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借教材“例子”,授写作之道——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借教材“例子”,授写作之道——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借教材“例子”,授写作之道——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借教材“例子”,授写作之道——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赵淑娟

学生作文训练时,常常有“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过于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字词句、思想内容等的理解,而忽视了写作方法的渗透,缺乏有效的随堂写作训练的支撑。鉴于上述情况,笔者想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为范例,借鉴这个范例授予学生快乐写作的基本方法。

一、从文本范例中感知文题的提纲挈领作用

文章的标题因其具有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而被人称之为文章的灵魂与统帅。因为一个好的文题不仅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激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可是,作文时,有的学生常常不假思索地随意命题。因为命题的随意,所以写作的思路也常常因文题的限制而滞结;有的学生虽然知道文题的重要性,但因缺乏命题的技巧而无法命出好的文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借鉴教材这个“例子”,传授给学生命题之技能。

教学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将文题板书在黑板上后,引导学生通过读题而认知与感悟文题的统帅作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个文题透露了哪些信息?生1:作者童年时与小朋友们一起在自家后面的百草园中快乐嬉戏。后来被家人送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私塾“三味书屋”中去读书。

生2:百草园景色优美,三味书屋也有好玩的地方。生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个表示地点变换的名词性介宾短语。

生4:文题告诉我们: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少年时先后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与乐趣。

师:同学们所言极是。现在,请同学们谈谈,我们从课文的命题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生5:作文题目要点明文章的中心或者主要内容。

生6:文题题目要表现作者的生活历程。

生7:作文题目要具备提纲挈领的功能。

二、从文本范例中感悟文章的结构特点

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文章的脉络,是作者构思文章的思路,是文章完美的外在形式与丰富的情感内蕴的有机统一。学生写作时,因为不懂得布局谋篇,即不懂得整体构思与局部运作的技巧,以致于常常语无伦次甚至无从下笔。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借鉴课文这个“例子”,向学生渗透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这个“例子”中“润物细无声”地学会整体构思与局部运作的技能,让学生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行文结构,引导学生明白写作以时空转换为线索的文章时布局谋篇的基本技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师:结合文题与课文内容,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结构特点是什么?

生1: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为线索布局谋篇。

生2:全文是并列式的结构:先写作者童年时与小朋友们在百草园嬉戏的趣事,再写作者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几个学习片段。

生3:作者在文章的第9自然段用“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衔接上下文,不露痕迹地将作者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地的生活与学习有机关联起来。

师:大家说的很对。请问,同学们从中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生4:写作并列式结构的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一定要用关联词巧妙关联,使行文流畅。

三、从文本范例中学习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在行文时所采用的描写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情感等的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法。文章的表达方式,受制于文章的

题材、内容、情感、艺术风格等。在平时每单元一次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深刻领悟与尝试教师传授的多种表达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渗透,引导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与运用作文的多种表达方式,并逐渐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笔者曾借鉴这篇范例指导学生学习文本中精妙的描写表达方式,效果极佳:师:这篇课文中的多处描写均非常出色,请同学们将之分别找出,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生1:课文第2段是描写。作者运用排比、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个方面描绘了百草园夏季的美丽和生动有趣。

生2 :课文第1 0 段“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是对三味书屋内部环境的描写,突出了三味书屋简朴典雅的教学环境。

生3:第11段“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是肖像描写,点出先生“高而瘦”的外貌特征与年龄。……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与分析。现在,请同学们以“我的校园”为话题,仿照课文第2段的语言结构,写一段表现我们校园美景的文字。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应该懂得借鉴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熟练阅读与熟练写作的技能。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是字字玑珠、文质兼美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充当学生作文的“例子”之功能。为了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作文技能,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学会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经典美文的典范作用,指导学生从中学会命题、学会构思行文、学会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的基本方法,继之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是说中学生怕学鲁迅的作品,不喜欢鲁迅作品,我认为,这不是事实,这个说法没有根据的。它扰乱了视听,应当澄清。 顺口溜把鲁迅作品和文言文、写作文放在一起来说,无非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懂、难学。实际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就上海现行的范守纲先生主编的初中教材来说,鲁迅的诗文共七篇,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前五篇,都用孩子的眼光,把孩子的心理、情感,他们的欢乐、苦恼和向往,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味,充满童心童趣。而且都是用纯净的白话写的。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其中比较深的思想内涵以至哲理,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也是可以深浅不同地领悟的。有个别的用词、句式(如“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与现在的普通话的习惯不大一样,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有点晦涩,但实际上构不成多大障碍。后两首旧体诗,与教材中的许多古代诗文相比,也不算难,而且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不少初中生原先已有印象,听到过“风雨如磐闇故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因此并不难接受。

