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_四_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_四_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_四_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_四_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China)

文章编号:1003-7721(2006)01-0096-07樊祖荫、赵晓楠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四)

摘要:文章通过对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史料的爬疏和整理,从音乐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百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首先以1949年为界将百0年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学理性0论证。1949年以前,民歌研究分为/俗文学界等学科的研究0和/音乐学界的调研0两个方面(之间稍有年代上的前后关系);

1949年以后,则按照年代的延续分为/前17年的研究状况0、/文革十年的停滞0、/1976年以后的研究0等三个时期。其次,根据这一纵向时间轴线,又对每一阶段民歌研究的特点、参与人物、主要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成果展开横向的叙述和分析,以综述的形式勾勒出百年民歌研究史的宏观面貌[本文第一、二、三部分发表于《黄钟》2005年第一、二、四期上]。

关键词:汉族民歌;20世纪;音乐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

(五)学术争鸣

正常的学术争鸣是促进研究健康发展的必需,从百年民歌研究史来看,真正具有学术意义的争鸣是从80年代开始的。1949年以前由于学科本身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从事研究的人员很少,多独自进行自己的研究,尚不能就某一问题进行学者之间的探讨。1949年到1966年以及/文革0时期,50年代初期出现过小规模的学者之间的讨论(如李焕之和孟文涛就调式问题的探讨),以后则较为少见。进入60年代以后更是偏离了学术轨道而充满/政治火药味道0,与其说是/交流0,不如说是/批判0更恰当。8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学者之间正常的交流才逐步形成,但较之国外学者或1949年以前其他学术领域之间的学术争鸣、论辩甚至论战的程度,民歌研究者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充分的。二十年来主要出现过两次具有重要影响大规模的论辩,即关于/民歌概念转换0和/王洛宾事件0的大讨论,以及两三次小范围的关于/民歌研究0、/曲调考源0等问题的讨论。

1、关于/民歌概念转换0

这次论辩出现在1983年。1983年1期的《人民音乐》发表了宋大能《振兴民歌之路)))评1982年四川省民歌调演兼谈/民歌消亡0问题》(以下简称/宋文0)的文章,提出了学界传统的民歌概念/早就落后于实际0,在新时期/民歌既包括有人民的口头创作,也包括有人民的笔头创作,已经形成一种口头、笔头双管齐下的创作局面0;文章进一步指出/不承认笔头创作的这批艺术质量较高,数量又十分可观的新民歌,那又怎么如实探讨民歌的现状,充分展望它的未来呢?0宋大能从1982年四川省民歌调演中/由专业、业余音乐工作者创作、改编的作品,占全部调演曲目的百分之九十四0的现实出发,引发了思考进而得出上述的观点,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确认音乐工作者创作的民歌就是民歌,公开为它正名0的呼吁。

此论一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十多位学者参与了这场论争。该年的《人民音乐》就发表相关论辩文章4篇,晓明在《也谈民歌)))与宋大能同志商榷》(《人民音乐》1983年2期)中首先从/民歌概念是一种约定俗成0出发,从民歌创作/具有集体性的特点0的角度,指出了民歌与创作歌曲(甚至包括民歌改编在内)的本质不同;该文还针对/宋文0中/戏曲、说唱音乐在专业音乐工作者直接参与下进行了大量改革(包括创制新腔)后,为什么仍然可以称之为戏曲、说唱音乐,而对于民歌就另眼看待呢0的比较,指出了说唱和戏曲艺人们/早在新音乐工作者介入之

*作者简介:樊祖荫(1940~),男,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北京100101);赵晓楠(1974~),男,文学硕士、中国音乐学院讲师(北京100101)。

收稿时间:2003-12-02

前,已有了它自己特定方式的专业性创作过程和个性化了的作品,新音乐工作者的加入无非是对对这种创作增添了新的力量和新的方法,,,,并没有改变他们创作方式的性质0,而民歌创作则不具备这一条件和传统。同时该文还指出了/宋文0中前后矛盾和逻辑混乱等错误,晓明在文章最后指出/民歌作为特定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产物,也由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但是,事物变化了,就是创造出新词还是赋予原有词汇以新的含义,这只能在历史进程中,由人民群众集体的意志来选择。0

苗晶在《民歌的概念改变了吗?)))读〈振兴民歌之路〉有感》(《人民音乐》1983年3期)中从民歌创作的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可塑性、民族性等特征出发,指出/如果按照宋文的主张,,,,民歌一要改变作者,二要改变创作方法,三要改变民歌的属性0,由此必然带来民歌概念的混乱。同时也指出在新时期如何振兴民歌是应该值得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但是/民歌仍然姓-民.,民歌的历史长河会按着它的客观规律发展的。0参与讨论的其他学者如裘正(《读〈振兴民歌之路〉》,《人民音乐》1983年3期)、吕平(《愿/民歌0姓/民0》,《人民音乐》1985年1期)、彭国华(《民歌概念不容/转化0》,《音乐探索》1985年4期)等人也大致表达了上述的看法和观点。

应该指出的是,宋大能观点的出发点是为了尽快以一切手段将十年/文革0禁止演唱民歌造成的损失进行挽救,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学术概念的严肃性而言,民歌的概念是不可以轻易地改变的,这一点/宋文0的观点又失之草率。经过这次讨论在学术界似乎统一了认识,但在学术圈之外,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现实中又的确出现了如/宋文0中所说的情况,很多媒体(如电视、磁带、网络)中经常把民歌、改编民歌和创作民歌混为一谈,且此风越刮越烈,在青年一代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上述这场关于/民歌概念转换0讨论十年之后,冯光钰在观看了广西国际民歌节之后,再次针对着一现象撰文《民歌刍论二章)))从/广西国际民歌节0》(《人民音乐》1994年5期)中指出民歌的内涵与外延和民歌传承与文化积累两个问题。反对大众传媒把民歌风、民谣风、民族风格的歌曲一律称之为民歌的做法,认为无限扩大民歌的外延会造成民歌概念的混乱。同时作者把一定的民歌传承方式归结为一种文化积累的方式,是可以影响到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也算是对1980年代这场争论的回应。民歌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在新时期下是不是会转换?这些问题迫切地摆在学术界面前。余咏宇在《给中国民歌下个/定义0(上、下)》(《黄钟》1994年3、4期)中介绍了中西方各种民歌的定义,认为中西定义因为各自的学术传统和政治涵义而存在差别,总体而言,中式定义更多地集中在民歌本身,而西式定义则更关注文化背景。同时认为应从/概念0这一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认识民歌的本质和特征。

相对于学术界的内部争论而言,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学术之外的力量(如电视)及其对大众的影响。

2、/王洛宾事件0

这次辩论的中心论题是/民歌的记谱编配和创作之间的差别0,以及/民歌的搜集者是否享有著作权0的问题。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1993年王洛宾在《纯情的梦)))自选作品集》中,称自己对西北地区民歌的工作实际是创作,而当时新闻媒体不负责任冠以王洛宾/西北民歌之父0的称呼更是引起了广大西北少数民族的强烈反感,由此引起了轩然大波。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戴鹏海率先在1994年4月11日的/每周文艺节目0中,严肃批评了近期媒体的/炒作0。此后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孟文涛、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刚也分别在/武汉晚报0、/文汇报0等刊物上讨论民歌与创作之间的区别、对/西北民歌之父0的称呼提出质疑。学者们的一连串发问,以及由于事关对民歌的根本认识、在社会上造成的对/什么是民歌0的误解、以及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中引起的强烈不满,1994年《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等编辑部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全国各主要音乐学院,纷纷组织音乐界、民族界、语言界的专家学者就此现象进行评论。1995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新疆分会召开了/中国西北民歌学术座谈会0,专门对民歌的搜集改编、民歌的原始著作权、民歌搜集者的义务、权利和道德等问题进行探讨。由于王洛宾本人的影响力,这次论争越出了学术界,在社会上也引起不小的反响,报刊杂志纷纷参与讨论。围绕此次事件的相关文章很多,仅1994、1995两年在学术刊物上的文章和摘编就近50篇。参与讨论的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是百年民歌研究史中之仅见。

