来,这支队伍工作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基本上能满足我监罪犯的心理咨询、矫治需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2011年上半年工作为例,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受主动求询23余人次,主动干预罪犯136人次。为新入监罪犯和调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测试1003人次(其中我监171人次、第十六监区832人次)。完成新入监罪犯心理测试率100%,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100%,并进行一对一的新入监面谈。累计完成出监评估107人次,达到出监罪犯评估率100%。同时加强罪犯综合管理软件管理,及时更新罪犯心理电子档案2241份。对押犯监区的个别教育台帐进行季度考核、验收,帮助押犯监区和分监区规范个别教育台帐。

在这一系列成绩的面前,我们看到了监狱矫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我国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起步较晚,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合肥监狱也是如此,并且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硬件配套设施老化。

由于合肥监狱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监狱,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

署,监狱搬迁早已提上了日程,目前各项搬迁工作正在开展,考虑到各方面的综合效益,监狱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已经逐步减少,心理矫治硬件设施目前存在着老化的现象,目前共设置心理咨询室1间,团体咨询室1间,宣泄室1间(在建中),心理测试室1间,视频室1间,咨询电话2部,配备计算机5台。这些设备在质量方面较为老化,在数量上存在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罪犯心理矫治的需求。

二、专业队伍建不完善。

心理矫治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费人费时费力,必须定下心来,集中人力,花上1到2年,甚至3到5年才能看出效果。目前,在我监狱从事心理矫治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从管教民警半道改行,专业基础薄弱,他们大部分并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技能缺乏,经验不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较少,矫治监区仅有专业心理咨询师8人,其他监区的兼职心理咨询师较多,队伍年龄梯次不够合理,培训学习的力度不够大,队伍建设还不完善。

第三、心理矫治工作缺乏规范性。

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一个全国性的大课题,应该有着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需要有一个历史的过程,但目前从大范围来看,不仅仅是合肥监狱,大部分监狱矫治工作的目标、计划、方案、步骤、技术和方法不够明确;工作制度、人员职责、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如何考核等也没有一个系统规范的制度要求;程序、制度规范化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服刑人员认识上有误区。

合肥监狱所关押的罪犯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服刑人员为主,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罪犯由于受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家庭环境、个人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心理咨询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尽管我监狱利用报纸、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广播站、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工作,但效果仍然不太理想。如,部分罪犯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精神病的,只有脑子不正常的人才去心理咨询,让人笑话和丢面子;部分罪犯认为心理咨询花费时间长,有时咨询要花费半天时间,劳动任务又不降低,耽误时间影响了自己完成任务,直接影响到自己的计分考核。这些方面都是严重制约了罪犯心理矫治。根据从矫治监区获取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全监2229名罪犯中主动心理咨询者仅23人次,而被动接受心理干预者达136人次。根据对常青监区二分监区107名罪犯的调查,截止2011年6月31日,半年来主动要求心理咨询的人数为零。这些数据说明,心理咨询和矫治对于罪犯来说,大都只是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以上问题说明我监狱在罪犯心理矫治方面还还不够规范,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结合具体实际,试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规范心理矫治管理体系。

一方面,规范罪犯心理矫治的管理组织,如罪犯心理矫治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要包含分管罪犯教育改造的监狱领导、各监区分管教育改造的领导、具体直接从事管教工作的民警、心理咨询师、社会上有较高声望和专业水准的从事心理咨询与矫

治的专业人员。日常的工作要严格依法执行,对心理矫治委员会的工作定期考核。

另一方面,规范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从接待、收集信息、判断问题、协商方案、实施方案、评估、追踪等,应该专门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罪犯心理矫治手册,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矫治工作。

再者,规范评估体系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如咨询矫治罪犯本人、他犯、管教民警等,获取较为详尽的信息,建立并完善心理矫治评估体系,对罪犯按入监初期、中期、后期及心理矫治前后进行评估,得出具体数据,以利于分析改造成功和开展下一步工作。

另外,规范心理矫治硬件设施建设。硬件设施是开展活动的基础,心理矫治硬件实施包括办公用房(如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测量室)、心理治疗室、心理健康教育室、心理训练室、心理宣泄室等,另外也包括电脑、打印机、办公座椅、资料柜等基本办公用品和心理测量表及其他设备。

第二、要建立过程立体化、形式多样化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模式。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这就决定了在监狱内开展心理矫治工作既要符合罪犯改造的总体要求、管理模式,又要和社会上的有关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可以诚聘心理学专家、学者到监狱积极指导,

