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Fe—56Cu—64六、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西瓜榨汁

C.木炭燃烧

D.糯米磨粉

28.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9.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

A.BaCl2

B.Ca(NO3)2

C.K2CO3

D.NaCl

30.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大理石

31.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钙

B.甲烷

C.碳酸

D.二氧化碳

32.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

33.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钠,NaF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1

D.-2

34.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KCl

B.NaOH

C.NH4Cl

D.BaSO4

35.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

36.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Ca(HCO3)2CaCO3↓+CO2↑+H2O

B.2Na+Cl22NaCl

C.2Mg+CO22MgO+C

D.AgNO3+NaCl AgCl↓+NaNO3

37.X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可能是()

A.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硫粉

38.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

B.Z>Y>X

C.Y>X、Y>Z

D.X>Y、Z>Y

39.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A.氧化钙:作干燥剂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作氮肥

D.稀盐酸:除铁锈

40.已知:“”“”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

A.只含和

B.含有和

C.只含

D.只含

4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4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X↓液氯↓

河水→Ⅰ沉降、过滤→…→Ⅱ吸附→Ⅲ→净化的水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43.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选项溶液杂质试剂

A NaNO3Na2CO3适量BaCl2溶液

B CaCl2稀盐酸足量CaCO3固体

C ZnSO4CuSO4足量铜粉

D Fe2(SO4)3Na2SO4适量NaOH溶液

44.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45.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选项A B C D

现象

放大图

46.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选项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NaOH、Ca(OH)2NaOH NaOH、Na2CO3Na2CO3滤渣CaCO3、Ca(OH)2Ca(OH)2CaCO3、Ca(OH)2CaCO3

七、填空题(共21分)

47.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①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硅的元素符号是。

②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N2、CO、HCl、Al(OH)3、K2CO3,其中属于盐的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③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氧化剂是。

④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常用于面包、馒头等食品的制作。碳酸氢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mol碳酸氢钠中含有个氢原子。

48.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①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填编号);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填编号)。

②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t℃时,溶解度最小的是。

t℃时,将25g硒酸镉加入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49.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

③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

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八、简答题(共19分)

50.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①写出仪器名称:Ⅰ,Ⅱ。

②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

(填编号)。

实验室还可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用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51.7.0g含杂质的铁粉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甲所示(杂质不与酸、碱、盐发生反应)。

①计算样品中所含铁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②另取a g该铁粉样品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铜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为g。

52.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min)0t1t2t3

B中固体质量(g) 6.66 5.20 4.80 4.80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CuO+H2O+CO2↑。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C中试剂是。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②用一定量炭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

是。

③试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答案全解全析:

27.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西瓜榨汁、糯米磨粉的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28.D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的是元素,因此高钙奶粉中的“钙”是指钙元素。

29.D进行焰色反应时,钡离子呈黄绿色;钙离子呈砖红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离子呈紫色;钠离子呈黄色。因此选D。

评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进行焰色反应时产生的火焰颜色,属于识记内容,容易题。

30.B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泥沙和大理石放入水中不能溶解,静置后下沉;植物油放入水中上浮分层,因此均不能形成溶液;蔗糖放入水中可以溶解,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因此能形成溶液,故本题选B。

31.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而碳酸、碳酸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虽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仍把它们看作无机物,除此外,其他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为有机物,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选B。

32.D题述选项中,一氧化碳不是单质,因此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同素异形体的认识和判断,得分的关键是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和组成,基础题。

33.C NaF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因此F 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34.A题述物质中的原子团有OH -、N、S三种,氯离子、钾离子不是原子团,故选A。

35.C用电子秤称量固体质量时可以将药品放入小烧杯中,因此A正确;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因此B正确;过滤时应将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且倾倒混合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因此C错误;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受热引起液滴飞溅,因此D正确。

36.A由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其特征是“一变多”。B是化合反应,C是置换反应,D是复分解反应,A的反应具有“一变多”的特征,因此属于分解反应。

37.D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刺激性气味,铁丝燃烧生成物是固体,氢气燃烧生成物是水,只有硫粉燃烧生成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因此本题选D。

38.A由题图知,金属X可与稀硫酸反应而金属Y不能,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Y;金属Y可置换硝酸银溶液中的银而Z不能,说明Y的活动性大于Z,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