关于这一事件,90年代以前的看法也是有着历史发展的轨迹的,以《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五六十年代的歌集中都称之为/青海民歌0,少部分歌集附录了/王洛宾记录整理0或/王洛宾译配0。80年代以后学术界和社会肯定了王洛宾在西北各族民歌的搜集整理、推广介绍中具有相当的历史贡献,王洛宾本人也因此得到巨大的荣誉。但在80年代出版的《洛宾歌曲集》中,仍旧以/记录、译配0称之。当时即使/改编0之说都鲜见,更不要说是/创作0,整个事件是在进入90年代后逐渐发生变化的。1994年论争之前4年,就有学者在一篇名为《对王洛宾歌曲创作价值的认识》(李枚,《交响》1990年3期)的文章中指出,王洛宾的工作是对民间歌曲创造性的/升华0,/记谱、译配是不足以反映他的工作难度和深度0,/要以音乐发展史为参照,重视他对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王洛宾表现在它的系列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在他自己艺术观念的理性指导下的创作模式,表明它是以一个作曲家的心态、思维在写歌,而不是简单的情之所至,即兴为之。0对王洛宾的历史定位是/我们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致力于民间音乐的先行者,更是一个真正的作曲家0。此后,一部名为

97

樊祖荫、赵晓楠: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

《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电影和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对王洛宾的访谈录,更在社会上造成了/王洛宾热0,直到1994年王洛宾《纯情的梦)))自选作品集》的问世。

根据对当年文章的回顾,学术界把该事件定位于一起/炒文化0的有害历史严肃性的事件(戴鹏海《历史是严肃的)))从/王洛宾热0谈到/炒文化0》,《人民音乐》1994年6期),随后在各专题座谈会上,一些知情人对历史真相的回顾(杜亚雄《编选〈洛宾歌曲集〉的前前后后》,《人民音乐》1994年6期;石夫《王洛宾先生和新疆民歌》,《人民音乐》1994年9期;鲁承《/在那遥远的地方0是怎样产生的》,《中国音乐》1994年2期),纷纷指出即使王洛宾本人在1990年代以前也承认自己的工作是记谱和译配。在辨明事实真相之后,学者们更是从民歌的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部分歌曲与其曲调原型的对比,严肃区分了搜集、整理民歌和创作之间的差别,进一步提出了民歌的/著作权0问题(晓明《实事求是)))我们的准则》,《中国音乐》1994年2期;居其宏《民间音乐的现代传承及其著作权归属》,《人民音乐》1994年9期;孟由《民歌的/著作权0)))

读〈王洛宾作品自选集〉想到的》,《中国音乐》1994年2期;周吉等人在新疆音协举办的/中国西北民歌学术座谈会0上的发言,《人民音乐》1995年4期;),绝大部分学者的看法是无论从事实真相还是学理分析,/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民歌之父0,才享有民歌的/著作权0(肖人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民歌之父》,《中国音乐》1994年2期;艾克拜尔#米吉提《读〈民歌岂容出卖〉一文有感)))兼谈王洛宾现象》,《人民音乐》1994年9期;任雅森#吾守尔《民间文艺遗产亟待保护》,《人民音乐》1994年11、12期合刊;夏米力《关于王洛宾与西部民歌的来信》,《中国音乐》1995年2期)。此外,学者们还对在现代社会中民歌传承方式的改变、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的必要调整、民歌搜集者和原始演唱者的权利义务和道德规范、现代音像出版发行工作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应该从现代社会相关法律制定的规定和条款来解决问题(屈景明《关于音乐作品的法律界定》,《人民音乐》1994年10期;田联韬《用法律观念审视王洛宾西部民歌的著作权》,《人民音乐》1995年4期)。新疆艺术研究所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鉴定王洛宾与这些西部歌曲的关系,其结果在1995年6期的/人民音乐0上,以《关于十首歌曲著作权的意见》刊出。

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包括《人民音乐》在内的很多刊物和报刊也刊登了王洛宾本人对此的看法和一些相反的意见。王洛宾在《历史是公正的》(《人民音乐》1994年11、12期合刊)、《我和西部民歌》(《人民音乐》1995年1期、6期)、《民歌的记谱与加工)))王洛宾先生访谈录》(《人民音乐》1995年1期)等文章,坚持自己对几首歌曲享有著作权,对自己80年代出版《洛宾歌曲选》种/译配、改编0的说法提出纠正和否定,并且指责有些批评者是/受他人雇佣0,对自己的批评是/诬蔑陷害0和/人身攻击0。社会上一些群众读者也撰文对王洛宾辩解,从普通听众的角度认为没有王洛宾就没有这些歌曲的广泛流传,由此认定王洛宾具有著作权。还有一些读者甚至提出了/保护洛宾老人0(杨世英《保护洛宾老人》,上海《每周文艺节目》1994年6月30日)的口号。也有学者认为王洛宾式的/半编半译0和/简化原型0的做法属于一种类型的文化创作,王洛宾拥有部分改编民歌的/著作权0无可争议(刘再生《批评者,批也,评也)))对/王洛宾热0现象的思考》,《人民音乐》1994年10期)。

在学术界激烈讨论的同时,还发生了王洛宾与台湾歌手罗大佑的一场官司,其间的周折和这次大讨论的详细情况,请参见于庆新在1995年/中国音乐年鉴0上的专题长文《版权保护,步履维艰》。当年学术界与社会上的看法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经过一番激烈甚至措辞强硬的激辩之后,整个事件在王洛宾逝世后,于无声处渐于消失。

3、关于/民歌研究0和/民歌曲调考源0

关于/民歌研究0的讨论出现在1994年,当年武汉音乐学院/黄钟0编辑部组织若干学者对近期的民歌研究状况进行讨论,与会的学者主要从民歌研究脱离中国儒家/观民风知得失0的传统、忽视民歌自身历史的纵向发展,以及民歌研究者缺少社会使命感等方面进行反思。参会学者的发言和观点经过整理,以四篇论文的形式在该年《黄钟》第4期开辟的专栏中发表(周耘《观民风知得失与我国民歌研究的误区》;宋祥瑞《民歌研究一波三折》;蔡际洲《民歌研究三题》;田可文《弄本〈民歌史料集〉,如何》)。

关于/民歌曲调考源0的争鸣出现了两次,一次是1993年/沂蒙山小调0曲调源流的论争,一次是1994年关于谁是/东方红0词作者的辩论。前者的参与者及其文章是:王希彦《〈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就吕金藻同志/正名0一文再正名》(《人民音乐》1993年3期);方萌《〈沂蒙山小调〉民歌原型考》(《人民音乐》1993年1期);冯国林《也谈〈沂蒙山小调〉的民歌原型》(《人民音乐》1993年8期);延声《含民歌素材的歌曲新民歌)))对〈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一文的几点质疑》(《人民音乐》1993年9期)等。争论的焦点在于《沂蒙山小调》属于民歌还是基于民歌的创作,而这一问题在13年前苗晶发表过的/《〈沂蒙山小调〉释疑》(《音乐研究》1980年3期)一文中就曾谈到,苗晶通过考证分析,认为《沂蒙山小调》产生于1941年,又通过实例分析出该曲的原型是河北民歌《小白菜》,是经过河北南部涞源地区的变体《十二条手巾》发展为《沂蒙山小调》的。

