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铁隧道施工专项方案内含台阶法眼镜法CRD工法

地铁隧道施工专项方案内含台阶法眼镜法CRD工法

地铁隧道施工专项方案内含台阶法眼镜法CRD工法
地铁隧道施工专项方案内含台阶法眼镜法CRD工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理位置、周边地貌及地理环境

1.1.1工程地理位置

本工程属XXX隧道,区间位于学府路规划道路正下方,XX路是城区主干道,规划道路宽80米,隧道中线与规划道路中线基本平行,区间设计起点里程SK5+260.779,终点里程为SK5+908.112,全长674.333双线米,其中下行线在XK5+890.000处设一0.167米短链。

1.1.2周边地貌及地理环境

区间在出XX站后在XX路下方直线行走,在工电路附近设2000米半径曲线,再直线行走,通过1500米半径曲线,最后进入电表厂站侧设存车线,从理工大学站到电表厂站,沿途经过XX校区、XX学院校区、XX校区、XX小区、XX艺术学校校区,道路两侧建筑最近处距区间隧道30米以外,线间距9.3~13.5m,区间最大埋深11.2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⑴、①:杂填土层:杂色,由砖块、碎石、粘性土等组成,

松散~中密。0.0~0.5m为柏油路面。该层厚度2m。

⑵、②:粉质粘土层:黄褐色,层状分,布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可塑。该层厚3.8m。

⑶、②-1 粉质粘土。-1 局部存在

⑷、粉质粘土(③):黄~黄褐色,层状分布,钙质呈斑点

状或菌丝状出现,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硬塑。层厚

2.4米。

⑸、粉质粘土(④):黄~黄褐色,灰褐色,层状分布,受

铁质侵染,并可见铁锰质结核,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可塑。层厚5.2米。

⑹、粉质粘土(④-2):局部存在

⑺、粉质粘土(④-4):黄~黄褐色,灰褐色,层状分布、,

等,韧性中等,可塑,层厚4.6m。

区间隧道所处地段属岗阜状高原地貌单元,地面标高介于156.00~153.30米之间,高差约2.7米。区间隧道主要穿越粉质粘土(④)层,底部主要位于粉质粘土(④)层,基地承载力满足满足要求。

区间地下水主要赎存于冲洪积地层内,水温12~14℃,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稳定水位标高约111.01~111.54米,埋深39.8~40.8米。地下水在主体结构底板标高以下,工

程施工不受地下水影响,但可能有地下滞水对开挖造成影响,如遇到地下滞水,要采取必要的封堵措施,以免造成坍塌。

1.3区间隧道各断面的分布及结构构造

1.3.1区间隧道各断面分布

为利于各种隧道断面施工时,管线、设备、施工人员上下通行,在靠近下行线一侧里程SK5+584处设一竖井,竖井通过横通道与线路隧道连通,竖井采用矩形断面,井深21.965m,内净空为4.6×6m,在井口设计了安装龙门吊基础基础的钢筋砼锁口盘,便于土方及施工材料垂直提升设备的安装。

竖井通过横通道首先与区间隧道下行线连通,在连通里程处,向大里程方向,隧道依次通过296米A型断面,28.122米B型断面到电表厂站。向小里程方向,隧道依次通过294米A型断面,18.5米B型断面,9米人防段断面,1.701米A型断面到理工大学站。下行线通过废水泵房到上行线,在横通道内于上行线连通,从该里程处,向大里程方向,隧道依次通过5米B型断面,95.988米A型断面,12米C型断面,76.2米D型断面,103.881米E 型断面,31.043米F型断面到电表厂站。向小里程方向,隧道依次通过5米B型断面,289米A型断面,19米B型断面,8.5米人防段断面,1.701米A型断面到理工大学站。

1.3.2各断面结构构造

A、B区间标准断面总长为978.39米,净空高度为6.5米,宽为6.2米,C型区间标准断面总长为12米,净空高度为6.64米,宽为6.62米,D型存车线段断面总长为76.2米,净空高度为9.76米,宽度为11.62米,E型存车线段断面总长为103.881米,净空高度为9.59米,宽为11.28米,F型存车线段断面总长为31.043米,净空高度为9.959米,宽为12.02米,人防段断面总长为17.5,净空高度为8.98米,宽为9.0米。

