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新用绝密秘方验方大搜集

中药新用绝密秘方验方大搜集

中药新用绝密秘方验方大搜集
中药新用绝密秘方验方大搜集

中药新用绝密秘方验方大搜集

癣:

取丁香15克,加入 70%乙醇至100ml,浸48小时后去渣。每天搽患处3次。

经用上法治疗体癣及足癣患者31例(病史在2年以上),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失,2天后患处有皮屑脱落,经3~5天既能治愈。但有20%左右愈后仍有反复发作。独头大蒜1枚切片,直接搽患处,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若为湿癣,搽后用明矾粉敷患处。一般5~7天见效。

呃逆:

将丁香1克左右(10~15粒),细嚼(嚼时有大量唾液分泌,切勿将其吐出),徐徐咽下。待药味尽,将口内残渣吞下,呃逆立止。30分钟内不止者,可续用2~3次,方法同上。口内遗味可用温开水嗽口,忌用冷水嗽口忌食生冷食物。结果:治238例,立效者230例,30分钟以上止者8例,全部获愈。未见副作用。

砂仁2g,放入口中缓缓细嚼,将嚼碎的药末随唾液咽下。有效。

口腔溃疡:

用丁香9~15克,打碎,放入杯或小瓶内,用冷水浸过药面,过4小时后,取药液涂于溃疡表面,每天4~8次。一般2~3天既愈。

又:生蒲黄10g,将消毒棉签用水浸湿后,沾上生蒲黄,涂抹在口腔内溃疡面上,每天涂抹3次。一般3天内痊愈。

毛虫皮炎、蜂蜇:

用七叶一枝花酊10%涂擦患处,很有效果。

又:半夏适量研成细末,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备用。以蜇伤点为中心,用半夏膏均匀涂抹,面积超过肿胀部位0.5cm即可,每天换药一次。治47例,36例1次愈;10例2次愈;1例无效。

毒蛇咬伤:

用七叶一枝花单味磨汁口服或涂擦,均可。伤重者可配合半边莲、地丁草、垂盆草、车前草同用,效果更好。此法也治流行性腮腺炎。

又方:用天南星5克,磨食醋10ml,每天搽患处2~3次。也可治痈。

又:五灵脂2份、雄黄1份,和醋研细末备用。每次6g,每天3次,黄酒冲服。并外敷伤口,再配以内服食醋、扩创、吸毒等疗法。治10例,皆愈。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取七叶一枝花20克切碎,用冷水浸透,塞入洗净的猪肚内,将猪肚两端扎紧,放煲内加入2500ml清水,并加入适量盐,文火慢煲。煲至1500ml时,将猪肚捞起,倒出药渣。把猪肚切成片状,再放入煲内,待沸后便可分次食肉喝汤。每隔4天1剂。一般服3剂,严重的服4~5剂既获痊愈。

又:鲜生姜50克,洗净切碎,加水300ml,煎30分钟,每天3次,分2天服完。治疗10例,效果较好。

又:白芨、枳实各50克,利特灵60片。将白芨、枳实共研为细末,分为20包,每包加利特灵3片,分早晚二次服用,每次一包;10天服完为1个疗程。严重者连用6个疗程。效果显著。

高脂血证:

取生三七粉,每次服0.6~2克,每天3次,饭前服。1~2个月为1疗程。也治脑血管硬化所致眩晕,老年不寐,脑震荡后遗症,及冠心病。

又:取水蛭粉口服,每次1.5克,每天3次。30天为1个疗程。

又:内服白金丸(由白矾、郁金组成),每天3次,每次6克。餐后服,2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又:大黄切片、晒干、粉碎后过120目筛成细粉末,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25g。第一周每次服一粒,每天4次;第二周每次服一粒,每天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42例治疗一周后,降胆固醇有效率为81.3%,降甘油三脂有效率为87.5%。

瘢痕疙瘩:

先将三七研成粉末,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敷药面应略大于伤面,每天一次,连用七天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3~5个疗程。一般均在2~4个疗程治愈。

又:内服水蛭粉胶囊,每次1克,每天3次,20天为一个疗程。停用一周后再进行第二疗程。100%有效。

前列腺肥大:

三七粉20克,西洋参15克,二药共研极细末,每天1.5克温开水冲服,14天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下肢溃疡:

取三七2份,珍珠、冰片、枯矾、青黛各一份,共研极细末,过200目筛后装入瓶中备用。

用时,先将创面按常规消毒后,根据创面的大小用药,以每平方厘米3~4克药末为宜,忌用敷料包扎。换药时去掉药痂,清洁创口后消毒,换敷新药即可,每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为止。有效率100%。

又:蚯蚓若干条,放入清水中吐净泥土,取出置于沙布上吸净体外水分投入清洁容器中,加入适量白糖(蚯蚓2份,糖1份),静置,蚯蚓逐渐析出体液而萎缩。1~2小时后,去蚯蚓,将所得液体过滤,不必消毒。平时须保存与冰箱或阴凉处,时久则变质不可用。用时以适当大小纱布浸湿蚯蚓糖浆敷于患处,保持湿度,隔数天换纱布一次。也治中耳炎。

蜈蚣咬伤症:

取新鲜独头大蒜1头,剥去蒜衣,切除蒜肉一层。将独头蒜截面对咬伤处及周围2~3cm反复搽之,每小时搽一次,每次擦10~15分钟,直到痛止肿消为止。一般搽3~10次既可痊愈。

咳嗽:

取大蒜一瓣切细捣匀,取如豆瓣大,置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足后贴双足涌泉穴,次晨揭去,连贴3~5次。既愈。适用于外感咳嗽。也治鼻出血。

又:鲜姜鸡蛋黄大一块去皮切碎,放鸡蛋一个搅拌均匀,再放入油中煎成黄色,趁热吃。每天晨起一次,7天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即可获效。效果满意。

或:生姜30~50g, 捣烂取汁为1份,再取蜂蜜4份,即1日成人量(儿童均减)。按此比例混合于碗中,再置锅内隔水蒸热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两天。治20例皆愈。

荨麻疹:

取鲜大蓟100克(干品减半),水煎分2~3次服,每天一剂。

流行性腮腺炎:

将生大黄研为极细末,然后加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每天换药1~2次,一般用药3天既可痊愈。

又:明矾50克,雄黄45克,冰片3.5克,共研为极细末,用75%乙醇调成糊状外涂于患处。2~4天内痊愈。

又:取新鲜白头蚯蚓20~30条,弃去脏泥(勿用水洗)置碗中,加等量白糖搅拌,约50分钟即成糊状,备用。用时将蚯蚓浸出液蘸与沙布上贴敷患处,约3~4小时换药一次,换药前用淡盐水洗净患处。一般轻者1天既愈,重者3天全愈。

又方:

天花粉、绿豆各等分。共研为极细末。加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搽患处。每天2~3次。疗程2~4天。退热时间为2天。治36例,全愈。

又:赤小豆50~70粒捣为碎末,和以温水(鸡蛋清、蜂蜜均可)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此法也可治热毒痈肿、血肿及扭伤、软组织扭伤等。

又:蛇蜕6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用量加倍),洗净切碎,加鸡蛋2个搅拌,用油炒熟(可加盐),一次性服用。妙极。

红小豆200g研细末备用。每次用适量赤小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药厚0.6-0.8cm,每天换药一次,连敷3天。

外伤性骨折:

土鳖虫、香瓜籽各100克,鸡蛋壳200克,研磨混合后服,每次15克,每天3次,连服半个月。有效率100%。

又:对股骨干骨折局部敷以地龙浆,口服地龙接骨丸。一般服药后患处感到发凉,舒服。可在一小时内获得止疼效果,24小时后肿胀消退,为骨折早期整复固定创造了有利条件。用法:1. 地龙浆:取新鲜地龙数十条,清水洗净,取出加1/3的白糖,捣成糊状,加冰片少许既成。用时涂于数层沙布上敷于患处,整复前每天更换一次,如有伤口应避开。2.地龙接骨丸:取干地龙为末,水泡为丸,如绿豆大,山药为衣。每次6g,每天2次。

脓性指头炎:

将鲜山慈姑25克,清洗干净后,捣烂成泥状,假如米醋3ml,和匀稍蒸温,包敷患指,每天换药一次。用药3~4天内,全部获愈。

食道癌:

取山慈姑250克,蟹壳50克(煅研为末),蜂蜜200克。将山慈姑用水2碗煎至一碗

取汁,去山慈姑纳入蟹壳粉和蜂蜜,搅拌均匀煮数沸既成。用时,每次服2汤匙,每天4次。连用10剂为1疗程。曾治10例,全愈。

泌尿道感染:

将马齿苋120~150克(鲜品500克)洗净切碎,水煎,水量已高过药面为度,煎30

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30克,趁热服下。服药后盖被卧床取汗。如用干马齿苋,则应先加水浸泡2小时后再煎。一天服3剂,每次服一剂。短者4小时,长者3~5天。

