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盆景赏石

中国盆景赏石

中国盆景赏石
中国盆景赏石

鉴于杂志还是刚刚起步,主要采用会员订购的方式发行,因此首先要紧紧抓住现有的读者资源,这一点杂志社想必也非常重视,采用了会员制,凡入会成员皆可免费获得杂志。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可以在会员的管理上继续探索,例如单独制作非常精美的收藏版杂志,这不仅仅提高发行量,对于收到“精品期刊”的会员而言也是非常大的荣誉,可以给读者以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又或者尝试在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下属的各个团体机构中建立发行的网点,方便会员购买、订阅。

假设盆景协会会员有5000名,即便会员人手一份,要想提高杂志发行量到一万份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吸收更多会员之外,主要还是要靠吸引其他读者群,光是采取会员订购的方式难以达到目标。那么,如何打响杂志的知名度?一来可以在国内各地举办的盆景赏石活动上进行有效的宣传,先让更多的盆景爱好者知道这本杂志。二来,积极探索更多的发行途径。如今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普遍流行的购物方式,如当当网、卓越网等网上书城,针对图书等订购非常普遍,作为专业期刊,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开发,这一方式易让更多人接触到杂志。

此外,价格也是决定读者是否购买的一大因素,在不降低杂志质量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使杂志在价格上更具优势也是提高发行量的一种方式。除了考虑纸张、印刷等成本外,广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刊登有品位的、精美的广告,不仅能吸引读者,更是增加杂志收入、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然而,真正决定发行量的还是杂志的内容,所谓“内容为王”,没有好的内容其他一切皆是浮云。以下,就杂志内容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定位篇——专业性、国际性、人文性

翻开《中国盆景赏石》,细细读来,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制作团队的用心和整个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对其的大力支持。作为一本刚刚创刊不久的杂志,《中国盆景赏石》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任职《中国国家地理》社长的李栓科教授曾说:“《中国国家地理》的资源,便是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世界上最完整的自然地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而在这里,也可以说《中国盆景赏石》的资源同样包括世界上最完整的自然地带,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华,以及一千多年的技艺传承。

通观杂志,其定位是十分明确的,从杂志的纸张、装帧、内容,皆可看出这是一本立志于成为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国际性的一流国际媒体的杂志。如若从一个总编的角度来说,鉴于市场上同类型专业化、国际化杂志的缺失,我也会选择这样的定位去填补这一空白来推动中国盆景赏石业国际化。因此杂志要做一个推动者的形象,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传媒精神,鼓励创新,同时注重杂志国际化的特点,以更开阔的视野与国际接轨。

但是专业性的杂志,并不意味着只面向专业人士,杂志专业度当然要提升,同时也要面向更多的人群,盆景和赏石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行业,而是一种文化行为。应当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不断扩展其外延,在选材和组稿时才能从多个角度出发。我们不仅仅要这么做,还要将这个信息准确的传达给每一个读者。

同时,我建议将编者的理念、宗旨以具体的、简单明了的语句概括出来,并印于每期杂志之中,将其传达给每一个读者,这不仅仅会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理念和目标,也会让读者清

楚地感受到编者的信念和热情,当然这要在和每一位员工、编辑仔细研究探讨之下,精炼出简约而不简单的一句话,这其实也相当于是杂志的广告词,以此加深在读者脑海中的印象。

最后,我将杂志定位于:一本传播盆景赏石知识、讲述盆景故事的杂志;一本给热爱生活、喜欢盆景的国内外读者阅读的精神杂志;一本描述科学、兴趣以及热情的杂志;一本集专业性、国际性、人文性于一身的高层次、权威性的杂志。

风格视觉篇——平衡、留白

对于版面设计,我只是个外行,仅仅从欣赏的角度来看,个人认为平衡和留白至关重要。

平衡

平衡是指图片、文字、颜色的设置要融合统一,重点突出,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太跳的字型,太多小规模的变化,容易影响杂志整体印象。太多字型、尺寸、排字上的小改变,也会因为没有必要的视觉转换而减弱了整体观感。因此,应保持字体的统一,一篇文章的色彩、风格也应一致。而采用色彩给照片做背景是比较危险的做法,搭配不当反而会减弱照片的冲击力,如果为了特殊效果自是另当别论。另外,除非色彩选的足够好且适合,否则把一段内文印成彩色会导致难以看清文字,大字体的短文则比较合适。

我们不必追随黑灰白的主流,但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时尚杂志,色彩丰富自是一大特色,但应以读者的阅读快感为前提。过多的以浓重色彩为底色,会增加读者视觉疲劳,因此我建议选用浅淡色彩为底色,内文字体颜色则还是黑色为最。

《中国盆景赏石》创刊号的封面和封底皆为盆景大师珍藏品的照片,形态优美、引人入胜,翻开细看,大量采用大幅彩色图片,内容色彩丰富,这在专业杂志黑灰白的主流中可说是一大特色,但是色彩应该是为了文字及图片的出彩而服务,色彩过多、过跳,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嫌,易破坏美的平衡感。在色彩上想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会选择每月或每季变换一次杂志的主题色彩,以一种颜色为这一期杂志主题色再适当选用其他色彩来烘托主题。当然,这一切要以杂志整体的平衡感为前提。

翻开一本读物,首先会注意其封面及目录的设计。作为专业性的杂志,每期封面除了底图设计、封面色彩逐期更换外,刊头目录可保持不变,封面和封底的图片可以采用人物、盆景作品、景色等各种主题照片。我觉得现在的封面设计简单大方,信息也很突出,只是刊名采用黑体略觉生硬,也许换一种更具设计感的字体效果会更好。

创刊号的目录和版权页的设计简单明了,让读者一目了然,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需信息,这是很多杂志所欠缺的,但在艺术感上还有再加强的空间。我也查阅了许多其他杂志的目录设计,其中也有很多相当出彩,值得借鉴。

也是简洁明了的风格。

这是《美术大观》的版权页和目录,我比较喜欢目录的设计

《地图杂志》的版权页和目录页,左边版权页的设计是我见过最美观的,可惜太多杂志选用,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等我们去设计。