隧道各个断面采用格栅钢架,C20、S6网喷抗渗砼初支,格栅钢架间距0.5m、0.75,拱架腰部设型钢横向临时支撑,临时支撑间距同钢架间距。隧道各个断面拱部150°范围内均设置Φ42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小导管长3.0m,环向间距0.3m,每三榀钢架打设一环。每榀钢架两拱脚处各设一根Φ42×3.25锁脚锚管,锚管长3.0m,浆液采用水泥浆。初期支护施工时拱部及边墙预埋Φ32钢管,长800㎜,每环3根,纵向间距4米,梅花型布设。初支闭合一定长度后,即对初支背后压注水泥浆。在二衬拱部及边墙预埋Φ32钢管,长800㎜,每环3根,纵向间距4米,梅花型布设。

1.3.3各断面构造图如下

区间隧道标准断面结构A、B型,总长978.39米,该断面采用台阶法施工。

区间隧道断面结构C型,总长75.622米,该断面采用台阶法施工。

区间隧道断面结构D型,总长76.2米,该断面采用眼镜法施工。

区间隧道断面结构E型,总长103.881米,该断面采用眼镜法施工。

区间隧道断面结构F型,总长31.043米,该断面采用眼镜法施工。

区间隧道人防段断面结构,总长17.5米,该断面采用CRD法施工。

第二章施工部署

2.1施工管理组织

项目部设立理电区间隧道工区,竖井的现场施工由理电隧道工区负责,其组织结构形式如下表:

2.1.1工地值班制度

为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建立工区项目经理领导下的工地值班制度。在区间施工现场内设工地办公室,负责理电暗挖区间的施工生产与安全,在场地内设3名技术人员、2名安全员,具体负责当班各工序间的组织与协调,及时解决施工疑难问题和突发事件,杜绝停工、窝工现象,真正做到“精心组织、认真施工”。同时搞好施工现场与外部的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1.2区间技术管理由项目部工程部总负责,由项目总工程师领导,区间技术室主持日常工作。

2.1.3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及各施工工序的三检制,做好试验检测、工程监控和测量放线的工作,确保各个施工环节处于质量受控状态。

2.1.4以总网络计划为依据,编制月、周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的实际完成情况及时同原进度计划对比、修正与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2.2施工进度计划(区间隧道)2009年5月20日-2010年5月20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隧道开挖时,可采用小导管施工土方开挖格栅钢架安装喷砼的流水作业,最后施作隧道道二衬砼。根据以上安排特点,做以进下度安排:工期进度表见附图1

2.3 工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期的要求以及机械设备的配备,经过认真分析,本工程拟投入工力134人,其中管理人员8人。

工力计划表

2.4主要材料计划

按月度材料计划筹备齐资金,确保厂家及时供应各种施工用料。钢筋、型钢等需要加工的材料提前7天进场,以便加工成型。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见下表。

隧道CRD法施工指导性施工工法

隧道CRD法施工指导性施工工法 1 前言 CRD又称交叉中隔法,在软弱围岩大跨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最后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主要应该于Ⅳ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Ⅴ级围岩段的施工。 2 工法特点 CRD法施工是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分部开挖、钢架支撑、仰拱先行施工方法的一种。CRD法一般上下分3层、左右两侧共6部施工。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上、中层开挖及支护,施工横竖中隔壁;待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后,进行另一侧的上、中层开挖及支护,施作横中隔壁;最后开挖左右侧底部,完成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形成带有竖向中隔壁和2层横向中隔壁的网格状支护系统。最后,拆除中隔壁,施作仰拱、拱墙衬砌和填充。CRD法的每部开挖均形成环形封闭支护体系。其优、缺点为: 优点:各部开挖及支护自上而下,步步成环,及时封闭,各分部封闭成环时间短,中隔壁能有效的阻止支护结构和收敛变形和下沉,在控制地面沉降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优于其他工法。 缺点:拆除中隔壁时风险较大;工序繁杂,施工速度较慢。 3 适用范围