初中的教材没有选鲁迅的杂文,高中的教材中选了几篇,如《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和富于杂文色彩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鲁迅的杂文由于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语言表达曲折、含蓄,思辨性强,观点深刻,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估计太低。我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编上海的高中语文教材,听过一些课,开过一些座谈会。我亲耳听到有一位高中生说,鲁迅的文章好像是在写现在,好像是针对现在说的,认为鲁迅的文章有预见性、前瞻性。例如《未有天才之前》中关于如何对待“国学”的问题、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的问题,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学习能力强又很敏感的高中生,希望读到像鲁迅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他们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游戏娱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深刻起来。反过来说,我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学生反感,一点也学不进去。 当然也有中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相信,由于鲁迅的作品,都出自真情真意,不讲假话,许多描写和议论,亲切而又犀利,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且至今仍具有时代感,因而,只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与学生讨论,都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不能因为有的中学生说鲁迅作品难懂,而泛指一般中学生怕读鲁迅的作品。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我认为,根据现在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不能或缺,还应当适当增加。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变迁史

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变迁史 鲁迅作品是否“撤出”中学语文课本的问题,几乎是“周期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每隔几年被人们淡忘的时候,就会因为再次遭遇删节而回到大众视野里。 一面是家长、学者对鲁迅淡出教材的“痛心疾首”、“奔走呼吁”,一面却是流传于中学生之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一度写在旗帜上的鲁迅,如今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微妙。 “鲁迅抛物线” 如果将“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做一种趋势,那么这种趋势曾经历过一个复杂的变化。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抛物线”――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在“文革”时期。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如《故乡》、《鸭的喜剧》等都是最早被采用作教材的鲁迅文章。有资料显示,1949年以前鲁迅作品共选入教材 25 篇。但解放区的语文课本只收了鲁迅的小说和一部分政治性较强的杂文,且数量极少。 1949年以来,几乎各套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都选入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49-1966年所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 31篇。在各种文体中,杂文数量最多。 “文革”期间,全国通用的语文课本被取消,各地自

行编写语文课本。“文革”开始的头两三年,鲁迅作品因为不完全符合政治思想宣传的目的而被逐出了中学语文课本。1969 年开始,语文课所谓“文”的范围稍有扩大,鲁迅作品开始得到谨慎的恢复(仅限于政治针对性极强的杂文);1970 年,文学作品的解禁范围进一步扩大;而1972 年以后,只要是鲁迅的作品均不在被禁之列。换言之,“文革”中后期,在其他作家和作品均遭禁的时候,鲁迅作品曾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上唯一的文学教材。 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有 28 篇。到90年代中期以后,去掉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等杂文。鲁迅作品的总数量与以前相比有所减少,一度维持在 15 篇左右。 2007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编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本,则只收入鲁迅作品13篇,初中语文教科书里选入10篇,高中语文教科书里选入3篇。而其他版本如2012年在全国现行使用的江苏版、山东版、广东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均不超过15篇。 写在旗帜上 尽管如此,当前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鲁迅仍然是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鲁迅在语文教材中“老大哥”地位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 早在1937年鲁迅去世一年之际,毛泽东就做了《论

鲁迅的文章要不要从中学课本里删除

鲁迅的文章要不要从中学课本里删除? 近日在天涯论坛里看到一个帖子。内容是呼吁将鲁迅的文章从中学课本里删除,至多保留1到2篇。理由: 一是鲁迅是100年前的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太远,很多中学生尤其是女生看不懂,理解不了。并说鲁迅的文章应算作古文了。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所占篇幅太多。许多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没能收入到中学课本。 对于这种论调,我的观点很明确:不同意。 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革命,多么正统。实际上在走出高中校门后我就没有再看过鲁迅的作品。倒是看了许多当时被鲁迅骂过的作家的文章。像林语堂,胡适,梁实秋,周作人,也有一些被他所不齿的作家的作品,包括张恨水,张爱玲,甚至胡兰成。喜欢的是这些作家的语言文字。或清丽,或妩媚,或俏皮,虽然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越来越远,但是其中所表达的感情并不因时间而陌生,还是能让人感到共鸣的。倒是鲁迅,我在读高中时就对他的一些观点颇不以为然,例如他认为文章是有阶级性的,反对人性论。我当时就想,资产阶级也罢,无产阶级也罢,不都是人吗,在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勇敢、忠贞、善良等等不都是共同追求的吗,而那些丑恶的如背叛、邪恶、奸诈不都是共同的斥责的吗,人性论有什么不对吗?再者鲁迅的文章也的确硬梆梆的,看起来让人不是很舒服,所以毕业后我是不想看鲁迅的文章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在中学时所学的所有鲁迅的作品才更加弥