留白

我国画家以“布置迫塞”为大忌。“布置迫塞者,全幅逼翳不能推宕。凡布置要明虚实,虚实在乎生变,生变之诀,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八字尽之矣。”(清郑绩语)

版面设计也是同理,唯有空白,黑色才能存在。页面设置的太满太溢,会让人眼无所适从而疲感渐生,而空白让眼睛得以休息,也能衬托内文,一块相对于密实的留白,让密实的地方显得更加饱满,并帮助版面上材料显得更有条理,文章与文章、段与段、甚至根据文章内容合理安排的行与行之间的空白都会有非凡的效果,因此,我会选择充分利用留白这一最便宜的利器,兼以调整刊中文字和图片的大小、行距等,使排版更显紧凑的同时,留以读者思索的空间。留白一般控制在20%~50%之间为宜。

下图是我在阅读其他杂志时发现不错的留白例子。(再一次为照片的烂效果抱歉。)

纯文字的,估计留白将近达到50%。

另外,在最近爱不释手的刊物《明日风尚》中,发现如下图将留白、色彩、杂志理念及专栏分隔多种功效于一身的空白彩页。每每翻阅至此,总能令我思绪暂停,思索回味之际,亦加深了对其“A Window, A Mirror”的理念的印象,纯色的运用在视觉上亦是一大享受。休息

充足后翻开,又是新的故事、新的开始,真是令人佩服其构思之巧妙。

其实在《中国盆景赏石》中,也有类似的彩页,如创刊号最后的“寻人启事”,构思也很精彩,底色我也很喜欢,因为不是杂志主要内容放在最后也无可厚非,可惜这样一来就无法起到让读者的思绪暂时休息的留白作用。

作为大开本的刊物,所能利用的空白空间是非常充足的,我相信经过编辑部的努力也一定能结合盆景赏石之特色,充分利用留白,带给读者知识、艺术和美的享受。

活动篇——双管齐下

举办活动主要是为了两个目的,一为培养读者的忠实度,二则是为业内人士提供活动的平台,促进国内外各地盆景赏石业的交流与发展。

培养读者忠实度,便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加强读编双方的交流。我认为最基本的一点便是积极鼓励欢迎读者来信,听取其意见、建议及对每月刊物或盆景赏石作品的感想。就此可以设置每月或每季最受欢迎专栏、撰稿人、图片等,甚至可以采取奖金的方式,鼓励读者给杂志挑“错”,让读者参与刊物制作,兼有优化栏目、提高杂志质量之功效。

另外,每月或每季可由一名编辑部或编委的成员亲手写一封给读者的信,印刷后装进信封附入杂志之中,在现今这虚拟网络时代,没有什么能比一封真实在手的信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了。同时,在所附信封上可印上杂志社地址,以此鼓励读者也给杂志社寄信。每逢佳节,给每位来信读者寄张卡片,附声祝福,礼虽轻,但情意重。

而作为业界人士活动的平台,则可定期以杂志的名义举办交流会、研讨会、颁奖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围绕国际化这个大主题把国内外的领军人物同时聚在一起对话交流,既能促进各

地交流,又能给杂志提供丰富的素材。

同时应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尝试与其他的盆景花卉期刊合作,举办各种活动,实现互惠互利,当盆景系列杂志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杂志的知名度和发行量自然能得到提高。

亦应研究初入门者和年轻学者的特点,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在盆景艺术天地里获得发展,同时也为盆景的长期持续发展积累锻炼人才。

通过以上活动的举办,也间接打响了杂志的名号,可谓双管齐下、一举二得。

内容篇——雅俗共赏、以小见大

期刊要实现自身价值,一方面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可读性强,让人便于和乐于阅读。印象中专业杂志似乎多内容艰涩,充斥着冷僻的专业术语,但其实专业杂志也可以通俗化,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应包括专业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作为专业杂志,与盆景赏石相关的专业性内容不可轻视。这一块内容应涉及各个方面,如盆景理论,相关研究和探讨;研究盆景各派别的设计、制作、创意;交流国内外成功案例、优秀作品;报道国内外活动动态;介绍制作盆景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传播业内知识等等,难以一一列举。

人文性,在此我将其简单理解为人性。即在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多多关注人性。例如在做人物报道时,除了介绍盆景赏石专业信息外,尽可能融入更多的生活气息,使人物贴近生活的一面表现出来,如人物在日常生活中与盆景的一些小故事等,将其简单化、平面化,让读者产生亲切感,更易于接受。

以小见大,则是说不仅仅局限于盆景和赏石的内容,而是透过它们去看整个世界,将盆景与历史、读书、音乐、绘画等话题联系在一起,将盆景文化带入精神享受的世界。现在《中国盆景赏石》的“生活方式”专栏,就有点这样的感觉,今后可以继续扩展盆景赏石艺术的外延,将类似的栏目做得更好。

专题、专栏篇——有长有短

《中国盆景赏石》拥有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这么丰富的资源,完全可以设置一个名家专栏,不是以访谈式的第三人称,而是作者以第一人称使用日记、杂文等形式抒写一些与盆景有关的自身的见解、知识的分享,甚至是一些生活中的小趣事。篇幅宜短小精悍,且一段时间内最好固定几位作者撰写,如此即可保证专栏有连续性,又能使读者加深对作者本身的了解。我注意到在中国现场一栏中,也有不少盆景大师的供稿,但多倾向于专业盆景知识的交流,这一部分当然也很重要,而我所提议的名家专栏则侧重于盆景专家思想的交流。

与名家专栏相对应,何不向广泛盆景爱好者征稿,也开一专栏让普通爱好者也能各抒己见,分享他们与盆景赏石的故事呢?