小儿口角流涎:

取天南星30克,研为细末,醋调,睡前敷足心涌泉穴,外以布条缠扎,每次敷12小时。治60例,一般敷2~4次获愈。效果显著。

小儿惊风:

取生南星、生山栀各等分,研极细末后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取药末10克,加少许面粉、黄酒调成饼状,敷于涌泉穴及劳宫穴,24小时后揭去。效果颇佳。

小儿夜啼:

朱砂0.5g,五倍子1.5g,共研细末,与适量茶叶(捣烂或嚼碎)拌匀,加水少许,捏成小饼状,外敷于肚脐中,用胶布固定,每晚更换一次。一般外敷2-6次症状消失。蜈蚣2条(去头足),琥珀3g。将上药共研细末,1岁以下0.3-0.5g, 2-3岁0.5-1g,3-7岁1-1.5g,7岁以上1.5-2g。临睡前用勾藤6g、蝉衣3g、薄荷3g煎汤送服。一般服2次既愈。

小儿遗尿:

何首乌、五倍子各3g,研末,用食用醋调成软膏状。临睡前敷于脐部,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用5夜为一个疗程。

露蜂房(以枣树上为佳,其他处也可)适量研为细末,冲服。10岁以上每次服3g, 每天3次;10岁以下适当减量。病愈后加服一天。

桂枝末若干,食醋调成饼状。临睡前先用温水熨脐10分钟,将药饼贴于脐部,用纱布盖上固定。晨起取下,日一次。疗程短者3-4次,长者半月取效。

益智仁(盐炒)60g,补骨脂(盐炒)60g,共研细末过筛,分成6包,1次顿服(成人倍量),6天为一疗程。60例,痊愈。

生硫磺3g,葱白一根,和捣如泥,睡前外敷脐上,用绷带固定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晨起取下。每晚一次,连用3-5次。20例,痊愈。

带状疱疹:

将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直至少数开花,研碎,过筛,取细末。如患处疹未破溃,用麻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如疹已溃,可将药粉直接撒于溃烂处。一般用药10~20分钟即可止痛,2~5天全愈。未见不良反应。

也可鸡蛋清与药末调成糊状涂搽患处。效果同上。

又方:将乌贼骨(或桑螵蛸)放文火上烧焦,研成细末,加香油适量调匀,用羽毛涂患处,每天3~4次。一般1~2天获愈。用药后立刻痛止,愈后不留疤痕。

又:菟丝子60g,文火焙黄干,研细末,加香油适量,调至稀糊状,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先洗净患处待干,将要涂患处。必要时敷料包扎,一般每天换药1次。治疗127例,一天治愈115例,2天治愈6例,3天治愈4例,5天治愈2例。多数患者涂药后,疼痛既可缓解。

又:将蚯蚓糖糊外搽患处,每天一次,用药后能立减疼痛,疱疹逐渐干燥。

每天服用全蝎粉1g,分早晚2次服,可治疗疔肿。

全蝎粉每天15g,分3次服,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熊黄散:雄黄、明矾各8g,蜈蚣2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以麻油或冷水调糊搽敷患处。每天3-4次,三天为一疗程。最快3天,最慢6天。

牙疼:

五倍子10~30克,睡前噙漱或研粉频擦牙疼处,或贴敷腮颊红肿处,皆有即可止疼的作用,百治百效,妙不可言。

将露蜂房适量放入纯酒精中,点燃烧至蜂房呈黑灰后,用指头蘸蜂房灰,涂患牙处。一般4-5分钟止痛。

多发性化脓性毛囊炎:

五倍子适量用文火炒至黑色,待凉脆后研为细末,加入食醋调成糊状,装瓶备用。用时,局部剪去毛发,乙醇碘酒常规消毒后,视面积大小以无菌敷料摊平糊剂敷于患处,每天换药一次。治疗83例,用药5~10天,全部获愈。

咽喉疼痛:取升麻8克,水煎后含漱,每天3~4次。一般用药1~2剂后即可痊愈。

慢性支气管炎:

将乌贼骨适量,放瓦上焙枯为末,与红糖等量拌匀。成人每次15~25克,每天服2~3 次。效果颇佳。也治慢性哮喘。

又:取干蚯蚓炒熟后研成粉末,装入胶囊内,备用。每天口服3~4次,每次3~4g,温开水送服。也治慢性哮喘。

急性结膜炎:

用活蚂蟥3条,置于生蜂蜜6ml中,6小时后将津液倒入清洁瓶中备用。每天滴眼1次,每次1~2滴。

急性菌痢:

取20%的艾叶煎剂,每天服4次,每次400ml。21例,均愈。

跌打损伤:

取石菖蒲鲜根适量,加入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每天1次,一般1~3次肿消痛止。

红花油涂抹或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涂。

乳香、没药等份研成细末,用30%酒精调成糊状,装入瓶中备用。根据受伤部位大小将药糊均匀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每天敷1-2次。一般3-5天痊愈。

耳鸣:

取石菖蒲60克,甘草10克,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口服。左耳及双耳鸣者,同服六味地黄丸,每天2次,每次一丸;右耳鸣者同服金匮肾气丸,每天2次,每次一丸;药毒性耳鸣者生甘草20克。石菖蒲少于30克者,效果不佳。一般服药3~7天既获痊愈。

耳聋:

石菖蒲15克,辛夷8克,砂仁5克,苍耳子10克,青蒿15克,天麻10克,灵磁石90克,水煎,分2~3次服。9例全愈。

神经性耳鸣耳聋:

葛根50-100g,生药用至250g,以两广产的粉葛根为佳;加猪前脚或猪脊骨250g,加

水500ml,文火煎至250ml,加入适量食盐及配料,分早晚二次,饮汤,食葛根及猪蹄、猪脊肉。两周为一疗程。

遗尿:

生姜30克捣成泥状;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为细末和为膏状,填入脐中,外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一次。

生硫磺3g,葱白一根,和捣如膏,睡前外敷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晨起取下。每晚一次,连用3-5次。

声音嘶哑:

鲜生姜200克,切碎后密炙,每次半匙,口含徐咽,每天3次。效果颇佳。

美尼尔综合症:

仙鹤草60克,水煎分2~3次服,连服3~4天。

又:泽泻50g,白术、茯苓、丹参各20g,半夏、天麻个15g,葛根12g,仙鹤草60g。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10天。100有效。

又:泽泻30g,白术20g。苔白腻加茯苓、车前子;苔滑腻加猪苓;苔黄腻加竹茹;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水煎服,每天一剂。效果卓著。

脂液性脱发:

内服白金丸,每次4~5克,每天1~2次。

附:白金丸白帆300g,郁金700g 为细末,过筛,混匀,薄荷100g煎汤泛丸,低温干燥既得。

白矾、郁金等分为末,皂角汁为丸。每服3~6克,日2次。

皮肤瘢痕癌:

明矾60克,白砒霜45克,按古法炼丹术煅制成白色块状物,研细加入雄黄7.2克,没药3.6克,混合成粉剂,装入干净瓶内备用。用时,先用呋喃西林液棉球清洁局部,将本品0.6克均匀撒布于癌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加盖纱布后固定。每天换敷料一次,3~5天上药一次。一般上药3~5次后,可将癌组织腐蚀,待坏死组织全部脱落后,送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若无癌细胞存在,改用四环素软膏涂部,是新生肉牙组织形成鳞状上皮覆盖即可。

肝硬化腹水:

红小豆500克,活鲤鱼一条(500克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ml清炖,至红小豆烂透为止。将红小豆、鱼和汤分数次服下。每天后隔天一次。连续服用,以愈为止。效果满意。

又:1、鲜白茅根300g,水煎服,1日1剂。

2、赤小豆粉50g,用白茅根水调敷神阙穴,每天换药一次。

软组织损伤:

将红小豆磨成粉末,用时以50%酒精调成糊状,涂于四肢肿胀部位,上敷塑料纸,用绷带包扎,2~3天换药一次。此法也治外伤性关节扭伤。效果显著。

又:芒硝30g,栀子30g,大黄30g,桂枝10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适量,水酒各半调敷。

小儿腹泻:

将吴茱萸12克研成细末。取未熟的热饭适量与药粉混合成药饼,温度适中,放在脐部及周围用纱布绷带包扎。时间是10小时,晚上为宜。也治消化不良。

手足口病:

金银花20g,甘草10g,加开水100ml浸泡,冷却后清洗或含嗽,用舌疮散(生石膏10g,并片、生蒲黄各1g,青黛3g,共研细末)涂患处。清开灵冲剂,每天3次口服。小于2岁,1/3袋,大于2岁1/2袋。总效率100%。

糖尿病:

荔枝核若干,烘干后研为细末,每次10g,一日3次,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治7例均愈。

又:取红皮白肉萝卜,捣烂取汁100ml~150ml,为1次量,每天夫2次,7天为1个疗程,连服3~4个疗程。治33例,均获满意效果。

狗咬伤:

取鲜桃叶适量备用。用时先将伤口用淡盐水或老艾叶煎水洗净;桃叶用口嚼烂并捏成饼状,敷于伤口即可。未化脓者一般一剂既愈。化脓者切不可将伤口覆盖,只宜敷于伤口周围。每天换药一次,直至痊愈。此方为一老草医秘授,经临床屡用,疗效很好。

癫狂:

生莱菔子、生大黄各30g,芒硝24g(冲),白芥子9g。将上药加水1000ml,煎至200ml 后再加水500ml煎至100ml,两煎合并冲芒硝顿服。治7例均获卓效。本方药少力专,量大力峻,对癫狂病人,只要痰浊盛而正气不伤,尽管顿服。服药后一般吐泻或只泻大量痰浊样物,病已去七八分,既饮食调养可不再服其他药物;否则可续服蒙石磙痰丸以除未尽之痰浊。吐后形神具乏,有时入睡10余小时不醒,只要呼吸平稳,面无苍白或紫绀,脉无微细欲绝,不必惧怕及唤醒,也不要急于进食。药后忌食辛辣厚味,以米粥调养半月即可。

生莱菔子30-50g,捣为细末,制成莱菔子散空心取吐,治癫狂、痰饮、眩晕、噎嗝等痰涎壅盛之症多有良效。

丹毒:

活地龙5份,食糖1份,加适量凉水同拌,使地龙自溶成糊状,涂敷患处,每天2~3次。均在2~3天内痊愈。也可用于感染性褥疮。

慢性前列腺炎:

地龙30g,虎杖、穿山甲、升麻各20g,木通、泽泻、路路通、黄芪各20g,甘草6g。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两次服。效果显著。

又:生大黄50g,加水400ml,煎至200ml左右,取汁薰洗会阴部,等药液不烫手时,再用毛巾浸液搽洗会阴部。同时用手指在局部作顺时针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30

分钟。薰洗完毕后,取中极、会阴二穴,外敷以生姜汁调制的熟大黄细末20g,胶布固定。此外,若体质强壮或有热象的,每天可用3~6g生大黄泡茶饮。年高体弱无明显热象的,每天可用3~6g制大黄水煎20分钟后饮服。15天为一个疗程。65例患者,愈56例,显效3例,无效1例。

又:蛇床子50g,肉桂50g,大黄30g。研末,每次口服5g,每天2次。连服30天。有效。

又:蒲公英50g,煎汤代茶,频服,可治急、慢性前列腺炎。

尿路结石:

槐角(碾碎)70g,白矾末1g,阿司匹林粉剂1.5g。取沸水1500ml,浸泡槐角10分钟后,过滤,将白矾、阿司匹林加入滤液中混匀,再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味,待药液稍温后内服。一般服药2小时后症状缓解,3~5即可排除结石。治102例,98%有效。

又:生薏苡仁30g研为细末,加少许白糖拌匀,每天服两次,服后大量饮水,配以跳跃运动。

又:化石汤方:生地20g,大叶金钱草50g, 冬葵子25g,胡桃肉50g,石韦15g,滑石25g(包煎),瞿麦20g,炒车前子25g,川牛膝25g,生甘草10g,净芒硝20g(另包,分早、中、晚3次冲服;若发生腹泻者,可酌情减量)。化石散方:苏琥珀30g,净芒硝100g,南硼砂20g,海金沙100g。将上药研成细末,每次服用5g,每天3次。若病情较轻,只服汤药即可;若病情较重,二方可以同服,分次频服。

阳痿:

蜈蚣18g,当归、白芍、甘草各60g,共研为末,分为40包,每次服半包至一包,早晚各一次,空腹用白酒或黄酒送服,15天为一个疗程,忌生冷、气恼。治737例,愈655例,好转77例,无效5例。一般服药5~7天见效。(亢痿灵)

腰疼:

辣椒末、凡士林按1:1或辣椒末、凡士林、面粉按2:3:1加适量黄油调成糊状。用时涂于油纸上贴于患处,用胶布固定。

生天花粉3.3cm长,打碎,以米酒送服1-3次。治闪腰疼痛。

冻伤、冻疮:

辣椒30g连籽粉碎,加入融化的凡士林250g继续熬至翻滚后15分钟,滤去辣椒加入樟脑15g混匀。涂搽患处,已破者不能用,每天2~3次。

肝癌:

壁虎2条,研末吞服。治两例,其一例治疗6个月后上班,另一例已存活40个月。治疗中未发现毒副作用。

外伤感染:

对外伤消毒后,涂上一层蜂蜜,用纱布包扎伤口,隔2~3天再涂次蜂蜜,一般更换1~2次伤口既愈。

或将无菌纱布条浸入盛有蜂蜜的带盖容器里,高温、高压消毒后备用。用时先将伤口进行常规消毒处理,然后以大小合适的蜜纱布条覆盖整个伤口,外用无菌纱布包扎,1~3天换药一次。500例患者,一般用药1~6周后,获痊愈,平均1~2周。此法也可用于皮肤溃烂、慢性溃疡,加速伤口愈合。

或伤口消毒后,在伤口上均匀的撒上三七粉适量,用消毒布包扎,每天或隔天换药一次,直至痊愈。

急性扁桃体炎:

土茯苓100~150g,研细末,用酒醋调糊敷同侧涌泉穴至足心处,若双侧喉蛾则包服双侧。一般晚上敷晨取之,次日重复。另用土茯苓20~50g煎水,频服。轻者一天愈,重者3~5天愈。

又:生大黄20g,用炉火把泥瓦块烧热,将生大黄访瓦上焙干,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1/3或1/4,用食醋或茶水调成糊状,摊于白布或绷带上,贴敷足心,男左女右包扎8小时即可。每天一次,连续3~4天。30例,100%有效。

肠梗阻:

生大黄15g,糯米50g,蜂蜜100g。生大黄研极细末,糯米炒至微黄后研末,两药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调成糊状后服用。成人一次顿服,儿童可一次顿服或数次分服。30例均愈。

单纯性肥胖:

三七片(粉),每次服用1.5g,每天三次,以生大黄15g泡水冲服三七片,同时控制高脂饮食。

雀斑、黄褐斑:

生大黄每天1~3g泡水代茶饮。

生山楂300g,研为细磨备用。先用温水洗面,毛巾搽干。去山楂粉5g,鸡蛋清适量,调成糊状薄薄敷予面部。保溜1小时,早晚各1次。60次为1个疗程。

粉刺:

每晚睡前用温水将患部洗净,(不许用肥皂或香皂)。将去掉外壳的白果种仁,用刀切成平面,频搽患部,边搽边削去用过部分,每次按患者粉刺的多少用1-2粒种仁即可。第二天早上洗脸后,可照常搽护肤品。一般用药7-14次,粉刺即可消失。治114例,效果良好。

无名肿毒:

生大黄研粉,根据患处大小趋适量大黄粉加植物油和白酒调成糊状敷患处,敷药厚度以0.2cm~0.4cm为宜,外敷纱布,每天换药一次,5~10天即可治愈。100有效。

腱鞘炎:

大黄10g(视面积大小加减剂量),研末,加白醋适量,调和成泥糊状,敷于患处。注意,白醋要随干随加,以保持大黄湿润。100例,24小时全愈59例,48小时全愈38例,无效3例。比针灸理疗效果好。

急救脱症:

大剂量山萸肉,100~150g,浓煎分服,就致汗、精、液脱症有效。

急性乳腺炎:

川楝子20g,加水500ml浸泡半小时,水煎15分钟,去渣取汁,加红糖50g融化,分三次服,每日一剂。30例,愈27例,好转2例,无效1例。

干地龙30g,加水适量,浸泡20分钟后,武火沸、文火煎煮20分钟后取汁,冷冻后顿服,每天1次;再取活地龙适量,洗净后与适量白糖共捣烂,摊在纱布上,贴在乳房肿痛部位,每天更换2-3次。治136例,愈116例;好转11例,无效9例。

地肤子50g,水煎后加红糖适量趁热服下,取微汗,每天一剂。33例全愈。

全蝎3g研细末,柴胡9g煎水吞服全蝎末,每天1次。一般病程短者只服1次可愈。250例,愈201例,显效47例,无效2例。

乳香、没药、大黄各等份研成极细末,如冰片研匀,和鸡蛋清调成膏状物,既成乳没冰黄膏。用时贴敷患处,胶布固定后外用热水袋热敷半小时。每24小时换药一次,直至痊愈。

萎缩性胃炎:

五味子研末冲服,每次3g,每天3次。20天为一个疗程。治30例,效果良好。

胃下垂:

苍术10-15g,加水武火煮沸3分钟,再文火缓煎20分钟,煎成药汁约300ml;也可用沸水浸泡,服时如喝茶茗,少量频饮,不宜一饮尽杯。每天一剂,连服3个月为1疗程。治32例,颇获佳效。