开设讲座,定期参与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这不仅能保证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质量,也有利于监狱心理矫治工作者参与社会相关的学术性团体活动,开拓眼界,扬长避短,提高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规范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形成一种“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立体式运作模式。

同时,罪犯个性的多样性、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心理矫治既要不断拓展领域,丰富矫治内容,提高矫治工作层次,又要适应监管改造环境和罪犯求询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矫治活动。如,建立与监狱文化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健康丰富的监狱文化环境,对缓解烦恼、调节情绪、陶冶身心至关重要,尤其对减轻和化解罪犯人格障碍中的消沉、抵触、防戒等负性心理行之有效。监狱应加大加强对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罪犯改造的必修课。同时,警察可以与罪犯互动,通过专题讲座、现身说法、知识竞赛、座谈会、演讲会、自编自演改造文艺节目、建立文化超市、成立兴趣小组等多样的形式,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罪犯情操,丰富罪犯的精神生活。另外,应注重监狱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让罪犯在激励中进取,在希望中改造。

第三、完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关键是心理矫治队伍的建设,我监狱目前的心理咨询师中,民警兼职比例达到了百分之80,专职心理咨询师仅有8人,而截止2011年7月31日,我监狱共有在押罪

犯2229人,心理矫治队伍力量明显不足,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队伍建设包括人员选配(涉及到组成人员的专业、个性、年龄、性别、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等)、岗位安排、技能培训等,监狱在选拔任用心理矫治人员时必须按照适当的比例选配。

一方面,监狱管理机关要将培训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应当健全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民警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择优选才”的办法,到社会各有关专业院校、心理研究机构等部门进行跟班培训,同其他先进兄弟机关加强沟通交流,派员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加强各种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切实有效的考核机制,促使从业人员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学习氛围,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另外,公开选拔专业人才,提升队伍的专业性。目前我监狱主要通过公开招录公务员干警的方式选拔人才,但是从近5年选拔的31名公务员干警来看,真正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没有,大多数人取得的心理咨询师等级证是后来工作中由于工作需求而临时抱佛脚考取的,这就导致他们在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矫治工作时显得专业基础不扎实,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在以后的公务员干警招录中,可适当向心理学专业倾斜,同时又要不拘泥于公务员招录这一途径,可通过公开选聘等其他方式吸引社会上综合素质

高、业务水平精的优秀人才到监狱从事这项工作,进而扩大队伍建设,扩充队伍综合实力,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的矫治队伍。

总之,罪犯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人群中之一,罪犯心理矫治是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改造工作的又一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重要手段,虽然我监狱心理矫治起步较晚,各方面规范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能真正做到认识罪犯,分析罪犯,矫治罪犯,就能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在新形势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常青监区二分监区:裴伟英

2011年8月15日

司法局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办法汇总

**司法局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优化管理资源配置,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提高矫正工作质量,根据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提高刑罚执行效果为根本出发点,客观、科学地进行评估。 二、心理健康评估的任务与目的 心理健康评估就是通过对矫正对象危险指标的测验、分析和判断,评估矫正对象的人身危险性及心理健康程度,并对矫正对象进行危险等级分类,为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根据。 三、心理健康评估的工作主体和评估对象 (一)心理健康评估工作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主要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完成,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予以协助。 (二)心理健康评估对象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四、心理健康评估指标

(一)静态指标:即历史形成的难以被影响而减少风险程度的指标。包括5个大类: (1)犯罪与服刑表现记录;(2)教育和工作背景; (3)经济状况;(4)家庭和婚姻状况;(5)居住指标。 (二)动态指标:即主观表现的容易被影响而减少风险程度的指标,包括5个大类: (1)休闲和娱乐活动情况;(2)交友情况; (3)酗酒和使用毒品情况;(4)心理、情绪和人格特征; (5)生活态度及政治倾向。 五、风险等级 为了与分类管理相衔接,将风险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划定相应的分数区间,综合测评最后得分65分以下为低风险等级;65分至77分为中风险等级;77分以上为高风险等级。另,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中,若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0分,需转介到**社区矫正人员心理矫正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评估。 六、工作流程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共分5个步骤: 1.调查情况。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测评对象个人、家庭、生活、就业、社会关系、违法犯罪史、认罪悔罪态度及服刑表现、生活态度和政治倾向等情况,并做好纪录。 2.测量打分。根据调查情况客观地填写他评量表(危险程度