而专题这一块,每期围绕一个大主题,以较长的篇幅,可使一个作者或是几个作者以不同角

度去描写。在创刊号的专题中,主要围绕中国盆景历史以及中国盆景特征来展开,主题明确,但是各家之言似有重复之处,且文章和“未完待续”过多,读到精彩之处却戛然而止,让人不得要领,各篇文章又散落期刊各处,难以联系在一起。如一个专题只放两三位作者完整的文章,内容也选取不同角度去诠释主题,可让人更容易全面理解杂志这一期的主题内容。

此外,亦可每期介绍一个与盆景、赏石有关的景点,各地举办活动的信息,或与之相关的书籍、绘画的介绍与评析,异国风情等,视篇幅长短可设置如“生活方式”一般的专栏,也可在合适的角落略加赏析,以此增强期刊内容的丰富性和可读性。

最后,关于文章风格,如使杂志文章整体的写作风格基本统一,也更易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杂志的特色。一般来说,叙事性的文章更获读者青睐,比如介绍一个盆景活动时,不是单纯的介绍这里有什么、来了什么人、大家在做什么,而是加进了作者的感受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去叙述,带领读者进入到这个活动中,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然而专业杂志要全部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写文章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采用以叙事为主的综合性风格为佳。

后记

在此之前,对于杂志从未认真的研究过,借此机会,翻阅了许多的杂志及相关资料,虽说自己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但回想起来,最快乐的读书时光乃是小学和初中,似乎从高中开始就没有认真的、静下心来读过书了,难得这次和书籍好好亲近了一番,心情也是大好。以上所述只是并非专业人士的我的一点小小的想法,有些幼稚,有些不符合实际,但若能为完善杂志的制作带去哪怕一点思考,一点启发,也是非常高兴的。

——李聪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 (二)山水盆景 1.山水盆景的定义 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里,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在浅口盆中以石为主,配置草木,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可明媚秀丽,或崔巍雄伟,是山石盆景的特色 2.山水盆景的类型这类盆景又分为水盆、旱盆、水旱盆三种。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作“挂壁式”盆景。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1)水盆景

水盆景以水石为主,山石搁置水中。水盆景,盆中有较大面积或较深的水,水中有时还养有小鱼。 (2)旱盆景旱盆有土有石而无水,土石常作山形,根据山形、地貌构成草原林木或沙丘绿洲,有些旱盆虽不用水,或用白色细石粒代水,这种盆景称为旱盆水意。另一种是水旱盆,盆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浓郁。旱盆景,盆中没有水 常利用盆面的平整、光泽或反光来象征水。 (3)水旱盆景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 整的景观。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设计与制作

盆景知识和简易盆景 设计与制作 一、盆景知识介绍 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同山水画和山 水园林有着相似之处,很重视写意和抒情。 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但又不仅仅 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在创作上常常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 术手法,以达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审美效果。 盆景不同于盆栽的道理就在于此:盆栽仅仅是一种栽培方式,在 盆钵中栽植树木花草,未经艺术加工。而盆景则是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具 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造型风格。同时,盆景中的树木山石必须与盆钵、几架相配合,互相协调衬托,才能构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 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其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养护等步骤。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意韵深远的效果。山水盆景则以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其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 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体、风、雨、雪、配景、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饱含作者思想 感情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 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约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树木,将天 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後来这技术又被日本人接受和发展。日本有关树桩盆景的纪录,最早 见于高阶隆兼所画的《春日权现验记》(1309)。盆景艺术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启迪而产生。生长于高山岩缝中或悬挂于峭壁上的树木,终生低矮而扭曲。从美学观点看,日本人在盆栽方 面欣赏的是:枝干老态龙锺,上部根条露出土外,显得饱经风霜;这被视为体现了万物无常 的哲学概念。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 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盆景始于唐代,至今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1972年在陕西出 土的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甬道壁画上两盆盆栽,是至今发现最早的盆栽。盆景源出我国,盛 于日本,播于世界。依据盆栽发展经过以及各种迹象来加以考究推敲,可以推定和证明盆栽是在我国的东晋以前业已发生,至初唐时发展进步具体形成一门盆栽艺术,在盛唐期才由

试论赏石文化与赏石观

试论赏石文化与赏石观 赏石文化博大精深。 如果把赏石事业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其中的文化就是那茂密的树冠,我们只能就地剪取个把枝梢,再加以梳理,与方家石友分享。 何为赏石文化?尚未见定论。我们认为,赏石文化是与赏石相关的哲学、科学、道德、理念、信仰、文学、艺术等一切经赏石人实践而获得的物质与精神上的综合。另外,赏石的寻觅、发现与开采、赏石的收藏与保护、赏石的流通与买卖等等也都是赏石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赏石文化中的哪一部分,人们都对它有一个认识上的问题,即所谓的观点,也就是赏石观。 赏石观是随着赏石文化的产生、发展而同步演进的。传统的赏石观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为主导,称为“休闲文化观”。时空在变换,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种休闲文化观还适宜吗?休闲文化观究竟是什么理念,这是我们值得讨论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休闲文化观不是赏石文化的全部,而是指赏石、玩石这个领域。采石是一种劳动:对石的生成、结构的探求是科学研究;石的买卖的流通那是生意。 休闲文化不是赏石的专利。人们在“玩”的领域内所

从事的活动都可纳入休闲文化。如饮酒、品茶、桥牌、文艺欣赏、旅游观光等。赏石的休闲文化观不过是休闲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妨称它叫“赏石休闲观。” 在人生旅途中是需要休闲文化的,无论他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他是科学家还是工人;也无论他是教授或是园工,都要忙中有逸。陈毅云:“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我则异其趣,一闲对百忙。” 劳和逸是对立统一的,有劳必有逸,逸者更为劳。机器运转久了还要休息加油,何况人乎。 休闲文化相对的说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可以为创造物质财富做精神和力量的准备。休闲文化中有不健康的休闲活动,如酒文化中的酗酒,娱乐文化中的麻将成瘾等。然而赏石的休闲文化虽然也有“玩物丧志”的个例,但其主流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高雅的,可使人获得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体能财富。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因为石的本身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大文学家林语堂先生说:“石是伟大的、坚固的,暗示一种永久性。它们是幽静的,不能移动的,如英雄一般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赏石名家刘清涌教授对赏石的评价更为具体,他认为:石是谦和的,石不能言最可人;石是巨大的,不朽的,是真正的永垂不朽:石是自然的,不攀不附,不媚不俗;石是奇异的,我们不时可发现它奇妙和怪异之处;石是美丽的,即

中国盆景造型章法

中国盆景造型章法基础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本文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 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无章法而成品的盆景,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本文主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