腹胀:

消胀1号:苍术、柴胡、薄荷、枳实各等分为末,用黄酒调糊敷脐,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用于肝脾不调者。

消胀2号:苍术、黄芪、干姜、陈皮、枳壳各等分为末,生姜汁调糊敷脐。用于脾胃

虚寒者。

消胀3号:苍术、陈皮、厚朴、白豆蔻各等分为末,用鲜藿香或姜酊调糊敷脐。适用于痰湿中阻者。

消胀4号:苍术、厚朴、枳实各等分为末,温水调敷涂脐。不能分型,通用方。

脚跟骨刺:

白芷、白介子、川穹以3:1:1用量研末。洗净脚后跟,取药末适量,醋调成膏状,敷于患处,以伤湿止痛膏覆盖,3天换药一次。一般1-2次即可见效。特效。

淋巴结核:

白芥子20g,白部15g,乌梅15g,狼毒10g。共研细末,米醋适量调匀,敷于患处。先后共敷3次,第一次服七天,第二次敷3天,第三次敷3天。每次间隔3天。适用于淋巴结核未破溃者。如用后局部起泡,不必处理,令其自行吸收。皮肤过敏者不可用。孕妇忌用,不可内服。治42例,均获良效。

全蝎30g,冰片10g,共研细末,以医用凡士林150g调匀成膏,将药膏均匀的涂敷在肿大的淋巴节处,胶布覆盖固定,3天换药一次。局部破损溃烂者禁用。

全蝎、细辛各20g,研为细末以医用凡士林100g调成软膏,敷于痛处,胶布固定,4天换药一次,治肌纤维炎。

红小豆细粉,用温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敷药面积较患处大2cm,药厚1cm,上盖纱布,待药结块后取下,每天一次。治淋巴结炎106例,乳腺炎97例,效果满意。

寻常疣:

将寻常疣局部用温水泡洗10-20分钟,用刀片轻轻刮去表面角质层,再将7-9月新挖的鲜半夏洗净去皮,再寻常疣局部涂搽初发疣(母瘊)即可。若继发疣较大较多时,可逐个进行涂搽。治218例,15天愈107例,20天愈83例,30天愈21例,无效7例。

急性尿潴留:

用温水洗净肚脐眼,将干毛巾卷成条状围于脐周,圈径约8cm;以芒硝50g敷于脐眼,加少量温水于药上保持湿润,以不流液为度;干后加水,敷1-3小时。见效后,可连敷3天,巩固疗效。

前列腺肥大、急性尿潴留

蒲黄、滑石各10g,琥珀3g(吞服),生大黄10g(泡水饮),泽泻15g,瞿麦10g,萹蓄10g,蒲公英15g,生甘草6g.煎服。

糖尿病足:

患者均维持原糖尿病的各项基础治疗,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量,感染严重者加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每天口服雨林牌血竭3次,每次5g,饭前半小时以温开水冲泡或干粉送服,连续服用30天。局部用生理盐水及双氧水清洁创面后,均匀涂敷血竭粉,每天一次,创面逐步缩小后改为2天1次,直到创面完全愈合为止。也可用于大面积褥疮。

偏头疼:

全蝎研细末,每次取少许至于太阳穴,以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一般用药1小时后疼痛减轻,第2天用药疼痛消失。

肿瘤疼痛:

壁虎适量研末,以蜂蜜调敷痛处,每3天更换1次,有效后每5天更换一次。

顽固性水肿:

在辩证施治基础上配用苍术15-20g,治疗顽固性水肿佳。

高血压:

以白矾60g,米泔水一大煲,煮至白矾融化后,乘温浸双脚。绝大部分有降压效果。小苏打也可。

外科急性感染:

在4-5月泽漆开花时采集全草,除根洗净,切成小段,煎2-3遍,得棕黄色药液,过滤,再以文火熬成流浸膏。外科疮疡初期时敷遍整个病变部位;成脓或溃脓后宜敷于病变部位的周围。每天换药一次。有全身症状者辩证内服中药。120例(流行性腮腺炎32例,急性乳腺炎37例,丹毒12例,疔痈软组织感染39例)均获痊愈。注:本法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幼儿慎用。

急性膀胱炎:

香附子30g,水煎服。加水300ml,煎至200ml,1剂煎2次,两煎对匀,1次顿服。1日2剂。

一般2-3天全愈。

水肿:

鳖甲15g,久煎5小时后将鳖甲汤喝下。或单用炙鳖甲20g研粉,早晚分两次开水服下。愈后以鸡内金研粉吞服,每次10g,每天3次。

皮肤瘙痒症:

熟地、丹参各300g,蝉蜕450g。共研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备用。每次冲服3g,每天3次。15天为一个疗程,连敷2个疗程。97% 有效。

老年性白内障:

蔓菁子5g,猪肉50g(剁碎),拌匀,炖熟,1次吃完。一天1次,一般2-3天可见效。

淋巴腺炎:

蜈蚣3条,麻油适量。将蜈蚣焙干,研为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浸泡3天后备用。治疗时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搽在患处。一般用药后2-5天红肿消失。

便秘:

莱菔子150g(干燥、无虫蛀),洗净泥土晾干,研为细末,过筛装瓶备用。3岁以下者,每天2.5g,8小时冲服一次;4-7岁,每天4-6g,12小时冲服一次;8岁以上者,每天6-8g,12小时冲服一次。佐白糖适量调服。

失眠:

辩证随症加黄精30-60g。若单纯失眠,黄精加酸枣仁,收效更佳。67例,每收佳效。独味蝉蜕3g,加水250g,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缓煎15分钟,取之饮用。屡验屡效。

紫河车30g,大枣5枚去核,水煎服,两天1次,连服一月。治顽固性失眠有效。

慢性腹泻:

硫磺细末5g,吴茱萸细末2g,醋水各半,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肚脐一次,外用麝香虎骨膏固定。并服用硫磺细末0.2g,每天三次。

精硫黄粉末6g,理中丸两瓶。

痛风:

单味滑石40g(布包),加水500ml,浸泡30分钟后煮沸,频服代茶饮,每天一剂。

阴囊湿疹(肾囊风):

滑石、炉甘石各50g,轻粉、冰片各10g,上药混匀研细末过筛装瓶。将患部用温水

洗净擦干,再用棉签蘸药粉扑于患处,每天2-3次,后用棉纱将患出包好,以防摩擦。注意休息。有效率达100%。

淋巴腺炎:

蜈蚣3条,麻油适量。将蜈蚣焙干,研为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浸泡3天后备用。治疗时用棉球蘸药液少许,在患处轻轻涂搽,使药液尽量吸收。

妊娠声音嘶哑:

蝉蜕10g,山萸肉12g,麦冬15g. 加水400ml,煎30分钟,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取汁200ml,二汁混合,分早晚二次温服,每天1剂。用药3-7天。

该方有益肾之阴、安胎养胎润肺亮音之效。

子时胃痛腹胀不得眠:

夜半胃痛:酸枣仁30g,炙甘草12g,水煎一大杯,夜晚10时服下,连服6剂。

夜半腹胀:酸枣仁18g,广陈皮9g,水煎一大杯,夜晚10时服下,连服3剂。

三叉神经痛:

蔓荆子60g,白酒500ml. 将蔓荆子炒至焦黄,碾为粗磨,入酒内3-7天(夏天泡3天,冬天泡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天2次。7天为一疗程。

干裂脱屑型唇裂和唇疱疹:

熟石膏50g,过80目筛,另取蜂蜜50g,加入蜂蜜3g,配制成糊状剂,装瓶备用。用时每天取1g,涂患处2-3次。治200例,均愈。未见不良反应。

顽固性鹅掌风:

斑蝥、细辛、蜀椒、紫皮大蒜各5g,加入70%酒精100ml浸泡2周,去渣待用。用时,将制剂涂搽患处,每天4-5处。

各种原因所致的瘫痪:

内服:桂枝20g,黄芪60g,生水蛭粉6g(分吞)

外用:桂枝50-100g水煎两次,每次煮沸后煎煮15分钟,去渣后将两次所煎的药液混合,每天二次温搽病灶区域或瘫痪处,以皮肤潮红为度。疗效显著。

中药去瘢痕

中药去瘢痕 ?中药去瘢痕1、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2、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3、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刘氏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丁艾油:艾叶30g,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后蒸馏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

1∶1∶1混合而成)。4、丹参除瘢痕:唐代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一贴奇秒的“灭瘢方”,仅由丹参、羊脂二味 药物组成。中医认为瘢痕的产生,主要是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毒气残留所致。丹参能宣通运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瘢痕疙瘩属结缔组织增生,为烧烫伤、手术及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严重的还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此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5、应氏以五倍子100g,强的松0.1g,地卡因10g,氧化锌200g,羊毛脂40g,凡士林650g制成瘢痕止痒软化膏,局部外涂后以绷带或纱 布包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缠绕治疗增生性瘢痕。6、张氏 等选用软坚消瘢散配合器械扩张治疗食道、胃吻合口反复瘢痕狭窄,(药用:乌梅肉15g,白蒺藜10g,白僵蚕10g,共研细末,每次6g,蜂蜜调服4次),其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疗效满意。7、杨氏用五倍子50g、五灵脂(活血散瘀,炒炭止血)10g、紫草30g,乳香,没药各5g,蜈蚣20条浸泡于500g麻油中,5天后加温煎至焦黄,过滤,加入二甲基亚砜(消炎止痛,利尿,镇静)250g制成消痕油),用时外涂创面后加