4 工艺原理 CRD法又称交叉中隔壁法,即在隧道断面中部设置竖横中隔壁,将断面分块,达到减小开挖跨度和降低开挖高度的效果。进行分部开挖,分块成环,化大为小,步步封闭,环环相扣形成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结构的施工方法。同时在施工中,加强监控测量,依靠测量数据指导支护施工。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 图5-1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要点 5.2.1 施工准备 5.2.1.1风、水、电管线敷设、施工便道、施工现场布置,机具设备、人员配置、材料装备、修建防排水设施等。 5.2.1.2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施工设计,详细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监测计划。 5.2.2 超前小导管施工 小导管采用φ42的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做成尖楔状,便于打插入孔中或直接打入,在管身前部2.0m范围内按梅花形布置,钻φ10mm的注浆孔,以便钢管进入底层后对围岩空隙注浆。 注入纯水泥浆时,水泥浆水灰比胃1:~1:,水泥浆由稀到浓逐渐变换,即先注稀浆,然后逐级变浓。为注浆后尽快开挖,选用普通水泥或早强水泥并掺入一定量的水玻璃溶液,以缩短初凝、终凝时间。 注浆采用PF-40A型注浆,注浆压力。

隧道CRD法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一)CRD 法 1. 施工工艺 CRD 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右侧超前支护施 拆除临时立柱和支撑 右上台阶开挖 右上台阶支护 支设临时型钢横撑 1.锚杆、钢筋网准备 2.钢架准备 3.喷砼准备 左下导坑开挖 左下导坑支护 完成临时型钢立柱 1.锚杆、钢筋网准备 2.钢架准备 3.喷砼准备 左侧超前支护施 左上导坑开挖 左上导坑支护 1.锚杆、钢筋网准备 2.钢架准备 3.喷砼准备 支设临时型钢立柱及横撑 监控量测 数据处理 信息反馈 仰拱浇注 防水层施工 衬砌施工 1.锚杆、钢筋网准备 2.钢架准备 3.喷砼准备 右下台阶开挖 右下台阶支护

C R D 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2. CRD 工法施工步骤及方法说明 序号 图 示 施工步骤说明 1 一、施作超前小导管 1.施打超前小导管; 2.超前小导管注浆。 2 ① 二、①部开挖支护 1.开挖①部土体,初喷5cm 混凝土封闭 掌子面; 2.架立拱部钢格栅或钢架及中隔壁格栅或钢架; 3.挂网喷射C20砼; 4.清除底部土体,架临时仰拱格栅或钢 架,打设锁脚锚管,喷C20砼封闭。 3 ② ① 三、②部开挖支护 1.锁脚锚管注浆 2.开挖②部土体,初喷5cm 混凝土封闭掌 子面; 3.架立钢格栅或钢架; 4.挂网喷射C20砼。 4 ② ①③ 四、③部开挖支护 1.开挖③部土体,初喷5cm 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2.架立上部钢格栅或钢架; 3.挂网喷射C20砼; 4.清除底部土体,架临时仰拱格栅或钢架,打设锁脚锚管,喷C20砼封闭。 5 24 13 五、④部开挖支护 1.锁脚锚管注浆; 2.开挖④部土体,初喷5cm 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3.架立钢格栅或钢架或型钢; 4.挂网喷射C20砼。

隧道crd开挖工法

隧道CRD开挖工法 一、工法特点 1、能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 2、本工法充分利用了中隔壁和临时仰拱的支撑作用,并辅以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挂网和格栅喷砼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对围岩扰动小,故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3、其支护系统能很好的适应围岩的变化,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4、能有效应用监控量测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5、本工法采用分部开挖,其超前导坑可以起到超前预报的作用。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首先应进行由台阶法向CRD工法转换的过渡施工;转换段为掌子面至其后12m。转换段按既定CRD法施作中隔壁和临时仰拱支撑,按V级加强断面支护参数进行初期支护,形成支 护成环封闭;掌子面前方按CRD工法施工。 二、工艺原理 所谓“CRD”法,就是在隧道等地下工程掘进施工中,通过设置中隔壁和临时仰拱(两者交叉)将开挖断面分成4个部分,然后再根据围岩情况细分部进行开挖,此法是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导管、锚喷网、格栅洞壁支护系统和中隔壁、临时仰拱联结,使断面支护及早闭合,控制围岩的变形,并使之趋于稳定。同时,建立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