足珍贵。我也看到在网上有人说鲁迅算不得一流作家,我们把他抬得太高了,等等。也许鲁迅的作品在文字的锻造上比不上我上面所提到的作家,但是鲁迅人格上的伟大是他同时代的作家也包括我们现在的所有作家都不能比拟的。他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对劳动人民有最深切的同情,对腐朽的统治阶级有切齿的痛恨,他敢于向任何黑暗的势力开炮,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他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不容跨越的丰碑。他所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简直就是祥林嫂时,我们都知道那个人有什么样的特点; 而我们说某人是阿Q 时,我们也能想象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他的一些杂文,我能想起来的如费尔泼赖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等等,在平淡的文字下隐藏的是最强烈爱憎分明的感情。可能作为中学生来说是不容易读懂,但我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帮我们很好的理解鲁迅,带领我们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学习鲁迅的作品其实就是学习鲁迅的精神。会在我们的心里播下一颗爱国爱民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的种子,尽管这颗种子在现实的社会中可能永远都不会发芽开花(因为我们的社会实在缺乏让它发芽开花的土壤和阳光),但有总比没有强。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连这颗种子都连根拔去呢? 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尴尬境地,对于中国语文教育本来,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这一事件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把鲁迅的作品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

孙玉良《“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 孙玉良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删减者拿出“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做论据,反对删减者认为鲁迅精神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双方争执不下,让编教材的老师们好生为难。依我看来,鲁迅的文章,删点为妙。鲁迅是生活在上世纪早期的人,虽然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但毕竟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又曾在日本留学,文风难免古风萦绕,中西夹杂,拗口难懂。不只学生看了如吃了“摇头丸”,就是老师们讲起来都觉得头疼。删除一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师生们都会拍手称赞,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但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毛主席就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删了鲁迅杂文,换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会不会无意识中让祖国的花朵们误入迷途?鲁迅不是常青树,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所以至今被人们深深地怀念。中国有个古老的新词,叫“与时俱进”。对于鲁迅的文章,照抄照搬,“拿来主义”,是不是违背了鲁迅先生的初衷?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日式表达的拗口白话。在教材中删除鲁迅的原文,难道不能用新时代具有鲁迅精神的文章“取而代之”? 新时代有没有活着的鲁迅?我看肯定是有的。否则鲁迅逝世了,中国岂不真的折了“脊梁”?当今社会拿着“匕首投枪”,对不平、不公、不正大声疾呼,叹国人之麻木,怒国人之不争的大有人在,针砭时弊的好文章也比比皆是,编辑们选用他们的文章进入教材,既继承了鲁迅之精神,又克服了晦涩难懂之弊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把鲁迅当成权威,放进“神坛”,本身就是对鲁迅的污辱。依我看,世上的千里马不少,只是有些人相信权威,没有伯乐的眼光罢了。真正继承鲁迅精神,是善于发现继承鲁迅衣钵的人,而不是硬着头皮念鲁迅创造的“三字经”。 (选自2009年9月4日《广州日报》) 56.下列对于“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生活的时期离我们较远,文风难免古风萦绕,拗口难懂,因此他的文章,删点为妙。

初中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文本解读的教学策略 文科研修部林锡潜

一、鲁迅作品的文本解读的起点 (一)把握历史语境,还原时代真实 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老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

—钱理群 读懂鲁迅作品是教学的起点。而读懂文本的前提,就是文本解读,不能离开其历史语境。 鲁迅作品的创作时代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毁坏这铁屋”,“改造国民精神”,是他写作的目的。所以我们在注意到他的强烈反封建的同时,更要看到他“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的启蒙方面的内容。人不能脱离历史,在分析鲁迅作品的同时必须涉及社会环境,以及作家自身的情况,而不可孤立的静止地去看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应当立足作品创作时代的社会现实,忌讳以今人眼光的现代化来看待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生存处境的人们。要把握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作家生存处境,这会影响到他的思想;一

是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况的真实,这也是特别要准确把握的。 譬如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收录1918年至1922年之所作,这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失败之后的历史沉思,继之是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及五四文艺复兴。分析《故乡》、《孔乙己》和《社戏》,对此都要留意。而这不仅跟选自1936年所著的《朝花夕拾》散文集的《从百花园到三味书