论中国盆景系统分类

论中国盆景系统分类法 中国盆景源远流长,流派众多,类型复杂,形式多样。长期以来,中国盆景的分类问题一直众说纷纭,给中国盆景在科研、生产、评比、销售、教学、著述、学术交流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争论和麻烦,对中国盆景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了中国盆景的各种分类方法、中国盆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并详细论述了“中国盆景系统分类法”。 1.中国盆景系统分类法的分类体系 我国广大的盆景工作者,在长期的盆景生产实践中,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1)按盆景所用植物分类,把盆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对盆景分类不全面、定名不准确。如树石盆景无法归类;树桩盆景的提法既不科学也不准确,虽然以前盆景的制作大多从山野掘取奇古树桩,经过上盆培养、艺术加工而成,而现阶段,我们一方面主张在保持环境、保护资源的情况下,适量地有计划地到山野掘取树桩制作盆景,而更多的提倡在生产基地培育树木材料制作盆景,况且树桩就是树木植物,因此把树桩盆景改称为树木盆景更为准确合理;山水盆景中的“山水”泛指“风景”,树木也含其内,用辞过于笼统。同时这种分类方法不能反映盆景的造型布局技法特点、形式及规格大小。(2)按盆景大小分类,根据盆景的体量大小把盆景分为:特大型(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掌上)盆景五种,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能反映盆景的大小,其缺点在于不能反映盆景的材料种类、造型布局技艺特点、结构形式,且在各类型的分类标准上又存在各种分岐。(3)简单分级分类法,新中国解放初期的盆景只分桩景再分为若干式的一级分类法;20世纪70年代把盆景分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类下又分若干式的“类一式”或“型—式”的二级分类法,也都过于简单,不能反映盆景造型布局技艺特点及盆景体量大小,更不能反映现阶段造型布局技艺的新发展。(4)彭春生教授的“系统分类法”,对中国盆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但是它的分类仍有缺陷,树石盆景分类过于简单,型和亚型的划分有些不妥等。 为了克服以往这些盆景分类方法的缺陷,我们提出了“中国盆景系统分类法”的六级分类体系即“类——型——组——式——号——名”,它能系统的全面的反映盆景的材料种类、造型布局的重点、造型布局的技法特点、结构形式、体量大小及景名。例如,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的盆景《八骏图》的系统分类是:树石类——水旱型——溪涧江河组——溪涧式——大号——八骏图。 2.中国盆景系统分类法的分类方法

书法艺术何以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书法艺术何以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在当代不仅没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手写量的减少而导致魅力消减,相反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当代中国参与者最多、受众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说:“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代替了它而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林语堂认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 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十分独特的。”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 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与宗白华齐名的美学家、美术史家邓以蛰先生也认为“吾国书法不独为美术之一种,而且为纯美术,为艺术之最高境”。这些观点容或有溢美之处,但是也充分说明,前贤对于中国书法曾经赋予过多么崇高的地位!这些学者对中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艺术的了解,都是极其深厚的,他们这么说,不会没有缘故,总有他们的理由。简单

概括,也许可以这样认为——至少他们相信,中国书法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系统中的重要性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曹全碑》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生机勃发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更意味着增加了了解和学习本国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的书法艺术,表面看来非常普通,不过是拿毛笔蘸墨汁在宣纸(当然有时也用其他的书写载体)上书 写汉字而已,似乎人人都会,没有任何神秘和独特之处。但事实恰恰相反,看起来形式如此简单的艺术,却一点也不比那些在形式上显得复杂得多的艺术容易掌握、容易明白。 何以如此?原因在于,在她表面的简单中,蕴含着无限的丰富。 一、以简驭繁 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简单不过——只有汉字、只有黑白的组合,至多加上纸色和装裱形式的变化以及红色印章的搭配。但是,这最简单的形式中,却包含着无限变化、无限丰富的形态。首先,字体的复杂性。汉字的历史形态本身是丰富多样的。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到秦汉的篆书隶书草书、汉代以后的行书楷书,还有处于这些形态之间的各种过渡样式,各种历史形态和过渡样式之间,又是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的,彼此之间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极大。可谓林林总总,自身构成了复杂多变的系统。书法以汉字为

食用菌生产技术 灵芝盆景制作方法带图片

灵芝盆景制作方法 2009-05-11 21:30 灵芝盆景制作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时,人为控制温度、光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如在高温或缺氧的情况下,可培育出菌柄细长或分枝呈珊瑚状的灵芝。减少光照时菌盖出现畸形。 2.盆景的制作①用石英石砂粒或其他砂粒拥塞,使灵芝形似生于砂石中,但要注意砂粒不要高出盆面。⑨用细铁丝织成网状放入盆中,将灵芝柄插入适当的网孔,然后用砂砾填充。②用乳胶、玻璃胶等将灵芝与其他配件粘结固定在适当位置。④用石膏将灵芝及配件固定于盆中。盆中除用砂粒外,还可陪衬晒干的苔藓、枝状地衣、卷柏等不易碎烂的植物,使盆景显得自然。另有一类菌柄很短或无柄的灵芝,具有大型菌 盖,制作盆景更方便,制作时将灵芝基部整平后粘结于盆中即可。这些灵芝因菌盖面大且较平展,可以在其上面书写诗文或绘画山水风景人物,还可雕刻各种图案。在盆中摆放时,可以单个或几个镶嵌而放或重叠在一起。其表面涂以透明漆,可长期保存和观赏。 3.盆景的命名给做好的盆景起个恰当而又含意深刻的名称,是制作盆景中的艺术手法之一。名称起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反之,则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命名可根据预定的主题标写,也可根据所用材料具备的形态来确定。如果是单株灵芝,生长健壮,形似如意,便可起名“吉祥如意”;如是两个完整无缺的灵芝并连在一起的盆景,即可起名“同心相映”或“永结同心”…… 4.灵芝盆景的保存①要注意防潮和防虫。做好的灵芝盆景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回潮霉变;在盆中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等杀虫剂,以防虫害。若发现有虫时,则应进行熏蒸、冷冻或干燥处理,也可在阳光下曝晒。如灵芝有破伤或有虫眼,要用石蜡或胶布封住,以防害虫侵入繁殖。灵芝菌丝体最容易生蛆或生虫卵,可用酒精注入或用酒精棉球涂擦。但要注意不要在灵芝表面喷涂酒精,否则会损伤表面而失去光泽。②要注意涂漆和防尘。因灵芝盆景可长久放置,表面容易污染赃物和灰尘而失去光泽。为防止污染和保持光亮度,可用清漆涂刷灵芝体表面,这既可防虫防潮,又可保持原有光泽,还可避免污染(即使粘染了灰尘一抹即掉)。但涂漆不宜太厚,否则会出现龟裂,影响外观美。为了防止灰尘和害虫入侵,也可用玻璃罩将盆景罩上。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 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时,人为控制温度、光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如在高温或缺氧的情况下,可培育出菌柄细长或分枝呈珊瑚状的灵芝。减少光照时菌盖出现畸形。