例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报告

一例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单位: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例高一男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 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属于新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 确定了咨询方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咨询技术, 使其改变了绝对化认知倾向, 消除了仅凭两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预期目标就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等不合理认知和对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的过度焦虑状态。经过六次咨询, 引导来访者建立了合理认知, 增强了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了不良心理状态, 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学校适应不良 一、一般资料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从小学习比较刻苦,成绩优异,被学校免学费录取。性格内向,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身高大约1.6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根据最近一次学校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李某出生在农村家庭,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妹妹。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高中入学时,因中考成绩优秀被免费录取。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 (三)精神和身体状态 意识清醒,略微有点焦虑,人格较稳定。近两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较差。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测试结果:焦虑,抑郁:,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以优异的成绩被高中免费录取,但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年级前10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觉得自己很失败,担心自己再也不会考好,得不到老师的赞赏,感觉对不起父母,最近两周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故而前来寻求帮助。 (二)个人陈述 因家境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从懂事起就帮着父母照顾妹妹,上学后想通过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从小成绩就很好,深得老师和家长喜欢。升高中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免费录取。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却没能进入年级前十名,老师也没有给予任何鼓励,非常失落,担心自己再也考试不好了,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感觉对不起父母。月考后两周一直头昏脑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都不好,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又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说话清晰有条理,语速稍快,情绪略显焦虑。无躯体症状,自知力完整,无幻想、妄想。有迫切的求助要求。同学反映,李某平时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自从月考完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 三、评估与诊断

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例分析

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例分析 当今社会,人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面对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事业、家庭以及社会,谁又能游刃有余?因而许多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变得郁郁寡欢,终日愁眉不展。大学生也是这一群体里的一员。 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开始走向社会,走向社会岗位。有许许多多问题都得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会选择逃避。我曾经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某某高校的学生自杀,而且听过不止一次。当时我就在想生命是最可贵的,是什么让他们放弃生命选择死亡呢?后来我又听说了马加爵事件。 二零零四年二月二十三日,云南昆明市云南大学六幢三一七宿舍发现四具男尸,他们是该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云南省公安厅和昆明市公安局在之后的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后认定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此时马加爵已经失踪数天。他还不到二十三岁,杀人手段却很残忍。尸体死亡原因都是脑部钝器击打所致。他为什么杀死他们呢?因为那四个同学为了打发时间约马加爵打牌,他很乐意的接受了。他的智商很高所以打牌经常赢。那几个同学便怀疑他作弊,他坚持说没有,他们就把他以前的许多伤疤都揭开了。马加爵感到自己的人格被侮辱并且受到了巨大的歧视,因而杀了他们。 这件事令许多人都感到惋惜,为了国家失去马加爵这样的人才而惋惜。他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他曾因为没有鞋子穿,在助学贷款没发的日子里光脚和逃课;他曾把自己辛苦挣来的一百元丢在过道里让丢钱的母亲捡到;他上大学的钱也都是他自己挣来的。是什么让这么一个品学兼优、吃苦耐劳、淳朴孝顺的他成为杀人犯呢? 首先得从他的同学说起,这四名同学是他自以为平时没有歧视过他的,一直平等对他的人竟然恶语中伤他,蹂躏他的人格,还揭开了他的伤疤。使他认为每个人长期以来都一直凶悍的歧视他,残忍的嘲笑他,他的尊严被无情的践踏。他在这种氛围下再也难以立足了,所以他决定了玉石俱焚。给那些歧视穷苦人,蔑视穷苦人,无情践踏和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因而他杀了他们。这四个同学实在太让他失望了,他们没有对穷苦人的同情,有的却是嘲笑。他们的心里十分好强,不服输,因而他们选择了污蔑他作弊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试想如果他们的心里有的不是优越感也不是虚荣感,而是一种深切的同情和默默的支持与帮助,他们还会被杀吗? 从马加爵方面讲,他宿舍的同学曾在他的被子上撒尿,也曾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时候给他一两块钱让他帮自己洗衣服。在那时他的心里就已经十分不平衡。他感到了别人的侮辱与歧视,也感到了自己的尊严被无情的糟蹋,但在那时他并没有释放出来,于是打牌成了导火线。再者马加爵生性比较粗暴,平时打球只要有人踢得不好或者无意间踢到他身上,他便会动怒,有时甚至翻脸骂人。一开始马加爵有几个广西老乡常来找他玩,后来渐渐不来了。还有以前他经过别人宿舍,只要听到里面的音乐声音大一点就会破口大骂。由此可以看出马加爵不希望自己处于弱势,不想被别人欺负。他的心里极度不平衡,也开始有点扭曲。但他不懂得理智的调控情绪,也不懂得用音乐来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他只知道在事情不合自己心意的时候就发泄到别人身上,因而他渐渐开始孤独了,就连老乡也不想理他。有一次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动了他的东西,他发现后便一直记恨在心,从此不再理睬那位同学。这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计较的人,他不懂得容忍与包容,更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所以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是心理问题,是他强烈、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情绪测试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情绪测试01、在餐馆,服务员没有注意到你,你的第一反应是: -他把我忘了。 ●他瞧不起我。 ▲他不称职。 02、为了平息你的怒火: -你把事情说给某个人听,或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你努力去想其他的事情,使自己专注于别的活动。 ▲你退避一旁,好让自己能够放松并思考。 03、愤怒通常会导致你的哪种情绪? ▲偏执(“我不能相信任何人”)。 ●抑郁(“我身上有什么东西不对劲”)。 -厌世(“一群笨蛋”)。 04、你的信条: - “我想让人们爱我。” ▲“别人爱不爱我无所谓,我只希望人们尊重我。” ● “我不仅希望人们爱我,还希望他们对我推崇有加。” 05、一个朋友在收到你的短信后,一直没有回复…… ●你问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为什么怨恨我?” -你对他很恼火:“他至少该回个短信!” ▲你感到绝望:“归根结底,我们不能相信任何人”