参与1994年《东方红》词作者讨论的有卫世诚《〈东方红与陕西民歌〉读后》(《人民音乐》1999年3期)、李石根《关于〈东方红〉的词作者问题》和黎崇《〈东方红〉的词作者)))农民歌手李有源》、卫世诚《李有源是〈东方红〉的词作者吗?》(以上三篇文章在《人民音乐》1995年期)、顾震夷《〈东方红〉词作者考真》等学者及其文章。与此问题相

98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关的一篇文章是1979年易人在该年1期《南艺学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东方红〉的最初传播者)))李增正同志》的文章。

除了这几次学术争论,还有对/民歌集成0编选标准问题的讨论,请见下文/集成工作0的相关描述。

(六)介绍概述

经过半个世纪的民歌调查、搜集、整理工作,学界对中国民歌(汉族民歌)的基本状况是有着比较详细的掌握和了解的。在60年代出版的《民族音乐概论》(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1964)的一些观点和资料,在新时期下略显不足。近二十年的新理论新成果也需要进行整理,于是,概述性质的专著纷纷出版。与五六十年代/集体撰写0不同,这些论著大多为研究者个人的著述,在书中除了介绍一般概况外,还有个人学术研究的新体会、新认识。严格意义上的民歌概论概述主要有:宋大能《民间歌曲概论》(1979,人民音乐出版社)、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1982,上海文艺出版社)、秦咏诚等《中国民族音乐大观》(1989,沈阳出版社)李映明《中国民歌概论》(1992,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周青青《中国民歌》(1993,人民音乐出版社)、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1995,浙江教育出版社)、吴超《中国民歌》(1995,浙江教育出版社)、韦行《中国民歌》(1997,中国青年出版社)、刘金荣《中国民歌概述》(1998,云南民族出版社)、乔建中、冯洁轩《中国音乐》(1999,文化艺术出版社)、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1999,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1999,福建教育出版社)、杨红《中国传统音乐引论》(1999,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2000,上海音乐出版社)等。这些著作,在民歌界定、民歌分类、民歌的音乐特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介绍,虽然都有独到之处,但整体上是一致的。因为出版年代不一,体现的学界热点问题不一,如周青青的《中国民歌》对色彩区理论的介绍,王耀华、杜亚雄、杨红、袁静芳等把民歌定位于中国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的一个体裁的论述等。

除此,二十年来还出版了一批以/初探0、/简论0、/教程0等作为书名的论著,在体例和内容上,大致与上述的/概述0相一致,如福建龙岩文化局《闽西山歌》(1979,上海文艺出版社)、枫波《鄂西山歌初探》(1979,长江文艺出版社)、苗晶、金西等《山东民间歌曲论述》(1983,山东人民出版社)、许友年《论马来民歌》(1984,福建人民出版社)、刘春曙、王耀华《福建民间音乐简论》(1986,上海文艺出版)、严永通、凌火金《广西客家山歌研究》(1991,广西人民出版社)、温萍《客家山歌揽胜》(1992,深圳海天出版社)、冯布岭《民族音乐基础教程》(1992,河南人民出版社)、陈义《崖州民歌简论》(1999,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伍林发等《三明音乐》(1999,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王建和《宁化客家民间音乐》(2000,中国华侨出版社)等。

在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介绍概述性质的论文是很多的,大致统计在230篇左右,在此就不多介绍了。

(八)其他

这些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

1、集成工作: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千秋大业,始于60年代初期的/民歌集成0经过/文革0的中断,1979年在全国范围重新开始并持续至今。这一历史性的贯穿20世纪最后二十年,甚至可以上推到1949年后半个世纪的浩大工程,毫不夸张地说为中国民歌研究队伍的培养、任务的确定、方法的应用、理论的探索等方面,都起着坚实的基石作用。从1988年/湖北卷0率先审定出版后,陆续有24个省卷得以完成,以平均每卷收录民歌1000首计算,现已出版卷本收录的民歌将近25000首民歌。如此持久浩繁的工作,缺少统一的编选标准和记谱格式是无法想象的。集成总编辑部曾就此召开过几次专家会议,其讨论结果和制定的原则标准都收录在1986年内部出版的《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文件资料汇编》一书中。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就编选原则等问题在学术刊物上展开讨论,议题焦点是把集成作为历史资料的汇集?还是择优而选的/精华本0。晓星(1982)、振奋(1983、1984)等学者[12]认为集成本在有限的编选空间中,应该根据民歌歌词内容的优劣、反映的思想倾向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择优0编选。编选标准的确立基本等同于五六十年代编选民歌歌集的标准。对此意见,杨沐(1981)、李江(1982)、乔建中(1986)等学者[13]提出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动用如此巨大力量的集成工作,首先应该从学术的角度,强调民歌集成作为文献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不应以非学术因素作为编选取舍的标准。根据文化部、中国音协1979年联合下达的《关于收集整理民族音乐遗产规划》的通知要求,同时经过学者之间的充分讨论和各省卷的原有实践经验,制定出了民歌集成/要有充分的代表性、文献性、科学性、艺术性0的要求,以及/质量高、范围广、品种全0的编选原则。二十多年来,围绕集成工作仲的各种原则性和技术性问题,杨匡民(1979)、晋音民(1979采集)、吕言韪(1983)、宗江(1983)、冯光钰(1986)、何延风(1986)、谢宗良(1987)、王民基(1990)、黄翔鹏(1992),乔建中(1992)等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4]

2、民歌演唱:70年代后期以后,社会上逐渐形成了/美声、民族、通俗0三种唱法的区分,原生意义上的民歌唱法,对一般听众而言,已经被民族唱法所取代;从事美声唱法的演员对民歌的兴趣,也远不如五六十年代的一代演员;广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对民歌更是一无所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术界试图做出一些努力,如介绍/民歌唱法0的特点和风格,分析美声唱法对民歌风格的适应等等,但就目前的社会条件而言,其效果不大。相反,部分针对

99

樊祖荫、赵晓楠: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

某地区、某品种民歌独特唱法的介绍研究性质的文章更具有学术意义,如王世杰对昌黎民歌演唱技巧的介绍(1981),朱仲禄介绍的花儿演唱方法(1986)、张振坤对客家山歌唱法的分析(1989),黄虹、王郁芝对自己演唱云南民歌的体会(1993,1995),李万进、周友金对鄂高腔山歌的演唱特点的介绍(1997)等。金明春对方言与民歌演唱关系的探讨(1989),王永令对八十年代中期一度流行的电声乐队伴奏民歌现象的分析(1987)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喻宜喧(1978)、张树楠(1978)、程子建(1979)、郭颂(1979)、毛新年(1979)、李金泉(1979)、白秉权(1981)、周大风(1981)、琚清林(1983)、斯琴毕力格(1984)、肖翰芝(1984)、韩映红(1985、1995)、程云(1985)、戈弘(1986)、杨戈(1988)、杨春发(1994)、刘志(1995)、储声虹(1996)、孙义(1997)、韩伟(1997)、魏占河(2000)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参与了唱法问题的讨论。[15]

3、改编创作:从数量上看,本期要远超过/文革0前17年的论文量,但就其在整体民歌研究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却不如前一时期。除了文章大多属于一般性的介绍缺少创新和深度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本时期民歌研究的主流已经改变,/为创作服务0不再是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作曲界也不再流行通过直接改编民歌进行创作的方式。但由于该问题在社会上,尤其是在群众文艺活动中还有实用价值,一些作普及工作的研究者撰写了一些小册子用来辅导群众音乐创作,如王杰、冯国林1981年出版的《用民间音调写歌》(河北人民出版社);何忠三1984年出版的《广西民歌改编实例讲座》(南宁市群艺馆编印)就是这种性质的论著。此外,二十年来陆续发表的论文尚有40余篇。参与探讨的有:易人(1978)、宋扬(1979)王石路(1979)、方妙英(1980)冰河(1980)、何振京(1981)、简其华(1981)、黄忻(1983)、董维松(1983)、刘天浪(1983)、邱仲彭(1983)、周大风(1984)、徐荣坤(1984)、雷振邦(1984)、宋运昭(1985)、张文秀(1987)、石应宽(1987)、任秀岭(1989)、王巍(1993)、孙韶(1993)、李新学(1994)、潘哲华(1994)、胡文臻(1996)、黄白(1999)。[16]