评析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金属活动性大小的判断,得分关键是熟练掌握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规律及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中档题。

39.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因此可作干燥剂;氢氧化钠虽然可中和胃液中的盐酸,但其本身具有强腐蚀性,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因此可作氮肥;稀盐酸可与铁锈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因此可用于除铁锈。

40.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图中生成物丙含有2

个“”、丁含有2个“”和1个“”,因此反应物甲和乙中也应含有三种同样的原子,图甲中含有“”和“”各1个,则图乙中应含有1个“”和2个“”,故选B。

41.A燃料不充分燃烧时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将煤块粉碎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煤充分燃烧,因此可减少煤的浪费。故本题选A。

[错因分析]易错选C,误认为把煤块粉碎后物质充分燃烧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本题得分的关键是理解物质充分燃烧的措施和重要性。

42.D净水时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溶于水的杂质不能被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因此吸附时可选用活性炭;氯气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因此可用液氯杀菌、消毒;经过杀菌后的水虽然可作为生活用水,但水中的易溶性杂质如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等并没有除去,因此仍是混合物,故D错误。

43.B A项,Na2CO3与BaCl2溶液反应后会引进新的杂质NaCl,因此除杂方法错误;B项,足量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aCl2、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将稀盐酸除去,故除杂方法正确;C项,铜粉不能与杂质CuSO4反应,因此除杂方法错误;D项,NaOH溶液与要保留物质Fe2(SO4)3反应而不与杂质反应,因此除杂方法错误。

评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熟练掌握除杂原则、正确选择除杂试剂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中档题。

44.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C说法错误。

45.A A、B、C三项均为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中A表示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液体压强的作用,进入导管内一小段水柱;B表示装置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发生的现象;C表示装置内温度升高后又降低,气压减小发生的现象。D选项,导管内外液面相平,表示装置漏气。故本题选A。

评析本题是一道理化综合题。以常见的检查装置气密性为背景,考查了化学学科的实验基本操作、物理学科的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应具有的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合理有序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能力。命题思路新颖。难度较大。

[失分警示]本题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及装置不漏气的实验现象,正确观察题目中所给图示是减少失分的关键。

46.A碱石灰露置于空气中变质后,部分NaOH变成了Na2CO3,CaO变成了Ca(OH)2或CaCO3;将变质的碱石灰溶于水后,CaO完全变为Ca(OH)2,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OH;由于CaCO3难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因此过滤后,滤液中可能存在的溶质是NaOH和Ca(OH)2;滤渣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CaCO3和Ca(OH)2。故本题答案为A。评析本题以变质的碱石灰溶于水为载体,考查对滤液和滤渣中物质成分的猜想与推测,能力要求较高,中等偏难。

47.答案①Si

②K2CO3(或碳酸钾)N2(或氮气)CO(或一氧化碳)

③H2+CuO Cu+H2O CuO(或氧化铜)

④1∶4 6.02×1023

解析①考查识记内容,硅的元素符号是Si。②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因此属于盐的是K2CO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③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条件是加热;氢气夺取了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是氧化剂。④NaH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3)=1∶4;1 mol碳酸氢钠中含有1mol氢原子,1mol氢原子中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因此1mol碳酸氢钠中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

48.答案①A CD

②KNO3(或硝酸钾)NaCl(或氯化钠)50降温并加入溶质(或蒸发部分溶剂后冷却至t℃以下)

③降温结晶

解析①由题图知,A溶液的质量大于B溶液,B溶液是饱和溶液,则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与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C和D中均有溶质析出,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均小于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由于蒸发过程是常温(恒温),因此凡是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故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C和D。②由题图知,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走势最陡,因此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t℃时,硒酸镉的溶解度是50 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硒酸镉即可形成饱和溶液,故25g硒酸镉溶于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硒酸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提高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需要降低温度并加入溶质。③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因此利用降温结晶法可提纯硝酸钾。

评析本题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考查了在蒸发水分的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由不饱和到饱和的变化情况、溶解度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等,侧重对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考查,正确分析烧杯中的水量变化是得分的关键,难度中档偏下。