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修改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隧道该段CRD法隧道开挖分1、3、5、7四部分进行;由于每部开挖断面较大,每部中分两台阶开挖,以防止侧壁因开挖过高而出现坍塌;每分部施作中上下台阶步距2~3m,每部开挖步距3~5m。CRD法施工中1、3部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进行;5、7部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施作,大型机械辅助。 图1. CRD工法施工分区图 隧道CRD法施工段隧道开挖超前支护采用注浆小导管,注浆浆液为双液浆。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喷C25砼、挂钢筋网;支护中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中隔壁及临时仰拱采用I18工字钢、挂钢筋网喷C25砼支护。 CRD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二, 3.1 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 施工方法:在1部和5部开挖之前对拱部按设计施作超前小导管,

隧道CDCRD作业指导书样本

隧道CD、 CRD、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开挖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 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 尽可能地减少超挖, 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 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 ⑶《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技术要点手册》 ⑷《爆破安全规程》 ⑸ XCZQ-3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XCZQ-3标段隧道洞身CD、 CRD、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段开挖施工。 4 隧道开挖施工 4.1 方案设计 要求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 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 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 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 适时施作二 次衬砌。

隧道施工严格按照”严控水、强支护、短进尺、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 应特别注意地表水对隧道的影响, 要加强调查和处理。 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隧道开挖前, 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 大型自卸汽车运输, 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 开挖一段( 台阶) 防护一段( 台阶) 。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 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 先施做护拱混凝土, 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 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 随后进入暗洞施工, 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 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暗洞开挖根据设计及围岩情况Ⅴ级地段采用CRD法或CD法或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或弧型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 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榀钢架间距。 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 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 汽车无轨运输。 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 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 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 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 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4.2 中隔壁法( CD法)

隧道开挖方法CD法CRD法

开挖方法 1中隔壁法(CD法) ,先分部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分部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其 施工步骤参见图 图4.5.1 中隔壁法(CD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 ;(2)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3.先行导坑中部开挖;(4)先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 5.先行导坑下部开挖;(6)先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7.后行导坑上部开挖;(8)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9.后行导坑中部开挖;(10)后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11.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2)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3)仰拱超前浇筑;(14)全断面二次衬砌。 (1)上部导坑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75~0.8m),下部导坑的开挖进尺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 (2)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时,初期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部开挖,地质较差时,每个台阶底部均应按设计要求设临时钢架或临时仰拱;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应在先开挖侧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另一侧开挖;左右两侧导坑开挖工作面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15m;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3)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应配备适合导坑开挖的小型机械设备,提高导坑开挖效率。 (4)中隔壁的拆除应滞后于仰拱,并应于围岩变形稳定后才能进行,一次拆除长度应根据量测数据慎重确定,拆除后应立即施作二次衬砌。 2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先分部开挖隧道一侧,施作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分部开挖隧道另一侧并完成横隔 板施工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参见图 图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施工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 ;(2)左侧上部初期支护;3.左侧中部开挖;(4)左侧中部初期支护;5.右侧上部开挖;(6)右侧上部初期支护7.右侧中部开挖;(8)右侧中部初期支护;9.左侧下部开挖;(10)左侧下部初期支护;11.右侧下部开挖;(12)右侧下部初期支护;(13)仰拱超前浇筑;(14)全断面二次衬砌。 (1)为确保施工安全,上部导坑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6~0.75m),下部开挖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仰拱一次开挖长度依据监控量测结果、地质情况综合确定,一般不宜大于6m。 (2)中间支护系统的拆除时间应考虑其对后续工序的影响,当围岩变形达到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并在严格考证拆除的安全性之后,方可拆除。中隔壁混凝土拆除时,要防止对初期支护系统形成大的振动和扰动。 (3)中隔壁的拆除应滞后于仰拱。 (4)应配备适合导坑开挖的小型机械设备,提高导坑开挖效率。 图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施工现场照片

隧道CRD法施工工艺方法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内业技术准备 (1) 2.1.1了解设计、规范文件 (1) 2.1.2制定方案措施 (1) 2.1.3人员培训 (1) 2.2外业技术准备 (1) 2.2.1生活、办公临建 (1) 2.2.2施工生产临建 (1) 2.2.3调查与施工有关的技术数据 (1) 2.2.4材料和配合比报验 (1) 2.2.5实施超前地质预报 (2) 2.2.6布置监控量测点 (2) 3.技术要求 (2) 3.1 开挖轮廓控制 (2) 3.2 隧道允许超挖值 (2) 3.3 监控量测和超前预报 (2) 3.4 地基检查 (2) 3.5初期支护 (3) 3.6 隧道贯通 (3) 3.7 不良地质段施工 (3) 3.8 弃土 (3) 4.施工工艺流程 (3) 4.1施工程序 (3) 4.2 工艺流程 (4) 5.施工要求 (5) 5.1 施工准备 (6) 5.2施工工艺 (6) 5.3施工控制要点 (7) 6.劳动组织 (8) 7.材料要求 (8) 8.设备机具配置 (8)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 9.1 质量控制 (9) 9.2 质量检验 (9)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 10.1 安全要求 (10) 10.2环保要求 (11)