06、你如此愤怒,以至于说出了一些伤人的话,事后…… -你对让你处于这一境地的人心怀怨恨。 ●你对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感到愧疚。 ▲你害怕自己的行为无法弥补,觉得关系已经被破坏。 07、在一块宁静的沙滩上,一个喧闹的家庭在紧挨着你的地方安顿下来,你对自己说: ▲好吧,我只好换个地方,离他们远一点。 -我要问问他们,是想骑到我的头上吗? ●我会装疯卖傻让他们赶紧逃走,比如大声辱骂自己的脚趾头、用嘴发出奇怪的声音…… 08、你路见不平,却没有拔刀相助。你问自己: ▲为什么每个人都无动于衷? -为什么我什么也没做? ●为什么人类如此暴力和凶恶? 09、最近在工作中最让你愤怒的是? -不公平:一个能力没有你强的同事晋升到了你想要的职位。 ▲被打断:开会的时候,有人拦着没让你把发言说完。 ●失败:你没有对某个职业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10、最让你愤怒的人是? ●狂妄的人(他们蔑视所有人)。 ▲自私的人(他们从不真诚地关心别人)。 -舞弊者(他们把别人都当傻瓜)。

案例分析问答题

案例分析问答题: 1、一般心理问题 2、严重心理问题 3、神经症(分类) 4、精神病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生理方面: 心理方面: 二、对该求助者作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1、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有无主动求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是否为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有何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映强度,有无泛化,是否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病程:多长时间 3、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 4、最终作出诊断: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诊断依据: 1、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自知力,求医行为,有无精神症状,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有何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映强度,有无泛化,是否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病程:多长时间 3、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4、最终诊断:……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诊断依据: 1、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自知力,求医行为,有无精神症状,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有何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映强度,有无泛化,是否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病程:多长时间 3、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4、最终诊断:… 四、对该求助者需做那些鉴别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便显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患者,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的心理问题。 3、与某类性神经症相鉴别:……. 五、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生物原因:是否有躯体疾病、生理年龄、性别因素2、心理原因:认知方面,性格, 3、社会原因: (1)家庭教养模式, (2)生存环境(负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 (3)人际关系 (4)社会支持系统, (5)社会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等)等。 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根据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围绕已形成的初步诊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探寻病理人格特征以及作为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2、可选用SAS测验,以评估其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服刑人员以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个案报告

服刑人员以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个案报告 摘要:患有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存在心境低落,病程迁延的特点,这也是监狱内服刑人员中发生率较高的心理问题。本文介绍了一例咨询师运用放松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一名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本案例不符合抑郁症的典型症状特征,同时无躁狂表现,但社会功能受损,自知力完整。得病原因主要由于错误观念和自我封闭性格特征加上现实生活中刺激引发的。本个案的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改变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和失眠症状,树立起积极面对改造生活的信心,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咨询过程中,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放松训练和合理情绪疗法改变认知模式,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使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进行了8次咨询,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抑郁严重心理问题放松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1.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赵某,男,汉族,现年30岁,小学文化,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投入监狱服刑改造。 2.个人成长史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无精神病史。从小性格内向,特别爱面子,8岁在村放牧,10岁因母亲与父亲离婚,从此觉得低人一等,生活没有乐趣,并与他人很少来往,性格变得更加内向。13岁在饭馆打工。19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后刑满释放,出狱后无业在家。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现监狱服刑改造。 3.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记忆力正常,思维清晰,身体虚弱,面容疲倦,情绪低落,有郁闷、焦虑、逃避、压抑的情绪体验。 4.身体状态 从小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三个月前开始感到全身疲乏无力,睡眠不佳,食欲不佳,时常感到头痛难忍,大小便正常。特别是最近两周出现睡眠障碍,整夜无眠,无诱因的哭泣,自卑自责。 5.社会功能 能参加日常的改造,但劳动改造效率低,劳动能力有所下降,有意回避与他人交往。1.6心理测验结果 (1)SCL-90测试结果:

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

调整心理,追求幸福【摘要】本案例是一名青年女性因夫妻关系引发心理问题的分析报告,长期夫妻关系的冷漠,再加上两次负性生活事件,使求助者有了离婚的想法,但考虑到自己的将来和女儿,在离与不离的矛盾心理冲突中,出现了了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等症状,咨询师通过摄入性会谈,运用真诚、共情等咨询技术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求助者与其不合理信念辩论,最终使求助者走出负性生活事件的阴影,以积极的思维模式重新构建了家庭的幸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般资料】 张某,女,34岁,大专学历,县法院工作人员,收入中等,经济状况良好。 【主要问题】 焦虑、烦躁,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一个多月。 【求助者主诉】 我和丈夫经人介绍结婚,婚后几年生活很幸福。但自从丈夫工作调动后,他经常回家很晚,有时甚至半夜才回来,回家后也很少说话,我们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夫妻关系也因此变得很冷漠。1年前,我收到了一条短信,说丈夫和同事有暧昧关系,和他闹了一场,但没有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不了了之。1个月前我在班上感觉身体不舒服提前回家,发现丈夫和那个同事在家坐着,于是又想起了短信的事,那个女人走了以后,我和丈夫大闹了一场,感觉自尊心受到了很大伤害,想和他离婚。但离婚后女儿的生活怎么办自已再找一个不如他怎么办不离婚,又感觉自己对他那么好,给他做饭、洗衣服、照顾孩子,还得上班,而他对我却是漠不关心,还在外面和同事不清不白,日子没法过了,一个多月了,离还是不离的问题翻来覆去的考虑,搞得自己心情烦躁、焦虑,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有时做工作注意力也不集中,因为自己心情不好,也不愿与同事聊天,担心同事看出自己的情绪,知道丈夫的事情。再这样下去,害怕抑郁成疾,前来咨询。 【个人成长背景】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有一个哥哥,父亲脾气暴躁,经常与母亲争吵,因此养成了她忧郁、内向的性格。

最新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分析

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功能性心理问题、情景性心理问题二大类。 功能性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服刑人员自身在社会上形成的,并在服刑过程中仍有所表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种类:(1)心理活动障碍。问题或创伤。这类创伤,轻者可以降低某一反映活动性质和效率,重者可导致整个心理活动失调。(2)人格障碍。这是一种表现服刑人员性格特征的心理障碍。(3)心身障碍。这是服刑人员身体各器官系统发生病变前后所表现的心理障碍现象。服刑人员有了这种创伤,会直接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影响到对社会环境的适应。(4)智能障碍。这主要指个别服刑人员由于大脑功能发育不全,而使智力活动受到障碍。(5)严重精神障碍。主要是指整体心理机能瓦解,不仅心理活动本身的协调一致受到伤害,而且患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 情景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服刑人员个体,由于不能适应狱内环境以及由于服刑改造带来的各种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多的是不能适应狱内人际关系及由于判刑改造带来的生活、家庭、婚姻等问题而产生的心态失衡。另外,一些服刑人员由于对定罪量刑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久而久之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上述心理问题与服刑人员的身份、监狱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服刑人员对狱内环境的积极适应和思想认识的提高,事过境迁,大多数能够得到化解,但如果处理得不好,也可能成为阻碍一些服刑人员改造进步的“绊脚石”。