中药外用制剂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

附件4 中药外用制剂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 中药外用制剂主要是指通过皮肤、粘膜、腔道等途径给药的中药制剂。与口服给药的中药制剂相比,中药外用制剂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制剂工艺较为特殊、辅料变化对药物的吸收利用影响较大、药物多发挥局部作用、对用药剂量的精确性要求相对较低、用药的安全性相对较大等。在相关药品的研究与评价中,需充分考虑到中药外用制剂的特点。 过渡期品种中药8、9类(外用制剂)的注册申请是依据2002年12月公布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2005年5月公布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按照工艺无质的改变申请减免临床研究直接申报生产的改剂型注册申请,以及申报生产的仿制药的注册申请。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此类中药外用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根据国家局《关于印发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128号)精神,结合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在中药外用制剂减免临床研究的改剂型和仿制的研究与评价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中药外用制剂原标准是否明确的判断标准 (一)制成总量 中药外用制剂的制成总量是保证制剂含药量稳定以及不同批次产品质量均一的重要参数,因此,中药外用制剂原标准的制成总量应该明确。 鉴于中药外用制剂的特点,用于完整皮肤中药外用制剂的质量标准,属于以下情形的可视同制成总量基本明确: 1.处方原料或提取物(中间体)与辅料的比例明确的; 2.其它可以通过质量标准的规格或制法项推算出制成总量的。 (二)日用生药量

中药制剂的日用生药量一般由处方量、制成总量、用法用量决定,在处方量和制成总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用法用量成为影响日用生药量的主要因素。考虑到部分中药外用制剂的用量在临床使用中需要根据用药部位及适应症的特点确定,对于中药外用制剂的用法用量要求如下:1.局部给药发挥全身作用的,应明确每次用量和每日用药次数。 2.粘膜给药(主要指鼻腔、口腔和眼部的粘膜给药)、创面给药、破损皮肤和完整皮肤给药:一般情况下,每次用量往往可以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确定。该类中药外用制剂,如果是发挥局部作用的,应明确每日用药次数。 3.腔道给药(主要指阴道、直肠等):考虑到此类制剂的用药特点,一般情况下,应明确每次用量和每日用药次数。但是,由于洗剂等在临床应用上有其特点,如果是发挥局部作用,应明确每日用药次数。 除以上要求外,中药外用制剂原标准是否明确的其它判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按照《中药质量标准不明确的判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中药工艺相关问题处理原则》等相关原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二、中药外用制剂安全性、有效性的一般原则 (一)处方中含有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颁布的28种毒性药材和法定标准记载为大(剧)毒药材的制剂,在仿制和减免临床试验的改剂型时,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说明仿制药与已上市药品,改剂型品种与原剂型在安全性方面的一致性。 (二)处方中含有现代研究发现有严重毒性的药材,如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药材的制剂,在仿制和减免临床研究的改剂型时,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说明仿制药与已上市药品,改剂型品种与原剂型在安全性方面的一致性。 (三)处方中含有化学药物(维生素等除外)或单一中药有效成分的中药外用制剂,在仿制和减免临床研究的改剂型时,应注重辅料改变对药物吸收利用的影响,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说明仿制药与已上市药品,改剂型品种与原剂型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一致性。

中草药治疗癌症验方

中草药治疗癌症验方 中草药治疗癌症验方 肝癌 [验方一] 黄芪、30克。半枝莲、60克。白花蛇草、90克。大黄、3克。金银花、9克。黄芩、9克。柴胡、12克。牡蛎、15克。栀子、6克。 当归、9克。元胡、9克。甘草、6克。煎汤服下。水六碗大煎两碗,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一剂可煎二次服用。忌烟、酒、怒气。 [验方二] 当归、15克。青皮、6克。柴胡、15克。蒲公英、6克。栀子(炒脆)9克。白芍、七克。丹皮、9克。没药、积壳各6克。金银 花、甘草各15克。川贝母、9克。茯苓、12克。水三大碗煎八分,每天早、晚各一次,一剂药可煎三次服用。忌烟、酒、怒气。 [验方三]

用新鲜之白花蛇舌草,每次四两,洗净榨汁,约榨二次,弃渣留汁。年在五十岁以上者,可将蜂蜜一两,和入水中;五十岁 以下患者,则用开水冲食盐少许,和入汁中。盛以瓷碗或茶缸,隔水炖热,取出温服,效验如神。此方专治肝硬化及肝癌。 [验方四] 合欢花、9克。姜味草、9克。青皮、2克。川芎、6克、柴胡、9克。小茴香、6克。草豆蔻、9克。木香、6克。黄芪、15 克。菌陈、9克。牡蛎、15克。茜草、9克。此药粉碎合蜜为丸,(可委托药房加工每丸九克,)日服三次。配合练功效果佳。 [验方五] 姜味草、27克。青皮、2克。川芎、18克。柴胡、9克。小回香、18。克。草豆寇、27克。半枝莲、18克。 将以上药粉碎合蜜为丸,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脾癌 [验方一] 姜味草、27克。吴茱萸、18克。草豆蔻、18克。神曲、18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甘草、9克。将以上药粉碎合蜜为丸,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肺癌 姜味草、18克。姜黄、18克。白豆寇、18克。木香、2克。半枝莲、18克。将以上药粉碎合蜜做成丸药,每丸九克,每天四次, 夜服一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胃、肠癌 [验方一]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15g 苍术15g 当归12g 法半夏12g 茯苓10g 香附10g 川芎10g 海藻8g 陈皮8g 炮姜8g 附片6g 肉桂6g 丹参25g 莪术10g 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 熟地30g 白术30g 当归15g 白芍9g 生枣仁9g 沙参9g 丹皮6g 山药15g 人参6g 杜仲3g 柴胡3g 菟丝子12g 龙眼肉9g 紫河车粉12g 鹿角粉6g 闭经Ⅱ号 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15g 黄岑15g 玄参15g 天花粉15g 益母草15g 红花12g 桃仁15g 香附12g 陈皮12g 旱莲草15g 柏子仁12g 甘草6g 杜仲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1方 白术15g 仙鹤草12g 阿胶10g 血余炭10g 白芨12g 党参15g 三七粉5g 炒蒲黄10g 茜草12g 甘草9g 消炎止血2方 党参20g 白术15g 阿胶18g 荆芥花10g 益母草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15g 三七粉30g 血余炭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生地榆30g 芡实12g 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丹参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30g 香附10g 小荷香10g 茯苓10g 调经2方: ( 主治痛经) 当归10g 赤芍10g 香附10g 广木香10g 乌药10g 元胡10g 刘寄奴10g 王不留行10g 怀牛夕10g 功血方1号 熟地20g 山萸肉15g 桑寄生12g 杜仲12g 海螵蛸25g 白芍25g 生牡蛎25g (另) 怀牛膝12g 地榆炭30g 侧柏叶30g 地骨皮15g 仙鹤草15g 旱莲草15g 甘草10g 功血方Ⅱ号

(33)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

(33)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 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 肚脐(也叫神阙)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另外,有一种说法:《艾灸神阙(肚脐眼),万病自灭》! 一、功能与原理 肚脐有个孔,把药放在肚脐,用纱布把它封住去睡觉,药力就会进入到人体内。

为了增加药力,可每次取药末(药粉)适量,滴几滴醋调成硬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伤湿止痛膏等都可,用剪子剪一小块),这样能增强疗效。皮肤敏感者可缩短敷脐时间。 用热性药外敷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使身体气血畅通,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14岁以上男女均可,对年老者效果稍差。 三、配方 花椒10克白胡椒60克肉桂20克附子5克炮姜10克陈皮5克。

四、制作 将花椒,陈皮,胡椒,肉桂,附子,炮姜研末,密封备用。 五、方法 敷药时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擦洗干净,平卧,取配制好的药末(药粉)适量,(为了增加药力,可每次取药末(药粉)适量,滴几滴醋调成硬糊状)放入肚脐孔,用医用胶布(伤湿止痛膏等都可,用剪子剪一小块)盖住固定即可。最好晚上睡觉前用,白天不需要拿下来。一般保留6~12小时即可。 使用本方后,敷药的神阙穴(肚脐),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满面,精神倍增,冬季怕冷的朋友,请用此法。 注:生姜、干姜和炮姜本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寒证。由于鲜干质量不同与炮制不同,其性能亦异。生姜