CRD法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隧道CRD法开挖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2.1.1了解设计、规范文件 认真学习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深入工地做好施工调查,核对工程地质是否符合实际 2.1.2制定方案措施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方案措施包含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风险评估等。 2.1.3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2.2.1生活、办公临建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2.2.2施工生产临建 修建变压器站、空压机站、钢筋厂、拌和站、水泵站、水池、通风机架等施工设施,同时备齐发电机、移动栈桥、钻爆台车、喷浆台车、风钻、湿喷机、自卸汽车、装载机、挖掘机等设施。 2.2.3调查与施工有关的技术数据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2.2.4材料和配合比报验

隧道CRD法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一)CRD法1. 施工工艺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图2. CRD工法施工步骤及方法说明

3.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⑴施工步骤 a.测量放线:根据隧道中线、高程,在掌子面上定出开挖轮廓线,并检查开挖轮廓线,划出各导洞的轮廓线; b.超前支护:隧道开挖前先沿拱部开挖轮廓线打入一排?42超前小导管,进行拱部注浆加固,小导管单根长3.5m,环向间距0.3m,纵向间距1.8m, 纵向搭接长度1.7m,布于拱部120°范围内,外插角10°左右,注入水泥单液浆,注浆压力》0.5Mpa; c.开挖右侧上导洞上台阶部分,先初喷C25混凝土4.0cm,架设格栅钢架,施作临时中隔壁,预埋初支背后注浆管,埋设监测点,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开挖采用人工开挖,辅以小型机具配合,遇到较硬岩层难以开挖时采用微振爆破开挖,循环进尺为0.6m; d.开挖右侧上导洞下台阶部分,先初喷C25昆凝土4.0cm,架设格栅钢架,挂网,打设边墙锚杆和锁脚锚管,施作临时中隔壁和横联,右侧上导洞封闭成环,预埋初支背后注浆管,埋设监测点,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e.开挖右侧下导洞部分,先初喷C25昆凝土4.0cm,架设格栅钢架,挂网, 打设边墙锚杆,施作临时中隔壁,断面右侧部分封闭成环,埋设监测点,复 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f.同样方法施工隧道左侧部分,断面初支封闭成环; g.临时中隔壁和横联拆除,进行仰拱基面处理,铺设仰拱防水层,绑扎钢筋,浇注二次仰拱混凝土; h进行边墙拱部基面处理,铺设防水层,绑扎钢筋,台车就位,进行边墙拱部二衬混凝土浇注。 (2) 主要技术措施 a.中间临时十字交叉型钢支撑拆除必须根据监测情况,在支护结构稳定 后才能拆除,拆除后需及时安排衬砌砼施工,防止因拆除而引起支护系统受力改变,导致二次变形、破坏,危及安全。 b.中间临时十字交叉型钢支撑,采取在洞外加工,完成后在洞外试拼,要求各节连接完好,并在同一平面内,长度满足设要求。 c.在各分部开挖施工时,严格控制循环进尺,一般以格栅或钢架钢架间距为开挖进尺,开挖出一榀,支护一榀步步为营,安全前进。 d.上台阶两分部支护结构施工时,应在两侧拱脚处设锁脚锚杆,保证在下面分部开挖时,不影响拱部支护结构。 e.加强施工中的监测工作,根据工程实际选择监测项目、监测频率,按要求布设测点。对监测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做到信息化施工。 f.各分部开挖要尽量保证设计轮廓圆顺,有利于钢架施工,同时能保证支护结构圆顺,减少应力集中。 g.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规范化施工。对施工中的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提前交底,详细说明所采取的措施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施工时按要求、按规范作业。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采用CRD工法详解