服刑人员不良心理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获取的各种调查材料看,服刑人员中较常见的不良心理的表现有:惧怕、烦燥、焦虑、愤怒、忧郁、偏见、错觉、嫉妒、孤僻、自卑、悔恨、自私、急躁、多疑、内疚、羞愧、失望等等。 有人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竞争激烈的社会。就生活在监狱高墙电网下的服刑人员而言,其心理无疑会受到来自外部的社会环境和内部身体方面的压力和困扰,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如果调节不力的话,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并因此严重影响自身的改造与新生。因此,服刑人员了解和掌握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对于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提高改造质量,加快改造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甚至比身体其它方面的疾病更为复杂。但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父母以基因和染色体的形式,妊娠是将自身主要特征转移给子代。在遗传过程中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获得23对染色体(即46个染色体),每对都有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每个染色体都有1000-2000个基因,这些染色体都具有转移遗传特性。实践证明,某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同某些遗传基因有不可否认的关系。 从监狱的实际情况看,在患心理疾病的服刑人员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们中有的本身就携带着心理疾病的基因,有的自身就有心理疾病史。

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厌学 【案例呈现】:有一位母亲很苦恼,儿子从小就懂事听话,和同学关系融洽,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自从上了初中就开始情绪不稳定,正在上初二,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拿半天。妈妈让他把第二天的书看一看,他就冲妈妈说一句:“没什么好看的。”妈妈追问了半天,他才冒出一句:“学习真没意思,真累!” 【案例分析】:对于这位初二学生的这种对学习的反应,我认识这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学生对学习烦躁、厌烦、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于是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速度和质量下降。厌学主要分为三个程度。轻度厌学,学生不喜欢学习,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课后作业偷工减料等;中度厌学,学生开始将情绪付诸行动,经常性逃课,逃避学习,不想面对学校老师、同学。重度厌学,从心理问题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厌学症,将学习中的问题夸大泛化,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极度自卑心理等。由案例中这位学生的表现来看,他目前属于轻度厌学状态。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 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有些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正常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第三,学生自身的因素,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

严重心理问题的护理案例分析报告

严重心理问题的护理案例分析报告 一、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来访者:李某,女,15岁,初二学生。初一因害怕去学校休学了半年,复学后又常跑回家,后来父母怎么劝就是不肯再去学校,因此父母陪同前来咨询。 患者在初一时,给一男生写过一张表示自己喜欢对方的字条,因为不敢当面交给那位男同学,便让另一位女同学帮自己传给对方,那位男生没有任何表示,自己开始没在意,后来觉得那位女同学已经将自己写字条的事告诉了别的同学,认为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看不起自己,遂不肯再上学。父母见其无法坚持学习,便为她办了休学半年的手续。休学在家时,因怕别人说自己有病,就极少外出,在家多以睡觉、看电视打发时间。半年后转学到另一学校,但依然不敢与同学交往,害怕同学知道自己过去的事,又因为离家远了更想家,于是经常不去学校,后来就坚决不上学了。因为不去上学,父母对她特别失望,经常不回家,这使她很担忧。 平素身体状况一般,13岁时因不敢上学,到医院检查没有明确诊断,曾服用一些抗焦虑的药,效果不明显。未发现家族史,但其母亲性格也较为敏感,面子观念较强。体格检查无特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精神健康检查:年貌相符,衣着整洁,说话虽有些胆怯,但语言清晰,思维逻辑正常,未查及幻觉、妄想及其余感知觉障碍,表情不太自然,伴有紧张、焦虑,自知力完整。辅助检查: SAS为32分,SDS为40分,没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 二、患者心理问题分析 1.心理咨询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主要依据:来访者为少女,她的问题是不愿上学,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所致。造成该心理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与其早期经历、青春期性的萌动与成熟及其家庭教养、父母及本人的个性特征均有关系。时间经历一年,从无法面对同学,不愿意上学,发展到为了不让他人说自己,尽量不外出。在这段时间里,平时对李某事事迁就的父母,既不能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和帮助,反而是因为望女成凤心切,多次逼其去学校学习,这使她在精神上又产生了新的痛苦,致使该问题持续时间较长。 2.心理分析 李某心理问题的产生,除特定事件的刺激外,更有其人格及心理社会因素的原因。从来访者的陈述中得知她从小受父母宠爱,形成对父母的依赖,只要有困难都由父母出面解决,缺乏独立性和判断力。如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少女的怀春心理使其渴望与异性交往,但被老师、家长反对后不敢违抗,家长、老师认为不正经、学习不好的女孩子才会与男生交往,这一观念影响着她,但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使她在内心深处更渴望了解异性和两性之间的关系,于是只好从影视节目中得到补偿,又由于影视节目良莠不齐,学校和家庭都没有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进行健康的性教育,无法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受情爱镜头的刺激不能自持,养成了自慰的不良行为,而从父母对自己与异性交往的态度中她觉得这是不应该的,也因此而自责。这种不良的性经历,还使其产生了怕羞心理。 三、心理护理方法与技术