中国盆景的艺术风格

盆景的艺术风格 京派盆景的艺术风格 在造型方面吸取了南、北两派之长,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剪扎结合。布局上因材制宜,繁中求简,粗中有细,露中有藏,达到参差错落,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侧枝多以横枝式出现,树冠多作扇形或半圆形,以显示雄伟刚劲的气势。盆景艺术风格表现为敦厚稳健,古雅质朴。 常用树种有:鹅耳栎、朴树、荆条、华山松、鼠李、枫树、榆树、山楂、桧柏、云杉等多达40余种。常用石材有:斧劈石、砂积石、千层石、钟乳石、鸡骨石等。 广西盆景的艺术风格 广西盆景虽然曾经是岭南派的一个分支,但又具有自已的独特个性,尤其是山石盆景和石玩盆景,更显示出与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盆景的不同特色。 桂派山水盆景又以表现桂林、阳朔、漓江等风景胜地的自然风光为优势,讲求清、通、险、阔、即清秀明丽,圆润通达,险峻幽深,景观壮阔。常用石材有:石灰石、石笋、英石、芦管石等。树桩盆景以古桩头为主,因势取材,师法自然。造型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矮桩型,树蔸奇古,盘根错节,枝托流畅,独立成景;二是潇洒型,树头苍雅,枝干挺拔,疏密有致,颇多野趣。总体说来,可以称之为“八桂风貌”。常用树种与岭南派大同小异,主要有榆树、九里香、福建

茶、黄杨、六月雪、罗汉松、五针松、紫薇、榕树等。 闽派盆景的艺术风格 闽派盆景以福建省的福州、泉州为中心;闽派盆景因此以榕树为盛,榕树为秀,享有“榕树独传”的美誉。在造型技法上吸取南、北两派之长,在采用蓄枝截干、鹿角鸡爪的同时,也讲究树干虬曲,扎片结顶。在对榕树的加工方法上,利用榕树的块根、气生根逐渐“提根”,形成“树干”一体,使干与根合二而一,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洒脱自然,飘逸多姿。 山石盆景大多表现岭南风光,石材主要有海浮石、砂积石、太湖石等。 浙派盆景的艺术风格 以浙江省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的浙派盆景。 按传统划分,杭州一带的盆景属江南派,采用棕丝和金属丝蟠扎与细修剪相结合的造型技法,逐步形成有别于江南其他各派的艺术风格:以松、柏为主,尤其是五针松,继承宋、明以来“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的写意传统,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对柏类的主干作适度的扭曲,剥去树皮,以表现苍古意趣,并且善于用枯干枯枝与茂盛的枝叶相映生辉,大有似入林荫深处,令人六月忘暑的妙境。树种除松、柏外,其他杂木类和观花、观果、观叶类共约100余种。 苏州园林-艺圃 徽派盆景是以安徽省的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以歙县卖花渔

树桩盆景制作技术

树桩盆景制作技术 (1)操作手艺 在树桩盆景的制作包括培育过程中,经常交互换用各种手艺,如劈、凿、雕、刻、撕、磨、碰、蚀、染、灼等,每种手艺所用的工 具和做法各有不同。 ①劈:用利器,大儀阔斧地劈斩树干等处需要加工部位或将主干对劈剖开,造成伤变是塑造古枯树桩的一种加工手段,但会留下儀 斧痕迹及伤面刻板的弊病。 ②凿:用木工钢凿刻凿干、枝至合适深度(宽度、长度)及起伏凹凸等变化。处理不当人为刻痕明显。 ③雕:用雕刻儀雕镂木质部,使不尽如人意处更自然合理。 ④刻:刻与雕内容相似,技法各一,用刻儀精雕细刻进一步塑造树木枝干,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特别皮层伤口四周刻平利 于愈合。 ⑤撕:用手虎钳撕塑造部的树皮或木质部纤维,使枝干苍劲自然。 ⑥磨:用手工、机械等打磨加工面的人工火气之处,使其伤面自然流畅、状若天成。 ⑦碰:在表皮处用锤等钝器磕碰,作物理刺激形成伤变,以后愈伤后会形成“树瘤疙瘩”,使树干古朴奇特。 ⑧蚀:用酸等化学处理法加工刻凿的木质部,求得加工面的自然老化(防止沾污树皮、滴入土中)。 ⑨染:用颜料、硫横等涂刷裸露的枝干(去掉树皮露出木质部处),使其古朴自然, 状如多年枯干(枝)、白枝,与才削皮木质部的质感明显不同。