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篇的思想情感之所向有别,与退潮期所著的《野草》集中的《雪》和《风筝》也有所不同。因为它们必然濡染了一定时代社会现实的气息。 关于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我们可以看《孔乙己》这篇小说,作品写了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剧。主人公总是那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

语文教材名家名篇实践探索

语文教材名家名篇实践探索 1.人文教育内容不明确。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写道:“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但国家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缺乏明确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内容,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内容在教学中一直处于模糊状态,语文教师们很难找到具体抓手来对学生进行人文底蕴的培养,无法进行具体可行的教育教学实践。 2.课堂上的人文教育形同虚设。尽管中国从上到下都在痛心疾首地斥责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应试教育的主导地位还是坚如磐石。在学校,为了让学生考个好的分数,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考点进行死记硬背的灌输,层层肢解剥皮的分析,大都忽视借助教材的人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课堂上的“少、慢、差、费”现象非常严重。 3.学生阅读品位不高。笔者去年通过《对初中生阅读名家名篇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我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初中生还是喜欢课外阅读的,但阅读的书籍质量普遍不高,尤其不太关注名人传记和经典名著。由于市场上的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没有人在选择书籍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系统的引领。这样的阅

读现状意味着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容乐观的。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发人文教育教学课程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读好书。”基于此认识,笔者逐渐摸索出以“语文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途径。由于初中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语文教材是他们最主要的课堂学习资料,所以充分开发语文教材的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实施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语文教材名家名篇选修课”,定会调动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极大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名家传记作品和具有极强影响力的经典名著,对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品位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都具有极强的熏陶感染作用。 1.选定课程内容,制定课程计划。课题组全体教师在每学期寒暑假前就开始深入研读自己下学期将要教学的语文教材,精心梳理并选择教材涉及的一些名家传记和经典名著,结合学校的选修课安排情况,初步制定出下学期选修课课程计划。对名家传记、经典名著的选择,主要由各年级的课题组教师共同研讨选定。但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

浅谈中学教材中鲁迅笔下的看客(一)

浅谈中学教材中鲁迅笔下的看客(一) 论文关键词:看客麻木国民劣根性人性毁灭反抗 论文摘要:本文重在分析中学课本所选取的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从具体的人物事例中来看人性的毁灭并追根求源,进而感受鲁迅先生渗透在作品中的哀怒之情。 作为一代文豪兼思想家,鲁迅先生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描绘了“看客”这一群体形象。对于这些看客,先生是深恶痛绝的,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认为不幸的。”因此揭示国民的劣根性,批判国民的病态人格,“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进而寻找医治中国社会病痛的良药,成了鲁迅先生的毕生追求。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尽显了先生所有的心绪。 在编入中学课本的许多鲁迅作品中,我们都能窥见看客的身影,体味到先生的哀怒。 在作品《藤野先生》中,描绘了这样一群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目睹着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枪毙,竟然无动于衷,就像在看戏一般。很难想像这群围观的看客们心里在想些什么?然而先生内心的悲哀却是无法形容的!可以说正是这些围观的看客,最初让鲁迅先生看到了中国国民思想上的愚昧乃至麻木,从而激发了鲁迅先生的“疗救”意识,使他认识到“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最终促使鲁迅走上弃医从文、文学救国的道路。 再来看《孔乙己》一文:无论是年龄最小的伙计,还是见多识广的掌柜,都只是把孔乙己当作茶余饭后取乐的对象,尤其是在孔乙己最后一次到成亨酒店,面对着“穿着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而且己不成样子的孔乙己,掌柜竟然毫无恻隐之心,反而取笑孔乙己又偷东西。如果说掌柜的取笑只是一个个例的话,那么周围为数众多的酒客和围观者的嘲笑则足以说明生活在这个社会的百姓大都是一群冷漠市侩、毫无同情心的人,孔乙己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小伙计的存在似乎更印证着: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愚民政策造就的不只是成年人思想的愚昧,连孩子们都耳濡目染,带上了有色的眼镜,身上一点也不缺少成人的冷漠市侩。面对百无-EIb且穷愁潦倒的孔乙己,周围的人或取笑他偷东西,或拿他考秀才说笑,都无非借此打发时间。殊不知这些人的快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而孔乙己呢?明明被取笑,却不知悔改、死要面子,既鄙视劳动又不能生活自给,简直迂腐透项!真可谓“衷其不幸,怒其不争!” 和《孔乙己》相比,我们会发现《祝福》中所刻画的看客更为清晰、具体。祥林嫂周围的那些人都可以称作看客:从封建制度的卫道者到最下层的老百姓,他们虽然身份不一,但却充当着同样的角色。柳妈、卫老婆子她们都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她们都和祥林嫂有着相同的身份——鲁四老爷家的帮工,但可悲的是,她们不仅没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对祥林嫂也没有丝毫的同情心,而且沾染了一身的市侩气,作了无聊而无情的看客,在祥林嫂的伤口上一次又一次的撒盐。比起卫老婆子的圆滑世故,柳妈更多的是尖酸刻薄,正是这样的一个“善女人”把祥林嫂推向了地狱之门。当祥林嫂再进鲁镇时我们从“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已然看出祥林嫂从精神到肉体所受到的摧残。而柳妈的一番话“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无疑给祥林嫂瘦弱不堪的身上背上了更重的精神包袱。当柳妈以一个看客的身份饶有兴味的与其他看客一起谈论着、嘲笑着与她同样受封建思想残害的祥林嫂时,她一定不会想到自己和祥林嫂其实有着同样的命运。这样的下层人物是尤其可悲的。受压迫是可悲的,受了压迫却浑然不觉的人却是更加可悲的。鲁四老爷和鲁四奶奶作为当时社会的上层人物,则表现得极为冷酷、虚伪。在得知祥林嫂被婆婆劫走的消息后,他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认为祥林嫂被劫是对他家尊严的冒犯,所以说了两个“可恶”,却没有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表示丝毫同情;但作为一个封建礼教的拥护者,他