4、译文:1949年后的资料翻译工作,以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国家的资料为主,这种传统在1976年以后到八十年代中期得以继续。除了政治条件的影响外,学者本身的学术思想倾向,以及音乐理论界对外语的整体掌握程度,都对翻译工作有限制作用。以巴托克为代表的匈牙利民歌研究群体成果的介绍,一直是民歌资料翻译工作的重点,从上一时期主要围绕民歌研究与创作关系的问题,逐渐过渡到对巴托克等人民歌研究体系的深度介绍,形成了本期的特色。如金经言根据德文本转译的专著《匈牙利民歌)))试论匈牙利农民曲调的体系化》(1985,音研所内部资料)。此外介绍巴托克的翻译者还有薛良(1980)、金经言(1983、1991)、朱建(1994)等人。[17]萧家驹1988年翻译的《东欧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译文集》(贵阳,中国音协贵州分会编印),以16篇译文的规模,可以视为中国学界对东欧前苏民歌研究成果的总结。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欧美民歌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中国学界的关注,在民歌资料上,章珍芳翻译的美国民歌研究专家A lan lomax的/歌唱测定体系0 (1988,音研所内部资料),是本期(也是全部民歌资料翻译史)最具深度的译介专著。L omax把歌唱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将歌唱方法、歌唱风格与民族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做法,以及它在世界范围选取民歌进行比较的宽阔视野,都对中国民歌研究(尤其是少数民族民歌研究)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对欧美资料翻译的还有:周振文(1981)、林笳(1981)、周立(1986)、胡亚非(1987)、刘安义(1994)等人。[18]

对日文资料的介绍不多,但很有特色。赵佳梓翻译的关鼎《亚洲各国民歌》于1997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及少数从世界音乐的角度介绍民歌的专著,全面地介绍了亚洲四大文化区25个国家的民歌,其参考价值极为重要。还有一些日本学者对中国民歌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的同类研究也有借鉴作用,如周耘译井口淳子《中国黄土高原杨家沟村的〈祈雨调〉》(《黄钟》1997年3期)。此外,刘洪浪1981年翻译的萩原执孝撰写的《民谣调查四十年之结晶)))写在〈日本民谣大观〉之后》(《民族民间音乐》1981年3期),介绍了日本研究界对日本民歌四十年的调查整理工作。

5、民歌教学:在现代社会中,民歌的原生环境逐渐消失,民歌的传承面临挑战。是任其消亡,还是移步换形另谋出路,也是研究者考虑的问题。各级学校中民歌课程的开设,就是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在专业院校作为专业课程与在一般学校中作为素质课程,由于目的、对象的不同,其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不同。在90年代后,探讨民歌教学的文章陆续涌现,主要有刘尚仁(1988)、易人、苏青(1990)、冯志莲(1993)、苏青(1996)、李文珍(1997)、温恒泰(1997)、陈燕(1999)等。[19]

6、研究专著:所谓专著,是在某一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进而的阐发自己观点的著作。在百年民歌研究史,真正符合专著条件的并不多,这与本学科自身的发展有关。进入80年代末和九十年代以后,这种性质的著作有所增加。因为其所论述的领域各不相同,不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在此只列举其著作名称。这些专著主要有:赵希孟《谈东北林区劳动号子音乐》(1981,人民音乐出版社)、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1987,文化艺术出版社)、沙汉昆《中国民歌的结构与旋法》(1988,上海音乐出版社)、郗慧民《西北花儿学》(1989,兰州大学出版社)、乔伦和江玉亭《河北民间歌曲研究》(1990,石家庄,华山文艺出版社)、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1992,吉林教育出版社)、王世一等人《漫瀚调》(1993,人民音乐出版社),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1994,人民音乐出版

100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社)、温萍《粤乐奇葩)))梅州市民族民间音乐研究》(1994,广东高教出版社)、白秉权《民族歌唱方法研究》(1996,陕西人民出版社)、管谨义《中国古代歌曲概论》(1998,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1998,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1998,山东文艺出版社)、苗晶《黄河万里寻根》(1999,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民歌研究的展望

纵观百年民歌研究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有理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与国际民歌研究界的交流的增多,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缺欠。我们在民歌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多空白点:如民歌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民歌手的调查,民歌的美学研究,民歌形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跨文化、跨地区、跨民族民歌的比较研究等等,这些都有待与在短时期内加以弥补。更重要的是就民歌的整体性而言,百年民歌研究的前五十年是俗文学为中心的研究,后五十年是音乐界的迎头赶上。那么在新的历史到来之时,民歌研究正召唤着两大领域的结合,把在上一个百年中被拆分为若干学科的民歌研究合并起来,还民歌的整体面貌。但恰在此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日益加速,经济科技建设愈加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民歌研究可能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临着缺乏来自更高层次关注的局面,面临滑向社会边缘的态势。在缺乏足够资金的条件下,怎样组织力量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各方学者的民歌研究。是一个急迫需要预先考虑的问题。笔者以为迅速建立国家、社会各方的/民歌研究0基金组织,设立特殊的出版发行机制来加强同一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以及由政府、学院制定严格而持续的培养民歌研究专家的计划等,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另一方面在学术界内部,为了更为深入地认识和研究,音乐界的民歌研究者在研究方法,调查方法上亟需拓宽视野,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1、进一步系统收集民歌及一切相关的民族学资料;

2、在专业学院和普通高等学院教学中,通过真实可靠的田野音像资料加快对青年学生的培养;

3、加强学界对元理论和方法论的学习和应用,提高所有民歌研究者的整体水平;

4、加强学术研究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对本地区民歌研究涉及到的文化焦点问题和社会群体的文化价值进行重新评价,另一方面切实做好民歌研究学术成果的社会普及工作。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晓星.编选民间歌取得取舍标准--读〈中国民间歌区集成〉部分省卷初稿感到的几个问题[J].音乐研究,1982(1);振奋.编选民歌浅见二则[J].人民音乐,1983、关于民歌的"择优"问题[J].人民音乐,1984(3)。

[2]杨沐.民歌资料的采录应当注意全面性欲真实性[J].人民音乐,1981(2);李江.民歌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兼与晓星同志商榷[J].音乐研究,1982(4);乔建中.应当强调〈中国民歌集成〉的文献价值[J].人民音乐,1986(2)。

[3]杨匡民.民歌采集编选工作笔谈[J].长江歌声,1979(1、2);晋音民.谈如何采集民歌[J].山西歌声,1979(1);宗江.民歌,根植于沃土中的奇葩--参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采录工作重的一点体会[J].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3(3);冯光钰.提高少数民族民歌集成的编辑质量[J].民族民间音乐,1986(2);何延风.民歌集成终止的注意的一个问题[J].民族音乐,1986 (3);谢宗良.我国的民歌集成工作已有三千多年历史[J].天津歌声,1987(3);冯光钰、王民基.保存民族音乐遗产的重要措施--兼评〈中国民间歌区集成#湖北卷〉[J].音乐研究,1990(1);黄翔鹏.〈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是文化史上的千秋大业[J].人民音乐, 1992(4);乔建中.高原风、黄河情--贺〈中国民歌集成#山西卷〉出版[J].人民音乐,1992(9)。