⑩灼:用电烙铁烙烫木质部(经雕刻过的部位),造成深浅色彩之变,及模仿雷击、火烧造成的古貌,使雕刻自然之面更拙朴(雕琢面 虽处理自然,但颜色一致,经灼烧后更趋自然)。 要制作一盆好盆景,重要的因素是材料及对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对材料的技法处理。盆景的创作就是想与做的全过程,想就是构思,做就是制作,是实施技法过程,采用技法手段达到构思所设想的形态、韵味,也就完成了创作过程。 未做意在先,构思在前做在后,在制作中进一步完善构思。下面着重从技法上介绍造型过程。 (2)选材 各种树木的不同生长年份、生长环境差异会形成它们各自的外形特点及固有的格调情趣。 一般而言,中型树桩材料十分难选,因为它不像小型、微型盆景“以小胜大”,可塑性大,可随意改造;又不像老桩(大桩)盆景,只 取其形及意的“老、大、古、苍”材料,仅需局部改造。中型树桩 在两者之间,比老(大)树桩在外形上显得欠缺,比小树桩难以造型,尤其反映在主干造型的难度上。 选材有两种情况。第一,制作者先有一个基本构思,然后去物色材料,冷静地在众多材料中挑选,觉得符合设想条件者便可入选。 此法称依题选材,即针对性选材。 第二种情况是根据手头已掌握的材料,或无意之中觅得理想之材,分析适宜何种造型,应用平时积累的经验因材施艺,此属即兴发挥。 一般对制作孤赏性盆景材料的要求较高。因为孤赏树独立地存在于盆内,毫无陪衬,没有遮盖,稍有不慎会影响审美效果。而综合 性观赏盆景是有多种因素组织成景的,是构成整个画面的一个整体,各种材料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隐掩不足。 因此,选作孤赏性盆景的材料,其树桩从根、干、枝、叶等都要仔细审核。根,不但要隆露盘虬,而且要苍劲有力,有扎根大地, 摇撼不动的意境。干,上下粗细要刀称,既粗壮又显苍古,包括了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 -- 兼述奇石的性质 作者: 陈慧明 石头是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它做为一种文化,与人类文明和进步相伴随。 人类从低级动物中解放出来恰恰是从石头开始的。原始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件工具就是石头,燧石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在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先民们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传统文化,也留下了赏石的千古佳话。 中华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爱石赏石是高层次的文化要求,自古有之。在历史记载中有“周公植璧于座”、汉武帝拜启母石、屈原佩石、陶渊明卧石、杜甫供石、白居易咏石、米芾拜石,, 用美丽奇石装饰自己是审美意识的升华。 在河南南阳的汉代石刻画像所绘的“羲和捧日”与“女娲捧璧”形象地用神话赞美了石头。 我国赏石之风大概始于商周,盛于秦汉、唐、宋,并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朝鲜等地,以后逐渐在东南亚及欧美等地流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殊种类,石文化曾经几度灿烂辉煌,影响深远,她博大精深,与其它文化相辉映,共同筑造东方文化大厦,是文化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人们喜爱石头,是因为它能颐情养性、启迪心灵、涤尘净心。石头有灵,涵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石头有神,凝聚着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大诗人陆游说过: “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迄今赏石之风尤盛,这是世道繁荣昌盛、社会安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这说明人们喜爱的休闲文化已向纵深发展。 虽然人们青睐奇石,但遗憾的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石赏石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而时断时续,有时处于萧条。奇石美学的体系不健全,研究、理论也

只是零散的论述,在好多方面几近空白,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不让人忧心。我们 任重而道远,担负着历史使命,责无旁贷。 发扬光大石文化,并非一两句话就能解决问题。要了解当前赏石界现状,只有 知道自己有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那么我国目前赏石文化是个什么现状呢 们回 忆、分析一下 : 一九九零年七月,地矿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总局共同主持在北京召开了 国首届观赏石理论研讨会”,并于年底成立了“中国观赏石协会 ( 筹)”。 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中国观赏石展览,这是开了国家级 赏石大展之先河。随之而来赏石队伍迅速扩大,奇石展示和交流活动声势越来越 大,奇石市场发展迅速,理论研究活动频繁,逐步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国发 展,与世界接轨。比较大的石文化活动主要有 : 由中国观赏石协会 (筹)所领导的一 九九三年九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名人名家藏石展” ; 而后于一九九四年九月 在郑州举办了第二届,同时商洽成立中国宝玉石协会观赏石专业委员会 ; 一九九五 年十月在桂林举办了第三届 ; 一九九六年九月在济南举办了第四届。这几次活动造 成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但由于存在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也由于出于当时的历史 原因,譬如主办不利,有些名不副实等等,以后至今没有续办第五届。比较大的石 文化活动还有就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领导举办的,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在宜昌开先 河的“首届中国赏石展和赏石理论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赏石艺术 委员会;此后,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柳州举办了第二届 ; 一九九六年十月在徐州举 办了第三届 ; 一九九九年九月在淄博举办了第四届 ;二零零一年九月在武汉举办了第 五届并召开赏石学术研讨会。 除了以上规模较大的石文化活动之外,比较有影响的当数中国收藏家协会领导 举办的一些石文化活动。中国收藏家协会于一九九八年成立了石文化专业委员会, 先后组织了很多石文化活动 : 一九九八年六月在大连举办了“首届大连国际观赏石 艺术节” ;一九九九年及二零零零年“洛阳国际奇石博览会” ;一九九九年四月在北 京召开了“全国石文化事业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 奖仪式; 一九九九年九月“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奇石大展” ;一九九九年九月 兰州全国观赏石精品展” ; 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二届中国泰山国际奇石大展 "; 零零零年十月“中国临朐新世纪首届中华奇石精品博览会” ; 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在 昆明“世搏园”中国馆举办了“中国名人名石展。此外,二零零零年九月在上海举 办了“首届, 让我 同年十月

中国盆景历史发展与流派

盆景与插花艺术论文 盆景的发展历史与流派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号 专业: 中国·大庆

中国盆景的发展历史与流派 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出自然景观饼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它起源于中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的影响出现了异彩纷呈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艺。不同的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往往在作品中表现出有艺术特色的风格。在一定地域流传下来就形成了地方流派。中国盆景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段的不同,形成了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主要的流派有苏派、扬派、川派、岭南派、徽派、海派、通派、浙派八大流派。 1、中国盆景流派 1.1、清秀古雅的苏派 苏派盆景历史悠久,所在地苏州自唐代起经济文化一直十分繁荣,历代是文人荟萃之地。明代的“吴门画派”、古典园林对其影响甚远。五十年代以后,盆景艺人大胆创新,桩景的枝片已不受“六台三托一顶”所限,干形力求自然多变,在用棕丝扎片的基础上年年进行细致的修剪,形成一种“粗扎细剪”的整形方法。苏州盆景艺人扎片技术娴熟,起片自然,逐步形成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及粗扎细剪的手法。使苏派盆景焕然一新,以‘清秀古雅’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苏州盆景树种以榆、雀梅、三角枫、石榴、梅等落叶树为主。苏州、常熟一带传统的桩景形式以规则式居多,树干微曲,左右互生六个园片称‘六台’ ,向后伸出三片称‘三托” ,顶上一片称一顶” , “六台三托一顶’的桩景多成对放置。 苏派的桩景枯干峰峨而枝叶碧翠,新陈对比强烈,形象生动鲜明,犹如枯木逢春。苏州留园陈列的一盆大型古桩雀梅树龄达三百余年,叶青翠欲滴,纯净透明,皮自然枯朽,苍老古稀;干粗壮、雄奇、奔放,根似露非零,盘根错节。苏派盆景的老干虹枝像传说中的龙,干形为曲干式,柔媚秀气,弯曲有力,又符合自然情理, “曲折有致,刚柔相济”才能做到曲折优美。 1.2、游龙狮式的扬派 扬派是以扬州为中心的盆景,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有统称苏北派。扬派盆景分两支,西派和东派。西派以游龙式为主要标示,东派则以两半弯(或三半弯)为主要特色。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 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几种盆景的制作方法