语文课本中的小练笔

五、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小练笔 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尤为关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语言规范生动,思想内涵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练习写作的优秀范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抓好“小练笔”训练,读写结合,既达到练笔的目的,又减缓了大作文训练的坡度,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自己在中高段的语文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把握时机、就文取材,让学生将课堂练笔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 “练笔”的作用有四点: 1、弥补单元作文训练量的不足。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

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单元作文做好铺垫。“练笔”同单元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的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 二、紧扣课文,多形式练笔。 人教版语文教材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每一篇文章都是范文。无论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还是在修辞手法、遣词造句上,都是值得学习的。根据每篇课文的个性化构思、鲜明风格的语言、独具一格的写作技艺,都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小练笔”,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它的形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精彩段落,仿一仿。 学生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

初中教材中“鲁迅小说”主题的多元解析

初中教材中“鲁迅小说”主题的多元解析 发表时间:2017-11-08T11:49:16.32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作者:胡争艳[导读] 我在这里尝试着从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形象及命运的走向等角度进行多角度的解析,从而更好地、更为全面地解析小说的主题。 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涌泉初级中学441500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教师在讲授时大多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然后归结一下小说的主题。我在这里尝试着从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形象及命运的走向等角度进行多角度的解析,从而更好地、更为全面地解析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鲁迅小说主题的多元解析人物一、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 (1)二十年前:“我”和闰土是两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少年的纯真、自然,让两颗童真的心灵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两个人在一起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说的都是双方感兴趣的话。正因为这个原因,彼此才会对儿时的玩伴一直“念念不忘”。 (2)二十年后:“我”和闰土源于儿时美好而幸福的记忆,一直“怀念”着对方,两个人的重新见面,彼此都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文中这里对闰土再见“我”时的神态做了细致刻画,此刻的闰土,是如此的真实,说明他心里颤抖的真挚情感;然而,“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于是,我们不禁要追问:是什么让这对相隔二十年,彼此不忘的好友,在顷刻间有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厚障壁”?对,就是那声态度恭敬的“老爷”。显然,二十年的时间,让闰土从原来那个不知世事的天真少年“锻造”成了一个“懂规矩”“讲道德”的知理之人。因此,从“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变化上,我们发现了封建礼法制度将一个纯真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麻木、愚昧的成年人。 其次,我们来说一说“我”和杨二嫂的关系。 杨二嫂是“我”近邻,二十年前,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也“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那个时候的杨二嫂,年轻美貌,“我”之于她并没有太多的印象,仅有的一回接触,也无外乎是小时候被抱过而已。然而,二十年过去了,当“我”再次回到故乡时,那个年轻美丽的杨二嫂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她来到“我”家,是专为捡便宜的。故而,她硬说“我”阔了,“放了道台了”,“有三房姨太太”等等。为了能从“我”家拿些东西,她把“我还抱过你咧!”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说得非常严重,好像这对“我”有了多么大的恩情,好像“我”必须对她感恩戴德、牢牢记住她对“我”的重要性。此后,还诬称闰土将碗碟埋在灰堆里,自己则乘机明拿暗偷“我”家的东西。其尖嘴利舌、贪财爱小的性格特征,不仅对闰土淳朴诚实的品性是一种衬托,而且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等级观念的罪恶。最后,我们再一起说一说宏儿和水生。 宏儿是“我”的侄儿,而水生则是闰土的儿子,他俩于我而言都是后生晚辈。作品中描写的宏儿与水生,分明就是闰土和“我”的亲密关系的延伸。“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大家又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作者所执着追求的,不仅是要重建儿时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人”的生活! 二、从人物的形象及命运的走向角度 1.闰土的形象:少年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敬佩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便以“老爷”相称;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2.杨二嫂的形象: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3.“我”: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我”飘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鲁迅的小说突破了我国古代小说着重叙述故事情节的模式,强调人物的刻画,他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尤其着重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从一个人物反映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以,从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形象及命运走向等角度对小说的主题进行解析,采用多元角度解读,可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力和创造力。当然,学生的多元解读一定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以防止多元解读的异化、泛化现象的发生。参考文献 [1]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 [2]沈振煜哀人间之隔膜,探人生之新路.中国现代文学采英。 [3]王敬文鲁迅小说研究。