49.答案①升高

②CO2+2NaOH Na2CO3+H2O对照

③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气泡产生

解析①酸碱中和时放出热量,因此溶液温度升高。②少量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因此乙试管中液面上升;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使试管内压强明显减小,因此丙试管中液面明显高于乙试管;乙试管的作用是进行对照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③丙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甲、丙溶液混合后pH=3,说

明甲溶液中除含有酚酞和氯化钠外,还含有过量的盐酸,因此当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丙溶液中时,溶液先变红,同时盐酸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反应使溶液碱性逐渐减弱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评析本题以对氢氧化钠性质的探究及废液的处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及对对比实验所起作用的认识能力,其中第③小题易失分,认真分析溶液混合时物质间的各种反应是得分的关键,难度中档偏上。

50.答案①试管锥形瓶

②C2KClO32KCl+3O2↑

③bac b

解析①仪器Ⅰ是试管,仪器Ⅱ是锥形瓶。②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并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可选用发生装置C,C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书写时注意反应条件、配平和标注“↑”。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首先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因此正确顺序是bac;E装置是多功能瓶,收集氧气时应长进短出,因此气体从b端进入。

评析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方法及学生选择并组装实验装置的能力,得分关键是理解气体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中档题。

51.答案①设: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是x mol

Fe+H2SO4FeSO4+H2↑

11

x0.1

=

x=0.1

答:样品中所含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

0.80(或80%)

②7.0

解析①由化学方程式知,1mol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1mol氢气,因此生成0.1mol氢气需消耗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0.1mol铁的质量为0.1mol×56g/mol=5.6g,因此7.0g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g/7.0g×100%=80%。②由题图知,a g该铁粉样品与硫酸铜反应可置换出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设其中含铁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有:

Fe+CuSO4FeSO4+Cu

11

y mol0.1mol

=y=0.1

则该铁粉样品的质量为=7.0g。

52.答案①1211CuSO4(或无水硫酸铜)CO2和H2O t3时与t2时相比,固体质量不再改变,说明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分解

②有红色物质出现F中液体会倒吸入E中,导致试管破裂

③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产物Cu的判断无影响,但无法证明②中是否生成CO2。因为①中碱式碳酸铜可能未完全分解,在②中也会产生CO2

解析①为了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水,装置C中的试剂应该是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了水;A中装有烧碱固体,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对后续实验造成干扰;t2和t3时,B中固体质量相等,说明t3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证明此时碱

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②氧化铜和炭粉均为黑色粉末,加热后氧化铜被还原,变为红色粉末,因此E中现象是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若在撤掉导管前先停止加热,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可能会导致F中液体倒流,炸裂试管。③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则无法判断碱式碳酸铜是否完全分解,在进行②的实验时,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可能会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这样无法确定炭粉还原氧化铜时是否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验证实验受到干扰。

评析本题以碱式碳酸铜分解及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载体,考查物质的检验、实验现象的推测、不当操作产生的后果及原因的分析等,侧重对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考查。中档偏难题。

初中化学推断题集锦(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推断题 一、推断题要紧题目中的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溶液颜色:含铜离子的溶液CuCl2、CuSO4(蓝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FeCl2、FeSO4(浅绿色);含铁离子的溶液FeCl3、Fe2(SO4)3(黄色)。 ⑶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高中Br2Hg)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 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 4,BaCl 2 和K 2 CO 3 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O 3,Ca(OH) 2 五种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 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图2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 H 2SO 4 能发生4个化学反应,Na 2 CO 3 和Ca(OH) 2 能发生3个化 学反应,BaCl 2,NaOH和CO 2 能发生2个化学反应。 分析方框图,只有方框②是4条线,所以方框②中应填H 2SO 4 ,这是解答

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或“”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 H2SO4 H2 Fe 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H2O+CaO=Ca(OH)2 【解析】 【详解】 (1)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A、C 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水,C是氢氧化钙,A是硫酸铜,B会转化成氢气和硫酸铜,所以B是硫酸,F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uSO4,B是H2SO4,E是H2,F是Fe; (2)F与少量A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D转化成C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 (OH)2。 故答案为:(1)CuSO4,H2SO4,H2,Fe; (2)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H2O+CaO=Ca(OH)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 ﹣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D与E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H2SO4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分析】 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A转化成的C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铁,C可以是硫酸铜,F会与硫酸反应,F生成的D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钠,F是氢氧化钙,E可以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知,A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 (2)D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NaOH+CO2=Na2CO3+H2O。 2.已知A一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白色沉淀;A和G,D和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O2 CaCO3 3CO +Fe2O3 2 Fe +3CO2还原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辑(内附答案)