20种病的特效中药秘方验方

20种病的特效中药秘方验方 1、治疗胃癌秘验方 处方:每天早中晚饭前1小时,各服一次芦笋罐头(每次吃上半瓶左右即可,芦笋炒菜吃亦可) 疗效:无论1-4期胃癌,只要患者能吃饭,能走路,就都有希望彻底治好。 一般15-20天即可见效,约3—6个月即可治愈。 多年来,运用本方,收治数位,均获痊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一切肉类,补品类食品,忌房事。 此方乃是我常用的特效秘验方,千金不传之秘,今特献出,希望能为更多患者造福。 2、根治痔疮特效方: 1】,冰片、樟脑,各10克,放入容器里,加沸腾的开水适量,熏洗,日2~3次。 如有出血现象者,同时内服龙眼肉包鸦胆子,每次5粒,日三次,空腹服用。1-3天见效,7~20天可愈。 本方无任何副作用,可放心使用。 2】,针灸疗痔秘法:在长强穴上,用三棱针刺血拔罐,拔出脓血,一天一次,每次10分钟,7-15天即可治愈。 3】,干品黑木耳30克,泡好,每天早晨拌成凉菜(勿放辣椒)吃,一般服用1-3斤即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烟、酒,辣椒,鸡、羊、狗肉。 3、根治头痛方: 通治一切头痛(正、偏头痛)。 当归5克酒制,川穹5,白芷5,羌活5,防风5,杭菊花2.5,蔓荆子5,麦冬5,独活5,黄芩5克酒制,细辛5,甘草2.5, 加减法:左边痛,加:红花3.5,柴胡5,龙胆草3.5,生地5, 右边痛,加:黄芪5,葛根5, 正额上眉棱骨痛甚者,加:天麻2.5,半夏5,山楂5,枳实5, 头顶痛者,加:蒿苯5,酒大黄5; 脑髓痛者,加:麦冬5,苍耳子5,木瓜2.5,荆芥2.5, 气血两虚,常有自汗者,加:黄芪7.5,高丽参5,白芍5,生地5.生姜为引,水煎服。 病例:1,王某,42岁。几年间左边头痛,时好时犯,犯则初觉隐隐作痛,后愈痛愈重。严重的时候,感觉头部如裂,不能忍受。经用本方治疗,一剂觉轻快,二剂大轻,三剂即告痊愈,多年过去,没有再犯。 2,王某,40岁,患头痛。眼珠发红,脉象弦紧,服用本方一剂即愈。 本方是从《寿世保元》、《针灸大全》参考研究所得,多年来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相当于中医“眩晕”、“虚劳”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乏力,心慌,气短懒言,记忆力减退,易患感冒,劳累后病情加重等。青年妇女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经量少,经色淡红。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生黄茂10g 党参15g 桂枝10g 当归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白芍12g 炒白术12g 升麻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空腹各服1次,10剂为1疗程。 加减: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加构祀子129,熟地黄15g;气血两虚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黄茂、当归用量加倍,另加桑堪子12g;脾肾阳虚,腰膝凌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10g;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醒加地骨皮10g,生龙骨生牡砺各25g。 低血压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必须治疗原发病才能获愈;亦有属于体位性低血压者,但相当部分患者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属所谓原发性低血压。 慢性原发性低血压病因多为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加之劳伤而发。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脉道不利,运行无力,可见心慌,

气短,血压较低,脉细无力;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出现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气血来源于脾胃的正常运化转输。若脾失健运,不能化生阴血,则影响气血的生化,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营卫不和,畏寒汗出,进而促成气血俱虚。 本方中桂枝重在振奋心阳,温经通脉,温荣营血以助气化,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作用;党参、生黄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和血脉;白术、炙甘草、大枣调和营卫以通血脉;更助升麻提升气血的作用,共奏益气养血,和营通脉之效汽血得充,心血得养,脉运畅达,则诸症俱消,低血压亦随之而趋升至正常。   页首 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 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一定生理范围,若收缩压 ≤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低血压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有症状和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主治各种癌症的一个秘方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主治各种癌症的一个秘方 半枝莲一两、白花蛇舌草二两共为一剂。用十五碗水,煎二小时,日夜当茶饮。平时每月煎一次服食,该药性对脏腑之热毒及生痔疮、疴血、热咳等症,都有效。 半枝莲清凉无毒,为排污草药,服后不能饮用开水,惟恐冲淡药效。 此方主治各种癌症,已治愈的有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除乳癌效果较差外,其他癌症的效果都很好,尤其是肠癌,服用四六小时、即可见效。 这药方是一个犯人在执行死刑前三日,恐怕死后失传所供出的,到目前为止,治愈者无数,是癌症患者一大福音。 《中国秘方全书》,第660页。 〔注释〕 白花蛇舌草——晒干称为龙吐珠,能解热、明目、强壮、散血、消肿、止痛。主治;眼博 跌打,治癌症,尤其肠癌,效果卓著。 (同上《中国秘方全书》,第661页) 【录自周洪范编著《中国秘方全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660-661页。 武汉某高校王大维教授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的用法 一、民间流传;“要采半枝莲,必须伴蛇眠”; (1)、半枝莲;草本植物、属;唇形科。 (2)、性味;辛、苦、寒。 (3)、归经;归肺、肝、肾经。 (4)、功能;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5)、用量;15~120g。 (6)、半枝莲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 (7)、半枝莲抗癌药理;对动物实验性肿瘤、肉瘤180、艾氏腹水癌、子宫颈癌14、脑瘤22、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肝癌、胃癌、直肠癌的作用。(8)、半枝莲主治;消化道癌、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9)、作草药用的半枝莲植物有两种形态;阔叶半枝莲与狭叶半枝莲的区别;阔叶半枝莲别名;牙刷草;生长在山坡丛林。 狭叶半枝莲别名;韩信草,生长在田边、水沟、半阴、半阳的地方; 鼠牙半枝莲别名;马芷苋科植物,吃血草; 这三种植物都作草药半枝莲用。 二、白花蛇舌草; 属;茜草科,草本植物。 (1)、性味;微苦、甘、寒。 (2)、归经;归胃、大肠、小肠经。 (3)、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4)、用量;30~60g。 (5)、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全草含白花蛇舌草素、香豆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豆甾醇、B-谷甾醇及脂肪酸、生物碱、黄酮类等。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加入一定辅料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常用的为神阙穴和涌泉穴),从而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一种外治法。该疗法历史悠久,方简效捷,现重点介绍中药外敷神阙和涌泉。【中药敷神阙】神阙即肚脐,此处皮肤是全身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地方,药物敷于此,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可发挥神奇的治疗作用。药物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张,促进药物吸收。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脐周会隐隐作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不必过于担心。中药敷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体如下:(1)感冒:葱、姜、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2)肠胃炎:生白芷末60克,小麦粉15克,食醋调糊敷脐。(3)黄疸:茵陈、栀子、芒硝、大黄各30克,杏仁、常山、鳖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60克,共煎汁热敷于脐。(4)便秘:生姜60克,豆豉15克,葱头3根,共捣敷脐。(5)尿闭:葱、姜、蒜共捣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6克捣敷;或用鲜青蒿200至300克,捣烂敷脐。(6)遗精:五倍子、牡蛎,盐水调敷脐中。(7)腹胀:厚朴、枳壳等量研末,每次取0.3克,食醋调后敷脐。【中药敷涌泉】涌泉穴

位于足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中药敷涌泉蕴含着“上病下取,引火归原”之意,适应症广,简便验廉,可治疗感冒、呕吐、发热、火眼等病症,还可用于催产,具体应用如下。(1)口腔炎:吴茱萸5至15克,研末,加适量陈醋调成糊状敷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也可用吴茱萸15克,胡黄连6克,大黄6克,生南星3克,研末,以醋调后敷涌泉穴,12小时后取下。(2)小儿口角流涎:吴茱萸12克,胆南星4克,研末,用陈醋糊后敷涌泉穴;或用生南星9至12克,研粉,醋调后于临睡前外敷涌泉穴,连用2至4天。(3)腮腺炎: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3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4)小儿哮喘: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48小时后取下。(5)鼻衄:将大蒜捣成泥状,左侧流血敷右侧涌泉穴,右侧出血敷左侧涌泉穴,一般1小时左右流血可止。(6)肺结核咯血:大蒜10克,硫磺粉6克,肉桂粉8克,冰片8克,捣匀敷贴双侧涌泉穴,隔日换药1次。奇效的敷脐疗法艾叶和白酒贴肚脐的特效好方法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本来闻不到香气的鼻子就闻到了香味,读完想想有道理,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

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

找了一些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有需要的朋友进来看看 2009-04-14 上午 10:41 下面是找的药方,用前先咨询一下中医 1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 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 5刘氏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主治:瘢痕疙瘩。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8茄子消瘢剂: 颜面或身体受伤青肿,可用老黄茄子极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为未。欲卧时温酒调服7.5克。古人称应用此方,“一夜消尽且无痕迹”。出处:《胜金方》 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