名家名篇阅读与赏析答案

名家名篇阅读与赏析答案 莫言《母亲》 答案:19、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0、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21、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2、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23、参考实例: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卖白菜莫言 1.①cāo②yè③shì④shài 2.暗示了家境贫寒,明知无物可卖,却不停地翻找,寄希望于无望之中,从而使下文卖白菜这一决定显得顺理成章,试题之语文试题:卖白菜阅读答案。 3.过年时吃上一顿白菜馅饺子是我从春到秋的企盼,这是我贫穷中最大的奢求,现在企盼和奢求全部化为乌有,失望和委屈伴随着泪水流下。 4.在开始将白菜掉在地上,并摔断最小一棵白菜的根时,让母亲很生气; 听到我的哭诉,使母亲内心顿生一种自责,儿子无过,过在贫穷.打在儿子身上,疼在母亲心里。出于对儿子的怜爱,母亲改变了态度,因此,她不再打我骂我了。 5.此题既可以找体现“我”家贫穷的句子,也可找体现买白菜老太太贫穷的句子。 从“我”家的角度: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一角,掀动几下麦草,_时而拉开那张老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买白菜老太太的角度: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6.这里指我算错帐的事情败露了,白菜被人家退了回来,母亲因此蒙受了羞辱。 7.应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读者完全可以预想得到,留有玩味的空间,胜于一览无余;突出强化事件的结束,也就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及这件事对我的教育。 8.①虽然我们在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做人的品质与尊严不可丢弃,母亲不一定讲出更多的做人道理,但懂得做人要诚实,要有骨气。 ②母亲贫穷得几乎一无所有了,有的是做人的脸面,而我却让把脸面看得重于生命的母亲蒙羞,刚强、有骨气的母亲受到了耻辱,我无法弥补母亲心灵的痛及对我的失望,因此心中依然沉痛。 9、考查目的 本类试题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关键词语的意义的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 定位→语境→关联→分析→概括

鲁迅在教材中

今年高考鲁迅“走红”:给力! 江苏省华士高级中学耿怀海 2011年各地高考落下帷幕,语文试卷除了每年热议的作文外,就是今年高考鲁迅“走红”了,在18套高考试卷中,有三套考到了鲁迅的作品。湖北卷考了两个题目,共5分。一个是文学常识填空,即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1分;一个是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拜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要求考生为鲁迅的散文《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人物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江西卷的15分小作文要求考生参照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对鲁迅的了解,刻画考生心目中鲁迅的形象。三套试卷中要数江苏卷最给力了,考了两个大题,共23分。一个是语言表达兼文学常识,即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要求考生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按语,5分;一个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阅读鲁迅的杂文《捧与挖》,完成三个表述题,即简要概括文本的论述思路(4分),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共18分。由此可见,今年高考鲁迅作品“走红”:给力!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对媒体质疑的强回应:“鲁迅大撤退”——“这是一个伪话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王学东老师是这样评析2011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今年鲁迅作品重归高考试卷,难倒不少考生。”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鲁迅的《药》编入了课外读本,再者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很少考杂文,更很少考鲁迅的杂文。这篇发表于1925年的杂文《捧与挖》,考生在无资料可查的考场里要读懂也非易事。“不过,命题者出题旨在提醒老师和同学,不要忽略课外读本的学习,特别是课外读本中一些经典文章。”同时,这篇嬉笑怒骂的杂文,其实是一篇针砭当下的时文;试卷浓烈的鲁迅元素,其实是对“中学课文鲁迅作品是多是少”争议的强烈的正面回应。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基于2010年9月6日,著名编剧刘毅在其微博上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承载几代人记忆的20多篇经典课文一列出来,便引起网友不小的争议。9月8日,《南方都市报》发表《中学教材大换血,“民族魂”的境遇值得关切》的文章,文中说“今年新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印行后,绝大多数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课本,其新选用的课文35篇,占总量的64.8%,即使广东省自行编订、经教育部审批的新教材,新课文也占了54%。诸如《药》《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等20多篇经典被排除在必修之外。”再度引起网友广泛且激烈的争议。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经典,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支持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网友表示,教材的更新很正常。“我们过去的教材编写不尊重学生的口味需求,不尊重教学需要,导致审美功能与人文精神缺失。而现在正在进行还原文学审美本质功能的一次尝试,更注重时代元素,更关注人文精神,更强调教材编选内容的丰富性,这实际是对现行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