大断面隧道CRD法导洞间横通道施工技术 摘要介绍北京地铁八号线二期出入段线大断面隧道采用CRD 法施工时,为解决工期滞后问题,采取横通道方式从先行一侧导洞进入另一侧导洞的施工方法,增加了施工作业面,确保了预期目标,为CRD 法施工大断面隧道增加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隧道开挖CRD 法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八号线二期02 标段出入段线隧道为双线单洞马蹄形断面,该区段长度683.5 m。隧道断面开挖尺寸8.801 × 11.912( m) ,隧道覆土厚度5.3 ~12 m,纵坡2‰、7‰、30‰。隧道开挖采用CRD 法施工,共4 个导洞。导洞台阶法开挖,初期支护为主筋Ф28 钢格栅+ Ф22 连接钢筋+Ф6 钢筋网片+350 mm 厚C25 喷射混凝土结构,格栅间距50 cm。 隧道自上而下依次是粉质黏土素填土、建筑垃圾杂填土、粉质黏土、粉土、细砂、粉质黏土、黏土、粉土等地层,其中隧道施工所触及的土层有细砂、粉质黏土及粉土层。 隧道自上而下受潜水、层间水~承压水影响。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粉土、细砂,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大气降水补给,以侧向径流和自然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水位埋深7.5 ~10.5 m,水位处于隧道拱顶上1.5 ~3 m; 层间水~承压水主要赋存在粉土、细砂、粉土、细砂等地层,水位埋深18.7 ~25.2 m,水位处于隧道仰拱以下0.5 ~3.5 m。潜水主要赋存在隧道上方的粉土及拱顶位置的细砂中,对施工影响很大。 2 施工难点 2.1 地层松散,稳定性差 出入段线区间隧道位于回龙观东北角,该区域原为沼泽地带,得益于城市发展,大量的回填土及垃圾土堆填于此。据水准测量证实,该区域年沉降3 ~5 cm,证明地层松散,土体稳定性差。 2.2 粉砂土极易出现流砂和坍塌 隧道拱顶范围粉土及细砂受潜水控制,施工中流砂严重; 受管线影响,隧道马蹄形断面拱顶设计平缓,拱顶土体自然成拱力差,特别是粉砂位于拱顶范围,坍塌严重。 2.3 工期相当紧张 八号线二期计划2011 年底通车运营,在工程实施期间,隧道采用两个竖井对头掘进,其中北侧掘进时地质水文情况相对较好,进度进展正常。而南侧隧道掘进中3 号导洞出现流砂、坍塌等问题进展十分缓慢,致使 3 号导洞滞后1 号导洞82.5 m。此时3 号导洞共计剩余146 m,必须通过施工横通道的办法增加3 号导洞正线两个施工作业面,才能同期完成剩余工作量。若按照常规思路组织施工,将无法保证总工期。 3 施工方案及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进展情况,为解决工期问题,采用自1 号导洞开设横通道进入3 号导洞正线后,再通过横通道侧壁开门向两侧施工3 号导洞正线的施工方案。 3.1 横通道位置的确定 在南侧1 号、3 号导洞之间选择横通道位置时,遵循以下原则: ( 1) 要避开地质水文情况较差的地段,宜选择在地质水文较好的地段。 ( 2) 要避开对周围既有建筑物( 高压铁塔) 的影响。 ( 3) 各导洞均衡生产,注意导洞间安全距离。 结合各导洞施工位置,经过施工及环境安全风险评估,横通道位置开设在两个高压铁塔之间的CDK0 + 423 位置。此段地质较好,且避开高压铁塔位置,此位置处于南侧 2 号导洞后10 m,距离南北两侧各73 m,与各导洞均有安全距离,可形成3 号导洞4 号工作面均衡施工状态。 横通道开设位置与环境关系见图1,横通道开设位置与各导洞关系见图2。