几种盆景的制作方法 一、露根盆景 1、浅栽挑根 用浅盆培养,选用主根发达易造型的半成品树桩。将根基部侧根条理别致的露出盆土。对树根基部侧根不宜直接露出的,可用挑根的办法将根挑出盆面,结合树桩的形式,合理培养露根。 2、提根露根 用深盆培养。通过换盆等措施,将根逐年提起高出盆土,达到观赏目的。也可先将部分根露出盆面再培土,生长一段时间后,再扒去土促型早成。 3、压条插枝 对不宜直接露根的树桩,如树桩基部长出枝条,待半木质化后,将枝条环剥,压入盆土,待生根后及时剪去枝条,以达到露根目的。 二、丛树盆景 1、选用浅盆,能显示出丛林野趣,旷野风情,使树显大,给人视觉更为深远,还可在浅盆内堆起土堆、配石、布景,使盆景更加生动活泼。 2、丛林盆景选用的素材一般是小灌木,在栽植时要大小相异,高矮相错,否则景观呆板,缺少生气。

3、丛林盆景在制作上,树桩宜有进有退,空间有疏有密,构图上产生起伏变化,要有“林”的感觉,不要让人有窒息的感觉。 4、盆景内树木如长时间不修剪,往往枝杈横生,纠缠不清。因此,要随时修剪,保持空间结构和疏密关系,提高观赏价值。 三、微型盆景 1、取材造型 微型盆景取材,一般选择枝细叶小,上盆易活,根干奇特,花果艳丽,容易造型的材料,如五叶松、小叶罗汉松、细叶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等。也可到野外挖取合适的树桩造型后栽植。造型时常用棕丝结扎法,铅丝缠绕法、折枝等方法。 2、上盆养护 在整形的同时要将树木从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一般高深筒盆,适合于悬崖式;椭圆或浅长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干式;多角浅盆,且栽高干式;圆形盆可配置低矮盘曲植物。栽植后养护:盆土宜经常保持湿润,冬季保持适宜的温度,盛夏宜置于被阴处。生长期间要薄肥勤施,一般每10天施一次。可施用腐熟的豆饼、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复合花

浅谈石头文化的蕴意

浅谈石头文化的蕴意 郧县青曲中学杨正林 石头是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它做为一种文化,与人类文明和进步相伴随。人类从低级动物中解放出来恰恰是从石头开始的。原始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件工具就是石头,燧石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在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先民们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传统文化,也留下了赏石的千古佳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殊种类,石文化曾经几度灿烂辉煌,影响深远,她博大精深,与其它文化相辉映,共同筑造东方文化大厦,是文化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石头,它能使人颐情养性、启迪心灵、涤尘净心。石头有灵,涵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石头有神,凝聚着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大诗人陆游说过:“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迄今赏石之风尤盛,这是世道繁荣昌盛、社会安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笔者曾经亲临过郧县青曲中学杨正林老师创建的汉江奇石赏石文化博物馆,看到他们利用汉江奇石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成绩卓著。得到许多专家的交口称赞。这说明人们喜爱的休闲文化已向纵深发展。 石头,是人类文明的代表。在数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中,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包括后期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现代文明,石头充当了人类的“摇篮”!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石头是文明的基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石头在人类文明

发展中,功不可没,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食文化、衣文化、鞋文化、商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石文化等等,其中,“石文化”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传播最广泛。那形态各异、玲珑剔透、石纹奇特、色泽秀丽的石头,或陈设于案头茶几,或布置于庭院,或点缀于园林、城市,真是“花不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它最大的特点是:大自然绝不会造就两块完全相同的珍奇怪石,一经发现,它就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块,具有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收藏和审美价值,这是任何其他收藏品或商品所不及的。古人云“一城易得,一石难求”,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石头是大自然的杰作。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造就了一种奇特的文化形态,那就是“赏石文化”。赏石之风,始于商周,盛于秦汉唐宋,并在唐宋年间传入日本、朝鲜等地,近代东南亚、南美和欧洲也开始盛行。3000年前,周穆王驾八骏之乘,登昆仑,在群卫之山攻,载玉万只而归。先秦时期,就有关于观赏石的记载,《尚书》中的《禹贡》,指出泰山的峡谷中产怪石,并将怪石列为贡品之一。到了汉代,就有了赏石文化的雏形,文人雅士将从山间或河滩中拾的一些奇异怪石和鹅卵石,置于庭院、摆于茶几,与同窗好友共同欣赏,人们称这些有观赏性的石头为雅石、供石和奇石,现代人称它为观赏石。唐宋时期,赏石藏石之风十分兴盛。著名诗人陆游、苏东坡,书法家黄庭坚等一大批文人收藏、观赏奇石,为之吟诗作赋。清代郑板桥酷爱奇石,称奇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美”。曹雪芹更是从石中引出名著《红楼梦》,亦称《石头记》。当今,赏石文化深深渗透