杂谈小学语文名家名篇的解读

杂谈小学语文名家名篇的解读 千锤百炼方成名家;广为传诵方为名篇。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收入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费气力、下笨功夫,课堂上才可能游刃有余。 一、解读名家名篇要读作者,知出处。如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狼和小羊》,妇孺皆知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老师们也沿袭宣讲着这则语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则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日常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而是若干时代民间无名氏及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有不少反映下层人民低贱地位和悲惨处境以及反抗强权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的篇章;还有肯定劳动,反映社会的不平等,反对以强凌弱等思想的体现。《狼和小羊》则说明“暴君是不缺少借口的。”狼实则是奴隶社会那些为所欲为、横行无忌、暴虐无道的贵族和奴隶主的象征;小羊便是善良无助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写照。 《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人们更是耳熟能详,这则寓言所说明的道理不仅仅是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查阅相关资料知道:这则寓言故事是根据欧洲中世纪市民文学代表作《列那狐***》中《爱听奉承的乌鸦》改编而成的。原作中乌鸦吃的不是肉而是一块奶酪。乌鸦不仅丢掉了奶酪,还被狐狸咬掉了四根尾巴上的羽毛,差点丢了性命。《列那狐***》采取了以兽寓人、以动物故事讽喻现实的手法,通过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之间的明争暗斗,叙述了整个动物世界的矛盾斗争,故事中的动物都具有人的行为、语言、思想和感情,每一种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小说解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小说解读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视角: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袄”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一家的精神愚昧;在《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闺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祝福》的深刻性正是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无止境的开掘,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向性,显示灵魂的深刻。鲁迅的目的正是要打破“瞒和骗”,逼迫读者与他小说的人物,连同作家自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精神的苦刑,在灵魂的搅动中发生精神的变化。这样,他的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但鲁迅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这种精神病态的病态社会:鲁迅由此而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吞噬人的灵魂,如《阿 Q正传》最后的描写。但作者最终的指向是“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 鲁迅的这些努力,体现在他的小说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总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几篇小说,都只有一个动作:看;他的小说中人物间也只有一种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了“看/被看”的二元对立。 且看《祝福》里的这段描写:祥林嫂的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她到处向人倾诉自己的痛苦,人们如何反应呢?“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人们真正的理解与同情,却通过“看(听)”的行为,转化为可供消遣的“故事”;这些乡村老女人们正是在“鉴赏”他人(祥林嫂)的痛苦过程中,“鉴赏”自己的表演(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并从中得到某种“满足”(自

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

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 “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也成为新一轮课题改革的热点。”这已经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共识。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校于2006年参加了省重点实验课题“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研究工作。实验的定位是: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活动开展三年来,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以经典诗文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似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师生都大有收获,深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财富。 一:传承历史——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几年来,我校以读书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古诗文诵读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书香校园,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 (一)让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1、科学安排诵读内容。在开展”读、说、写、画、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随机渗透诗文教学,让年级组老师共同协商选定每周诵读内容,制定诵读计划,借助文本让学生积累诗文。比如:课文中学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李白的诗,描写祖国山河的诗等等。 2、精心编辑校本教材。为了便于老师系统地安排诗文诵读内容,学校为每个学生订阅了《经典诗文诵读》。各年级课题组的成员对文本进行甄别,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积淀、审美情趣的差异,选择那些适合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作品推荐给孩子们。还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等穿插到各年级,最终由学校编辑成册,形成我校的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与经典为伴》。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又使得学生在自己诵读和老师帮助下逐步养成积极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欣赏能力。 3、全力保证诵读效果。对于要求孩子们必背的篇目,我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诵读效果。走近迎宾路小学,每个班级的黑板上都有一块醒目的“每周一诗”专栏,各年级教师以校本教材中经典古诗文为蓝本,每周做好诵读内容推荐工作,选定诵读内容由教研组长报教导处备案。这样,经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4、积极开展多项活动。把诵读中华古诗文作为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内容。三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古诗文“诵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赛诗会、经典诵读展示会、课外阅读知识竞