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及其心理矫治

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及其心理矫治 李路荣① 颜剑雄① 谭千保② 【摘要】 目的 了解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心理矫治措施。方法 采用SCL -90对394名服刑人员进行测试。结果 ①服刑人员在SCL -90各个因子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②服刑人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4个因子项上问题比较突出;③入狱前有无职业的服刑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入狱前无职业的服刑人员得分高于入狱前有职业的服刑人员。结论 应加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词】 心理问题;症状自评量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 The M en t a ti on and Psycho -recti f i ca ti on of Pr isoners .L i L urong ,Y an J ianx iong ,T an Q ianbao .Colleg e of E d ucation S ciences of H unan N or m al U niversity ,Chang sha 410081,P .R .China 【Abstract 】 Objecti ve To investigate the m entati on of p ris oners ,then m ake s om e p sycho 2rectificati on .M ethods 394p ris oners w ere m easured by the questi onnaire of Symp tom Check list 90.Results (1)P ris oners got h igher scores of each factor than Ch inese nor m s and the difference w ere Significant .(2)P roble m s of p ris oners on the facts of s om atizati on ,obsessi on ,anxiety ,D ep ressi on are seri ous .(3)P ris oners w ho have j obs before arrested got l ow er scores of each factor the p ris oners have no ,the different w ere significant on the factor interpers onal relati onsh i p .Conclusi on T he work of p sycho 2educati on for p ris oners should be h igh ly e mphasized . 【Key words 】 M entati on ;SCL -90;P ris oner ;P sycho 2rectificati on 服刑人员作为产生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其心理问题越 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25]。相应地,关于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也成了研究的重点。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部门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6]。本研究采用SCL -90对394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心理矫治方法,旨在为监狱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湘南监狱3个监区共402名服刑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在各个监区各个中队按比例随机抽取,回收问卷394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386份。样本构成如下:按受教育程度分,文盲13人、小学98人、初中216人、高中(含中专,职高)51人、大专以上8人;按家庭住址分,农村259人、城市127人;按入狱前职业分,干部26人、知识份子61人、工人31人、农民83人、军人8人、个体户28人、无业113人、其他36人。1.2 工具 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7],被试根据自己 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按1~5评分,分析指标为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本次测试中,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0。1.3 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在监狱各监区各中队按比例随机抽取被试。测试过程中统一指导语,对于部分阅读有困难的被试实行个别测试。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被试的顾虑,采用无记名测试。测试结果采用SPSS 11.5for w in 2dow s 进行统计分析。2 结 果 2.1 服刑人员与全国常模各因子项比较 将服刑人员与全国常模做比较,结果显示服刑人员在SCL -90测试中9个项目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而且差异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见表1。 2.2 服刑人员总体各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 根据SCL -90分析方法,以因子均分≥2为阳性症状者,以因子均分≥3为症状痛苦水平达到中度和中度以上者,计算了在各个因子上阳性症状和症状达到中度以上者的检出率。结果显示:阳性症状检出率在29.33%~65.31%之间,症状达到中度以上者检 郁情绪,所以在对产妇进行产前指导时,只要指导她们相信科学、顺其自然,不要将妊娠和分娩考虑的过于复杂,在正常进行产前检查的前提下,不要有过多的担心,保持乐观情绪,做好产前和产后的心理和经济上的准备,就可以顺利完成妊娠分娩的神圣使命。3 参考文献 [1]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35242[2]Kashani JH ,O rvaschel H .A nxiety dis orders in m id 2adolescence :a comm unity sa mp le .Am J P sychiatry ,1988,145(8):9602964[3]Kita m ura T ,Shi m a S ,Suga w ara M ,et al .P sychol ogical and Social correlates of the onset of affective dis orders a mong p regnant wom en .P sycholM ed ,1993,23:9672975 [4]韩蓁,李芬,崔丽侠,等.孕期抑郁症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6,10(增刊):63265 (收稿时间:2007209221) ? 64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6卷第4期 China Journal of H ealth P sychol ogy 2008,V ol 16,N o .4  ①中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②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湘潭)

帮助服刑在教子女的措施

帮扶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武装未成年人,进一步坚定全市广大青少年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深入宣传“两法”。紧密结合未成年人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实际,大力宣传“两法”,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加大对服刑在教子人员女的关注力度。在所有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上,服刑人员子女的品德教育和健康成长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由于世俗的偏见和舆论的压力,给服刑人员子女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给他们的健康成长蒙上阴影。 二、具体措施: 1、组织人员进行深入调查获取服刑在教人员子女信息,深入各个中、小学及行政村,对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的信息进行调查搜集,获取相关资料,进行统计,以便做出具体安排。 2、号召社会力量组织结对关爱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帮助服刑在教人员子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上取得进步,树立自信,尽全力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建立档案,根据搜集的相关信息资料,建立档案。为每一个帮扶对象建立起一份档案,做到“三知一有”,即:知道未成年子女基