[4]王世杰.昌黎民歌的特点和唱法[J].人民音乐,1981 (11);朱仲禄."花儿"演唱技巧的探索[J].中国音乐,1986(3);张振坤.怎样唱好客家山歌[J].民族民间音乐,1989(1);黄虹.我是怎样演唱云南民歌的[J].人民音乐,1993(7);王郁芝.演唱云南民歌随笔[J].人民音乐,1995(10);李万进.鄂西高腔山歌演唱技法研究[J].黄钟,1997(2);周友金.鄂西高腔山歌演唱风格初探[J].黄钟,1997(2);金明春.方言的特征及演唱[J].中国音乐, 1989(3);王永令.用电声乐队伴奏民歌的利弊[J].音乐生活, 1987(10);喻宜喧.学习民族民间唱法,培养新一代歌手[J].人民音乐,1978(6);张树楠.提倡和发展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唱法[J].人民音乐,1978(6);程子建.民族民间唱法和现代化[J].人民音乐,1979(1);郭颂.开创一代新歌风[J].人民音乐,1979(1);毛新年.也谈民族民间唱法和现代化--与程子建同志商榷[J].人民音乐,1979(3);李金泉.也谈民族民间唱法和现代化[J].人民音乐,1979(6);白秉权.怎样唱好民歌[J].中国音乐,1981(1);周大风.浅谈民族民间唱法[J].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1(3);琚清林.漫谈民歌及其演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6);斯琴毕力格.浅谈唱民歌[J].中国音乐,1984(1);肖翰芝.对民歌演唱者的教学[J].中国音乐,1984(3);韩映红.民歌洋唱的艺术价值何在[J].人民音乐,1985(5);程云.民族民间唱法试析[J].人民音乐,1985(10);戈弘.话说"民歌新唱"[J].人民音乐,1986(3);杨戈.谈民歌唱法的嗓音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1988(5);杨春发.中国民歌演唱风格的美学支点[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4(2);刘志.中国民歌唱法的演变与趋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 (4);储声虹.论民歌演唱与民族唱法》(《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5期);孙义等《演唱民歌应原汁原味》(《北方音乐,1997(4);韩伟.怎样唱好民歌[J].民族艺术,1997(4);魏占河.山东民歌演唱漫议[J].中国音乐学,2000(4)。

[5]易人.运用江苏民歌进行改编创新的探讨[J].南艺学报, 1978(1);宋扬.移花接木创新曲[J].人民音乐,1979(2);王石路.民歌及其改编[J].音乐生活,1979(7);方妙英.民歌的改编与创新[J].长江歌声》1980(1至5);冰河.音乐创作的种子--初探民

101

樊祖荫、赵晓楠: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

歌素材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J].音乐辅导,1980(6);何振京.词曲关系散议(一,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2,4);简其华.向丰富多彩的民歌吸取养料[J].中国音乐,1981(1);黄忻.由民歌改编想到的[J].人民音乐,1983(5);董维松.新民歌的创作及其他[J].人民音乐,1983(4);刘天浪.民间音调在幼儿歌曲创作中的运用[J].人民音乐,1983(9);邱仲彭.略论民歌的发展与创新[J].音乐研究,1983(2);周大风.谈民歌及其改编[J].中国音乐,1984(2);徐荣坤.谈民歌的创作方式[J].音乐研究,1984(4);雷振邦.民歌加工、发展的几种手法[J].吉林歌曲,1984(2);宋运昭.关于〈龙船调〉--兼谈民歌创作的集体性[J].长江歌声, 1985(12);张文秀.让传统民歌焕发出新的光彩--〈黄河儿女情〉创作小记[J].人民音乐,1987(11);石应宽.民歌改编方法简述(一至四)[J].音乐世界,1987(12)、1988(1-3);任秀岭.运用当地民歌的几点做法[J].音乐世界,1989(1);王巍.探索与启示:从〈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谈起[J].人民音乐,1993(7);孙韶.从中国当代通俗歌曲〈信天游〉的创作看陕北民歌的继承与发展[J].交响,1993(4);李新学.民歌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齐鲁艺苑,1994(4);潘哲华.从三首歌曲谈创作的民歌[J].([台]中华音乐文化教育,1994(总71);胡文臻.民歌的演变、继承和创新[J].民族艺林,1996(4);黄白.也谈民歌的改编:创作随笔[J].群文论苑,1999(2)。

[6]贝拉#巴托克(薛良译).音乐创作与民歌的关系[J].岭南歌声,1980(3);巴托克(金经言译).关于民间音乐及其整理--〈匈牙利民歌〉绪论[J].中国音乐,1983(3);库克尔兹(金经言译).从比较音乐学的角度看巴托克的民间音乐研究[J].中国音乐,1991(2);巴托克(朱建译).农民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1、2合刊)。

[7]尔夫冈#苏潘沃(周振文译).圣赞歌曲与民歌研究[J].民族民间音乐,1981(3);卡尔布西基(林笳译).民歌研究的社会学体系[J].民族民间音乐,1981(4);黑科尔逊(周立译).美国的民歌[J].中国音乐,1986(2);斯通贝克(胡亚非译).民歌,民谣,乡村音乐和美国梦[J].人民音乐,1987(2);鲍曼(刘安义译).民间音乐的传播与口语传播[J].中国音乐,1994(2)。

[8]刘尚仁.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探索[J].交响,1988(2);易人、苏青.民歌教学中的广、精、美、活[J].艺苑,1990(4);冯志莲.浅谈民歌课的教学方法[J].乐府新声,1993(2);苏青.高等音乐院校民歌教学探析[J].中国音乐,1996(4);李文珍.民间歌曲课的因材施教[J].中国音乐,1997(3);温恒泰.外国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1);陈燕.女中音教学中民歌教材的运用[J].中国音乐,1999(3)。

责任编辑、校对:田可文

Research On the Han National Folk Songs in20th C entury(Ⅳ)

FAN Zu-yin&ZHA O Xiao-nan

Abstract:T hr oug h or ganized the histo rical research m aterials of H an national folk songs in20th century,and from the view point o f m usicolo gy,the papers analy zed and review ed the subject resear ch in hundred years.It divided hundred y ears r esearch into the tw o stag es:befor e1949,there w ere tw o aspects for fo lk so ng s research,the folk literatur e w ith other subjects and m usico logy investigation; after1949,there w ere three periods,status of preceding17years,stagnated in ten years of the Cu-l tural Rev olutio n,the er a after1976.Then,based on the time ax es,the w riter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fo lk so ng s resear ch in each stag e breadthw ise,as w ell as the perso nalities,m ain methods,the purpose o f research,and the chief results,to sum marize the gener al aspect of fo lk songs resear ch history in hundred y ears.

Key Words:H an national folk song s,20th century,research on musicolog y

102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音乐鉴赏中国民歌

第二周中国民歌 教学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大学一年级 课时:2课时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民歌的分类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的民歌 教学内容 1什么是民歌 民歌就是民间所流传的歌曲的简称。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民间歌曲源远流长,世世代代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劳动。《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我国最早的民歌选集。民间歌曲浸透了劳动人民心血,是发自人民群众肺腑的声音。 2民歌的创作特点 民歌是在广泛的群众性即兴编创中产生,并通过口头传唱来代代延续的。民歌的创作,具有集体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民歌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出来的,它并没有具体的作者。民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唱,同时经历着一个被选择、被加工的过程,所以,每一首能够流传下来的民歌,都凝聚着人民的心血和智慧。 3民歌的特点与风格 民歌在结构上一般都比较短小,艺术形象集中,单纯。表现内容的方法比较直接,朴实。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我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民歌宝藏,由于民歌受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和语言音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各地的民歌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地方味很浓。比如说,平原地区的民