中草药治疗癌症验方

中草药治疗癌症验方 肝癌 [ 验方一 ] 黄芪、30 克。半枝莲、60 克。白花蛇草、90 克。大黄、3 克。金银花、 9 克。黄芩、9 克。柴胡、12 克。牡蛎、 15 克。栀子、6 克。 当归、9 克。元胡、9 克。甘草、6 克。煎汤服下。水六碗大煎两碗, 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一剂可煎二次服用。忌烟、酒、怒气。 [ 验方二 ] 当归、15 克。青皮、6 克。柴胡、15克。蒲公英、6 克。栀子(炒脆) 9 克。白芍、七克。丹皮、9克。没药、积壳各 6 克。金银 花、甘草各15 克。川贝母、9克。茯苓、12 克。水三大碗煎八分,每 天早、晚各一次,一剂药可煎三次服用。忌烟、酒、怒气。 [ 验方三 ] 用新鲜之白花蛇舌草,每次四两,洗净榨汁,约榨二次,弃渣留汁。 年在五十岁以上者,可将蜂蜜一两,和入水中;五十岁 以下患者,则用开水冲食盐少许,和入汁中。盛以瓷碗或茶缸,隔水 炖热,取出温服,效验如神。此方专治肝硬化及肝癌。 [ 验方四 ] 合欢花、 9克。姜味草、9克。青皮、2克。川芎、6 克、柴 胡、9克。小茴香、6克。草豆蔻、9克。木香、6克。黄芪、 15 克。菌陈、9克。牡蛎、15克。茜草、9克。 此药粉碎合蜜为丸,(可委托药房加工每丸九克,)日服三次。配合练

功效果佳。 [ 验方五 ] 姜味草、27 克。青皮、2 克。川芎、18 克。柴胡、9 克。小回香、18 。 克。草豆寇、27 克。半枝莲、18 克。 将以上药粉碎合蜜为丸,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脾癌 [ 验方一 ] 姜味草、27 克。吴茱萸、18 克。草豆蔻、18 克。神曲、18 克。黄芪、 30 克。当归、15 克。甘草、9 克。 将以上药粉碎合蜜为丸,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肺癌 姜味草、18克。姜黄、18 克。白豆寇、18 克。木香、2 克。半枝莲、 18 克。将以上药粉碎合蜜做成丸药,每丸九克,每天四次, 夜服一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胃、肠癌 [ 验方一 ] 蜈蚣十条去头、金银花二两,以上二药煎水服用。每天早晚八时各服 一次,一日一剂,普通十剂可愈,重症者十五至二十剂 必可治好。服药时忌吃鸡、鸭、鸡蛋、鸭蛋、牛奶,且终生不再沾食。 [ 验方二 ] 夏枯草、一两半、黄糖三片(改用乌黑糖三两,尤为有效),用水三碗 煎成一碗,每日当茶饮服,至痊愈为止。

中医妇科方剂,你知道的。~精~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15g 苍术15g 当归12g 法半夏12g 茯苓10g 香附10g 川芎10g 海藻8g 陈皮8g 炮姜8g 附片6g 肉桂6g 丹参25g 莪术10g 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 熟地30g 白术30g 当归15g 白芍9g 生枣仁9g 沙参9g 丹皮6g 山药15g 人参6g 杜仲3g 柴胡3g 菟丝子12g 龙眼肉9g 紫河车粉12g 鹿角粉6g 闭经Ⅱ号 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15g 黄岑15g 玄参15g 天花粉15g 益母草15g 红花12g 桃仁15g 香附12g 陈皮12g 旱莲草 15g 柏子仁12g 甘草6g 杜仲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1方 白术 15g 仙鹤草 12g 阿胶 10g 血余炭10g 白芨 12g 党参 15g 三七粉 5g 炒蒲黄10g 茜草 12g 甘草 9g 消炎止血2方 党参20g 白术15g 阿胶18g 荆芥花10g 益母草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 15g 三七粉30g 血余炭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生地榆 30g 芡实 12g 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 10g 赤芍 10g 川芎 6g 丹参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30g 香附 10g 小荷香10g 茯苓10g 调经2方: ( 主治痛经) 当归 10g 赤芍10g 香附10g 广木香 10g 乌药10g 元胡 10g 刘寄奴 10g 王不留行 10g 怀牛夕 10g 功血方1号 熟地 20g 山萸肉 15g 桑寄生 12g 杜仲 12g 海螵蛸 25g 白芍 25g 生牡蛎 25g (另) 怀牛膝 12g 地榆炭 30g 侧柏叶30g 地骨皮15g 仙鹤草15g 旱莲草15g 甘草10g 功血方Ⅱ号 党参 30g 黄芪 30g 白术30g 乌贼骨20g 麦冬15g 茜草12g 女贞子 15g 炒贯众 15g 益母草 15g 生蒲黄10g 五味子 10g 枳壳 10g 败酱

瘢痕疙瘩偏方大全

瘢痕疙瘩偏方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结缔组织增殖和透明变性引起的间叶性肿瘤,是常见的损容性疾病。本病中医学称为“蟹足肿”、“锯痕症”等。多因先天素质不足,或因外伤、热毒入侵肌肤,导致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滞经络而成。治疗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大法。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内服方剂治疗瘢痕疙瘩 1.大黄虫丸 【资料来源】《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大黄(蒸)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杏仁、虻虫、蛴螬各l00克,芍药120克,干地黄300克,干漆30克,水蛭100枚,?虫50克。 【制法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5丸,温酒送下,每日3次。 【功效】活血祛瘀。 2.五灵脂丸 【资料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五灵脂1500克。 【制法用法】研细末,炼蜜丸,每丸3克。每次0.5~1.5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功效】活血化瘀。 3.化瘢方 【资料来源】《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药物组成】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 【制法用法】先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人余药,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行气活血散结。 4.软皮丸 【资料来源】《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药物组成】川芎、炮姜、桂枝、丹参、桃仁、木香、当归各等份。 【制法用法】研细末,炼蜜丸,每丸重9克。每服l丸,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效】活血通络。 5.活血逐瘀汤 【资料来源】《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药物组成】丹参15克,乌药6克,白僵蚕、三棱、莪术、自芥子、厚朴、橘红、土贝母各9克,沉香1.5克。 【制法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 6.桃红四物汤加减 【资料来源】《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药物组成】桃仁、红花、青皮、归尾各6克,赤芍、党参各l0克,三棱、莪术各4.5克。黄芪、皂刺、茯苓各12克,甲珠、枳壳、广木香各4.5克,土鳖虫9克。 【辩证加减】瘢痕初起,色泽鲜红,病浅加茜草、鬼箭羽、忍冬藤、石楠藤,瘢痕色泽暗红,病甚加水蛭、全蝎、猪牙皂角、土贝母、煅牡蛎。 【制法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理气,解毒软坚。 【疗效参考】治疗大面积烧伤愈合后早期瘢痕瘙痒《中国临床康复》(2004,32:7214)治疗

低血压的中药秘方收集

低血压的中药秘方收集(名老中医证治) 低血压是指由于不明原因引起收缩压低于12.0kPa (90mmHg )同时舒张压低于8.00kPa (60mmHg ) ,并以头晕、头昏、心悸、乏力、脉弱为主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本病原因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继发性因孕妇之胎儿或腹腔和盆腔肿物的压迫,或某些麻醉药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或大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心收缩力减弱而心输出量减少所致;原发性者病因不明,但多与静脉血回流减少、心排血量减少有关。临床表现,急性而严重者,由于血压急骤下降,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昏、面色苍白、心悸、出汗、恶心、脉搏摸不到等休克危象;慢性而较轻者,则有头晕头昏、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心悸、乏力、纳差、腰膝酸软、胸闷、嗜睡或少寐、脉弱、血压持续偏低等症。心电图、脑电图及血常规检查,多无异常,或有轻微改变。 1 .党参黄精治低血压 [方剂] 党参、黄精各30克,炙甘草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顿服,每日l剂。 [验证] 用上方治疗低血压症患者10例,均获近期痊愈。其中贫血性低血压5 例,感染后低血压3例,直立性低血压1例,原因不明1例。一般服药2--3剂见效,如不治疗原发病则远期疗效欠佳。 2 .黄芪党参等治低血压 [方剂] 生黄茂、党参各20--30克,白术、当归、柴胡各10--15克,升麻10--12 克,枸杞子25--35克,附子6--10克,炙甘草5--8