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或精髓

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或精髓“道德” 【摘要】中华民族对道德的认同、重视,广泛而又深刻,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中华民族是“道德民族”。 唯此为大的“德”文化乃中华民族是“道德民族”。中华民族对道德的认同、重视,广泛而又深刻,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 祖先传道德。《易经》对中华民族的道德進行了系统而规范的概括和总结,正式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内涵和“道德”文化,加上儒家、道家和佛家等的“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数千年传承不断,一脉相承到今天。 家家讲道德。组成家庭者,“道德”,如“相亲”,女求男条件是“德才”,即有德有才;男求女条件多“贤淑”,即贤德和漂亮;要“明媒正娶”,即名正言顺合道德;支撑家庭者,“道德”,如有德行之父母、子女,以德性为基础的相亲相爱、互亲互爱等;维系家庭者,“道德”,如爱情、亲情、情感、诚实、品性等;延续家庭者,“道德”,代代相传、代代传承,必有道德内涵,不管大家、小家、富有或贫寒,无不希求其子女、子孙重德行,有操守,即使“恶人”也不例外。

人人言道德。最为赞美的话:品质好、德行好、有道德等;最为恶毒的话:缺德、损德、无德、必遭报应等。 国家立道德。中华民族历史的历代统治者多重视道德,并作为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子孙承道德。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文革”之前)。民族文化之魂:中华民族小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大到国家、社会,莫不讲究道德,是中华民族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文化基因”,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方方面面,進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明的“神韵”,比如:做人,讲究品德的美;做事,讲究协调的美;建筑,讲究对称的美;艺术,讲究和谐的美;文化,讲究高雅的美;交往,讲究守诚的美;家庭,讲究和睦的美;社会,讲究和谐的美;追求,公平正义的美;向往,和谐社会的美等。就连小至“八方桌”、“太师椅”等家用器物,大到象征国家或政权的“鼎”等,莫不如此,讲究的是端庄、稳定、协调、持重的美。所以,中华民族已打下了数千年深深的道德烙印,流淌在历朝历代中国人的血液中,弃之便已不是中华民族或中国人,就是“异化”或“变异”!中国的“中”字,无论字形或字义,莫不体现“中正”、“中道”、“均衡”等之内涵。所以,道德乃中华民族

灵芝盆景制作方法

灵芝盆景制作方法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 色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时,人为控制温度、光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如在高温或缺氧的情况下,可培育出菌柄细长或分枝呈珊瑚状的灵芝。减少光照时菌盖出现畸形。 2.盆景的制作①用石英石砂粒或其他砂粒拥塞,使灵芝形似生于砂石中,但要注意砂粒不要高出盆面。⑨用细铁丝织成网状放入盆中,将灵芝柄插入适当的网孔,然后用砂砾填充。②用乳胶、玻璃胶等将灵芝与其他配件粘结固定在适当位置。④用石膏将灵芝及配件固定于盆中。盆中除用砂粒外,还可陪衬晒干的苔藓、枝状地衣、卷柏等不易碎烂的植物,使盆景显得自然。另有一类菌柄很短或无柄的灵芝,具有大型菌 盖,制作盆景更方便,制作时将灵芝基部整平后粘结于盆中即可。这些灵芝因菌盖面大且较平展,可以在其上面书写诗文或绘画山水风景人物,还可雕刻各种图案。在盆中摆放时,可以单个或几个镶嵌而放或重叠在一起。其表面涂以透明漆,可长期保存和观赏。 3.盆景的命名给做好的盆景起个恰当而又含意深刻的名称,是制作盆景中的艺术手法之一。名称起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反之,则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命名可根据预定的主题标写,也可根据所用材料具备的形态来确定。如果是单株灵芝,生长健壮,形似如意,便可起名“吉祥如意”;如是两个完整无缺的灵芝并连在一起的盆景,即可起名“同心相映”或“永结同心”…… 4.灵芝盆景的保存①要注意防潮和防虫。做好的灵芝盆景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回潮霉变;在盆中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等杀虫剂,以防虫害。若发现有虫时,则应进行熏蒸、冷冻或干燥处理,也可在阳光下曝晒。如灵芝有破伤或有虫眼,要用石蜡或胶布封住,以防害虫侵入繁殖。灵芝菌丝体最容易生蛆或生虫卵,可用酒精注入或用酒精棉球涂擦。但要注意不要在灵芝表面喷涂酒精,否则会损伤表面而失去光泽。②要注意涂漆和防尘。因灵芝盆景可长久放置,表面容易污染赃物和灰尘而失去光泽。为防止污染和保持光亮度,可用清漆涂刷灵芝体表面,这既可防虫防潮,又可保持原有光泽,还可避免污染(即使粘染了灰尘一抹即掉)。但涂漆不宜太厚,否则会出现龟裂,影响外观美。为了防止灰尘和害虫入侵,也可用玻璃罩将盆景罩上。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 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 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 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 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时,人为控制温度、光 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如在高温或缺氧的情况下, 可培育出菌柄细长或分枝呈珊瑚状的灵芝。减少光照时菌盖出现畸形。 2.盆景的制作①用石英石砂粒或其他砂粒拥塞,使灵芝形似生于砂石中,但 要注意砂粒不要高出盆面。⑨用细铁丝织成网状放入盆中,将灵芝柄插入适当的 网孔,然后用砂砾填充。②用乳胶、玻璃胶等将灵芝与其他配件粘结固定在适当 位置。④用石膏将灵芝及配件固定于盆中。盆中除用砂粒外,还可陪衬晒干的苔 藓、枝状地衣、卷柏等不易碎烂的植物,使盆景显得自然。另有一类菌柄很短或 无柄的灵芝,具有大型菌盖,制作盆景更方便,制作时将灵芝基部整平后粘结于 盆中即可。这些灵芝因菌盖面大且较平展,可以在其上面书写诗文或绘画山水风 景人物,还可雕刻各种图案。在盆中摆放时,可以单个或几个镶嵌而放或重叠在 一起。其表面涂以透明漆,可长期保存和观赏。 3.盆景的命名给做好的盆景起个恰当而又含意深刻的名称,是制作盆景中的 艺术手法之一。名称起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反之,则给人以 “画蛇添足”之感。命名可根据预定的主题标写,也可根据所用材料具备的形态 来确定。如果是单株灵芝,生长健壮,形似如意,便可起名“吉祥如意”;如是 两个完整无缺的灵芝并连在一起的盆景,即可起名“同心相映”或“永结同心” …… 4.灵芝盆景的保存①要注意防潮和防虫。做好的灵芝盆景要存放在干燥通风 处,防止回潮霉变;在盆中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等杀虫剂,以防虫害。若发现有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