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辑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 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 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l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辑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 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红色固体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 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1)沉淀甲是 ;滤液C 中的溶质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 →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在一次化学课堂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游戏,要求五位同学分别佩戴下列铭牌:铝、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氢氧化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图中“一”表示相的两位置代表的“同学”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位置代表的“同学存在转化关系)。其中A的溶液显蓝色,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 (3)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四位佩戴铭牌的同学为候选人员按游戏规则,只有一人能从原五位同学中找到替代对象完成游戏,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______(填序号)。 ① 银② 一氧化碳③ 盐酸④ 氯化钠 【答案】CO2供给呼吸 CuSO4+2NaOH=Cu(OH)2↓+Na2SO4③ 【解析】 【分析】 A的溶液显蓝色,所以A是硫酸铜,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D是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气,B会与C反应,所以B是铝,E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D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2)C是氧气,氧气的一种用途是:供给呼吸; (3)A-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4)因为银和氯化钠不能和这五种物质中的任何物质反应,而一氧化碳也只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不能跟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只有盐酸符合要求,盐酸代替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钠和铝反应,所以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③。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常用作建筑材料,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一、表格式推断题 例: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4,BaCl2和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网络式推断题 例2:现有H2SO4,BaCl2,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 各物质间的关系 三、图示式推断题 例3: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CaCO3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3。 图3 生产流程 试回答:(1)写出A,B,C,D的化学式;(2)写出①,②,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例4: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图4所示的变化。 图4 物质的转化关系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四、叙述式推断题 例5: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aCO3,KMnO4,BaCl2,KCl,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是________,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 五、其他形式推断题 例6:A,B,C,D,E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酸,另一种是碱,还有三种是盐,D在医院用作诊断胃部疾病的药品,它们之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初三化学中考推断题集锦 1.有失去标签的六瓶溶液:HCl、Na2CO3、Ba(NO3)2、Na2SO4、NaNO3.将其任意编号,进行两 ⑴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B+C 2.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⑴B+A→C+H2O;⑵C+KOH→D↓+E;⑶E+AgNO3→F(白色)↓+KNO3; E中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可能是碱性氧化物B.D不一定是碱 C.F一定是氯化银D.B与A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由CaCO3、Na2SO4、Na2C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夜为无色; (2)滴入足量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 从实验可判断,该粉末可能的三组组成: 第一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OH、KNO3、MgCl2、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⑴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过滤得白色沉淀①无色滤液①。则原混合物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已知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 是红棕色固体,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 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酸”“碱”或盐”)。 (2)C 的化学式是_____。 (3)F 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酸 H 2O 灭火 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解析】 【详解】 (1)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 是碳酸钠,D 是红棕色固体,所以D 是氧化铁,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E 、F 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 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E 是一氧化碳,F 是二氧化碳,A 会与碳酸钠、氧化铁反应,所以A 是盐酸,盐酸、氧化铁、碳酸钠、二氧化碳都会转化成C ,所以C 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盐酸或硫酸,所属物质类别是:酸; (2)C 的化学式是:H 2O ; (3)F 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4)D 与E 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 锦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1(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 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 4,BaCl 2 和K 2 CO 3 中 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 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2(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 O 3,Ca(OH) 2 五种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 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 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图2 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

中考化学 推断题 综合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①操作I是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有氢氧化钠 【答案】过滤 BaCl2和NaCO3 NaCl 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操作I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是:过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为进一步测定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取一定量的滤液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并且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因为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此实验的结论是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点睛】 2.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 (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列举出与此反应中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物质____(填化学式); (3)写出②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 【答案】CuSO4;3CO+Fe2O32Fe+3CO2H2或C;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所以A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所以B是氧化铁,F是铜,再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和B反应生成C和D,所以D是铁,D和E反应生成F和G,所以E是硫酸铜、硝酸铜或者氯化铜,G是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或者氯化亚铁。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E的化学式可能是CuSO4;(2)①对应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 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常作还原剂的物质还有氢气,碳单质等;(3)反应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A~J均为初中常见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已知A 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E 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F____________,H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全国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 (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 【解析】 【分析】 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详解】 (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 (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 2.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201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生物、化学推断题专项