克。 [加减] 若心烦失眠、健忘多梦者,加远志、夜交藤各10克;若腰酸腿软者,加川续断、牛膝、杜仲各10--15克;若全身疼痛者,加鸡血藤、川芎、威灵仙各10--12克,细辛3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1周为l个疗程。 [验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69例,其中显效者53例(血压升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好转者12例(血压上升接近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者4例(治疗前后无变化)。一般服药1--2 周即可收效。 3 .黄芪官桂等治低血压 [方剂] 生黄茂、党参各15克,黄精20克,官桂8克,大枣10枚,生甘草6 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 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日服,每日l剂。20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验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57例,经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升至正常范围者20例;连服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升至正常范围者35例;2例因未坚持用药疗效不明.服药中未见不良反应。 4 .人参黄芪等治低血压 [方剂] 人参6克(或党参15克),黄芪、熟地黄、怀山药各25克,山茱萸、枸杞子各20克,牡丹皮、泽泻、麦门冬、伏苓、五味

中草药治疗癌症验方

编辑版word 中草药治疗癌症验方 肝癌 [ 验方一 ] 黄芪、 30 克。半枝莲、 60 克。白花蛇草、90克。大黄、 3 克。金银花、 9 克。黄芩、9 克。柴胡、12 克。牡蛎、 15 克。栀子、6 克。 当归、 9 克。元胡、 9 克。甘草、 6 克。煎汤服下。水六碗大煎两碗, 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一剂可煎二次服用。忌烟、酒、怒气。 [ 验方二 ] 当归、 15 克。青皮、 6 克。柴胡、 15克。蒲公英、 6 克。栀子(炒脆) 9 克。白芍、七克。丹皮、9克。没药、积壳各 6 克。金银 花、甘草各15 克。川贝母、9克。茯苓、12 克。水三大碗煎八分,每 天早、晚各一次,一剂药可煎三次服用。忌烟、酒、怒气。 [ 验方三 ] 用新鲜之白花蛇舌草,每次四两,洗净榨汁,约榨二次,弃渣留汁。 年在五十岁以上者,可将蜂蜜一两,和入水中;五十岁 以下患者,则用开水冲食盐少许,和入汁中。盛以瓷碗或茶缸,隔水 炖热,取出温服,效验如神。此方专治肝硬化及肝癌。 [验方四 ] 合欢花、 9克。姜味草、9克。青皮、2克。川芎、6 克、柴 胡、 9克。小茴香、 6克。草豆蔻、9克。木香、6克。黄芪、 15 克。菌陈、9克。牡蛎、 15克。茜草、9克。 此药粉碎合蜜为丸,(可委托药房加工每丸九克,)日服三次。配合练

编辑版word 功效果佳。 [ 验方五 ] 姜味草、 27 克。青皮、 2 克。川芎、18 克。柴胡、 9 克。小回香、18 。 克。草豆寇、27 克。半枝莲、18 克。 将以上药粉碎合蜜为丸,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脾癌 [ 验方一 ] 姜味草、 27 克。吴茱萸、18 克。草豆蔻、18 克。神曲、18 克。黄芪、 30 克。当归、15克。甘草、9 克。 将以上药粉碎合蜜为丸,每丸九克,每天四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肺癌 姜味草、 18克。姜黄、 18 克。白豆寇、18 克。木香、 2 克。半枝莲、 18 克。将以上药粉碎合蜜做成丸药,每丸九克,每天四次, 夜服一次。配合练功效果更佳。 胃、肠癌 [验方一 ] 蜈蚣十条去头、金银花二两,以上二药煎水服用。每天早晚八时各服 一次,一日一剂,普通十剂可愈,重症者十五至二十剂 必可治好。服药时忌吃鸡、鸭、鸡蛋、鸭蛋、牛奶,且终生不再沾食。 [验方二 ] 夏枯草、一两半、黄糖三片(改用乌黑糖三两,尤为有效),用水三碗 煎成一碗,每日当茶饮服,至痊愈为止。

女性不孕症中药方剂

女性不孕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血瘀胞宫,冲任不畅。【治法】活血通络 ,理气调经。【方名】疏管灵。【组成】雷丸20克,郁金20克,石见穿20克,百部 15克,麦冬15克,槟榔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路路通15克,桂枝5克,细辛5克,丹皮 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用法】水煎服,每周4剂。【出处】杨宗孟方。 中药处方(二)【辨证】气虚血虚。【治法】育阴生血。【组成】龟板25 克,鳖甲25克,枸杞子25克,白芍25克,熟地25克,人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茯苓 15克,五味子15克,远志10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韩百灵方。中药处方(三)【辨证】阴少精亏,肾亏血虚。【治法】 补肾养血。【方名】养精种玉汤。【组成】大熟地(九蒸)30克,当归(酒洗)15 克,白芍(酒炒)15克,山萸肉(蒸熟)15克。【用法】水煎服,3个月有效。【出

处】《傅青主女科》卷上。中药处方(四)【辨证】肝郁气滞。【治法】解肝 脾心肾四经之郁,开胞胎之门。【方名】开郁种玉汤。【组成】酒炒白芍30克,酒 炒香附9克,酒洗丹皮9克,茯苓(去皮)9克,酒洗当归150克,土炒白术150克,花粉6克。 【用法】水煎服。【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上。中药处方(五)【辨证 】肾气(阳)不足。【治法】补肾气,兼补脾胃。【方名】并提汤。【组成】 大熟地30克,巴戟30克(盐水浸),土炒白术30克,人参15克,生黄芪15克,山萸肉9克,枸 杞子6克,柴胡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傅青主女 科》卷上。中药处方(六)【辨证】阴阳两虚。【治法】补益肾气。【方 名】补肾种子方。【组成】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五味子12克,覆盆子12克,车前 子12克,益智仁12克,乌药12克,炙龟板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妇产科学》

去疤中药方

1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 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 5刘氏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主治:瘢痕疙瘩。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8茄子消瘢剂: 颜面或身体受伤青肿,可用老黄茄子极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为未。欲卧时温酒调服7.5克。古人称应用此方,“一夜消尽且无痕迹”。出处:《胜金方》 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 10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 舅舅是皮肤科的老中医,因为一个同学长疤痕疙瘩,求治多方无效。想到了用中医方法祛疤,于是我找到舅舅,想了解一下中医方法怎么治。舅舅给我们分析得很详细。他说,中医强调治病必须审证求因,认为瘢痕疙瘩病变虽在体表,但根在体内,强调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解毒、疏风散表、止痒法”;其二、内服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等的“养阴易气、养血润燥法”;其三、内服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法”。中医治病不仅强调治本,也重视治标, 1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中药药剂学 第九章 外用膏剂

第九章外用膏剂(1-3分) 外用膏剂: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后者亦称经皮给药系统(简称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简称TTS)。 1、特点: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2、分类:软膏剂;膏药(黑膏药、白膏药);贴膏剂(橡胶膏剂、凝胶膏剂、贴剂)。 3、药物透皮吸收过程:释放:从基质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穿透:进入真皮、皮下组织,起局部作用。吸收: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4、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完整表皮--主要途径;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 5、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⑴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皮肤的病变、温度与湿度、清洁。 ⑵药物性质:理想药物: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既具有一定脂溶性又具水溶性。 ⑶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①吸收:乳剂型基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基质。 ②基质的pH影响弱酸性与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当基质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 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 a时,药物的分子型显著增加而利于吸收。 ③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 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也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水合作用。 ⑷其他因素:还与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与皮肤接触时间等密切相关。 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对药物的释放较快,但对药物的穿透作用影响不大,制成的软膏较难透皮吸收。 软膏剂: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1、特点: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具有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作用。 2、常用的基质:油脂性(油膏)、水溶性和乳剂型(乳膏--水包油型、油包水型)。 理想的基质应具备下列要求:①具有适宜的黏稠度,易于涂布于皮肤或黏膜。②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③性质稳定,与药物无配伍禁忌。④无刺激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⑤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油脂性基质: ⑴特点:优点--①润滑、无刺激性;②能封闭皮肤表面,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③能与多种药物配伍。 缺点--①油腻性及疏水性较大;②药物释放较差;③不易与水性液混合;④用水也不易洗除;⑤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⑵分类:口诀:软膏油基分四类,油脂动植氢化油,类脂羊毛动物蜡, 烃类石蜡凡士林,硅酮乳膏不宜眼。 油脂类:动物油--豚油;植物油--麻油+蜂蜡→中药油膏;氢化植物油--不易酸败。 类脂类:羊毛脂--吸水性好,提高药物渗透,黏稠;蜂蜡(黄、白)--调节稠度,辅助乳化;虫白蜡--增加稠度;鲸蜡--增加稠度。 烃类:凡士林--黄、白;固体石蜡--调节稠度;液状石蜡--调节稠度。 硅酮(硅油):二甲聚硅与甲苯聚硅→乳膏(无毒,但对眼有刺激作用,不作眼膏基质) 注:凡士林:白凡士林对皮肤与黏膜无刺激性。油腻性大而吸水性较差、(仅能吸水5%),故不宜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合用羊毛脂、鲸蜡醇、胆甾醇→增加吸水性。合用表面活性剂→改善药物的释放与穿透性。调节稠度:四蜡--蜂蜡、虫白蜡、鲸蜡、石蜡。 乳剂型基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