歌大多是婉转流畅,就好象中国南方地区的吴侬软语,小桥流水一样,而北方的人一般都比较豪爽粗圹,西北地区的民歌也都往往比较高亢,没有南部民歌优雅细致。而草原地区的民歌则是音调悠长,气息宽广,有种蓝天白云的感觉。 4民歌的分类 由于民歌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它所表达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有反映日常生活的,有表达爱情的,有反映社会矛盾的,还有歌唱风光等等很多,几乎囊括了生活中各个方面。由于内容表现的不同需要,民歌的体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各种不同场合,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编唱条件和思想内容的表现要求,使各类民歌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形成了不同的体裁形式。大体上可分有三大类:1号子2山歌3小调 号子 1号子的起源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民间歌曲。《淮南子》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是以前的人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而且,还说出了一个极朴素又极重要的道理: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 2特点与分类 这种体裁是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所以,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诸如出海打鱼,森林伐木、抬木,江河摇橹、拉纤、放排,码头搬运,建筑工地打夯、打硪,上山撬石、打石以及挖石膏、制盐等劳动几乎都要有不同的劳动号子相伴。因此,号子类别划分的主要依据就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从历年已经采录到的音乐资料来看,

汉族民歌 (1)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宁阳二中邹雪梅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分类。 三、能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归纳三种民歌的音乐特点并能通过这些特点判断各个不同作品体裁。 教学内容: 运用比较、分析、教师范唱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 1.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异同 2.了解掌握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自己总结出各种不同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三首歌曲《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鸿雁》蒙古族民歌、江苏民歌《茉莉花》 导出课题----汉族民歌 民歌的概念、分类及发展史 二、新课 (一)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指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有呼号性的歌曲。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劳动号子,如《打夯号子》《搬运号子》《船夫号子》等等。 1、欣赏《船工号子》 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这段表演中 (1)演唱形式是怎样的?一领众和 (2)音乐有什么特点? (观看) 这说明这首民歌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的,歌曲中的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保证了行动的一致,劳动号子非常适合于边劳动边唱,演唱的过程中还可以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

劳动号子在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2、节奏训练 (1)2/4 X X X ll (2)2/4 X X X ll (3)2/4 X X X X ll 3、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澧水船夫号子》这首作品以船夫揺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编的,生动的描绘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的劳动过程。 (二)山歌 山歌:是指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歌。我国的山歌十分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不相同,比如说在陕北--信天游;山西--山曲;内蒙古—爬山调;青海—花儿;四川—晨曲等等。 1、《赶牲灵》就是一首陕北信天游 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首歌曲中 (1)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音乐有什么特点? 观看

高中音乐鉴赏多彩的民歌专题教案 (1)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研究性学习的标题】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飘逸的南国风专题 【研究任务名称】影响民歌风格特征的因素 【小组成员】以班级为单位,分六个讨论小组,每组十人。 【任务完成期限】1课次 【情境】 1.问题情境导入——认识民歌 2. 对比欣赏情景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任务】 探究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分别是什么?影响其音乐风格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和过程】 活动一:你认识的民歌 1、提出问题导入:如果有一天你站到世界的舞台上,你将展示一首什么歌? 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请同学说出自己选择的歌曲,并谈谈为什么选择这首歌。从而引出民歌。 2、你是怎样理解民歌的? 分组讨论和交流:分组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什么是民歌,民歌的常见体裁。 3、分组听辨比赛:你能分辨出不同地区的民歌并说出理由吗? 采用抢答比赛的方式,请同学们判断所播放歌曲分别是哪个地区的民歌?为什么? 活动二:南腔北调大比拼 1、听歌: (1)对比欣赏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南方歌曲《弥渡山歌》,感受其不同音乐风格。 (2)对比欣赏西北民歌《脚夫调》和南方歌曲《对鸟》,进一步体验南北音乐风格的不同之处。 采用自由讨论的方式,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南北方音乐不同风格的感受。 2、唱歌:学唱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南方歌曲《弥渡山歌》,亲自参与感受、体验南北民歌的不 同韵律、风格。 3、多媒体课件展示《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弥渡山歌》的曲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性学习,分别从节奏、旋律走向运行、语言特点、调式等方面对两地歌曲的不同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填写分析表格,最后展示比较结果。 活动三:赛歌会 “你还会哪些西北民歌和南方歌曲?” 分南北方两大组以“赛歌会”的形式比赛演唱本地区的歌曲,进一步体验南北方民歌的不同风格。 活动四:刨根问底 探究: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分别是什么?影响其音乐风格的因素有哪些? (老师巡视,引导学生将成果做成演示文稿并展示) 【资源列表】 1.提供数字化多媒体系统。 2. 3.提供多首具有代表性的西北民歌及南方民歌,供学生使用。

音乐:汉族民歌分类

音乐:汉族民歌分类 中学阶段应该注重对孩子们的乐理知识教学,本文根据福建教师招考中考试大纲对小学音乐的要求,梳理了汉族民歌分类,方便大家更加顺利地开展学习。 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1.按体裁形式分类 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2.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

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3.风格色彩分类法 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二、常见题材类型 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1.劳动号子又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2.山歌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爬山调、神歌。

欣赏课《汉族民歌》教案设计

欣赏课《汉族民歌》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江都市丁沟中学徐静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 【教学模块】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必修)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设计时段】一课时 【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 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 国对家乡情感。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 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了解中国民歌具有鲜 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 教学重点: 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他们的异同。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汉族南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思路: 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对欣赏课的理解比较精疏,对教师的依赖特别强,对此,引导启发学生从熟悉的音乐作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由老师的讲解、分析,比较等方法,结合听、看等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的能力,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 1、用“小舞台”——〈赛歌会〉、〈露一手〉的形式唤醒学生原有的民歌 知识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2、用欣赏与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视听、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讨论 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汉族南北民 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内容: 1、江苏民歌《茉莉花》 2、河北民歌《茉莉花》 3、陕北民歌《赶牲灵》 4、江浙民歌《采茶舞曲》 5、江都民歌《拔根芦柴花》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音乐,播放《春江花都》mtv,(大屏幕展示) 〔设计意图〕 营造课堂气氛,家乡的一草一木,勤劳勇敢的人民,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新课导入 师:这段音乐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它描绘了什么地方的风土人情? 生:优美、清新。我们的家乡扬州江都。 师:我们的家乡人美、水美、风光秀丽,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其悠悠水韵,韵出了灿烂的文化, 也韵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民歌赛歌会〉〉的表演形式,师生共同演唱一组扬州民歌。(唱民歌的前两句)《杨柳青》《拔根芦柴花》、《茉莉花》、《杨柳青》、《撒趟撩在外》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民歌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参与,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师:这些歌曲真是非常好听,因为民歌能表情达意, 它能反映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不同的地理环境、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就会形成不同风 格特点的民歌。(展示中国地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地 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姿,丰富多彩; 汉族的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极为广阔,通过他们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他 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文化。今天,老师就领着同学们随着汉 族民歌的旋律,遨游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的海洋。 ●探索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一] 听赏江苏、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在西方有一位著名的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曾在他的歌剧作品《图兰朵》中,应用了中国民歌的曲调,为他的歌剧增添了东方的音乐 色彩。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感染了中国和世界,堪称是音乐的精品、 同学能说出是哪一个地区的民歌? 生:我们家乡的民歌,江苏民歌《茉莉花》 ▲学生随琴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配以江南水乡的画面:思考音乐有怎样的音乐特点?(展示中国地图)

高中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

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 作者:XYY01891 所属学段:音乐所属学科:高中一年 级教案版本:国家统编教程上传时间:2011-12-29 21:28:50 《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 l、能认真听赏所选教学内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2、能与老师和同学合作演唱《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3、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绚烂多彩的文化百花园中,有一支特别鲜艳的花朵,那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了解的“汉族民歌”。 2、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劳动号子 1、播放电影《锦上添花》片段,导出劳动号子的教学内容。 问:这种音乐体裁的名称是什么?在劳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播放《澧水船夫号子》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位于西北部。这首号子生动的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劳动过程,反映了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既适合于边唱边劳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师生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亲身体验号子的风格特点。 (二)山歌 1、播放《刘三姐》片段,看看“对山歌”的热闹场面和歌手即兴对答的机智表现,导出山歌的教学内容。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休息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山歌的延长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我国的山歌非常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2、比较听赏《赶牲灵》《小河淌水》 提问:你能听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吗?旋律各有什么特点? 《赶牲灵》陕北(陕北、山西河套)高亢风趣 《小河淌水》云南清新优美 《赶牲灵》: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 《小河淌水》:描绘了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悠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教师小结: 山歌的旋律高亢、悠扬、爽朗、质朴,节奏比较自由。有时为了使歌声传得更远,感情抒发得更充分,常常在歌曲开始时加一个吆喝性的喊