本情况,知道未成年子女监护人情况,知道未成年子女最大困难及联系电话,每个未成年子女都要有一份专人的《联系记录》,每次联系、通话、活动开展情况记录在册。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隐私。强调以人为本、讲求方法。把保护未成人子女本身及他们家庭的隐私放在第一位,未征得结对对象同意,做到不拍摄、不留影。 4、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心理咨询室,聘请资深的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每周五下午定期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沟通并进行教育引导,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宣讲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自我保健等方面的知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如何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等问题,培养他们健康成熟的人格品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 5、定期通过县司法局远程探视系统,组织服刑人员与其未成年子女会面,通过亲情感化,进一步加强服刑在教人员与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沟通和了解,让服刑人员安心服刑,未成年子女努力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之人。 6、岁末年终组织慰问活动,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更需要我们的关怀,在岁末年终和各种节假日期间,走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家中去,对他们表示关怀与慰问,赠送相应的慰问金以及礼品,了解想他们之所想,做他们之所需,以利于今后更好的为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的服务。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工作探析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工作探析 [摘要]社区矫正对象是一类特殊群体,他们在行为和心理方面都有别于普通公民和在监狱服刑罪犯。其中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又是这类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使对其社区矫正难上加难。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正处在人生过渡时期、心理问题较多的特点,加强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社区矫正;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 一、我国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工作探析 (一)社区矫正的概述 1.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依法在社区矫正中监管、改造和帮扶犯罪人的非监禁刑执行制度。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正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近代学派的大师们认识到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对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区矫正便由此发端。社区矫正比监狱矫正有更大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刑罚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 2.社区矫正的对象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主要包括:一是被判处管制的;二是被宣告缓刑的;三是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四是被裁定假释的;五是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3.社区矫正的价值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社区矫正作为行刑社会化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使服刑人员得到有效监管,使人们改变对服刑人员的“标签”式看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谐:另一方面,社区矫正通过弱化监狱的封闭性、放宽罪犯自由度、增加罪犯与社会的联系,使他(她)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二)我国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未成年人由于处在生理上和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其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社会经验较少,判断能力较弱,抵御外界不良信息能力较差,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对外界的承受力薄弱,对社会和家庭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基于此,很容易就会滑入社会对立面的深渊。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已经站到社会对立面的未成年人拉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心理咨询师三年级案例分析典型例题汇总

心理咨询师三年级案例分析典型例题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分析典型例题汇总 案例一 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等1个多月。 一、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犹犹豫豫走进咨询室,述说时,眉头紧锁,不敢下面看咨询师,来回搓手,内心体验与表情一致。出生在中等城市,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父母亲对他在学习的要求特别高,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排第一名,高中时的成绩,偶有一次排在第二名,在下一的考试非争取第1名不可。平常父母总是教育他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高考时由于太紧张,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本来想重新再考,却因当年父亲生病去世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很紧张,只好上了这所普通大学,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交往少,业余时间大部分在学习上, 二、心理测试结果SOS:40,SAS60,EPQ:N:65,P:40,L:30.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烦躁、注意力为集中、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2、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殶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的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程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天找工作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1个多月。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农业国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病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 1、与精神病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的心理问题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 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 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 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 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 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 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与错,甚至在她的好友有偷盗自己东西的行为时,也不敢多说,近来,好友还被一群品行不良的人恐吓威胁着让陪着他们玩玩,而且让好友去干坏事,她们两个都害怕不服从会招到报复,而服从了又害怕自己变坏。因此,徘徊不定,也不知道怎么办。 案例分析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少年由于缺乏辨证而全面的看事物的经验,往往会把朋友之间的友谊神圣化。他们会把小集团中的一些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准。常常为了所谓的“义气”而包庇同伴,或者为对方打抱不平,也不管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很冲动的做出一些造成较大不良后果的行动。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 首先明确真正的好朋友不仅仅是讲“义气”。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2.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要敢于接纳与自己不同的合理观点,保留自己的正确观点,最好能够采用一切合理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3.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为对方的健康成长着想,对方的不当行为我们都应该勇敢而委婉的提出,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如果不方便直接说也可以通过他信任的老师或者同学来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