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看“定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3664513.html, 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看“定篇” 作者:干雪莹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4期 【摘要】王荣生教授提出将语文教材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根据教材类型的不同,其承担着不同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有的鲁迅作品都应被视为“定篇”,只承担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文化的作用,重在对文本本身精神内核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鲁迅;定篇;经典文本;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26-01 一、鲁迅作品的“定篇”地位 长久以来,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不仅学生反映枯燥难懂,教师也反映难教,有甚者更是要求将鲁迅作品从课本中删除。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虽然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对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大声疾呼,也不乏有人从理论、实践角度提出种种教学策略,但多数并不能被教学一线的老师所接受,被认为是“空中楼阁”。笔者之前也对“鲁迅问题”进行过思考,直到学习了王荣生博士的“定篇”,才算从理论上给予了鲁迅作品正确教授方式的依据。 语文教材中的定篇应该是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人类文化的经典作品,这类作品是要通过对它们的感悟和理解,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传承人类特有的文化精神。对于定篇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有标准答案的,所谓标准是当前学术界所推崇、认可的解读。这种标准不是唯一的,只要是没有被学术界否定的解读,都应该被当作评价的答案。但名家解读的态度与方式比解读结果更重要,它能内化为良好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语文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就需要教师对“定篇”有足够的延伸拓展,至少鲁迅的作品要都能稔熟于心,当代名家对其的理解自己也要消化理解,甚至国外与之相关的作家作品也要掌握,既是更宏观的全面解读课本,又方便给学生做好拓展。 鲁迅的作品,都应该享有“定篇”的待遇,也就是说,在“定篇”的意义上学习初高中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都应该只是了解和欣赏。鲁迅作品的意义复杂丰富,描写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立足于宏观可以展现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学生在学习鲁迅作品时产生的抵触情绪大多源于鲁迅作品内涵的艰涩,因此选择怎样的“标准答案”十分重要。如果采用钱理群先生通过研究寻求到鲁迅作品中希望——绝望——寻求希望的模式,将其应用到《药》、《祝福》等课文的分析中,就能很大程度上克服鲁迅文章艰涩难懂的问题。 二、“定篇”教授中文本出发的宏观视角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972362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是说中学生怕学鲁迅的作品,不喜欢鲁迅作品,我认为,这不是事实,这个说法没有根据的。它扰乱了视听,应当澄清。 顺口溜把鲁迅作品和文言文、写作文放在一起来说,无非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懂、难学。实际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就上海现行的范守纲先生主编的初中教材来说,鲁迅的诗文共七篇,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前五篇,都用孩子的眼光,把孩子的心理、情感,他们的欢乐、苦恼和向往,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味,充满童心童趣。而且都是用纯净的白话写的。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其中比较深的思想内涵以至哲理,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也是可以深浅不同地领悟的。有个别的用词、句式(如“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与现在的普通话的习惯不大一样,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有点晦涩,但实际上构不成多大障碍。后两首旧体诗,与教材中的许多古代诗文相比,也不算难,而且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不少初中生原先已有印象,听到过“风雨如磐闇故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因此并不难接受。

初中的教材没有选鲁迅的杂文,高中的教材中选了几篇,如《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和富于杂文色彩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鲁迅的杂文由于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语言表达曲折、含蓄,思辨性强,观点深刻,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估计太低。我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编上海的高中语文教材,听过一些课,开过一些座谈会。我亲耳听到有一位高中生说,鲁迅的文章好像是在写现在,好像是针对现在说的,认为鲁迅的文章有预见性、前瞻性。例如《未有天才之前》中关于如何对待“国学”的问题、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的问题,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学习能力强又很敏感的高中生,希望读到像鲁迅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他们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游戏娱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深刻起来。反过来说,我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学生反感,一点也学不进去。 当然也有中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相信,由于鲁迅的作品,都出自真情真意,不讲假话,许多描写和议论,亲切而又犀利,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且至今仍具有时代感,因而,只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与学生讨论,都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不能因为有的中学生说鲁迅作品难懂,而泛指一般中学生怕读鲁迅的作品。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我认为,根据现在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不能或缺,还应当适当增加。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