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模思想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建模思想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3615255.html,

建模思想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美芳

来源:《中学化学》2015年第03期

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感觉化学知识点抽象,较难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虽有实验演示、动画模拟、实物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在具体的问题和试题中,仅靠想象和理解,难免会出差错。教师若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模型,深化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将复杂的化学问题简单化。

现行《化学考试大纲说明》中要求学生具备“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建构模型与应用模型的能力。本文通过几则具体的教学案例,初步阐述建模思想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化学建模

模型,中文原意即规范。按钱学森的观点:“模型就是通过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利用我们考察来的机理,吸收一切主要因素,略去一切不主要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将化学建模定义为:在解决化学问题时,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研究的方便,用化学的语言、方法从复杂的化学问题、条件和现象中经过简化、抽象得出化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化学建模。简而言之,化学建模就是化学模型建立的过程。

在应用化学模型解决具体问题时,首先要将待解决的化学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模型问题,然后把解决模型问题中的分析方法或程序步骤迁移至待解决的问题中,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应用模型的本质就是转化,其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二、建模思想在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几则教学案例

1.建模思想在原电池教学中的应用

教材中出现的是Zn-Cu-稀硫酸原电池。因为锌是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为原电池的负极。锌棒失去的电子沿导线流到铜棒表面,然后溶液中的H+在铜棒的表面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不活泼金属铜作为原电池的正极。在溶液中,由于铜棒上聚集了电子,所以溶液中阳离子移向铜棒(正极);锌棒附近产生了大量的Zn2+,吸引溶液中的阴离子,所以阴离子移向锌极(负极),这就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电荷相互吸引”的物理模型在原电池知识中的应用。原电池中外电路的电流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传导,内电路的电流是由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传导,内电路的电流与外电路的电流方向刚好相反,因此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