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 l、能认真听赏所选教学内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2、能与老师和同学合作演唱《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3、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绚烂多彩的文化百花园中,有一支特别鲜艳的花朵,那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了解的“汉族民歌”。 2、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劳动号子 1、播放电影《锦上添花》片段,导出劳动号子的教学内容。 问:这种音乐体裁的名称是什么?在劳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播放《澧水船夫号子》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位于西北部。这首号子生动的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劳动过程,反映了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既适合于边唱边劳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师生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亲身体验号子的风格特点。 (二)山歌 1、播放《刘三姐》片段,看看“对山歌”的热闹场面和歌手即兴对答的机智表现,导出山歌的教学内容。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休息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山歌的延长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我国的山歌非常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2、比较听赏《赶牲灵》《小河淌水》 提问:你能听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吗?旋律各有什么特点? 《赶牲灵》陕北(陕北、山西河套)高亢风趣 《小河淌水》云南清新优美 《赶牲灵》: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 《小河淌水》:描绘了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悠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

中国汉族民歌 教学内容: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与色彩区。 教学难点: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色彩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等。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 教学理念: 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 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教师的范唱,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0分钟)教学导入 体验 比较 体验 同学们,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世界各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 己多姿多彩的音乐,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 哪一个民族人口分布最多?而且分布地区也极为 广阔?(汉族)由于居住地域、文化传统、风俗习 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 民歌。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汉族民歌。 一、了解什么是民歌 1.请欣赏音乐片段,判断哪几首是属于民歌。 2.欣赏《大地飞歌》《绣荷包》童谣《天黑黑》 《天黑黑》《绣荷包》―――民歌 《大地飞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 3.小结: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 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幻灯 片〉 二.汉族民歌的分类 (一)按题材内容分类 (二)按体裁分类 1.汉族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劳动号子、山 歌、小调〈幻灯片〉 2.欣赏三首歌曲片段,《小河淌水》《无锡景》 《澧水船夫号子》,判断属于哪种体裁 3.总结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幻灯〉 学生欣赏 讨论作答 听赏、体验 讨论、交流 感受民歌与 具有民族风 格的歌曲的 不同,让学生 在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展 开理性思考, 体现自主意 识 培养学生对 艺术的理解 能力,发挥其 (15分钟) 比较 与 探究三、探究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1.对比欣赏 欣赏教师演唱的《马桑树儿搭灯台》和电视剧《血 色浪漫》中信天游视频片段 2.问:同一种体裁的民歌风格为什么会不一样? 3.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形成的原因 与地理环境、语言环境、早期文化、社会背景、 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等等相关 4.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幻灯片〉 西北色彩区 东北色彩区 西南色彩区 江浙色彩区 湘色彩区 客家民歌特区 探究各色彩区的地理、文化、经济与当地民歌的 联系〈幻灯片〉 听赏、体验 学生思考 作答,教师 补充 分组讨论、 交流并归 纳 艺术想像力, 感受山歌歌 词直白朴素、 感情真挚的 美 提升学生理 性思考的能 力 师生互动 理性思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音乐鉴赏民歌

音乐鉴赏民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二周中国民歌 教学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大学一年级 课时:2课时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民歌的分类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的民歌 教学内容 1什么是民歌 民歌就是民间所流传的歌曲的简称。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民间歌曲源远流长,世世代代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劳动。《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我国最早的民歌选集。民间歌曲浸透了劳动人民心血,是发自人民群众肺腑的声音。 2民歌的创作特点 民歌是在广泛的群众性即兴编创中产生,并通过口头传唱来代代延续的。民歌的创作,具有集体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民歌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出来的,它并没有具体的作者。民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唱,同时经历着一个被选择、被加工的过程,所以,每一首能够流传下来的民歌,都凝聚着人民的心血和智慧。 3民歌的特点与风格 民歌在结构上一般都比较短小,艺术形象集中,单纯。表现内容的方法比较直接,朴实。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我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民歌宝藏,由于民歌受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和语言音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各地的民歌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地方味很浓。比如说,平原地区的民歌大多是婉转流

畅,就好象中国南方地区的吴侬软语,小桥流水一样,而北方的人一般都比较豪爽粗圹,西北地区的民歌也都往往比较高亢,没有南部民歌优雅细致。而草原地区的民歌则是音调悠长,气息宽广,有种蓝天白云的感觉。 4民歌的分类 由于民歌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它所表达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有反映日常生活的,有表达爱情的,有反映社会矛盾的,还有歌唱风光等等很多,几乎囊括了生活中各个方面。由于内容表现的不同需要,民歌的体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各种不同场合,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编唱条件和思想内容的表现要求,使各类民歌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形成了不同的体裁形式。大体上可分有三大类:1号子2山歌3小调 号子 1号子的起源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民间歌曲。《淮南子》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是以前的人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而且,还说出了一个极朴素又极重要的道理: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 2特点与分类 这种体裁是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所以,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诸如出海打鱼,森林伐木、抬木,江河摇橹、拉纤、放排,码头搬运,建筑工地打夯、打硪,上山撬石、打石以及挖石膏、制盐等劳动几乎都要有不同的劳动号子相伴。因此,号子类别划分的主要依据就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从历年已经采录到的音乐资料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江河船工号子,码头搬运号子,森林林工号子,工地建工号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打硪歌)等等很多种。 3演唱方式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能简述中国民歌的发展概况。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通过讨论,归纳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3、表演《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二、教学重点: 对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 表演《过滩号子》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国汉族民歌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瑰丽的珍宝。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远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诗经》;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小令”;明清以来的“歌谣”、“小曲”等,他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放射着永远不灭的光芒。 民歌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反映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反映生产劳动的;反映爱情、婚姻的,如《小河淌水》;反映日常生活的;逗趣、启智的;歌唱历史传说故事、景物古迹的等。 (师):由于各地区不同的具体生活方式及编唱条件和思想内容的表现要求,使各类民歌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和音乐性格特征,从而形成了各类民歌的体裁,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二)、欣赏号子音乐: (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画面) (要求听赏、体验,讨论交流,归纳号子的音乐特点) 1、《黄河船工号子》 (1)音乐特点:音调粗犷急促,节奏紧张有力,短小精悍的北方“吆号子”。 (2)音乐主题:生动地展现了黄河船工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2、《澧水船夫号子》 (1)音乐特点:曲调复杂多变、富有气势,悠扬 (2)音乐主题:生动地反映了澧水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3、《黄河船夫曲》[补充欣赏] 4、《靖江打麦号子》[补充欣赏] 5、归纳: (多媒体展示) [号子]: (1)概念:是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着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 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 多种多样的劳动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 《哈腰挂号子》它流行于黑龙江林区。是东北林区抬木号子的一种。歌唱形式为一领众