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生物、化学推断题专项 生物推断题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现有甲、乙、丙、丁4人,在ABO血型系统中,4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现用丙的血清给其他3人验血,只有乙、丁2人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用丁的血清给其他3人验血,只有乙、丙2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问乙能给其他 2.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一样,只有甲和乙的血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又知在紧急情况下, 二.解答题(共2小题) 3.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A~H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_________. (2)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A~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_________.(4)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4.了解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 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有A、B、C、D、E、F某6种动物,G表示绿色植物,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①C捕食F、E、A;②B、A、E捕食G;③D、A捕食B;④F捕食D和E. (1)如图是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在如图方框内填入正确的字母.①_________,② _________,③_________. (2)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 它可以把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3)图中的一级消费者是_________,该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_________. (4)如果A突然减少,短期内B数量将会_________. 化学推断题专题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足量澄清的石灰水;②灼热的CuO;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1(十堰)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 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 元素的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 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 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Al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2(哈尔滨)右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 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 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 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 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 A C E F 。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CaCO3。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CaCO3反应,则B是HCl,CaCO3 E,B→E,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是酸,则E是CO2,D是Ca(OH)2,F是C 。(1)A是Fe,C是CaCO3,E是CO2,F是C。(2)HCl 与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 l===CaCl2+H2O+CO2↑。(3)Fe +2HCl== FeCl2+H2↑,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的粉末与HCl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化合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碳酸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B(氧化钙)能转化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可能是氢氧化钙,C(二氧化碳)能与E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E可能是碳酸钠;D(氢氧化钙)与E(碳酸钠)能生成A(碳酸钙)和F,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F可能是氢氧化钠,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的化学式是CaCO3; (2)B→D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D是氢氧化钙,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4)C与F反应生成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铜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③⑥⑥ 2NaOH+MgCl2=Mg(OH)2↓+2NaCl 氯化钾 【解析】 【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的重要性质:1.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 Mg(NO3)2和KCl均溶于水;2.Cu2+为蓝色;3.Ba2+和SO42-或CO32-反应生成BaSO4、BaCO3白色沉淀,Mg2+和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其中BaSO4既不溶于也不溶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A转化为H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E和C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___。 【答案】NH4N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CaCO3+2HNO3═Ca(NO3) 2+H2O+CO2↑(合理均可)硝酸 【解析】 【分析】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所以G是硝酸铵,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所以H是水,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可以是硝酸、盐酸等常见的酸,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NH4NO3; (2) A转化为H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E和C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NO3═Ca(NO3)2+H2O+CO2↑;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硝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 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样品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 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带答案)

1-14.(7分)现有甲、乙两包白色固体,已知甲中含有NaCl、NaNO3、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为纯净物,是初中化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物质.为了证明甲、乙两包固体的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一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甲中少量粉末加足量水充分 溶解 溶液呈无色甲中含有NaCl、NaNO3、 Na2CO3、NaOH中的一种 或几种 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紫 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了 蓝色 溶液pH >7(填“>”、 “<”或“=” ③另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 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甲中一定含有NaOH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 含Na2CO3,可能含有 NaCl、NaNO3.(2)实验二(部分物质在流程图中未列出)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乙物质为(NH4)2SO4(填写化学式),使用该物质时应注意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解答】解:(1)实验一:根据题意,加入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

则pH>7,而Na2CO3、NaOH均呈碱性,加稀盐酸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则一定含有NaOH.对于NaCl、NaNO3没有进行验证,所以均可能含有. (2)实验二:根据图可知,气体通入澄清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可知为碱性气体:氨气;而所得无色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可推测为硫酸钡沉淀;故根据以上实验推断,乙物质为(NH4)2SO4(填写化学式),使用该物质时应注意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故答为:(1)②>;③NaOH;Na2CO3;NaCl、NaNO3 (2)(NH4)2S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答具体的物质或碱均可) 2-13.(6分)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