隧道开挖方法CD法CRD法

开挖方法 1中隔壁法(CD 法) 4.5.1.1CD 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分部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 然后再分部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参见图4.5.1。 (13) 13 9 (4)(10) 57 11(2) (14) (4) (10) (14) (13)(6)(12) 1 3 957 1111 9 7 5 3 1 (12) (10) (8) (13)(14)(14) (6) (4) (14) (14)(2)11 9 7(6) (4) (2) 53 1 7 5 3 1 (4) (10) (10) (10) (8) (9)(6) (6)3 7 5 1 (2) 图4.5.1 中隔壁法(CD 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 4.5.1.2施工顺序说明:1.先行导坑上部开挖;(2)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3.先行导坑中部开挖;(4)先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5.先行导坑下部开挖;(6)先行导坑下 部初期支护;7.后行导坑上部开挖;(8)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9.后行导坑中部开挖;(10)后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11.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2)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3) 仰拱超前浇筑;(14)全断面二次衬砌。 4.5.1.3施工要点 (1)上部导坑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75~0.8m ),下部导坑的开挖进尺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 (2)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时,初期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部开挖,地质较差时,每个台阶底部均应按设计要求设临时钢架或临时仰拱;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应在先开挖侧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另一侧开挖;左右两侧导坑开挖工作面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15m ;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3)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应配备适合导坑开挖的小型机械设备,提高导坑开挖效率。 (4)中隔壁的拆除应滞后于仰拱,并应于围岩变形稳定后才能进行,一次拆除长度应根据量测数据慎重确定,拆除后应立即施作二次衬砌。 2交叉中隔壁法(CRD 法) 4.5.2.1CRD 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分部开挖隧道一侧,施作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分部开挖隧道另一侧并完成横隔板施工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参见图4.5.2-1及图4.5.2-2。

隧道CRD法施工指导性施工工法1

隧道CRD 法施工指导性施工工法 1 前言 CRD又称交叉中隔法,在软弱围岩大跨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最后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主要应该于W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V级围岩段的施工。 2 工法特点 CRC法施工是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分部开挖、钢架支撑、仰拱先行施工方法的一种。CRD法一般上下分3层、左右两侧共6部施工。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上、中层开挖及支护,施工横竖中隔壁;待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后,进行另一侧的上、中层开挖及支护,施作横中隔壁;最后开挖左右侧底部,完成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形成带有竖向中隔壁和2 层横向中隔壁的网格状支护系统。最后,拆除中隔壁,施作仰拱、拱墙衬砌和填充。 CRC法的每部开挖均形成环形封闭支护体系。其优、缺点为: 优点:各部开挖及支护自上而下,步步成环,及时封闭,各分部封闭成环时间短,中隔壁能有效的阻止支护结构和收敛变形和下沉,在控制地面沉降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优于其他工法。 缺点:拆除中隔壁时风险较大;工序繁杂,施工速度较慢。 4 工艺原理 CRD法又称交叉中隔壁法,即在隧道断面中部设置竖横中隔壁,将断面分块,达到减小开挖跨度和降低开挖高度的效果。进行分部开挖,分块成环,化大为小,步步封闭,环环相扣形成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结构的施工方法。同时在施工中,加强监控测量,依靠测量数据指导支护施工。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5-1 5.2施工要点 521施工准备 5.2.1.1风、水、电管线敷设、施工便道、施工现场布置,机具设备、人员配置、材料装备、修建防排水设施等。 5.2.1.2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施工设计,详细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隧道开挖的几种方法

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 初次接触隧道工程,感触颇深,在从事隧道试验检测工作的同时,我更多的时间是向优秀的工程师们学习具体的现场施工经验,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也是大概的讲解了一下,而更多的东西还要靠自己去领悟,去学习。自己总结了隧道工程的一些开挖方法,加上具体的现场施工逐渐的了解了隧道的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 在当前的施工实践中,从施工造价及施工速度考虑,施工方法的选择顺序为: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过来。如何正确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但必须符合安全、快速、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达到规避风险、加快进度和节约投资的目的。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隧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见表

全断面法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2、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是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 的施工方法;按台阶长短有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近年由于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又有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甚至多台阶法。至于施工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台阶法,要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 ⑴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 ⑵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 在软弱围岩中应以前一条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安全。在围岩条件较好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性,故只要考虑后一条件。 台阶开挖法的优缺点:台阶开挖法可以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相当的施工速度。但上、下部作业有干扰;台阶开挖虽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但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就较为安全,但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 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微台阶基本上是合为—个工作面进行同步掘进;长台阶基本上拉开,干扰较小;而短台阶干扰就较大,要注意作业组织。对于长度较短的隧道,可将上半断面贯通后,再进行下半断面施工。 (2)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若围岩稳定性较好,则可以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