音乐鉴赏中国民歌

第二周中国民歌 教学课题:中国民歌欣赏 年级:大学一年级 课时:2课时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 教学目得:通过对中国民歌得分类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各地得民歌 教学内容 1什么就是民歌 民歌就就是民间所流传得歌曲得简称。它就是一种非常重要得民族文化。民间歌曲源远流长,世世代代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劳动。《诗经》中得《国风》,就就是我国最早得民歌选集。民间歌曲浸透了劳动人民心血,就是发自人民群众肺腑得声音。 2民歌得创作特点 民歌就是在广泛得群众性即兴编创中产生,并通过口头传唱来代代延续得。民歌得创作,具有集体性得特点。也就就是说,民歌就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出来得,它并没有具体得作者。民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唱,同时经历着一个被选择、被加工得过程,所以,每一首能够流传下来得民歌,都凝聚着人民得心血与智慧。 3民歌得特点与风格 民歌在结构上一般都比较短小,艺术形象集中,单纯。表现内容得方法比较直接,朴实。而且具有浓郁得地方色彩。我国得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着丰富得民歌宝藏,由于民歌受各地区各民族得生活条件,风俗习惯与语言音调等因素得影响,因而各地得民歌都具有独特得民族风格与浓厚得乡土气息,地方味很浓。比如说,平原地区得民歌大多就是婉转流畅,就好象中国南方地区得吴侬软语,小桥流水一样,而北方得人一般都比较豪爽粗圹,西北地区得民歌也都往往比较高亢,没有南部民歌优雅细致。而草原地区得民歌则就是音调悠长,气息宽广,有种蓝天白云得感觉。 4民歌得分类

由于民歌就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得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它所表达得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有反映日常生活得,有表达爱情得,有反映社会矛盾得,还有歌唱风光等等很多,几乎囊括了生活中各个方面。由于内容表现得不同需要,民歌得体裁形式也就是多种多样,各种不同场合,不同地区得生活方式,编唱条件与思想内容得表现要求,使各类民歌具有不同得表现方法与音乐特征,形成了不同得体裁形式。大体上可分有三大类:1号子2山歌3小调 号子 1号子得起源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就是一种伴随着劳动歌唱得民间歌曲。《淮南子》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就是以前得人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得逼真描写。而且,还说出了一个极朴素又极重要得道理: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所谓“劝力之歌”就就是后来得劳动号子。 2特点与分类 这种体裁就是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得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得一种民歌。所以,产生“号子”得必备条件首先就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就是需要互相协作得集体劳动。诸如出海打鱼,森林伐木、抬木,江河摇橹、拉纤、放排,码头搬运,建筑工地打夯、打硪,上山撬石、打石以及挖石膏、制盐等劳动几乎都要有不同得劳动号子相伴。因此,号子类别划分得主要依据就就是不同得工种与传唱环境。从历年已经采录到得音乐资料来瞧,大体上可以分为:江河船工号子,码头搬运号子,森林林工号子,工地建工号子,(也就就是我们熟悉得打硪歌)等等很多种。 3演唱方式 而号子得歌唱方式,主要就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在节奏较缓得劳动中,“领”句较长,“合”句稍短。而在较为紧张得劳动中,领句、合句都十分短促。另外,多数情况下,

汉族民歌说课稿

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汉族民歌》,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本课安排一课时。 说教材:《汉族民歌》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以感受和鉴赏为主,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这正是新课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要求。依据新课标,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一了解汉族民歌的概念,体裁分类。 二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演唱,表演来探究各种体裁的音乐特点。 三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正确的引导学生多听赏中民族音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概念,体裁分类。 教学难点:掌握民歌的三种体裁及其音乐特点。 说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讲授法,情境设置法,点拨法,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说学法: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引导学生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课前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欣赏阿宝的一首民歌《想亲亲》随之进入我们的课程。 2.汉族民歌概念: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民歌的概念及音乐特点?民歌体裁分类?之后我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首先播放课件,根据课件老师讲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民歌特点,听赏《赶牲灵》《小河淌水》等片段。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山歌的音乐风格特点,进行举例体验,让同学们分享山歌的好歌好词,我归纳总结。 然后听我唱一句歌调,引出号子,听赏川江流域的《平水号子》《石工号子》等,让学生讨论号子的作用、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期间带领学生模仿拔河比赛的场景,派一位男生代表领,其他同学合表演拔河加油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然后听赏江苏、河北小调《茉莉花》江苏《无锡景》,播放MV《龙船调》音乐片段。学生思考小调的音乐特点?最后组织学生男女对唱表演湖北民歌《龙船调》进一步体会民歌的艺术魅力。(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展现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中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三种体裁介绍完后学生讨论,我适当点拨,归纳总结并板书。 4. 民歌演唱会

(精选)民歌鉴赏尔雅满分答案

————————————————————————————— 民歌的产生已完成 1 “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在中国,关于民歌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 A、唐代之后 B、宋代之后 C、元代之后 D、明清之后 正确答案:D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正确答案:× 4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已完成 1 ()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A、大理寺 B、光禄寺 C、太常寺 D、太仆寺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4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 正确答案:× 5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已完成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通过学习民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在音乐表现方式上的特点。()正确答案:√ 5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已完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已完成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C、天津 D、北京 正确答案:C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绪言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1.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丰富的。 2.其中民歌是最早形成,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 一、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 从广义来讲,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就是该民族的民族音乐。在中国应包含自古至今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以及“西乐东渐”以后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专业音乐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音乐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 从狭义来讲,民族音乐则专指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 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三、民间音乐的文化特征 (一)、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 1.口头性是指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情之所至即兴讴歌,见啥想啥就唱啥奏啥;唱词是口头文学,音乐是口头,都不是用笔头书写成的。简言之,是口头创作。 2.集体性是指集体创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人口头创作出“原型”后,在传播过程中(共时或历时)经他人改造(即再创造)逐步定型,成为集体创作的成果。一种是在原创时不有二人以上参与,一人一句凑合而成,在集体劳动、集体生活中,二人对唱或集体歌唱的民歌,数人接唱的山歌中,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3.变异性是民间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被再创作时)原型发生了变异,有时是局部变异,有时因变异较大,而由母体(原型)产生了子体。 因此在民间音乐中,同一首民歌或乐曲在不同演唱(奏)者的唱、奏中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形成一曲多变,或许多曲调大同小异、小同大异的状况,这是民间音乐创作中变异性的体现。 (二)传承性和演变性 传承性是传统与继承的特征,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音乐观念、音乐形成、表现手法等,通过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作历时性传递。 这些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因素就是传统。后代继承前代的传统,据此继续向前发展,就是继承性。

音乐鉴赏民谣

中国民谣 概述: 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的起源 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著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 2、民谣的界定 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 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 (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主要存在于《左传》、《史记》,及《汉书》到《清史稿》中的历代《五行志》中 (2)生活民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创作的有关经济生活,婚姻家庭,祭祀宗教以及民俗风情等内容的民谣。这些民谣虽然不多,却也弥补了时政民谣反映面的不足,与时政民谣一同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面貌。如东北部平原民歌《小白菜》,西北部高原民歌《走西口》,江淮民歌《凤阳花鼓》,江浙平原民歌《茉莉花》。 (3)游戏民谣,不论游戏有无主题性,孩子们在玩耍时不仅仅在表现动作,还伴随着语言,他们边玩边唱,把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唱念的民谣,称为游戏民谣。游戏民谣又可细分为娱乐民谣和教诲民谣。 4、民谣的风格及表现形式 风格特点: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着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

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 多种多样的劳动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 《哈腰挂号子》它流行于黑龙江林区。是东北林区抬木号子的一种。歌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当领唱者唱出”哈腰挂呀“时,大家一起弯腰把钩挂在被抬的木头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时,左侧四人迈右腿,右侧四人迈左腿,形成相对的脚步,边左边唱,随着歌声的节拍向前迈进。 哈腰挂号子—林业号子 领:哈腰挂, 众:嘿, 领: 蹲腿儿哈腰, 众:嘿, 领:挂钩就挂好, 众: 嘿, 领:挺起个腰来 , 众: 哟, 领:不要个晃荡, 众:嘿, 领:老哥儿八个, 众:嘿, 领:抬着个木头, 众:嘿, 领:上了个跳板, 众:嘿, 领:前边个拉着, 众:嘿, 领:后边个催着, 众: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